在三体世界点亮超神科技 第184章

作者:魔王无敌

  黑暗森林导致文明们无法联合起来,纷纷苟着不敢露头,而那些早已验证过自己强大的文明,则成为众文明头上的镰刀,

  想怎么割就怎么割!

  这同联合国时代的人类社会相差无几,只不过文明换成了个人,也是无法联合,成为任由资本家收割的稻草。

  如此看来,文明的活动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都遵循相同的原则,这或许就是宇航统一整体的侧面映照。

  人类文明不一样,从漫游计划就能看出来,选择主动出击探寻其他恒星系的情况,

  这一点与歌者文明最开始的选择应该是一样的,不然歌者文明没有办法知道自己在猎户座旋臂当中的霸主地位。

  唯有先行试探,并在过程中发现自己最强,那么才能将一片星域当作家园。

  就比如人类文明把太阳系和三体星系当作大本营的心态一样,因为了解,所以确认,

  现在还要加上巴纳德星系,那里也插上了人类活动的旗帜。

  这一行为同人的发展也极度相似,

  三体文明一开始就选择苟着,所以只是一个文明。

  而歌者文明一开始选择探索,所以成为旋臂霸主。

  但在其成为旋臂霸主之后,选择苟在本旋臂之内,于是成为那些跨越旋臂者的盘中餐。

  文明的发展果真如果高山滚石,一旦开始,就必须登顶全宇宙,否则就有其他文明的入侵。

  这个思想在人类社会还没有被人明确提出,江帆的所作所为虽然贴近,但也只是一种可在基因中的原始本能,自从老祖宗统一之后,一代代传下来的。

  只有不断接触更深层次文明,于这个过程中通过他们的故事,才能形成星空文明的统一核心意识。

  但完成这一切需要时间。

  新元60年过去,人类为击溃异文明的飞船而欢呼,可这份高兴在不久后被更深的忧愁掩盖。

第265章 微妙的状态

  新元61年,

  一场公布在

  一开始,罗辑就提出了一个相当尖锐的问题,

  “假如一个高级文明的侦察兵在某一个区域内失联,那么从文明的角度出发,该文明会做出什么反应呢?”

  这不禁让人想到了一九三七年,有个国家的军队以士兵失踪为借口,正式揭开了一场侵略战争。

  所以无论在何时何地,外派员失踪都是一件值得重视的问题。

  章北海从单纯的军事角度出发,陈述道,

  “如果我是该文明的指挥官,这种情况对我而言有两个信息,一是存在一个有能力威胁到我的文明,二是该文明不友好,”

  “因此,我会派出更多的侦察兵探测情况,如果时机成熟、信息明确,必然大举兵力来袭。一是可以扫除一个威胁,二是为文明个体报仇。”

  沉舟却给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描述,她说,

  “假如我是该文明的首脑,发现这一情况之后应该选择隐蔽起来,因为一个未知文明既然有能力毁灭侦查者,那就意味着祂至少掌握威胁本文明的力量。”

  “在不清楚敌人的情况之前,贸然进行复仇行动,假设对方的科技程度非常高,毁灭侦察者就i想拍死一只苍蝇一样简单,”

  “那么我方的主动探测、更大规模的探测,无疑是虎口拔牙,激怒对方,可能引来对方的全力围剿!”

  乍一听,双方的道理都没有问题,都是从生存的角度出发,一个强调要主动,一个强调要隐藏。

  信息完全不知道的情况下,容易死,可在探索信息的过程中,也容易死,

  这就是黑暗森林法则的孪生兄弟法则,迷雾规则。

  当一个人或者一个文明身处于迷雾当中,无论他选择原地等待,还是摸索前进,都有概率踩中陷入,或者遇到敌人,

  不管祂做出什么选择,祂的生存几率永远不是百分百,也就意味着永远面对死亡的危险。

  在这种压迫感之下,是个人都会疯狂,文明亦然,于是更加加重了黑暗森林法则。

  可以想象到,一个人面对迷雾时,强烈的无力感和恐惧会令他疯狂破坏周围的一切,放在文明身上也是如此。

  仅仅三段对话,瞬间把人类的好奇心理拉到极点,看视频的人都在想,领袖会如何回答?是支持章首席还是支持沉舟首席?

  生命个体想不出答案的时候,往往会选择相信自己权威人士的说法,而江帆的权威自是不用多说。

  顺着罗辑的目光,江帆进入画面中央,他依旧是全体人了熟悉的样子,岁月在其身上留不下痕迹,风浪在其面前翻不起波涛,

  如果说希灵是人类文明安稳的实际核心,那江帆就是精神核心。

  每一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只有领袖还在中央大楼,那任何事情都无法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这种思潮可以叫做个体崇拜,凡事一体两面,想要极高的凝聚力,就避免不了这种想法的诞生。

  它并不是绝对的不好,好与坏不能脱离环境而单纯定义,当需要更多、更全面的思想开花之时,这种思潮就有一定的局限,

  可当需要上下一心,同心协力之时,这种思潮就是无坚不摧的精神武器。

  江帆只需要坐在那里,就是定海神针!

  他的话,代表着人类最正确的意识形态,也是最明亮的灯塔之光,所有人翘首以盼。

  希灵女神在人类心中的地位之高,几乎等同于父母一类,可就是这样的存在,当她站在领袖身后,居然一点也不感到维和。

  但如果不是领袖而是其他人,那就另当别论了,全体人类会让他见识到什么叫做‘不容亵渎的铁拳’!

  在万众期待下,江帆表情平静地开口道,

  “不同的文明形态造就不同的选择,没有对错之分,都是有其自身的参考价值。”

  “诚如北海所说,我们不可以不防备该文明的后续动作,也如沉舟所言,该文明可能会隐藏起来。”

  “但对于蓝星文明来说,无论是那种情况,我们都要同时做好应对计划。”

  “将自己隐藏起来的同时,扩大搜索面,打破天然的信息壁垒,才能更好的生存。”

  “与此同时,全民零星计划依旧不可取消,我们要做好被敌人反扑的准备,即放弃太阳系进入无垠的星空蓄势发展,以待后来!”

  这番话听下来,两个言论的支持者们都明显感到自身想法的促狭,那预备的生存计划建立在敌人的可能性问题上,那简直是脑残。

  就像原著当中的掩体时代,居然妄想着敌人的攻击方式只是毁灭恒星,并以此建立可笑的抵御恒星活动的掩体工程,这是谁给他们的勇气?

  如果人类按照沉舟的想法,认为异文明会隐藏起来便不做准备,那等到敌袭之际,纯纯的送人头。

  可如果按照章北海的想法,认定异文明一定会派出大量令人绝望的武装力量,那又会进入整天疑神疑鬼的状态,就像上个世纪的人类面对三体文明的精神状态。

  江帆当初为了打破这份恐惧所做出的努力,有目共睹,假使如今的异文明再次成为这样的恐惧,还是在他执政的情况下形成的,那他也见得有能力再一次打破。

  最好维持在一个微妙的状态,即人类不敢放松警惕,又不至于滑向一个极端。

  零星计划就是预防滑向极端的计划,它彰显着人类不管什么时候,都有一条后路,无需担心生存问题。

  碑文明的遭遇是个意外,人类文明除了江帆等高层,其他人都不知道,也是少有的隐瞒的事情。

  罗辑和其他人一样不由自主地点头表示认同,他接着道,

  “虽然我很希望异文明如同沉舟首席所言,从此沉寂下来,不再打太阳系的主意,但不可以想得太过美好,不利于对抗严酷的宇宙生存环境。”

  “基于此,以章首席的视角展开,异文明如果再一次入侵,可能会呈现出什么样的方式?”

第266章 首次提出维度打击

  屈原将三体文明的预料一一道出,

  “我们都知道光速不可超越原理,微小的物质加速到无限接近光速的程度,同样具备恐怖的动能,”

  “且这种操作几乎不需要成本,极难防御,因为攻击可能从任何方向袭来,所以‘光粒打击’可能是较为常见的攻击方式。”

  “确认了投掷速度的上限,其他物理的、有介质的攻击方式无外乎在‘被投掷物’身上做文章,”

  “可能是一种范围打击模式,不单单针对恒星,而是覆盖整个星域。”

  说到这里,屈原眼神微眯,

  “这种打击方式最有可能利用引力,因为只有引力才能作用在超宏观层面,将影响范围扩大到星际尺度。”

  任何攻击方式都是有迹可循的,以人类文明的战争史来看,从近距离搏斗到远距离射击,从冷兵器到热武器,都是‘投掷’方式在进化、‘投掷物’在进化,

  以此类推到宇宙层面,投掷方式最快也就是光速,如果该文明没有掌握虫桥技术的话,那么还能继续发展的唯有投掷物。

  人类经历了标枪、弓箭、火炮、核弹、氢弹、反物质炸弹,就是一条非常明显的迭代路线,

  想要继续发展暴力,速度方面尚有空间,恒星加速技术只能达到光速的百分之八十,威力方面同样如此,反物质炸弹的破坏范围放在星空当中,不值一提。

  毕竟一颗行星或者恒星,放在星空尺度下,同样很渺小!

  太阳比地球大得多,体积是蓝星的130万倍,可直径不过0.0093个天文单位,相当于100个太阳连起来,才能从跨越从太阳到蓝星的距离。

  能够引发蓝星大范围被破坏效应的反物质炸弹,如果扔在星空当中,连万分之一个天文单位的距离都无法覆盖,更别提以上还有光年单位。

  只能说破坏力放在行星层面尚且可以,往上就是废物点心。

  但尽管如此,人类和三体文明截至目前为止,也没有研发出威力超过反物质炸弹的暴力投掷物,这可能是因为人类和三体人本身渺小的缘故。

  至于其他的攻击方式,比如激光、次声波、强辐射等,连行星层面的破坏力都没有,打打人类和三体人这种‘小身板’物种还行,放在星空当中就是一个笑话。

  在星际战争中,任何一个打击目标,都相当于一个细菌,而人类的武器破坏力相当于弓箭,用弓箭打细菌,所需的计算精度起码要低到皮米甚至飞米级别,

  作为有职业素养的学者,丁仪对屈原的看法表示认同,开口道,

  “如果只是‘光粒打击’,那以我们的监听系统而言,尚且有拦截的可能性,比如那艘异文明的飞船,”

  “但如果是破坏范围超乎想象的攻击方式,那将是我们的灾难,谁也不知道它在什么地方‘引爆’,破坏力能否影响太阳系?”

  画面一转又来到江帆身上,合着发言顺序就是三体方一次、人类方一次、紧接着就是领袖一次?

  江帆眼眸中毫无波澜,于他而言正好借住这个机会将一些原著当中的信息,以猜想的形式说出来,且听他道,

  “引力武器确实是超宏观层面的最佳选择,让我想到了维度论!”

  “目前的理论研究表面,我们的宇宙存在十个维度,而我们生活在三维加时间维当中。”

  “永恒号当初的发现证明宇宙还存在四维空间碎片,因此可以合理推测,宇宙的本来面貌或许不是如今的维度世界。”

  “那问题紧随而来,究竟是怎样的情况,才使得宇宙一步步演化成三维空间?”

  “自然演化还是人为?”

  “如果宇宙能从高维跌落到三维,是否也能从三维跌落到二维?”

  “引力是不同维度的唯一通行证,这令我不得不去想,操控引力能否实现维度变化?”

  “比如所谓的引力武器,有没有可能是一种将三维压缩成二维、甚至一维、零维的打击方式?”

  “或许是造一个黑洞扔过来?又或许是一张蕴含魔力的、象征着二维平面的纸片?”

  “我们不得而知,唯一能做的,只有不断发展和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稍有风吹草动,立马遁逃千亿公里之外,以图将来。”

  这是人类第一次听到维度打击方式,脑洞仿佛被打开,各种奇葩的想法开始涌现。

  尤其是物理学者,经过这般提醒,可以将目光跳出当前维度,以更高的思维视角思考问题。

  三体族则是连连点头,江帆的想法与他们不谋而合,甚至更接近现实。

  按照原著当中的描述,三体文明一定知道二向箔这种打击方式,不然云天明不会传递油画这个信息。

  罗辑虽然不是物理学家,但有些事情从社会学层面也能解释,比如打仗这一概念,对于社会学而言,同样需要具备威慑力,

  如果双方的暴力装备都无法破对面的防御,那么按照社会学的观念,这种战争打不了。

  与实力相近的文明进行战争是效率最低的手段,并且任何一场战争都必须有一个目的,否则就不叫战争,而是单纯意义的毁灭。

  罗辑能理解其中的逻辑,并提出了第三个问题,

  “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文明在宇宙中保持安然无事呢?”

  这一问关乎宇宙安全声明,人类方没人想到,沉舟看了看江帆,得到一个‘请畅所欲言’的眼神,便开口道,

  “我们认为有这样的办法,逆向推演宇宙生存法则,如果能让所有文明意识到该文明的存在没有威胁,那极大可能不会受到任何打击,因为没必要。”

  又一个新奇的角度,令人好奇不已。

  丁仪问道,

  “那你们想出来了吗?”

  屈原接话道,

  “有这样的理论,实际还没有验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