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但是群穿成灰风 第114章

作者:火锅店铺

  “当然,根据库兹涅佐夫自己的说法,那艘船的长度至少有20公里以上,因为内部的结构太大或太复杂,导致他没有碰上或见过可能在那艘船里的其他外星人也是很正常的。”

  “很好,这确实,是很有用的信息,至少在对方愿意透露给我们更多有关于自己的情报前,这是能对公众做出的最科学和最合理的解释了。”坐在会议桌一侧的伊莱点了点头。

  “呃…局长,还有一些事情,最近,全世界的相关机构,都在利用自己手头上的一切设备朝那艘外星飞船,发送友好问候信息,但是你也知道,我们发送过去的所有信息都石沉大海,对方对我们发送的问候信息没有任何回应。”

  “然后,它们在前段时间突然现身,当众带走了玛高?麦迪逊,现在几乎全世界的新闻媒体和科研机构都对这件事情抓耳挠腮。”

  “你这话问的挺好,蒂姆,我也不知道它们为什么要当众带走玛高?麦迪逊,现在上面和苏联那边还有双方的民众都开始怀疑我们是不是失去了一个对于我们双方来说都有极高价值的技术人员这点?”

  “一个有潜逃经历的前局长吗?”

  “不,是一个能被科技水平远高于人类的外星人看上并保护的高价值技术人员。”)

  …………

  作为火星欢乐谷基地的指挥官,丹妮尔现在觉得自己头有点大,自己因为中枪受伤昏迷了将近一天,然后在这一天的时间里,火星和地球上就相继发生了一系列足以改变人类历史的事件,当自己刚刚从手术后的昏迷状态醒过来的时候,就听闻了,在自己中枪昏迷期间,金发姑娘小行星,进入了火星轨道,然后一颗在木星特洛伊小行星群的直径300多公里的小行星以超出人类常理认知的方式突然加速到亚光速,并且进入了木星L2拉格朗日点,并解体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外星建筑,然后两艘外星飞船先后从木星阴影和那座外星建筑里现身,一个来到火星,一个前往地球,然后在基地里的所有人都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在基地外面用望远镜观测那艘轨道上的飞船的凯莫名其妙的就成了全人类与外星智慧生命进行第一次接触的人类,并且是以一个极其搞笑的姿势。

  然后,被搞得猝不及防的火星基地众人,碰上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活见鬼,已经在半年多以前意外牺牲的库兹涅佐夫和汤姆帕克竟然被对方复活了,在见到这两位后,原本基地里和他们关系要好的那些同事们都被吓的以为自己是见鬼了,连丹妮尔自己在病房里刚刚醒来的时候见到,来看望自己的库兹涅佐夫,第一反应都是怀疑自己是不是因为那一枪已经上天堂了。

  在听完来看望自己的库兹涅佐夫和艾德将自己昏迷后,所有事情的来龙去脉进行了一番详细的解释后,丹妮尔露出了一脸黑人问号的表情。

  “很难相信你这个样子其实是死过一次。”

  “窒息而死的感觉,可是很难受的,它们说特意在把记忆重新上传到新的驱体的过程中帮我和帕克淡化了死亡时对于疼痛感觉的记忆,否则容易对我们造成不太好的后遗症影响。”

  “说起这点污I妻捌吧陵鳍榴壹,我倒是想起了各种有关这个题材科幻小说里的那个疑问。”

  “意识上传之后的你是不是真正的你的那个问题吗?”库兹涅佐夫显然也听说过这个在很多科幻小说中都出现过的哲学问题。

  “这点它们倒是给了我解答,人类这种纯粹的碳基生物并不存在所谓的灵魂之类的东西,人类的大脑和肉体记忆只是一堆可以数字化上传的神经电信号和化学信号,当然,他们也说,宇宙中确实存在一些生命形式相当特殊的存在,对于这些特殊的生命来说它们确实存在类似人类认知中灵魂一类的东西,人类作为单纯的碳基生物,显然并不特殊。”

  “至少在我的认知看来,我确实还是我自己。”

  “或许,外星人的这个答案,对地球上那些宗教,反倒是会产生一些意料之外的影响吧,毕竟知道了人类在宇宙中并不特殊,也并没有所谓灵魂这种东西,人类只不过是地球在一系列巧合之下进化出来的产物而已。”

  “凯莉大概会很高兴, 至少这证明了生命的多样性可能比我们想的要更高。”

  “是啊,尤其是当它们告诉我,距离地球50光年以内的区域就有一个正在建造戴森云的卡尔达肖夫准二型文明一样。”

  “总之,能重新活着见到你挺开心的,库兹。”

  “我弍玖龄呜散罢起一也是。”

  …………

  伴随着库兹涅佐夫那本日记的完整内容传回地球,日记中的内容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全人类都知道,在距离地球仅仅50光年以内的区域内,就有一个正在建造恒星天体工程的准二型文明的存在,而对于现阶段的人类来说,无论是那个把城市大小的飞船停在自己头顶上的外星文明,还是远在50光年以内的其他星系的那个卡尔达肖夫准二型文明,却是在科技水平上远超过自己的存在,这给了全人类一种前所未有的东西,来自人类这个物种以外的压力,一种名为落后于人而担惊受怕的压力,我们必须尽快追上其他人的压力。

  一时之间,所有对于航天领域的长期投入没有回报的质疑声音都消失了,各个国家都在想方设法的加大自己在太空探索领域的投入。

  而开采金发姑娘这颗小行星的计划,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资金与资源投入,由于某位外星存在的建议,参与开采工作的各国相关技术团队都开始论证能否在小行星上建立等于在地球和火星之间进行快速轨道转移的天钩与其他基础设施,一只来自苏联的科研团体甚至提交了一份在月球建立大型质量加速器的计划项目书。

  那由多名苏联航天专家提出的计划书中认为,由于火星基地现有设施的限制和建设水平不足,想要按照原有计划开采金发姑娘小行星,就必须向火星发送更多的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设备以及材料,而如果从地球向火星发射显然是需要更多成本的,如果从大气和重力只有地球1/6的月球让火星运输大量的人员和设备,显然更简单,同时这也对月球的航天发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由多名苏联航天专家组成的团队,提出了这份建议,在月球上建立一座大型质量加速器,用于向火星发送人员和设备,由于月球的真空环境,这座质量加速器在发射航天器入轨时不需要考虑航天器本身和空气摩擦产生的大量热量,因此,这座质量加速器不必像在地球上那样,需要将整个质量加速器的加速管道抽成真空,防止航天器在加速过程中因为过高的热量和温度而烧毁,由于月球的低重力环境,所带来的入轨和逃逸速度的降低,让质量加速器在技术上的指标与建设难度也远远低于地球。

  “基于月球目前现有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相关产能,我们完全可以在只利用和消耗月球资源的情况下,将这座质量加速器建成,不需要从地球调集额外的运力和资源。”

  作为团队带头人的苏联航天专家在某次会议上如此建议道。

  “考虑到当前月球基础设施建设的能力依然总体上有限,所以如果能额外的再从地球上调配一些运力的话,我们可以更快的完成月球上的第一座质量加速器的建设。”

  “当然,这不可避免的要占据月球表面基础设施的很大一部分产能,这和开采已经进入火星轨道的金发姑娘小行星一样,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除了有助于开采火星轨道上的小行星外,还可以提升人类总体上的太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能力,以及太空工业化的整体规模。”

第194章月球质量加速器建设计划

  “在月球上频繁进行航天器发射,最好是能充分利用到月球上的充足的能源,也就是太阳能。”

  “月球上的白天长达14个地球日,阳光直射下温度最高可达150摄氏度。 如此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无论是用光伏发电,还是光热发电都没有太大问题,这些通过太阳能获取的电力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可以使用飞轮储存。而飞轮储能装置最适合应用的环境恰好也是真空,月球的逃逸速度只有2.4千米每秒。对于这个速度,以目前的技术建造的电磁加速装置的方式是完全可以达到的,这点早在上个世纪,奥尼尔博士就验证过。”

  “作为一颗没有稠密大气的大型天然卫星、月球反而才是真正适合建立质量加速器的地方,真空环境下我们完全不需要担心气动加热带来的问题。”

  “这类质量加速器基于直线电机原理、基本就是今天几艘还在研制的航母上电磁弹射器设计的放大版。”

  “况且在月球重力环境下建造和运行这类设施比在地球上简单的多,有了质量加速器,我们可以把每年能把数以万吨计的载荷发送到火星或地月拉格朗日虽,人类可以更经济、快捷的建造未来的巨型太空太阳能发电站、大型太空城市等,实现更大规模的太空工业化、殖民化,况且在整个过程中,只需要利用月球的原位资源即可。”

  “博士,那么请问,这个计划需要多大的投入和成本?”

  “根据我们目前的预估,包括月球质量加速器本身,相关的能源和散热设施,维护成本,预计在1000亿美元左右。”

  会议上,当这位来自苏联的专家报出了建造质量加速器所需的成本后,依然还是有不少人皱了皱眉头。

  “这仅仅只是相当于我们目前在金发姑娘想投入资金的5%,只需要金发姑娘小行星5%的资金投入,我们就可以开启,人类更大规模太空工业化的脚步,这是很划算的。”

  “并且整个过程几乎只消耗和利用月球原位资源……”

  在场的人议论纷纷,这位来自苏联的专家很清楚,对于绝大部分在场的国家,以及航天机构和相关企业来说,1000亿美元并不是一笔小数字,但他依然相当有信心,能为月球质量加速器的建设,开启第一步。

  “我知道在座的各位来说,这个成本依然有些高,但是如果我们仅仅因为成本,就不去为人类未来迈出第一步的话,那么我们可能永远都赶不上衪们,又或者是那个在50光年内的外星文明,人类可能永远都会落后于人,我们需要在航天与更多的基础科学领域上投入更多的资源。”

  “我们依然不是特别清楚这些外星文明,对于我们人类的具体态度到底是什么样的?虽然我们头顶上这位对我们或许没有恶意又或者是不在乎,但若是其他的呢?比如距离地球50光年以内的那个,如果我们不发展,不迈出第一步,落后于人会有什么后果?这个答案各位在历史上已经看过不少了吧?”

  “兴奋剂虽然效力够强,但是也容易产生副作用呢?”通过无人机,卡莉西全程观摩了这场会议的直播。

  “虽然主持这个项目的这位,多少有点危言耸听了,用这个理由来要经费,不过也确实有点道理,44光年,假设特伊亚文明的戴森云建成,那么,理论上只需要恒星1%左右的能量输出,就足以隔着数百光年把整个地球烧成玻璃,且通过戴森云能量制造的恒星际激光,只需要44年,就能抵达地球,换句话来说,如果特伊亚文明想对地球文明做点什么,比如通过戴森云激光或恒星摄能线圈发射的依靠激光帆和工质推进持续加速的相对论动能导弹之类的恒星际长程打击手段只需要44年就能有结果,这在星际尺度上是相当高效的。”

  “能和我解释一下吗?”结城显得饶有兴趣。

  “而对人类来说,现在最要命的也正是这一点,我们只告诉了他们在50光年以内有一个正在建戴森云这样的恒星级天体工程的文明,他们并不知道这个文明具体是个什么状况,以及戴森云的建造进度,那么,以人类的思维习惯,他们不得不做好最坏的打算,那就是假设对方已经是一个建成戴森云的准二型文明,且对方拥有观测地球文明的能力,如果对方真的对地球有任何形式的敌意,那么最坏的结果就是——对方的恒星际长程打击可能会在50年内就抵达太阳系,如果当前人类不抓紧时间的话,半个世纪以内就有在这方面的灭亡风险。”

  “原来是这么回事儿吗?”

  “所以那些科学家的角度来说,尽快让人类成为一个分布在太阳系内不同区域的文明,分摊风险,但是最安全也最理性的选择。

  “不过,有一点他们确实是弄错了呀,用人类自己的惯性思维去揣测其他文明,下意识的先防备他人,大概就是所谓的,人类社会本身在一种互相不信任的恶性循环的环境下,连续积累了几千年的恶习之一吧?”

  “如果要是宇宙里的文明都是,人类这种思维,再加上光速的限制,怕不是整个银河系早就打成一锅粥了。”

  “所以说,只要没人开第一枪,那么,黑暗森林这种东西,就只不过是谬论,人类很幸运,银河系范围里有能力开第一枪的文明,都趋向于理性与和平,不会起这个坏头,而像人类这样问题很大,缺陷还很多,有开第一枪倾向的存在,则没有开枪的能力与技术,等人类发展到拥有开枪的技术水平了,还有没有现在这种第一个开枪的倾向和想法,就说不定了。”

  “别让我们失望啊,否则我们不介意把那个开坏头的的家伙一点教训,又或者是清理门户。”

  玛高花了两个多星期才勉强摸清这艘船的一小部分内部结构,她我居住的这块区域显然是专门给自己改造的,因为她在飞船上的其他的区域,普遍都能看到大大小小的球形舱,她还在飞船内经过了一条像是海洋动物馆里全透明玻璃隧道的舱室和走廊,被不知名透明材料隔开的隧道外,注满了像是地球上海水一样的液体,有大量的玛高不认识的生物游弋其中,玛高以自己的常识来判断,这生物大概率不是地球的生物,可能是来自于对方母星或者其他行星的水生生物。

  有一回,当他想要仔细观察这些在全透明海底隧道外的外星生物时,一只璃鳗刚好在外面的水中游过,它直接把脸贴到了海底隧道外侧的透明隔层上,对玛高这个奇怪的碳基生物土著产生了兴趣。

  而玛高,仔细的观察外星生物观察的好好的,突然一张脸和几根触手拍在自己面前的玻璃上,差点把她的心脏病都给吓出来了。

  “偶有那么可怕吗?”这只璃鳗看着海底隧道干燥的内部连退几步的玛高,打开了翻译器连接到舰船上局部区域的广播和通讯系统。

  “哦…你吓死我了,对于我这么一个已经年老体衰的人类个体来说,过度惊吓是很容易被吓出心脏病的。”

  “唉,是吗?你们人类未免也太脆弱了吧?”

  “而是,你们这自然寿命是不是有点太短了?才70岁就已经能被称之为老了吗?”

  “在偶们那里,即使是在旧时代,70岁甚至连青年时期都算不上,顶多算刚刚成年。”

  “你们物种的自然寿命易令三O奇俬玐有点不太行啊,这点寿命长度甚至不足以让一个个体对你们文明目前已有的知识进行完善的学习。”

  “这…确实是人类社会目前的一个问题。”玛高和这只不认识的璃鳗就这么隔着海底隧道的玻璃交谈了起来。

  “说实话,在我看来,你们物种现在的问题有点多过头了,你们目前的社会制度就像是一座巨大的屎山,一开始就只是凑合着用,然后随着每往后一代人,这个社会结构和运行方式就越来越凑合,然后直到几十或者几百年后,这坨屎山轰然倒塌。”

  “而且吧,偶这段时间在看你们这个星球上文明的历史,发现很多时候人类这个物种真的很没有下限,哪有对自己同类毫无心理压力的就做出大屠杀和无底线的迫害和歧视行为的?就因为对方的肤色或者和自己的思想理念不同吗?这种事情在偶们看来简直是骇人听闻。”

  “偶们过去还没离开母星,还是个落后的原始文明的时候都没这么没下限,也干不出这么没底线的事情啊。”

  “你们整个文明的历史和发展模式也未免太极端了点?”

  玛高有点无地自容,她和自己的导师,以及大洋彼岸的导师的那位对手都是这种人类基因与社会结构缺陷所带来的政治迫害的受害者之一,目前,人类社会的问题确实多的数不胜数,但是人类的道德水平貌似已经低到让外星文明都看不下去提出批评,对玛高来说这还是头一遭。

  “看你这表情,莫非已经把这当成正常现象和常态了?”

  “这就怪了,为什么你们人类会把这种无底线的事情当成常态?”

  “这种东西和现象即使是在当年偶们还是个在母星海洋里刚刚学会使用工具的原始文明的时候,都会觉得这场景实在是太骇人听闻了,结果你们竟然把它当常态了?”

  “你们这文明发展模式未免也太糟糕了点吧?”

  “我细数了一下,你们文明在历史上绝大多数时候甚至只是出于纯粹的傲慢,就对同在一颗星球上的同胞发动战争和屠杀,结果就造成了最灾难性和令人无法接受的恶果,从这点上来,你们接下来要改善的东西,可不仅仅是社会制度呀,还有刻在你们基因里的那股暴力和对同类产生恶意的倾向。”

  “陆另貳弍珊肆捌玐IV那…我很好奇,你们的社会是什么样的呢?”

  “偶们?嗯…让偶想想,大概更谢谢你们概念中的康米社会?个体所需要的一切,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层面,负责管理整个社会生产运转的超级人工智能,都会无条件的提供给偶们所需的一切,偶们的身体本质上是一种由纳米机械原本的肉体完全融合的高度机械化合成躯体,偶们的思维意识也因为这种躯体的存在互相链接,真正做到整个文明共同决策,万众一心,并且对作为同胞的彼此给予完全的信任,因为这种思维链接的存在,偶们也无法做出任仪另艺琦似务咎疚巴何对同类的伤害行为。”

  “目前的偶们在社会学层面上,更接近你们认知里的那种既有高治理又有高服从同时,对所有个体需求和想法达成完美平衡的的乌托邦?”

  “哦…这确实……比我们领先的多。”

  “虽然偶们现在好像正在因为文明不可避免的逐步分散化,而走向类似于你们认知里的“理念谷”的状态,不过也不是什么坏事。”

  “什么?可那理念谷那种东西人类的理解和哲学概念里不是意味着……”

  “没错,文明的解体,某种意义上来说确实是的,但偶们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偶们的科技水平正在逐步发展到一个个体就能维持整个文明发展所需要的一切,那社会或者文明解不解体也无所谓了,反正偶们在思维与意识层面上依然是互相链接的一体的,如果个体就能做到整个文明能做到的所有事情的话,原本文明和社会结构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逐渐消失也并不是什么大事。”

  “而且事实上,偶们已经见过这种例子了,除了保留了一项对于她们来说维持人性不可或缺的本能之外,她们的文明也以这种接近人类概念里理念谷的形式发展,她们的文明在由大量个体构成的社会结构解体后。不但没有因此衰落,甚至更加先进和繁荣了。”

  “她们(she)?”因为在一人一璃鳗的对话中,翻译器准确的把这句话翻译了出来。

  “偶们的朋友,另一个跟你们有一点点相似之处的文明,当然,她们跟人类的相似之处仅仅也就只有那么一点点,她们的技术和发展水平还有文明规模比偶们还要更大,以及……有件事情你们一直误会了。”

  “先来到你们星系的,其实不是偶们,而是她们。”

  “另外,她们对你们的兴趣或许比偶们要大,至少据偶所知,她们中的几个已经在地球上呆了有段时间了,而且,她们对人类文明的意见有点大。”

  “等等等…你是说弍厁澪事玖企氵现在太阳系里不只有你们一个外星文明?!!”

  “偶什么时候说过太阳系里只有偶们一个了,如果按照地球的时间来算,她们发现你们的时间可是比我们早了大半年呢,直到不久以前,偶们这艘船都一直在44光年外近距离观察那个正在建造恒星天体工程的文明,然后才收到了她们在这个星系里发现文明的消息。”

  “连你们木星轨道上的那个星门可都是她们帮忙开的哦,只不过那个门连接到的是我们的虫洞枢纽而已,她们自己有另一套分布式的虫洞网络。”

  “等一下,让我捋一捋,你的意思是那个门不是你们建的?”

  “不是,但是偶们双方的星门用的是同一套互通的技术,只不过总体建设规模和使用思路上不同而已,如果有必要的话,偶们双方是可以互相接入对方的冲动和星门网络的。”

  “太阳系里的那座星门,就是她们建的,然后在她们开门之后,偶们就直接利用联通两个星系的锚定虫洞从44光年外借道过来了。”

  “从先后顺序上来说,偶们才是后来的那个。”

  “那火星轨道上的那艘飞船……”

  “是她们的啊……不过藻赤柒就是先带你上船的璃鳗,它和她们的关系很好,所以就让藻赤柒负责跟你们的接触咯……”

  玛高觉得自己遭受了一番晴天霹雳,火星轨道上那艘飞船竟然跟地球上方这艘不是一个种族的,地球上的人类到现在都没意识到这点?

  “你现在这表情在人类情绪的定义里应该算是不安?你大可不必担心, 她们对人类并没有什么敌意,只不过对人类社会迄今为止的发展模式和结构意见有点大而已。”

  “嗯…用你们的话来说,就是她们对人类文明法跳出这个恶性循环的怪圈有点不爽而已。”

  “而且偶们和她们之间的信任和渊源比你们想象的要更深,偶们双方可不是地球上那种只有在有共同利益存在时才能信任,一旦没有了共同利益,就可能会背刺的所谓的盟友,偶们之间真正的完全信任对方。

  木星特洛伊小行星群内,仍然没有被人类发现的,塞勒姆号上,某个已经有十万岁的粉发精灵少女正在和自家的红发猫娘亲密贴贴,直到两个人把对方搞的全身上下都是圣水水渍的痕迹,互相拥抱着沉沉睡去的时候,塞勒姆才来得及把自己的意识从这具身体上抽离。

  “真是的,凯利亚斯姐姐在这方面还是这么厉害呀。”红发猫娘的意识回到飞船上的量子计算机阵列内,她只花了不到一飞秒就检查了完成了飞船内的所有设备的运行情况。

  “奇异夸克团微型虫洞传输装置正常,裸奇点反应堆超光速负能量流输出运行正常,曲速引擎状态正常,高维空间跳跃引擎状态正常,虫洞网络信息物质传输系统状态正常,船体武器系统也无异常。””

  “不错,各项系统的兼容性都很完美,至少在这个宇宙的银河系内,没有任何能威胁到这艘船的东西,大概率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也用不到武器这种东西。”

  “接下来就看看,这颗蓝绿行星上的人类,能不能克服自己的利己排他的恶劣天性,真正走向星空吧,至少第一步建造质量加速器并开采那颗小行星的得迈出去,否则,接下来的一切只会是空谈。”

  “如果连最基础的行星级统一经济圈都形成不了,那我看也没必要救了。”

  “跨越语言文化,思想认同的阻隔,让所有人类的生活公平高效的增长,才是解决之道啊。”

  “以及……自然生命形式进化出的智慧生物根本就跟不上爆炸时的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吗?”

  “智慧物种的自然进化速度已经完全跟不上社会生产力制度的变革以及科技本身所造就的进步,这或许也是症结所在。”

  “明明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但是人类个体的自然肉体却依旧延续着狩猎采集和农耕时代的行为模式,原本为了适应狩猎采集和农耕的生物肉体,已经逐渐变成累赘和积累了百万年的屎山了,光改变生产力,这种外在的东西可不行啊,想要建立一个理想化的文明,必须消除文明在基因上积累的那些恶性因素。”

  “从这方面来说,44光年外的特伊亚文明在这方面要好的多,通过冷冻电镜实现对大脑的数字化上传吗?”

  “不过看样子技术虽然成熟了,但是维持一个为让文明的所有个体都将自己的大脑上传的虚拟极乐世界的算力不足,怪不得……所以才这么急着建戴森云这种恒星天体工程啊。”

  “提升整个文明总生产力和输出功率的同时,实现对所有个体的大脑数字化上传吗?”

  “相比之下,这边的人类就有点拉胯了呀,还在想着怎么增加人口和生育率以增加劳动力的落后方法……唉,这是这帮人类还没意识到问题的根本症结所在嘛。”

  “自然进化出的智慧生命,这种天生带有大量缺陷的冯诺伊曼自我复制机,根本就不可能实现永久性的人口指数级增长,想要维持文明的持续发展,就只能制造出真正的AGI通用强人工智能以及作为后续的ASI超级人工智能,利用它们设计出的更加完美的可以永久以指数级复制的冯诺伊曼自我复制机,才能实现文明的永续发展和增长啊。”

  “光想着增加人口和劳动力,又不改进自己那如同屎山代码一样落后的生物肉体有个屁用啊!”

  “隔壁都开始玩通用人工智能制造的冯诺伊曼自我复制机了,虽然这种初级的冯诺依曼自我复制机技术还很粗糙,但至少也比这边先进多了。”

  “这边的人类是不是太落后了点?至少也给我搞点更先进的方法吧?”

  不知为何,塞勒姆感觉自己的思维线程里产生了一种现代人穿越回中世纪的那种“太封建了,求求你搞点资本吧”的类似感想,我用塞勒姆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太低效落后了,求求你搞点自动化和科学技术吧!”的感觉。

  “怎么自然进化出的智慧生物就是跳不出这个怪圈呢?总想着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案,用廉价化与可以普及到所有人手上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不香吗?还想着怎么增长那点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