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火锅店铺
“不过……那位伊莲小姐和他的所有家人和伴侣们可是到现在还活着的哦,我觉得以后要是有机会,其实可以亲自去问问,不是吗?”
“而且……伊莲小姐真的很漂亮呢…要是有机会能和她贴贴,不穿衣服躺在床上和她一起睡觉就好了。”艾琳娜露出一副花痴脸。
“好像确实啊……这位伊莲小姐生于3000多年前,资料上显示,那个时候你们文明的生物基因延寿、数字化记忆上传技术、仿生机械躯体与合成人技术都已经完全成熟、甚至还有着被称作纳米机械飞升的技术在当时也早就成熟化了,将自身的生命形式从体内含有一定比例纳米机械的碳基生物状态完全转化为完全由纳米机械聚合体构成的类智械生命。”
“如果想要维持原有躯体的生命形式的话,可以选择上传数字化意识,用生物技术培育一具与原先身体一模一样的克隆躯体,并将意识导入进去。”
“如果想要力量与专用性更强的更强大的躯体,则可以选择将自身变成仿生机械或合成人,仿生合成人在各方面的身体机能,都远远超出你们本来就已经十分强大的自然形态肉体。”
“而如果想要自身的肉体,拥有更多的变化性与近乎无限的对各类极端环境适应能力,也可以选择将自身完全化为类智械纳米机械聚合体,在彻底变为纳米机械聚合体的状态下甚至连物理存在都并不是必不可少的,纳米机械极强的通用性和变化能力,基本就决定了选择以这种方式永生的天空星人可以以近乎任何物质或非物质的形式存在。”
“伊莲小姐的话…当年选择的显然是相对保守的意识上传至克隆躯体的方案呢,而她的其他伴侣们也基本都是选了同样的克隆躯体,意识上传或者仿生合成人的永生方案啊………”
“这里倒是显得很有趣……自你们文明诞生,开始就与你们完全共生的纳米机械,你们对它的了解其实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都相当有限,虽然直到3000年前那个时间点上,相比于那种陪伴了天空星文明早期的原始纳米机械,你们早就已经研发出了远比那先进的多的内置反物质能源的微型构造块自我复制型纳米机械,但你们依然对脚下行星那些和生命之树一同诞生的天然便存在的纳米机械的来源近乎于一无所知不是吗?”落影对艾琳娜问出了一直徘徊于自己脑海中的那个疑问。
“所以……我很好奇…那些最初的直径仅有2nm的构成最初的生命之树细胞的纳米机械到底是哪来的呢?”
第118章文明所处环境的奇怪疑点(6000字)
“我们也对此进行了很多调查,尝试追溯生命之树与纳米机械最初的来源,为此,在这数万年来我们甚至踏遍了母星系周围300光年以内的超过5000个恒星系,并让这5000个恒星系都成为天空星文明疆域的一部分,在此期间,我们的科技变得愈发先进,航行速度也一步步接近光速,在天空星系周边,300光年以内,我们找到了相当多那个“创造者”可能存在的证据和线索,但收获更多的却只有疑问。”说到这里,艾琳娜叹了口气,带着一种无奈而苦恼的神情继续对落影说道。
“所有的证据都表明我们的文明可能是被某种更加先进的存在创造出来的,但对于那个存在的一切相关详细信息,这是今天依旧一无所获。”
“你所说的证据……是天空星系那过于规则的天体共振结构和距离星系边缘仅有0.5光年的那两个互相绕对方自旋的大质量克尔黑洞吗?”
“那只是我们所发现的一系列证据中最不起眼,最不重要的那个,你看看这个就明白了……”说着,艾琳娜挥了挥手,一副全息星图两人所在的房间中浮现。
“这是?”落影好奇的问道。
“星图,这幅星图里标注了以天空星系为中心半径500光年以内的本地泡内的所有天体的具体位置和相对距离。”
“同时,这个直径1000光年本地泡也代表了天空星文明目前的极限航行和扩张距离,除了极个别我们在数万年前发射的探测器以外,截止目前,天空星文明的一切活动都还局限在这个1000光年直径的本地泡内。”
“然后……我们所发现的一切的最重要的线索也就在这个本地泡内,你可以仔细观察一下,有发现这幅星图里面有什么问题吗?”艾琳娜刻意没有揭开谜底,而是让落影先自己研究一下这幅星图。
“问题?等等……容我先看看。”
落影说着将全息星图拉近放大,仔细的检查着。
“咦?这些天体是……脉冲星?”
“而且……这么近?这个距离…离天空星系…只有不到10光年吧?”落影很快便注意到星图上的不对劲之处,在距离天空星系仅有不到十光年的范围内分布着多颗脉冲星。
“这么近的距离…怎么会有这么多数量的脉冲星?要是周围距离不到十光年的球形区域范围内的宇宙空间里有一大堆脉冲星,别的不说,光这些脉冲星产生的伽马射线暴就足以直接灭绝任何形式的生命吧?”
“这就是我说的疑点之一了,天空星系周围数量如此之多的脉冲星,按理说天空星上的生命早就被这些脉冲星产生的伽马射线暴惊喜无数回了,但是天空星的生命和文明,偏偏就这么延续下来了,甚至于因为纳米机械的存在,天空星人还进化出了直接吸收辐射生存的能力。”
“等等,你说疑点之一?”
“没错…周围距离近到不正常的多颗中子星和脉冲星只是疑点之一,更大的疑点是……这个本地炮的恒星密度。”
“根据我们对银河系其他区域的观测,一个相对正常的本地泡内包含的恒星数量应当是1000多颗左右,但天空星所在的这片区域的本地泡的恒星密度却高得有些不正常,天空星系周围直径1000光年的本地泡内,恒星数量是银河系其他区域本地泡的10倍以上,天空星系所处的本地泡至少包含了一万多颗恒星,且恒星系间的相对距离也远比银河系其他区域要小,这些恒星系的物质分布密度也显得极高。”说着,艾琳娜对着全息星图划了一下,各个恒星间的相对距离都以线和数字的形式被标注出来。
“天空星系的本地泡的各个恒星系间的距离平均下来只有不到两光年,甚至相当部分星系的相对距离都小于一光年。”
“更古怪的是……这个本地泡内的恒星和其他天体的种类实在是……有些过于丰富了。”艾琳娜说着努了努嘴,伸手拉近星图,将视角放大到其中一颗恒星上。
“你还记得你原本所在的那个文明观测到的直径最大的恒星是哪一颗吗?”
“最大的恒星?大犬座vy吗?距离地球5000光年,直径28亿公里,体积是太阳系的太阳10亿倍的那颗?”
“通常而言,相较于相对稳定,拥有百亿年寿命的主序星,这类红超巨星的寿命都特别短,恒星寿命往往只有百万年级别,而在现今的天空星系的本地泡内理论上根本就不应该存在,包括这颗恒星在内的如此大数量的红超巨星,如果依照正常的恒星演化理论来说,天空星系本地泡那的这些红超巨星应该早在百万甚至千万年前就已经变为超新星一和黑洞了,而不是一直到今天都还在稳定的发生核聚变并在天空星的夜空中闪耀着。”
“根据我们对整个天空星系本地泡中所有恒星的长期观察和研究,再加上对银河系其他区域恒星观测数据的对比,我们得出了一个很惊人的结论……那就是天空星系所在的本地泡内的所有恒星及其恒星核聚变速率要比银河系其他区域的恒星聚变所消耗恒星质量的速率慢得多,也就是说……”
“天空星文明所在的区域恒星核聚变反应速率要比宇宙其他区域更慢吗?”低头思考着的落影接上了艾琳娜的话。
“等等……那这不就意味着……天空星本地泡区域内的宇宙常数很有可能也跟其他区域不一样?”想到这里,落影突然意识到一个差点被自己忽略了的盲点。
“不…并没有…我们对银河系以及宇宙的其他部分进行了长期的观测和研究,对每一个宇宙物理学常数都进行了对比,最终确认了,天空星系本地泡内的各类物理学常数与宇宙其他区域没有区别,但天空星所在本地泡内的恒星聚变速率就是因为未知原因,莫名的比银河系其他区域的恒星要慢。”
“这个问题直到今天依然困扰着我们,就算在大统一理论完成后,我们依然也无法解释为什么天空星系所处的本地泡内所有恒星的核聚变消耗燃料速率会明显慢于原本应有的理论值与银河系其他区域的恒星?”
“这一系列的疑点,让我们更加肯定了“创造者”的存在,或许天空星文明的创造者拥有对宇宙基本运行规律进行改写的技术能力,能以我们完全无法理解也无法发现的方式操控宇宙常数。”
“同时,关于创造者,不只是我们想知道,生命之树本身也渴望知道自身真正的来源。”艾琳娜说着双手抱胸向身后的椅子上随意的一靠。
“在大概十一万八千年前吧……也就是我们的文明诞生大概1500多年后,我们开始了大规模的太空探索,而那个时候,我们的文明中的个体才繁衍到第二代的样子。”
“长寿物种从这方面来说真是好啊,人类那边用了5000年200代人才磕磕绊绊走完的路,被你们只用了不到两代人的时间就完成了,说实话……在这点上我挺羡慕你们的。”落影摸着下巴说道。
壹龄器斯巫韭司疚芭 “毕竟我们可能是被创造出来的物种和文明…在进化和发展效率上更快也是可以相对正常的,不是吗?”
“而且天空星的文明自诞生开始,就有着明确的目的性,与人类那种始终处在盲目发展状态没有明确目的性的文明是有着很大区别的。”
“前面我也说了…最初的太空探索本质上就是直接利用生命之树树十万公里高的主干,直接顺着生命之树在主干上产生的道路爬上去,并抵达大气层以外,我们也是在那个时期发现自己能在太空里无防护状态下生存的。”
“紧接着就是开始设计航天器,值得一提的是…在我们的航天器设计还在完善期间,生命之树本身就已经先行 制造了一艘完全以生命之树本身的生物材料打造的航天器。”
“那艘飞船的设计很奇特,完全是以生命之树本身的进化模式为设计思路的,磷化叶片长成的光帆、碳纳米常温超导材料构成的主体结构和外壳,生物基重聚变工质推进引擎为主要航行方式的推进部分,可以说生命之树在当时还在设计的我们的飞船设计图上进行了系统性的学习和彻底的优化改造。”
“而这天空星文明的第一艘飞船便是这艘完全以生物材料在天空星位于数十万公里高度的树冠上长出来的生物飞船。”艾琳娜说着打了个响指,一张全息图片浮现在二人之间在半空中。
“太空航行用的飞船这个东西还能长出来吗?”一旁的落影吐槽道。
“而且你们这艘飞船的这个造型,总是能让我联想到我看过的某本小说里那个从金星腾空而起最后飞到海王星轨道以外变成星环的太空水母唉……”
“没办法……早期,生命之树完全以生物材料基础设计的飞船就是这种造型,虽然之后生命之树在设计这种生物飞船的时候能根据个人需求改变设计风格了,但是依旧带有着浓浓的按你们的说法,好像叫生物朋克风?”艾琳娜开个玩笑般说到。
“不过…最重点的,难道不应该是这船的推进动力嘛?哪有文明第一次发射航天器就用的是重聚变推进引擎的?”
“还只能吭哧吭哧的用化学火箭的文明要羡慕哭了呀,从各种角度来说,这也太赖皮了吧?”落影眼角抽搐着看着图片下方的飞船介绍信息与相关资料,在看到排气速度和加速度数据那一栏后,落影有点绷不住了。
“噗!排气速度201kms?!!巡航加速度0.2g?!!这也太离谱了吧?”
“两万秒以上的比冲,0.1g以上的加速度,这尼玛已经是妥妥的火炬船了吧?”
“还好吧?这个速度在今天的我们看来已经跟龟速差不多了。”
“而且以这玩意儿的相对体积来说,安装这种引擎所需要的空间以及他本身的干质量未免也太大了点……”
“就拿当初这艘船来说吧,作为我们文明历史上第一艘太空飞船,长轴超过五千米,光是这种引擎的干质量就超过整艘船总体干质量的一半,因为引擎庞大的干质量,导致这艘船并不能携带太多的推进工质和燃料,再加上重聚变推进引擎对于散热的需求也十分庞大,它的后部散热器的温度在运行时甚至能达到1000000开尔文以上的级别。”
“噗!!!散热器能在一百万开尔文状态下稳定运行?!!这是什么鬼畜级别的温度?”听到这里,落影的科学观念又一次受到严重冲击。
“你们这材料学……也太鬼畜了吧?”
“其实……当时的我们暂时还做不到生产出这个层次的材料,主要是依靠生命之树才能做到的,你懂的,在我们的文明变得愈发先进之后,生命之树对于微观世界的理解也更进一步,对纳米机械的控制也深入到了更微观的层面,从而制造出了一些当时我们压根无法生产的材料。”
“况且…生命之树本质上就是一个行星大小的计算机,当时的生命之树每秒钟所消耗的能量与能控制的物质总量,是货真价实的一型文明。”
“也是……你们的文明自诞生开始,实际上就已经是个一型文明了,只不过是需要一点时间掌控和理解自身所拥有技术的应用极限而已。”落影小姐想到这里,汗颜的说到。
“借助生命之树制造的那艘早期太空飞船,第一批天空星文明的宇航员搭乘着那艘飞船,对星系内的各个天体进行了初步的勘测与考察,仅仅是对星系内的主要天体进行初步勘察花在航行上的时间就耗费了至少数年,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生命之树制造了这艘最初的生物飞船,在航行过程中经过的很多地方都留下了自己的一部分,比如在经过一颗小行星的时候,这艘被我们取名叫做“探索者号”的生物飞船,就对着小行星抛射了自己的一部分带有大量纳米机械的生物组织,这些生物着陆在小行星上之后,其中的纳米机械迅速的开始吞噬这颗小行星上的各类矿物,并用于复制自身,在随后相当短的时间内这颗小行星被变成了生命之树在外太空的一个感知器官,生命之树可以对这个感知器官做一定程度的改造,让它变为一个活体空间站或其他形式的太空基础设施一类的东西,比如可以借由小行星资源制造更小一号生物飞船的生物太空船坞,又或者是可以在掘取小行星资源的增加纳米机械数量的同时,还能利用阳光产生能源的生物太空太阳能电站。
除了这颗小行星以外,探索者号天空星现在的不少天体和太空区域内留下了自己的一部分生物组织,比如最靠近太阳的一号行星表面,在经过那里时,探索者号对向阳面发射了相当多的带有纳米机械的生物组织,并在向阳面地表上建立了一系列利用太阳能获取能源的设施。
“当然,还有天空星系内各个天体的拉格朗日点,探索者号在经过各个天体的拉格朗日点时也会留下相应的现在有纳米机械的生物组织,只不过由于许多天体的拉格朗日点上都缺乏类似小行星那样的天体,这些被留在那里的生物组织难以获取更多的物质,用于复制自身,所以那些被留在缺少物质的拉格朗日点的带有自我复制能力的生物组织,会处于休眠状态,直到能接触到可以用于复制自身的物质,又或者是我们后续在那些区域进行太空工业化时所带来的资源。”
“当然,这场天空星文明的第一次太空探索,我们也在许多天体的地表上进行了登陆,并深入的研究了那些天体的地质结构和行星构成……当然还有另一点……”
“当时,我们希望能在星系内的其他天体上 找到“创造者”可能留下的任何痕迹。”
“那你们有发现了吗?”
“很遗憾,对所有天体地表和地下的勘测虽然获得了大量的研究数据,但是有关于创造者可能留下的线索和痕迹完全一无所获。”艾琳娜带着遗憾的表情摇了摇头。
“整场考察持续了几年,探索者号在天空星系内,各个天体附近都逛了一圈之后,才回到天空星北极上空的生命之树的树冠附近,在这场科考期间,那些生活在生物舰船上第一批宇航员也注意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她们在远航期间和母星上其他个体之间的精神网络感知并未出现任何延迟或阻断,而他们最远的时候,距离母星至少有近百个天文单位,这种现象进一步的证明了天空星人之间的精神感知网络是基于某种量子纠缠原理,即使是隔着近百个天文单位,光速传递的信息也会出现以小时为单位的延迟时,生物飞船上的宇航员与天空星母星社会以及生命之树之间的精神感知网络也并未出现任何形式的延迟和阻碍,这种感知是超距并且显然不受光速限制的。”
“在这之后,之前一直没被天空星文明重点关注的生命之树之前所进行的那场尝试验证和解明能否使用量子纠缠以大力出奇迹的方式传递有效信息实验也为前所未有的重视了起来。”
“天空星文明开始尝试利用更精巧的手段,在技术层面上制造出能以这种方式通信的宏观设备。”
“当然,当时的天空星文明很快就发现,虽然他们可以解决宏观层面上量子纠缠无法传递有效信息的问题,但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依然只能依靠如同生命之树那样大力出奇迹的方式。”
“天空星文明当然发现了量子纠缠的本质就是依靠真空泡沫随机涨落的微虫洞,而想要用真空泡沫随机涨落产生的微虫洞传递有效信息的话,只能用强磁场约束粒子来控制其当前的自旋态,而这种手段的成功概率大约一万分之一,即每一万次里,才有一次能成功,所以这种技术必须要通过建立建立巨量的纠缠对才能将信息传递效率增加到勉强能接受的程度,通过布设巨量的,设置了纠缠的粒子对,然后直接通过观察大量粒子的自旋变化状态来收发信息。”
“比如用这种方法传达最简单的0和1。”
“如果光子自旋方式改变了,就是一,没改变就是零,类似用0和1表达的摩斯电码,就像古老的电报一样,直接进行以最基础的0和1为表达方式的文字信息传递,而这就是天空星文明所发现的最早的可以越过光速壁垒的信息传递办法。”
“而这种方法也当然不是毫无缺陷的,首先它的通信数据量和带宽极为受限,早期实验阶段,以这种方式发送的通信每小时只能上传3个字节,尽管这种方法可以越过光速壁垒,但这种效率显然是不能接受的,所以为了实用化后能增大通讯容量与带宽,我们不得不选择和生命之树同样的大力出奇迹路线,即建立以这种原理设计的巨型通信基站,于是我们选择了求助于生命之树,最终,在生命之树的帮助下,我们调动了整个行星范围内的纳米机械,以生命之树这个行星大小计算中枢提供的强大算力在整个行星上建立了大概几十处这样的巨型通信基站,这些通信基站的占地规模往往能达到上百平方公里,附属设施与设备甚至能深入地下数公里,尽管这样的通讯设备庞大而复杂,但我们依旧还是成功的构筑了一套早期的可以无视光速壁垒的通讯系统的雏形。”
第119章天空星行星环与戴森云
“在完成了那次太空探索之后,那艘生命之树创造的生物飞船便一直停泊在生命之树树十万公里高度的树冠顶端的一处形似船坞的结构里。”
“而那次探索也带来了整个星系内几乎所有天体的详细参数,包括地质结构,大气成分构成,行星地表环境等关键的信息,为我们之后大规模开发整个星系的其他天体做了一个充足的前期准备。”
“在那之后的数年间,除了整理和研究这些在这次科考过程中的科研成果,天空星文明也开始了进一步的太空工业化建设进程,借用生命之树主干上的通道,我们轻易的将大量的载荷和基础物资送往了行星同步轨道,依靠着生命之树在同步轨道高度的主干部分我们在其周围建立了大量的空间站,太空船坞,无重力工厂,在依托生命之树建造的太空船坞内,我们成功完成了第一批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建造的大型飞船,与你所在的文明早期探索太空是靠化学火箭不一样,天空星文明所建造出第一批太空飞船便是使用氘氘聚变引擎推进的。”
“而且与你们太空探索早期的那种,整个文明向太空发射载荷和物资的能力取决于单枚化学火箭的极限运力不同,天空星文明刚刚步入太空就拥有了生命之树这个高度超过数十万公里级别的天然太空电梯,只要靠着生命之树在自己主体上为我们制造出的可以直达同步轨道高度的主干道,我们就可以轻易的把重达上万吨甚至更重的货物,一次性运到数万公里高度的同步轨道上,并在那里进行进一步的组装和建造工作,天空星的第一批太空工业设施就是在那里建造的,当时,围绕着整个生命之树生长在北极上空位于同步轨道高度的主干部分,建造了大量的太空设施,并形成了一整块如同城市大小一般的太空基础设施集群,这个太空工业基础设施集群围绕着生命之树的主体枝干,宛如一圈套在主干上的环一样,算是当时一道很有名的风景线。”艾琳娜说着挥了挥右手在面前的全息投影上打开一张图片,展示着当时围绕着生命之树所建立的第一座太空城市盛况。
“当然,当时之所以围绕着生命之树建造第一批太空基础设施,也是有能源供给方面的考量的……尽管这些基础设施位于超过36000公里高度的同步轨道,但是依然远远要比生命之树最顶端的树冠高度低的多,树干部分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被转换出的微波形式的电能,在当时我们的需求下一部分能量被生命之树特意传输到了同步轨道高度的主干周围,当时建立在这块区域内的太空设施,普遍都拥有接收微波形式电能的能力,大概又是在那之后的数十年,借由这部分建立在北极上空的太空工业体系,我们成功的对天空星的两颗卫星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与建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自己的太空电梯设计与工程建造能力也已经完全准备完毕,依靠着纳米机械对材料的微观加工能力,对于太空电梯所需要的超高强度缆绳,我们已经具有了大规模生产并使用它的经验,在这一基础上,在迈入太空的仅仅不到20年内,我们开始了整个天空星上第一座“人工”太空电梯的建造。”不知为何,艾琳娜说话时特意在人工这两个字眼上咬的特别重。
“天然的太空电梯,我们已经有了生命之树,而我们当然不会仅仅满足于只依靠生命之树的帮助,我们也要靠自己的力量设计和建造一座太空电梯。”
“当然,这对当时的我们来说,虽然是个大工程,但也不是什么难事,与你们在太空电梯设计与理论论证过程中遇到的包括碳纳米管强度依旧不足的各种问题不同,天空星在天然存在的纳米机械辅助制造的超高强度抗拉伸材料下,我们用于建造太空电梯缆绳的材料抗拉强度在远超出实际工程需求的同时,还兼具一系列优秀的性能,包括抗热能力超强,可以抵御与大气摩擦产生的接近2000度高温而不融化,同时,在接近2000度的温度下,也依然能保证自身的常温超导性,再加上这种材料的抗剪切性能也堪称绰绰有余,再加上行星大气以内区域的工程建设靠着纳米机械的帮助,这座太空电梯的建成并投入运行,只用了短短五年。”
“在这座建造于赤道大陆地区的太空电梯投入运行后,天空星建立了北极点区域以外的第二个位于同步轨道的太空工业集群,只不过这第二个集群的位置是在赤道上空。”
“在第一座太空电梯建造并投入使用后,我们的载荷运输和入轨能力顿时提升了数倍以上,在接下来的短短不到十年间,又有超过五座太空电梯在赤道地区建造完成并投入运行,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后续建设的太空电梯的地面基站并没有建立在稳固的大陆架上,而是建造在生活着广大人鱼族的海岛上以及海面上。”
“在当时,这六座太空电梯就是整个天空星的太空探索枢纽与前线,六座太空电梯的顶端都建设了大型的离心轮式空间站,六座太空电梯的空间站内容纳了至少数千万人。”
“而在这十年间,天空星文明也逐渐摸透了生命之树的那艘生物飞船所使用的材料与推进系统,天空星文明最终在生命之树本身的帮助与自身的努力下,完成了对那艘生物飞船的各方面系统在技术层面上的复刻。”
“以纯粹的技术方式还原出了那艘生物飞船上各种使用生物材料所创造出的设备与科技。”
“我们成功复刻了生物飞船上所使用的基于重聚变原理的排气速度达到200千米每秒以上巡航加速度0.2g的火炬引擎,在拥有了批量生产这种反应堆与火炬引擎的技术后,当时的天空星文明已经意识到自己已经事实上拥有了开发整个恒星系内所有天体的能力。”
“而有趣的是,当时的天空星文明并没有基于对整个恒星系进行开发,而是打算进行另一项大规模工程,即行星星环环的建设。”
“在六座位于赤道地区的太空电梯全部建成后,天空星文明就已经有了这个想法……将六座太空电梯在同步轨道高度的终点站全部连接成一体,制造一个围绕着行星赤道建造的圆环,这个圆环在提供巨大的居住面积的同时,还可以利用这个圆环本身的庞大直径建造长度超越行星本身的大型粒子对撞机。”
“当时对这台粒子加速器的叫法是行星环赤道粒子对撞机,当然,为了驱动这台对撞机仅依靠行星本身提供的微波电能肯定是有点不够了。”
“在依靠生命之树提供的超高强度轻质刚体材料的辅助下,围绕整个行星的星环仅花了八年就建成了,我们在星环上建立了一台环绕整个行星的大型粒子对撞机,当然由于这台粒子对撞机所消耗的巨伊迩龄三邻琦肆(八)量能量,以及为了长期驱动它,只依靠行星本身不断向外释放的微波电能已经有些不太够用了,我们在这座星环表面建设了大量的重聚变反应堆,通过这些反应都有供给的能量驱动这台巨型粒子加速器的运转。”
“顺带一提,这台巨型粒子加速器还带来一些意外产物,天空星文明开始利用巨型粒子加速器首次开始以相对大量的状态生产反物质,当然,这就是后话了。
“此外,天空星文明还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东西,那就是生命之树本身也在变化,那艘停泊在树冠的生物飞船在这多年以来,并不是毫无变化的,停泊在有机生物质构成的船坞内的时候,我们发现生命之树正在对着这艘飞船进行修修改改……具体而言就是,我们发现这艘停在船坞内的飞船的外形正在发生缓慢的改变,随着这艘飞船被生命之树主干内释放出的一部分纳米机械修改,我们意外的发现,这艘船在生命之树修改后,各方面的性能都得到了提升,比如排气速度的显著提升,连到了至少300千米每秒,正常情况下的巡航加速度能维持1g左右。”
“你说……这个改进过程是的,你们完成太空电梯和星环的建造之后的?”落影小姐虽然此时还对某些事情有些一知半解,但是由于,精神感知网络正在对她传递的信息,原本对此并不了解的落影,一开始知道了不少这方面的知识,根据艾琳娜和小尤对自己的检查结果来看,自己和精神网络的融合速度正在加快,并且,看上去这种融合好像是不可逆的,或许是今生感知网络的影响不知为何,落影现在越看艾琳娜越顺眼了,甚至想和她一起不穿衣服,亲密的抱在一起睡觉,并做羞羞的事,而对面的艾琳娜显然也感知到了她这种想法,在艾琳娜的眼里,洛阳现在的外貌确实很漂亮,虽然艾琳娜品尝过不少长相漂亮的人鱼小姐姐的身体,但落影现在的外貌,从各种意义上来说,确实戳到了艾琳娜的xp上,拉弥娅那漂亮而又有些呆萌的外表,让艾琳娜确实有点想要狠狠的用手摸对方的身体的一些部位,或者品尝一下对方嘴唇的味道,感受和对方亲密接触的愉悦感。
尽管艾琳娜此时确实有这种想法,落影显然也不太想拒绝,但是二人都还是,克制住了自己的欲望,毕竟这种事情以后有的是时间去做,不急于这一时,现在的重点是先让落影完全的了解天空星文明的发展历史并与落影过去所生活的人类社会做对比,看看能不能找到落影来到此处原因和那位在天空星生命诞生过程中存在的神秘“创造者”信息的线索。
………
“那艘生物飞船在完成改造之后,时隔数十年再一次从天空星北极点上空的生命之树,树冠船坞内起航了,而当时天空星赤道星环才刚刚完成建造不久,我们还在完善赤道星环粒子加速器的各方面功能呢。”
“当时还有在赤道星环上建立人工生态圈和巨型太空栖息地的想法,不过后续的这一切建造工程与计划都得等到星环粒子加速器的调试与各方面功能完毕之后才能开始进行下一步的打算。”
“而就是在这期间,天空星树冠上的那艘生物飞常再次出发了,这次他的目的是天空星系最内侧的那颗一号行星,早在第一次太空探索时,这艘生物飞船就对着一号行星的地表发射了大量的带有纳米机械的部分生物质块,那些纳米机械在接触到地表的各类资源之后,就开始在一号行星在向阳面上疯狂的复制自身,并形成了某种光伏发电阵列结构,不断采集着最靠近太阳一号行星向阳面的太阳能资源,而生物飞船的第二次启航,就是直奔着一号行星去的………”
“在抵达一号行星上空之后,生物飞船探索者号如同多年前那次一样开始向着一号行星地表投放,带有大量纳米机械的生物质团块,只不过这次的规模可远不是之前那次能比的。”艾琳娜调出这段历史记录的影像,并在二人面前的全息投影中播放了出来。
画面中,生物飞船探索者号高悬于一号行星的同步轨道上,探索者号下方的一块像是机库一样的镂空部分,开始疯狂的向行星地表投放纳米机械生物质团块,与数十年前那次只投放了一小团纳米机械生物质团块不一样,这次的太空空投的规模数以万计,甚至是十万计,纳米机械生物质团块如同下雨一般,猛地砸在一号行星没有大气的地表上,这些生物质团块在接触地面之后,其内包含的纳米机械,就开始,不停的同化周围的物质,加速自身的复制,大量的纳米机械,渗入行星表层的岩石与土壤之中,但是以一种缓慢,但是物质的利用率有极高的手段,一点点剥离整个行星的外层岩石,而这时,天空星人才意识到生命之树接下来打算干什么………虽然被投放到一号行星的纳米机械对于行星的啃食速度并不是很快,但是依照这个复制速度继续下去,最多几百年,体积与质量都远超地球的一号行星,就将被完全吞噬和拆解。
在一号行星上的一切发生时,天空星文明也在与生命之树交流着,生命之树表达了他接下来要进行的行动与目的,一号行星的纳米机械会在接下来的时间内逐渐的拆解整个一号行星,并利用其所有物质,建造戴森云,
根据生命之树和当时天空星人的计算,在完全拆解一号行星后,她们获取的物质,建造出的戴森云,大概可以收集到恒星接近10%左右的能量,这对于当时还是一个行星级一型文明的天空星文明来说,可是一股无比巨大的能量,在这座戴森云设施建成完成之后,会将一部分能量无线传输回天空星北极的生命之树本体上,同时,祁扒捂事锍巴泣泣君羊天空星人也能利用这股能量,让自身的文明加速发展,这座计划拆解一号行星制造的戴森云设施,无论是对于天空星人来说,还是对于生命之树本身来说,都是一个双赢的选项。
…………
“不过考虑到当时,拆解一号行星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天空星星环的配套设施本身也未完全完工,所以拆解一号行星建造戴森云更像是一项长期的基础设施建设,就在一号行星上的那些纳米机械一点点的拆解的一号行星本身的同时,天空星轨道上的星环的建造进度也在不断加速,随着轨道星环粒子加速器的完工,我们开始在轨道星环靠行星的内侧,建造完整的人工生态系统,由于当时我们对完全用人工手段建造循环生态系统的经验还不是那么成熟,所以当时我们就借用了生命之树的帮助,将一部分构成生态圈的纳米机械直接引入星环,这些纳米机械也如我们所料的开始在星环内侧的居住区区划内建造人造生态圈。”艾琳娜望着对面的落影,却见对面的落影小姐正在低头沉思。
“嗯……让我想想……如果偏要找个形容的话,你们在轨道星环上又构筑了一个盖亚世界一般的乌托邦?”
“你可以这么理解……不过有一点,当时我们的同胞们对生活在轨道星环上,并没有太多这方面的想法。 其实并不奇怪……”
因为,当你,已经建成了一个完美的乌托邦时,你再在轨道上建立第二个乌托邦,吸引力自然就没那么大了。
“对于一个生活在乌托邦中的文明来说他们并不会去羡慕另一个乌托邦文明。”
“天空之上的乌托邦,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对于当时已经实现了个体的物质与精神完全满足的天空星来说,吸引力并不算特别大。”
第120章迈入星空的天空星文明与火炬引擎(5000字)
“不过有趣的是,虽然当时绝大部分天空星人对于迁居轨道星环的兴趣并不大,即使有,也是少部分为了好奇而前往轨道星环上的,或者是出于科研目的,而长期居住在轨道星环上。”
“整个轨道星环上是完全以人工手段制造的人造生态圈,尽管我们的文明因为生命之树这颗行星级大气和地质调控装置的存在,在发展以及工业化的过程中从未遇到过任何类似你们人类那种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过量排放导致的全球变暖问题,而天空星本身就是一个……应该叫海洋盖亚星球?”
“总之,在天空星这个随时可以为了智慧生命的需求而改变行星自身环境的海洋盖亚星球上,尽管从来没有出现过任何环境污染的问题,但是天空星文明依旧十分执着的想将这种环境批量复制化到人工建造的太空栖息地或者其他星球上。”
“比如轨道星环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这是我们在太空时代早期的一次尝试,尝试在大规模巨型人工太空栖息地中,完全1:1的复现我们母星的环境,当然,结果你也看到了,我们头顶上的轨道星环就是这次相当成功的尝试的成果,得益于生命之树所提供的行星级计算力的支持,轨道星环上的人工生态圈构筑相当的顺利,尽裠榴巴玖把澪思磷捂管它建成之后,并没有太多的同胞主动跑到上面去长期生活,但是轨道星环与星环人工生态圈的建成证明了这个时候的天空星文明已经拥有了完成行星级巨构的工程能力。”
“也是大概在这个时期吧…也就是十一万七千九百七十五年前在这个时间点上…天空星文明的发展迎来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转折点……”艾琳娜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
上一篇:重生的她们都想独占我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