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战略忽悠局 第173章

作者:老老王

 但作为之前的对手,在肯尼迪总统的内阁之中,约翰逊副总统的地位相当尴尬,很多年富力强的「学者型」内阁成员,都对约翰逊副总统的态度很轻蔑,认为他「暮气沉沉」,乃是「过时的老家伙」。

 天可怜见,当时的约翰逊副总统也才53岁,六十年后比他大了三十岁的老头都还要竞选总统呢!

 而且,肯尼迪总统本人,也对这位资历和政治经验都远胜于自己的副总统,抱有极大的警惕,他一方面尽量让约翰逊副总统远离权力中心,不让约翰逊加入自己的决策层,一方面又给约翰逊副总统分配了很多无关紧要却又很风光的小任务,让他不得清闲,总是保持忙碌,时常出现在新闻照片之中。

 按照肯尼迪总统的话来说,「我不能让我的副总统太清闲,他认识华盛顿的每一位记者,不能让他到处说我们的坏话,所以要让他保持开心」。

 ——肯尼迪总统虽然提防着约翰逊,但也不敢得罪他。因为还得靠他去拉拢南方的民主党保守派呢!

 (肯尼迪总统时期,共和党和民主党还没互相换家,现在的红州在当时基本都是蓝州。)

 所以,在肯尼迪时代,约翰逊副总统一直扮演着一个存在感很强,但实际权力不多的角色。

 比如说,既然肯尼迪总统满足了国内强硬保守派的呼声,派遣大军投入了越南战场。那么,营救和安置越战难民的任务,自然就得让坚定主战的约翰逊副总统来多多操劳了。

 ——当初就是你咋呼着要发兵参加越战,支持越南盟友的,现在美军都出动了,善后你总得帮吧?

 虽然林登·约翰逊副总统其实头脑中颇有几分种族主义观念残存,对这帮越南难民很不待见——就像很多嘴上热衷穷兵黩武的军国主义者。实际上连薪水和抚恤金都不乐意给士兵发一样。但怎奈实在推脱不得,于是他也只能屁股决定脑袋,捏着鼻子来加州跑腿协调了。

 不得不说,约翰逊副总统的社交能力还真是厉害,而他的副总统头衔,在小事情上也挺能压得住人。

 原本在菲里看来,跟州政府扯皮,索要地皮、配套政策和各种资源,都是很麻烦的事儿,估计能扯上很久。但约翰逊副总统只是到萨克拉门托找州长谈笑风生了一番,就轻松拿下了两块可以建设难民营的地皮,并且募集到了一批资金和生活物资,甚至还能动用加州国民警卫队的工兵部队来负责营地建设工作。

 除了原有的索诺兰沙漠难民营之外,另外两个难民营的位置,分别是洛杉矶橙县的威斯敏斯特市和尔湾市……嗯,一个是未来南越遗民聚居的小西贡,一个是未来华人中产移民趋之若鹜的「科技海岸」。

 不过,如今的威斯敏斯特市,似乎还没有几个亚洲人面孔,博尔萨大道两侧住着的都是些穷白人。

 当下的尔湾更是一片乡下风光,连像样的村镇都没多少,难民营只能挪用海军陆战队的驻地和训练场——原本驻扎在这里的海军陆战队,被调动到越南去打仗了,他们留下的营房,正好可以给越南人住。

 其中,尔湾的难民营,因为更加远离繁华地区,地盘更大,能够容纳更多的人居住,主要安置索诺兰沙漠难民营里已经安置不下的后续和好教信徒难民,以及一些越南天主教徒移民——实际上,按照美国方面的想法,是希望这些跟越共最最不共戴天的死硬分子,能够留在越南战场上,跟越共战斗到底的。

 如果你们这些越南天主教徒不肯当炮灰,挡在越共的枪口前面,美国为啥要给你们那么多的援助呢?

 怎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越南天主教徒固然知道,自己跟越共的红脑壳们是势不两立。即使归顺也没有好果子吃,而是会世世代代沦为贱民(出身成分+家庭背景),只能跟河内当局坚持对抗到底。

 可是,另一方面,出于对美帝

 上国的仰慕,还有对身边遍地战乱的厌恶,这些越南天主教徒虽然在面对越共时,顽抗得确实颇为死硬。但如果有机会的话,他们还是更愿意移民美国,投奔「自由天堂」。

 所以,当岘港和芽庄等「广南国」境内港口前往美国的第一批移民船,陆续启航的时候,里面坐着的多半并不是刚刚从西原地区少数民族地盘上撤回来的战争难民,而是靠着花钱贿赂海关,顶替了名额的沿海各大城市的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官员家眷,当然还有被越共游击队赶出乡下老家的失地土豪等等。

 这些人就算是找蛇头搞偷渡,都无限期盼着想要跑到美国来。更何况是有「合法移民」的途径呢?

 对此,菲里也是无可奈何,不得不捏着鼻子如数收下,并且只盼着他们不要跟信佛的和好教徒闹起来。

 好在这些越南的天主教徒与和好教徒。虽然在越南老家互相看不顺眼,但也都知道「人离乡贱」和「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道理。为了能够尽快拿到绿卡,在美国合法定居下来,他们在难民营里都乖得很,天主教徒望着自己的弥撒,和好教徒也自顾自对着红布和教主照片祈祷,主打的就是一个互不搭理。

 再加上洛杉矶本地的天主教会,也派人过来帮忙协调管理。所以尔湾难民营的状况,总体上还过得去。

 威斯敏斯特市的越南难民营,则是征用了一座废弃的教会学校,规模来说要相对小一些。其主要成员是高台教信徒,在信仰方面搞得颇为花俏——才上岸没几天,难民们就已经把小礼拜堂改成了他们的神庙。

 当菲里带着他的大哥伯纳德议员过去巡视的时候,一名身穿蓝色道袍的中年人正在礼拜堂里领导信徒,组织高台教日常例行的祭拜仪式,他们高唱着从《道德经》里抄来的核心教义,虔诚地下跪祭拜。

 “万教大同,诸神共处——”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听不懂越南语的伯纳德,四处打量了一圈,看到礼拜堂里的十字架被拆了,换成了一个中间镶嵌着眼睛的三角形徽章,并且墙上到处涂鸦着各式各样的人像和大眼珠子,不禁吓了一跳。

 “我的上帝!全视之眼?!!这些难民,难道是共济会的越南分会成员吗?”

 抬手指着礼拜堂内顶替了耶稣位置的大眼珠子,伯纳德忍不住叫了起来,一脸的惊诧莫名。

 “呃,你弄错了,哥哥,这是越南的一个新兴宗教组织,名为「高台教」。”

 菲里看了看四周的各种彩色涂鸦和画报。尤其是肯尼迪总统的照片,嘴角抽搐了一下,但还是开口解释说,“那个大眼珠子,其实是他们信奉的高台神——尽管它确实跟共济会的全视之眼很像……”

 ——

 越南的高台教,一个非常有趣的新兴地方宗教。

 1925年12月25日,法属印度支那殖民地的两名越南土著公务员吴文昭和黎文宗,自称得到至尊无上神「高台」的启示,打算开宗立派,建立一个教团。由于他们自己就是衙门里当官的,所以他们鼓捣出来的高台教,在1926年顺利得到了殖民当局的注册批准,从此成为了合法宗教。

 按照他们鼓捣出来的教义,「高台」是地位最尊贵的至高神,祂创立了宇宙中的一切。高台神没有形状,只是有时候会用一只眼睛观察世界。所以高台教的logo是一只镶嵌在三角形里的眼睛。

 不过,共济会的标志之一,也是镶嵌在金字塔里的「全视之眼」,而且还被印在了美元钞票上。

 所以,也难怪伯纳德一看到高台教的大眼珠子神像,就误以为这是共济会的东南亚分支组织了。

 但事实上,高台教和共济会之间,纵然不算是天壤之别,至少也是截然不同的玩意儿。

 ——在大眼珠子造型的高台神之下,高台教内的第二序列供奉对象,乃是三个贤者:

 中国的孙中山、法国的维克多·雨果(写《悲惨世界》的大文豪)和越南的阮秉谦(诗人)。

 这一组高台教「三贤者」的画风,也真是够混搭的了。

 ——并且,菲里虽然看着墙上挂着的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画像,脑子里却总是忍不住想起某位带着变种人、男人婆和机器狗,一路杀穿北美辐射废土的维克多·雨果军团长……

 高台教的三贤者之下,还有众多的圣人,也能分享高台教信徒的拜谒与香火

 所以,这座原本装修风格简洁素净的礼拜堂。如今却仿佛是在开画展的美术馆一般,两边的墙面上贴满了各式各样的名人画像,其中既包括释迦牟尼、李白、耶稣、姜子牙、老子、孔子、观音、关羽等等各路古代人物,还有英国的牛顿和莎士比亚,法国的克莱蒙梭,美国的华盛顿和林肯之类的西方近代名人。

 甚至,菲里还看到了肯尼迪总统的照片……大约是

 为了感谢肯尼迪允许他们移民来美国吧?

 ——高台教认为历史上的名人都是「高台」神的使者,是真理的化身,死后也会被封圣。

 当然,如果有必要的话,即使是还活着的名人,也是可以提前上墙供奉起来的。

 大约就跟二十一世纪中国福建乡下的妈祖庙,都普遍供着刘涛的照片一样。

 但凡是东亚民族,在这方面都是很能变通的。

 如果说,基督教对待信徒的态度是,你只准信仰上帝,其余的玩意儿都是伪神和邪神!

 那么,高台教对待信徒的态度就是:你喜欢哪一款圣人,我们就供奉哪一款圣人,庙里面这么多的圣人之中,总有一个是你喜欢的。如果实在是全都不合你胃口的话,我们就再添些新的圣人上去好了!

 因为高台教的画风就是兼收并蓄,其核心宗旨就是「万教大同,诸神共处」!

 听了菲里的解释,再看看四周五颜六色、花里胡哨的画像和涂鸦,伯纳德还是对此感觉有些接受不能。

 在他看来,这种乱七八糟的东西,也能算宗教吗?

 毕竟,基督教在理论上禁止偶像崇拜,而高台教却是东西方偶像崇拜的集大成者。

 这种全方位的文化冲突,简直不亚于让中国的假道学老儒生,去《花花公子》杂志社当编辑……

 当然,身为众议员的伯纳德,终究是个没脸没皮的政客,而不是什么信仰狂热的神棍。

 无论这些越南高台教的教义有多么的奇怪,也不影响他和菲里跟带领这帮信徒来美国的高台教蓝衣牧师范清仁谈笑风生,还允诺可以帮高台教在美国申请注册合法宗教资格等等。

 总之,依靠天主教、高台教与和好教的现成宗教组织,加州的三个越南难民营总算是初步运转起来了。

 只是,仅仅让三个难民营能够维持秩序,自我管理,安分地吃着救济粮不闹事,依然是远远不够的。

 难民营不是聚居地,只是一个临时的过渡地点。

 虽然美国的粮食很便宜,国会的专项拨款也不少,足够养活这批越南难民们很长一段时间。

 但正常人是不能一辈子待在难民营里的,必须得让他们在社会上找到工作,才算是安置成功。

 于是,刚刚把一船又一船新来的越南难民,在各个难民营里安顿下来,菲里又得为如何把这些越南人从难民营里弄出去,而想尽办法、绞尽脑汁了。

 能有一个供奉她的小神龛呢!

 然而,以上的就业辅导工作尽管开展得不错。但对于如今这批越南难民之中,数量最多,占比最大的和好教信徒来说,却是不太合适。因为他们的文化水平太差,基本都是彻底的文盲,空空的头脑从未接受过知识的污染。如今又已经普遍年纪不小,要学新的东西也很困难。

 想要让这些目光中透着「清澈的愚蠢」的农夫和渔民,能够在美国安家立业,唯一的办法,就是跟红色中国为收容难民而办的华侨农场一样,在美国拨出环境类似越南的田地和水域,供他们耕种和捕捞。

 可是,这就需要联邦政府出面,跟德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的地方势力扯皮……

 菲里·金中校原本以为这事儿恐怕会很麻烦。尤其是德克萨斯州的红脖子,在后世也是著名的种族歧视者和花岗岩脑袋,更别提美国社会种族主义余毒未消的现在这会儿了。

 联邦政府想要请南方各州的红脖子们,让出他们祖先昔日打败墨西哥人,剥印第安人头皮才抢到的土地,而且还是让给一群越南来的黄皮猴子……似乎不管怎么看,都颇有几分难度。

 然而,让菲里大跌眼镜的是,这事儿在约翰逊副总统的亲自过问和磋商之下,竟然很快就谈妥了。

 不仅是路易斯安那州拨出了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入海口附近的河汊纵横之地,用来给越南移民播种水稻,或者把原来的旱稻田改成水田,就连德克萨斯州,也在航天城休斯敦附近给越南人提供了大片土地!

 至于耕种所需的化肥、农药、种子、农机等等,也都有政府拨款,对贫穷的越南人进行无偿援助。

 同时,还在作为南方3K党大本营的阿肯色州,利用二战时废弃的战俘营,成立了又一个新的大型越南难民营,准备在这里临时收容五万以上的越南人,并且将他们分散安置在整个南方的沿海地区。

 天啦噜!南方州的红脖子在今年是精神错乱了吗?怎么突然就在种族问题上变得这么好说话了?

 难道是因为约翰逊副总统的交涉能力真有这么厉害,能够以口舌之术,化不可能为可能?

 “约翰逊副总统的交涉沟通能力确实很强。但更关键的原因是黑鬼们最近闹得太凶了。”

 菲里的大哥,众议员伯纳德如此解释说,“在南方的红脖子农场主眼里,跟整天闹事的黑人公民相比,拿着绿卡的越南人,似乎看着更顺眼一些。更别提,如今黑鬼都敢组织起来杀白人了……”

 “也就是说,黑人的暴动和骚乱,就像鲶鱼一样,成功刺激了南方各州的红脖子,让他们对黄种人的容忍度大大提高了,认为黄皮猴子再差也比黑鬼强,对吗?”菲里若有所思地接口说道。

 ——在1963年的夏秋时节,美国本土的黑人民权运动,并没有随着马丁·路德·金领导的「进军华盛顿大游行」胜利结束而走向平息。相反,受到上述民权运动刺激,原本麻木的美国黑人变得振奋起来,越来越无法忍受日常生活中遭受的各种欺辱和不公,开始更加勇敢地进行各种反抗。

 并且,美国黑人反抗活动的中心,正在从南方各州向北方各州转移。

 按照当时美国新闻媒体的归纳,这些年的黑人运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发生在南部各州,核心议题是一些「中产阶级的诉求」。比如跟白人一样平等地使用公共汽车、公共厕所和餐厅,让黑人的孩子能够进白人学校就读——总之都是一些涉及社会地位的问题,形式上以各种游行集会和「行为艺术」为主。

 总的来说,这一阶段的黑人运动,在马丁·路德·金等人的引导下,相对来说还是温和的,和平的,非暴力的,类似于甘地当年扮演苦行僧在印度搞的各种游行集会和行为艺术。

 第二阶段则是发生在北部各州。这一阶段才刚刚开始,它和第一阶段迥然不同,更加的真刀真枪。

 ——跟长期承受着制度性歧视和迫害的南方黑人不同。从南北战争以来,北方的自由黑人,一直都享有南部黑人所追求的各种权利。但他们依然活得贫穷而又卑微,觉得自己在这个国家里毫无尊严。

 所以,北方黑人关心的重点,并不是写在法律条文上的空洞权利,而是「钱应该归谁这个根本问题」。

 跟「风度翩翩」的南方黑人运动不同,北方的黑人运动之中,充满了叛乱情绪,他们根本不会理睬马丁·路德·金的那一套非暴力呼吁,而是喊出了更激烈的战斗口号:“用火烧,孩子们,用火烧!”

 7月下旬,纽约的一个白人无故用高压水枪冲击三个路过的黑人学生,被淋成落汤鸡的黑人学生愤怒地围过去理论,却被过路的纽约警官第一时间清空弹夹,开枪打死一人,打伤两人。

 三天后,整个纽约哈姆莱区的黑人都躁动了起来,在「争取种族平等大会」的鼓动下,大批黑人

 围攻了那位射杀黑人学生的警察就职的第29警察分局,要求立即将杀人凶手停职。

 因为上述要求被拒绝,纽约黑人就开始暴动,用酒瓶和碎石头向警察投掷,甚至到处放火。

 接下来,一场暴动在整个纽约蔓延开来,零元购和暴力冲突持续了足足五天五夜。

 在此期间,纽约警察还捣毁了一个企图炸毁自由女神像的阴谋集团,该集团的成员组成极其复杂,包括了加拿大的魁北克独立分子,拉美裔的左翼革命青年,黑人民权运动的激进派和一些莫名其妙的邪教徒。

 等纽约市这边逐渐平息的时候,新泽西州、芝加哥和费城的黑人却随之呼应起势,结果在一个星期内,导致数百人伤亡,上千人被捕,一千多家商店被洗劫、捣毁和烧毁,直接经济损失高达上千万美元。

 虽然暴动主要发生在北方,但南方的白人却感到了更大的震惊和愤怒——自从进入二十世纪以来,美国已经爆发了三十多次大规模的种族冲突骚乱。但直到1963年的这次之前,白人总是发起挑衅的一方,而黑人则是次次都被动挨打,只能温顺地忍受迫害。既没有勇气,也没有胆量对白人发动以牙还牙的反击。

 然而,从这一次开始,情况却反转了过来,搞事的主动权落到了黑人手里。

 现在,黑人竟然胆敢主动进攻和杀害白人了!这在南方红脖子看来,简直就是率兽食人一样的悖逆!

 由于本次动乱是黑人和白种警察之间的互相仇视引起的,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设法召开了一个协调会议,请来北方各地的黑人代表,试图约束北方的黑人民权运动,让他们回到和平请愿的道路上来。

 但黑人代表没有一个肯向司法部长低头,而是一个个歇斯底里地破口大骂,甚至还当面掀起了一场反战运动:一部分青年黑人领袖宣称,因为长久以来承受的不公待遇,他们再也不会为美国打仗了!

 嗯,这些黑人们反对越战,并不是他们对越共有任何的同情,而是单纯地不愿意继续为美国打仗。

 于是,这场试图协调矛盾的会议不欢而散。要是换一个司法部长,可能从此就不再管他们了。

 但罗伯特·肯尼迪这位左翼思想浓厚的司法部长却不是这样。尽管当时会场上他确实是很生气,在散会之后一直重复念叨着黑人们拒绝保卫国家的话语,并深为不解地自问,“怎么会有人说这样的话呢?”

 不过,在一个星期之后,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就转变了态度,表示——“我想,如果我处在他的地位,如果我有过他的经历,我对这个国家的感情也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并且开始支持北方黑人的抗议运动。

 他表示,黑人对白人的如此深仇大恨,必然有其深刻的根源。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行动来改变这种情况,而只是一味镇压或者继续漠视,那么恐怕就真的会「下一次将是大火」了。

 看到北方黑人竟然变得如此「胆大妄为」。而司法部长竟然还脑子抽风地支持这帮不知尊卑的黑鬼,南方各州的白人愈发感觉形势严峻,并且担心自己身边的南方黑鬼,也会变得跟北方黑鬼一样暴力起来。

 ——过去的南方3K党,之所以敢于像打兔子一样肆意猎杀黑人,把他们吊起来烤死,就是吃准了黑奴们无力反抗。但若是黑人有了武装反抗的勇气,甚至组建起自己的民兵,跟白人开战呢?

 之前,马丁·路德·金领导的「非暴力」黑人民权运动,就已经让南方的白人老爷们血压狂飙,一百个看不顺眼了。若是南方黑人也像北方黑人一样,武斗派取代了温和派……哦,上帝啊,现在这些黑人拿着酒瓶和石头,就有胆量攻打警察局了;以后若是有了机枪和火箭,他们会做什么真是让人不敢想!

 当然,美国的白人如今在武力上依然有着绝对优势。但就算可以镇压下来,这些变得桀骜不驯的黑人,也没法像过去一样任劳任怨地放心差遣了:由此而出现的劳动力缺口,该怎么填补呢?

 总不能让白人老爷自己下地去收西瓜、摘棉花吧?那么搞的话,红脖子就要晒成黑脖子啦!

 鉴于上述担忧和考虑,原本被南方各州白人老爷们视为臭狗屎的越南难民。因为看起来似乎可以暂时顶替黑人苦力,一瞬间就变成了香饽饽——签证、住宿、工作安排、土地划拨,全都被开了一路绿灯。

 很多白人农场主和渔业老板都开始解雇黑人劳工,转而使用虽然蠢笨,但更加便宜的越南难民。

 至此,越南移民终于在美国站稳了脚跟,预计在1963年内,就能有超过二十万越南人定居美国。

 而随着越南难民的安置工作越来越顺利地走上正轨,菲里也有了闲暇时间,可以操办自家婚事了。

 第280章、马里布海滩的城堡豪宅

 洛杉矶,马里布海滩

 九月末的洛杉矶,天气依然热得好像火炉,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