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战略忽悠局 第195章

作者:老老王

 之后,过了足足两个星期,脸色变得有些憔悴,还带上了浓厚的黑眼圈。但精神却不知为何似乎好得出奇的比尔·莱尔少校,才再次找到了菲里,向他表示,这些新的成瘾植物,确实很棒很美妙,服用过的人都说好,绝对能卖得出去,唯一的麻烦在于……中情局没法让王宝将军在大洋彼岸种这些玩意儿啊!

 因为,上述这些新玩意儿,收割下来之后的保质期远不如鸦片,有很多甚至得在新鲜状态下服用,而且种植起来的技术要求,也比罂粟更加麻烦得多。王宝麾下的那帮苗民,在远离文明世界的蛮荒深山里,恐怕很难种得好这些东西,更不可能搞得出一条物流冷链,把新鲜的「特种农产品」迅速输入美国!

 中情局想要靠这些菲里慷慨拿出的新玩意儿牟利,就只能立足于本土生产,自己在美国搞种植园。

 但问题是……凭什么?

 过去,是王宝将军麾下的老挝苗族山民。一边要跟越共正规军和赤色游击队浴血鏖战,一边要自己种鸦片自给自足,中情局只是帮他们打通了一条运输销售渠道,还要从苗民的鸦片生意中抽取巨额中介费。

 严格来说,王宝麾下的老挝苗兵,名义上算是中情局的雇佣兵,其实则是一直都在自力更生,一边打仗一边搞着特殊形式的「大生产运动」——只不过生产的农作物品种比较特别罢了。

 但现在,如果要用菲里鼓捣的这些迷幻植物,来代替老挝鸦片的话,那么就变成了中情局特工在美国本土辛辛苦苦找人种毒品贩卖赚钱。然后把赚来的钱大把大把送给王宝将军,让他招兵买马打越共!

 虽然从国家利益的角度上来说,这种做法是非常合理的。但中情局的内部人员却是普遍十分抵触。

 怎么说呢?似乎有种罗马公民在意大利卖力挖矿种地,以供养蛮族雇佣军在海外打仗的感觉?

 当真是让人感到说不出的古怪——素来都是巧夺豪取的中情局,什么时候居然变成生产型单位了?

 “局里不愿意自己种地来供应王宝所部雇佣兵?这好办,让王宝带着追随他的苗族人来美国种这些植物不就行了?因为是新搞出来的作物,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都没有禁令,我们完全可以合法种植!”

 菲里不以为然地如此说,“我想,让这些种罂粟的苗族人改种其它毒品,也会比较容易上手吧?”

 而比尔·莱尔少校则是听得都要傻了——且不说在国内建设大规模的毒品种植园,是多么的离谱。王宝将军所部的苗兵,明明是雇佣兵啊!怎么听你的口气,竟然是要把这些苗族山民拉回来当黑奴使唤?

 “咳咳,金中校,我们扶持和资助王宝将军,是为了让他的军队在印度支那半岛抵御越共的扩张,怎么可能允许他们全都移民到美国来呢?就算只给苗族山民发工作绿卡,恐怕也不行啊!”

 愣了半响之后,比尔·莱尔少校连忙摇头道,“有了后路,他们就不肯打仗啦!”

 “唉,少校,看来,最近这几天,你就忙着做药物试验了,没顾得上关心前线战况吧?”

 菲里叹息着答道,“你大概不知道,这两个星期里,印度支那半岛的战局再次恶化!因为得到了苏联船队走海路输送的军火援助,越共在南线也发起了攻势,我们在柬埔寨西北部扶持的「蓝色高棉」武装,被彻底击败,首领山玉成战死,其余的残兵败将仓皇流亡泰国,越共的红旗已经插到了吴哥窟!

 而越共扶持的红色高棉,更是继续进兵越境,把战火进一步烧到了泰国的领土上!

 在这种背后已经着火的情况下,我不觉得王宝将军和他的人马,还能在老挝边境坚持多久。

 然后,鉴于长期以来并肩作战的合作同盟关系。若是贸然抛弃王宝将军和他麾下那些忠于美国的苗族人,任凭他们被越共屠杀,似乎也不是什么好主意——这会大大挫伤我国海外盟友的忠诚度和积极性。

 那么,让这批苗族人移居来美国避难,顺便为中情局种草药赚钱,似乎就是唯一的双赢策略了……”

 在北线发动老挝攻略,犹如摧枯拉朽一般打垮了这个内陆山国,只有中情局扶持的苗族将军王宝,带着一万多残兵败将和十几万苗民,退守沙耶武里省,勉强苟延残喘。

 继北线获得大胜之后,到了1965年初,西贡的「红色南越」,或者说「越南南方共和国」政权,也在南线的柬埔寨战场,发动了新一轮攻势,目标直指柬埔寨境内唯一还在负隅顽抗的「蓝色高棉」武装。

 在此之前的1964年10月底,一支满载着军火、医疗用品和各种军需物资的庞大苏联商船队,在数十艘苏联军舰的护送下,强行闯入了已经被越共控制了的西哈努克港,为越共的南方部队输送后勤给养:可想而知,那么多艘苏联万吨轮的庞大运力,绝对是那条还在施工扩建中的胡志明小道的十倍都不止了。

 除了海量给养之外,苏联海军还给越共提供了一批安装了机枪、火箭发射器和小口径火炮的武装快艇,用于洞里萨湖水域的内河水上作战,甚至派遣了几百名教官和志愿者,直接参加越军即将发动的旱季攻势。

 这势必会让西贡这支「红色南越」武装力量的实际战斗力,在短期内获得堪比突飞猛进的狂飙。

 于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就摆在了驻越美军和五角大楼的面前:拦截?还是不拦截?

 或者说,面对出现在南中国海上的苏联舰队,是打?还是不打?

 当时只差一个星期就要面临大选投票的约翰逊总统。尽管几经犹豫,但最终没敢让执行围困封锁任务的美国海军,悍然向挂着红旗的苏联船队开火——这事儿有引爆核战争的风险,会吓跑中间派选民的!

 南中国海毕竟不是加勒比海,不值得美国为之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

 所以,越战前线的美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笔庞大的苏联军火援助,落入了敌方的手中。

 而印度支那半岛南方战场上的各路越共武装,也得以暂时摆脱胡志明小道的运力瓶颈制约,获得了用来发动一场大型战役的军械弹药。坐镇西贡的阮友寿总理,随即发出了「打到吴哥窟过春节」的号召。

 尽管在1964年12月,比另一个位面晚了两个月左右,本时空的苏联领袖赫鲁晓夫,还是在一场得到苏联军方默许的宫廷政变中,遭到亲信背刺,瞬间黯然下台,被打发到一个偏僻农场去养老。

 ——据说,未来的「勋宗」勃列日涅夫阁下,原本是想要刺杀赫鲁晓夫的。但其他政治家高层都表示不能开了坏例子。否则克里姆林宫以后就要变成死亡角斗场了,所以还是给赫鲁晓夫留了一条命。

 但这一发生在红色阵营心脏的政局变动,并没有影响北越领袖黎笋和整个北越高层集体策划的本年度旱季作战计划,轰轰烈烈地顺利展开,更没妨碍到越南的赤色武装力量,在南北两条战线上的狂飙猛进。

 1965年1月1日,越共南方精锐主力「金星师」和若干地方部队,合计约18000人,由刚刚从西原战场撤回的猛将黎仲讯挂帅指挥,向据守柬埔寨西北部的「蓝色高棉」武装,发动第四次暹粒战役。

 在经历了过去一年「红蓝两军」的反复争夺,外加美国空军的狂轰滥炸之后,吴哥窟遗迹所在的暹粒市,这会儿已经几乎被打成了一堆废墟,市民不是四散逃命,就是揭竿而起,加入了红色高棉游击队。如今面对越军主力水陆两路的大举进攻,早已在地狱里煎熬了很久的蓝色高棉和泰军,也终于撑不住了。

 1965年1月7日,在被越军炮艇反复轰击一周后,驻守洞里萨湖岸边的泰国军队炸营溃散,导致暹粒战场的蓝方防线总崩盘,黎仲讯趁机下令越军总攻,在24小时内就一举歼灭了蓝色高棉的精锐主力。

 蓝色高棉首领山玉成,带领少量残部,避开洞里萨湖的岸边,沿着公路向西北撤往交通枢纽诗梳风,企图在这里收拢败兵,重整旗鼓,依靠美国和泰国的援助,继续跟越军和红色高棉展开周旋。

 但越军司令黎仲讯明显比山玉成这个三流反贼头目棋高一着,早已预判了他的行动。故而派出一支小部队,提前抢占了诗梳风这个两条公路的交汇点,切断了蓝色高棉通过这座城市逃到泰柬边境的退路。

 于是,在诗梳风城外,走投无路的山玉成战死沙场,黎仲讯指挥的越军趁机继续高歌猛进,沿着公路占领了柬埔寨与泰国之间的边境口岸波贝,继而又突破国境线,攻入了泰国那边的边境口岸亚兰城!

 尽管,亚兰只是泰国的一座普通边境城市。但作为一个亚洲的中等国家,泰国的体量终究是有限的,比不得那等真正的泱泱大国,从亚兰到泰国首都曼谷,也就是两百公里左右的路程而已!

 1965年1月15日,得知柬埔寨前线土崩瓦解,越军已经入境的噩耗之后,惊慌失措的泰国政府,立刻下令结束对柬埔寨内战的军事干涉

 ,收拢部队准备展开国土防御战。于是,之前进驻戈公岛的泰国军队再次登船,不战而逃,泰国干涉军不仅完全退出了柬埔寨,还把战火带回了自己的国家。

 而另一边,越共则是基本平稳地统治了老挝和柬埔寨。虽然为了避免在美军没走之前就触犯中国的忌讳,黎笋暂时没有公开组建「印度支那联邦」。但还是打着「兄弟党」的旗号,在实质上控制了这两国。

 ——没办法,就像被苏联红军从纳粹德国手中解放的东欧各国,不得不在二战后对克里姆林宫俯首称臣、言听计从一样。且不说从建立之初就受到北越当局严密控制的老挝革命组织「巴特寮」。即使在柬埔寨,尽管有着强烈排外情绪和独立自主思想的波尔布特,对越南人的干涉非常不满,但也根本无力对抗。

 毕竟,此时距离波尔布特成为红色高棉最高领导人,只有短短的两年时间而已,期间,红色高棉从未只靠自己的力量攻下过什么大城市,甚至都没打出过什么漂亮的战绩,导致波尔布特的威望严重不足。

 更要命的是,随着越军再次大举进入柬埔寨,在十年前跟随越军撤出柬埔寨,退回北越的一众越裔柬共早期领导人,也纷纷返回柬埔寨,参与组建新政府,跟波尔布特这个小字辈抢班夺权……

 面对这些资历深、腰杆硬的柬共老前辈,还有对方背后来自河内的意志,以及北京和莫斯科的强大压力,波尔布特就算再怎么在心中腹诽对方都是「柬奸」和「越南走狗」,但如今也只能乖乖低头。

 不然还能怎么办?难道要悖逆整个红色阵营的政治正确,在美军大敌当前的时候挑起内讧吗?

 这会儿的美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还在坚持不懈地对柬埔寨全境狂轰滥炸,投下数以万吨计的各式炸弹,肆意摧毁柬埔寨的城市和农村,同时大搞「去农村化」和「去城市化」,让高棉人民仇恨弥天呢!

 在这种情况下,任何挑起红色阵营内部分歧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如果波尔布特即使明知道局势如此危险,依旧要坚持不听越南人的话,红色高棉的党组织,恐怕就会认真考虑是否要换个头儿了。

 如此一来,既然越南人能够有效地消化和控制占领区,并且镇压一切异议者。那么,在后方暂时无忧的情况下,进一步地扩大战争范围,或者说加强力度地「输出革命」,就成了必然的战略选择。

 正好,如今的泰国,也正处于社会矛盾的高发期——作为东南亚地区近代展开西化改革最成功的国家,泰国搞了这么多年的资本主义,多少还是有了点成果,在城市里发展出了一些工商业,勉强有了一个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雏形。可泰国的农村却还停留在封建时代,依然是地主和佃农组成的社会结构。

 大致上,就跟末期的沙俄帝国差不多。

 这样一来,在工业化浪潮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冲击下,依然停留在封建社会结构之中的泰国地主和濒临破产的泰国农民之间,普遍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并且正在迅速走向激化。

 由于以王室为首的统治阶层,无论如何都不肯损害地主的利益,那么就只能「苦一苦农民」,让泰国农民饿死的饿死,让女儿卖身的卖身,或者干脆让儿子割了那话儿做人妖,搞特色旅游来勉强生存。

 可是眼下,举着红旗的革命军队都打到家门口了,再老实的佃农,心里只怕也要长草了吧?

 更别提,泰国左翼的革命力量早已存在。对于他们眼中暗无天日的社会现状,都是满腹怨念——王室贵族和封建地主靠着血统垄断了绝大部分官位,出身寒门的「小镇做题家」纵然满腹经纶,也找不到上进的渠道。那么,这些知识分子自然就只能在愤懑之中,转向反体制的一边,试图靠着革命来搏一搏了。

 上层阶级固化,中层上进无门,底层民不聊生……再加上,此时恰逢泰国政府被美国忽悠,悍然出兵干涉柬埔寨内战,却遭遇惨败。不但没夺取一寸土地,还反过来让战火烧进了自己的国土……

 这在泰国左翼的眼中,简直就是复刻了一战时期沙俄帝国的遭遇,重现了十月革命前的社会环境!

 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

 既然如此,那就马上干劲十足地行动起来吧!竖起红旗,打倒一切反动派!

 于是,依靠越共的资助,2月1日,泰共发动武装起义,在泰国北部的披泛南和碧差汶山区建立了「泰国人民解放军」,或者说泰国红军——这片山区属于琅勃拉邦山脉,与老挝的沙耶武里省山势相连。

 泰国红军总司令部所在的普帕雅山,更是直接坐落在两国边界线上,既方便接收越南方面的军事援助,又随时可以在战况不利的情况下,逃过边界线,退入老挝境内避难与休整。

 虽然这支泰国红军只有一千余人,力量微弱,只能盘踞穷乡僻壤,远远不足以推翻泰国王室的统治。

 但问题是,他们建立的山区根据地,恰好卡在了王宝将军目前的地盘,与泰国本土之间的交通线上。

 而更要命的是,眼下正在准备抵御越军正面进攻的泰军,一时间恐怕已经没有余力去清剿他们了。

 “你看,莱尔少校,泰国赤色分子的位置在这里,而王宝将军如今的最后阵地沙耶武里省,恰好就在他们的旁边,从泰国首都曼谷到沙耶武里省的唯一一条公路运输线,随时有可能被赤色分子切断。”

 菲里拿出一张印度支那半岛的军事地图,对比尔·莱尔少校如此说道,“就算王宝将军可以出兵驱逐泰共游击队,暂时打通补给线。但他只有一个师,对面却有北越的三个师。

 如果王宝把他仅有的军队,都用来肃清后方的泰国赤色分子,那么正面的北越军杀过来该怎么办?

 更何况,王宝将军和追随他的苗族人,从老家西渡湄公河,逃亡到沙耶武里省之后,他们过去多年积蓄的物资储备,肯定早已在迁徙途中损失殆尽。如今就算想要吃老本,都没得吃啦!

 你觉得,在放弃了老家,逃到陌生的异乡,又没了后勤的情况下,王宝将军的部队还能坚持多久?

 除了把他们撤出来,当作难民来安置之外,这些成了丧家犬的苗民,哪里还有别的利用价值呢?”

 “或许可以靠空运,在沙耶武里省抢修野战机场,用运输机给王宝将军运输给养……”

 比尔·莱尔少校迟疑了一会儿,有点底气不足地说。

 “空运?你是想让王宝将军和他麾下的苗族勇士,变成奠边府的法国佬?还是斯大林格勒的纳粹德军?他如今不仅要养活一万士兵,还要管十几万军队家眷和苗族难民的吃喝拉撒!”

 菲里摇头反驳道,“沙耶武里省山高林密、物产贫瘠,要什么没什么,王宝身边这十几万人如果统统都「靠天吃饭」的话,那得要多少运输机?威斯特摩兰将军拿得出来吗?

 十一年前的奠边府战场,法国空军已经是超水平发挥了,但却连一万五千人的后勤都很难供得上。

 如今,五角大楼也不可能长期拿出数以百计的运输机,每天烧掉天文数字的航空汽油,却只是为了给王宝将军组织国家级的战略空运——这又不是柏林空运!老挝哪有德国的战略价值啊?

 真正合理一点的思路,其实是从缅甸那边打通补给线,绕道缅甸的掸邦,给盘踞沙耶武里省的王宝将军运输弹药和给养……但我们都知道,这事儿是不可能的,缅甸怎么可能站在美国的这一边呢?”

 对此,莱尔少校也是默默点头,表示认可——如今这会儿的缅甸,还打着「社会主义」的幌子呐!

 尽管眼下几乎没有哪个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愿意承认缅甸是它们的同路人……

 但至少美国暂时是没办法拉拢缅甸,让这个国家在越战中站到自己这一边来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冷战时期的缅甸,是一个非常奇葩的缝合怪:

 首先,统治缅甸的明明是军政府,却在搞国有化,宣称自己是社会主义国家,同时又跟东方阵营保持距离,也不知是这「社会主义」的性质究竟体现在哪里?纯粹是为了忽悠北面的红色中国吗?

 可是,这种纸糊的假红旗,根本骗不过任何明眼人——在冷战后期,中国大陆对缅甸的看法是这样的:“所谓的缅甸式社会主义,从根本上说。不过是打着社会主义的旗号,迎合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作为自身独裁统治的理论基础而已。实施国有化的真实目的,则是为了杀鸡取卵地掠夺外国资本,强制没收英国、印度以及华人在缅甸开办的企业,以擢取巨额财富,填补政府财政亏空。之后,缅甸又执行锁国政策,排斥正常贸易,最终摧毁了缅甸的经济体系,导致国家经济逐年滑坡,人民生活陷入困顿……”

 其次,缅甸奉行中立的外交政策,是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又偏偏反对不结盟运动成为世界第三方力量——主要还是不想让「不结盟运动」的首领印度,骑在缅甸的头上发号施令:由于英国殖民统治的时代,缅甸是被归入英属印度殖民地的范围内。所以,独立初期的印度,还一度真的妄想要吞并缅甸呢!

 作为反制措施,缅甸自然是一边加入不结盟运动,一边又在不结盟运动内部处处唱反调了。

 当然,上述这些别扭的表现,本质上还是缅甸政府对当今世界两级对抗的惊涛骇浪感到畏惧,甚至患上了社交恐惧症。故而一心试图远离世界各方势力的争斗,关起门来当宅男,过自己的小日子。

 但问题是,这世上往往是怕什么就来什么——美英西方势力在缅甸扶持克伦族和克钦族,组建民族武装搞分裂;红色中国对缅甸输出革命,支持缅共把缅北打成一锅粥,让缅甸连一天的安生日子都没过上。

 可即便如此,就像日后的缅甸

 始终没胆量公开反华一样,现在的缅甸,也没胆量同时跟中越为敌,成为跟驻越美军并肩作战的「自由阵营」盟友——因为这样冒冒失失挑衅强邻的话,是真的要被暴打啊!

 “唉,这么看来的话,王宝将军确实是没办法继续在沙耶武里省内坚守下去了,唯一的出路就是逃亡国外当难民……但这样一来,在如今的印度支那半岛上,我方看起来就是处处败局,全线瓦解了啊!”

 比尔·莱尔少校伸手敲了敲地图,有些怨念地抱怨说,“五角大楼明明已经在越南投入了三十万大军,但却依旧没能遏制住越共的攻势,还丢了柬埔寨和老挝,让整个印度支那半岛都几乎染成了红色!

 不知道,下一个被东方阵营征服的国家,又会是哪个?泰国吗?”

 “按照我的估计,泰国应该还能撑一阵子,现在危机最严重的国家,恐怕是印度尼西亚。”

 菲里摇头答道,“你是否知道,苏加诺总统最近公开表示,他死后就把国家大权交给印尼共!届时,这个千岛之国一旦被染红,镰锤红旗就插到了澳洲袋鼠的家门口!真是不晓得会激起什么反应呢!”

 第317章、这是要应润尽润吗?

 对于此时的美国来说,大洋彼岸的亚洲战场,正处于极端不利的境地。

 尽管五角大楼调遣了数十万大军加入战场,甚至连北越首都河内一度都打下来了,但却依旧无法阻止越共在各条战线上不断攻城略地,一面面红旗正在迅速插遍整个印度支那半岛。

 不过,跟南中国海另一边的「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相比,印度支那半岛的局势还不是最绝望的。

 以目前的局势来看,如果美国不能尽快进行干涉的话,这个幅员辽阔的东南亚第一大国,就要在苏加诺总统的授意和推动之下,实现「和平赤化」了!

 而印尼之所以会赤化,很大程度上也是美国自己脑子犯抽,硬是把苏加诺往死里出来的。

 如果把日历往回翻上二十年,恐怕很难有人愿意相信,苏加诺这个日本走狗,居然会变成赤色分子!

 ——作为现代印度尼西亚的「国父」,如今统治印尼的苏加诺,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人。

 具体来说,就是有着极端灵活的政治立场,外加堪比变色龙的墙头草天赋。

 在最初的时候,苏加诺是日本在爪哇岛上扶植的代理人。太平洋战争期间,他为了让印尼摆脱荷兰人的殖民统治,积极与日本合作,配合日军搜刮各种热带特产和战略物资,镇压当地人民的自发反抗。

 换而言之,苏加诺在那会儿的身份地位,就跟南京的汪精卫和满洲国的溥仪皇帝没啥差别。

 对于当时的早期印尼赤色革命者,苏加诺也是手持屠刀、血债累累,明显是极右翼做派的范儿。

 等到日本战败投降后,看到机会的苏加诺,立刻上演了一出「黄袍加身」:1945年8月16日,不知从哪儿冒出一群「激进青年」,绑架了苏加诺,逼迫他宣布印尼独立。苏加诺一开始还试图拒绝,说什么「莫害我」。但被塞进小黑屋里关押了一整天之后,他最终还是半推半就地答应了下来。

 就这样,1945年8月17日,利用日本帝国崩溃之后留下的政治真空,印度尼西亚宣布独立,建立共和国,苏加诺出任大总统——这印尼独立的流程,实在堪称光速。

 与之类似的越南那边,胡志明可是又折腾了半个月。在日军躺平的情况下,到9月2日才独立成功。

 至于苏加诺当时究竟拿的是赵匡胤的剧本,还是走了黎元洪的戏路,那就只有天晓得了。

 然后,就跟在越南发生的事情一样,日本帝国战败之后,来自欧洲的「旧日支配者」又回到了南洋——就在法国远征军重返越南的时候,荷兰远征军也再次回到爪哇,武力镇压起了苏加诺的造反行动。

 一边指责荷兰人是邪恶的殖民者,一边呵斥苏加诺是日本战犯的傀儡余孽……两边看着都不像好人。

 尤其是苏加诺为了快速组建起一支武装力量,还招募了大批日本士兵,充当印尼军队的骨干力量!

 接下来,印尼跟荷兰打了四年菜鸡互啄的独立战争。总体来说,这是一场令人疲惫的游击战,看不到任何亮点,荷兰人困守大城市,圈地自萌,坐吃军饷;印尼起义军活跃在乡村,却总是打不进城里。

 至于双方的战术水平和战略思想,都烂得没法看——陈赓在越南看待当地同志和法国殖民军,觉得都是弱鸡。但如果把早期的越共游击队那票鸟人,放在爪哇岛上,恐怕都能称得上铁血精兵了。

 当然,荷兰军队的装备水平和战斗力,明显也比法国远征军还要差上不止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