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老王
汇报结束之后,腊斯克国务卿笑容可掬地站起来,代表新内阁感谢了他们的工作,并且宣布在1月28日,肯尼迪总统将会召集第一次白宫全体会议,讨论「冥王星计划」和第2506旅雇佣兵的前途问题。
就这样,杜勒斯局长带着兰尼兹尔将军满意地离去了。所以并没有听到三位内阁成员对自己的评价。
“嘿嘿,这位局长先生说起话来,还真像是纳粹德国的戈培尔啊!一样的自信满满,一样的信口开河!如果不是金家的那个小上尉在这件事上提前跟我通过气,我还差点儿真的被他给唬住了呢!”
“唉,我也没想到,现在的中情局已经变得这样狂妄自大!
居然当着内阁成员的面公然扯谎?接下来是不是还要欺骗总统?他以为自己是苏联的贝利亚吗?”
“算了,现在先确保平稳过渡为好。接下来的多米尼加攻略,还得靠中情局出力呢!
对了,攻略多米尼加的作战计划,应该取个什么名字为好?就叫「十字军计划」怎么样?”
之后就不让待了。
而且,四月之后就是中美洲的雨季,遍地暴雨洪水,道路变成沼泽地,一切军事行动都只能停摆。
所以,这群古巴流亡者,要么赶在雨季之前送去古巴登陆,要么就得接回美国来。
与其让美国本土冒出一支上千人的「外国志愿军」,还不如让他们去古巴发挥剩余价值算了。
更麻烦的是,如果美国迟迟不对已经竖起叛旗的古巴采取有力行动,那么拉美各国就会得到一个错误信号,以为只要敢拉上苏联做靠山,就可以安全地侵犯美国在他们国家的利益。
这样一来,各种挑衅美国霸权的事情,在拉美地区将会越来越多,让美国应接不暇。比如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多米尼加独裁者特鲁希略叛美投共事件」——为此就需要杀一儆百,干掉古巴这个出头鸟。
至于具体的反攻古巴方案,杜勒斯局长也已经准备了两个。
方案A是登陆古巴岛中部的特立尼达港,这个港口位于古巴首都哈瓦那东南约270公里处,拥有良好的港口设施,接近众多古巴反政府武装团体盘踞的艾斯坎布雷山,还有一个易守难攻的滩头阵地。
一旦雇佣兵登陆并夺取特立尼达港,就能搜集到大量补给,并依托城市布防,抵抗古巴革命军的反扑。
即使特立尼达港被卡斯特罗的军队夺回,雇佣兵也有一条进入艾斯坎布雷山区的逃生路线。
虽然有着上述的好处,但特立尼达港同样有一个缺陷,那就是当地的机场太小,跑道太短,无法容纳B-26轰炸机的起降,而按照计划,B-26将在本次入侵行动中扮演重要角色。
如果配属给雇佣兵的B-26轰炸机,无法使用古巴岛登陆地点的机场,而是必须从中美洲的机场,千里迢迢跨海飞来参战的话,那么就会大大降低攻击效率和轰炸频率,难以给雇佣兵提供持续不断的空中掩护。
——如今距离太平洋战争结束才十五年,大家都还记得瓜达尔卡纳尔岛争夺战期间,那些开着零式战斗机从拉包尔长途跋涉飞来的日本飞行员,是怎么被瓜岛亨德森机场的美军飞机以逸待劳,成批打爆的。
所以,中情局还做了一个备用方案,也就是方案B,改为在哈瓦那东南150公里处的猪湾登陆。
按照杜勒斯局长的说法,猪湾附近遍地沼泽、人迹罕至(1893年的地图上如此显示),「登陆成功率极高」。而且,猪湾附近有一个能够容纳B-26轰炸机起降的大型机场。登陆部队在占领预定登陆场之后,就能跟瓜达尔卡纳尔岛坐守亨德森机场的美军一样,坐等敌军一批批撞上防线送死。
缺陷是猪湾当地远离人烟,难以就地搜集给养,登陆部队只能从后方获得补给。一旦补给没有跟上,古巴雇佣兵的持续作战会遇到很大问题。
除此之外,猪湾距离艾斯坎布雷山足足有80公里,登陆部队难以跟山里的反卡斯特罗武装互相配合。
在介绍完两个作战方案的优缺点之后,艾伦·杜勒斯局长又告诉总统不必担忧,他可以保证两个计划都不会有任何漏洞,所有要注意的地方都弄严实了,成功的几率是百分百!
杜勒斯还要求总统给他多一点信任,中情局曾经在1954年,以更弱的力量推翻了危地马拉的反美政府。
“而现在,总统先生,我们这个计划的前景,甚至比危地马拉的那个还要好。
但无论是选择特立尼达,还是选择猪湾,都必须要快!因为等到雨季降临,就什么都没法做了。”
——敌人在变强,盟国在赶人,勇士在求战,计划已做好……所以,总统,快下定决心干了吧!
看着杜勒斯局长的表演,肯尼迪总统有点儿好笑地在内心中嘀咕道,同时暗自琢磨:
这家伙究竟是胆大包天,当着总统的面,都敢随口扯谎?
还是昏聩无能,以至于被手下蒙骗得团团转,自己却还一无所知?
总之,尽管杜勒斯局长一再催促总统速速拍板,并且打包票说这次作战必定大获成功。肯尼迪总统依然表示兹事体大,自己才刚做了一个星期的总统,必须要听取多方意见,慎重行事。
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威廉·富布赖特也表示异议,认为第2506旅的雇佣兵只是刚刚组建成军,没有经过实战的考验,具体究竟有多少战斗力实在不好说,很难保证他们会不会在战场上发挥失常。
于是,不耐烦的艾伦·杜勒斯局长,索性站到了政治正确的高地上,进一步对总统展开施压。
他在会议上非常直率地说:肯尼迪总统要不批准这个计划,就等于不容许那些爱好自由的流亡者从赤色独裁政权下解放自己的祖国,等于鼓励赤色古巴去颠覆拉丁美洲的各个美式民主政府。
并且,这还会为肯尼迪总统在1964年的连任选举制造一个难题,因为感到幻灭的古巴旅雇佣兵在
解散之后,恐怕将会得到共和党的资助,一路周游美国,揭露肯尼迪如何背弃他们,背弃自由阵营大业。
接下来,杜勒斯毫不客气地当众质问肯尼迪,总统先生是否准备告诉那批「只不过是希望有机会在本国恢复自由政府」的「古巴优秀年轻人」说,他们「是得不到美国的同情、支持和援助的」?
——亏得肯尼迪总统的涵养还算不错,否则面对这种目无上级的逼宫之举,早就要发飙了。
除此之外,莱曼·兰尼兹尔将军也跟着帮腔,表示参谋长联席会议一致同意这一计划。
此外,海军作战部长阿利·伯克海军上将(太平洋战争的名将,日后用他的名字来命名了一级驱逐舰)同样附和着表示,古巴之战,晚打不如早打。只要拿出足够的勇气和魄力,此战必定能够得胜。
这位海军上将还抛出了这样一种论调:政府既然都准备派人到世界另一边的越南去清剿越共(派驻南越的美军顾问),又怎么能对距离佛罗里达不过一百多公里的另一个咄咄逼人的赤色政权置之不理呢?
对于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力挺,肯尼迪总统和他的弟弟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微妙眼神。随即要求军方尽快组建一个调查小组,到危地马拉去评估第2506旅古巴雇佣兵的战斗力、士气和精神状态等等。
参谋长联席会议对此欣然从命,立刻派遣了一名战功赫赫的海军陆战队上校,带队飞往危地马拉。
二月上旬,调查小组从危地马拉的雇佣兵训练基地回来了,并且递交上来一份声情并茂的报告。
——
“总统先生,我的观察增强了我的信心,使我认为这支部队不仅能够完成初期的作战任务,而且有能力实现推翻卡斯特罗这一最终目的。
旅和营的指挥官对特立尼达登陆战计划的各个细节,现在都已充分了解,情绪很高。这些古巴军官年轻力壮,有才智,狂热地希望战斗……
他们说,他们深知本国人民的秉性,认为只要给对方的军队一次沉重打击,那些军队就会土崩瓦解,立即抛弃他们本来无意支持的卡斯特罗。他们说,谁胜了便和谁站在一边,这是古巴的传统。
不管卡斯特罗能使出多大力量,他们对胜利是有绝对把握的。
我也具有同样的信念……”
“文笔很煽情,然而处处都是避重就轻,用了洋洋洒洒的篇幅来描写雇佣兵的热情和信心,但却连这个旅的实际人数、装备和作战技能的掌握情况都没写,让我忍不住想起了日本帝国的大本营战报!
一样的狂热,一样的空洞,一样的不切实际……但我可不是裕仁天皇!”
白宫的椭圆办公室里,曾经在太平洋战争中开着鱼雷艇撞击日本驱逐舰的肯尼迪总统,坐在那张著名的「坚毅桌」后,屈指弹了弹这份关于第2506旅古巴雇佣兵的调查评估报告,笑着如此调侃说。
“更有趣的是,我到现在都还没决定,究竟是登陆特立尼达,还是选择备用方案的猪湾。危地马拉的那些古巴雇佣兵,怎么却那样笃定,他们会被派遣到特立尼达港?
对了,罗伯特,金家的那个小家伙,有没有什么消息传来?”他扭头对自己的弟弟问道。
“有的,总统先生。金上尉担心电话被窃听,所以亲自飞到华盛顿来见了我一面。”
罗伯特·肯尼迪点头答道,“按照金上尉的说法,这个调查团似乎根本没去危地马拉,而是在佛罗里达州的「波浪」营地——就是那个被中情局改造成妓院的地方,舒舒服服地度假了几天。”
听了这话,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的脸色顿时阴沉下来,“该死的,不仅是中情局用虚假消息糊弄白宫,就连参谋长联席会议和整个五角大楼,现在也跟中情局沆瀣一气了吗?”
作为一个空降下来的文职国防部长,他对军方的失控和小动作,自然是最为不满的。
“情况可能没那么严重,国防部长先生。军方可能只是想要让中情局闹个笑话。”
财政部长道格拉斯·狄龙表情淡定地说,“此外,大约就是想要打一仗了。读军校出身的军官们,内心里总是渴望战争的,谁也不想自己到退役都还没上过战场吧?”
“只要总统先生下定决心,取得军事胜利并不困难,我军绝对可以轻松扫荡整个古巴岛。”
国务卿腊斯克补充说,“真正的问题在于,接下来的国际影响完全无法预料,有很大的失控风险,就像四年前的苏伊士运河战争——只不过,我们可能需要扮演英国人和法国佬在那时候的角色……”
——1956年的苏伊士战争,也被称为第二次中东战争,当时为了争夺苏伊士运河的所有权,英法两个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联合以色列出兵埃及,准备给埃及的纳赛尔政权一点颜色看看。
在战场上,宝刀
未老的英法联军,确实轻松击败了埃及人的反抗,攻入了苏伊士运河区。
但问题是,在舆论上,英法联军的这一「帝国主义之惩戒」,激起了整个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更是联手强迫英法撤军——苏联直接发出核威胁,美国则大肆做空英镑,狙击英国金融。
于是,曾经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的英法联军,就这样不败而败,狼狈撤军,沦为联合国五常之耻。
而在战场上明明一败涂地的埃及领导人纳赛尔,却最终不胜而胜,以至于一时间声势高涨。仿佛成为了带领阿拉伯民族走向复兴的天选之子……嗯,直到在1967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之中大败亏输,被以色列的「大卫王之剑」打得显出原形,这位纳赛尔上校才被撕开裹尸布,露出了木乃伊一样的腐朽本色。
现在回到古巴问题上,如果美国选择撕破脸,直接出兵,那么取得军事上的胜利并不困难,真正的问题在于接下来的国际影响,拉美国家多半会在联合国对美国群起而攻之,其余国家也很可能墙倒众人推。
毕竟,在美苏两极争霸的年代,全球舆论并不是美利坚合众国的一统天下。尤其是在如今的这个节骨眼上,美国自己刚刚搞了十几年麦卡锡主义的文化大清洗,好莱坞的软实力都被折腾得奄奄一息了。
想想也知道,一直持续不断搞文字狱的国家,怎么可能还会对全球文化界拥有强大吸引力呢?
现在美国对西欧的控制,主要就是靠驻军威慑强压,远没有二十一世纪那种无孔不入的程度。
所以,靠着昔日遗产、依旧拥有强大舆论话语权的法国和英国,并不见得事事都会站在美国这边——更别提,英法两家很可能还记着四年前苏伊士战争惨遭美国老大背刺的旧恨,盼着找个场子报一箭之仇呢!
届时,苏联在前头猛攻,英法在背后捅刀,第三世界国家充当气氛组,美国非得闹得灰头土脸不可。
更要命的是,肯尼迪总统如今在国内可是政敌颇多。如果因为入侵古巴而被国际社会一致谴责,两党议员趁机变脸攻讦,再来一番抹黑宣传的话,新政府的民调肯定要掉下去了啊!
对于靠着选举上台的美国政客来说,这可是性命攸关的事情。
“用尼克松遗留的计划去攻打古巴,实在是太冒险了,各种各样的不可控因素太多了。
即使真的要铲除古巴的卡斯特罗政权,也得按我们自己的计划来!不能被艾伦·杜勒斯牵着鼻子走!”
肯尼迪总统如此一锤定音,“今年春天先发动一场正义的加勒比海十字军,大举扫荡多米尼加,把特鲁希略这个老混蛋送上审判席,这样既能在国际上立威,又能对国内交差,美洲国家还没法反对。
至于入侵古巴的事情,就先放卡斯特罗和他那帮捣蛋鬼俱乐部一马,等到今年秋天或明年再说吧!
当然,刺杀卡斯特罗的工作还要继续。如果他能在我们出兵前去见马克思,那就再好不过了……”
苏——卡扎菲那会儿若是有这等待遇,也不会挂了。
等到中情局在猪湾战败之后,特鲁希略更是冷嘲热讽,一点都没有悔改的意思。
哪怕特鲁希略死了,他的家人依旧纠集私兵负隅顽抗,对抗美军支持的反对派,撑了好几个月。
只是因为空军和海军全倒戈了,陆军被炸翻打崩,这才不得不认输退场。
第37章、改变历史的决断!
1961年2月16日,关于古巴问题的又一次内阁会议在白宫召开。
踌躇满志的杜勒斯局长,刚想拿着五角大楼调查团针对古巴雇佣兵的评估报告,兴致勃勃地想要继续劝说肯尼迪总统支持他的「冥王星计划」和古巴攻略,就被当头浇了一瓢凉水。
因为,没等他在会场上开口,肯尼迪总统已经率先宣布了自己的多米尼加攻略计划。
肯尼迪总统说,古巴的卡斯特罗政权不仅没收美国资产,挑动拉美各国人民反美,还把苏联势力拉进加勒比海,让北极熊有了一个可以窥视美国本土的桥头堡,确实是罪不可赦。
但问题是,目前美国在加勒比海遇到的麻烦和挑衅,并不是只有一个红色古巴而已。
众所周知,在遭到了美国的断交和制裁。尤其是被白宫下令冻结资产和封锁贸易之后,多米尼加的独裁者特鲁希略明显已经发了疯,居然公开嚷嚷着如果美国容不下他,他就要学着古巴,去亲苏投共了!
很显然,为了维护霸权和威信,美国绝对不能接受这样可笑的威胁。
肯尼迪总统表示,自己现在刚当上总统,经验生疏,不宜立刻去做一些过于富有挑战性的事情。
在加勒比海上同时出现的两个反美「邪恶政权」之际,他准备先易后难,先拿多米尼加练练手。
因此,肯尼迪总统决定暂时搁置「冥王星计划」的古巴攻略,同时命令中情局火速拟定一个攻略多米尼加,推翻特鲁希略独裁政权的「警察行动」作战方案,并亲自将其命名为「十字军计划」。
原本用于反攻古巴的第2506旅,正好可以调动到多米尼加,配合中情局特工一起颠覆特鲁希略政权。
就算特鲁希略家族的嫡系军队太强,半个旅的古巴雇佣兵实在打不动,五角大楼的海军陆战队也可以跟在后面压阵嘛!反正,特鲁希略已经靠着一系列丧心病狂的作死,把自己搞成世界公敌了。
在美洲国家组织、联合国与罗马教廷的三重绝罚认证下。即使美军直接出兵多米尼加,也合情合理。
再加上特鲁希略从去年十二月底就嚷嚷着口嗨投共,美国本土的保守势力也对此说不出反对的话来。
总之,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先发兵多米尼加主持正义。作为新政府的第一项重大对外举措吧!
这一记闷棍打下来,当即就让中情局的杜勒斯局长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莱曼·兰尼兹尔将军都懵了。
什么?
不打古巴,先打多米尼加?
上帝啊!这怎么可以!
就算总统决定要干掉多米尼加的特鲁希略,也根本用不着把第2506旅拉过去开打啊!
中情局的精锐特工小组,早就已经潜入了多米尼加,而且顺利地跟当地反对派接上线了。
只要白宫一声令下,中情局特工要不了多久,就能帮这位「祖国恩人」体面地上天堂!
所以,总统怎么可以把第2506旅弄到多米尼加,去做一件多余的事呢?
究竟是哪个混蛋,要毁了我的「冥王星计划」?!
——总之,听了总统的「圣心独裁」,措手不及的杜勒斯局长。当即就在心中泛起了一阵反感和抵触。
倒不是说杜勒斯局长对多米尼加的特鲁希略独裁政权很有好感,想要顶着全世界的压力保下对方——他真想保下特鲁希略的话,就不会派遣特工和杀手潜入多米尼加,去取这个「祖国恩人」的狗命了。
而是按照局长大人的想法,除了各路共党之外,其余敌人都是不重要的,不值得花费太多精力去关注。
所以,为了推翻古巴的卡斯特罗政权,他愿意耗费巨资,拉起了一支兵力上千、装备精良的雇佣军。
而在对待多米尼加的特鲁希略时,他只是派了几个特工,带了一箱武器去联络当地线人搞暗杀。
因为,在杜勒斯局长看来,只要把拉斐尔·特鲁希略给弄死了,多米尼加的麻烦也就结束了。
接下来的多米尼加共和国,无论是换成谁上台执政,都只能乖乖地跟着美国的指挥棒走。
上一篇:无聊,我要看到血流成河!(通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