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战略忽悠局 第274章

作者:老老王

 反正政府和法律已经没有用处了,公司内斗不可能再文质彬彬,应该更加暴力才对。

 就像现代的落后国家往往也有民主制度。但政变造反上台的领导人,哪个把选票当回事了?

 参考现实中的商战,这种「血洗董事会」,手中股票随机作废的事情,应该会经常有才对吧?

 就像夜之城的亚当重锤只要杀了荒坂三郎,就能提着他的脑袋继承荒坂公司了。

 当然,各地分公司肯定会造反围攻。但明智光秀击杀织田信长时,似乎也没考虑那么多吧?

 第440章、核弹刺杀总统!好大的排场!

 当身在洛杉矶的联邦宇宙军司令菲里金上校,担心着小肯尼迪总统死后。自己还能否晋升为将军时,大洋彼岸的新加坡,已经是凄厉的警报声长鸣,遍地骚乱,街头到处都是趁乱打劫的暴徒和哭嚎的市民。

 因为,一朵醒目的核爆蘑菇云,正在从位于新加坡东北部的巴耶利峇机场冉冉升起……

 (日后有名的樟宜机场,在这会儿的新加坡还没建造。)

 除了晃瞎人眼的白光,以及随着炙热焚风横扫新加坡,震碎了全城窗户的玻璃,掀飞了无数屋顶、车辆、行道树和倒霉路人的辐射冲击波之外。更要命的是,美国总统就葬身在了这朵蘑菇云下!

 上帝啊,听说过去有人为了刺杀一个目标,不惜爆破了一整座大楼,就已经感觉够夸张的了。

 现在倒好,不过是刺杀一个总统,竟然也要上原子弹啦!

 以后的刺杀,如果再要升级威力的话,估计就只能从太空中牵引小行星来撞击地面城市了吧?

 除此之外,因为小肯尼迪总统在新加坡遭遇原子弹刺杀。嗯,或者说「轰杀」的缘故,幸存的美国人已经进入了疯狂状态。怒发冲冠的特勤局特工和本地CIA间谍,气急败坏地冲进了总统府,把还没搞清楚情况的新加坡总统李光耀给抓了起来,严刑审问他有无「通共」嫌疑,进而引发了新加坡市面大乱。

 ——警察局、军队和市政机关,都被美军强行接管了,新加坡等于进入无政府状态,这能不乱吗?

 再加上市民们眼看着恐怖的核爆蘑菇云高挂天边,凶狠的美军在街头横冲直撞,新加坡的市面上一时间谣言四起——居然有人绘声绘色地宣称,除了机场的核弹之外,还有几十个核弹也被越南间谍埋在了新加坡岛上的各处,只等着什么时候一声令下,统统起爆,把整个新加坡岛都给轰沉到海底云云。

 又有人说全城的自来水系统都已经被下了毒,喝水之后就会中毒或染上瘟疫。

 于是搞得全城&全国恐慌泛滥,市民们就像沉船上的老鼠一样,想尽办法逃离这座危机四伏的岛屿。

 但企图追查凶手的美军却在街上搭建路障,封锁了新加坡的对外交通,不许市民离开城市,生怕被「赤色分子」混在难民里逃脱——结果就引发了更加激烈的军民冲突,上百名市民在街头被美军打死……

 等等,这一切乱七八糟而又石破天惊的事情,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

 ——呃,把时钟拨回到三天之前,那一天,罗伯特·肯尼迪总统乘坐空军一号专机,驾临新加坡,跟驻马来群岛美军司令威斯特摩兰将军进行会面,并检阅了驻扎在新加坡的美国海陆空三军部队。

 随后,小肯尼迪总统又在新加坡的美军基地,召见了美军在印度支那半岛上的三个「盟友」(傀儡)——高棉共和国总统朗诺,南越总统黎明岛,泰国总统王宝,以及作为地主的新加坡总统李光耀,举办了一场关于东南亚战局现状的紧急会议,针对当前用洲际导弹核爆越共的效果颇为不佳,而赤色分子的自杀式核反击却愈加剧烈,前线美军和各路盟军都出现了大规模溃败的情况,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至于这场多国作战

 会议,最终得出了个什么结论,目前已经变得完全不重要,也没人关心了。

 因为,当小肯尼迪总统和朗诺、黎明岛、王宝三个喽啰,在散会后来到巴耶利峇机场的航站楼,举办新闻发布会,准备跟各国记者在这里交流完毕,就各自坐飞机回国时……

 一枚不知何时被藏匿于机场航站楼的地下管道内的微型核弹,突然被人遥控起爆!

 于是,整座巴耶利峇机场的航站楼,都跟被调皮小孩丢了「二踢脚」爆竹的粪坑一般,瞬间坐了土飞机!在场的四位总统,或者说一个美国总统和三个傀儡国喽啰,外加驻马来群岛美军司令威斯特摩兰将军,以及上千名随行人员和机场工作人员,全都跟钢筋混凝土和碎石瓦砾一起被炸得飞了出去!尸骨无存!

 随后,从爆炸现场升起的蘑菇云,高达数公里,就连马六甲海峡内航行的商船上,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以至于有报刊如此刻薄地评论说:“小肯尼迪总统被炸死时,想必一定飞得比他哥哥还高。”

 就这样,在鸡飞狗跳了48小时之后,全世界各国差不多都知道了,有一伙「赤色恐怖分子」用原子弹袭击新加坡,成功轰杀美国总统与一众「闲杂人等」——这新闻真是劲爆到不能再劲爆啊!

 虽然无论是越共、泰共、红色高棉,还是苏联的克格勃,都没有站出来发声对此事负责。

 但在如今全球被铁幕分割,两大阵营对立厮杀的局势下,谁都能判断出凶手肯定来自于对面阵营。

 ——就算并非是克里姆林宫直接下的令,而是东南亚赤色分子的独走,对美国来说,又有什么区别?

 再接下来,在美军基地拷问室里挨了一整套「大记忆恢复术」的新加坡总统李光耀,也总算是鼻青脸肿、伤痕累累地被放了出来,然后还得用他那张被打得缺牙漏风的嘴巴,到处安抚民心,设法恢复秩序。

 至于美军司令和高棉、南越、泰国三国总统的暴毙,会给前线造成怎样的动荡和负面影响?

 谁还有心思去管啊?

 反正,前线美军早已被没完没了的原子弹轰到了崩溃状态,就算再崩溃一点,也差得不太多。

 ——消息传到国内,理所当然地又是一片哗然:十年之内,连续三个总统遇刺,这可真是太刺激了!

 很快就有新闻媒体,把两位先后遇刺的肯尼迪总统,比作了古罗马共和国为改革而遇害的格拉古兄弟。

 接下来,联邦政府给小肯尼迪总统在华盛顿举办国葬时找不到尸体,倒还是小事情。

 只要往棺材里放一套总统生前穿过的旧衣服,也就能凑和着寄托生者的哀思了。

 ——不仅中国有衣冠冢的说法,欧美西方也有差不多的套路。

 真正的问题是,下一任美国总统,应该是谁来当?

 第441章、尼克松终究还是当上了总统

 1969年12月1日,星期一,美国首都,华盛顿,白宫

 伴随着仪仗队的口令声,覆盖着一面美国国旗的灵柩被抬出了白宫,放在一辆马拉的炮车上。

 随即,国葬仪式正式开始,属于又一位总统的马拉灵车,行驶上了首都的宾夕法尼亚大道。按照传统,灵车的前面走着一匹没有人乘的马,马镫里放着一双倒悬的皮靴,象征着一位死去的首领。

 在电视新闻直播的镜头前,这一具装着罗伯特·肯尼迪总统生前衣物的灵柩(因为核爆现场的尸骨无法辨认),先是会被用炮车载到圣马太大教堂去举行葬仪弥撒,然后从那里运到阿灵顿国家公墓。

 六十多个国家的代表团已经提前来到阿灵顿公墓,准备参加小肯尼迪总统的葬礼,看着棺材下葬。

 站在圣马太大教堂的门外,看着缓缓驶来的灵车,面对这似曾相识的一幕,菲里不禁有些感慨。

 ——或许是世界线的收束,肯尼迪兄弟终究还是全都依次死于刺杀,兄弟俩都没能活过六十年代。

 而更让他感慨的,则是陪在小肯尼迪总统遗孀身边出场,一脸严肃、不苟言笑的美国新总统……

 “真是匪夷所思啊!理查德·尼克松……怎么最终还是当上了总统呢?莫非这就是他的天命?”

 ——按照美国法律规定的总统继承顺序。如果总统死于任期内,那么就应该是副总统继任。

 接下来,要是美国副总统也死了,或因为某种缘故而无法履行职责,那么在他后面的继任顺序,就是美国的众议院议长、参议院临时议长、国务卿、财政部长和国防部长。

 由于罗伯特·肯尼迪本身就是以副总统的身份,接替了总统的宝座。这样一来,在他当上总统之后,美国就没有了副总统,而他也没任命一个新的副总统——由于副总统和总统一样,都是选举出来的。所以关于总统能不能任命副总统,如今还是一个玄学问题,要到七十年代才被最高法院明确授权准许。

 副总统之后,下一个应该继任

 的就是众议院的议长,但如今美国的众议院议长,是个已经八十多岁、体弱多病,甚至开始出现痴呆健忘现象的共和党老头子,他在上星期才刚刚宣布说准备要退休。

 如今再让这位老年痴呆症患者回到白宫,承担更繁重的工作?整个国会都表示还是算了吧!怕丢人!

 所以,最终继任了总统的人,是美国参议院的临时议长。

 ——正常情况下,美国副总统都自动兼任参议院的议长。即使执政党在参议院是少数派也一样。

 但是,当小肯尼迪副总统升级成为总统之后,参议院的议长就不能让他继续兼任了。

 这种情况下,自然就应该由美国参议院的多数党——现在是共和党,推举一个人来当临时议长。

 正好,理查德

 ·尼克松在参选总统之前是参议员。所以大选落败之后,因为小肯尼迪这个总统实在有点来路不正,就把参议院的临时议长职位,通过政治交易让给了尼克松,权当是一份安慰奖。

 反正,这个参议院临时议长的职位。严格来说真是一点用也没有,除了礼仪性质地念一下报告,象征性地主持开会之外,平时甚至不能投票,只有在出现50票对50票的平票状态时,才能投出关键的一票。

 ——可想而知,当某个法案到了需要议长投票决出胜负时,这位议长的心理压力得有多大。

 可是谁都没有想到的是,小肯尼迪这个总统还没当完一年,就直接升了天。

 然后,副总统目前空缺,众议院的议长又罹患老年痴呆要退休,不适合担任总统的职务。

 于是,在一番峰回路转之后,尼克松竟然在败选一年之后。以参议院临时议长的身份,重新入主白宫!

 更要命的是,肯尼迪是民主党人,而尼克松却是共和党人!

 也就是说,今年的美国再次首开历史先河。在未经大选的情况下,从民主党政府变成了共和党政府!

 这样一来,整个白宫的民主党内阁,眼看着都要被新总统集体开除,踢回家里啃老面包啦!

 ——

 “

 尼克松总统刚刚宣誓继任,就把整个内阁都给立刻裁员了,说是要换上共和党的新人。如今这会儿,麦克纳马拉国防部长、腊斯克国务卿、福勒财政部长和克拉克司法部长,都在收拾行李准备回家呢。

 不过,我看麦克纳马拉和腊斯克都是一脸如释重负的样子——仔细想想也是,亚洲的仗被打成了这副鬼样子。无论军事还是外交都已经陷入死胡同,他们恐怕还巴不得将烂摊子丢给共和党呢!

 然后,我这个国家安全顾问,也差点被搂草打兔子,顺便一块儿撸掉。亏得纳尔逊·洛克菲勒先生帮我说了好话,尼克松总统才答应留用我一段时间,给我一个暂时试用的机会。”

 首都华盛顿的一家咖啡馆里,基辛格博士一边喝着不加糖的黑咖啡,一边心有余悸地对坐在对面的菲里如此说,“希望尼克松总统的行事风格,不要当真像民主党这边宣传得那么强硬。否则我这个悲观主义者,恐怕很难跟一个好战的家伙合得来:反正我是实在不知道,这核战争到底还能怎么升级啊?”

 “放心,博士,我想,尼克松总统的身段,恐怕远比两位肯尼迪总统更加灵活得多。”

 回想起穿越前历史课本上被大书特书的「尼克松访华」,以及之后尼克松访问苏联,退出越战的灵活大转身,菲里就觉得。即使换了一条时间线,尼克松依然是那个实用主义的尼克松。

 ——在美国,越是左派就越喜欢唱高调,对外越是极端和僵硬;换成右派,反而能够更加务实一些。

 所以,鼓吹发动战争一般都是民主党干的好事儿,共和党则是负责擦屁股和收拾烂摊子。

 因为民主党没法擦自己的屁股,只能睁着眼睛说瞎话,假装自己的屁股上没有屎……

 ——正因为尼克松是右派,所以他才可以没有压力地向左转、跟赤色阵营搞缓和,而不用自证清白。

 谁让人家平日里自命老保,根本不用担心被扣上一顶「布尔什维克」的帽子呢?

 “更何况,即使尼克松总统想要再打下去。不仅国内的财政已经支撑不住军费开销,亚洲前线的军心和士气也全都垮了。”菲里继续说,“不管换谁来当总统,从东南亚撤军都已经势在必行……”

 ——就在小肯尼迪总统于新加坡遇刺的第二天。因为自封泰国总统的「苗王」王宝将军,跟着美国总统一起在新加坡升了天,导致其麾下的一万苗族雇佣兵内讧哗变,忍无可忍的泰国百姓也群起造反。

 泰国首都曼谷再次陷入无政府状态,各派势力都在展开混战,而苗族雇佣兵一方面是群龙无首,另一方面是想要再刮一笔油水。然后各自散伙回家,因此在曼谷纵兵大掠,搞得全城变成了战场。

 再加上泰共地下党趁机煽风点火,搞得

 本来就满目疮痍的曼谷,更是进一步乱上加乱。

 驻泰美军司令艾布拉姆斯将军,在带着美军弹压骚乱时,不幸被流弹击中,于次日抢救无效死亡。

 同一天,驻越美军司令泰勒将军,严令一支刚刚退回西贡休整的美军海军陆战队,立刻提前结束休假,开拔前往西宁省的黑婆山,攻击越共游击队储存微型原子弹的秘密仓库……结果引发了全军哗变,一股乱兵竟然打进了司令部——泰勒将军在混乱中被不知哪个家伙打了黑枪,等到被发现时已经成了尸体。

 再加上之前在新加坡跟小肯尼迪总统一起被核弹轰杀的威斯特摩兰将军……等于是美军在东南亚战场的三个主要司令官,都已经在不到一星期内相继被杀,军心士气萎靡得无以复加。

 因此,等到进入12月时,美国在越战前线已经是一派土崩瓦解之势,大部分美军都已经无法继续忍受没完没了的自杀式原子弹轰击,开始跟一战末期崩溃的德军或俄军一样,出现了大面积的崩塌现象。

 在柬埔寨,红色高棉的武装部队打进了金边市区,跟被四面包围的美军展开巷战。

 在南越,撤退到岘港的美军陆战一师直接抗命,不顾五角大楼的指示,放弃了阵地擅自向南撤退。

 芽庄的美国陆军一个团集体哗变,士兵们绑了上司,抢夺商船逃亡到了菲律宾。

 甚至连太平洋舰队都发生了抗命,多艘舰艇拒绝前往南中国海和泰国湾战区,窝在后方军港罢工。

 在泰国,死了司令官又无力弹压曼谷乱局的美军,已经仓皇撤出了这座泰国第一大城市,退守南方的海军基地梭桃邑。而那些被丢在内陆据点的美军,则被告知要他们「自行突围撤退」,「向海岸进军」!

 可想而知,这些部队的官兵们会骂得多么难听。

 总的来说,眼下印度支那半岛上这些军心涣散、士气崩盘的美军。之所以还没有被赤色分子彻底赶下海,一方面是因为越共、泰共、红色高棉和老挝的巴特寮,眼下都被几乎打空了血条,还没准备好全面反攻。另一方面全靠美国战略空军拼了命的狂轰滥炸,不断破坏各处红色根据地和交通线,以阻滞敌军反攻。

 但即使如此,只要是明眼人也都能看出。对于美国来说,这场越战恐怕是实在打不下去了。

 且不说国内风起云涌的反战运动,常年活跃于首都华盛顿的反战团体,就连前线那些真正需要承受核弹暴击的士兵,以及即将被送往前线挨核弹的新兵,都已经快要忍不住冲击国会山,吊死参议员了!

 一切都宛如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重演!希望美国不要再重蹈覆辙,犯下五十年前俄国犯过的错误!

 这是当年的俄国临时政府首领,列宁的童年发小和革命对头克伦斯基,最近接受记者采访时亲口说的!

 ——苏联建立后,克伦斯基就流亡到了美国。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在大学里教历史课……并且很神奇的是,列宁、斯大林、托洛茨基等跟他同时代的风云人物都早已死了,就连墨索里尼、希特勒这些他的后生晚辈也全挂了,克伦斯基这个俄国反革命头目,却在美国一直很有精神地活到了七十年代!

 咳咳,言归正传,鉴于美国在前线和后方的上述窘态。无论尼克松的内心想法究竟如何,他只要还有足够的理智,眼下都必须顶着主战派疯子的反对,设法降低战争烈度和从东南亚撤军。

 而一旦尼克松总统决定退出越战,那么就必须展开对华秘密外交接触。

 但美国外交部门肯定不愿意触及冷战时期最敏感的政治正确红线,为总统背黑锅和承担「通共」的责任,尼克松只能从顾问团队里找人办这个差事

 这样一来,作为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的毕生所学,就都有了用武之地。而他之前构思多年的美苏中「大三角外交」战略,以及联华抗苏、分裂社会主义阵营的设想,也会有实现的可能了。

 “或许吧,但你要知道,想让政客们始终保持理智,本身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务。”

 基辛格博士有些意兴阑珊地摆了摆手,“我会在华盛顿继续待一段时间,努力在新总统面前表现一番,看看是否能够在白宫里继续站住脚。你呢?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华盛顿这边,似乎没给我这个空头宇宙军司令留下位置,我过些天就返回洛杉矶了。”

 菲里一口喝完了自己杯中的咖啡,用餐巾抹抹嘴答道,“先到好莱坞找几个艺术工作室,为刚刚成立的宇宙军设计出一套独立的制服、军旗、徽章和军歌;然后,我还得开始着手准备搬家……”

 “搬家?”基辛格好奇地眨了眨眼。

 “是啊,我要搬家了,不过只是准备搬到隔壁社区——圣费尔南多谷的伊甸园小镇,在去年秋天就已经初步建成,开始发售房产了。而我在伊甸园小镇里置办的房子,最近也已经

 装修完毕,可以入住啦!”

 第442章、核弹清库存,一亿吨当量大派送!

 虽然诸位自诩为「明眼人」的国际观察家们,都一致认为,美国在东南亚战场已经是打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