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战略忽悠局 第311章

作者:老老王

 于是,他就把这股黑人武装带回了纽约北部的布朗克斯区,在这里搭建街垒,利用安装了重机枪的皮卡在街巷间机动骚扰,成功打退了哈德逊河上游过来的西点军校讨伐军,击毙西点军校的数十名师生。

 但是,黑豹党的负隅顽抗,也引起了李梅上将的注意。

 由于纽约城北的这场战斗爆发在夜间,黑灯瞎火的也看不清肤色。所以,李梅上将误以为整个「纽约公社」都已经转移到了北边的布朗克斯区,便下令所有进入纽约的部队向北进攻,围剿公社起义军主力。

 可问题是,三万国会军这会儿正在寸土寸金的曼哈顿肆意劫掠,犹如进了米屯的三万只大耗子一样蹦跶得正欢,早已失去指挥、不听命令了——谁都知道布朗克斯的黑人区那边尽是穷街,黑鬼们吃了上顿没下顿,家里肯定没什么油水,有谁愿意放着遍地的黄金不去抢,却去黑人区闻臭气吃枪子儿啊?

 最终,李梅将军尽管已经三令五申。但是一直拖到了后半夜,还是只有不到一个团的士兵服从他的命令北上,并且人人士气低落,作战消极,在黑鬼的街垒前稍微遇到一点抵抗,就哗啦啦溃退下来……

 按照这样慢悠悠的打法,只怕是就算折腾上一个星期,也未必能铲除掉布朗克斯区的反贼!

 于是,急于取胜的李梅上将,就自然而然地做出了一个很有魄力的决断:“准备发动火攻!把我们手里所有的飞机都调过来,然后装满汽油桶和燃烧弹!我要把这里跟过去的东京一样用火烧成灰!”

 克斯的黑人区,化作了数不清的火树银花,在纽约黑人的头顶上依次绽放!

 霎时间,连绵不断的流星火雨,宛如灭世浩劫一般,不断砸向布朗克斯的黑人区。

 与此同时,哈德逊河对岸的炮兵阵地,也完成了部署,开始向着布朗克斯展开急速射!

 于是,一颗颗炮弹犹如橘红色的火流星,裹挟着万马奔腾一般的轰鸣声浪,穿透城市上空,划出一道道华丽耀眼的轨迹,从空中呼啸砸下,落在纽约的北郊,炸出一团又一团明亮的冲天火光。

 同时掀飞出无数零零落落的余烬火星,飘落在四周的屋顶上,霎时间就窜起了更多的火苗。

 ——由于北美洲森林密布的资源优势,即使在纽约这样的大城市,大多数普通人的房屋。哪怕是好几层的楼房,也都是用木板拼接而成,优点是成本低廉,建造迅速,缺点是在火灾中会成为上好的燃料……

 更糟糕的是,作为有名的穷街,布朗克斯黑人区的房屋是出了名的乱七八糟,到处都是乱搭的窝棚和稀奇古怪的违章建筑,以及堆积成山的易燃垃圾,这大火一烧起来,自然就是直接失控!

 于是,就让坐着直升机在空中督战的李梅将军,重温了当年在东京上空肆意焚烧日本纸板房的快感。

 “上帝啊!这是世界末日降临了吗?”

 “圣母玛利亚保佑!”

 被炸得焦头烂额的黑人们,看着四周遍地的烈火浓烟,忍不住发出了绝望的哀嚎。

 ——即使在布朗克斯区,这几天里真正加入黑豹党,打起红旗干革命的黑人,其实也只是极少数,大多数黑人都是抱着一种麻木的中立态度,就跟看待昔日的帮派混战、或者警察剿匪差不多。

 到了今天晚上,黑豹党在布朗克斯区构筑街垒,开出武装皮卡,跟西点军校的军校生展开大战时,布朗克斯区的绝大多数普通黑人,也只是躲进床底或地窖,一边听着外面的枪声,一边默默向上帝祈祷。

 但他们做梦也没想到的是,这一夜爆发的不仅是普通枪战,还有李梅将军的火攻大轰炸!

 最初,黑人们依然心惊胆战地躲在家中的地窖里,听着头顶让人毛骨悚然的「咝——咝——-」声。

 直到发现自己的房子已经着火,而自来水又断了,根本没法扑救,他们这才慌里慌张地扛着行李跑到街上,结果在他们的视野之中,到处都是致命的浓烟与火焰,沿着狭窄的街巷滚滚涌出,把整片街区变成了翻腾的焦炎炼狱,耳畔充斥着烈火燃烧的哔剥声,以及房屋垮塌的轰隆巨响:一座又一座的木质房屋,在火海中轰然崩塌,让呛鼻的尘埃和烟雾弥漫到了街区的每一个角落。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轰炸的继续,星星点点的火苗渐渐地汇成大片,地面上一切能烧的东西都烧起来,甚至就连混凝土建筑物也着了魔似地腾起火舌。仿佛炼钢炉一般的凶焰和炙热烧烤着每一个人。

 被烈火逼迫到穷途末路的人们,纷纷拖着妻儿亲朋,在火场中疯狂地奔跑着,试图寻找一处安全的庇护所,道路两侧的篱笆和木板墙被人潮逐一撞开,甚至就连铁栏杆也被逃难者用血肉之躯硬生生给冲出了缺口。一些体弱的人跑得稍微慢了几拍,就被从后面重重地推倒在地上,再被无数双脚踩得爬不起来。

 凡是侥幸逃出火场的人,都尽量寻找空旷的地带躲避,好在布朗克斯比较偏僻,空地和公园还算挺多。

 但空中盘旋的飞机却不容黑鬼们逃出生天,而是专门挑着人多的地方投弹,或者用重机枪扫射——那句老话是怎么说的来着?“躲避子弹的是黑豹党,站着不动的是训练有素的黑豹党!”

 更有一些老式飞机满载汽油,从扶老携幼逃跑的黑人们上空呼啸而过,同时把汽油淋头浇下,恰如「醍醐灌顶」——再有一点火星飘到这些满身汽油的黑人身上,他们就可以「当街坐化」,活活烧成舍利子了!

 就这样,来自空中的死神镰刀,还有空气中弥漫的可怕汽油味儿,逼迫那些躲避火灾的黑人重新钻进建筑物内。随即绝望地慢慢被浓烟熏翻,或是被在大火中倒塌的房屋活埋。

 想要逃得更远一点吧,焚城大火依旧在顺着风势蔓延,将越来越多的房屋点燃焚烧,冲天的烟雾完全阻挡了视野,谁也不知道哪里才是安全的逃生通道……

 很多晕头转向的倒霉蛋,逃着逃着就一头扎进火场深处,被火墙包围,最终凄惨地烧成了焦炭。

 并且,除了布朗克斯这个黑人区之外,与之毗邻的曼哈顿和东河对岸的布鲁克林,同样也遭了火攻!

 ——就像李梅将军如今指挥的地面部队,并非是联邦正规军,而是雇佣军一样,他这会儿投入纽约战场的空军,同样也不是正规部队,而是国会议员们东拼西凑,到处拉人头凑出来的乌合之众。

 其中很多飞行员从来没上过战场,只在农场里开老古董双翼机喷农

 药的经验,完全不懂夜间航行。

 但李梅将军和国会的斯科特议长都不以为然,觉得他们只要会往黑鬼的头顶上喷汽油就好。

 至于不小心喷错了人?

 哎呀,甭管你是什么人种和肤色,只要浇上汽油,点火一烧,不都个个变成黑鬼了么?

 所以,他们驾着飞机上天之后,只会大致朝着纽约市区飞过去,然后随便找个有火光的地方,把燃烧弹和汽油丢下去——但如今纽约正在着火的地方可不止布朗克斯,而且他们的投弹准头也差到离谱。

 结果,尽管黑豹党武装只在布朗克斯区搭了街垒。可从曼哈顿到布鲁克林的半个纽约却都在挨轰炸!

 而更加让人无语的是,李梅将军真正想要消灭的火攻目标——休伊·牛顿领导的黑豹党武装,却是早已在第一时间就放弃了街垒,钻到了地下,这会儿已经快要逃出生天了……

 作者的话:  PS:我国那个得了最差诺贝尔管理学奖的杀手层层外包故事,被韩国导演改编搬上银幕了。

 当然电影里更爆笑,除了委托费用被层层克扣,最后到了某个朝鲜难民手里只剩下五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50元),杀的目标也在层层传递中出了错——最初的目标是一个开法拉利的男教授,到后面传成了开绿色车子的女教授,再后来变成开绿色车子的女人……居然没有稀里糊涂把雇主杀了,也算是万幸了。

 第505章、核爆纽约(上)

 8月2日凌晨4点,纽约东部,皇后区,靠近东河的某地铁站出口

 先是几个不用抹焦油就自带保护色的黑人侦察兵,在嘴里发出一串表示「四周安全」的哨声。随即,一大群背着行囊的黑人,从早已停运并断电的地铁站出口里一涌而出,然后七歪八倒地坐下休息。

 在一番长途跋涉之后,他们的模样十分狼狈,几乎个个都是一副焦头烂额、衣衫槛褛的模样,衣服上还带着烧灼的痕迹。一些人的头发被烧焦,皮肤上布满了燎泡,此外还有人裹着渗血的纱布,似乎受了枪伤。

 但是,这些黑人的精神头却是非常的好,每个人的眼中都洋溢着兴奋和喜悦的神采。

 毕竟,对于他们来说,能够活着逃出敌人的包围圈,就已经是奇迹般的胜利大逃亡了。

 ——他们就是原本据守布朗克斯区的黑豹党游击队。

 不同于决心轰轰烈烈战死在纽约的吉姆·琼斯和切·格瓦拉。作为黑豹党的「国防部长」,休伊·牛顿可没有壮烈牺牲的想法,而是准备在纽约竖起旗帜打一仗,刷一下声望就开溜。

 所以,休伊·牛顿在最初抢修街垒,部署防御阵地之际,就是背靠着一个地铁站在布阵。

 当他在布朗克斯区打退了军队的两次讨伐,并发现敌方空军开始狂轰滥炸时,就带领残余的黑豹党战士,果断放弃了一切车辆和重武器,打着手电筒钻进地铁站,开始向东河对岸的皇后区撤退。

 这样一来,饶是地面上被李梅将军炸成火海炼狱,正在潜行于地下的黑豹党战士们依旧安然无恙。

 ——主要还是李梅将军不够心狠,只知道一门心思地放火烤人,没想到要往地铁里灌毒气……

 当然,作为一支乌合之众,他的部队很可能也没有装备足够数量的毒气弹。

 最终,除了有几个人扭了脚,七个人掉队失踪,外加若干人被地铁里的大黑老鼠咬伤外,其余的黑豹党武装游击队成员都有惊无险地沿着预先勘察过的逃亡路线,走地铁成功转移到了隔着海峡的皇后区。

 ——在黑豹党的游击队战士们看来,像这样在敌人的眼皮子地下溜之乎也,神乎其神地跳出包围圈,已经能算是一场光荣的「胜利大逃亡」,足以向晚辈们吹嘘上几十年啦!

 但是,回头望着映红了半边天的炫目火光,还有已经被火海吞没的布朗克斯区,黑豹党领袖休伊·牛顿还是忍不住感到有些伤感和惆怅:

 即使隔着一条东河(其实是海峡),他也能清晰地看到耀眼火焰在夜空中狂乱地扭动,忽大忽小,越烧越红,逐渐由火焰森林变成了巨大的火焰瀑布,直冲云层。一条条明亮的火舌乘着风势,越过街巷与河流的阻隔,舔上隔邻街区的建筑物。虽然某些顽强的居民,还在为保住家园而与火魔奋战。但是那种仿佛从熔铁炉里涌出的凶焰和热浪,让人根本无法靠近扑救,只能绝望地看着房屋被火焰一点点吞噬……

 更别提,还有天上的飞机在继续不断地投弹,让这场生灵涂炭的焚城之火,烧得更加旺盛!

 这是何等凄惨而恐怖的场面!

 熊熊火光映亮了他的黑脸,他仿佛在风中听到了妇女与儿童的哭声,闻到了尸体被烧烤的焦臭味。

 虽然作为一个被歧视的黑鬼,休伊·牛顿和他的同胞们,从小就挨惯了白人警察一秒六棍挥出残影的警棍,对白人老爷的仁慈和操守从来不抱任何指望,但此刻看到李梅上将竟

 然毫不犹豫地轰炸纽约,一口气让上百万美国公民置身于火海……这还是让休伊·牛顿感到了一丝震撼和惶恐。

 “美帝国主义的凶残程度,确实超过了我们最坏的想象,但这都是必要的代价,牛顿同志。”

 一名金发大胸、身材窈窕的克格勃女间谍,凑到牛顿的身边,对他安慰说道,“想要赢得革命事业的胜利,就注定会有成千上万的人为之牺牲,我想,您应该能够理解这种情况的。

 自由的代价只是牺牲一代人,做奴隶的代价却是世世代代!”

 “我知道,搞革命就不能怕死!从我组建黑豹党的时候,就早有为事业而牺牲的觉悟了!”

 牛顿有些心情焦躁地说,“你说我们的这场起义,已经震动了整个世界,是吗?苏菲同志?”

 “是的,《真理报》、《泰晤士报》、《费加罗报》都用头版头条刊登了你们的壮举,莫斯科、巴黎、伦敦和东京的电视台都在播放你们在纽约挥舞红旗的英姿。

 美元在欧洲的汇率已经瞬间跳水,预计将会造成近四十年来最大的一次金融风暴。”

 虽然身在纽约战场,跟外界的联系并不畅通。但还是不影响这位自称「苏菲」的克格勃女间谍,凭着脑海中的想象力随口忽悠,“可惜你们在纽约坚持的时间,还是稍微嫌短了一些。其实,你们之前完全可以申请索要一枚微型核弹的!找人在莫斯科活动一下,说不定真能批下来。”她不无惋惜地说。

 “非常感谢苏菲同志的慷慨,但真的没有这个必要,引爆一枚核弹,并不能让纽约公社在全美反动势力的围剿面前获得胜利。而核爆美国本土的罪名,却真的是太沉重了,我们黑豹党承担不起。”

 休伊·牛顿如此说道,布满汗水和尘土的黑脸上,露出一丝狡黠的微笑,“更何况,克里姆林宫也不希望看到一枚苏联核弹在纽约爆炸,从而引发白宫、五角大楼和驻欧美军的过激反应吧?”

 对此,女间谍苏菲不置可否地撇撇嘴,没有继续关于核弹的话题,转而问起了黑豹党的下一步打算。

 “我会尽快带人离开纽约,翻过阿巴拉契亚山脉,去底特律或者圣路易斯,展开新的游击战。”

 休伊·牛顿答道,“苏菲同志接下来是跟我们一起走吗?”

 “不,我暂时还不能离开纽约,毕竟,切·格瓦拉和吉姆·琼斯,还在曼哈顿继续战斗呢!”

 苏菲摇了摇头,回头望向烈火冲天的布朗克斯区和曼哈顿区,如此答道,“一个认真做事的人,就应该有始有终。只要纽约公社的城市游击战还没有结束,只要帝国大厦楼顶的红旗还在飘扬,我就要留在这里。哪怕帮不上什么忙,至少也要用我的眼睛见证这一切的结束,然后记录下历史的真相!”

 对啊,虽然黑豹党跑了,但纽约公社的红旗却还没有倒呢!

 听了这话,休伊·牛顿不由得在眼神中流露了一丝羞愧,他的嘴皮动了两下。但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只是长长地叹息了一声,便祝福苏菲同志好运。随即拿出地图,研究起了接下来的撤退路线。

 就这样,黑豹党的队伍在稍事休整之后,很快再次出发,混在离城的难民之中,朝着郊外逃走了。

 而女间谍苏菲却独自留了下来,看着他们的背影,嘴角露出了一丝玩味的笑容。

 “你说得没错,牛顿先生,克里姆林宫的大人物们都是那么的瞻前顾后,并不想让一枚苏联核弹出现在美国的土地上。

 可是,在克格勃的秘密军火库里,有的是从东南亚和以色列缴获的微型美国核弹啊!”

 她舔了舔嘴唇,转身欣赏着不远处照亮了夜空的嫣红火光,倾听着风中夹杂的爆炸声和哭喊声,面部表情既似愉悦,又似疯狂,“不管你愿不愿意承担核爆美国本土的责任,我们的特工都已经把定时核炸弹偷运到了布朗克斯区!等到蘑菇云升起之后,就算黑豹党不承认是自己干的……难道还会有人信吗?”

 又过了片刻,苏菲低头看了看手腕上的女式手表,“啊,时间差不多了呢!看来我也该走了!”

 紧接着,她就手脚麻利地戴上了兜帽,敏捷地穿梭在黑森森的街巷之间,很快也不见了身影……

 ——

 1970年8月2日,清晨六点半,纽约,布朗克斯区

 虽然绝大多数的火头已经熄灭,但漫天的烟雾依然遮挡着阳光,让四周的环境变得灰蒙蒙的。

 滚烫的灰烬犹如鹅毛大雪一般纷纷扬扬地洒落下来,浑浊的空气让人几乎无法呼吸。

 很多在火灾中劫后余生的人,最终却在这滚滚烟尘之中,不幸死于窒息。

 光是从外面看着火场内这副宛如炼狱的景象,就足以让人望而生畏、退避三舍了。

 但在李梅将军的亲自督战和一再催促之下,从北方赶来纽约平叛

 的西点军校师生约900人,还是戴着防毒面具,坐着装甲车和吉普车,组成了一支侦察队,硬着头皮进入了大火过后的布朗克斯区。

 虽然在军校里每天都在学着各种最高端的杀人技,设想着如何驰骋沙场,杀敌破军,赢得荣誉和胜利。

 但在这里,这些稚嫩的军校生们终于发现,真正的战争中没有什么荣誉,只有无穷无尽的地狱!

 一路上,他们没有遇到任何抵抗,也没有看到什么活人,只是让装甲车履带和汽车轮子碾过地面厚厚的灰烬。激起成片的灰烬、烟尘和火星,呛得跟随车辆前进的步兵们不停咳嗽。灰蒙蒙的空气中,随处可见焦黑的骷髅和烧得只剩残骸的汽车,空气中弥漫着人肉和塑料被烧焦的刺鼻臭味……

 带队的马丁少校,从装甲车的舱口探出半截身子,努力尝试着透过烟尘和雾霾,分辨四周的情况,但却朦朦胧胧地看不清楚,并且,这炙热而又干燥的漫天灰烬,实在是比湿润的雾气要让人难受太多。

 没多久,他就热得汗流浃背,恨不得立刻掀开防毒面具大口喘息,但却只能咬着牙勉强忍耐。

 最终,军校生们来到了昨晚战斗过的街垒附近,发现这一带已经几乎被烧成了白地,什么都没剩下。

 “快去报告李梅将军,就说我军已经完成了侦察任务,没有发现任何暴徒!”

 马丁少校转身对车里的无线电员吩咐说,“什么?通讯被灰尘干扰?那就赶快掉头绕回去……”

 然后,他才刚刚重新钻出舱口,探出身子,就突然看到一片雪亮的白光,从前方的某座建筑物中爆发出来,那光芒不仅耀眼,而且惊人的灼热。甚至让他的防毒面具外面裹着的迷彩布,都瞬间燃烧起来!

 而马丁少校的皮肤,更是在他猝不及防之下,被烫出了成片的焦痕和水泡,痛得他大叫起来。

 紧接着,伴随着震耳欲聋的惊天巨响,一道肉眼都能看到的冲击波,仿佛飓风海啸一般,挟着不可抵挡的气势,呼啸着横扫过周边的一大片街区,也把马丁少校乘坐的装甲车,如火柴盒般掀飞上了天!

 作者的话:  PS:历史豆知识,圣经里的犹太国王希律,竟然当过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委员会主席。

 犹太国王去奥林匹斯主持奥运会,这场面有点让人不知道如何吐槽。

 上一章说的电影是《杀手们》,由四个短片构成,杀手层层转包只是其中一个故事,另外还有三个。

 第506章、核爆纽约(下)

 1970年8月2日上午7点,整个纽约的人们,都看到了一道刺眼的闪光,象是宇宙中的闪光灯。

 紧接着,整个纽约,或者说,至少是整个布朗克斯区的所有时钟,都永远停在了这一天的七点整。

 ——借用给黑豹党武装部队运输武器弹药的机会,克格勃特工在布朗克斯区的某座废弃医院里,秘密安装了一枚缴获的美国微型核弹,并且用定时器把爆炸时间设置在了美国东部时间上午七点正。

 就这样,在黑豹党游击队通过地铁隧道跳出包围圈,继而逃离纽约的几小时后,这枚核弹爆炸了!

 于是,纽约就在遭遇了历史上第一次空袭的八小时后,又遭遇到了历史上的第一次核打击!

 虽然这次在布朗克斯区被引爆的,只是一枚五千吨TNT当量的战术级核弹,论实战中的破坏力,大概还不到二战时美国空军投掷到广岛的那枚「小男孩」原子弹的一半。

 但作为纽约的「核爆初体验」,其场面也足够震撼,足以让全体纽约人深感震撼,并且终生难忘。

 ——在布朗克斯区的那枚核弹的爆炸瞬间,地面上形成了一个直径超过三十米的大火球。虽然从大火球里发射出来的热,只持续了几分之一秒。但其热度之高,却使爆心半径一千码内的花岗石都为之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