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战略忽悠局 第391章

作者:老老王

 看着四周那些绕着自己跳圆圈舞的汤姆如此咒骂着,但根本于事无补,也无路可逃。

 眼看着难民船因为破裂进水的缘故,甲板已经开始微微倾斜,汤姆愈加惊慌不已,仔细思考了片刻,他一骨碌起来,找到了某位大佬遗留的无线电对讲机,然后拉出天线,开始调频,试图求救:“拜托,不管是什么人愿意来救我都好,希望能联系上海警巡逻队,或者城里的警察局吧!

 这艘破船正在进水,已经撑不了多久,而且船上的人之前刚刚卖了一枚原子弹……”

 又过了几个小时,终于有一艘警用快艇靠了上来,带走了汤姆和六只刚出生的小呋噜,当然还有横七竖八躺成一堆的犯罪分子们——当得知这里有人交易核弹时,悉尼警方可真是胆战心惊、如临大敌。

 到了第三天,一份关于此番超自然事件的还算详尽的报告,便被发到了堪培拉,出现在澳洲总理威廉·麦克马洪的办公桌上。而在此之前,腿脚超快的各路记者们,就已经出没于汤姆租住的那座公寓楼,在各种花边小报上刊登出诸多妙笔生花的文章了。

 盟国吗?

 第651章、澳洲袋鼠的狂想(上)

 威廉·麦克马洪,今年3月刚刚上任的现任澳大利亚总理,一个强调白人至上和保守主义的极右翼政客,臭名昭著的「白澳政策」的最后坚持者,被全世界新闻媒体形容为是穷兵黩武的好战疯子。

 ——虽然实事求是地说,他只是一个不敢得罪军方,也不敢修改战争国策的谨小慎微之辈罢了。

 在当上总理之前,他曾经干了三年的外交部长,期间恰逢澳大利亚跟随美军参加东南亚战事,跟十二个东南亚国家和地方军阀签署了军事合作协议,鼎盛时期曾有超过20万澳洲大兵在东南亚各地连年鏖战。

 即使到了美国已经退出越战,全面撤出东南亚之后,上一任的澳大利亚总理,依然坚持派遣了十万澳军,坚持奋战于从马来半岛、爪哇岛到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广袤战场,不断血腥镇压各地的土著起义。

 ——以澳洲区区1200万的人口规模,几年如一日地组织十万的军队进行漫长的海外战争,将大约1%的人口,还是最精壮的男性劳动力,投入到遥远的海外战场进行厮杀,绝对已经称得上是穷兵黩武了。

 而且,由于如今愈演愈烈、彻底失控的全球核扩散,东南亚的土著猴子们也普遍拿到了微型原子弹充当大炮仗,导致澳军在前线不断吃核弹,伤亡数字巨大,去年竟有上万澳军士兵阵亡,五万多人负伤。

 伤员之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罹患了辐射病,估计很难重返社会,甚至很可能活不了几年就得死掉。

 尽管澳大利亚军队也毫不客气地用美国核弹进行反击,轰平了一座座土著镇子,制造了一片又一片核污染区。但对于人口稀少的澳洲来说,像这样互相拼人口放血的消耗战,是无论如何也耗不过亚洲人的。

 更要命的是,虽然冷战时期的澳大利亚,尚未大规模地去工业化,沦为二十一世纪那个靠卖矿产和农产品维持生计,还整天忙着得罪大客户,想要跟主要卖家脱钩,抱着矿石饿死的精神病发癫资源国。

 但是,因为人口规模的限制,此时只有1200万人口的澳大利亚。纵然发展了一些钢铁、造船、汽车和化工产业,并且生产出了自己的战斗机、坦克和舰艇。可是,这些所谓「国产」的先进装备,其关键零配件和各种技术,很大程度上还是只能依赖美国的输出,澳大利亚自己就是能造出个壳子和骨架而已。

 打个比方,就像未来韩国和日本那些所谓「自造」的军舰,其实从武器到雷达都靠美国供应一样。

 除了技术积累不够之外,无法实现全产业链自造之外,澳大利亚的军工产能也非常有限。

 二十一世纪的俄乌战争,整个欧盟和美国一起搜尽库存,都凑不够援助乌克兰的炮弹,就算再拉上韩国一起来造炮弹,其供应量也只有俄国的五分之一。导致前线俄军每天打一万炮,乌军只能打两千炮。

 现在的澳大利亚,当然也不可能打造一套预备打世界大战的弹药生产线,否则仗打完了该怎么办?

 所以,自从越战爆发以来,十多万澳大利亚军队常年征战海外,保持高烈度作战,每一年消耗的海量军火弹药,都不是澳大利亚自己的那点儿军工制造业,能够独立生产出来,自给自足的。而是需要大规模的军火外购,来维持澳军的战争消耗。澳洲本土自行生产的那点儿军火弹药,仅仅只是个点缀罢了。

 当然,前些年,澳军配合美军打越战的时候,一直都有美国五角大楼包揽澳军的后勤供应。

 别说是军械弹药,就算是口粮服被,汽油医药、汽车飞机等等几乎所有澳洲大兵的日常所需,都有慷慨的山姆大叔免费提供,财大气粗的五角大楼,甚至还特别为澳军士兵发放额外的奖金和津贴。

 与此同时,美国还在财政上每年给予澳洲数以亿计的资金补贴,作为对其跟随美国作战的奖赏。

 但自从去年美国内乱爆发,尼克松总统挟民意支持,发起第二次美国内战,动用武力摧毁国会,强行停止海外战争之后,美国就彻底停止了对澳的一切无偿援助,包括财政援助和军火弹药,统统都不给了!

 从现在开始,澳洲大兵在东南亚热带雨林里打出的每一发子弹,每一枚炮弹和手雷,丢失的每一把步枪,被炸飞的每一辆坦克和装甲车,就统统都要堪培拉的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自己买单啦!

 对于此时主导澳大利亚政坛的自由党政府来说,这简直就是晴天霹雳一样的末日噩耗!

 要知道,尽管在地理上邻近亚洲,经济上也依赖亚洲。但澳大利亚白人普遍拒绝接受自身作为「亚太地区国家」的身份,而是自认为西方文明在东方的前哨阵地,「盎格鲁-撒克逊文明的最远端」。

 在澳大利亚右翼白人的认知中,他们就是新时代的十字军国家,身处于「蛮荒异族的海洋之中」。

 澳大利亚跟

 亚洲国家之间的战争和对抗,也并不仅仅是国家之间的博弈,而是类似于中世纪的十字军东征,耶路撒冷王国(天国王朝)大战阿拉伯联军那样,应当得到整个西方世界倾力支持的伟大圣战!

 按照澳大利亚白人右翼的理念,亚洲的崛起乃是对西方文明的最大威胁,任何一个强盛起来的亚洲国家,都是澳洲的敌人和打压对象。哪怕力量对比悬殊,澳洲骑士也要勇敢地向「亚洲蛮夷」亮剑!

 所以,二十世纪上半叶,澳大利亚疯狂挑衅日本,炮击日本军舰,完全不顾当时日英同盟还没解散;二十世纪中叶,澳大利亚拼命叫嚣着印度尼西亚威胁论。哪怕印尼政变之后,亲美政权上台,也没让澳洲放下敌意。二十世纪下半叶后,澳大利亚又开始疯狂反华,把自己的那几艘破船,频繁派到中国周边搞事。

 感觉就像是一条疯狗,成天想着依靠自己的疯狂咆哮,来挑衅身边的异族国家,努力地刷存在感?

 至于真要惹毛了对手之后,接下来究竟打不打得过?自封为「西方文明守卫者」的澳洲袋鼠才不怕呢!

 就像十字军时代的耶路撒冷王国,有着整个欧洲基督教世界作为后盾一样,澳洲白人政权同样将自身定位为「西方力量投射亚洲的尖锋」。按照澳洲白人的看法,他们背后也有整个盎格鲁-撒克逊文明的兜底。

 按照澳洲右翼白人的看法,只要澳大利亚人勇敢的向亚洲有色人种异教徒发动「圣战」,整个欧美西方世界都有义务为澳洲提供一切战争资源!从经费到军火!从外交声援到出兵助战!

 澳洲白人的胜利就是西方世界的胜利,澳洲白人的失败就是西方世界的失败!

 当美军从越战中抽身,退出东南亚之后,依然坚守阵地的澳洲军队,就是新时代的医院骑士团!

 整个西方世界都有义务支持澳洲白人的「伟大事业」!这是澳大利亚勇士们应得的待遇!

 在他们看来,澳大利亚不仅是坚守在西方文明边界上,跟「亚洲异教徒蛮夷」争夺生存空间的圣战国家。而且作为光荣的圣战者,有义务和权力去肃清西方社会的风气,「纠正」一些被澳洲白人觉得有投降叛卖嫌疑的事情——比如现在的美国尼克松政府,试图对苏和对华搞缓和的「错误思想」。

 但问题是,以上这一切的观点,只是澳洲人自己的看法,并不代表美利坚合众国的意志。

 就像乌克兰的泽连斯基,认为自己是在为整个西方文明世界抵御俄军,理应得到整个西方世界的慷慨支援和丰厚奖赏,还有资格对欧美指手画脚。但美国的红脖子们却对此嗤之以鼻,压根儿不承认。

 同理,尽管澳洲政客一直想要把他们作为「西方文明前哨阵地」和「现代十字军公国」的地位,靠着舆论输出变成一种世界性的共识,以及不容置疑的政治正确,倒逼着美国老大源源不断地给自己输血。

 可问题是,美国政府并不吃这一套。或者说,美国政府的态度随时都在转变。

 就算一时貌似赞同和认可了澳洲的前哨地位。但一旦政党更迭、政府换届,就有可能立马变脸。

 就像二十一世纪的欧洲人,发现竟然没办法使用道德绑架,强行逼迫懂王继续援助乌克兰对俄作战一样。现在的澳大利亚人,也没办法靠着道德绑架,强行逼迫尼克松总统继续慷慨支援澳军的亚洲战事。

 哪怕澳洲大使在华盛顿怎样雄辩滔滔,怎样撒泼打滚,仿佛怨妇一般哭天抢地,也没能从尼克松政府那边继续薅到羊毛,更没能阻止尼克松访华和访苏,以及美军对亚洲战场泥潭的全面抽身。

 总之,在耗尽了最后一批美援物资之后。从1971年开始,澳大利亚就必须完全靠自己的财力打仗了。

 澳军消耗的各种军械弹药,依然可以从美国敞开采购。但澳大利亚政府必须付钱,而且不许赊账!

 这样一来,威廉·麦克马洪总理在今年三月刚刚上台,就面临着军费开销浩大,财政债台高筑的窘境。

 ——以澳大利亚的这点儿国力,想要顶上美国老大的班,在东南亚构筑起一条绵延千里的防线,阻止「多米诺骨牌」的倒下,实在是有点儿自不量力的感觉:财力和军力都根本撑不住啊!

 但想要让澳军就这样撤出东南亚、退回本土,那也是不可能的——对于在二战时期,就曾经跟日军浴血争夺过新几内亚的澳洲人来说,以莫尔兹比港为中心的新几内亚,还有爪哇以东的一连串岛屿,就是澳洲版本的「绝对国防圈」和「满蒙生命线」,万万容不得轻易放弃。

 如果是左翼政客,或许还会推动撤军。但麦克马洪总理是自由党出身,主战的立场可不能动摇!

 为此,在不敢结束海外战争,无法降低澳洲军费的情况下,麦克马洪总理不得不努力开源节流,也就是大刀阔斧地砍掉福利和大幅度加税,包括冻结退休老人的养老

 金,取消绝大部分的医疗、住房和教育补贴,大规模增发国债,大幅度提高个人所得税、交易税、遗产继承税,甚至向国际银行借钱等等。

 很显然,上述这些事情,基本都是得罪人的活儿。

 更别提,眼下正值世界经济大萧条,澳大利亚的经济情况原本就是一塌糊涂,失业率连年飙升……在这种民生艰难的环境下,还要继续加税和砍福利?可想而知,今年的澳洲将会是怎样的民不聊生啊。

 而经济不好的情况下,社会治安肯定也好不了。反正最近这两年,悉尼和墨尔本都越来越乱了。

 于是,麦克马洪总理在上台之后的短短几个月内,就已经落到了千夫所指、万众唾骂的地步。

 可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谁让美国老大不肯再给澳大利亚人打钱了呢?

 搞得正在东南亚热带海岛和雨林里浴血厮杀的澳洲健儿,只能流血又流泪,赔命又赔钱……

 哎,真是命苦啊!

 除了一塌糊涂的经济、赤字累累的财政、怨声载道的民调、泥潭深陷的战争、日渐崩坏的治安之外,在当前的超凡领域竞赛的严重落后,也是一件让麦克马洪总理感觉十分糟心的事儿。

 说起来,自从几年前的超凡降世以来,欧美各地的超自然事件层出不穷,从魔法到飞碟,从前往未来到穿越异世界,全都犹如爆炸式的一下子百花齐放,让人看得目不暇接。

 从异世界搜集到的各种器物,甚至多到了可以拿来开展览会的程度。

 但澳洲这边却很尴尬地沦为了被遗忘的存在,平静到什么超自然事件也没有在澳洲发生过。

 当然,就算先天条件比较差一点,靠后天努力来弥补,似乎也不是不行。

 事实上,在确认了超凡力量的出现之后,澳大利亚虽然人少国弱,没法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相比,但也绝对不是什么都没做——毕竟,只需要弄一些光屁股的裸男裸女,每天H到天亮,就有几率能修炼出超能力!这事儿可比什么太空竞赛和制造核武器要来得容易多了!

 只要你愿意稍微丢掉一点节操,任何国家都有能力加入到这场超能力竞赛之中来!

 更何况,既然美国和苏联都已经带头不要脸了,其它国家的节操和面子,难道还能比美苏更大?

 所以,当美国本土的天体营遍地开花之时,澳洲这边也是有样学样地鼓捣了起来。

 早在1968年,澳大利亚政府就模仿美国的巴厘岛天体女子战俘营/超凡者培训基地,在昆士兰州的约克角,这个澳大利亚本土为数不多的热带雨林气候区域,建设了自己的「超能力研究基地」

 但奇怪的是,尽管约克角的气候条件,跟巴厘岛相差无几,地理位置也很接近。可是,澳大利亚的豪放男女青年们,在约克角基地的「修炼」效果,跟美国佬占据的巴厘岛天体营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巴厘岛的淫窟虽然恶名昭著,但靠着美军从环太平洋各地搜罗来的年轻女子,以及轮流上岛勤啪苦操的精壮美国大兵,使得巴厘岛最近每个月都能向美国输出十多名会用H疗术的5级「密宗大师」。

 相比之下,约克角的澳洲天体营实验园区。虽然规模也不小,但从1968年折腾到现在,澳洲人在约克角总共才啪出了两个会用H疗术的5级「密宗大师」,「成材率」甚至还不到一年一个!

 这已经不仅仅是输给美国的问题了,而是……甚至都输给了印度,输给了缅甸和斯里兰卡!

 哪怕是埃及这种保守的地方,在豁出去了之后,这两年也训练出了十几个包治百病的5级密宗大师。

 甚至独立没几年的所罗门群岛,当地土著也啪出了三个「密宗大师」——虽然全都被美国高薪挖走了。

 以至于有人在编段子,嘲笑澳洲袋鼠的床上功夫烂到令人发指,疑似排到全世界倒数第一了!

 对于威廉·麦克马洪总理,这简直就是在换着花样打脸啊!

 澳大利亚怎么在他的领导下变成了这副样子?不仅在战场上打不赢,就连床技上也不如人吗?

 不过,这事儿虽然丢脸,令人羞愧,但麦克马洪这几年从来就没享受过一天的好日子,被人口诛笔伐变着花样的谩骂,早就已经习惯到麻木了,所以对此也是无所谓的态度——假装没听见即可。

 可问题是,有些叫骂和吐槽,麦克马洪总理可以当做没听到。但有些事情他却是真的不能装聋作哑了。

 今天他收到的一份紧急报告显示,竟然有人在悉尼走私微型原子弹!

 上帝啊,那可是原子弹!哪怕只是几千吨TNT当量的小玩意儿,至少也能把几个街区夷为平地!

 幸好,那一枚被运到悉尼的微型原子弹,已经被缴获了,似乎是越南战场上的丢失军火,这一次的卖主是南越船民,买主是拉丁美洲的反政府武装,并非澳洲的本土帮派。

 但问题是,谁能保证那帮出货的南

 越船民,只有这一枚核弹?他们之前说不定已经卖出很多了!

 让麦克马洪总理更加头痛的是,被悄悄弄到悉尼的,并不仅仅只是原子弹,而是还有更离谱的东西。

 “长得好像水母一样的外星人?居然真有这种玩意儿?该不是好莱坞科幻电影看多了?”

 作者的话:  PS:西方历史上有个争论,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印度凯旋之后,回到帝都巴比伦,周边各个小国都来朝贡,其中罗马人有没有来存在疑问。希腊史学家说罗马元老院的使者来了,但罗马人自己后来坚决否认。

 第652章、澳洲袋鼠的狂想(中)

 当然,假如仅仅是发现悉尼那边有人走私核弹,威廉·麦克马洪总理倒也不会那么的胆战心惊。

 毕竟,眼下已经不是十年之前,古巴导弹危机的那会儿了。

 如果说,在冷战的前十年,全世界人民还都普遍「谈核色变」,一提起核战争就想到世界末日的话。那么,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伦敦、东京、纽约、巴黎、列宁格勒和法兰克福,都先后挨了核爆,越南和巴勒斯坦更是几乎要被核弹给轰烂了。但当地人虽然死得很惨,可事后的日子还是该怎么过,就怎么过。

 也没见这些城市因为核弹轰顶一次,就沦为末日废墟这样的存在,当地的人类文明也没有就此崩塌。

 ——既然如此,悉尼就算发生了核爆,给普通人的感觉,似乎也就是那么回事,跟大地震、大洪水、火山喷发和大海啸之类的天灾差别不大……过去这些年的频繁种蘑菇,已经让一些人不再那么恐惧核爆了。

 除此之外,虽然澳洲本土迄今还没有遭遇核打击,但澳大利亚高层对于核爆炸其实也并不陌生。

 譬如,东南亚前线的澳军,最近这几年里差不多是三天两头挨核弹,都已经被炸得麻木了。

 澳军最近遭遇的一次核爆,就发生在一个多月之前的1971年7月底,婆罗洲战场的第四次文莱战役期间,「婆罗洲统一战线」红色武装再次动用了自杀式神风特攻飞机,运载原子弹轰击守军阵地,导致500名英军和300名澳大利亚援军几乎团灭。至于临时拼凑的4000文莱政府军,也在蘑菇云下土崩瓦解。

 8月初,「婆罗洲赤色匪徒」攻入文莱苏丹国首都斯里巴加湾市,博尔基亚苏丹带着金银细软仓皇出逃。作为英联邦成员和大英保护国的文莱苏丹国,从此宣告覆灭。文莱皇宫的门口,随即升起了红旗。

 虽然气急败坏的英军,在征得美国同意之后,从新加坡的空军基地派遣轰炸机,向婆罗洲各地投掷了六枚氢弹作为报复。据说炸死了十多万人,并引发了联合国的谴责。但总体而言,也只是无能狂怒罢了。

 至此,「自由阵营」的反革命势力,已经基本被赶出了婆罗洲这座东南亚第一大岛(又称加里曼丹岛),只剩下岛屿最南端的马辰,还有一支800人的澳军驻扎。但只要敌人发起攻击,他们也坚持不了多久。

 除了婆罗洲的核爆之外,澳军在东帝汶、香料群岛和马来半岛,也是一直打得尸山血海,损失惨重,高强度的治安战把澳洲袋鼠们拖得疲惫不堪,还有不时升起的核弹蘑菇云,更是让他们濒临精神崩溃。

 随着西方白人在战场上逐渐丧失军事技术的碾压优势,澳大利亚军队在东南亚的作战是一天比一天艰难,堪培拉当局企图填补美军撤离后的军事真空,建立西太平洋区域霸权的妄想,正在迅速走向破灭。

 无论那些鼓吹白人至上的右翼种族主义者,怎么声嘶力竭地唱着「新十字军」和「白人文明圣战」的高调,澳军的士气还是在迅速走向低迷,逃兵役的人也越来越多。

 尤其是堪培拉当局迫于各方面的压力,不得不接受了四十多万来自越南、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等地的战争难民,把他们安置在悉尼、墨尔本和墨累河流域之后,前线澳军士兵的斗志更是一落千丈。

 ——感情我们这些正牌的澳洲白人在热带雨林里喂蚊子吃子弹,背后的老家却被土著猴子偷了?

 这还打个屁的仗?到底是谁在征服谁啊?

 可见什么白人至上都是骗人的,都是那些不上战场的老爷们在唱高调,哄着他们这些穷人去送死啊!

 嘴上说着白人最高贵,实际上却要用黄皮猴子来顶替穷白人的生态位,感情只有阔佬才是真白人?

 但不管前线再怎么怨声载道,后方再怎么沸反盈天,已经开动的战争机器,还是没那么容易停下来。

 作为一名缺乏魄力也不擅长改变思想的平庸政客,麦克马洪总理并没有勇气去打压主战派,更没有勇气承担「战略收缩(丧师失地)」的历史骂名,只能硬着头皮继续维持战争,眼睁睁地看着形势不断恶化。

 现在,原子弹都已经被弄到悉尼了……想到这里,麦克马洪总理突然背后冒出一阵冷汗。

 等

 等,昔日的旧日本帝国,好像也是本土挨了两发原子弹之后,才克服了军方和主战派的阻力,成功结束了战争。难道,如今的澳大利亚,也要熬到本土挨了核弹之后,才能抓住退出战争的契机吗?

 总的来说,自从美国佬打开了滥用核武器的潘多拉魔盒,核扩散的状况已经是一发不可收拾。尤其是随着微型核武器的全面普及,昔日的核保护伞完全失效,全世界任何国家都无法确保自身的核安全了。

 所以,对于澳洲本土的大城市,有朝一日也会步上纽约、伦敦和巴黎的后尘,遭遇微型原子弹的恐怖袭击,导致数十万人的死伤……威廉·麦克马洪总理其实是有所预感的,也尽力地做了一些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