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老王
根据11日上午的最新消息,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在巴哈马群岛海域驱逐了「疑似」向古巴运输武器的苏联商船队之后,又多次发现了苏联潜艇的踪迹,并且已经进行了跟踪、警告和驱逐。但关于是否要采取更激进的策略,将苏联潜艇直接击沉……从五角大楼到白宫都还犹豫不决、莫衷一是。
反对者认为如今尚未正式宣战,贸然击沉苏联潜艇只会激化事态,让国家加速走向世界大战的漩涡。
支持者则举出了在偷袭珍珠港前夕,美国海军就已经击沉过日本潜艇的往事,认为绝不能纵容苏联潜艇继续出没于美洲海域,更不能让苏联潜艇以古巴为基地,在加勒比海搞「无限制潜艇战」。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航空兵偷袭珍珠港的两个小时之前,美国海军的「沃德」号驱逐舰已经在两国之间尚未宣战的情况下,主动投掷深水炸弹,击沉了一艘出没于珍珠港附近海域的日本潜艇。
但不知为何,「沃德」号发回司令部的战斗电报,并未引起任何重视,于是导致了接下来的灾难。
除此之外,在古巴战场上,数以千计的苏联官兵已经正式参战,与美军交火,甚至刚刚引爆的核弹也肯定是苏联货。所以,美军根本没理由在陆地上已经打得热火朝天的情况下,却还得在海上保持克制。
相反,击沉一艘苏联潜艇,警告俄国北极熊把爪子从西半球挪开,应该更能起到吓阻开战的效果。
总之,由于肯尼迪总统一直没有做出明确表态,大西洋舰队的驱逐舰已经着手展开反潜作战了。
然后,在遥远的欧洲前线,也传来了苏联军队大规模临时集结和紧急调动的消息,驻欧美军同样取消休假,做出相应的部署,从而进一步加剧了铁幕两边的紧张气氛。
尽管大多数人在理智上都觉得,如今的国际形势,似乎还没发展到要打三战的程度。
但问题是,按照以往的经验,战争的降临总是非常突然的。
就像作为一战导火索的萨拉热窝刺杀奥匈皇储事件,突然在1914年夏天爆发之前,欧洲各个主要国家也都基本上还是歌舞升平,没人能想得到在短短43天之后,整个欧洲就要被卷入一片尸山血海之中。
在这一片人心惶惶和谣言四起之中,国会山在1月11日下午召开了紧急会议。
正午刚过,参、众两院的议员和最高法院的法官们就鱼贯进入众议院大厅。在挤得满满的旁听席里,坐着打扮时尚的第一夫人杰奎琳女士,还有终结了二战并打响了朝鲜战争的杜鲁门前总统。
快到两点的时候,全体阁员进入大厅。众议院议长敲槌请场内肃静,接着,看起来略显憔悴的肯尼迪总统,终于在古巴核爆事件发生之后,第一次出现在了公众和媒体的镜头前。
“同胞们,昨天是美国历史上极为沉痛的一天,我们派遣到古巴干涉当地内战的海军陆战队,遭到了苏联核弹的无耻轰击,损失极为惨重,最终的死亡人数,有可能会超过二十年前的珍珠港事件!
目前,我们和整个世界正在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本届政府遵守自己的诺言,一直对苏联在古巴岛上的势力扩张保持警惕,并且采取了适当的行动,以捍卫全体美洲人的人权和自由。
现在,一切都已经清楚了,苏联人在那个被禁锢的岛上部署了核武器,威胁着整个美洲大陆……”
肯尼迪总统在演讲中郑重保证说,清除古巴核威胁将是他「坚定不移的目标」。即使遭遇了核打击,美国也会继续对古巴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并且美洲国家组织正召开紧急会议考虑应付这个危机的对策,他严厉警告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从古巴发射的任何导弹都将被认为是苏联向美国的袭击,必将招致美国对苏联的全面的报复。企图闯越美国海军封锁钱的任何船只,都将被美国海军击沉。
肯尼迪总统演说完毕后,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也发表了简短的讲话,宣布为了对古巴采取进一步的军事行动,五角大楼准备继续投入两千架军用飞机,九万名海军陆战队和伞兵,以及二十五万后援部队。
在集结起如此庞大的兵力之后,整个西半球都不会能够与之对抗的力量……
然而,国防部长这番杀气腾腾的讲话,并没有迎来掌声与欢呼。
因为他的话音未落,就有新的噩耗从古巴传来——哈瓦那当局宣布特立尼达前线获得大捷,依靠原子弹的物理助攻,切·格瓦拉指挥的中部战区部队。在经过一夜激战之后,成功歼灭了美军陆战一师和第2506旅雇佣兵的主力,俘获了第2506旅的圣罗曼旅长和陆战一师的师长詹姆斯·马斯特斯少将!
第112章、核爆战神切·格瓦拉(应读者要求,恢复早上更新)
1月11日上午,古巴岛,特立尼达城郊外,
洛斯印海尼奥斯谷地(糖谷),伊斯那卡庄园
核弹爆炸的明亮蘑菇云,早已在夜幕中消散。但人类彼此厮杀的战火,却又在废墟间再次燃起。
“射击!射击!把能打的玩意儿都给我打出去!”
伊斯那卡庄园的别墅内,詹姆斯·马斯特斯少将额头上缠着绷带,吼叫着驱使身边只剩寥寥三百多人的散兵游勇,趴在瓦砾和沟渠之间拼命开火,阻击那些从甘蔗田里不断冒出来的古巴民兵。
事实上,在正常情况下,作为一名海军陆战队少将和陆战一师的师长,他麾下的军队不应该这么少的。
满编的陆战一师下辖3个陆战团、1个炮兵团,此外还有1个独立坦克营、2个装甲侦察营、2个工兵营、1个两栖突击营等等,各种七七八八的单位全部算起来,足足有两万人以上。
但问题是,甭管是怎样的王牌部队,在挨了一发五万多吨当量的原子弹后,也是决计扛不住的啊!
——当苏联军官在港口要塞引爆核地雷同归于尽之后,散布于这片战场上的陆战一师,立刻就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不仅有超过四千名士兵在第一时间死于核爆闪光和冲击波,近万人身负烧伤和急性辐射病,或是瞎了眼睛。而且全师装备的几乎所有坦克、装甲车和吉普车,也在核爆中沦为废铁。
更要命的是,部队里的无线电台、步话机和一切电子通讯器材,都在核爆引发的电磁脉冲攻击(EMP)中被毁了,导致陆战一师不仅跟后方失去了联系,师里的各营、各团也都互相失联,指挥系统完全崩溃!
呃,那种能防辐射的无线电台,美军自然也是有的,但陆战一师这次可没带。
毕竟,在登陆古巴之前,有谁能想得到自己会遭受核打击呢?
核爆闪光亮起的时候,詹姆斯·马斯特斯少将正乘坐一辆装甲车,行驶在前往海边登陆场的公路上,结果司机当场被核爆闪光给晃花了眼,忍不住手一抖,就把装甲车翻进了路边的水沟里。
少将和他的副官好不容易爬出车厢,跌跌撞撞地走回公路上一看,发现四周已经变成了地狱,到处都是烧焦的尸体,还有许多没穿衣服的赤膊之人——走近一看,才发现是他们的衣服都被烧光了,连皮肤都摇摇晃晃地吊着,看上去好象是从血塘里爬出来的,表情却麻木得宛如行尸走肉,看着就让人不寒而栗。
背对着升起的蘑菇云,挣扎着来到被夷为平地的军营,詹姆斯·马斯特斯少将只看到几百个人在尸骸间打转,歇斯底里地哭喊着。为了减轻烧伤的痛苦,一些人张开双臂,臂下长长地吊着一卷卷皮肤。
少将用嘶哑的嗓音叫喊了许久,试图收拢残兵败将。但因为通讯器材全毁,这位师长只靠吼叫来找人,最终听到命令的活人并不多。
海面上也是空空荡荡,除了已经搁浅或被毁的船只残骸,没有任何人驾驶船只过来接他们撤退。
眼看着天色将黑,少将只能带着好不容易纠集的四百余人,掉头撤离核爆现场,试图连夜步行到六公里外的特立尼达城里——因为所有车辆都在核爆中损坏了,找个至少有屋顶的地方休息一夜再说。
结果,在他们徒步向特立尼达城前进的路上,夜空中开始落下巨大的黑色雨点——袅袅上升的原子云柱,搅动了云层,凝成了雨点,粘上放射性尘埃大点大点落下来,落在人们身上,留下了灰色的痕迹。
这种恐怖的「黑雨」,使陆战一师的幸存者吓得魂飞魄散。但至少是浇灭了公路两边熊熊燃烧的燎原野火,让陆战一师的残兵败将,能够逃出核爆现场附近,而不是被活活烧死或被烟熏死。
由于一路上不断有伤员扑倒掉队,詹姆斯·马斯特斯少将抵达特立尼达城内时,发现这里也遭到了核爆的冲击,几乎找不到几座完整的房屋,遍地都是无人收敛的焦黑尸体,还有遍体鳞伤的行尸走肉。
更要命的是,在核爆之后降下的富含辐射尘埃的「黑雨」。仅仅覆盖了爆心附近极小一块区域,六公里外的特立尼达城内,依旧是烧得烈火熊熊,到处都是浓烟滚滚,热浪灼人,根本不是能宿营的地方。
所以,詹姆斯·马斯特斯少将只能一路搜罗陆战一师和第2506旅的散兵游勇,朝着距离爆心更远的洛斯印海尼奥斯谷地(糖谷)移动,最后终于在伊斯那卡庄园,汇合了「自由古巴」临时政府的残部。
跟建筑物稠密,遍地都是易燃物,核爆后就燃起焚城大火的特立尼达城不同,伊斯那卡庄园要空旷得多。所以在核爆后没有爆发太严重的火灾,大多数建筑物看起来还完整。陆战一师的官兵在承受了核爆之后,又拖着淌血的伤口,坚持走了十几公里的路来到这里,总算是可以稍事休息,松一口气了。
但是,「自由古巴」这边的情况其实也很惨,比如「自由古巴」名义上的国家领袖,何塞·米罗·卡
多纳前总理,就在核爆中被冲击波气浪掀飞到墙上,脑袋被瓦片磕破,当场就毙命了。
第2506旅的最高指挥官,数千名古巴雇佣兵的头儿圣罗曼旅长,也被埋在了一堆瓦砾下面,挖出来的时候倒还有气儿,看起来也没受什么严重的皮肉伤。不过他的脸已经肿得连鼻子都好象消失了。
除此之外,古巴雇佣兵的绝大多数军官和中情局收买的其他古巴流亡政客,也都在核爆中伤的伤,死的死。至于那些刚跑来加盟的古巴本地「自由斗士」(山贼土匪),更是在核爆之后的第一时间,就卷了临时政府这边能找到的枪械弹药和各种财物,悄悄逃出庄园溜回艾斯坎布雷山脉的根据地(土匪窝)了。
只剩下中情局古巴特别任务小组的埃斯特莱恩组长,在核爆中没受什么伤,还竭力组织伊斯那卡庄园的幸存者扑灭火灾,抢救物资,救治伤员,勉强维持了最低限度的秩序。
更让詹姆斯·马斯特斯少将感到失望的是,伊斯那卡庄园这边的无线电台也全都在核爆中坏掉了,自己依旧无法跟海军舰队和五角大楼恢复联络,甚至没办法接收到外界的最新信息。
而且,除去那些根本动弹不得的重伤员,残存的还有战斗能力的士兵只剩了三百多人,弹药更是只有每个人身上的那点儿,不少海军陆战队员还在核爆中丢了枪,这让詹姆斯·马斯特斯少将不禁忧心忡忡:“如果在这时候被敌人袭击的话……”
乌鸦嘴很快就应验了。仅仅过了不到一个小时,杀之不尽的古巴民兵就山沟中钻了出来。他们一个个高呼着稀奇古怪的口号,穿过被烧成焦土的甘蔗田,踩着犹带余温的灰烬,挥舞红旗冲向伊斯那卡庄园!
虽然残存的雇佣兵和海军陆战队士兵,凭着本能进行了抵抗,依靠零星的轻武器火力打翻了一些人。但后继者踩着战友的尸体继续前进,很快就突破了美军的微弱火力,杀进了一片狼藉的庄园之中。
接下来,士气低落的雇佣兵大多投降了,海军陆战队员在打光子弹之后也停止了抵抗。詹姆斯·马斯特斯少将带着最后十几个士兵且战且退,想要寻找敌人包围圈的空隙夺路而逃,但却遭到了集火攻击。
“RPG!”
“轰——”
伴随着声嘶力竭的惨叫和转瞬即到的冲击波,无数碎片和火焰将狼狈逃奔的少将一行人彻底吞没,詹姆斯·马斯特斯少将被火箭弹爆炸给震得吐血、失聪,随后又被从天而降的碎石砸昏了过去。
当他再次恢复了清醒的时候,发现自己被五花大绑地丢在墙角,四周都是朝天放枪的声音和西班牙语的欢呼,而一个容貌英俊的络腮胡子青年军官,则饶有兴味地对比着自己的面容和证件上的照片……
“马斯特斯少将,我是切·格瓦拉,很荣幸地通知您一个残酷的事实,您和您的部队,现在都是我的俘虏了!”看到陆战一师的师长睁开眼睛,这位青年军官用略带口音的英语如是说。
——
在詹姆斯·马斯特斯少将被俘之后不久,遭受过核打击的陆战一师其余残部,也都在古巴民兵和正规军的反身一击面前,迅速土崩瓦解,被各个击破,相继放弃了抵抗。
至于没有直接遭遇核爆的2506旅古巴雇佣兵,少数人跟着古巴岛上的反卡斯特罗分子逃离战场,上了艾斯坎布雷山脉落草为寇。多数人也在核弹蘑菇云的震撼之下,丧失了继续战斗的勇气,选择举手投降。
到了1月11日美国东部时间下午两点的时候,特立尼达地区的大规模战斗已经基本结束。
中部战区司令切·格瓦拉毅然收拢败兵,转身「向着蘑菇云冲锋」的军事冒险,至此取得了丰硕战果。不仅重创了中情局出资豢养的古巴叛军,更歼灭了美军的陆战一师,让整个社会主义阵营为之振奋!
这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建立以来,第一次有成建制的师被整体歼灭!
而且,被歼灭的还是陆战一师这支王牌中的王牌!
要知道,陆战一师绰号「老血脉」,历史可以追溯到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唯一的全职正规军——海军陆战队第一连。陆战一师正式成立于1941年,历经二战的瓜达尔卡纳尔岛、格洛斯特岬、贝里琉岛、冲绳战役和朝鲜的长津湖战役,足迹从澳大利亚一直到朝鲜半岛,跟日本人和中国人都浴血厮杀过很多回合。
由于太平洋战争时期在瓜岛上的赫赫战功,陆战一师每个人的臂章上都有「GUADALCANAL」字样。
就算号称「轻步兵巅峰」的中国志愿军,也没能在长津湖的风雪中,把这支王牌部队给歼灭掉!
然而,就是这样一支打遍太平洋的常胜之师,却在自家门口的古巴岛踢上了铁板。不,是铀板,整个师都被古巴民兵给打得没了,师长詹姆斯·马斯特斯少将和整个师部都成了俘虏
!
至此,原本人心惶惶的古巴革命军,一时间士气大振。而挥师歼灭美军陆战一师的古巴军队指挥官,「向着蘑菇云发起冲击」的切·格瓦拉,则从此一战成名,变成了拉丁美洲家喻户晓的红色战神。
——虽然陆战一师的毁灭,其中八成以上要算苏联核地雷的功劳,还有一成是因为美国海军的仓皇逃窜。但能够见了核爆闪光不逃跑,反而向着蘑菇云挥师进发的切·格瓦拉,显然也绝非是什么凡夫俗子。
打个比方,埃及的纳赛尔,哪怕在第二次中东战争中被英法联军打得灰头土脸,又被以色列差点儿夺走了西奈半岛,只是靠着美国和苏联的联手干涉,才逼退了英法以三国联军。但就凭他在帝国主义面前保住了苏伊士运河,使得纳赛尔依旧在整个阿拉伯世界被视为民族英雄,享有「半个哈里发」的崇高威望。
相比之下,对于常年热衷内斗,怯于外战的拉美国家来说。无论切·格瓦拉用了多少投机取巧的招数,只要他能够在战场上歼灭一个货真价实的美军王牌师,就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武德充沛了。
接下来,红色古巴的最高领袖,菲德尔·卡斯特罗也在首都哈瓦那举办了新闻发布会,首次公开证实苏联在古巴部署了核弹,并且将会在古巴人民的反侵略战争中,毫不犹豫地将这些核弹打出去!
他动情地宣称,在美帝国主义的入侵面前,顽强奋战的古巴人民并非孤立无援,而是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特别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理解和支持!
古巴革命军将会使用包括核弹在内的一切武器,继续跟强大的敌人誓死战斗到底!
保卫祖国的古巴人民,是不应受到任何谴责的!
——这无异于把克里姆林宫和白宫一起放在了火上烤,也把五角大楼逼到了死胡同。
更刺激的是,仅仅几个小时之后,加勒比海上又发生了第二次核爆……
但问题是,B-4号潜艇于1月8日在巴哈马海域发生故障,不得不紧急上浮换气。结果潜艇刚一上浮,就被遍布海上的美军反潜雷达抓住。随即被美军的反潜飞机围观,导致渗透计划功亏一篑。
——很快,美军舰艇就将B-4号潜艇团团围住,通过喇叭喊话,让苏联潜艇立即离开这片海域。
接下来,B-36号也于1月11日凌晨在巴哈马海域被一艘美军驱逐舰发现。随即美军反潜飞机成批地在其海域上空不断盘旋,多艘舰艇开来,用主动声呐对这艘苏联潜艇进行警告,让其迅速上浮。
B-36号的苏联艇长鉴于渗透任务已经失败,只好乖乖上浮,仓皇撤退,放弃任务掉头返航了。
只有B-59号潜艇一度成功避开了美军的飞机和军舰,成功潜入了加勒比海。但在毗邻古巴的开曼群岛海域,这艘苏联潜艇终究还是暴露了,被美军舰艇的被动声呐偶然发现。
随后,超过三十艘舰艇倾巢而出,在发现B-59号潜艇的海域游戈搜索。
为了逼出这艘苏联潜艇,向艇内的苏联水手施加压力,美军舰艇开始往水中投掷深水炸弹——当然,因为此时美苏双方都还没宣战。所以按照五角大楼的指示,美军驱逐舰只投了训练用的深水炸弹。
也就是跟训练用的手榴弹差不多,装药减量版的深水炸弹。
但问题是,对于待在水下的B-59号潜艇来说。即使是训练用深水炸弹的爆炸,也足以让人胆战心惊。而且,美国海军一如既往地在关键时刻忙中出错,把若干枚实战用的深水炸弹,混在训练弹里丢了出去。
于是,伴随着剧烈的冲击波,藏身于水下一百多米的B-59号潜艇里,顿时爆发了十级地震。
对于潜艇兵来说,在水下挨深水炸弹的滋味,只要但凡是经历过的,那绝对是一辈子也忘不了。
——跟海面上的战斗不同,潜艇里的人在战时是什么也看不见的。潜艇兵们只能听到声音:
先是驱逐舰「喀隆喀隆」的螺旋桨声,然后是「嘶——咚……咔塔、咔塔」的深水炸弹投放声;最后是「轰隆」一声炸响,全艇到处摇晃,海水从裂缝中喷进来,电灯忽明忽暗,噼里啪啦地冒着火花。
苏联水兵们仿佛被丢进了搅拌机,每个人的脸、头、肋骨和关节不断地在管子、阀门和各种钢铁凸件上冲撞。他们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抱住头,其它的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原本在经历了横跨大西洋的远航之后,艇员们就已经变得异常疲劳而又敏感,突然受到这猛烈的震动,感受到死神的临近,更是一个个都愈发地焦急和暴躁起来。
“尾舱出现漏水!美帝国主义向我们开火了!核战争已经爆发了!我们必须反击!必须立刻反击!”
艇长萨维特斯基如此嚷嚷着,“把T-5核鱼雷发射出去!对敌舰予以果断还击!”
按照苏联海军的规定,潜艇如果要发射核鱼雷,必须得到莫斯科或者是苏军高层的授权,然后由潜艇上的三人小组一致同意之后,再进行操作。如果战时情况紧急,跟后方联系中断,可以跳过授权程序。
三人小组之中的另外两人是副艇长阿尔希夫和政委马斯兰尼。
政委马斯兰尼也表示赞同,认为现在已经开战,必须立即发射核鱼雷,做出积极反应。
副艇长阿尔希夫的态度很犹豫,但在B-59号潜艇潜入加勒比海之前,就已经收到了古巴核爆的消息。看着美国海军对自己这副要赶尽杀绝的样子,可能海面上已经打起来了,核大战正在发生。
他委婉地表示,为了稳妥起见,最好还是让潜艇浮出水面,请示莫斯科再做决定。
萨维斯基艇长听了之后,感觉不可理喻:“敌人已经在向我们发起进攻了,你竟然要我们上浮!”
马斯兰尼政委也认为,如果不发射核鱼雷驱散美国舰队,B-59号根本不可能逃出生天。
最终,副艇长阿尔希夫被说服了,三人小组一致同意发射舱内的核鱼雷。
接下来,伴随着水下的两道鱼雷航迹,加勒比海上再次闪烁起了比太阳还要亮的死亡之光!
——B-59号潜艇装备的T-5核鱼雷,是苏联研发的第一款核鱼雷,直径533毫米,战斗部为一枚RDS-9核弹头,爆炸威力3500吨TNT当量,杀伤距离5公里。
嗯,虽然以核弹的标准,这个威力听起来似乎有点儿小。但其实足以摧毁海面上的整个美国舰队。
因为,跟空中投掷的核弹不同,核鱼雷是在水下进行的核爆,其爆炸中心区可产生数百万摄氏度的高温和上百万大气压的高压,再加上水的不可压缩性,对舰船的摧毁效果远比空爆更大——根本无需直接命中,只要在一定距离内引爆,就能压扁和摧毁杀伤范围的一切舰船,尤其适合用来攻击航母编队。
于是,当
两枚T-5核鱼雷在水下相继爆炸时,方圆几百米的海水瞬间沸腾,可怕的冲击波掀起了排山倒海般的巨浪,恶狠狠地拍向猝不及防的美国舰队。
两艘美国驱逐舰的船底被水压瞬间挤碎,变成一堆破烂的金属垃圾,不到一分钟就沉入了海面以下。吨位更小的四艘猎潜艇干脆被直接「浪沉」,水手们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连人带船一起从海面上消失。
就连三万六千吨排水量的「香格里拉」航母,也在核爆的冲击波中猛烈一震。随即上下颠簸,一会儿被抛上波峰,一会儿又被丢下波谷,甲板上的飞机纷纷跌落海中,船体内也传出了金属折断的可怕噪声。
接下来,随着核爆火球向上升腾,海面的压强从超压转瞬间变成负压,形成了巨大的龙卷风。
短短几秒之内,数百吨海水被吸起来,又被巨大的热量变成水汽,最终形成两朵白色的蘑菇云……
上一篇:无聊,我要看到血流成河!(通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