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老王
这个比喻其实是相当不准确的,因为它大大低估了阿波罗登月工程的难度。
坐着洗衣机横渡大西洋,听着虽然荒谬,但从逻辑上说,却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一台不漏水的洗衣机,丢到海里高低也是个船嘛!
万一遇到了正确的洋流,又一路风平浪静,骑着洗衣机漂流到大洋彼岸也未必就没有一点可能啊!
欧洲探险家早期探索新大陆的时候,就曾经在当地发现过一伙黑人,时间还是在第一批黑奴被贩卖过去之前,谁都说不清这些黑人是怎么来到了新大陆,似乎只能解释为是坐着木筏或独木舟漂过去的。
更何况,阿波罗登月还不是什么有去无回的单程票。而是必须得一口气来回跑上两个三十八万公里!
一定要拿横渡大西洋,来跟六十年代的阿波罗登月工程打比方,那么相对来说准确一点的比喻是:
一个美国佬在东海岸放了个屁,把自己准确的崩到欧洲,再放了个屁,又把自己崩回到美国!
——这是哪门子的蜡笔小新剧场版宇宙人啊?
脑洞大开到了这等地步,怎么看都是既不可能也不现实是吧?
可是,这么脑洞大开的阿波罗登月,就是活生生的在全世界人民眼前发生了!
说实话,这种事就算摆在眼前,都能让很多科学家感觉自己疯了。
对他们来说,就算是有个上帝将美国佬托举到月球上,相对而言都更容易接受一点。
事实上,在原来的历史线上,苏联科学家对于美国信誓旦旦要搞载人登月的事情,是高度怀疑的。
因为按照苏联人的估计,以当时的技术水平。即使按照最乐观的看法,载人登月最快也得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有可能实现——用20年的时间,完成从地球飞往另一个星球的工作,这已经算是奇迹了。
当时领导苏联航天的科罗廖夫、库兹涅佐夫和整个苏联部长会议,都是这么觉得的。
哪怕肯尼迪总统因为被加加林上太空而刺激到了,居然向国会提交正式报告,宣称:“美国要在这个10年结束前,将人类送上月球,并安全返回地球。” 苏联也依旧觉得美国这肯定是在搞战略忽悠。
按照赫鲁晓夫的看法,这不过是在两边唱双簧,肯尼迪喊高调,国会山阳奉阴违做做样子。
为什么要这样唱戏呢?
第一是为了应付美国的无知民众,第二就是在忽悠苏联也跟进搞登月竞赛,耗费苏联人的资源。
所以,在六十年代的最初几年,苏联人一直都是把阿波罗登月当成笑话和骗局来看待的。
一直到等到1965年,土星5号巨型火箭的庞大壳子渐渐成型,苏联高层这才各个目瞪口呆。
原来这竟然不是骗局?美国人真的是要大力出奇迹,烧钱锤奇观啊?
可是,这么脑洞大开的奇迹,真是只靠完全不吝惜金钱,就能搞得成的吗?
要不,我们社会主义阵营也试一试?
于是,苏联人对标土星五号的性能,造出了并联30台火箭发动机的巨无霸——N1运载火箭,随后四次试射全部失败,给拜科努尔发射场增添了一朵又一朵绚丽的大烟花。
就这样,苏联科学家死心了,认为以现在的技术,想要把人送上月球是根本不可能的。
如果党和国家一定强迫他们要办到这种异想天开的任务,他们宁可被送到西伯利亚去挖土豆!
面对N1运载火箭的连环爆炸,苏联高层也疑神疑鬼起来:莫非,美国真是在搞战略忽悠?
谁知没过几天,就传来了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成功的消息,狠狠地打了他们的脸。
鉴于上述教训,当过了二十年后的八十年代,美国提出更加脑洞大开的「星球大战」计划时。虽然苏联科学家还是怎么看都觉得像是科幻小说。但克里姆林宫高层却再也不敢当成这是美国人在忽悠了。
因为,二十年前那个曾经被他们认为是脑洞大开的「阿波罗登月」,就是前车之鉴。
星球大战计划固然不靠谱,六十年代的阿波罗登月难道就靠谱了?但美国宇航员还不是上了月球?
所以,不管星球大战计划有多么的脑洞大开,苏联还是硬着头皮耗费巨资,开始进行追赶……
结果……这一次的「星球大战」计划,美国人是真搞了战略忽悠啊!
无语泪奔!
但即使知道真相,也已经晚了,苏联的最后一口气被耗干了。
直到冷战结束,苏联解体之后,不少后知后觉的人们才开始质疑:星球大战计划固然是假的,阿波罗登月难道就是真的吗?会不会两个计划其实都是骗局,只不过后一次才把苏联给忽悠进了坑里?
所以,对于玛丽塔的疑
问,菲里思考了半响,还是只能含糊地说道:“对于美国的普通人来说,阿波罗登月计划肯定是真实存在的,再过几年,我们大概也会从电视和报纸上看到登月成功的喜讯。
但NASA届时究竟是震惊了全世界,还是忽悠了全世界?这个么,就只能等待历史的证明了……”
——
菲里奉命为中情局兜售剩余物资而在洛杉矶市区开的旧货铺子,位于日落大道北面的唐人街。
这倒不是出于什么前世的民族文化情感,而是因为这里是洛杉矶各种奇怪店铺和「非正常商业行为」的集散地,阴暗狭窄而混乱嘈杂,看着就跟《哈利波特》里的对角巷和翻倒巷似的。
洛杉矶市民如今若是想要买一些稀奇古怪的罕见玩意儿,往往会来唐人街淘宝。
当然,那些没跟脚的小偷盗贼,若是想要出手自己的赃物,往往也会选择唐人街的铺子进行销赃。
而中情局自己研发的间谍道具和特工们从全世界各地搜罗来的奇葩玩意儿,虽然不怕警察和FBI的调查——菲里直接光明正大地在店铺门口挂了国徽,还有一个「中情局剩余物资销售处」的门牌。
但究其性质而言,这些商品恐怕跟贼赃相比,也没啥区别,自然应该摆在同一条街上出售才合理。
很遗憾的是,开业半个月以来,这家店铺的业绩很不理想,完全没打开局面。
虽然确实是不少人冲着中情局的金字招牌慕名而来,对店里的各种间谍道具啧啧称奇。甚至是爱不释手,但同时也为其昂贵的价格而咋舌不已,最终肯出钱购买的豪客,实在是少之又少。
如今看店的人,还是菲里在中情局的第一批手下,当初在佛罗里达的老弱病残四人组——古巴华裔老头白斯文、德州肥宅无线电技术员沃尔夫·李,糖尿病狙击手丹尼尔·雷耶斯,独腿老板娘阿玛斯。
由于中情局的新局长要「减员增效」,这些人虽然看在菲里的面子上,没有被直接裁员。但也都被踢出了迈阿密的「波浪」妓院,灰溜溜地跟着菲里来到洛杉矶再就业了。
——前任副局长理查德·比斯尔打着「古巴特别任务」的旗号,前后挪用三千多万美元置办和装修的「波浪」妓院。如今乃是中情局名下规模最大的情报站,也是下一阶段的古巴毒品重要集散地。
这样一个要害重镇和财源宝地,新局长自然要空降心腹手下牢牢掌控,哪里容得下闲杂人等乱晃?
更别提还是这几个一看就不顶用的「老弱病残」特工——没有直接开除就不错啦!
年过七十的白斯文眼看着重回古巴无望,本来是想退休的,怎奈他家跑到美国之后也搞了一些投资,然后就顺理成章地在古巴核危机期间的股灾中破了产,把白家从古巴带出来的一点财产全都亏了个干净。
于是,这位白发苍苍的黑皮混血华裔,只得继续在中情局当「银发上班族」,好借着CIA的虎皮,庇护家人能够跑到洛杉矶的唐人街重新安顿下来,不受什么黑道和白道势力的骚扰。
而唐人街的帮派也确实是被唬得噤若寒蝉:想来也没哪个黑帮敢收保护费收到中情局的头上。
就这样,白斯文当招待员,阿玛斯当女店长,丹尼尔负责保安,德州肥宅沃尔夫·李则做一些打杂的活儿,四个人把店铺给运转了起来。除了销售额暂时还不太理想之外,其它都没什么大碍。
对此,菲里倒也没说啥——新店开张嘛,通常总是要亏本一段时间,才能慢慢有利润的。
再说,他这个洛杉矶的地头蛇都还没想出合适的营销手段,这几个人生地不熟的家伙,就更别指望了。
除了看看店里的生意之外,菲里还得从这儿拿取公文,获得一些信息和情报。
“头儿,局里的每周情报汇总到了,您是在这里看,还是带回去?”
正在清扫店面的德州肥宅沃尔夫·李,看见菲里过来,就放下手里的扫帚,拿起一个牛皮纸袋问道。
“就在这里看吧,我今天晚上在圣莫尼卡还有一个社交派对要参加,不方便携带保密文件!”
菲里一边答道,一边接过牛皮纸袋,撕开上面的蜡封,取出里面的文件阅读了起来。
——中情局通常会把一些保密等级不高、以及过了时效性的情报,做成合订本,在部门内发下来传阅,大致上有点像是所谓的「内部参考文件(内参)」。
以便于让特工们粗略了解一些世界局势,而不是除了自己负责的这一块之外,别的就啥也不知道。
但说实话,能发给菲里的情报,基本上跟公开的也差不多了,甚至往往还是新闻媒体先进行了报道。
不过,尽管如此,菲里偶尔还是能够从这种「美国版内参」之中,看到某些令人眼前一亮,或者眼前一黑的情报内容。比如今天的「内参」里,就提到了中情局顾问在南越前线提出的
最新作战计划。
“臭名昭著的战略村?这计划怎么说呢?简直是比阿波罗登月还要脑洞大开啊!”
菲里嘴角抽搐地嘀咕说,“古巴的烂仗刚刚打完,新局长就迫不及待地在亚洲搞事了吗?”
——
——说起来,自从朝鲜战争打了个平手之后,美国高层就很忌惮于在红色中国周边开战了。
怎奈越南的吴庭艳,甚至远不如韩国的李承晚那么争气,北越都还没有大举进攻,他就快垮台了。
当历史的车轮走到1962年时,吴庭艳总统在南越的统治,差不多可以说是一塌糊涂、摇摇欲坠。
如果只看历史的话,后世之人往往会以为,吴庭艳总统在南越的反动统治之所以会被推翻,主要是越共游击队依靠胡志明小道源源不断的支援,不断扩张根据地,搞「农村包围城市」的功劳。
可是,越共固然确实在这事儿上功劳不小。但当时在南越反对吴庭艳总统的势力,可不止是越共而已。
甚至可以反过来说,在这会儿的整个南越,反对吴庭艳总统已经不稀奇,不反对他的才是稀罕货!
为什么呢?因为,作为一个很失败的独裁者,脑子有病的吴庭艳,已经是把能得罪的人都得罪完啦!
实在是货真价实的倒行逆施啊!
作者的话:
但问题是,当时陆战一师是在敌境作战,之前已经打了一场血战,突然又被核爆打成重创,而且电磁风暴摧毁了一切通讯工具和车辆,所有士兵瞬间变成轻步兵,海上的舰队又丢下他们逃了。
再加上遇到师长送人头被俘,指挥部被端掉,其余士兵看着眼前的蘑菇云,还有头顶飘下来的辐射尘埃,同时跟上级和友军失去联系,弹药补给也快没了,撤退又无路可退——就算是陆战一师也扛不住啊。
更何况,已经挨了一发核弹,谁知道会不会有第二发(真有)?士气肯定已经跌得完蛋了吧?
第145章、脑洞大开的六十年代(下)
为什么说,吴庭艳总统在他统治南越期间,把能得罪的人差不多都得罪完了呢?
因为他真的一路不停地作大死啊!一分钟都不带消停的!
像吴庭艳这么画风清奇的独夫民贼。纵观整个二十世纪人类史,也是相当稀罕的存在。
首先,作为一个封建王朝的士大夫家族成员,曾经的越南阮朝吏部尚书,书香门第出身的吴庭艳,却推翻了任命他当首相的越南末代国君「保大皇帝」,篡夺了阮朝,逼得保大皇帝流亡法国,致死不得归乡。
这样一来,在越南的传统地主阶级看来,吴庭艳这家伙就是一个翻版的「窃国大盗」袁世凯和活曹操,明明是世受国恩的官宦子弟,却傍着洋人欺君篡位,怎么看都是乱臣贼子啊!谁会对他有好脸色?
何况,当年保大皇帝也是对吴庭艳破格提拔,又在跟法国人冲突时予以庇护的,你就这么恩将仇报?
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事儿也会淡化下去。但眼下距离保大皇帝被废黜才六年,谁能忘得这么快?
所以,吴庭艳当初的一系列粗暴操作,实在很让人迷惑——面对红色北越的威胁,在南边留着保大皇帝当个虚君牌匾,自己当个实权首相不好吗?为啥非要把皇帝给废了,落得个乱臣贼子的骂名?
甚至连当初的胡志明,都考虑过要暂时保留阮朝,自己只当首相,怎么吴庭艳连这点气度都没有?
其次,作为一个外国势力扶持的买办势力代表,吴庭艳偏偏又跟南越的传统买办势力水火不容。
为什么?
因为,过去的越南一直都是法国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阮朝名义上还有一小块地盘。作为保护国存在),越南的买办自然也都是法国扶植的买办,唯巴黎之命是从的精神法国人。
吴庭艳却偏偏不是法国人的走狗,而是傍着美国人强行空降下来的,一上台就跟法国人撕破了脸。
所谓同行是死敌,这说法语的旧买办,跟说英语的新买办,实在是尿不到一个壶里啊!
——就像现代俄国的亲西方派,也有亲英美和亲法德的区别,两个亲西方派还一直斗得你死我活。
更要命的是,吴庭艳政府虽然是美国扶持起来的,但美国也没本事在越南瞬间变出一支亲美军队。
所以,南越当局的政府军,依然还是法国殖民者遗留的越南籍伪军,军队的高级军官要么是阮朝王室显贵,要么是从法国留学回来的。可谓是各个都看吴庭艳这个「窃国大盗」和「美国走狗」不顺眼。
前者恨吴庭艳覆灭了阮朝社稷,后者恨吴庭艳背弃了法国主子——都称得上是国仇家恨了。
当初吴庭艳废黜保大皇帝的时候,南越将领就集体公开宣称要发动政变,而且还是当着吴庭艳的面,威胁
说要把他从越南赶出去。
亏得美国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吴庭艳的支持力度够大,派遣美国外交官和中情局特工拼命施压、百般恐吓,才勉强震慑住一众法国血统的伪军将领,使得这帮怂人没敢当场炸刺。
但吴庭艳也知道这些将军们要么是前朝余孽,要么是精神法国人,万万不可信任。所以他最近这几年都在扶植嫡系军队,排挤法国遗留的旧伪军,结果导致双方矛盾日益加深,刺杀叛乱没完没了。
西贡的总统府都被叛乱的空军炸塌了,刺杀更是不知道搞了几次,全军上下人均小吕布,各个想造反。
如果说,抗战时的党国是「消极抗战,积极剿共」,那么现在的南越就是「消极剿共,积极造反」!
这样一支心思都在造反杀总统上的南越军队,怎么能指望它去全心全意地剿灭越共呢?
于是没几年就搞得「南越乡村一片红」,也是很理所当然的事情。
然后,越南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佛教国度,但吴庭艳却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他不仅在上台之前,就利用《日内瓦停战协议》刚刚签署,胡志明尚未接管河内等地的过渡时期,在北越发起「自由之路」行动,带领八十万北越天主教徒南下迁徙,避开越共无神论者的宗教迫害,一度被西方世界誉为「越南的摩西」。
而且,在废黜国君、当上总统之后,吴庭艳也一直在南越竭力推广天主教信仰,强制没收佛寺和佛教徒的地产,分配给跟着他从北越南迁的天主教信徒,俨然宛如清朝初年八旗入关之后的跑马圈地。
就连火烧比睿山的「第六天魔王」织田信长跟他比起来,都算得上是尊敬佛祖了。
整个越南的佛教界都对吴庭艳咬牙切齿,早早地给他安排上了「佛敌」的称号。
好吧,既然吴庭艳总统为了天主教的大业,要打压作为主体信仰人群的佛教徒,那么对待南越的和好教、高台教之类非主流小型宗教,总得搞一搞统战和笼络,这样才能联合起来,对付根深蒂固的佛教啊!
但是,画风清奇的吴庭艳偏偏不搞统战,或者说搞了一把「逆向统战」,对待和好教、高台教等其它非主流宗教,也是一视同仁,照样各种打压,硬是把敌人搞得多多的,把自己人搞得少少的!
总体而言,他的宗教政策大约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天主」……但问题是,你有汉武帝的威望吗?
上一篇:无聊,我要看到血流成河!(通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