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败圣女今天也在驯服邪神的路上 第911章

作者:墨莺儿

 说实在的,她真的和小朋友一样很好哄,带出去玩玩、吃一顿好吃的,坏心情一下子就散空了。

 星沫带奥萝菈去了马塞纳最新的几座地标建筑,包括修缮完毕的马塞纳大教堂。她们在里面看见了崭新的女神像——身披六翼的人形,身上缠绕着花草。

 “有很多是咱眷属的元素!”小邪神叉腰,十分得意。

 快到傍晚时,星沫和奥萝菈经过了马塞纳图书馆。

 路过门口时,两人看见了门口的大招牌:

 “《花海总在盛开》第十三卷签售会。”

 “哇!”

 看见书名,奥萝菈差点跳起来。

 她拉着星沫的袖子,连忙指了指:

 “小圣女,快看!是神作!”

 “神...神作?”

 看见《花海总在盛开》,星沫的嘴角微微抽搐。

 这本书刚到学城时奥萝菈就在看了,一天到晚在上面学一些什么小技巧,然后在星沫身上试验。

 那是无数个夜晚啊...

 “咱们能不去吗...”星沫抹了一把汗。

 “不行不行,咱们一定得去!”奥萝菈超级激动,“这是结局卷欸,咱不得买一卷有作者签名的吗?走走走!这本书对小圣女来说也是印象深刻的吧?哼哼~”

 的确印象深刻...

 可惜不是好的那一方面...

 星沫没有办法,即便百般不愿意,她也只能被动地给奥萝菈拽进图书馆。

 马塞纳图书馆的中心大厅很大,此时里面已经排满了人,围绕着中心看台。

 看台那边便是签售地,此时此刻,狂热的读者们正在排队等候,声势浩大。

 “走走走!咱们也排队!”

 奥萝菈刚准备去排队,就听见旁边传来口哨声:

 “哟,这不是死文青病吗,投票投不过,还有心思来买书啊?”

 听到这个声音,星沫心中警铃大作。

 她一转头,果不其然,只见那位笔名为“蓝色过去”的芬基霍先生挺着他的大肚子走过来了。

 一看到这得意忘形的死胖子,奥萝菈的眉头就微微皱起:

 “让开,咱不想和你吵架。”

 “笑死,谁要和你吵架?”芬基霍身后的狐朋狗友乐了,“我们在看小丑呢,不是觉得自己写的东西挺有水平么?怎么比不过咱们的票数?”

 “你...”

 奥萝菈有些嘴笨,这时,星沫把她拦在身后,上前两步:

 “不过是借着《前日帆船》的名声写同人志的十八流创作者罢了,倒也不用把读者的支持当成自己的水平,人家是冲着《前日帆船》去的。”

 “那又怎么样?”芬基霍又比了个鬼脸,“《前日帆船》可是神作,知道咱们单独刊的流水么?这是我们的信仰!为这尊丰碑塑形,我乐意,怎么了?”

 “我只是在说你没有水平而已,”星沫淡淡一笑,“你不用急着拿数据证明什么,如果卖得多就叫出色,那马塞纳大教堂的壁画上应该刻着你们的作品。”

 “你是不是有点不要脸了?”芬基霍皱起眉头,“嫉妒上了?你是哪家报纸小说的读者?来抹黑我们?”

 “其实我真不看这些...”星沫揉了揉太阳穴。

 她不太想把事情闹大,周围已经投来不少目光了,这毕竟是人家作者的签售会,这样会给人家添麻烦的。

 而芬基霍身旁那群人似乎被点燃了一样,开始七嘴八舌地声讨,闹得奥萝菈愈发烦躁。

 他们满口都是“友商孝子”“小黑子”之类的奇怪话语,听得人头痛。

 就在局面似乎快要失控时,一道清亮如水的声音从一旁传来:

 “怎么了这是?我似乎听见了一些争辩。”

 星沫转过头去,只见一身卡其色衬衫、褐色马甲、头戴报童帽的少女穿过人群,单片眼镜后的冰蓝眼瞳熠熠闪光。

 她显然是从作者席那边走过来的,手上还拿着签字用的羽毛笔。

 是《花海总在盛开》的作者,山茶花。

 也是...

 “卡莉姐姐?”

 奥萝菈呆呆地看着卡莉,一时间满脸问号。

 对上她的眸子,卡莉轻轻一笑:

 “你好呀,奥萝菈,听说你是我的忠实读者?”

第652章惰于安乐(Part.11)-3k-(双更合一)

 星沫承认,当卡莉小姐以作者的身份出现的那一刹那,她的大脑燃烧了起来。

 什...什么?

 那本百合小说的作者...是卡莉小姐?

 一切的始作俑者居然是卡莉小姐!!

 奥萝菈天天看这个,爱丽丝的妹妹们天天看这个,小菲伊也看这个,连该隐都被带着去看这个了!!!

 结果这书居然是外神写的!这是小说吗?你不说我以为是什么外神降下的禁忌典籍,里面记载着制伏本地神的各种仪式、手法...

 等等...好像也没问题?

 星沫小脸一红,清了清嗓子,轻声道:

 “卡莉小姐,你还是作家啊...”

 “毕竟和小白花来到这个世界后很无聊,就只能没事在咖啡馆写写书了,”卡莉淡淡一笑,“之前甚至没什么机会出来见粉丝,卖得这么好纯属意外。”

 说罢,她揉了揉奥萝菈的脑袋,转头看向一旁的芬基霍。

 毋庸置疑的是,星沫确信,自己在卡莉小姐的眼瞳中看见了一丝光芒。

 她显然听见了之前全部的对话,包括芬基霍对奥萝菈的挖苦。

 “蓝色过去啊,我听过这个笔名,”卡莉轻笑,“自己的原创内容失败这么多次后,终于借着同人志的方式得到了一

 次上杂志的机会,而且是短篇栏目,这也值得你如此骄傲吗?”

 她的攻击性...

 好强!

 星沫一直以为卡莉小姐是温和斯文的那种类型,没想到这话一出,芬基霍脸都黑了。

 “山茶花啊...”芬基霍皱起眉头,“你说话这么高高在上,不会以为自己写的东西能和《前日帆船》比吧?”

 “我可没说这话,”卡莉轻笑,“但《前日帆船》也称不上什么不可逾越的标杆吧?毕竟他的深度大多都依赖于化用名著或者名诗的梗嘛,文中的很多设定原型也来自各大名著,对于很多没接触过的名著来说,确实是会感觉到自己阅读了什么神作的。”

 这话一出,暗藏的锋芒把奥萝菈都看呆了。

 表面上是在说《前日帆船》的创作模式,实际上则是攻击了芬基霍那浅显的名著阅历!

 这是很好的一个方向:如果有充分的文学阅读阅历和审美的话,是绝对不可能把报纸上刊登的“快餐文学”当作什么神作来供奉的。

 这句话攻击的,是芬基霍的审美!

 卡莉小姐还真宠奥萝菈啊...这可是她的签售会...

 周围的读者们都看着呢...

 芬基霍的脸青一阵白一阵的,他憋了半天,最后低吼道:

 “你知道我们的读者有多少吗!”

 “是《前日帆船》的读者,”卡莉淡淡一笑,“不是你们的读者,不要把群体附加在自己身上哦,我相信大部分读者还是理智的。”

 芬基霍一怒,低吼道:

 “理智?你以为我看不懂书吗?你们这群读书读傻了的死文青病就是喜欢把那些所谓的名著地位拔高,显得自己很懂罢了!《昨日帆船》的剧情能标出多少注释你知道么?剧情真正的深度你真看得懂么?”

 “名著的地位不高的话,《前日帆船》的剧情里为什么要玩那么多名著的梗?”卡莉歪头,“为了拉低自己的地位?”

 “你...”

 芬基霍哽了一下,一旁的奥萝菈忍不住笑了出来。

 她摇了摇头,不得不感叹...自己的嘴巴真笨。

 卡莉小姐轻轻松松就把这人给绕进去了!

 “你少拿名著给自己镀金!”

 芬基霍有些失态地大喊道:

 “你以为你看了名著,写的东西就有什么水平了?你书里关于蒸汽巨象的设定就是抄袭《昨日帆船》的!几乎一模一样!你否定报纸小说,为什么自己还要抄袭报纸小说?不会等下你又要说自己在致敬吧?”

 “有没有一种可能...”卡莉的嘴角微微勾勒,“蒸汽巨象致敬的是马基恩·波特的《雾之城》中,罗特顿斯骑士们所骑乘的古老造物?”

 “你不是说自己看过很多名著吗?居然认不出来《雾之城》中的经典设定,甚至还把它当成是《昨日帆船》原创的?”

 “我...”

 这下芬基霍真的被哽住了——他的确没读过那些名著,看到一些设定的时候下意识地以为是自己看的快餐文学里独创的!

 为此,他甚至还和朋友吐槽过,“这不是我们《昨日帆船》的设定吗,这里都能见到,下次记得标注一下”。

 “事实上,你倒也不会灰心啦,”卡莉脸上的笑容愈发明显,“很多阅读量比较少的人,在报纸小说中接触到一些经典设定时,的确容易把它当成是原创的...”

 “我才不是...”

 “但是,”卡莉的音调加重了几分,“大部分理智的、拥有正确审美观的读者,在接触到两部作品中类似的设定时,大多都会先去求知,去看看这是否是自己认知之外的某个经典设定。”

 “比方说,金枝这一概念出自古墨西纳学者爱拉丝提·格里芬所著的《金枝祭司》,记载了墨西纳原始森林部落中关于森林之王仪式的继承与金枝的由来。”

 “这一设定在后世中被很多文艺作品所引用,包括我的书,但在一本名为《上城区巴士》的作品中,这个概念被当成了核心设定。”

 “于是,很多《上城区巴士》的读者就来指责我抄袭了他们的作品,说什么这个作者也是我们《上城区巴士》的读者呀之类的话...”

 “这就是一种审美观念不成熟的状况——单纯地把自己所知晓的一切当作真理,从而去概括和解释这个世界,拥有正确审美观的读者一定是不断求知、不断思考的,像是学者一样。”

 “而你,显然缺乏这种审美精神,热衷于给作品划分阶梯——谁的作品火谁就是好的,自己喜欢的就是最好的,所以你的文学造诣就卡在这里啦~”

 “况且呢...”

 卡莉眨了眨眼,朝着满脸灰白的芬基霍俏皮一笑:

 “既然你出现在了我的签售会,还知道我用了蒸汽巨象的设定,那么...你也是我的读者吧?我猜我的书也在你的书架上,那你先前诋毁我的作品...不也是在诋

 毁你自己的审美吗?”

 此话一出,战局已定。

 芬基霍像是一尊石像般站在那里,他口里呢喃地吐出一些字句,什么“名著”,什么“比不上一根”。

 但卡莉没再理会他,而是笑着拍了拍奥萝菈的肩膀:

 “小树,你的作品就是要和这个人竞争吗?”

 “对的对的!”

 奥萝菈已经解气了,她笑眯眯地看着卡莉姐姐,感觉自己真幸福。

 可恶啊,姐姐怎么撞上卡莉姐姐这么好的人了!

 “作品名字是什么?”卡莉问。

 这一问,奥萝菈就稍微有些局促了,她磨蹭了一下,小声说道:

 “《星星与树》。”

 “好可爱的名字。”卡莉淡淡一笑。

 她揉了揉奥萝菈的脑袋,转过身,面朝那些围观的读者们。

 “各位,我并没有在试图说教,告诉你们什么作品更好、什么作品更坏,”她很诚恳地说,“一位审美者的趋向,永远是他最喜爱的那些艺术作品,艺术便是共鸣,千万个读者能有千万种共鸣,自然就会喜欢千万种不同的作品。”

 “方才的辩论只是想要和各位阐述一点我的拙见:审美是很私人的事情,但切勿将自己的私人审美当作客观标尺,去批判、审判其他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