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聊斋世界中成圣,顺带撩魔物娘 第69章

作者:川听潮

  “借你的发钗一用。”周考又对着绿娥道。

  绿娥疑惑不解,但还是在秀发之间取下了一枚发钗。

  显然她也是来试试的,没有想过具体咋整。

  但周考还是听过书院先生讲过几嘴的,如今遇到了,自然是从记忆中想起来的。

  这躲避解难的,最好有墨宝在上。

  周考一发力,用发钗点破手指,在砚台只上滴了几滴,然后研墨,将滴下的血液和浓墨混合在了一起。

  接着他脱下外衣,铺在旁边的马背上,取笔沾磨,在外衣上笔走龙蛇,书写着什么。

  凑近一看却见这外衣只上浓墨写下一行字:“绿娥是个好女子,还请给我一个面子。周考留。”

  这上面周考看了没啥,但绿娥、祝依然、小太岁看了,只觉得上面星光混杂着文气,耀眼非常。

  就想看见了传说中的锦斓袈裟一样。

  “拿去,渡劫之时拿这衣服穿披在身上。”周考写完之后将外衣一卷丢到了绿娥的身上。

  绿娥接过衣服之后眼中只有欢喜,在她拿着这衣服冥冥之中却感到自己的劫难正在远去,似乎自己受到了庇护。

  周考摆摆手说道。

  “现在你可以走了。”

  绿娥跪地拜谢道:“多谢周公子大恩大德,若有机会小狐必定衔草结环相报。”

  “走吧。”周考挥了挥道。

  他还得赶路,遇到精灵所属,帮一下也没啥。

  他还真没看中一个小狐狸的报恩。

  绿娥深深的看了一眼这个英俊少年,檀嘴微张咬住那件外衣,整个人软绵绵的趴在了地上。

  当即,原本一个绝美少女体型却迅速的缩小,缩小,最后化作了一只青狐出现在了周考的眼前,然后青狐口中叼着周考给她的那件衣服,

  冲进了芦苇荡中,等到这头青狐差不多快要走到人迹罕至地方的时候,

  却又忽的脚下生风,腾空而去,消失在了天空之上。

  周考负手而立,见这小狐狸冯虚御风而去,就翻身上马。

  一路上不知怎地,祝依然又恢复了活力。

  说着什么

  “周公子,等你秋闱结束,赶紧随我去老家,跟我妹妹相亲。”

  “……”

  “妹夫,你这是什么表情,我振兴家业,就指着你啊。”

  “……”

第84章有人不想让周考中举

  原本准备了酒宴的王佳祺听说周考早已离去之后,就对左右感慨道:“周考之功,我钱塘县不可相忘,着巧匠勒石铭文,告知于四方。”

  “是,大老爷。”

  衙役们也是与有荣焉,参与了这次钱塘县保卫战,精气神都是不一样,但他们也都清楚,没有周考,他们的勇气不会凭空而生。

  还没到官緳,就见“镇海楼”外人群拥挤,多有本地书院的学生在那里吵嚷。

  王佳祺见状,命人前往打探。

  不多时,班头回来禀报:“大老爷,是周相公留下的笔墨,说是赠给大老爷您的。”

  “噢?!”

  王佳祺顿时前往观看,人群见县尊大老爷前来,立刻散开,王佳祺上前一看,见“镇海楼”外有一副对联。

  下半句钱塘县人人皆知,乃是不知道多少代先祖的嘱咐,也就是那句“但愿海波平”。

  上半句,却让王佳祺大喜。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好!”

  王佳祺开怀大笑,拂须点头,

  “好啊!”

  周考的心意,他收下了。

  周围士绅、百姓纷纷道喜庆贺,王佳祺也是很高兴与民同乐,“镇海楼”也很敞亮,

  以周考发扬光大的本地名吃“钱塘蛇羹”相赠,见者有份,人手一碗蛇羹。

  这其实是一蛇为主,里面还有各种那攻打钱塘的妖类所属种类的汤羹。

  吃它,是为了缅怀,也是泄愤,又是荣誉。

  有些今天才来钱塘县的客商,顿时好奇问路人:“钱塘县名吃是蛇羹?我往来钱塘县七八年,怎么不知道?”

  “你才来七八年,就以为对钱塘县了如指掌?我在本地活了三十几年,从小吃蛇羹长大,你知道什么知道!”

  那路人更是随手邀了几人,高声问道:“我们钱塘县的名吃可是钱塘蛇羹?”

  “本乡本土吃了几百年,除了钱塘蛇羹,其它的都不算名吃吧?”

  “你看,你一个外乡来的,不知道本地的特产,实属正常。”

  “原来是这样……”

  有些发懵的客商总觉得哪里不对,可一向兴许是自己往日里做生意太忙,所以没注意,于是趁着热闹,也赶紧去“镇海楼”领了一碗蛇羹。

  “果然是美味!”

  还别说,人一多,吃什么都是香喷喷的,这一通热闹,除了知晓王县尊志存高洁之外,“钱塘蛇羹”也顿时成了本地流传数百年的名吃。

  以前不为人所知,那是钱塘县百姓良善,民风淳朴就是这样的,怕吓着外乡人。

  一路上,小太岁听着周考对那老祝家财力的爱答不理,心中也是遗憾。

  乌溜溜的眼珠子一转,小猫儿心中暗道:郎君这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老祝家是个大户,不吃白不吃啊。

  它想着之前吃玉娘姐姐的美味佳肴,如今没了白吃白喝的好处,总得寻摸个进项。

  她还小呢,不多吃,怎能快快长大服侍周郎君??

  而且,

  不说别的,就说周考的胃口,随着武艺能力越来越强,得自小太岁那家传的神通掌握的越深,那肯定也是越来越大。

  这都是巨大的进项啊!!!

  秀才公一年到头混个几两银子,那够个什么……

  身为周家的客卿、未来的女主人的一份子,看门护院、迎客送往、捕鼠撵雀、生儿育女、积攒钱财家底……

  那是一桩桩一件件都要忙活起来的,为这个家谋福利,本就是职责所在。

  想到这里,小太岁不由得猫头昂扬,很是为自己的高尚品德而骄傲。

  自己,果然是一个为郎君操心的好狸奴。

  北郭县的丰泽楼是低级官吏常去的地方,它没有其余别院性质的高档娱乐场所来得让人高攀不起,却也比各种临街的大酒楼强了不少。

  少了喧哗,没有烟火气,还有格调。

  因此,诸多闲赋在家的退休官员,还有那些本地没有出仕的举人,多愿意在这里喝茶消遣。

  “祸事了,那姓周的小子居然干了一桩大事,屡立奇功,前军都督府那边传了话,说他在赤龙军得了个百户……”

  “怕什么!他清高,他了不起,辞官不受!我早打听到了!”

  “他是打算乡试中举……”

  “就他那舞刀弄枪的样子,还想中举??”

  “狂妄!!他周考的文采不低???北郭县谁能比得过那家伙??”

  “……”

  兴许是周考的武力过高,掩饰了他的才华,他们都忘记了,周考曾经的文采又多惊艳了。

  终于,一人的怒喝,让陪同的举人老爷们都闭嘴不语。

  对敌人的口头讨伐,并不会改变现状。

  “若是他不能中举呢?”

  “你能阻他应试?他是百人敌,等闲莽夫都不是他一合之力,你怎么阻他?”

  “不知今年是何人出题?”

  “也别打这个主意,那等我们碰不得。”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怎么办?等那如狼似虎的小畜生中举,眼睁睁地看他去检举我等?以他现在的名声,咱们必然会从重从严,到时咱那一家子……”

  “总有办法的。”

  房间中,为首的举人眼神严肃,仕途不顺之后,在北郭县谋求家业,不过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都是历朝历代老前辈的惯例传统,可偏偏小河村那群丑丘八寡妇门户,出了周考这么个居然敢反抗的死剩种、泥腿子!

  真是可恶!

  “有什么办法?”

  “我等终究还是举人,背负国运、文韵,虽说现在名气差了,但也还是举人……”

  听到这话,有几个举人眼睛一缩,语气颤巍巍道:“王兄……莫不是,莫不是想要将功名……”

  “小心隔墙有耳!”

  “是、是、是……”

  战战兢兢的举人擦着额头上的汗,举人功名除了社会特权,在妖魔眼中,便是比秀才功名还要香的食粮。

  正如周考舍不得左损将军两只大蟹钳,没有那个小妖怪会放着到嘴边的举人血肉不管。

  在座的几个举人老爷,他们的举人功名,已经在人情社会中将特权用尽,再想谋求更厚重的权力,已经不可能。

  但在妖魔中的诱惑嘛,嘿嘿

第85章给张明道送儿子啦

  那些人不想走,也走不了光明的手段对付周考。

  周考虽然辞官不受,但他毕竟做过官,百户官也是官。

  那是完全不一样的,不是随随便便几个举人就可以挑战,因为“官”,代表的是权力;官场,就是权力的集合。

  举人都没有入场,如何挑战整个体制?

  所以,只有引入外力,用来破局。

  没有办法的办法。

  “我有个朋友,说近日黑风山有个白仙很是灵验……”

  王举人话没有说完,只是拿起茶杯呷了一口,不再多言。

  话说一半,但却已经说透了。

  丰泽楼中依然闲情逸致,只是这一日散去的几个举人老爷,都是神色凝重,全然没有品味香茗的兴致。

  而在官营的高档娱乐会所中,几个书院的书生都是在跟别县来的朋友狂吹。

  “逸仙兄可是连百户官都辞了!!诸位,我北郭县士子,那可都是品行高洁之辈,视名利如粪土……”

  “花魁的丫鬟出来了!”

  “哪儿?哪儿?哪儿?”

  “……”

  一通热闹,便听楼梯口的小丫鬟笑着说道:“诸位都是大才子,我家小姐说了,只要作诗一首,若得心意,今日茶水钱都不收。”

  “好!我北海书院诗赋双绝,这种比试,想必已经没有比的必要了吧?大家给个面子,我……”

  “给你娘!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