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豪圣勇贤
但是现在问题来了,这些英国佬被围在曲水县,就算是让他们跑,短时间内也跑不到印度。而且,现在革命军已经把他们完全包围了,如果不把他们打下来,对于XZ人民反而不好交代,对那些因为反抗侵略而战死的革命军、XZ军民不公。此次英军入侵,烧毁的村庄,烧毁的寺庙,杀害的XZ军民超过万人。
革命军先锋营在这场反侵略战争中出现了百分之八十五的伤亡比例,一个营最后还囫囵的战士只有五六十人,三百多人长眠于这雪域高原。创造了革命军自建军以来的伤亡的记录,这个纪录直到多年后才被打破。
革命军也正是经过此战,有了目标,才算是彻底认清了革命军和世界上最先进的军队之间的差距,知道了世界上最先进军队的战斗力。同时革命军也认清了战争的残酷性,对以后政治动员,完善组织建设都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当然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此后英国方面指责革命军屠杀英国投降人员的事情。实际情况自然是战士们杀红了眼,对于跪地投降的士兵也直接用刺刀刺死了。而增援部队冲上去以后,士气如虹,但是看到我方战死几百战士,他们自然把怒火发泄到了那些犹豫着是否投降的英军身上,子弹,刺刀迎面而来,杀伤自然在所难免,最后那个进攻的营只有十几名重伤昏迷的英军士兵幸免于难。
革命军伤员此时已经送进了军医院,在盐酸吗啡麻醉剂的帮助下,医生立即给这些同志做手术,血浆,生理盐水,干净的纱布,石灰水等房间消毒用品,依旧有几十名战士抢救无效牺牲。
前锋营长李成冲锋在前,在撤退的时候又掩护同志们断后,身上有三处枪伤,身上更是被刺刀划破了五个大口子,却依旧不顾伤势死战到底。因为伤势太重,失血太多退出战场就晕倒在地,因为他的编号上有他的血型,军医及时给他输血和治疗,最终他没能达成战死在战场上的愿望。
其实这场战斗如果让张英豪来指挥,根本就不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不过这就是时代的局限性了。没有经历惨烈的战争,就不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对待战争。就像堑壕战,是在曰俄战争和一战的时候发扬光大的,到了二战时期,有了坦克,这玩意的作用就大大降低了。像手榴弹,也是曰俄战争中堑壕战才再次受到重视的嘛。
至于说运动战,游击战,地雷战等等,这只能说是中国
甚至是世界战争史上的一朵巨型奇葩,是绝无仅有的。要知道后世新中国的那些将领,哪个不是身经百战?哪个不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这些人才能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实事求是的根据当前的物质条件做出最佳的选择,甚至超出物质条件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军校,张英豪也讲过运动战这些东西。但是张英豪没有什么的案例,同志们也没有什么实践,根本就不会运用张英豪讲过的东西。不说革命军,就像这次和英军的步兵一样,英军照样还没有摆脱旧时代战争的束缚,迈向用机枪大炮开路的新时代。
第三百一十四章:
张英豪相信,以后案例越来越多,这些同志亲身经历的战斗,战役,甚至是战争越多,就一定能够真正让这些军人成长起来。毕竟只有理论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只
有这些军人通过战争,学会了战争,那么,他们才能够面对将来出现的任何紧急的,特殊的情况,能够懂得如何处理。
张英豪不认为自己有理由以只有他知道,部队不知道的—些消息来影响军事指挥。一次可以,那么下次呢?下下次呢?难道以后每一场战斗都需要张英豪亲自来指挥么?
—将功成万骨枯,这万骨之中不仅有敌人的,甚至更多的是自己这边倒下的人。那些将领们难道都是天生的没心没
肺,根本不在乎战士们的死活么?张英豪对此是持否定态度的。很多经验教训必然是用鲜血与生命积累起来,如果没有接受过极大的痛苦,人往往是没记性,不懂的小心谨慎的道
理,而且会更加胆大妄为的。
李勇看到了报告上对残酷战斗的记录,他已经能够想象出战斗时候的残酷。李勇此时也已经渐渐明白战士在战争中只是消耗品的道理,指挥员能够做的就是尽最大的可能发挥出这些战士作用而已。
真正让李勇感到震惊的其实是先锋营最后的结果。在前期的刺刀战中,先锋营就已经损失惨重了,但是同志们依旧坚持轻伤不下火线,继续战斗。在最后,李成更是领着有刺刀战经验的先锋营给同志们断后,甚至是进行了一次小反冲锋,才让撤退的部队没有崩溃,大部分的同志都安全撤了下来。
李勇和闫冰在看着报告,突然传了喊话声:“报告,主席电报。”
闫冰接过来一看,立即就沉默了起来,然后他把电报递给李勇,李勇看了一下说道:“在对待英军的看法上,我们确实耍小聪明了。”
想用中英之间的矛盾掩盖前进党和XZ上层的矛盾,或者拖延这个矛盾爆发的时间,这种就是掩耳盗铃的行为,就是耍小聪明,将来是要吃大亏的。的
这时叶晨走了进来说道:“听说主席,来电报了,有没有说把包围圈里面的英国人怎么处理?“
“没有,不过却是想要我们赶快把英国佬打下来。”李勇把电报递给叶晨,叶晨看完以后说道:“那就打下来吧。就是不知道对里面的英国人,主席打算怎么处理。”
“呵呵,只有打下来才知道。天上有一只鸟飞过...…”“哦,明白了。”
其实对于英国佬的死活,张英豪丝毫不关心。英国第一次占领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之后,阿富汗爆发了大规模的反英起义,英军残部和家属大约1.6万人被迫撤退,结果又踏上了一场死亡行军,他们在路上不断受到阿富汗人的袭击,绝大部分人都被杀死,还有极少一部分被俘虏当做人质,只有一名叫做威廉·布莱顿的军医逃了回去,向英国人汇报了英军全军覆没的消息。
第二次英阿战争,迈万德之战中,英军阵亡1700人,这让英国放弃彻底占领阿富汗的计划,英国人更是说对阿富汗的统治仅限于大炮的射程之内。
所以对付侵略者,只有把他们杀怕了,杀的胆寒了,他们才不敢再来侵略。和侵略者讲仁义道德就是犯傻,只有战胜者方能大度,方能宽容,方能仁慈,方能用仁义道德去约束弱者。
明白了党中央的意思以后,李勇也不再耽搁,立即命令军队对包围的英军发动了进攻。为了防备英国佬狗急跳墙,拼死和革命军作战,革命军采用了围三缺一的战术,留了一个通往印度方向的口子。
不过显然李勇他们的担心的是多余的,对于向革命军投降,英国佬虽然觉得丢人,但是在无法反抗的情况下,他们也是能够实事求是的分析问题的,丢人总比死光了要好很多吧。而且对于白人来说,投降其实没有亚洲人看的那么重。而亚洲人之所以那么看重投降,其实就是受到中国传出去的文化的影响。
所以当革命军炮击的时候英国佬没有投降,但是当革命军吹响了冲锋号以后,英国才最终不情不愿的挂起来白旗,革命军当即停止了进攻。而后荣赫鹏和约翰.克劳德.华特带着英国国旗,举着白旗来到革命军指挥部进行谈判。
李勇直接对着两人说道:“你们只能无条件投降,今天把全部物资弹药交出来。武器不得故意损坏,否则十倍赔偿。两天后我们要在这里举行一个受降仪式,你们正式向我们交出武器。”
“为什么?”
“因为我胜利了,就是这么简单。你们的人身安全将会得到我们的保护,你们的私人财产如果能够证明是你们自己的,我们也不没收,但是你们劫掠的财产,必须全部收缴。”
荣赫鹏听的脸色有点发黑,但是李勇丝毫不理会的说道:“我们不追究你们对我们的人民犯下的罪行就已经很仁义,按照我的意思是全部把你们杀了了事,把你们统统消灭,在这椅角音完里面,死千百人都没人知道。但是既然你们投降,我们出于人道主义才放你们一马,不要不知好歹。你们这些英国军官我们将来可以放你们回去。你们的士兵要留下来给我们免费劳动十年作为赎罪,十年后我们放他们回去,当然,如果你们想要快点回去,就可以去四川谈判赎回你们自己。”
“什么?还要出钱赎回?”
“没错,你们给我们造成了如此大的损失,这是必要的赔偿。当然这些都可以私下进行,不会丢了你们大英帝国的脸面。至于那些印度人,全部都要留下来免费劳动二十年,二十年后如果他们愿意回去,那么我们将会再次把他们交给你们,如果你们不要了,我们再行处置。”
英国佬张了张嘴,什么也没有说出来。印度人在他们看来就是牲畜,要多少有多少,杀了一批还有一批,他现在也搞不懂革命军的心思。
李勇讲的东西是没有什么商量余地的,荣赫鹏他们要么就是答应,然后签字,要么就是被革命军消灭。最后无奈,他们也只好签署了这份无条件投降书。
闫冰拿着这份投降书,盯着荣赫鹏说道:“我们XZ欢迎你们大英帝国再次侵略,但是下次就不要这么几千人来送菜了。只要你们能够派出你们本土的部队五万人以上,那么你们才有可能到达拉萨,但是你们要做好退不出XZ的准备。当然,如果你们再次侵略,那么我们将会把这几千的印度人训练称为革命者和革命战士,以后你们那皇冠上的宝石印度将会掀起革命的浪潮,从此以后也不再安稳。言尽于此,你们好自为之。”
这就是赤裸裸的威胁了,但是也不能算是威胁,只能说是讲述了一部分事实和可能而已。如果前进党真的愿意培训这六七千印度人,然后又把他们送到印度去闹革命的话,英军最后也只能麻爪。几千人只要出了几十个革命者,就够英国佬喝一壶的了。
当天,英国佬就让印度阿三们把里面的军火等物资全部交给了革命军,连这些印度阿三也变成了革命军战利品之—。结束了中英之间的战斗,革命军接下来才有了时间和精力收编藏族武装,让他们称为革命军中的一员,革命军是绝对不会让这些武装力量再次变成XZ地方的武装力量的。
“政委,主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搞个投降仪式呢?”“呵呵,名不正言不顺嘛!有了这个仪式就说明英国的侵略告一段落了。而且这个仪式不是做给我们看的,现在已经去请Xz的官员和喇嘛来观礼了,让他们知道我革命军的赫赫战功。”
“那这些印度人和英国人的处理方式是怎么回事?”“那些英国佬是我们谈判的筹码,至于印度人嘛,他们是侵略的帮凶,现在XZ需要大量进行建设,增加几千劳动力不好吗?当然,我们并不会向英国佬说的那样让这些印度人免费劳动二十年,报酬还是要给的,只是会比较低而已。”
“我还是觉得放这些英国佬一条命有点不得劲。”
“这就是政治,主席说我们不能把自己国家变成一个孤岛,将来这些被我们释放的士兵就是最好的宣传工具。而且这些人投降了,古代人还知道杀俘不详呢。我们现在把他们都杀了,除了泄愤以外还有什么用呢?我们要想不再被其他国家侵略,那就要自己强大,杀了这些人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给我们增加问题,增加麻烦,但是留着他们却是能够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
很多人说妥协是政治的核心,政治是妥协的艺术,也有人说政治是交易,政治很肮脏,政客是一群唾面自干,闭着眼睛说瞎话的人,把一切伤痛都放在一边,人是政治生物,马克思主义里面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所以政治人物就应该了结过去的历史事件,承认现状和事实,然后向前进。就像前世太祖他们免除日本的赔款一样,虽然有点慷他人之慨,但是也算是对日本给中国带来的侵害进行了一个了结,没有这个了结,中日关系就不能再上一个台阶。当然,忘记历史就是背叛,日本侵略战争给带来的伤害自然是不能忘记的。但是历史之所以是历史,就是因为历史已经变成了历史书,过去经历再大的苦难或者再有辉煌的历史,都不应该沉浸其中,时间不停的往前走,历史需要不停的更新内容,需要翻页。
而且政治人物是必须不停往前走的,因为他代表着一部分人民的利益。如果他也还小市民一样沉浸在过去无法自拔,他就不能带着人民往前走,那么他自然就会被人民所抛弃。就像当年破四旧一样,大量的文物古迹被毁。后来人很可惜啊,觉得这些东西传承了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文明。
这就有点搞笑了,传承终究是要靠人的,这些历史的东西留着一些来缅怀就可以了。如果全国都是这些旧东西,人民都沉浸在过去的幻想之中无法自拔,靠这些历史文物吃饭的人太多可不是一件好事。这些文物古迹越来越值钱对拥有他的人来说自然是好的,但是它并不能增加国家的财富,相反它还是消费财富的东西,所以对于整个国家来说,少一点这些东西才是好的。
这次英军入侵也是一样,革命军战胜了英军,那么这次英军入侵事件就算有了一个了结。对于抓到的英国人要赔偿,和英国谈判就是另一个事件,是对侵害的一个了结,然后就是和英国开展崭新的关系。当然这崭新的关系是继续敌对还是怎样,就要看形势的发展了。任何留恋过去或者沉浸于过去就是唯心主义,立足现在向前看才是正确的态度。
李成终于从昏迷中清醒过来,已经是战斗结束后的第二天了。只见他双目无神而且没有焦距,眼泪不自觉的从眼角流了出来。当他看到四面都是白色的时候,顿时笑了,然后自语道:“原来死了真的有天堂啊。”
恰好此时护士走了进来,看到李成嘴角微笑的在自语着什么,当即高兴的说道:“李营长,你可算是醒了。”
第三百一十五章:
李成听到这话,眼睛顿时睁的老大,也立即感觉到了身体的疼痛,也感觉到了心口在隐隐作痛。他的嘴唇紧紧抿了一下,然后就剧烈抖动起来。他紧咬牙关,但是眼泪不停往外流。
李成突然挣扎着想起来,但是他此时气力全无,动作不大,但是他身上的伤口却是立即又冒出了鲜血,纱布立即就渗出了一片红色。李成本来伤势就很重,而且为了把他身体里面的子弹取出来,又不得不开了两个大刀口。
但是李成仿佛没有感觉到疼痛一样,依旧在不停的挣扎,或许是觉得自己却是挣扎不起来,他嘴里嘶喊道:“让我死了算了吧,你们救我干嘛呢?我是个罪人,你们为什么要救我?“
护士听着李成绝望的嘶喊,她实在是想不明白为什么英勇无畏的李营长此时却是要一心求死,而且喊的是那样的发自肺腑。她也不知道李成经历什么,只能尽到护士的责任说道:“李营长,你不要动,再动就又有危险了。”
听到了这句话,李成更是动的厉害,嘴里还继续说道:“危险好,死了更好,你们不要救我了,就让我死了....”
因为伤口再次破裂,李成很快就再次昏了过去。之后再次醒来,李成已经发起了高烧,半昏半醒之间,李成总是一会又大喊:“同志们,杀啊!""同志们冲啊!”
—会他又会哭喊起来:“同志们,是我害了你们!"“都是我的错!我该死,我该死啊!”
医院没有办法,最后只能把他手脚和全身都固定住,让他基本就动弹不得,隔一段时间就给他全身捶打一下,活动一下气血,但是李成的神智依旧不是很清醒,时常在梦里说着一些胡话。
又过了两天,拉萨的一干达赖喇嘛和噶厦政府的一干官员终于来到了曲水。同来的还有大量的藏族同胞,他们此时也已经听到了消息,知道革命军已经战胜了侵略的英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心里面自然是欢欣鼓舞。
革命军当即组织了一个受降仪式,投降仪式看起来很简单,英军在军营前面列队站好,除了一百人还带着步枪外,其他的武器已经全部架起来放到放了一边,革命军站在英军的对面。
荣赫鹏远远的仔细观察了一下革命军的阵容,即使英军已经交出了全部的弹药,但是革命军依旧没有丝毫的放松。队列两侧布置的重机枪已经上好了子弹对着英军,只要他们胆敢有异动,就将面临着一场屠杀。
仪式开始,闫冰发表讲话,旁边的一个战士又把闫冰说的话翻译成藏语再喊一遍,闫冰在讲话里面讲述了藏族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藏族人民是中国人民的一员,重申了藏族人民在这场反侵略战争里面做出的巨大牺牲,也肯定了藏族人民的巨大贡献。
前来观看投降仪式的藏族人听到闫冰这样夸奖他们,当即都是欢欣鼓舞了起来。最后闫冰说道:“事实已经证明,只有各族同胞团结起来,我们才有力量抵抗侵略,各族人民相互帮助,我们就没有完不成的事情,也只有团结互助,我们才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闫冰讲话完毕,在军乐声中,荣赫鹏带着他们的军旗和指挥刀缓缓走到队列的中间位置。
“立定,向右转。“
站定以后,荣赫鹏捧着军旗和指挥刀当即走了两步,弯腰鞠躬伸手举到李勇面前。李勇拿起军旗一抖,一面旗帜就被打开了。看到没有问题就把它丢给了旁边的警卫员。然后又拿起指挥刀抽出一段,里面确实是一把银光闪闪的长刀。
“脱帽。”
听到口令,所有的英军脱下帽子。“鞠躬。”
所有的英军当即对着革命军深深的鞠了一躬。
“贵军作战顽强,战斗力强悍,他非常愿意向贵部队缴械投降。”
看到英国佬终于低下了他们高傲的头颅,观看投降仪式的所有人,不分男女老少,不分民族,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我代表前进党和革命军接受你们的投降。”“好。”
听到这个“好"字,英军才直起腰。然后那些还带着枪的英军立即出列—一把手里的枪堆放在原先堆着枪械的位置。
或许原先觉得投降没有什么的英军士兵,此时却是感到了莫大的羞耻。特别是对着他们一向看不起的黄种人投降,更是增加了这种羞耻感。不少英军都双拳紧握,双臂颤抖,当即就红了眼眶,流出了泪水,这是屈辱与痛苦的泪水。但是纪律约束,而且在这里哭就更加的丢脸了,所以这些英军只是低声的抽噎。
同样是军人,革命军虽然也有没心没肺的同志看到英军的表现想要发笑,但是更多的同志自然也能够感受到英军的耻辱感。不少战士看到英军的样子,更是在心里默默发誓,就是死也不能够去投降,在这么多人面前投降,实在是太丢脸了。
当然也有一些投奔到四川加入军队的热血青年,他们此时就是心中激情澎湃。这才是堂堂天朝上国该有的样子,即使面对白人,依旧能够战而胜之,迫使其不得不投降。能够战胜英军,不管传到哪里,都是轰动世界的一件大事,此时这件事却是被革命军给完成了,革命军从此就算是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了。
此时闫冰却是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敌人可以向革命军投降,但是革命军能向敌人投降吗?闫冰觉得是没有必要的。因为革命军绝对不打没有道理的战斗,所有的同志都应该明白战斗的理由,这里面不存在欺骗,同志们才能够主动的拿起武器去战斗。
即使是敌众我寡,即使是弹尽粮绝,即使是战斗到最后一人,革命军的同志依旧能够保持旺盛的精神力,依旧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依旧在想着如何消灭敌人。战士们依旧能够坚信自己是在完成一项正义的事业,坚信最后一定能够获得胜利。所以革命军里面不应该有要不要投降,能不能投降的问题,而应该有的只是怎样更好的完成工作的问题。
XZ的一干喇嘛和官员看到革命军上万同志站的整整齐齐,纪律森严的队列,看到那些被革命军收编的藏族士兵昂首挺胸的样子。他们更是连大气都不敢出,脸色也是变化连连,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他们当然也知道前进党让他们参加受降仪式的目的,但是这下马威他们也必须受着。
解决完英军的麻烦,部队沿着英军之前的进军路线前进。一路上目睹了无数英国佬留下的暴行。烧毁的村庄,烧毁的寺庙,无不让革命军心生怒意,恨不得回过头去杀了那些英国佬,将他们剥皮抽筋。战士们对于英军的侵略残暴,对于反侵略的正义性,心里有了更深的认识。
接下来的几天,李勇他们立即就召开总结会,其实此次的总结会议大多讨论的就是先锋营的问题。一个营伤亡超过百分之八十五,着实让很多同志依旧接受不了。参谋部的战斗计划没有问题,英军不愿意进攻革命军的阵地也能够理解,要找损失这么大的责任,自然就是李成的指挥问题。所以同志们只能一直批评李成他们不应该脱离战壕冲出去和英军进行刺刀战,
面对同志们纷纷开始职责先锋营,李勇直接开口说道:“总结会要的是惩前瑟后,治病救人,不是要事后诸葛亮要去追究谁的责任问题。如果同志们都知道英国佬的刺刀技术,那么李成他们自然或许会有其他的选择。如果我们做的计划先锋营没有执行或者分配给他们的任务没有完成,我们可以说他们有责任。李成他们要和英军正面对攻我们也是同意的。现在他们挡住了英国佬,歼灭了英国佬差不多两个营的士兵,怎么说都是一场胜仗,怎么能说是李成同志错误呢?”
被李勇这么一说,总结会才算是正常的开了起来。但是这次战斗损失实在是过于惨重,拼刺刀居然出现了如此规模的伤亡,后面更是被英国佬用刺刀赶下了阵地,深深的教育了一直以来坐进观天的入藏的革命军上下。以往百战百胜的战术,碰上了强军居然损失那么大,革命军居然再也无法少数战胜多数了。这确实让一直以来骄傲的革命军深深感到了挫败。
李成好歹是成了战斗英雄,没人再去追究他的指挥责任。在军委的批准下,军队开始为在这场"胜仗"中立下大功的先锋营评定功劳。此时闫冰听说了身负重伤的先锋营长李成寻死的消息,就连忙赶到医院看望。
好几天过去了,李成的伤势才终于控制住了,高烧也退了下去,神志也逐渐清明了起来。但是问题又来了,李成没有再闹了,但是却变得沉默了。即使是听到了英军投降的消息也没有丝毫的反应。他只是呆呆的看着墙壁,有时就默黑犬的留着眼泪,一副半死不活的模样。
闫冰出现在病房门口,就看到了一个这样的李成。作为一个师政委,现在开始不仅要指挥同志们搞建设,还要开始和XZ的上层进行斗争,现在他神色间有着说不出的疲惫。话又说话来,现在进藏的同志谁不忙呢?战士们要参与修路,开荒,打击藏匪武装,都成了多面手了。医院的同志,治疗完革命军还要给英军做手术,还要照顾伤员,现在还要腾出人手给藏民们治病,可以说都忙的脚不沾地了。
看着闫冰那大大的黑眼圈,陪同的医生低声向闫冰介绍完李成的情况以后忍不住说了道:“闫政委,你也注意休息啊。”
闫冰勉强的笑了笑,拍了拍同样黑着眼圈的医生肩头说道:“医生和护士同志们也都要注意休息,要把轮班的事情落实好,不能把治病的医生给累病了,医生和护士同志们都辛苦了。”
听到这么平易近人的关心,医生心头一暖,张了张嘴却是什么也没有说出来。
闫冰直接走进了李成的病房,拉了一张椅子在李成的床边坐下。
李成感到有人来到身边,当即缓缓的转过头,闫冰就看到了一张惨白的脸,高高的颧骨,两眼无神,短短时间,人都瘦脱相了。李成看到闫冰,喉头滚动,有气无力的说道:“政委是来送我到军事法庭的吗?“
闫冰笑了一下说道:“上什么军事法庭,你又没有临阵脱逃,你们这一仗可是立了大功了。”
“立大功?政委,同志们都牺牲了,哪里还有什么大功呢?是我害了同志们,我对不起他们....…"
说着话,或许又想到了那些被自己送到战场上牺牲的同志,眼泪立即就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李营长,这不是你的错,我们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次我们对上英军,是知己不知彼,一胜一负。咱们胜利了,就是你们英勇作战的结果。所以这次的错误不是你的指挥错误,而是我们低估了英军,拿英国佬的战斗水平和满清比的错误,他们根本就不具有可比性。”
尽管有闫冰的安慰,或许闫冰说的也是事实,但是李成依旧是半死不活的模样,他依旧轻声的嘟嚷看:"是我带着大家上战场的,我就有责任,就是我害了大家,我就有错!”
第三百一十六章:
闫冰看到李成还是这么一副样子,知道这些话不行,他直接说道:“李成,你作为这次战斗的指挥官活下来了,那就立即把身体养好。现在当务之急是赶紧把经验教训给总结出来,防止以后还出现这样的事情,你就有责任和义务把他们鲜血的经验告诉我们。所以你不要再想着死。李成同志,你们营这次和英军的对攻,付出了很大的牺牲。你们先锋营就是我们军队学习的榜样,你们就是我们的革命军的脊梁。所以你需要立即把身体养好,进藏部队的战斗才刚开始呢,全国还有那么多地方等着我们解放呢。我们也都在等着你的汇报呢。”
“政.......政委,我们营都拼光了,我...…”
“我们已经向军委给你们请功,向军委给你们申报荣誉称号。你看看你现在这个样子,对的起同志们的在天之灵吗?同志们都是自愿来XZ参与这场圣神的反侵略战争,所有的同志都应该有战死的觉悟,出发之前主席来电报就已经说过了,要有死在Xz,埋在XZ觉悟。他们是为民族解放而已,是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而死,死的光荣,死的伟大。但是李成同志,你不能倒下啊!我们还要继承这些同志的遗志,继续战斗下去,部队打光了就重建,我们优先帮你们完成人员的调配,现在还有不少同志等着你归队呢?”
“还有多少存活的同志?”
闫冰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道:“不少人就住在这医院里头。”
听到了这个消息,李成不知道是高兴还是难过,他使劲的又眨了几下眼睛,然后再次张嘴嘶声痛哭起来。
闫冰叹口气,站起身来。正在他准备离开的时候,就听李成哭道:政委,我有错啊!”
如果张英豪看到,可能会误认为是电影的镜头了,这种电影里面的镜头,张英豪会觉得这也未免太矫情了。但是身在局中的人,闫冰却能完全从李成的声音中听出其中的痛苦,那是比死亡还要痛苦的心中伤痛。
“是人就会犯错,关键是要做到不贰过,好好养伤。"闫冰感觉鼻子发酸,丢下这句话,边揉着眼睛边走出了病房。
1904年8月8日,革命军进驻藏南重镇亚东,并且把一些没有价值的重伤员全部交给了英国佬。
至此,革命军进藏部队胜利完成了将红旗插到喜马拉雅山的神圣使命。革命军突然出现在亚东,把沿途沿所有敢于反抗的英国士兵全部杀了个遍,投降的士兵直接送往了XZ内部,进行强制义务劳动。驻英印的总督寇松勋爵此时才知道进军Xz的英军全军覆没的消息。
这个消息传到欧洲,顿时引起了轩然大波,震动了整个欧洲大陆。欧洲各国纷纷嘲笑英国佬,居然在那么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吃瘪了。不过革命军也让人带话给了寇松勋爵,把革命军的条件提了出来,并且让他们派人到四川去谈判。
至于现在是否解决边境问题,其实张英豪一点都不急,
张英豪相信只要自己不突然暴毙的话,现仕就辟(大远境/o自己会吃亏。
革命军进军XZ以后就不打算离开了,不过现在初来乍到,一切也都不能着急,急就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解决了英军入侵的问题以后,革命军立即就像乖小孩一样安静了下来,好像什么事情都不管了一样。不过也不是什么都不管,现在有了那么多的印度俘虏,这些人可不能吃白饭,架桥铺路,挖山穿石,哪里危险就哪里有他们的身影。
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修通这条川藏公路。所以李勇他们四处招集人手从拉萨开始修。革命军现在在XZ没有任何的根基,只有通过辛苦的劳动,让XZ的人民看到革命军是—群什么样的人,让更多的XZ人民也加入劳动的队伍。
上一篇:人在崩铁,每月一个概念级能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