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之英雄时代 第147章

作者:豪圣勇贤

所以董卓被灭以后,东汉朝廷政权彻底衰落,接着就开启了混战模式和三国鏖战。灾难开始。五百多万人战死,人口直接减少四千多万。诗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余一,念之断人肠说的就是这个时候的事情。而到了三国时期人口直线下降到七百多万…..…”

在张英豪的眼里,董卓其实和前世的袁大头很是相似。都是王朝末期,都是在中央拥兵自重,都出现了纵兵抢掠,都是没有什么基本盘,都是拼命拉拢旧臣,扩大势力。只是袁大头迫于无奈最后只能推翻满清,但是搞了一个称帝的骚操作搞死了自己。董卓却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诸侯依旧不听命令,最后旧臣与诸侯勾结被反噬而死。

讲完课,回到办公室,就接到重庆发来的电报,有货船进入重庆,打算进行贸易,张英豪瞬间就笑了起来。狗改不了吃屎,西方列强固然有对华━致原则,也有共同的利益,但是里面的矛盾却也是少不了的。这封锁自己才多少时间?就已经有人来到重庆贸易了。

张英豪立即回了一个电报,就一个字:可。

张英豪觉得自己同意贸易就是四川最好的表态了,不过想到表态,张英豪又想到现在日俄开战,此时应该顾及不到蒙古地区了吧?

于是张英豪立即发出电报,询问陕西的情况。

此时的陕西,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基本算是稳定下来了。张峰很快来了电报,把陕西的情况简单的说了一下。张英豪想了一下,前世徐树铮收复外蒙古仅仅用了八千兵力,现在整个蒙古地区大概人数和×Z差不多,也就一百来万人。

但是这里是大草原,需要的是机动兵力,至少需要的是骑兵,步兵的话,守卫城镇还可以,出击就力有不逮了。那些马匪来无影去无踪的,步兵很容易就吃亏了。

想了一下,觉得暂时条件不成熟,所以也就暂时放弃了进军蒙古的打算。只是立即给张峰去了个电报,让他加紧训练骑兵。那地方如果经营不好,就是一个吞金兽,如果经营的好,那么就是一个聚宝盆。

既然现在还不打算出兵,那么,就只能忙其他的事情。自从上次黄三德离开四川以后,经过他牵线而回来的人不少。其中不少都是曾经为美国人修过铁路的工人,还有一些比较高学历的人。这让张英豪萌生了再办一个大学的想法。

其实这个想法张英豪很早就有了,但是之前张英豪自己一直没有这个能力,没有这个精力,也没有这个师资力量,所以无法付诸行动。但是现在前进党的发展很顺利,很迅猛。相关的人才却是捉襟见肘,很多的工作都靠军队来完成。

虽然办了技校,里面现在也是人满为患。所以张英豪直接找来现在的教育部部长白天龙同志来商量这个事情。以前张英豪亲自兼任教育局局长的时候,对于教育这一块还是非常熟悉的,不过卸任教育部长以后也有一段时间了,也没有过问里面的具体情况了,不清楚现在发展的怎么样了?

“天龙啊,现在咱们的入学率怎么样啊?“

“主席,现在的入学率并不是很高,还是有很多家庭送不起孩子读书,或者是不愿意送孩子读书。”

“嗯?你说送不起我可以理解,你这不愿意是什么意思?”

“唉,主席,十多岁的孩子在农村已经算是半个劳动力了。男孩子割草,插秧那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女孩子在家里煮饭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有些父母宁愿把他们留在家里干活,也不愿意送他们到学校学习。”

张英豪想了想,也能够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这个时代女孩子来了初潮以后就张罗这结婚或者换婚了,很多人十多岁都已经当上父母了,自然不可能还来学校读书了。

“这样啊,那么,现在男女入学的比例怎么样?““嗯...…"

“照实说,这个东西就在那里,还能怎么样?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

“女娃子读书的就更加少了,很多女娃十多岁就结婚了。那些父母根本不愿意把孩子送到学校里去,不少人觉得学好以后也是别人家的人,没文化也照样没什么事。”

“那么,现在男女入学的比例大概多少?“

“现在还好点了,六七岁的孩子男女比例七比三。有些地方能够达到六比四,咱们成都几乎就是一比一了。不过年纪越大,男女比例就越大,女孩子就越少。”

“嗯,这方面你们宣传到位没有,你们这些领导,学校的老师在开学的时候,有没有去那些辍学的家庭里面了解情况?”

“主席,基本都去了解过了。不少就是不愿意孩子这么大年纪了还在上学。有些家庭是看到领居家的孩子不上学了,在家里干活了,他们也跟着就不送孩子上学了。”

“你们有没有想办法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主席,我们每次开学的时候都会下通知,对那些无故辍学的孩子进行家访。尽量劝说他们回归校园里面。”

“效果怎么样?”

“对于这些半途辍学的人,一般还是能够劝回学校的,不过有些人家依旧是不愿意再让孩子读书。”

张英豪想了一下说道:“好,我知道了。我这边会下个通知,所有政府,军队,及其相关的人员,孩子至少要读到初中,不得辍学,否则的话,相关的待遇就要扣除。”

“主席,毕竟有些孩子.....”

“当然,那些实在不能读书的,我们也不能强求不是。不过,你们这边要多多的宣传,知道哪里有孩子没有去学校的,要尽量去家访,去动员。等下我这边会下个通知,通知到镇子里面,然后再让那些村长出面劝说那些不愿意送孩子读书的人,这东西也不好强迫啊。”

“是啊,强迫一天两天,几天以后就不来了,没有一点用处。”

张英豪知道,在中国送孩子读书成为普遍的意识那也是后世经过多少宣传才完成的。而且就算是到了二十一世纪,中国也没有完成百分之百的入学率,所以张英豪也不能够强迫那些人送孩子读书,但是军队,政府这些部门,自己还是可以强迫他们送孩子读书的。

“今天啊,我是想和你商量一下我们四川办一座现代大学的事情。”

“主席,是像京师大学堂那样的学校吗?”

“哦,你还关注过这个问题。是也不是。京师大学堂那样的的确是现代大学,但是我想办理的却也不完全相同。目前咱们国家办的学校,几乎都是文科,我们办的学校,那是必须偏向理工类的大学。”

“文科,理工类?就是物理,化学吗?”

“也可以这么理解吧。英国、法国这些西方列强国家之所以比我们强,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当中一个最直接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他们的工业比我们好给,他们的工厂比我们多,他们的技术比我们先进,他们的枪炮比我们的好,他们的东西比我们好。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就是,就是他们理工类的人才比我们多,我们国家一直不重视科学研究。而理工类,就是研究数学、物理、化学等等。”

张英豪给白天龙详细介绍工业化的作用,介绍现代化技术的发展。

工业。

工业并不是建立几个工厂就可以的。他需要的是海量的技术工人,以及海量的科学家、工程师。在历史上从洋务运动开始发展工业,一直到新中国的建立,中国的工业都处于最初级阶段。甚至经过几十年的战争之后,新中国成立时候的重工业,甚至还不如晚清末期。本来还有东北这个日本留下的遗产,但是也都被苏联掠夺一空。洋务运动时候建立的很多工厂,在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大部分都已经停工,清末能造的很多东西,到了后来都不能用了。

这个从大学的分类也能够看出来。在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中国的所有大学基本上都是文科,理工科不是没有,但是少的可怜。就如当时中国最好的清华、北大,他们百分之九十以上也是文科。

为什么日本战败后能够在短短时间内重新崛起?

第三百二十七章:

美国的扶持确实对日本帮助不小,但是真正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的工业基础和人才依旧健在,区区战败了而已,根本算不得什么。德国,法国,英国,苏联这些国家在二战的时候基本变成了废墟,但是他们也没用多长时间就恢复了元气。为什么新中国解放以后能够在东北能够建立那么多的工业?虽然东北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一部分原因,但是更加重要的还是因为日本在东北遗留的海量的技术工人。苏联虽然把机器拆的拆,炸的炸,但是东北的工人却都依旧建在,这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而新中国成立之后,大规模的进行工业化,工业人才非常缺乏。因此新中国就完全变化学习科目,一直到八十年代、甚至九十年代初为止大学大部分都是理工科。特别是新中国初期的时候,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大学科目是理工类,甚至一些社会类的专业都被直接砍了,从大学科目当中消失。为了工业化,新中国缩小了文科类,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理工人才。

一直到二十一世纪,新中国也是每年都培养海量的工程师,用量变来引起质变。正是因为有了这样海量的工程师,中国的工业才能够迎头赶上。虽然技术上还无法完全超越欧美强国,但工业规模在张英豪来这个世界之前,已经是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而现在的中国教育却不同。

虽然朝廷还没有废除科举,但大部分读书人依旧是毕业之后想要进入官场,最起码进入政府部门工作。因此现在的学校培养学生,跟以前几乎是没有区别,京师大学堂也几乎没有教理工科,奇技淫巧在大学不受欢迎那是现在这些旧文人必然的想法。

张英豪想要改变这个。

张英豪从来都知道革命之后,不能只是打仗,还需要建设,而且建设更加的重要。特别是未来想要和列强对抗,不被他们欺负,中国就必须要工业化。但工业化绝对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绝对不是吹吹牛就能够变出那么多工厂。只要是想建立工业,那么就必须要很多理工类的人才。只有足够的理的工类人才,才能够发展工业。

所以张英豪才希望成立一个专门的理工类大学。

白天龙听完了张英豪的解释,非常的理解,毕竟他可是喝过洋墨水的人。他也明白张英豪的意思,想要让中国的枪炮和西方—样好,就需要足够的技术员。而想要有足够的技术员,就需要专门的学校培养他们。

“主席,办大学需要的钱可不是少数啊!““呵呵。”

张英豪苦笑一声,接着说道:“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算是大问题。不仅仅是钱不够。更多的是老师都不够。中国在这方面太落后,真正学习理工类的人很少。想要成立这样的一所大学,需要的老师很多。可是我们手上没有那么多人才。”

“那么你的意思是...…”

“天龙,我希望你们这些喝过洋墨水的人能够出任这所大学的老师。你们在海外学的是什么,就到这学校来上上课,带带学生。当然虽然偏重理工类,但也学习历史、哲学、法律等等。只不过是增大理工类的比例而已。”

“主席,我是没问题的。"

“还有啊,就是发动你们的关系,把海外的人才,能找来多少就多少。多个人,就多份力量。”

“好。不过现在真正学理工类的学生很少。而且真正学习理工类的都是留学欧美,咱们四川这里几乎就没有几个啊。”

“唉,再难也要搞。只要我们自己秉持着科学的态度,就像我们的工程兵指挥学校一样,一批学生比一批学生进步,最后自然能够把学校越办越好。“

张英豪知道自己现在的实力不够,人脉也不够。这些留学生应该也好不到哪里去。不过他们应该是有很多办法可以引进一些老师的。

“天龙啊,中国要崛起,工业是必须的。要完成工业化,就需要出众的理工类人才。说不定我们今天要成立的大学,会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好的大学,会在历史上留下浓重的—笔。”

“是啊,偌大一个中国,居然连一所像样的大学都难找。找几个大学老师都找不到。也确实是太寒渗的,也难怪被人欺负了。”

“嗯,你好好的物色一下校长的人选。我就先把教学楼给建立起来再说,简陋也好,困难也罢。必须要把他给建立起来,就算是暂时给咱们自己的同志深造,也总比没有强。”

“好的,主席。”

“这样,我们成立一个建校委员会,你亲自领头,再找几个你的同学合作一下,人多力量大嘛,咱们这个学校要怎么搞,赶紧给我一个计划书。还要寻找老师,弄课本,这些都不容易啊。把专业给弄出来,就算现在没有老师,以后也会有的,咱们现在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至于说好不好的问题,留着以后解决吧!辛苦你了。”

“主席,没什么辛苦不辛苦的,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把这个大学的事情给交代下去,面对小学的入学率,张英豪觉得是不是宣传的不够,就算是宣传的足够,也还要再加大宣传。

来到宣传部,张英豪直接召集宣传部的党员和领导开会。宣传部的部长从张伟强卸任以后,就让经历过一段基层锻炼的陈天华接任了,宣传副部是一位后来挖掘出来的人叫邹桂文,也就是后来改名的邹容。张英豪对于邹桂文那是一点都不知道的,后来听说叫邹容以后才知道的。

邹容最出名的就是写了《解放军》,前世他以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提出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为指导思想,阐述了反对封建专制、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必要性,指出了“革命"乃对上下古今、宗教、道德、政治、学术,以及日常事物存善去恶、存美去丑、存良善而除腐败的过程,故赞美曰:“巍巍哉!革命也。皇皇哉!革命也。”

他还从清王朝官制的腐败、刑审、官吏的贪酷,对知识分子、对农民、对海外华工、对商人、对士兵的政策及对外的一系列政策,揭露了清政府对国人的压迫,分析了革命爆发的必然性。明确宣布革命独立之大义在于:“永脱满洲之羁绊,尽复所失之权利,而介于地球强国之间”,“全我天赋平等自由之位置”,“保我独立之大权”,即推翻封建专制王朝,建立"中华共和国"!最后邹容被捕入狱,折磨致死。

不过这一世,邹容的命运自然就完全变了。当张英豪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了成都和重庆以后。这个十七八岁的少年也就没有想着到日本留学了,而是立即就想加入革命,不过那个时候,解放区的不少同志还不知道到底要怎么处理资产阶级的问题。

毕竟邹容的父亲是在重庆一位有名的商人,他的儿子到底加入革命有什么目的是也不知道。这件事还引起了肃清反革命及怠工安全委员会的介入,毕竟这事接纳一个邹容很容易,但是这却是一个政治问题。接纳了一个,就会有千千万万个。

最后肃清反革命及怠工安全委员会把调查的资料确定这是一个背叛了自己利益的个人后,就把他给放了。而招人单位最后也不确定能不能招收,但是这毕竟是个读书人,已经算是比较难得了。所以请示张峰,张峰也知道这个事情一开头就相当于定了一个调子,后面有相似的人过来投奔的话,可能就会成为一个依据。

所以他也发电报给张英豪,询问怎么处理。张英豪至今还记得自己回复的电报内容:只要认同我们土地革命和人民革命的理念的人,有多少我们就要多少。张英豪知道这个时候的中国可是没有共产主义之类的宣传,也没有两党卧底的事情。张英豪完全不相信满清有这个行动力,给自己搞个卧底之类的事情。

对出现在自己队伍里面的历史名人,张英豪也愿意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因为前世他们就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所以只要赞同人民革命和土地革命的人,张英豪就敢收。而且就算是地主家的人,只要他把他家的地给交出来,张英豪也依旧没有为难他们,更何况是有更大进步的资产阶级的后代。

当初邹桂文加入新兵训练营,很快就展现出了他与其他同志的巨大差异。拥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勤奋好学,可以说在新兵训练营里面算是一枝独秀了。很快就给他安排了相应的工作,直到张英豪发现他在文学方面的底子,调来给自己当了一段时间的秘书,后来就到了宣传部工作。当时张英豪还是兼任宣传部的部长,也有意让邹桂文接手,不过最后陈天华的光芒也十分的耀眼,所以实习了一段时间就让他去当副部了。

这个时代的革命宣传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慷慨激扬,非常喜欢鼓动人心,就好像不喊口号,不鼓舞人心,就不会演讲,宣传一样。就像李大钊说的: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之天下。这句话实际用处一点没有,但是他就是鼓舞人心。就好像能够让人看到一副生动的画面,红旗招展,迎接胜利。

虽然张英豪知道这个时代里面有很多英雄人物,但是张英豪完全没有去搜集这些人的癖好,有时间去寻找几个自己记得的人,还不如自己多讲几节课,或许就培养了几个出来了。这个时代激烈变动的时代里面,只要敢于斗争,善于学习,跟对了人,那么就完全会有一番作为,成就完全不会低。

等相关人员到齐以后,张英豪把相关的儿童入学数据说了一遍以后,马上询问关于孩子入学的宣传情况。

“主席,该宣传的东西都已经宣传出去了,现在就看今年的入学率到底怎么样了。”

“你们是怎么宣传的?”

“报纸,杂志上发表文章啊。”

“你们觉得那些贫苦家庭的人能够认得那么多的字吗?““主席,这....…”

“唉,我们宣传是要分对象的,能够看懂这么多文字的人,难道还不知道读书的重要性?我们现在宣传的对象主要就是那些没有送孩子读书的家人或者读了一段时间以后又再次辍学的人的家长。你写个文章,他们看的懂吗?“

“主席,我知道怎么做了。”

“嗯,那就好。咱们要想尽一切办法的宣传,让那些家长知道只有读书了,才能有出息。要全社会都形成一种孩子都要送到学校学习的氛围,让家长们觉得不送孩子去读书就是在犯错误。同志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啊。这些人能不能树起来,能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他们不学习,能行吗?

我们现在多动员一个孩子上学,就能在未来多一个合格的建设者,给我们建设新国家添砖加瓦。从现在就开始宣传,把我们的宣传工具的用起来,编几个剧目到乡村演出,编几段顺口溜出来,就是要想办法把孩子都弄进学校。”

“主席,我们这边马上就布置。”

“嗯,这个事情不能松懈,要当做最重要的事情来抓。要让每一个老百姓都知道送孩子读书的事情。当人人都送孩

子读书了,就那么几户家庭不送的话,1他1出的于战旧还有说他们的。所以宣传不能是一阵风,而是要持之以恒。还有

咱们法律的宣传,可以和教育放在一起宣传嘛。”

“好。”

“哦,对了,陕西那边也不要漏了。”“主席还有什么吩咐?“

“咱们四川除了少数民族地区,其他地方基本已经完成了土改,接下来就是搞建设了。你们要大力宣传妇女同志出来工作的事情。你们去和妇联的同志联系一下,多多鼓励妇

女同志出来工作。妇女能顶半边天,有一半的人定妇女,运个也是重中之重。”

其实这个时代如果按照常理来说,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就业机会,根本就解决不了妇女同志的就业问题。张英豪为了增加就业的地方可谓是绞尽了脑汁。重工业也根本就容纳不了那么多妇女同志的就业。后世是依靠制造业解决大量的

京就尤业问题,后世的制造业为什么这么发达?那是内不患看凡大量使用,拥有巨大的需求。但是现在的中国,电都没有几

个地方有,谈何发展电器呢?谈何制造业呢?没有电器这类的制造业,张英豪自然就大力发展纺织业,食品等轻工业,

虽然不能完全解决就业问题,但是依旧可以安排不少的女工工作。这也是这个时代必须土改的原因之一,解决妇女同志的吃饭和就业问题。

川西平原是整个四川的精华所在,资中、内江的糖;泸州,叙府的粮;更有着堪比扬州的自流井盐区。前世的四川军阀开始的军费不过六百万,但是经过十年混战军费就达到了五千万,这些钱可是全靠自流井的盐。而且此时的叙府是整个川南的贸易中心,这里此时变成了仅次于成都和重庆的繁忙场所,工厂越来越多,商贸越来越发达。

自从上次川滇小规模的冲突爆发以来,到现在已经是差不多三年时间了。虽然云南、贵州的满清政府方面仇视四川赤匪,但是却也挡不住对双方的互补需求。就满清那渣—样的基层政权,哪里挡得住人民的需求。开始的时候云贵满清官府还设置关卡拦截,被解放军收拾了两次以后,满清索性连关卡也撤了。云贵和四川的贸易几乎都集中在川西地区。

解放军为了防备满清突袭进攻,也为了保证叙府的稳定,就在叙府驻扎了军队,现在负责驻防叙府的就是曹强,他刚刚接受完陆军中级指挥学院的培训,就被调往这里驻扎,现在已经是晋升成为一个团长了。

他刚到叙府不久,就对叙府地区展开了一轮大扫荡,对不少人迹罕见的小路也进行了突击巡查。结果,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就在三天前,下面巡逻的同志就遭遇到了袭击,并且成功抓捕了—批贩运鸦片的商贩,他们都是打着从云贵运输土特产的名义来的。

由于现在四川已经不使用银钱了,所以进行贸易的商贩大多都是把商品运到四川售完以后,直接在四川进货后运走,把他们赚的人民币全部花掉,这一来一回其实能够赚更多的钱。实际上四川出现了不少其他省份的土特产,云贵也有不少的特产运到四川,价格不低,销量也不错,就算是依靠正规的商贸渠道,也是能够赚不少钱的,根本不需要贩卖鸦片这种害人的东西。

所以一般情况下,也没人怀疑货物会有什么问题。不过赔钱买卖无人做,只要有足够的利润,杀头买卖照样有人做。但是这次足足运输了两千多斤,最重要的是这些毒贩还不知道叙府已经出现了警犬部队,警犬也是专门为云贵准备的,曹强都没想到自己这一出手就建功了。

第三百二十八章:

云贵这些地方自古以来就不是什么富裕的地方,这里的大多数人都穷怕了,现在看到四川现在越变越好,心里跟猫爪子挠似的,痒痒的不行。让他们老老实实做生意也不容易,都幻想着━夜暴富,而且做生意需要本钱,很多人想做生意但是都没有本钱。

而且云贵地区的道路实在是不行。要想做好生意,或者说要想富,那就必须先修路,这就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但是云贵这地方处于高原地区,山路崎岖,修路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云贵的满清官府现在根本拿不出钱来修路,就算拿出来了,满清也没人愿意花费那么长的时间修路。毕竟修路不是短期就可以完成回本的买卖。历届云贵总督有了一本万利的鸦片,根本不愿意费那个劲去修路了。

云贵是穷省,还要负担守卫边疆的重任,根本承担不起那么多的军费。所以一直以来都要四川接济云贵两省。四川革命以后,云贵根本没有办法支撑整个云贵地区清军的运作。现在四川越来越强大了,以往的云贵强军现在也越发尴尬起来,再加上上次战败,满清也看不上这支军队了,现在只能靠贩卖鸦片来维持军队的运转了。

但是四川禁烟,鸦片运进来就能够获得几倍收益。所以周边省份的无数不法分子都瞄上了这里面巨额的利润。这次行动缴获了两千多斤鸦片,曹强自然不敢隐瞒不报,他可不愿意为了这一千多公斤鸦片把自己弄上断头台。所以立即汇报给了自己的旅长李老虎。李老虎知道这个事情的严重性。立即赶往叙府查看情况。

欧阳军被调往进军XZ以后,接替欧阳军工作的就是李老虎,当李老虎阴沉着脸看着缴获的云土的时候,立即下令在叙府地区再次展开全方位的排查,同时让曹强把那些个大烟贩子带进来。这些人一进来,李老虎就看出了这些人都是行伍出身,而且是有相当训练的那种。

李老虎抓起其中一个人的手臂,把那人的手掌打开观察了一下。就发现手掌上面有一层老茧,这东西一般都是长时间使用枪支才会形成的。

“曹强同志,这些东西是你缴获的,对此你怎么看这个事情?“

在解放区,党员干部之间只有职位的不同,没有身份的不同,党员干部之间不可以用"兄弟"这样的称呼,这是张英豪明令禁止的事情。情前世张英豪看那些抗日神剧的时候,有人喊话要冲锋的时候,一般都是"兄弟们"这几个字,张英豪听着觉得特别的别扭,其实用同志比用兄弟这两个字好多了,毕竟兄弟之间是亲缘关系,但是同志之间却是共同的奋斗目标的关系,兄弟之间的数量是有限的,同志的数量是无限的。而且喊兄弟就会拉帮结派的意思,喊同志就没有这个意思。兄弟之间是要给面子的,但是同志之间只需要讲同志之情,这里面就不涉及到面子的问题,同志之间讲做事情,兄弟之间将分配问题。

“旅长,我觉得这是云贵有预谋的,他们通过向我们解放区贩卖鸦片可以筹措军费,第二就是可以降低我们的战斗力。能够如此大规模的贩运毒品进来,看来咱们四川内部也出现蛀虫了。不然这么多货物,绝不可能销售出去。”

李老虎点了点头说道:“现在给你个任务,马上全城再排查一遍,不管涉及到谁,一律给我抓捕起来,毒品危害太大,我会立即向主席汇报此事的..…”

处理好宣传的事情,张英豪就接到了一封叙府发过来的电报:截获鸦片两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