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之英雄时代 第175章

作者:豪圣勇贤

既然明确了现在就是和英国佬处于敌对势力,张英豪就想起了前世的对越反击战,中国反击越南却没有占据越南的—城—地,在打败越南以后就迅速退回了边境线上和越南进行武装对峙。

张英豪心里的想法就是用闪电战的形式快速进军,攻克密支那以后就直接大肆破坏当地的基础建设。这样不仅能够为解放军争取大量的时间,消耗英国侵略者的大量物资,也能极大地拖延英军的进军步伐。所以张英豪索性就将突破地点选在了密支那,只要攻占了这里以后再直接选择撤退,就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争取到主动权,英军就需要大量的时间重整旗鼓,有了这时间,那么解放军在整个江心坡以及胡冈谷地地区就基本能够完全站稳脚跟了。

英国认不认输其实都无所谓,几年前刀安人仅凭四五百土司兵在盈江铁壁关地区就能够阻挡英军八年之久,张英豪绝对不会相信解放军会比不过土司兵。而且只要解放军攻克了一次密支那以后,英国以后再想要派兵北上就必须要考虑解放军故技重施了,有了一次教训以后,英国佬必然会在滇缅边境上有所收敛,并且在滇缅边境线上修筑堡垒。修筑堡垒自然是好事,堡垒虽然能够保护英国军队的人身安全,实际上也会直接限制英军的北上扩张步伐。就像长城一样,虽然保护了中原地区,但是其实也限制了中原往北发展的力量。

在接到张英豪的整个作战计划以后,张建平一看就明白了此战的关键就是一个“快"字。大军闪电攻克密支那以后,在英军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军队直接撤回境内,这样能够获得较长时间的和平时期。

在滇缅边境的两边,解放军和英军双方都是剑拔弩张,

一场大战在所难免。陈松霖此时正带领看一个团的兵力在快速行军,此时他的心中的豪情涌动,中国自古以来对于西南

边疆就缺乏有效控制,甚至可以说是无边也无防。边疆地区几乎全部交给土司头人治理,历代统治者都只是把这些土司

头人当做工具,把边疆地带土司头人管理的地区当做缓冲区而已。对于统治者而言,这些地区是不是自己的土地都无所谓,只要这些地方维持住稳定和能够反侵略就可以,基本就没把这些地区当做自己的国土看待。

但是陈松霖知道现在一切都变了,前进党现在要建立的是一个现代民族主义的国家,那么这个国家首先要确定的就是哪些是自己的国土,哪些是自己的人民。只有确定了这些,才能够知道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谁又是自己人,才能确定战争的正义性,春秋无义战,但是解放军必须牢牢地抓住那个“义""字,让人们知道这是保家卫国的战争。

而此时,滇缅边境线名存实亡、形同虚设,这么—大片的地区暂时都算是无主之地,根据捡到篮子里的都是菜的原则,现在就是拼命捡的时候,成本不可谓不低,中英双方之间虽然最后必然需要用战争的手段的解决问题,但是此时这些土地就是哪边捡到的就是谁的。捡到篮子里面以后,这些土地就变成了全国人民的土地,全国人民自然都会支持解放军牢牢的守住自己的土地的。

他此时依旧记得李老虎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同志们,我们一直说要解放全中国,现在边境人民要铭主与自由,当地人民绝对不能让他们沦为英帝国主义的奴隶,这些自古以来就是我们的土地,也绝对不在我们手里丧失,成为英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我辈军人如果不能守卫国土,那么就愧对这一身的军装,满清无能,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丧城失地,现在只有我们能够看守住祖宗留下的基业,必须牢牢守住国土不失....…”

陈松霖觉得这个“当地人民"几个字用的很好,这些地方的人愿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中国人还真不好说,但是和他们站在一起反侵略是绝对没有一点问题的。打过交道以后,变成中国人就没有问题了。

解放军从进入军营里面的第一课开始,就不停的给同志们灌输国家民族、保家卫国等观念,领土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不说深入骨髓,大家也都明白李老虎说的是什么意思。在前进党和解放军强大的组织力量面前,解放军战士们可以流血,可以丧命,就是不能失去寸土,这必须要成为解放军融入骨子里的信条之一。

想起李老虎的动员讲话,陈松霖又想起当初他们巡逻边境的艰苦过程,嘴角不自觉的流露出一丝苦笑。他算是第一批率领军队正式肩负起边防任务的部队。他们刚刚巡逻没几天,糟糕的气候就让他们吃足了苦头,边境地区潮湿闷热,

能够提供给人直接食用的淡水也 o就要求同志们大量饮水。

当地虽然也经常降雨,森林之中也确实不怎么缺水,但是这些丛林里面的水虽然看起来很干净清澈,但是绝对不能喝生水,这些溪水之中含有大量的细菌、病毒甚至是寄生虫,一旦喝下去以后,轻则拉肚子,重则甚至可能丧命。饮水必须全部煮开或者要靠后方补给,没有足够清洁的用水,偏偏热带雨林里面气温潮湿炎热,不少同志因此感染了皮肤病,浑身奇痒无比。

除了水之外,热带雨林里面还有数之不清的危险,蚊虫、蚂蝗更是黏上人就舍不得脱嘴,恨不得把人吸干,毒蛇也是不计其数,伪装一流,时时刻刻威胁着同志们的生命安全。最开始的时候,同志们没有注意到这些,不少同志纷纷中招。陈松霖自己带着同志们巡逻的这段日子里,仅仅他们团就非正常减员伤亡三十多人,里面还有八人直接牺牲,至于整个部队损失就更加惊人。

不过这种困难并不能够吓倒解放军,只要秉持着科学的态度,认真跟着当地人学习经验,总结教训,再加上解放军大量的招募当地人当兵,又有像刀安人这样的地头蛇帮助,同志们很快就总结出了在热带雨林里面一些基本的生存与生产技巧。再加上这些地方雨热充足,物产丰富,土地也肥沃,解放军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生活,而且在吃食方面很容易就能够做到自给自足的地步。

反观英国佬就不行了,英国殖民者想的只是拼命掠夺殖民地的资源而不是辛苦的经营和建设。他们也没有自己种地的习惯,到哪里都要靠殖民地的人民供养,大大加重了当地人的负担,当然,英国佬对此一点都不在意。所以两厢对比之下,双方所面临的后勤压力和问题一目了然。

殖民者们殖民全球是为了发财,为了获取廉价的原材料和扩充市场,英国军队来缅甸可不是为了战斗的,他们也不知道自己为谁而战。而且现在的英国军队多数也是少爷兵,得了老爷病,他们来到殖民地就是为了享受的。对于他们来说,所有的土著都是他们的奴隶,他们来远东这穷乡僻壤仅仅是当兵吃粮或者获取资历而已,士兵们并没有足够的动力去主动开疆拓土。

偌大一个缅甸就驻扎那么一点军队,有如此之多的奴隶侍候自己他不香吗?为什么还要去扩张一些没用的土地呢?而且那些土司头人也不是吃素的,就像仅仅一个土司刀安人就阻挡了他们八年之久,最后还是依靠外交手段才解决土司军队的问题,完成了土地吞并。英国这些少爷兵自然不愿意到那些野人部落去吃苦受累。事实上这也是英国在缅甸地区向北扩张速度缓慢的原因之一。

所以现在英军遇到了前进党领导的解放军就直接麻爪了,对于前进党来说,解放的土地就是自己国家的土地,解放了当地人民就变成自己的国民,力量只会越来越强。但是对于英国殖民者,特别是对于那些士兵来说,即使攻占了再多的土地,他们自己又能够获得多少好处呢?为什么说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就是因为帝国主义军队不知道为谁而战,资产阶级国家占领一个地方或者打算去侵略一个地区以后,首先就需要考虑投入和产出问题。当一个地方的人民抵抗太过于强烈,占领成本太高的时候,殖民者们自然就会放弃,这也是为什么义和团运动以后,列强国家直接放弃了吞并中国的打算,重新扶持满清的原因之一。

而这也是小民族战胜大民族,弱小国家战胜强大国家的秘诀。不说抗美援朝和抗美援越战争最后都取得了胜利,就是二十一世纪以后美国入侵阿富汗战争,简直是摧枯拉朽般获得了胜利,但是最后也受不了治安战而不得不撤出。所以像越南、缅甸这些丛林密布的国家或者地区,只要稍微散播民族主义,当地人抵抗的足够激烈,当地又丛林河流密布,易于隐蔽,其实只要组织得当,这些地区很容易能够获得国家的独立。

越南、缅甸等地区也不是没有革命者来找过张英豪,希望能够得到解放区的帮助。但是,现在的张英豪丝毫没有对外输出革命的想法,前世的中国在这方面吃的苦头不要太多。越南这个反骨仔就不说了,派出陈匮等军官教会了他们打仗,赶走侵略者,并且自己还卖肝卖肾援助他们,但是最后反过头来狠狠的咬了中国几口。

让几十万优秀的中华儿女血撒战场的抗美援朝战争,在志愿军还没有撤出朝鲜的情况下,金大胖就已经开始在内部清洗亲中派了,但是中国为了战略安全,依旧只能纵容他们,最后还要不停的奶着他们;

远在欧洲的社会主义灯塔之国阿尔巴尼亚,那个时候的中阿友谊可是比前世穿越前的巴铁友谊还铁。在当时国内经济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中国人民自己节衣缩食,勒紧裤腰带,万里迢迢,不惜代价从经济到军事、从资源到外汇竭力援助二十四年,总金额超过一百亿人民币。但是最终还是在中美建交以后,把中国列为主要的敌人,全面反华。阿国历史课本上更是对中国的援助只字不提,又是一条喂不熟,喂不饱的狼。

对于中国来说,中国自己就是一个世界,办好了中国自己的事情,世界自然会有中国的一席之地。而且,张英豪知道,无私的援助其他国家是万万不可取的。如果说某个国家或者地区发生了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给予人道主义帮助是没有问题的。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吃不起饭的穷国,穷的只是不愿意劳动的人而已。中国资源如此匮乏都能够解决吃饭问题,世界上其他的国家和人民自然也可以。所以,对其他国家的帮助就应该要建立在公平交易、互惠互利的前提下。用矿产,用任何的产品交换都没有问题,但是一方单纯的给予,一方单纯的接受是绝对不能长久的,是不符合物资交换的规律的。

第三百七十二章:

现在的张英豪态度其实很简单,中国不需要其他国家的什么无私帮助,公平交易,互惠互利;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所以对于张英豪来说,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想尽办法获得更多的土地,只要中国的土地足够多,那么将来发展的潜力就足够大,中国就越不需要看帝国主义列强的脸色行事,甚至中国能够吊打全世界。如果现在去支援越南、缅甸这些地区,让他们早早的独立建国,那么张英豪领导的中国就失去了更多开疆拓土的机会,最终受害的也绝对是中国,其实就是在给自己找麻烦。

而且,革命,革命。首先就是要把自己的脑袋拴在裤腰带上,自己舍生忘死,拼尽一切的去革命。如果因为怕辛苦或者舍不得自己的生命,不愿意通过自己艰苦的奋斗去革命,反而希望解放区的支持让他们革命取得胜利。这样的人本来就是唯利是图的革命者,甚至从此就赖上解放区了。这样的革命者必然是因利而聚,最终也会因利而散。一旦解放区满足不了他们的胃口,最终必然是反目成仇甚至是兵戎相见。就像《遥远的救世主》里面的那几个人,丁元英帮助他们爬上了井口,并且扒开井口看了一眼,如果他们自己不努力爬出井口,却只想着别人过来拉他们一把,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升米恩,斗米仇而已。

在张英豪的感觉之中,中国其实就像是一个超级大号的宅男而已。因为中国本身就是一个世界,中国内部就自己跟自己玩了几千年,根本不需要和其他国家或者地区交流。所以这个宅男总是想着自给自足,只有特别需要的东西,才会想着走出去交易这个东西。否则,这个宅男就只会想着搞好自己的事情,建设好自己的家和国。

中国历史上几千年就是没有多少发展,所以这个宅男在清末民国时期被欺负惨了,懂得了弱国无外交;弱肉强食;先为不可胜,而待敌之可胜的这些道理的精髓,找到了不被欺负的钥匙。那就是主动追求发展生产力,才真正走上了发展的道路,发展才是硬道理这句话可真的不是说说而已的。

中国除了清末民国时期有一段时间想要拼命走出去想要完全学习外国之外,在完成了马克马思主义中国化以后,中国就又再次走上了半步宅男的道路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之一就是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劳动创造价值。所以,中国人多,只要中国对内拼命进行全民教育,拼命建设,只要中国完成了工业化,那么中国就必将再次成为世界的中心之一。不是中国求着世界各国,而是世界各国自然的需要依靠中国。

当然,这个宅男有一个非常美好的愿望,那就是所有的国家都不要来欺负自己,自己也不会去欺负其他的国家,所有的国家都能够和睦相处。这也是中国一直秉持了几千年的原则,现在的中国更是知道了主动追求发展生产力,所以这个原则也依旧会一直持续下去。

陈松霖此时指挥着军队快速前进的时候,忽然,在前面探路的侦察兵跑了回来,对陈松霖报告道:“团长,前面来了一个连的英军,其中英军士兵有十人。”

陈松霖一听,立即让战士们隐蔽于道路两旁。在这丛林密布的地区,大批战士只要往路旁边一躲,瞬间就消失在视线里面,任何地方都是打伏击的好战场。一会儿的时间不到,一队英国殖民军队就出现在了大家的眼里。陈松霖略微一看,这支军队领头的自然是英国佬,但是后面的却是英国佬在殖民地征召当兵的当地人,他们正在向这边走了过来,一共是一个连的士兵。

陈松霖带着的解放军战士和这些英军小队战斗也早就有了大量的经验,看清楚英军所在的位置以后,陈松霖直接说道:“狙杀所有的英军。”

陈松霖的命令很简单,同志们—听也都知道什么意思。各班的狙击手也都纷纷瞄准队列里面的英军士兵。

此时,正在行军的英军士兵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枪口对准了。他们依旧是一边诅咒着该死的气候,咒骂着解放军,一面艰难的缓慢进军。就在此时,那位英领头的军军官似乎有些劳累,刚想要停下来喝口水。

“射击。”

陈松霖的命令下达,枪声响起。这个英军军官的脑门之上就多了一个冒着鲜血的洞,直接被爆头,顿时就死的不能再死了。其他的英军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六七人直接射中胸口而死。

其实如果解放军一个团的士兵直接端着枪冲出来,也完全能够迫降眼前这一个连的英国殖民军队,这些英军士兵也会选择投降,但是为了震慑住里面的缅人,让他们老老实实的在解放区劳动改造,给解放区创造价值,陈松霖还是直接射杀了队伍里面的英国佬。

果然和大家预料的一样,这些殖民地人组成的军队一见军官全部丧命了,顿时就呆在原地一动不动。他们没有选择隐蔽,没有选择反击,也没有选择逃跑。如果此时有英军军官一声令下,他们还是敢于冲锋和射击的,但是现在,他们没有了主子的指挥,这支殖民地军队瞬间就变成了迷途的羔羊,完全变成了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

解放军同志们见到这种情况没有丝毫的吃惊,完全是一副见怪不怪的表情,可以想象这样的情形他们见多了。这也是为什么陈松霖的命令是只射杀英军军官的原因,因为大家都知道,只要射杀了英军军官,接下来就不重要进行战斗了。

果然,解放军从隐蔽的地方冲出来以后,这些残余的士兵当即就高举了手里的枪支,直接选择了投降,战斗简直不要太轻松。

解放军战士们直接把剩余的一百多人缴械,然后陈松霖留下两个解放军战士带着这些俘虏移交的俘虏营。这些俘虏即使在两名解放军战士的看押下也没有丝毫逃跑的念头,而是老老实实的跟着带路的解放军走进了俘虏营,等待分配他们到各地劳作。缅甸是一个信奉佛教的国度,他们异常听话和温顺,这也是被彻底驯服的殖民地人民的状态。

对于觉醒了国家和民族意识的前进党和解放军来说,这样的状态实在是不可思议的。

看着被两名战士就能够轻松带着一百多名俘虏,看着眼前垂头丧气的俘虏,陈松霖想起了自己之前写的一份报告:.......和英国殖民军作战,首先必须要想办法解决军队里面的英军指挥官。因为英国在缅甸组建的殖民军一旦失去英军军官的指挥,他们立即就像待宰的羔羊一般,茫然失措、任人鱼肉而不知反抗,我解放军就能够轻易获得胜利......一个国家被殖民,人民却不知反抗,或者说不知如何反抗,是一个民族最大的悲哀。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如牲畜般任人宰割,如牛马般任人驱使......

从解放军到达滇缅边境以来,中英的交锋就没有真正的停止过,隔三差五就会有那么一次。而且,英国佬能够清楚地感受到解放军实力在不停的提升。双方在边境线上的冲突越来越多。但是解放军一般都是会直接采用全歼或者是全部俘虏的办法解决英军,所以解放军对于英军的状态已经非常了解了,但是在英军占据优势的时候,解放军要么就及时撤退,要么就大部拼死作战,所以英军对于解放军的了解还停留在作战勇猛顽强之上。

英国佬借助满清朝廷无能的机会不断的扩张自己的势力,将手伸向了Xz和云南等地,现在这些地方被清国叛军所掌握,而且叛军实力越来越壮大起来了,但是英国佬又不想把到嘴的肥肉吐出来,除了战争之外就没有别的选择了。

英国佬现在对前进党也有了一个精准的预判判断,那就是前进党是一个民族主义政党,这从前进党在没有解决满清之前,就拼命进军XZ,保卫国家领土就能够看得出来了。而且前进党还不急着推翻满清的情况下就和英国直接对上,不是民族主义者是绝对不会干出这样的事情的。

对于大英帝国来说,前进党就是一个山沟沟里面出来的政党。但是英国佬也不是傻子,他们知道民族主义就是殖民主义的克星。一个地方只要觉醒了民族主义,这个地方的人就必然会开始反抗。那么这些觉醒的人们就不存在能不能接受殖民,愿不愿意被殖民的问题,而是当地的人们能不能反抗的问题。只要民族主义者有足够的武力能够反抗,那么他们就必然会反抗殖民主义者。所以殖民者必须对当地土著进行奴化教育,宗教控制。

所以殖民主义者最惧怕的就是武装反抗他们,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殖民的成本就将会提高,最终的结果就是得不偿失。只要遇到武力反抗,殖民者们就必须倾尽全力镇压反抗和起义。满清和帝国主义为什惧怕义和团运动?为什么英国佬拿前进党和解放军毫无办法?不择手段的希望前进党灭亡。这也是为什么列强对满清的武器禁运政策形同虚设,能够买到数量不少的机枪大炮的原因之一。武装满清军队,然后和满清朝廷联手消灭掉这群叛军,是英国及列强最想做的事情之一,最终他们鹿死谁手就不一定了。

对于解放区,英国佬现在是除了自己亲自下场动用武力,联系列强各国动用外交手段和武装满清之外,几乎就没有任何办法了。但是经过这么多的冲突,英国佬并不认为解放军会主动进攻缅甸地区,只会在边境地区小打小闹而已,因为这是任何一个政治家都明白的一个道理。像前进党这样还没有统一全国的组织,树立一个列强作为敌人是十分不明智的。

或许英国佬这种判断是对的,但是张英豪拥有超越百年的领先眼光。满清在张英豪看来就是冢中枯骨,现在的张英豪只要愿意,推翻满清易如反掌,而且还是随时都能够挖出来鞭尸的存在。推翻满清现在是政治正确,对于张英豪来说,它能够凝聚民心。在中国革命,不仅仅是军事的较量,更多的是政治,是民心的较量。

所以对于张英豪来说,反对满清的统治就是反对封建主义,反英就是反对帝国主义,而且张英豪知道,帝国主义才是中国未来很长时间的主要敌人。现在和英国产生激烈的冲突其实一点问题都没有,因为的世界中心在欧洲,在西方人人眼里,落后愚昧的东方即使和英国打出狗脑子,也不会引起西方国家的注意。就像日俄战争一样,虽然号称是第零次世界大战,但是因为在东北这么一个椅角杳完发生那么惨烈的战争,在这个时代又有多少人知道呢?而且现在中英的对抗不会影响将来世界大战的进程,现在和英国直接对上,一战时期英国佬自然有求于自己,到时候两国必然也就和好了。

古语说好战必亡,忘战必危。但是在这个残酷的年代里面,在这个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年代里面,在列强产能过剩的年代里面,却是变成了忘战必亡,好战方兴。

张英豪想要按照自己的计划推翻满清,那么就必须排除一些列强的干扰,而把英国佬狠狠的打一顿,让她短时间不能干扰自己作战就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在现在这个中国国力至微至弱的时代里面,鼓民气、聚民力、凝民心才是自己真正应该做的事情。只要主动出击,堂堂正正的再次战胜了英国佬,让中国人民看到真正的希望和赢得真正的尊严。国内就会有更多的百姓支持自己,也就能够立于不败之地了。希望,才是世间最为伟大的力量,当全国人民都在前进党和解放军身上看到他们想要看到的希望以后,人民自然会全力的支持前进党和解放军,民心所向,最终不战而屈人之兵。

这也是张英豪发动这次对英自卫反击战的主要动因,现在日俄战争如火如荼,在日俄战争没有停止之前,日俄没有解决东北的利益划分问题之前,满清必须要有足够的兵力镇守京城,她是不可能有过多的余力来干涉解放区的。如果解放军能够在西南战胜英国,甚至是开疆拓土,那么谁能够领导这个国家自然就一目了然,到那时前进党和解放军凭着强大的民意就能够直接压倒满清朝廷,最大限度的避免内战,最大限度的减少军阀割据的数量。

攘外必先安内,但是对于现在的张英豪来说,攘外就等于是安内,这两者本来就没有先后之分。只有自己不够强的时候,攘外之前才需要用安内这个借口获得统一,当自己就是最强的时候,哪里需要安内呢?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张英豪才会将大军调到滇缅边境直接对英国进行打击。

对前进党和解放军的战略误判必然会让英国陷入十分被动局面,由于边境不停的战斗,越来越多的英军士兵不愿意到滇缅边境地区服役。英国在滇缅边境线上根本没有足够的兵力和解放军进行长期的战争,虽然前线的将领的汇报让基宁蒙德信心十足,但是此时英军已经几乎全部选择龟缩到城镇里面了,不到万不得已,他们已经不会选择出来巡逻了。

第三百七十三章:

因为受到自己前世看过的书籍资料以及影视剧的影响,张英豪对于密支那这个名字还算是比较熟悉,所以此时的张英豪还不知道整个密支那地区历史上也曾经属于中国。

明朝时期,明太祖派大将沐英在云南消灭了元朝的残余势力后,在云南西部和南部建立了六个宣慰司,即孟养宣慰司(今缅甸八莫,伊洛瓦底江以西,那伽山脉以东地区)、木邦宣慰司(今缅甸掉邦东北部地区)、缅甸宣慰司(即缅

甸阿瓦王朝,其地在木邦以西,孟养以南,今缅甸曼德勒为中心的伊洛瓦底江中游地区)、八百宣慰司(今缅甸弹邦东部和泰国清迈地区)、车里宣慰司(今云南西双版纳)、老挝宣慰司(今老挝境内)。

在封建时代,这里完全属于边疆地区,皇帝也自然不可能亲自治理这些地方,所以在封建分封体系的之下,明朝朝

廷授予这些地方的统治者以宣慰使的职衔,被称为土司,由云南管辖。但是这些土司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其中一些宣慰

使司(如缅甸、八百、老挝等)实际上是独立的政权。

后到了万历时期,缅甸的东吁王朝强盛起来,四处征

战,兼并了今缅甸大部分地区。张居正说这里定传具地个P以耕,得其民不可使,最终丢失了这里的土地。清缅战争以后,满清朝廷也没收回这些土地,致使张英豪根本就不知道密支那原本历史上还属于中国的土地。

就是当初的英国少将安德生得到的命令是,如果他发现八莫已被中国军队占据,就不要再去占领。所以如果满清当初足够强硬,敢于动兵的话,是绝对可以保存大量土地的。对于这些资料,张英豪自己是完全不知道的。

当然,就算是此时的张英豪知道了这些土地原本是属于中国的,此时的张英豪也不会立即去解放这些土地。在现今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比张英豪更加明白英国佬衰落已经是必然的事情,不过现在还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上升时期,英国佬还是世界霸界主,很是强大,所以张英豪现在真的不准备此时和英国来一场全面的战争。张英豪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这个事情继续拖延,将来慢慢的跟英国佬重新划界。张英豪的胃口可是大的很,现在解放区和英国佬划界哪里能够满足自己胃口。不过这也是张英豪自己一厢情愿的想法,将来具体怎么发展,还要看以后的具体情况。

密支那这个地方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还是因为这里是英国修建铁路的终点和这里是一个重要河港。英国占据缅北地区至今也不足二十年,但是,缅甸被并入英属印度,由印度总督任命一名副督管理。英国统治者推行"以印治缅"的殖民政策,对缅甸进行政治压迫和经济掠夺。雍籍牙王朝旧有的行政机构和官员,全部被取消和免职,代之以欧洲籍官员监督下的、在英属印度实行的行政、法律制度。在经济上,缅甸人民则受到英国殖民者和印度高利贷者的双重剥削。

缅甸的战败与沦亡,给缅甸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民族精神解体,民族意志消沉,缅甸被殖民主义者奴役、剥削。殖民统治和英、印资本家的双重剥削,使缅甸人民创造的财富落入外国人手中,人民生活长期滞留于低下水平。

由于张英豪在带领前进党在四川革命成功,特别是解放军解放云南以后,缅甸的民族主义也已经开始抬头。甚至不少地方因为人们无法忍耐英国的残酷压迫和剥削而选择起义。

所以此时缅甸虽然有八万兵力,但是相对于整个缅甸殖民地来说还是比较空虚的,有限的兵力除了要去维持殖民地的安稳,还要去镇压缅甸人民起义。所以密支那地区也仅仅驻扎了一个印度旅的殖民地军队,这个旅里面仅仅只有军官是英国人。

此时不在滇缅边境打上一场,是绝对不可能的。张英豪知道只要英国佬镇压完起义并且做好了战备准备以后,也肯定会寻求解放军进行决战。与其等待英国佬准备完毕主动进攻,自己处处防守,还不如解放军以守代攻,把战争引向国土之外。

因为解放军不停的进军江心坡地区,和英国巡逻队在边境地区展开厮杀。解放军现在完胜英国殖民地军队,致使英军都龟缩在城镇里面。

如果英军不出密支那或者八莫这些地方,解放军就不搭理他们。但是如果他们出来了,那么迎接他们的就是无处不在的冷枪冷炮。英国佬也多次带兵突入南坎地区甚至是想突入腾冲等地,都被解放军击退回密支那。

英国佬被解放军这种袭扰战术弄得烦不胜烦,而解放军此时不少的战士甚至深入到了腊戍附近侦查情况。英国佬多次想要和解放军进行决战,解放军都是组织分散群众,对于英国佬的挑衅不予理会,英国佬也不敢带着部队离开密支那太远,所以就这么和解放军耗了。

但是,此时的密支那的交通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后勤运输压力不大。因为英国佬在第三次英缅战争以后,最终吞并了全缅甸,将其划归英属印度,此后英国开始积极筹划与云南接壤的缅北地区的近代交通。从1886年至1889年,仅三年时间便建成了仰光至曼德勒的铁路,1899年又从曼德勒延伸至密支那,形成了一条沟通缅甸南北的交通大动脉。1902年曼德勒到腊戍的铁路即建成通车。

而且,早在1863年,英国就创办了伊洛瓦底江公司,

该公司在仰光、达拉、曼德勒、八莫等地都建有码头。密支那也还可以依靠伊洛瓦底江航运,伊江贯穿缅甸南北,八莫

以下全年均可通航,八莫至密支那有七个月可以通航。

英国在缅北的交通线路布局均针对云南,解放军解放云南以后,也是拼命修路,不过暂时还没有修通到滇缅边境的道路,此时还在拼命修内部道路,同时跟四川的道路连通起来,为物资运输做准备。所以如果滇缅边境发生大规模的战争,解放军的后勤压力或许要明显大于英国。

了解清楚这些以后,张英豪心里也着急了,这就像我预判了你的预判一样。在张英豪看来,密支那完全没有必要驻扎一个旅的部队,这部队不是用来进攻云南就有鬼了。如果让英国佬准备完毕,主动进攻云南,那么解放军必将处处受到英国佬的进攻,防不胜防,现在取得的优势或许就会荡然无存。所以张英豪才会主动发动这场对英自卫反击战。

陈松霖带领着先锋团到达密支那以后,迅速的隐蔽了起来等待着后面的大部队,并且等待另一路的鱼海波的电报。而在此时,鱼海波早早的就带着一个团的主力部队由胡康谷地出发,穿越悬崖峭壁、森林茂密的库芒山区,一路辟道前进,深入英缅殖民地后方,穿越100多公里的原始森林,从另外一个方向秘密奔袭来到了密支那,完成了对密支那的包围。鱼海波迅速和陈松森取得了联系,等待命令,随时准备进攻密支那。

就在陈松霖到达密支那的时候,曹强带着一个加强师的部队也已经到达了八莫。八莫,这是一个比密支那还要重要的城市。八莫虽然不通铁路,但是伊洛瓦底江航线北至八莫全年可通航,水运交通远远优于密支那。

八莫紧靠原云南边境,而且天然就是与云南建立贸易的最佳路线的必经点,与缅甸接壤的思茅和腾越分别于1896年和1901年被迫开关。思茅、腾越两正关下设有查卡和分关,以这些关卡为端点有很多入缅的小道,出国后均与缅甸境内的交通干线相续接。形成了以缅甸境内的交通干线为"树干”,从云南边界各关卡出国的马帮驿道为“树枝"的“树状"近代滇缅交通线路布局。

滇缅交通初成体系,中缅跨界贸易规模急剧扩大,缅甸境内有便捷高效的新式交通,云南境内却只有原始的人畜运输。为了满足大量的货运需要,滇缅通道上马骡络绎,终年运载,相望于道。由龙至芒至遮以达缅甸之木邦、新街等处,皆由是途,马帮运输由此兴盛起来,而八莫因为其交通发达,就成了中缅两国陆路交通和贸易的重镇。

进攻八莫的另一支部队采用酉回包抄的方式,在情报人员的带领下,指向了八莫的后方,切断了八莫与后方的联系,到达指定地点以后,迅速休整,等待着进攻的命令。

此次对英自卫反击战如果仅仅只是打下密支那,那就是一场极端不完美的战争,那么这场胜利只能说仅仅胜利了四成、甚至是三成。只有同时打下八莫和密支那,才能够大大延缓英军北上的步伐,给前进党和解放军巩固解放区争取足够的时间。

时间悄然流逝,此次负责自卫反击战的总指挥部里面,李老虎总算是收到前线部队全部运动到位的电报,就见李老虎拿出怀表看了一下,然后看着桌面上的巨大地图,眯了眯眼睛说道:“按照计划!进攻!”

曹强接到进攻的命令以后,对着与会的军官们说道:“同志们,对我们来说,英属缅甸和满清签订不平等条约,不断蚕食中缅边境,不断进行武装挑衅、武装恐吓,最终在满清手里丢失了江心坡、野人山、胡冈谷地等大片地区。我们解放云南以后,虽然撕毁了英国同满清签订的条约,重新解放了江心坡和部分胡冈谷地地区,但是英国佬不答应啊。他们依旧妄图蚕食我国领土,削弱我方实力。

自从我解放军在XZ打败英帝国主义以后,她们更是调兵遣将,在滇缅边境囤积重兵,妄图从云南这里再次割走我国土地,并且不断制造流血冲突。据粗略统计,从英国入侵×Z开始,截止到现在,英国殖民者多次派出武装人员入侵我国,英国武装人员累计入侵我国领土并制造流血冲突事件多达598起。这还不包括受害边民因损失轻微而不上报的事件。

就在前不久的南坎事件中,中国边民被杀害9人,受枪伤者更是多达二十余人,另有数十人受钝器伤。如果不是我解放军支援及时,损失将更加的惨重。

张英豪主席听到这些英军入侵我国的消息,并且造成巨大人员伤亡以后,在实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决定进行此次对英自卫反击战,歼灭位于八莫以北包括密支那的敌人。此次作战,出其不意,以多打少,杀鸡用牛刀,要速战速决,我们要坚决的告诉英国佬,他们能够入侵我国,我们也同样可以攻打他们。用汉武帝刘彻那句话就是:寇可往,我亦可往!让英国佬为他们的所作所为付出应有的代价。现在我命令:各部队按计划!进攻。”

“是。”

所有的军官一起兴奋答道。

此时已经到了英军的眼皮子地下,军功可以说已经唾手可得了。与会的军官们都知道,每一次战争以后,就会有一大批军官升职。解放云贵两省,李老虎、陈松霖、鱼海波、曹强等人全部都直接升了一级以上,只要此次作战胜利,对外战争的军功可是比解放战争更多,升职的几率更大,对于主攻部队的他们来说,升职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而且现在解放军依旧在不停地扩军,完全不用担心没有足够的空间供众军官们上升。

进攻的命令下达,解放军各部队立即如同猛虎出笼,直扑各自的预定进攻目标而去。

英国殖民者哪里想到解放军就居然如此胆大包天,居然敢于派出大部队主动进攻英属缅甸。猝不及防的情况下,面对无处不在的解放军,完全是一脸懵逼的表情。解放军战士们没有给予英军多少反应时间,英军还来不及分发弹药就被解放军攻占了整个军营。即使之后还有一些英军部队来得及分发弹药,但是解放军也没有给英军和解放军展开巷战的机会,而是把他们围困在军营里面,最终这些英军士兵只能选择投降。至于一些零散的英军,遇到解放军进攻以后,当即大乱,纷纷溃逃,完全是一副溃不成军的模样。

整个城市就是这么迅速落入了解放军的手里。

“报,我军攻克庙堤。”“报,我军攻入八莫城区。”“报,我军攻克遮巴德。”“报,我军攻克西塔普尔。”

“报,我军一部攻克宛貌,渡过伊洛瓦底江。”“报,我军攻入密支那城区。”

解放军战士们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主义精神,奋勇进攻,勇猛直前,克服疲劳,连续作战。解放军战士们一路闯关夺隘猛如虎,爬坡过坎勇向前。砍瓜切菜杀敌寇,英勇无畏美名传,此战打出了解放军战士们的威风和霸气!完成了一次完美的、难以复制的胜利!

第三百七十四章:

李老虎来到巨大的沙盘前面,听着前线发来的一封封捷报传来,看着参谋同志们把前线同志们攻克的地方在沙盘上对应的地方插上红旗。很快,就见李老虎的嘴角露出了笑

意。解放军如此迅速而且顺利的进攻,确实有点出乎他的预料。不过,这也就说明了解放军的这次进攻达到了出其不

意,攻其不备的效果,而且此次进攻如此顺利,那么缴获也肯定不会少。

“报,我军攻占了八角亭。”

“报,我军攻占了火车修理厂和火车站。”

李老虎又看了一会沙盘,知道此次战争已经再无悬念了。抿了抿嘴唇,当即喊道:“命令,攻克两城以后,按照计划迅速扩大此次战果。”

英国占领密支那和八莫以后,控制了缅北广大的地区,各处城镇里面都有英国和印度人,李老虎说的扩大战果就是把这些地区也迅速攻克下来。密支那距离原边境只有一百公里,而距离曼德勒有将近五百公里,现在的火车速度又不快,这种距离使得英国根本没有时间调集足够的援兵,况且

现在哪能够迅速抽调人马援助密支那呢?只要解放军行动迅速,在英国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解放军就能够攻克大片地

区,缴获更多的物资。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