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之英雄时代 第183章

作者:豪圣勇贤

张英豪接过文件就看了起来,里面的内容挺多,但是归结起来也很简单。满清朝廷对于解放军如此轻易就解放云贵展开调查,结果一个调查事实让他们不寒而栗。四川乱匪早就派人到云贵各地发展的组织,致使在满清掌管的地区拥有大量的带路党,这些人在解放军进军云贵的时候就立即起兵接应,或者给解放军带路,从而让满清几乎没有丝毫的还手之力。

满清随即开始将全国各地的异常情况加以分析,然后他们几乎不用怎么调查也能得到了一个令他们恐惧的答案,那就是全国各地都已经被赤匪埋下了钉子,之前的全国范围大罢工,全国各地的起义不断,赤匪组织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发展的如火如荼,现在乡村刁民和地主士绅尖锐的斗争,里面都有四川赤匪的功劳,幕后都有前进党的影子。

现在东北还在进行日俄战争,全国各省又起义不断,广西的会党大规模起义到现在还没有镇压下来。满清朝廷也已经知道,如果再不垂死挣扎一下,奋力一搏,立即把这些带路党消灭掉,那么—旦四川叛匪再次出兵,满清就真的要灭亡了。

满清朝廷里面的大员们没有反躬自省,满清皇族更加不会承认他们的错误。在他们眼里,解决不了矛盾,那就解决制造矛盾的人吧!

所以满清此次也发了狠,在得到英法等列强的帮助和支持以后,打算命令各方势力,先联手把全国范围内的革命党和刁民全部铲除,对叛乱暴徒进行镇压,然后集中所有的力量立即与四川叛匪展开决战,再有列强的帮助,只有这样,他们才有一线获胜的希望。

满清朝廷的反应实在是太迟钝了,其实,在他们这些高高在上的统治者行动之前,各地的地主士绅,满清的这些统治阶级们早就已经行动起来了。在满清统治地区,民团把守交通要道,盘查过往行人,捕杀前进党员和革命分子。在与解放区交界的的地方。慑于解放军的强大威力,这些民团虽不敢直面解放军的锋芒,却频繁在解放区边缘骚扰,对待准备投奔解放区的百姓更是无所不用其极。

清朝中期以后,人口大量增加,人地矛盾尖锐,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为了弥补兵力不足,朝廷开始授意各地招募人员对付起义军。这些以“团练"、“乡勇"名义组建起来的民间武装就是民团的前身。

太平天国战争爆发后,面对锐气十足的太平军,满清的八旗与绿营均不堪一击。清政府下令各地官府动员地主士绅就地组建团练,以对付太平军及稍后兴起的捻军等。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等汉族地方官僚组织团练、兵勇等地主武装,屡次击破太平军,利用地方财政征集军饷,终于扑灭了太平军、捻军和同治回乱等。

为什么满清敢让下面的人自行募兵,掌握军权,他们不怕藩镇割据吗?为什么满清有地主武装为其续命,首先是满清朝廷支持这些武装力量。满清皇族高高在上,是统治阶级中的统治阶级,所以他们是真的敢发动统治阶级去镇压起义的,因为地主阶级也都反对起义,破坏地方安定,他们拥有共同的敌人。

这些不受控制的武装力量,却可以奇迹般地得到了清廷的认可。曾国藩等人多次得到清廷的大力支持,让湘军变成了一支吃皇粮、听调遣的正规部队。民团将领也都获得了等级不一的朝廷官职。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更是先后成为总督、巡抚级别的封疆大吏。可以说,没有满清政府的财、物等方面的充分支持,哪怕曾国藩等人有天纵奇才,也不可能说服湘军子弟为清廷卖命。

汉族武装之间的相互残杀,最终得利的就是满清朝廷,毫无疑义,满清之所以能"续命”几十年,很大程度上是靠了这些民团的拼死作战。

但是,在庚子之役以后,各地起义不断、匪患频频,不仅世家大族,就连普通乡民都有抗御匪害,保卫家乡的要求了。许多地方在组建民团的时候,其打出的旗号就是"肃清匪患”、“保境安民""。

第三百九十二章:感谢书友卡布奇诺加更!

全国各地的民团武装真正迎来了其"蓬勃发展"时期是张英豪在四川发动革命以后,特别是在知晓前进党对待地主士绅和土匪会党的政策以后,为对抗前进党所领导的“土地革命"等暴政,危机感爆棚的反动派纷纷在"防匪护乡"的旗号下,筹集枪支,组建民团,势力快速的膨胀起来。

而满清官府基于维持社会治安的需要,对这些有利于地方稳定的自发组建的民间组织,予以备案认可。虽然这种认可仅仅停留在政治与法律层面,经费则”一毛不拔”,任其自生自灭。但是各地的武装力量在获得了满清的认可以后,却是行事大大的方便起来,光明正大的发展壮大起来。

张英豪也知道现在全国范围内的反动派慢慢团结起来了,特别是获得列强的帮助和支持以后,反动势力也越来越壮大了。此时的英国政府及英国全权公使萨道义都是非常痛恨四川的这伙清国革命党的,因为这股势力完全不在大英帝国的控制之内,他们不仅不听话,还完全是自行其是,他们甚至敢直接挑战大英帝国。在萨道义的眼里,在这个愚昧落后的国度是绝对不允许发生的事情,这个世界上不能有国家或者势力可以挑战大英帝国,因为以往挑战大英帝国的国家和地区全都不是被灭就是乖乖屈服了。现在英国国内已经和萨道义这边已经达成了共识,那就是武装满清军队,帮助听话的清国朝廷消灭这伙匪徒。消灭赤匪以后,他们再从满清身上割肉就可以了。

前世满清末期,全国各地到处都有会党,会党组织是起义的主力军。因为前进党在四川的政策把地主阶级和会党组织全都得罪了,在满清、地主和会党组织的宣传下弄得全国皆知,把广大的地主士绅,土匪会党等组织全部都推到了对立面,反对四川前进党和解放军。真是因为有了前进党这个共同的“敌人",反而维持住了满清统一大好局面。

张英豪更是知道后期派出去的同志基本不敢再打出前进党的旗号行事,否则就会遭到各个势力的同仇敌汽,共同围追堵截的局面,基本难以发展起来,甚至被反动派残忍杀害事情也是时有发生。也有不少的同志在一些地方即使势力发展起来以后,在遭到各方围追堵截以后,只能被迫隐如地下或者龟缩一隅、凭险据守。其实归根结底,还是现在的地主士绅阶级依旧没有抛弃抛满清,依旧对满清朝廷存在幻想而已。

当然,前世的革命也就孙仲山提出了“三铭主义"的口号,但是他根本就没有什么具体的革命纲领,也没有行动纲领,更加就没有分田分地的具体内容和主张了。所以张英豪知道,有了前进党这个前车之鉴在,地主士绅在这一世更加不会抛弃满清了。因为只要他们维持住满清的统治,他们的土地就没有威胁,但是一旦被四川革命了,那么他们的一切也就没有了。很多革命者也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准备拉拢地主士绅与会党,宣传前进党不是革命党,四川现在进行是比满清还残酷的暴政,绝对不是革命。

不过,面对农村地区日趋激烈的阶级斗争,各地民团在满清的支持下,还搬出了宋朝时期开始带有军事管理的户籍管理制度――保甲制度。保甲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时代长期延续的一种社会统治手段,能够有效地控制当地民众。甚至

不少"有识之士"还主动给佃农稍微的减租减息用以缓和矛盾。也正是因为地主士绅的实力大增,满清又加强了对新军

的监控,导致这一世在各地的革命比前世难度增大一倍不止。

不过张英豪此时也已经完全看到了全国革命迅速在成熟。革命和反革命本来就是一对矛盾,当这些反革命在进行反动统治与宣传的时候,其实也在变相的宣传革命了。而且,民团的活动经费除一小部分由地主士绅自掏腰包之外,多由劝捐或摊派。为此,他们定出种种税捐名目,从所谓的"团局捐、联团费"、到"护村费、田亩捐、祠堂捐",有的地方,甚至连当地人“嫁女、娶老婆也要纳捐"。

更加严重的是,这些民团的人是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他们仗着武力,拖去百姓的耕牛,掠夺百姓的粮食,甚至杀害壮丁,强奸或掳走妇女,让各地百姓苦不堪言。

张英豪看到这些资料,再次想起前世斯诺对于“民团"这个组织给出的评价:“每当红军占领一个地方,它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敌人就是民团"。

虽然各地不少民团只是为了自保,寓兵于农,平时训练,有警上阵,其规模虽大小不一,但因有血缘和地缘作纽带,具有一定的凝聚力。但是民团终究是附着在正规军身上的藤蔓而已,一个民团又有几个能打能拼的骨干呢?—旦他们遭受到正规部队的攻击,很容易就土崩瓦解了。

前进党现在对民团也已经有了一套方案,只要满清士兵与民团愿意携械来降,亦立即分配土地的优待政策;更有不少前进党员成功打入到民团内部,极能证明这一政策获得极大成功的。而且之前川、陕、滇、黔的地方武装也几乎没有翻起什么大的风浪,在短时间就把大部分反动民团消灭了。所以只要掌握了政权,通过军事打击和政治宣传以达分化、瓦解乃至争取民团起义以达到消灭民团的目的是比较容易的。

张英豪看完资料以后就知道此次可是不能再让满清的屠刀落下去了。之前全国游行罢工,以景廷宾、处州的双龙会、永康的龙华会等为代表的全国各地旋起旋灭的起义、上海的拒俄义勇队被污蔑成反清组织都被满清给镇压下去了。

还有现在正在发生的抵制美货运动也正在遭到满清的镇压。去年年底,《中美会订限制来美华工保护寓美华人条款》这不平等条约期满。中国人民特别是旅美华侨强烈要求废除条约。在舆论的压力下,清政府向美国政府提出改约要求。但美国政府悍然拒绝,蛮横无理地要求续约,由此激发起来抵制美货运动。今年抵制美货运动正式爆发,但是现在满清政府正在不断镇压,如果按照原来历史,运动将在10月后渐渐平息。

此时,直隶总督袁世凯,两广总督岑春煊,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端方等大员都已经接到了满清朝廷的旨意,让他们清除自己管辖范围内的乱党。张英豪知道,如果这些大员们一旦动手,杀戮将是极其惨烈的。就像张之洞杀害自立军的唐才常以后,全省范围抓捕乱党,每天都在杀戮,稍微有异动的人就不能幸免。

如果这次满清再让全国各地的民团武装加入到这次的屠杀里面,那么张英豪可以肯定,全国范围都会掀起一场腥风血雨,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全国各地的革命进步势力必将遭到巨大的损失与挫折。这种基于阶级仇恨的杀戮一旦开始,就像义和团把所有接触洋教,甚至是有一支钢笔的人都在杀戮之列。反动派一旦开始集体动手,不把进步势力杀戮干净就绝对不会停止,绝对会发展成不亚于前世的刮民党对江西苏区那场屠戮百万人的惨绝人寰的大杀戮。

现在,除了建立根据地的地方,那些派出去的同志现在发展到了什么样子张英豪自己也不十分清楚。所以他自己现在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掌握了多大的势力,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力量。不过这些都没有关系,只要解放区内部的军队,其实就可以再次动兵了。

当然,张英豪也知道在一些地方,前进党发展的武装力量已经有了很大的解放区,李通同志已经控制住了整个大别山地区。而各省的同志虽然发展的有好有坏,但是基本都已经能够满足带路党的最低要求了。

而此时,由于张英豪的出现,各地的新军提前出现在个个省府当中。比如这湖北省原来的历史上到1907才会有一万六千多人的官兵,但是这个时空,仅仅湖北新军就达到了武昌起义时候的新军数量。而与解放区接壤的其他省份的新军也数量比前世多了太多,民团的数量更是呈现几何倍增长。

不过满清的军队都是靠银子堆出来,解放军靠的不是银子,而是信念,只要有口饭吃就行了。所以满清养几万北洋军都吃力无比,其他省份的新军更是各自自行组建。可见满清最后居然连重要的兵权都开始放弃了。

张英豪这个时候甚至都觉得满清皇族其实对满清的灭亡早有预料,他们是怕满清灭亡以后,新的掌权者会立即对满清皇族反攻倒算,所以故意这样搞乱中国的,造成军阀混战的局面,就是为了争取时间,消弭过往的仇恨。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满清的目的也确实达到了。

张英豪现在不打算先与北方的满清朝廷决一死战,留着满清还有点用处,而是先解决南方再说。满清的经济基础在南方,北方就算是有强兵,但是也没有多少钱。军队自己吃自己幺?所以北方的军队如果扩充的太厉害,自己内部都会崩溃掉。

最主要的是,北洋军也是封建军队,用银子养起来的丘八大爷,要是没有钱的话,袁世凯能不能指挥的动还真不—定。张英豪知道自己其实是错过了最佳的时机,要是日俄战争刚刚开打就和满清决战的话,现在可能就已经打的差不多了。

“主席,还有一个情况,英国佬卖了一批武器给两广总督岑春煊用来武装新军。步枪大概有三万条,还有机枪大炮......”

张英豪听了完,点了点头,抬头看了一下时间日历,马上就到五月了。张英豪不再耽误,当即召开最高级会议,党政军所有在成都的成员全部到齐。

众人到达会场,也都是议论纷纷。

“不知道主席这次召开会议具体是什么事情?”“是啊,好久没有召开这样的大会了吧?“

“对,这么多人,还是上次党代会的时候的事情了吧?”“你听说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应该是要打仗吧?”

“等等就知道,主席马上就来了,肯定是大事,不然也不会召开这么大的会议,难道要和英国佬打仗了?“

“可能吧?“

等到人都到齐以后,张英豪进入会议室直接坐到主席的位置上面,把满清打算杀戮各地进步势力的文件发了下去,等同志们看完以后,张英豪直接说道:“我们要想办法阻止满清的这场杀戮,否则就会变成一场地主阶级对进步势力的反攻倒算,基于阶级立场,这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中国人民的损失,会是一场不小的灾难。”

张英豪说完以后,然后直接就抛出一个重磅炸弹,直接把大家给炸懵在地:“同志们,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再解放几个省份,转移一下矛盾的问题。”

听着张英豪的口气,感觉拿下几个省份就是吃饭喝水那么容易。不少同志听了,却是有点懵圈,因为不少同志之前从来没有听过这个问题,不过军委的同志都知道,他们就一直为出兵而时刻准备着,当即表态道:“主席,早就该打出去了,前线部队磨拳擦掌,请战报告都打了很多次了,我们坚决服从主席的命令....…"

新任财政部长邓海东也说道:“现在财政部也很是困难,目前在云贵地区搞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太过于困难了,交

通问题过于严重,现在很多技术条件都不成熟,我们不能只靠四川支持,这样的话,四川的血也会被抽干的,我也支持

立即打出去,至少要把广西和湖北给攻打下来,湖北有钢铁厂,在广西弄个出海口....…”

张英豪听完同志们的表述以后,点了点头,直接说道:“同志们,我现在还清晰的记得咱们四川筹备的大学给校长严复先生接风洗尘的时候,席间有同志问我说日俄战争还要打多久,我的预测是最短几个月内就会结束。同志们,你们知道现在日俄战争双方参战有多少人,伤亡了多少人吗?日本方面参战总兵力超过一百万人,伤亡大概是二十七

万人,俄国方面参战兵力达到一百二十万人,伤亡和筱仔B的人数大概也是二十七万人。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我们或者满清想收复东北地区,在一年前的话,至少要先后面对日俄两国总数超过二百万的兵力,伤亡至少超过五十万才有可能获胜。我们现在有这么多的兵力吗?有这么多的物资吗?都没有。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日俄战争结束以后,这两个国家将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物资,国力会迅速恢复,他们的恢复速度肯定是超过我们的成长速度。也就是说如果不是趁着这个时候出击,那么我们将来面对的,就是现在日俄战争的场面,几百万大军的厮杀,几十万,上百万人的伤亡。

现在的情况是日本和俄国都累的气喘吁吁,一旦他们缓

过气来,立即就是想方设法的欺负咱们。这就促使找们用最快的速度统一全国,只有集全国之力,才能和日本,俄国对抗。否则,将来我们只要派兵出关,那么面临的就是日本或

者俄国甚至是两国的联合绞杀。

那个时候付出的代价将是现在的几十倍,甚至是上百倍

的代价。而且一旦日俄战争结束,列强肯定会立即武装满清朝廷来和我们对抗,如果给满清武装百万军队的话,那么我

们依旧是需要和满清决战的,虽然最后的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但是受到损失的一定是我们这个国家,是我们这个民族。

所以未来到底怎么发展,现在其实是一目了然的了,我们现在打出去,面对的可能只是还没有武装起来的满清朝廷,就那么十几万精锐和百万地方民团部队。我们现在不打出去,将来面对的可能就是再次组合的八国联军和武装起来的满清百万大军。同志们,现在打,还是未来打,不就一目了然了吗?大家都说说自己的意见吧!”

其实张英豪此时也已经体会到了小日本的疯狂和强大,在1904年就能够凭借借款组织起来一百多万部队,付出二十七万的伤亡代价。而在九一八事变的时候,日本已经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实力更加的强大。刮民党就是从日本起家的党派,向来亲日,他们比任何人都知道日本的强大。

老蒋知道即使东北军四十万军队拼死抵抗,只要日军下定决心侵略,东北军也绝对不是对手,即使他的中央军全部压上去,也是照输不误。对于老蒋这种大地主和买办资本阶级的利益代言人而言,即使被欺负的要死,明知是输还去拼命是不可能的,亏本的买卖绝对是不会做的,呵呵!

“主席,不用说,我支持打出去。”

“对,主席,现在不少地方传来消息,地主已经在搞反攻倒算,杀了我们不少的同志。”

“打吧,豁出这条命不要,先把满清给打一顿再说。”

第三百九十三章:

其实张英豪也是这几天才想明白一个问题,那就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问题。张英豪以前的想法是先默默发展,等自己实力上来了,再一把干掉满清,然后顺理成章的统—中国。这样自己就既不担心列强派兵干涉,又不用担心列强的封锁,还不会出现军阀割据展开大混战的事情。

而通过修通成渝铁路,张英豪感觉自己犯了一个超级巨大的错误,那就是自己总想着稳扎稳打,把所有的力量集合起来使用。这本来是没错的,但是自己现在处于的是一个完全的农业国,而且还是在一个内陆地区,现在就是穷尽全四川的人力物力,又能搞多少建设呢?而且中国的地理呈现区块化,发展极度不平衡。四川和陕西在现在就像两个不同的世界。山脉,河流相阻隔,其中的联系少之又少。

在中国想要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根本不是张英豪以前想的那样,自己过去分田分地就算完事了。这完全体现不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体制,只有做国家级的大工程,就像四川修铁路一样,能够把整个四川的人力物力都带动了起来。只有解放更多的省份,才能集中更大的力量进行更大的建设。就算是列强武装干涉,也应该是全国人民共同承担,而不是仅仅现在解放了的几个省份单独承担。

自己以前就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自己围着事转,那么别人就围着自己转。但是这几天再想明白,做国家级的大工程,搞大建设,那全国人民就都围着这些事转了起来。整个国家的力量才能调动起来,而不是单纯的去发动群众。如果仅仅发动了群众,但是不知道把群众的力量往哪里去引导,才会真的出现大的问题。

新中国建立之初,在太祖时代,大搞建设,铁路,公路修了不知道多少,大型水库就建了三百多座,中型水库建了两千一百多座,小型水库八万五千多座,这还只是水库数据,还有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等水系的河堤修缮工作,张英豪前世在卖治疗骨病的药的时候就听过一个老兵说,当初在海河挖河床,大冬天的就这样直接跳到水里,挖一段时间,就上岸烤一段火,最终膝盖膝等关节落下了病根,一到天气变化就感觉疼痛,十分怕冷。

后世中国为什么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那就是个个都在干事,都在围着事转。文革的时候就出了问题,就是因为那个时候,有那么一部分不愿意围着事转了,希望围着人转。不出问题才有鬼了。不过最后的斗争依旧是围着事转的

人获得了胜利,毕竟只有围着事转,才解r大问题,有八转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张英豪想通了这些,就不再有任何的迷茫,马上召开会议,统━思想,出兵打仗。最终结果毫无疑问,众人全票通过,发起统一之战。

张英豪不再耽搁,当即就到人大常委会那里获得了全票通过以后。张英豪签署了解放广西、湖南、湖北、山西等省

份的命令,然后立即发布动员令,准备出兵。同时张英豪亲自给陕西军分区发去电报,让他们派骑兵北出长城,到辽阔

打大草原去,解放受奴役的草原人民。

同时各部门也都有条不紊的发电报到那些所有能够联系到的以前派出去的同志建立的根据地,比如大别山的李通,在井冈山的陈广合,还有山东沂蒙山,太行山,吕梁山,大青山等地的同志,发布了配合主力部队举行暴动的命令。

战争机器立即疯狂的开动起来,命令有条不紊的发布出去了,驻扎在边界的主力军队早就想打出去立功受奖了,接到命令也立即开始做最后的准备。其实解放区现在是无时无刻不在扩张的。满清皇权不下县,广大的农村就是解放军的乐园。像广西靠近贵州和云南的广大地区,都已经被解放军给解放了,那些会党武装和解放打了两仗以后也老实了,广西残余的满清官员照样是敢怒不敢言。还有湖北的西北部,解放军早就入驻了,在张之洞眼皮子地下土改,他也只能徒叹奈何。

还有湘西地区,湘西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名词,狭义的湘西指的是后世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而广义上的湘西则是湖南省西部的总称,包括了湘西州、怀化、邵阳、娄底、张家界及邻近市县的部分地区。广义上的湘西规模着实不小,向西和隔壁的重庆、贵州山区紧密相连。

沈从文《湘西杂记》中写到,外人对于这一片山水的印象是:“妇人多会放蛊,男子特别欢喜杀人。"而巫蛊、赶尸等迷信说法又给这—地区带来了一丝诡秘色彩。

“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由来已久,长江流域富饶的水系和广阔的八百里洞庭让湖南这个省份有着充足的底气以鱼米之乡自居。

不过湖南的充裕是十分不平衡的,洞庭湖平原地区和湘江流域周边地区创造了湖南大多数粮食,而湘西地区则一度以占全省37。2%的面积分走了全省68%的贫困县名额。

湘西地形复杂,多高山巨谷。云贵高原的东延部分武陵山,以及中国二三阶梯分界线的雪峰山,两座东北湘西走向山脉一南一北横亘在湘西大地上,其主脉和支脉覆盖了湘西地区90%的土地。

大山遍布湘西,跨过每个山头都是那么难,在两座山脉之间,沅江蜿蜒北行,创造了这里为数不多的河谷平原地带。湘西地区主要城市,如邵阳、怀化、沅陵等和近半数人口都集中在沅江和资水的干支流河畔,过去人们主要通过舟船进行交通出行,而大山深处则是少有人涉足的地方。

隐秘的山林是众多神秘人群的庇护所。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武陵人缘溪行误入的世外桃源正在湖南常德市西部,因秦末战乱频繁而退到深山之中休养生息。湘西的复杂地形能为这些难民提供庇护,自然也可以隐匿流匪贼寇的行踪。

清朝末期战乱频繁,战争中退伍官兵和散兵游勇就集结起来啸聚山林,其中大头是征讨太平天国的湘军。

太平天国从广西北上湖南官军一路溃败,从而使地方武装抓住机会迅速崛起。他们在攻克天京后被曾国藩下令遣返,但旧军队的习气一旦沾染很难摆脱。部队中很多湘西籍贯的老兵回到家乡后不愿意再从事农业,也不愿意受官府的束缚,于是选择成为土匪。

此外还有清末湘西土司暴动,很多参与镇压暴动的官兵作战积极性很低,要么流窜逃亡,要么与当地土司流溜一气。他们知道自己已经无法回到行伍,干脆逼上梁山,自立山头为匪。土匪横行,混乱失序状况在当地的投射,而大山正好为那些败兵和乡勇们提供了庇护。

湘军、淮军可说是当时中国战力最强的武装了,他们从太平天国手里救下了大清朝,但也从此打开了地方武装的趋势,再难扭转。而在解放军进军云贵以后,又有大批的地主士绅逃进了这块土地之中。

不过哪里的矛盾越是尖锐,哪里的革命条件就越成熟。由于云贵地区土改,所以,在大山里面不少的百姓走出大山,在山外定居了。再加上早期张英豪派回来的同志组建的武装力量,同时解放军对于湘西土匪用了先拉后打,边打边拉的政策。就是说能够拉拢的就拉拢过来,变成自己的力量,借助他们的力量,进山剿匪,精准打击匪巢。剿匪一段时间以后,再次拉拢。

现在湘西土匪可不是后世老蒋的几十万败兵,而是还在使用单打一,火铳,火绳枪,滑膛枪、土炮甚至是弓箭长矛和大刀的土匪武装。在解放军的迫击炮,机枪面前不堪一击。大半年过去了,湘西大部的土匪都已经剿灭的差不多,土改也进行的非常顺利。

“主席,我们这次真的采用这样的战略战术吗?“在作战指挥室里面,刘琦依旧是不放心的问道。

张英豪点了点头说道:“我们的作战目的非常的明确,就是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满清虽然无能,但是从蒙古一路到广西的各省份都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多少对我们也做好了防御准备。我们必须把清军调动起来,不能让他们龟缩在

吃亏,所以还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不按照满清给我们准备的路线走。”

军事上都说不要两线开战,但是张英豪此次作战的计划却是全线进攻,张英豪自己都不知道是几路出击,只是打算一次性把现在解放区旁边的省份全部解放了。这也是张英豪张英豪依据这个时代的中国特有交通国情制定出来的战术,没有主力或者说全部都是主力部队。

此次作战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锻炼出一批基层军官,考验他们的灵活应变的能力,作战部队只考虑进攻,不考虑防守和后勤的问题,也不考虑城池得失的问题。因为张英豪认为这些部队将来可能会投入到与日俄的战争当中,如果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不强的话,将来就必然会吃亏。此次也算是拿满清进行了一次大练兵而已。书友集合qun775111838

同时,张英豪还分出大量的小部队进入满清统治区,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有路就走,有空就钻,全线出击进行大规模的穿插迂回战术,从后面或者侧面攻击敌人,让满清原先做的所有准备全部落空。只要选择性的吃掉满清的几支部队,张英豪相信清军自然就会全线溃败。

前世的淮海战役就是这样,把敌人看成是一个个的点,在没有制空权,没有机动兵力,更加没有强大的后勤补给的情况。解放军六十万,刮民军八十万,解放军大范围的穿插迂回,然后集中优势兵力把包围的刮民军一个个吃掉,八十万的军队就被六十万的军队干掉了。这还不是最稀奇的事情,最稀奇的是八十万军队是被六十万军队包围给干掉了,想逃都逃不了。

在张英豪看来,只要自己这边的基层队伍战斗力强于新军,基层指挥的临场战斗力强于对方,小部队的作战能力优于对方,那么就可以使用者这种穿插战术。前世看过一句话叫做:穷则穿插,达则轰炸。实际上在对越反击战的时候,最开始遵循的就是这句话,对付一个小小越南,想的就是用大炮说话,把越军全部炸死以后,然后平推过去。但是当时的解放军立即就吃了抗美援朝时候美国佬一样轻敌的亏,损失很大,最后基层军官不得不重新拿起穿插战术这个方法来对付越军。

不过穿插战术必须要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小部队也要把自己当做主力部队使用,因为穿插的时候,真的不知道对面是什么部队,遇到小部队是走运,如果遇到大部队,就要有必死的决心,有必要的时候,一个班要敢于向一个连,一个团甚至是一个师发起决死进攻。

在这个时代,张英豪相信,满清的新军部队应该就和前世的刮民军部队那样绝对会惧怕穿插战术,当他们听说前后左右都是解放军的时候,士气应该就难以维持了。当然张英豪也不是瓜娃,会在完全的敌境进行如此大规模的穿插。张英豪之所以敢这么做,实在是看不起满清的军队和他们对于基层的控制。因为在张英豪看来,满清新军和自己作战所面对的各地百姓都是一样的,百姓们虽然不会帮助自己,但也绝对不会帮助满清部队,既然双方的群众基础一样,张英豪就敢进行这样的穿插作战。

而且,张英豪也不是个没看过谍战片的瓜娃,前世那些潜伏前辈那么厉害,自己不可能不会用啊。所以不管是现在的北洋新军,还是湖北新军,里面潜伏的前进党同志都已经不在少数了。他们或许没有爬到高层,或许也没有宣传共产主义思想,但是如果这些人同时出手搞乱部队的话,那些什么标统,协统也只能干瞪眼。

而且前进党不少同志都经过不少的培训,多少学了点文化,进入军队就成为了炮兵,工兵等等兵种,现在当上军官的也不在少数。特别是在湖北新军里面,前进党已经牢牢地扎下了根。

实际上,只要把革命道理,,民族道理,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这些道理讲明白,只要当一个人承认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的时候,能听明白的人立即就能明白满清是个什么玩意。而当兵的人其实对这些东西更加的敏感和易于接受,只要是出身没有问题的人,几乎都会加入革命的一边,就算是不加入,一般也不会背叛这些革命者。

前进党发展自己的同志肯定不是随便找个人就拉进组织的,必须要经过相应的调查和考验才行的。对于这些人的家庭背景也是要调查清楚的。前进党内部组织严密,所以即使在湖北新军里面出现了几次告密危机,暴露的前进党员也都能够提前得到消息,安全的撤离出来。

第三百九十四章:

战争的命令还没有正式下达,但是不少军队的前期的准备工作却是已经开始。此时就有一支部队从巴山出发,在山间小道之中艰难地跋涉,他们的目标就是宜昌。自古"蜀道三千,峡路—线”,宜昌“上控巴蜀,下引荆襄”,是兵家必争之地。一直以来,围绕宜昌的战争颇多。张之洞自然也是知道宜昌的重要性,在此布置了重兵,解放军只有率先夺得了这个城市,后续部队和物资才能够源源不断的通过长江水路运输到达湖北,那么这场战斗就基本没有悬念了。

“咕咕,咕咕....…”

“呱呱呱,呱呱呱。”

刚刚达到宜昌的周宝贵团长还来不及让部队休息,立即带人接应潜伏于宜昌的新军同志葛二宝。在满清命令封锁四川以后,张之洞就立即派人来到了宜昌驻守,并且构筑了不少永久性工事,大炮更是直接对准了长江水面,就是为了防备四川赤匪通过长江水道出川,如果不先解决宜昌的满清新军部队,解决这些大炮,重庆根本不敢发船在宜昌进行登录作战。听到鸟叫声的周宝贵当即就蛙叫了两声。

“咕咕咕!”

“呱呱!“

口号对上以后,葛二宝立即传来说话声:“出来吧,同志,你们可算是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