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豪圣勇贤
看到张英豪进来,里面的同志全部停了下来,纷纷喊道:“主席好。”
张英豪只是挥了挥手示意了一下,眼睛依旧看着刘琦,刘琦直接在地图上给张英豪介绍起来:"主席,河南灵宝、卢氏;河北郧县、竹山、施南、咸丰;湖南的永定、武冈、辰溪;云南的百色、怀远等城市,在我军有心战无心的情况下,全部解放了。”
张英豪听了,神色没有丝毫的变化,只是点点头说道:“各地都有地主士绅建立的民团武装,我们虽然解放了六个省份,但是满清的总武装人数如果算上民团的话,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虽然这些民团武装力量如果仅仅只是维持满清统治或许可以,但是面对正规部队的进攻,或许力有不逮。但是务必要前线的同志知道,明面上清军不是我们主要的敌人,这些无处不在的民团才是我们最应该小心的敌人,特别是湖南,必须小心谨慎。”
张英豪对于这些胜利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反而还要给前线的解放军泼泼冷水。此次作战准备的如此充分,同志们都战意高昂,还用现代化军队去偷袭封建军队和城池,天时地利人和全都基本占尽了。而且,这个时代练武的人特别多,猎人也是不少,这些人基本能够进入特种兵训练基地去打磨一阵,出来基本也能成为一名优秀士兵,特别是猎人出身的人,最是容易训练成神枪手。不像自己前世穿越前,社会人全面禁枪,持枪的猎人已经没有多少了,社会上打过枪的普通人基本也没有几个了。而现在,解放军的神射手基本已经普及到了班,甚至还专门组建神枪手队伍,这些杀神所爆发出来的杀伤力基本不是这个时代的军队所能理解和接受的。试想一下,对面一阵枪声,自己这些就倒下—大片,战斗意志不强的部队肯定是如同见了鬼,部队甚至会直接崩溃。如果这样都不能轻易取得胜利,那么解放军的指挥官就真的要被送上军事法庭了。
至于张英豪特别强调的湖南,论全国的士绅哪里最强?湖南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本来湖南的士绅阶级发展比不过江浙这些富裕的省份。但是在太平天国进入湖南以后,大量的底层百姓加入太平军。在太平军离开以后,湖南各地都发生会党起义和大量土匪趁火打劫。曾国藩在长沙办团练,为了镇压土匪,设立一个独立于满清官府的审判机构――审案局,使士绅拥有了生杀大权。有了如此大权在手的士绅们自然开始疯狂的兼并土地,死在士绅手里的“暴民"自然也是不计其数。在镇压完太平天国起义以后,湖南士绅又肥了一波。
满清朝廷视湖南根深蒂固的士绅集团为眼中钉,肉中刺,多方位压制。但是满清的腐朽统治有太多的漏洞可以钻,湖南士绅集团盘根错节,相互照顾,通过银弹战术,卖官鬻爵等手段,掌握了湖南几乎全部政务,一切事物基本都离不开士绅。满清任何官员到了湖南任职,都要给士绅面子,否则工作就开展不了。前世辛亥革命时期,为什么共进会的焦达峰等人在湖南惨死?其实就是因为湖南地方的统治基础是士绅。起义成功以后,焦达峰等革命党人在争夺湖南的领导权时全面落败,最后更是直接被枪杀。
第四百章:
张英豪知道此次解放军进军解放湖南或许容易,但是想要推行土改却是不容易。要知道这个时候,整个湖南还归张之洞这个两广总督管辖,新军?湖南此时还没有正式组建本省的新军,只有张之洞在岳州驻守了一个营的湖北新军和湖南巡抚端方在接到命令以后,今年才将功字4旗、湘威3旗改编为常备军第一协第一标,后陆续招募兵员,编组步兵第二标和炮、工、辎各营,但是现在这些部队还没有正式成军,整个湖南正规旧军队加起来只有区区的两万人,地方稳定全靠各地的地主士绅维持,可谓恐怖。以湖南士绅阶级的掌握的力量和他们之间盘根错节的关系,接下来在湖南的工作可是并不好做,甚至还会出现一大波士绅对抗土改,集体造反的混乱局面。
不过,说到湖南,张英豪突然问道:“江西萍乡煤矿还没有起义的消息传来吗?”
江西萍乡煤矿是张英豪最关注的一个地方之一,张英豪很早就在这里开始了布局,萍乡起义关系到两湖和江西的解放进度,由不得张英豪不上心。
江西萍乡煤矿开采历史悠久,其中以安源、高坑矿区发现最早,历史文献见证早在唐代即已开采。据1246年(南宋淳佑六年)南宋祝穆所著《古今事类全书续集》:“丰城、萍乡二县,皆产石炭于山间,掘土黑色可燃。”
清朝因为汉阳钢铁厂炼钢制铁,发现安源的煤矿适合炼焦才发展起来。邮传大臣、官商盛宣怀为解决汉阳铁厂燃料之需,大气魄,挥洒大手笔,引进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引进外国工程技术人员、引进国外先进管理方式大举在安源开发煤矿、形成年产原煤百万吨规模,员工逾万人,成为中国最早采用机械化、电气化开矿、洗煤、炼焦、运输的大型煤矿之一。
此时的萍乡煤矿开凿有总平巷、八方井、六方井,安源煤矿引进当时世界一流的洗煤台、炼焦炉等生产设备、生产了煤焦、煤砖、耐火砖和矸和石砖等矿业制品。还修建有株萍铁路,建立了银行,还成立了萍乡煤矿矿务学章,为中国最早的路矿工人补习夜校。对于萍乡这块宝地,张英豪早就可谓是垂涎三尺了。
刘琦听了张英豪问话,直接说道:“主席,萍乡那边现在已经起义成功了,目前我们的同志组织起了上万人发动此次起义,虽然很多人没有趁手的武器,进攻不足,但是防守却是绰绰有余了。”
张英豪眉头微微一皱,没有立即说什么。他可是知道前世安源是红色革命圣地。原本历史上,1905年5月数以千计的安源路矿工人举行大罢工,这是中国工人阶级早期斗争的先声。1906年,安源工人积极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萍(乡)浏(阳)醴(陵)起义,首开中国工人阶级大规模武装反抗的先河。毛太祖,刘少奇都来这里开展过工作,发动了起义。
这时,负责提供情报沟通工作的一位情报部门同志看到张英豪眉头一皱,以为张英豪不了解萍乡煤矿的事情,当即开口说道:“主席,萍乡煤矿一开办,规模比较大,有一万三千多工人,工人的组成,湖南占70%,湖北占20%,萍乡只占10%,全矿分46段...."
“段?”
“井下叫段,我们现在叫区。萍乡煤矿有洋炉炼焦和土炉炼焦,发电厂、机修厂、制造厂、锅炉房等,烟筒林立。不过这里的工人生活十分艰苦,一个班要十二小时,一天只赚得十多个毫子监工对工人管理很严,一不小心,不是骂,便是打,工人顶了嘴就要开除。劳动保障差得很,也没有任何劳保福利,经常出事故。一次矿难死上几十上百人都是常见的事情,资本家只救井而从来不管工人的死活,死了人也不同意救出来。当地的歌谣这样唱:少年进炭棚,老来背竹筒,病了赶你走,死了不如狗。萍乡煤矿以前已经发生罢工多次,几乎都被武力镇压了下去,都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最多的两次也仅仅是和资本家签订了协议,获得了一点实惠而已。”
张英豪听了,直点头说道:“越是这样,革命的条件就越是成熟。”
“主席说的没错,江西的萍乡煤矿,还有其他一系列的附属企业,包括铁路工人,都是前进党发展人员的最佳场所。我们前进党去到萍乡以后,就开始积极发展基层组织。我们去的同志都是有些文化的同志,那些工人看到文化人愿
意和他们—起干活,都愿意听我1的一飞了尽一人夜校,筛讲的道理。我们就依托萍乡煤矿矿务学章这个工人夜校,筛
选优秀的同志加入我们...…”"
见这个同志也没有明白自己的意思,张英豪也懒得听下去了,之后的内容不用听张英豪也知道大概讲的是什么。所以就见张英豪抬手打断了这位同志的讲述,直接说道:“湖南政治中心长沙的位置在湖南东部偏北,湘江又自古便是舟船的便利要道,长沙位于湘江下游。她东接浙赣,西引川黔,北控荆楚,南领桂粤,素有“荆豫唇齿,黔粤咽喉"之称。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要想控制湖南,首先必须控制长沙。立即给萍乡负责的同志下达命令,让他们留下一个团的人马驻守煤矿,他们的部队分批次乘火车到株洲,然后立即搜集船只,坐船到长沙协助大部队解放长沙。”
张之洞为了解决将萍乡的煤炭到汉阳的问题,1899年清政府动工修建醴萍铁路,不久就停工了。1903年才修通萍乡至醴陵阳三石的铁路。萍乡煤炭经火车运到醴陵后,在阳三石装船走澡江,在绿口入湘江后再顺流而下过洞庭到汉阳。不久就发现禄江水河窄滩多,没有足够的运力。于是只有将醴萍铁路延伸至株洲镇以北的湘江边,改名叫株萍铁路,有了前进党的帮助,这条铁路早早地就顺利完工了,全长89公里。萍乡的煤炭经火车运到株洲,再在这里下河装船运到汉阳。不过,现在这条运煤路线变成了张英豪命令他们进军解放长沙的路线。
“是。”
“江西还有哪里的拥有起义队伍能够联系的上??
“井冈山、永宁、永新一带,差不多有一个师的部队。”井冈山啊!张英豪立即就回忆了起来,这还是自己当初不够成熟,如同派李通同志到大别山发展一样,刻舟求剑强调重点发展的地方,如果按照张英豪现在的意思,这些地方现在实在是不应该花费这么大的力气,毕竟前世太祖选择井冈山是迫不得已,而自己嘛?面对的满清即使不是弱鸡,有很多比井冈山更好发展的地区。不过,这也没有对错之分,毕竟解放哪里都是迟早要解放的。而且,去井冈山的同志们既然能够取得和中央的联系,那么就证明这里的同志发展自然是不错的。
张英豪点了点头,指着地图说道:“攸县地处湖南东南部,罗霄山脉中麓,南通广东,北临长株潭,西屏衡阳南岳,东与江西萍乡、莲花接壤,古有“衡之径庭、潭之门户”之称。让井冈山的同志率一个旅的部队西进,解放茶陵州和攸县。”
“主席,萍乡也可分出一部分兵力进军攸县。”
张英豪听了,看了一眼地图,点了点说道:“你们立即同萍乡和井冈山的同志联系一下,可行就立即执行。”
地图开疆就是这么简单任性!
“是。”
张英豪并不担心萍乡煤矿起义工人和井冈山这里的同志缺乏武器的问题,如此大的煤矿缺少的东西或许会很多,但是绝对不会缺少炸药,有了炸药,对付新军或许力有不逮,但是只要把人组织起来,对付巡防营等清军,那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事实上就是如此,萍乡煤矿的工人这次不是罢工,而是武装起义。在前进党的组织下,早有准备的同志们趁夜偷袭,经过短暂而不怎么激烈的战斗,轻易地就夺取了那些煤矿上守卫和警察的武器,起义成功。然后前进党同志们把矿工们简单分组,迅速组建了一个师编制的部队,然后四处出击,打下其他煤矿和要地,现在已经完全稳住了当地局势。
萍乡不缺炸药,工人们用炸药、雷管和引火线制造简易手榴弹,炸药包,清军全都只能避其锋芒。而浏阳、醴陵等地的大量农民和工人听说了萍乡起义,纷纷选择投奔过来。起义队伍迅速壮大了起来。
此时他们正有一股拔剑四顾心茫然的错觉,放眼四顾居然没有一合之敌,本来打算请示党中央给他们下达任务的时候,中央就已经给他们下达了任务,让他们立即把部队集中起来,乘坐火车到株洲,然后分兵,解放长沙和攸县。而此时的井冈山等地的同志也在接到命令以后迅速行动起来,烽火迅速燃遍湖南与江西的交接地域。
各路解放军目标是长沙,实际上最终的目标依旧是武汉地区。如此长距离的行军,可以说完全是无后勤作战了。这就是为什么农民起义在清末基本已经没有机会再成功的原因之一了,古代大刀片子打天下的事情再也不可能成功了。大刀片子再厉害,也挡不住子弹,挡不住炮弹了。而出现了机枪以后,在武器有代差的情况下,人多人少就已经不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了。而且,即使有前进党的领导,如果没有张英豪的命令,起义部队如果留在萍乡不动,最终等到满清集结好部队前去围剿,即使矿工们把炸药玩的再遛,最终也必然要起义失败,这就是没有目标的可悲。
此次解放战争,解放军全方位不分主次的进攻,确实是分散了自己的力量,如果在欧洲这些工业化国家的军官看来,这样的军事行动如同儿戏,可真不是什么明智之举。但是换一个角度来说,在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度,这样的进攻可以让满清全面处于处处防御却处处漏洞的境地,满清更加不可能集中兵力和解放军战斗,只能和解放军在各处战斗。而以清军战斗力,又显然不是解放军的对手,这就让满清的一干高官们为难了。
湖北经过张之洞多年的苦心经营,满清统治区的唯一钢铁厂就在湖北汉阳,强盛程度全国首屈一指。在接到陆军部的电报通报以后,他就立即发电报到宜昌守军处,不见丝毫的回应。他的心里就咯噔—下,立即产生了好的联想。他当即又拍电报到驻守在宜昌南津关,但是依旧没有获得回复。他就已经完全确定,在自己没有得到丝毫情报的情况之下,自己多方建设用以抵御赤匪的桥头堡宜昌已经完全落入四川赤匪之手了。
张之洞顿时觉得头晕脑胀,但他还是强打精神,马上下达命令,彻查赤匪进入湖北的情况。张之洞在湖北经营日久不是开玩笑的,不长时间,他就得知了赤匪多路大军全面进攻湖南、湖北的准确消息,他这个湖广总督瞬间就有懵圈了。这是什么情况?赤匪不止宜昌这一路进军?更加让他意外的是大别山来的这些军队居然也是赤匪,虽然他一直都知道大别山有一股强悍的匪徒,没想到居然也是赤匪的队伍。
怎么办?到底该怎么办?这算是什么打法?哪本兵书上记载过如此打法?现在怎么办?到处派兵去救火吗?但是湖北新军总共也只有一万六千多人,可战之兵也只有一万来人,而且,部队新成,战斗力现在不怎么样他还是知道的。集中兵力去救火?那样就效率不要太高,救了一个地方以后,或许武汉都丢了,这样还有救的必要吗?但是分兵去救火?那就是添油战术,妥妥的从肉上门而已。到了此时,张之洞才突然觉得自己手里的可战之兵实在是太少了。可惜,就是张之洞想要养更多的兵,他的经济条件不允许啊,满清朝廷养兵卖命实在是太费钱了。
脑筋一转,张之洞又想向列强求援借兵?不过想到之前驻扎在武汉的洋兵因为参与镇压工人游行示威,制造了武汉大屠杀惨案,在他从京城回到武汉以后,就把这些洋兵给全
部请走了,现在要借兵?洋兵万里迢迢从其他运兵过来,黄花菜都凉了。
既然没有什么好办法,那就只能奋力抵抗解放军的进攻了。张之洞立即命令第八镇统制张彪带着队伍迎战大别山来的赤匪。命令黎元洪的部队迎战四川与陕西的西出部队。但是命令刚说出口,他就反应过来了,这样布置是肯定不行的。这么一分兵,手里的部队就完全捉襟见肘了,根本不够用。怎么办?
“哼哼~”
张之洞心里一发狠,干脆直接收回了自己先前的命令,然后开始召回了全部的部队,还发电报把驻扎在湖南岳州的部队抽调了回来,准备集中所有新军死守武汉三镇,把武汉变成一座战争堡垒,最终拖死赤匪武装。拖死赤匪以后,湖北新军再主动出击,收回所有被赤匪占据的土地,或许还能一举反攻四川,彻底解决赤匪之乱。
如果此计可行,那么他现在要做的就是要保住自己在湖北建设的基业,只要这些基业还在,他就有翻盘的可能,至于湖南的死活,张之洞此时已经完全顾不上了。当然,还有一点张之洞是不会忘记去做的,那就是立即向满清朝廷汇报情况,同时求援。
只可惜京城现在哪里有功夫管武汉的事情呢?此时的陆军部得到的坏消息并不比他张之洞这里获得的少,恰恰相反,随着时间的流逝,京城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坏消息。
第四百零一章:
在东方大地上,刻画着两道伟大的工程,一是蜿蜒起伏、横贯东西的万里长城;另一个则是晶明平直、纵贯南北的京杭大运河。大运河的北端,就是中国人民心目中的圣地—―京师。自公元前十一世纪以来,截止于当今,北京已十次为都,分别是蓟、燕、前燕、大燕、刘燕、辽、金、元、明、清。
京师以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皇宫位于全城的中心。格局严谨,主次分明。它的城垣,由宫城、皇城、内城、外城,叠次分为四个方阵,本来设计的都是方方正正,但由于财力问题,外城未能封为方形。整座城市呈封闭式,层层相套,等级森严,界限分明。
静谧的京城此时就有一处守卫森严的地方灯火通明,这里就是大清陆军部,此时就见里面的一张巨大的天下舆地全图上面画出了多个箭头,目标直指各省重镇。满清这些官员也不全是瓜娃,他们根据不多的电报就已经弄明白了此时满清所面对的困境。虽然肯定还有很多进攻的路线没有标注出来,但是,他们此时也已经完全明白,山西、湖南、湖北、广西都同时遭到了赤匪的全面进攻。
面对这种情况,铁良、奕团等一干满清大臣此时已经是面色苍白,六神无主。此时他们唯一能够做的,就是立即跑进宫里,请圣明的慈禧太后老佛爷做决断了。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不能抵挡住赤匪的此次进攻,那么整个天下就要被以前的奴才给夺走了。
此时,慈禧太后在仪鸾殿召集了御前会议,她依旧是坐在高高的位置上垂帘听政。但是此时的慈禧憔悴不堪,老态毕露,眼窝深陷,愁容满面,显然是为“国事"操碎了心。此时的慈禧太后看着桌面上这些奏章,心里顿时心气全无。这几年来,一会来一个电报说这里发生了暴乱,一会又来一个电报说那里发生了造反。即使慈禧不懂军事,现在也被迫熬成半个军事家了。但是,面对此次赤匪的进攻,她也完全不知道怎么办。
在她旁边,一张大大的满清全舆图上面到处都是红色的圈圈,—看就知道画圈的地方是这几年发生了起义的地方,至于前进党解放的几省,更是标注的鲜的红异常。如果张英豪看到这张全舆图,肯定会被满清的韧性感慨一番,果然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啊!此时,慈禧或许也已经知道,这个时候也只有上天能够救满清了,她是多么希望赤匪头目和一干头领们全部现在就暴毙身亡,或许只有这样,才能解除满清的灭亡危机。
慈禧扫了一眼大殿上呼啦啦跪着的一地大臣,不少大臣的脸上也是掩饰不住焦虑与彷徨,甚至脸上不时还有惊恐之色,只是慈禧此时只能看到他们弓着的背而已。看着大殿之上跪了一地的大臣,慈禧的神色没有丝毫的变化,大臣们此时各个额头触地,等待着慈禧让他们站起来的旨意。至于可怜的光绪皇帝,此时依旧被囚禁了起来,丝毫没有自由可言,即使此时面对如此恶劣的局面,慈禧也没有丝毫放出光绪的想法。当真是可笑,满清文武居然被老妇人踩在脚底不敢动弹一下。
此时的慈禧恨透了四川的赤匪,因为她知道,一旦大清亡在了她的手里,那么她的身后名声已经不用考虑了,肯定会被肆意的抹黑,祸国殃民的帽子肯定是要戴到她的头上,这是不难想象的事实。就像前世慈禧为什么杀光绪一样,如果光绪掌权了,他是感谢慈禧还是恨透了慈禧呢?如果光绪重新掌权,慈禧一系肯定会被光绪清算,而她自己也绝对丝毫不会有好的历史评价。正是因为明白了这些道理,慈禧此时是夜夜做恶梦,时时被惊醒,让她看上去更是格外的憔悴。连带着也就愤恨上了无能的满朝文武,看着跪满一地的大臣,慈禧就气不打一处来,丝毫没有让这些大臣起身的意思。
也不知等了多久,一干陆军部大臣由铁良领衔终于匆匆地来了,到朝堂之上以后立即扑通一声跪下喊道:“皇太后万岁,万岁,万万岁。”
慈禧也没有让他们站起来,而是立即问道:“袁世凯,现在情况怎么样?”
慈禧对于袁世凯还是非常器重的,否则也不会在李鸿章死后,直隶总督兼北洋军师的位置落到他的手里。对于兵事,慈禧虽然也看中“知兵"地铁良,甚至扶持铁良和袁世凯对抗,但是原因仅仅是铁良是满人,而袁世凯是汉人,她当然也知道袁世凯在兵事方面远胜于铁良,所以他开口没有直接问铁良,反而是问袁世凯。不过铁良听了以后,脸色顿时就有点发白了,但是此时他也只能跪在下面,不敢有丝毫的造次。
“回皇太后的话,目前赤匪从陕西、四川、贵州、云南全线向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推进......”"
此时也不管慈禧懂不懂军事,袁世凯当即简单的把目前知道的情况陈述了一遍。所有的官员也都静静地听着袁世凯的讲述,不少官员都感觉好像末日到来,有几名官员更是低声哽咽起来。不过,他们现在可是不敢发出任何声音,就怕老佛爷以扰乱军心拉着他们出去祭旗。
慈禧看着地图,听着袁世凯的讲述,顿时有点头晕脑胀的感觉。听完以后,慈禧强装镇定地说道:“袁卿家可有何退敌之策?”
袁世凯听了慈禧喊他卿家,此时倒是大方地说道:“老佛爷,微臣愿带领北洋新军与赤匪决一死战,学左文襄公抬棺进兵,不消灭赤匪,绝不收兵...…”
慈禧还没有发话,铁良等一干大臣当即就不干了,直接就跳出来阻止。开什么玩笑,赤匪都是些什么人?就是他们以前的奴才,袁世凯在他们眼里也和那些赤匪差不多,让袁世凯把他们手里掌握的兵力拉去了前线,如果袁世凯带着队伍背叛,后果不堪设想,他们不就成了待宰的羔羊了吗?而且铁良此时也已经看出了,仅凭他们编练的几万北洋新军,此时也已经来不及赶到各地剿灭赤匪武装了。
“袁世凯,你也配合左文襄公自比?”
“老佛爷,现在电报传递快捷,军情瞬息之间就可传递,完全可以在陆军部遥控北洋新军作战。”
铁良听了,也立即说道:“老佛爷,此事万万不可,还需从长计议。赤匪动兵势必严重危害列强在华利益,现在应立即通报列强,请列强出兵帮助我大清国镇压赤匪造反方为上策。老佛爷,我大清还可命令士绅练团,共同围剿赤匪....…”
铁良也确实不是无能之辈,当即就呱呱说出了几条可行的建议。此时的满清朝堂之上,除了袁世凯这样的还有点雄心的墙头草之外,开战之声最大的就是满清的这些少壮派,毕竟赤匪革命,最终利益损失最大的就是他们这些亲王贝勒铁帽子王家族。至于其他的绝大多数大臣,基本都是唯唯诺诺之辈,静等皇太后圣裁了。因为那些真正有骨气的官员,要么在慈溪当初对八国联军宣战之时,为了统一思想杀了一批;要么就是战后求和为了安抚洋人又杀了一批。
铁良说完,朝堂很快就再次变成了菜市场,慈溪此时也不发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下面的人争论。听了一会,慈溪就不耐烦了。现在都是什么时候了?大清国都要完了,满朝臣工居然还在争权夺利,特别是那些少壮派,干啥啥不行,争权夺利第一名,喊了这么久,就没有一个人愿意亲自带兵打仗的。最后慈溪终于忍不住了,一手扶额,看了李莲英一眼,李莲英当即喊道:“朝堂之上不得喧哗。”
听到这话,众人才安静了下来,慈禧说道:“众爱卿还有计策吗?”
见所有人都不再说话,慈禧当即说道:“袁世凯,命令你立即整军备战,定出方案,择日出征。”
“微臣,遵旨。”
“奕助,你们外务部立即向列国讲明情况,向洋人借款,请他们出兵相助,共同围剿赤匪,不管他们要什么条件,都可以答应他们。”
“臣,遵旨。”
“命令各地大力支持兴办团练,共同对付赤匪祸国。”
“老佛爷圣明。”
袁世凯和奕助退出大殿,刚到宫外,就听见一个传令官在喊他们,一脸焦急的模样。袁世凯当即走过去问道:“什么事?”
“大人,紧急军情,可是这里小人进不去,大人通传带个话让小人进去?”
袁世凯听了,不知是不是错觉,他仿佛顿时从京城这座古老帝国的首善之地,闻到了弥漫着带着腐烂的气味。他又抬眼四顾,城池宫殿、坛庙苑林、衙署寺观、市井民舍、亭台楼阁、钩心斗角,真是好一派气派恢弘。
收回目光,袁世凯直接说道:“我是袁世凯,有什么军情可以跟我说。”
“是,袁大人,直隶井陉煤矿工人造反,占据了山西娘子关....…”
袁世凯听了,当场就血液上头,眼冒金星的感觉,山西可是有他的北洋第六镇所在,王士珍亲自领兵。赤匪大军正在进攻山西,此时娘子关又被造反煤矿工人占领,这不是要了镇守府北洋军第六镇的命吗?
袁世凯再也晃晃悠悠的心思了,不管未来如何,他知道他都必须保住他赖以安身立命的北洋,这是他最为重要的筹码,失去了北洋,他袁世凯就什么也不是了。如果山西的北洋军被全歼,对于他,对于满清都是一个绝大甚至是致命的打击。
奕助此时更是不堪,当即就两股战战,一脸惶恐和期待的看着袁世凯。在奕助看来,现在能够挽救危局之人,非眼前的这个袁世凯莫属了。
袁世凯定了定神说道:“庆亲王,麻烦您找个人带他进入大殿向太后老佛爷禀告军情,我现在要去处理这紧急军务。"
“理应如此,项城慢走。”
袁世凯当即快步离开,他此时根本就不愿意再看里面那群大臣们听说直隶出现赤匪以后的万般表情,他知道他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立即派兵重新夺回娘子关,不管山西丢失与否,他都要保住北洋第六镇。袁世凯也不管那么多,回到指挥部,当即发电报命令驻扎直隶保定府的第三镇统制段祺瑞,让他派出部队立即带兵重新攻占娘子关,守住第六镇北洋军的退路。
袁世凯没有让段祺瑞把全部兵力都派出去,甚至都没有让他们深入山西。因为他就在刚才又得到了消息,滦州煤矿工人宣布大罢工,大同,张家口等地官员也都汇报当地出现了赤匪人员,—旦段祺瑞带兵深入山西,被赤匪拖住,那么整个直隶南部也就危险了,基本也就处在无兵可守的状态了,局势必将糜烂。直到此时,袁世凯大脑里面还有一点蒙圈,因为他实在是想不明白赤匪为什么能有如此大规模的进攻,赤匪怎么可能养得起这么多兵呢?
现在不止袁世凯直接懵圈,西方列强也全部都搞不懂现在到底是什么情况?为什么清国的叛军会这个时候大举进攻满清朝廷?更加让列强跳脚的是,他们只有法国在重庆领事馆没有撤出,其他国家现在现在谁都没有四川的正规沟通渠道。
面对这种情况,英国在华特命全权公使萨道义当即召集法国全权特命公使吕班、美国公使康格、俄罗斯的雷萨尔、日本内田哉康,还有意大利、德国、比利时、荷兰、西班牙等公使紧急会晤。萨道义的威望还是十足的,所有的公使全都急忙聚在一起商量对策,讨论如何面对清国发生的革命问题,讨论到底如何面对四川新政权的问题,列强必须拿出同意的意见,用统一的态度对待革命党。
不过萨道义或许忘了,列强嘴上统一容易,但是让各国用实际行动统—?此时日俄战争还没有结束呢!双方百万大军在东北杀的你死我活,再想组建八国联军明显就少了作为主力的两国啊!解放军进军云贵、广西和湖南湖北,利益受损最严重的就是英法,英法自然是想要对前进党采取强硬的态度,把前进党扼杀在弱小之时;美国在华利益还不大,依旧在高呼门户开放,此时却是无所谓;德国想扩大在华利益,销售他们国家的产品。而且,长江流域是英国佬的势力范围,美德等国或许巴不得把英国佬的势力赶出长江,他们好取而代之。沙俄此时即使在和日本杀的你死我活,但是公使雷萨尔也知道自己国家的利益所在,知道前进党如果进入新疆、蒙古和东北地区,必然会对俄罗斯的既得利益产生威胁,自然也是希望对前进党采取强硬态度,日本也同样如此,至于意大利,荷兰这些小国,纯粹就是打酱油。
庚子事变结束才四年多,但是各国的利益关系却是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里面的利益情况萨道义心里清清楚楚,所以在大家寒暄了一阵以后,就见萨道义说道:“就目前的情况看来,清帝国会被前进党推翻是迟早的事情,或许清国就要完了。但是谁继承清国的遗产?却是值得我们商榷的事情。大家都说说现在该怎么办吧?“
大英帝国对前进党没有丝毫的好感,前进党对大英帝国也没有显示出丝毫的友好。前进党入主中国不符合大英帝国的利益,不符合西方列强的利益。而且,一个强大的中国不符合英国在亚洲的利益,前进党入主中央必然危害大英帝国在中国的利益。所以就萨道义而言,他是绝对不会希望前进党成为中央政府的。
德国公使穆默率先表态说道:“德意志在华利益不容受到侵犯,否则帝国将动用任何手段。”
言下之意很明显,现在德国的利益还没有受到多少侵害,此事暂时与他们无关,但是不管哪股势力侵害了德国的利益,他们就不惜诉诸武力。
法国公使吕班听了以后直接说道:“这个国家不远的未来必将发生巨变,清国的革命党推翻现在的中央政权以后,新政权如何保证我们的在华利益不受损失,这才是我们今天坐在这里的主要目的。”
萨道义接口说道:“各位都要明白一点,此时四川的革命党已经多次声明,绝对不会承认现在清国的中央政府和我们签订的全部条约,这对我们来说是绝对不可接受的事情。”
美国公使康格说道:“他们不是说保持现状吗?”
萨道义看了一眼康格说道:“诸位,四川革命党具有典型而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就像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
说到日本,众列强自然知道,现在的小日本已经把丧失的权力收回的差不多了。内田哉康听了萨道义的话,没有丝毫的不好意思,反而是一脸的自豪的表情。萨道义看了内田哉康一眼,接着说道:“如果是四川的革命党最终夺取了中国的中央政权,我们在中国获得的权力将会快速而全面的丧失。所以我们必须全体统一行动,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一切手段。”
康格直接问道:“打算具体怎么做呢?”
第四百零二章:
萨道义很肯定的说道:“不管清国现在能不能救,但是清国内部必须立即停止战争,恢复到和平状态。大英帝国认为我们应该在英国内部扶持一股亲近列强的势力,而不是由革命党直接推翻大清国,然后执掌中央政权。现在在清国的地方大员只有湖广总督张之洞、直隶总督兼北洋领袖袁世凯和两广总督岑春煊等。但是就目前看来,只有袁世凯符合我们的人选,所以我们应该全力武装北洋新军,确保袁世凯能够获得军事上的胜利,确保其有足够的力量入主中央,然后鼓动袁世凯起来推翻清国。当然,如果有必要,我们将保留出兵的权力。”
满清朝廷此时还不知道,列强们一场小小的会议,就决定了自己的未来,这是何其可悲的事情?当然,就算是知道,此时的满清血已经差不多流干了,精气神也也快耗尽了,只能躺在地上垂死挣扎两下,抗议两声而已,然后就只能是闭目等死了。
不过众公使听了萨道义想将满清的权力交到袁世凯的手里也不意外,现在放眼望去,巴拉寻找,能够取满清而代之的势力除了前进党,还真的找不出一个,最有可能的也就只有袁世凯了。而且袁世凯八面玲珑,不少公使都被袁世凯给喂饱了,自然也没有发出反对之声。但是听到萨道义保留出兵的话,众人心里都是一惊,然后心里都是高兴了起来,想想八国联军几年前在京城的大肆掠夺,短短时间就获得千万倍的收益,简直不要太轻松,不过大家都是老狐狸,脸上丝毫没有什么变化。
吕班当即开口表态道:“我们法兰西在中国的问题上将和大英帝国采取统一的行动。”
内田哉康兴奋的神色几乎就要掩饰不住了,天知道现在的日本多么希望找个地方赚点外快,发笔横财,所以他当即喊道:“我们大日本帝国保证,在对华问题上和大英帝国采取统一的行动。”
有了法、日的牵头表态,比利时、荷兰这些小国也纷纷表态,最后康格、穆默也直接说道:“本国在对待中国的问题上和列国一致。”
听完各国的表态,萨道义笑着说道:“这就对了,所有国家统一行动才能维护我们大家的利益。当然,直接出兵只是我们不得已的最后选择,现在麻烦吕班阁下给驻重庆的总领事安迪先生下达命令,让他们向四向川前进党传达我们的要求。前进党必须停止战争,否则造成的后果全部由前进党承担。”
“明白。”
“我们现在必须行动起来,增加对袁世凯的支持,一年之内,我们必须提供给袁世凯足够的武器弹药和资金,让他又足够的力量能够顺利接手中国。然后消灭全国各地的革命党,让中国的局势重新回归到我们预定的轨道上面。”
清国就这样被萨道义放弃了吗?并没有,现在只是加强北洋的实力而已。如果最终确定清国不可救,他们就会果断地放弃清国,支持袁世凯,让中国混战从而渔利。如果清国还能够拖住,他们自然是愿意继续支持满清统治中国,因为这样才最符合列强的利益。
随着新一天的到来,京城的大街小巷开始热闹起来。西北地区的山货运进来,在集市上已经堆积如山。正阳门外的商业大街上停满了客货混载的骡车。当铺和钱庄的绵门帘掀起的时候,檀木柜台的古旧气味和炭火的暖气飘散到街上。身裹满族和汉族绵装的女人们溜达在隆福寺的杂货摊位前,好像日复一日重复着不变的生活。
此时的满清朝廷已经是人心惶惶,不少人都已经感觉到了京城里面诡异的气氛。不过此时京城的老百姓还是和明末时期京城的百姓—样,对于叛军都是津津乐道,就像当初八国联军进京城前的情况一样,大家还是该吃吃,该喝喝。京城里的人经历过多次摧残以后,都有了一颗大心脏。再说了,被俘的北洋军里面传出来的消息,叛匪可是中国人,肯定不会像洋鬼子一样凶残。反正这京城离叛军这么远,着啥急啊。
萨道义眼看着会议统一完了众公使的态度,外务部总理奕团就前来求见萨道义了。众多公使自然也都乐得见一见这个清国外务部总理,也让清国知道列强是团结一心的,好让他们谋取更多的利益。于是萨道义说道:“带他进来吧。”
上一篇:人在崩铁,每月一个概念级能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