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之英雄时代 第220章

作者:豪圣勇贤

本内阁制实行后的第一位陆军大臣,从一位大勋位功一级公爵。

日俄战争爆发后任满洲军总司令官,依靠凌厉而变幻莫测的攻击路线,张弛有度的战场控制节奏,数次击破占优势的俄军。指挥日军在辽阳会战、沙河会战、旅顺围攻战和奉天大会战中将数量居于优势的俄军打得一败涂地,为最终获得战争胜利奠定基础。与同藩出身的东乡平八郎并称为"陆之大山,海之东乡""。

由于野战军统一而突然的行动,在发动前就切断了大量的电报线,阻断了日军的情报交流。这个时代无线电因为功率问题,传输距离非常有限,日军又没有完备的无线电通讯系统,现在更是大多只能靠传统的人力投递情报的方式,再加上野战军的围追堵截,极大的降低了日军情报收集收集和传递能力。

不过,刚刚他们已经接到的消息是东北出现了大量的武装力量进攻日军据点,种种情况都已经表明,东北有一股突然崛起的势力针对日军,整个东北也发生着针对大日本帝国的事情。

日本军队好歹也是正儿八经的正规军队,信息的沉默让他们感到的不是安心,而是强烈地危险。在野战军发动之前,日本靠了铁路以及各地的据点驻军,很有效的实施了对南满的暂时控制。但是现在,面对无处不在敌人武装,突然发现在日军各个据点之间其实还有着广阔的土地,那根本就是防不胜防,那种遍地都是日本据点的安全感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而随着这些据点一个一个被拔除,暴露的间谍一个个消失,接下来日军想要再次进入东北,就必须要重新培植势力了。

大山岩这个老鬼子此时已经知道了事情的严重性,当即就用电报等联系手段联系—切能够联系上的势力,命令他们动用一切手段,立即查明所有的情况。

他此时在司令部走来走去急的不行,北面和露西亚的冲突还在继续,南面现在也已经中断了联系,铁路也是直接断绝,两个南下的师团更是神秘消失,再也联系不上了,这一系列的变化真是让人慌了神。

到底怎么回事?接下来要应该怎么办?

这两个生死存亡的问题就出现在了司令部所有军官的脑袋里面。

第五百一十六章:再来一更!

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北第五野战军的行动暴露的越来越多,消息是越来越隐瞒不住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原本东北发生的日俄战争就是所有西方列强国家关注的焦点之一,被后世誉为"第零次世界大战"可不是儿戏,英美等西方中立国也都向日俄前线派出了观战武官,也就是以后的军事观察员,用以记录军事的变革,战略战术的变化。英美等国还有为数不少的战地新闻记者获准随军采访,他们撰写大量战地新闻报道。有这些人在,东北想不被关注都难,信息想长期不被暴露自然也难,能够突然发动就已经占尽先机了。

而且,日俄战争之前,沙俄军队就已经有了较为完备的无线通讯系统,日军俘虏了沙俄电讯兵,自然也开始组建无线通讯。在此之前,日军更是在其所有军舰上都安装了无线电装置,虽然性能很差,但是通信距离勉强也达到了90千米。更为重要的是,俄国在靠近旅顺等海军基地的许多地面站中都配置了无线电设备,必然致使野战军的行动迟早会彻底暴露,很快这消息也会震惊整个世界了。

不过,此时还是严重受限于科学技术不够发达,没有足够数量和功率的无线电发电机,辽阔的东北很多地方的失联更是使东北变成了一个巨型黑洞,信息的荒漠,仿佛突然笼罩上了一层巨大的黑幕,自然更是吸引了所有人的视线,都在猜测东北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旅顺此时可不止有日本人,还有列强各国的机构。事实上当旅顺火车站兵变的消息传开以后,各个列强国家都在看日本的笑话了,各国也都在关注着事情的发展。沙俄公使得到消息以后,更是通知了前线,让他们加紧进攻,如果有机会机,就重新夺回旅顺,沙俄太需要这个不冻港了。

不过这兵变毕竟是日本内部的事情,所以列强暂时也没有插手的打算。

此时,压力最大的或许就是柴山矢八了,旅顺火车站被"兵变"士兵占领,他竭尽全力想要和平解决,但是不管他说什么,不管他做出什么承诺,火车站里面的"兵变"士兵就是油盐不进,拖延时间。更加不可思议的是,他们始终没有查出兵变士兵的番号,完全无从着手。

日本人此时最怕的就是在西方列强面前丢脸,在重重压力之下,不得已,柴山矢八只能下达了进攻的命令,希望尽快镇压这股兵变,平息事态的发展。

日军开始进攻了,杜司令自然开始命令还击,大喇叭里面依旧不停的高喊:“不要进攻啊,日本人不打日本人。”

双方就这样乒乒乓乓的打了起来,一时间,双方都互有死伤,不过野战军毕竟是防御,占据了地利,日军一方的伤亡较为惨重。

旅顺的战斗还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就如杜司令原先预料的一样,等到野战军后续部队赶上,即使他们伪装成日军,但是,在大连、金州等地―开打,即使他们特意的封锁消息,消息还是不可避免的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传到了旅顺,得到消息的柴山矢八当即傻眼,但是他也立即就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立即把情况向上汇报,消息传到日本,日本大本营就彻底炸锅了!

日本大本营获得的消息最多,最全面,他们此时已经知道了东北出大事了。此时确定奉天,金州,,大连,旅顺都遭到了进攻以后,日本大本营是彻底不淡定了。

大本营里面的人都清楚的很,只要攻占了金州,大连、那么旅顺就成了死地,大日本帝国花费无数人命和金钱才攻下来的地方也就没有多少价值了。更为重要的是,铁路不通,前线和露西亚对峙的帝国勇士怎么办?现在前线可是还在打仗啊?露西亚难道不会趁机反攻吗?

大本营即使暂时还不确定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谁又是敌人。但是铁路是前线日军的生命线,所以这并不妨碍大本营做出“正确"的决策,那就是立即镇压旅顺的兵变,保障铁路的畅通......

所以,日本大本营很快就发来了给柴山矢八的命令,让他即刻调动旅顺的军队立即镇压兵变,保障铁路的畅通,并且让他立即查明大连,金州的具体情况.......

柴山矢八接到命令,也严格的执行着调动军队镇压的命令,那就是开始调动要塞堡垒里面的守备日军进攻旅顺火车站,也有军官让他命令炮兵调转炮口炮击火车里面的叛军,但是直接被柴山矢八否决了,因为命令上面写的很清楚,必须保障铁路畅通,动用大炮就必然会炸坏铁路,需要时间修护,又怎么保障铁路畅通呢?

柴山矢八毕竟没有经历过战火的考验,心里素质有待加强,他开始是希望和平解决兵变士兵,现在又不听下面军官的意见,固执己见的严格按照命令来执行,可以说—系列的变故已经完全让柴山矢八失去了方寸,此时他完全没有想过把守备的军队调出,如果金州,大连方向敌军到来进攻旅顺该怎么防御的问题了,柴山矢八一系列错误的决策也让日本彻底失去了日俄战争拿到的在东北获得的成果。

丹东,这个中朝边界上最重要的城市现在还叫做安东。她东与朝鲜新义州市隔江相望,南临黄海,西界鞍山,西南与大连市毗邻,北与本溪接壤。是一个集海、陆、河三线为—处的重要城市。

李虎也是和杜立三—样的选择,一路上夺取窄轨上的机车,快速的往安东方向前进。日俄战争期间,日俄曾经在九连城附近大打出手。之后日军为了后勤与运兵,从安东修了这条窄轨到沈阳。也正是因为窄轨速度较慢的原因,在李虎刚刚解决完凤城日军守军的时候,他就接到了总司令的情报通报,杜司令已经到达旅顺了。

李虎知道时间不等人了,没有再犹豫,直接坐着机车离开凤城,并且下令把在凤城缴获的军火立即组织人马搬运,跟在大队后面前进。凤城作为日军的一个重要补给基地,里面存放的武器弹药也是不在少数。因为不知道野战军发动的消息会何时传开,所以李虎命令一路上迅速解决窄轨上面的日军,不再做停留,迅速往丹东进攻而去。

可惜,李虎还是迟了一步,就在半路的时候,他就接到了电报,“杀倭令"下达了。李虎知道自己几乎已经没有机会如同杜司令他们一样,神不知,鬼不觉的出现在敌人的腹心之地了。

不出李虎所料,日本大本营一发力,各处拥有电台的地方就纷纷或迟或早的得到了消息,安东就是最早得到消息的地方之一。此时的安东街头是杀气腾腾,巡逻的日军满街都是,人人神色凝重。他们此时还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从长官命令战备的口吻就知道不是一般的小事,大战的气氛已经开始形成了。

安东竖起的高高的瞭望哨塔上的日本士兵正在努力观察,突然,他就远远的看到从奉天方向驶来了—列喷吐着浓烟的机车,这立刻引起了哨兵的注意。他连忙拿起了望远镜观察起来,发现火车上有穿着日军军装的士兵。

“至少看军装是自己人。”

哨兵心里自语一句,立刻发出了警戒信息,此时任何的疑点日军都非常注意。下面的日军立刻警觉起来,他们一面集结,一面派遣小队骑兵拦截机车,上前盘查。

事实证明这是虚惊,新出现的机车是一列运送伤员的军列。东北此时日俄双方来说并不太平,杀戮是吓不到东北无数的英雄好汉的,他们都会攻击日俄双方,所以经常有伤员需要运送归国。这批一共运送的数量大概日一百多名伤员,当然,其中还有日俄战争期间受伤的士兵,在东北养了一段时间伤以后打算运送回国。

一到了安东,伤员也好,护送队伍也好,脸上明显都有了光彩。只要到了安东,从这里就可以直接坐船回到国内了。

火车进站,驻扎在安东的是日本松井联队,联队长松井石根立即亲自来询问起奉天的情况。

“奉天现在怎么样?”

护送伤员队伍的小队长微微摇头:“情况不太好,现在战争还没有结束,整个南满地区都乱的很,四处都有袭击皇军的土匪,抓又抓不到,也抓不完,现在听说好像要进行肃正作战了吧。”

这小队长知道的都是野战军发动前的情报,可以说这队日军是幸运的,野战军进攻的时候他们幸运的躲过了,走的及时,可以说李虎他们就是跟在他们后面一路前行的。而后,野战军清除铁路沿途的据点,解放沿途城镇的时候,他们已经快到安东了,也给逃过了,和这些伤员一样保住了性命。

听到小队长的回答,松井石根皱了皱眉头,立即问道:“肃正作战?八嘎呀路,那么兵变的事情是怎么回事?”

“什么兵变?这个我们不知道,但是我们离开不久,确实好像听到了炮声,但是,没有听说有人在攻打奉天。不过奉天离辽阳和铁岭都不远,铁岭更是至少有两个师团的军队,司令官在四平,但是距离奉天也不算远,我想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松井石根知道这小队长什么都不知道,深深地看了这幸运的小队长一眼,突然感觉有点意兴阑珊,转身就离开了。

松井石根刚回到指挥室,就有通讯兵报告道:“联队长阁下,附近据点派人来向我们求援了。”

松井石根的心情瞬间就大大的不好了,立即口气不善的说道:“求援?是怎么回事?“

“好像是兵变的士兵在攻打这些据点,不过我们也注意到好像有土匪也在趁火打劫,据点里面这些人也没有什么战斗力,只能派人快速到达安东求援。”

“八嘎呀路,兵变?这群非国民.....”

刚骂到这里,他就意识到了什么,马上说道:“八嘎呀路,兵变,哪里来的兵变?不可能是兵变,旅顺发生了兵变,我们这里怎么可能有兵变呢?这不可能....”

第五百一十七章:周末多更,求票票

松井石根现在也知道日本国内爆发了米骚动,底层民众生活困难,而这场战争又打的那么残酷,暂时得到的现实好处却是不多,收获完全和付出不成比例,确实可能出现兵变,但是旅顺安东两地相隔千里,这世上哪里来的这么多兵变部队?这不是开玩笑吗?这里面蹊跷好像有点大了。

松井石根自然不是笨蛋,很容易就想到了有人穿着日军军服冒充日本帝国士兵的问题,突然,他就想到了旅顺的兵变的问题,到底是帝国士兵兵变还是有人冒充?如果有人冒充的话.......松井石根摇了摇头,觉得不可能,这样的事还真是不可想象。但是松井石根还是把有人冒充帝国士兵攻击据点的事情上报了,至于旅顺兵变士兵的猜想,实在是太过于匪夷所思而被没有上报。

此时野战军先锋部队已经到了安东地界,在距离安东几公里外偷偷观察着城里的情况。

“哦?刚刚有日军的伤兵运输队已经进入了安东?”安东当地的同志见到先锋队的同志立即就给了一个情报。

“确实是进入了安东,我们都来不及反应里面就派兵出来接应了。而且,之前不久,安东城突然就开始戒严了,我们也联系不到里面的同志,不知道现在城里的具体情况了。”

“看来是已经暴露了,也不知道城里的小鬼子知不知道我们已经到达了,他们到底知道了我们多少情报?”

“去摸个舌个头回来就知道了。“

“也只有这个办法了。”

aa.….

“司令,我们抓到的两个舌头都说安东城里面的日军还没有发现我们,只是他们接到上级的命令开始戒严,还说附近的据点也有叛变的日军在攻打他们自己的据点,我看就是我们这身皮惹得祸。”

“呵呵,看来旅顺那边的消息是暴露了,也不知道此战能不能拿下旅顺,日军现在有了防备,安东就不好打了。”

“是呀,里面已经戒严了,日军有了戒备,反应会很快,攻打进去可不容易,进行巷战损失肯定不小。”

强攻安东确实不是一个好主意,但是李虎想了想,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好说道:“那就先等等吧,我先把各进出安东各道路封锁住,切断安东的各个通道,截杀那些往安东跑的日本人,看看有没有机会把城里的日军吸引出来歼灭掉。我们主要还是等等后面的大炮吧,没有炮兵攻城确实太难。我一直也很好奇要塞炮的威力到底怎么样,总司令不是发电报说派人带来了两门攻城的重型榴弹炮吗?我们等等后面装备。炮兵到位,到时候就让步兵去佯攻,把日军主力吸引到过来,我们给日军来一次百炮齐发,让这些日本鬼子尝尝这些战争之神的厉害。”

“暂时也只有这样了。”

此时的柴山矢八自然不知道安东方面的情况,但是他感觉自己要疯了。自己接到命令就立即组织部队疯狂进攻要夺回旅顺火车站,现在已经连续从各守备部队抽调了两次兵力了,但是火车站里面的叛军依旧如同一只打不死的小强一样,总是在就要攻进火车站的最后时刻爆发出顽强的战斗力,把进攻的士兵打退。看着不停倒下的日军士兵,听着火车站里面那喇叭里一直不停的喊:日本人不打日本人的话,让柴山矢八突然有种无比梦幻的感觉,更是让柴山矢八烦躁不已。到了此时,他心里也已经有了动用大炮解决兵变部队的想法了。

李鸿章之前在修筑旅顺军港的时候就修筑了不少的炮台,俄国占领以后修筑的要塞工事更异常坚固,每一个防御要点都是依托山势,地面工事和地下工事相结合,只不过日俄战争爆发的时候,俄军没有来得及把要塞工事全部修成而已。

不过旅顺的要塞堡垒基本都是对向大海或者外围的,这些要塞里面的大炮威力再大对也没用,旅顺火车站更本就不在这些大炮的射击范围之内,从内往外打的话,就是再坚固的要塞,作用也不知道少了多少倍了。

当然,日军进攻不一定非要要塞大炮,他们在对俄作战的时候用的最多的也是75mm速射炮。进攻一个小小旅顺火车站,这些速射炮就足够了。

就在日军拼命夺回旅顺火车站的时候,金州的日军已经被野战军消灭了,就在柴山矢八纠结要不要动用炮兵的时候,他没有意识到大连也彻底失联了。

进攻旅顺火车站的守备日军最吃亏的地方就在于他们距离火车站远近不同,到达的时间自然也是不同,来不及集合就投入了战斗,导致各部队投入战斗的时间也不同,成了典型的添油战术。再加上主力部队还在前线,守备日军新兵不少,导致战斗力下降,而且,在一个举目四顾无敌手的地方,军队也不可避免的松懈了下来。导致打到现在,竟然对野战军构筑的防御圈没有形成有效突破,而进攻的日军现在大多都已经成了一具具尸体躺在地上了。

到了此时,柴山矢八也知道守备部队已经到了一个极低的水平,不能再抽调了。但是,否定自己的选择是困难的,承认错误也是困难的,现在他承认错误的话,一切责任都将他一个人承担。更何况柴山矢八此时已经打红眼了,有点歇斯底里了。此时的柴山矢八依旧认为这股兵变士兵是日本军队,因为只有经历过战争的军队的才有如此战斗力。

柴山矢八知道自己务必在短时间夺下旅顺了,否则他的一生就完了,要么等待他的是军事法庭,要么就是需要学习一下武士道精神剖腹自杀了。战死那么多士兵如果还不能取得胜利,他自然需要对民众有一个交代。

柴山矢八当即命令剩余守备部队除了看管劳工和俘虏的部队外,全部参与进攻,各指挥军官更是要靠前指挥,务必攻破叛军防线,夺回火车站。微微闭上了眼睛,柴山矢八又睁眼看了一眼火车站方向,面色一狠的说道:“炮兵可以炮击,但是注意不得把里面的设施给炸掉了。”

日军再次进攻了,杜司令能够明显感到此次日军进攻的疯狂了。旅顺的鬼子兵力还是比较充足的,炮火又特别厉害,跟点名一样,一炮一个准,杜司令的防御突然就变得异常艰难起来,或许用不了多久,日军能够攻进火车站了。

不过,此时杜司令有一点还是放心的。日军占领旅顺后,因为旅顺要塞的重要战略地位,他们开始修复被他们自己破坏的旅顺要塞。同时,在沙俄建设的基础上拼命加固要塞。因为有了进攻旅顺的经验,日本更明白如何建设旅顺,旅顺火车站自然是日本方面优先建设的地方之一。这样一来,小鬼子的炮击对旅顺火车站里面的军火仓库等地也就没有威慑力。加上小鬼子自以为可以很快夺回火车站、消灭偷袭旅顺火车站的似乎兵力不是很多的叛军,再加上有柴山矢八的命令,炮兵开炮的时候也很注意,有意避开了货场和仓库等地,没有肆意炮击,特意破坏,杜司令担心的日军炮击引爆军火的情况就没有出现。

第五百一十八章:还有更,求票票!

杜司令此时的压力很大,特别是在日军的炮火之下,防守白玉山制高点的野战军士兵们伤亡很大,他们此时只能趴在暗堡里面射击,根本不敢露头。

而且,火车站里面俄国留下的木制房屋和一些瓦房都被炸毁了,视线变得开阔了,杜司令也就没有办法再派士兵增援白玉山,否则增援士兵就会像活靶子一样暴露在日军枪口之下。但是,白玉山这个制高点不能丢,否则整个火车站就暴露在日军的面前了。

“坚持,坚持就是胜利。我们很快就能等到援军。”杜司令只能祈祷山上坚守战士的好运,只能不住的在给战士们打气的同时,也是在给他自己打气。

杜司令知道,自己一方毕竟兵力有限,就如日军方面设想的一样,自己一方的战士战死一个少一个,最终必然就是守不住火车站,被日军攻克的。不过,日军方面不知道他们发往前线的那列火车上的军火被野战军截获了,野战军在短时间内是不会缺少军火物资了。

杜司令一直在观察进攻的日军,如果这样拼消耗,杜司令觉得应该还能坚持一段时间,杜司令最怕的就是他们刚到旅顺就被炮兵炮击,那样的话,火车上的军火殉爆,这场仗也就已经结束了。第二个迅速攻克自己的办法就是日军完全不顾伤亡,从四面八方强攻火车站,站这样或许也能用不长的时间攻克火车站。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用重炮炮击,守着小小的火车站野战军面对重炮必然损失惨重。

日军此时已经开始了炮击,野战军这边自然也开始了有限度反击。每次在一个开两炮就立即换个地方,免得被日军的炮火锁定。哪里情况紧急也立即炮击哪里,帮助前线士兵减轻压力。

此时杜司令算是彻底明白了,指挥进攻火车站的日军指挥官是个战争小白,不然进攻的日军不可能这么挫。他此时也已经确定为了进攻自己,日军指挥官确实抽调了堡垒里面的守备日军,还使用的是添油战术。

当杜司令一直观察的一个堡垒里面很长时间都没有日军走出来以后,他就知道此次吸引日军守备部队的战术已经结束了。虽然己方损失惨重,但是杜司令看到守备日军连续走出三波,还是觉得值得了。

如果这三波日军在工事里面严防死守,不知道野战军要多牺牲多少战士啊。所以,杜司令此时心里对这个日军指挥官还是充满感激的,甚至想着如果俘虏了这个日军指挥官,或许可以饶他一命.....

想到这里,杜司令赶紧收拾了一下自己的思绪,现在战斗还没有结束,援军也还没有确切的消息,暂时还真不知道鹿死谁手,此时不能盲目乐观,尽想好事。

野战军和日军激战了多少时间,他就观察了日军多少时间,看到的情况让杜司令的心里越来越沉重,因为他必须承认一个很可怕的现实,那就是日军的战术动作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进步。他开始很明显的看出这些日军不少都是新人,战斗力极其有限,但是,在不长的时间里,这些新兵就越来越像一个老兵了。

杜司令突然就想起了之前军官培训课上讲《张英豪思想》的培训课上老师讲的一段话,“甲午中日战争,日军获得了胜利,签订《马关条约》获得了2亿多两白银,日本作为一个岛国,也就有了充足的资金来发展教育。经过十年的发展,日军用这些钱培养了一代新人。日本发动对俄战争的人才储备就是用我们中国的钱培养出来的。这些新人有文化,又接受了军国主义新思想,是一群会主动追求进步的人,对付这样的军队最好的办法就是一次打死,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否则一旦让这样的敌人摸清了我们自己的底细,卷土重来的敌人将会进化的更加可怕,一不小心就会吃大亏。”

杜司令此时还不知道,日本就是靠着军事上一次次的胜利从中国割肉从而满足贪婪的胃口而强胜起来,这也导致了日本一直就希望从中国身上不停的割肉。当日本这头饿狼胃口被养大了以后,又从中国割的肉满足不了她的时候,就是他从其他列强国家抢肉的时候了。

其实,日本对中国的步步紧逼又何尝不是西方列强国家的一种绥靖政策,不是牺牲颓弱的中国利益暂时满足日本的贪婪呢?西方列强或许都知道如果日本不从中国身上割肉,他扩张的方向要么是沙俄或者是后来的苏联,或者是列强的殖民地南洋。

牺牲中国满足日本就能够保住自己的利益,何乐而不为呢?中国人的死活和列强又有什么关系呢。所以西方列强国家包括后来的苏联,他们的政策和外交目标都是如此。一面维持和稳住中国,这样中国有一定的反抗能力,能够牵制和消耗日本的有生力量,其实这样也更方便日本吞噬中国,满足日本的胃口。另一面还要打压中国,不能让中国脱离他们的控制,最好让中国永远沉沦,可谓是用心良苦了。

“原来这就是会自动进化的部队,原来有文化的军队这么可怕呀!”

杜司令自语一句,现在他是完全理解了为什么军队要强制教育上文化课了。没有文化怎么进步?甚至是你进步,敌人也会进步,当你进步比敌人慢的时候,其实就是在退步了。

杜司令此时还有心思观察日军的表现,柴山矢八见火车站里面已经一片废墟,却是对进攻的日军下达了总攻的命令了,打算一举攻破叛军防线,镇压此次兵变。他心里更是暗自发狠,兵变的士兵如果投降或许还有活命的可能,但是这兵变的军官必须处死,只有这样才对得起那些战死士兵。

而就在柴山矢八下达进攻命令的时候,在日军看押的劳工队伍里面的一个叫李和生的前进党同志也已经和工友们串联了起来,准备发动劳工起义了。李和生可不是和这些普通的劳工一样一样无知,他参与了解救煤矿工人的行动,从这些工人口里已经得知了沙俄对修筑旅顺军港的劳工是如何处置的,他此时自然知道日军也不会让他们这些修筑要塞堡垒的劳工活着离开。

旅顺火车站枪声响起不久,日军就把他们这些劳工全部赶进了一个集中营,李和生自然知道日军是怕他们这些劳工闹事,甚至是趁机作乱造反。

如果火车站的枪声仅仅是响了一会,李和生自然还需要继续委屈求全在这里给日军当劳工。但是,此时火车站的枪声已经响了那么久了,后来炮声更是响了起来,而后他又看到看押他们的日军离开不不少,剩下的几个日军明显感到紧张,更是子弹上膛,还把刺刀也装上去用来吓唬这些劳工了。

李和生知道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不管那些和日军打仗的是敌是友,但是情况也不会比之前给日军当劳工差,因为他知道不逃离这里,最后必然逃不过一个死字。

所以,李和生从第一天进入旅顺就无时无刻不在想着逃跑,更是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发展准备一起逃跑的伙伴。为什么不是发展同志?开玩笑,在这里发展同志不是找死吗?没有查三代,谁知道这里面都是些什么人?如果有间谍和告密的人怎么办?不是作死吗?

所以李和生在聊天的时候经常会一脸担忧的说这些要塞堡垒更重要,日军为了保守秘密一定会杀死全部劳工。日军会不会为了保密而杀死所有劳工没人知道,但是这种事没人敢赌啊。其实,大多数劳工心里都有数,知道日军的凶残,对待劳工比对待畜牲还不如,对杀他们这些劳工肯定是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很快就有一帮人聚集在了李和生的周围,目的自然是为了在必死之局中找到一条活路。

第五百一十九章:三更求票票。

李和生手腕处藏着一把他这段时间以来磨的锋利无比的铁片,就见他低着头慢慢的走到日军小队长旁边,其他同伴也都慢慢移动起来,接近其他的日军。

他们进入这里的时候,劳动工具就被要求放在外面了,没有办法带进来,否则,这么多的劳工,哪里需要这么小心翼翼呢?一人一搞头就能把这几个日军给敲死。

就在这时,一个劳工突然口吐白沫的倒在了地上,场中央顿时发出了一阵喧闹,纷纷大喊:“有人晕倒了。”

“有人晕倒了!”

留下的五个日军也顿时紧张起来,纷纷呐喊相互联络,一个翻译也立即高喊所有人立即抱头蹲下。李和生知道这是行动开始了,他很配合立即抱头蹲下,显得顺从无比。但是聚在中间一起的那么多人就没那么容易听话了,有人更是大喊,“需要医生,有人晕倒了。”

看到场面有越来越乱的趋势,靠近李和生的这个小队长突然就要举枪朝天开枪。李和生看到这个动作,暗道一声天助我也。

“砰!"的一声枪响,场面瞬间安静了下来。如果是在平时,日军面对这种小情况是绝对不会开枪的,因为他们有足够的兵力可以弹压这些劳工,但是此时却是不行了,兵力严重不足,只能控制住局势为势第一要务。

“所有人抱头蹲下。”

这个开枪的日军用日语大声命令,翻译也跟着用同样的口气喊道:“所有人立即抱头蹲下,谁再吵闹,就抓起来处死枪毙。”

没人在意这翻译说的话,有了枪支的威慑,场面果然立即就安静了下来,众人纷纷开始抱头蹲下。

日军小队长对着翻译吩咐了几句,然后又喊了一声,让其中一个日军过去查看。这翻译立即上前,走过来的日军仅仅看了一眼,点了两个劳工,同翻译说了句话。这翻译让这两个劳工立即抬着这口吐白沫劳工跟他出去。

就在所有人都关注这翻译的时候,李和生已经悄悄移动到了这日军小队长的身侧了。这小队长见有两个劳工抬着人准备离开了,以为事情处理完了,就开始拉枪栓,退弹壳,准备从子弹袋里面掏出一发子弹给枪支上膛的时候,也就在这小队长低头分心的一瞬间,李和生动了,李和生在站起的时候同时小幅度甩动自己手臂,就在这小队长有点惊愕的抬头想看清楚眼前黑影的瞬间,铁片已经划过了这小队长的脖子。

如果从远处看过来,仅仅是看到李和生好像转了个身蹲下而已,如果不是一直盯着李和生的人,绝对发现不了他手里杀人的动作。

一看得手了,小队长附近的队员立即站了起来挡住所有人都视线,而李和生也已经把小队长手里的枪握在了手里,拉动枪栓,子弹上膛,对着一个远离人群,给人群最具威胁的日军就是一枪,李和生指着这个日军是一个老鬼子,所以必须第一时间射杀,果然,那日军应声倒地了。

枪声就是命令,就在日军发愣的时候,原本还在人群中间日军也瞬间觉得有人从后面捏住了他的脚踝,就见这握住脚踝的劳工肩膀一顶,两手用力一抬,这日军就是立即一个前倒,拉倒这日军的劳工立即欺身而上,一手捏住了下巴,一手握住了头顶,就见他用力一拧,就听见咔嚓一声,这日军的脖子就被拧断了。这是军队最常用一个捕俘杀人术,对劳工来说,果然最是简单易学和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