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之英雄时代 第232章

作者:豪圣勇贤

接下来的时间,张英豪除了等待公使团的到来和去讲讲课外,就是和相关的同志们不停的开会,制定出解放区的重点发展项目计划。经过一段时间的紧锣密鼓的筹备,终于制定出了第一份最简单的联合开发计划,在计划中,解放区重点还是以完成土改为主,发展铁路,并且尽快完成成昆铁路,长武铁路(长沙到武汉段),黔渝等铁路的建设工作,要加快黔桂,滇黔铁路的考察设计,尽快破土动工,另外要修建公路,力争将所有的省会城市连接起来。把解放区的主要城市全部用铁路或者公路连接起来,现实区域内的物资流动畅通无阻。

同时四川还要协助各省发展农业,建立十座化肥厂,整修农田水利工程,努力增加粮食产量,解决民众的温饱问题。所有解放省份全面逐步的裁撤厘金关卡,实现和四川内部一样的自由贸易往来。在所有省份开始全面禁烟,禁赌,禁娼。共同使用统一发行的人民币,共同监管货币的发行.....

张英豪知道到了自己这个位置,只需要告诉同志们去做什么,怎么做就可以了,相应的计划与队伍的组建也有相关的委员会去执行与完成。张英豪知道现在就是要让下面的同志有事情做,不能让同志们闲下来就对了,因为一旦闲下来就肯定会开始讨论分配胜利果实的问题,就会开始激烈的争权夺利了。

而张英豪自己,搞完了计划就依旧来到四川工业学校继续教书。张英豪讲的《资本论》,虽然最开始质疑张英豪讲课能力的人非常多,但是现在来旁听的人是越来越多了,对张英豪的能力也没有人怀疑了。张英豪也对此都是混不在意,继续讲着自己的课程。

“资本主义是什么?简单的解释就是资本属于个人所拥有的经济制度,以私有制为基础。私有制是资本主义最主要的内容,没有私有制就不能称为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由封建社会发展过来,资本家不是纯粹的商人,资本家虽然以剥削剩余价值为生,但是实际上资本家的根本也是发展生产。封建社会是地主将土地租给农民播种,租期内土地由农民掌控,但要定时向地主交地租和其它税。资本主义改为农业工人到农业资本家的农场干活,之后拿钱离开,不掌控土地。资本主义里,资本家与工人之间是雇佣关系。

资本主义指资本主导社会经济和政治的意义,一般而言资本主义是一种经济学或经济社会学制度,在这样制度下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归个人所有,并借助雇佣劳动手段以生产工具创造价值。

创造的价值分为五部分:税金、租金、利润、劳动价值和企业家......现在这个时代是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的时代,这是利润追求的必然结果,是权力与金钱相结合的必然结果。垄断资本主义为了利益,他们会不惜动用一切手段,为了利益,为了垄断资本的生死存亡问题,就算是发动战争也在所不惜。也正是因为如此,关税等人为构成的壁垒也是垄断资本的一层保护伞,保护着垄断集团的既得利益.....….”

张英豪在讲台上侃侃而谈,下面不少人听的也是如痴如醉。但是也有人听着这些内容,面部开始发黑,对于不言“利"的传统中国人来说,这是很难接受的事实。终于张英豪讲完了今天的内容,没有听到下课的敲钟声,于是就说道:“好了,今天的课讲完了,大家有什么问题吗?“

这是张英豪讲课的风格,讲完如果有时间,都会给时间让同学们提出自己的问题。要知道这些课可不是语文,数学这样的课,而且现在这里听课的人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所以问题还是很多的。

不过今天的气氛明显不对头,听到这话,众人的眼睛都看向了坐在前面的几个人。张英豪就见其中一个人坐着说道:“张老师,你讲课讲这些有什么用?对于教化有什么用?你这完全就有违圣人之道!“

“对,你们土改的行为就是和强盗无异,强取豪夺,你在这里讲课就是误人子弟。”

这时,旁边的那个年轻一点的中年补充道。“或者这补充的才是最重要的吧?“

第五百六十一章:第一更!

张英豪心里想着,眼睛看着这一老一中两个人突然向自己开炮,还真是微微一愣。而在坐的同学听到有人开炮,立即来了兴趣。不管这两个人说的怎么样,对还是错,但是敢对着张英豪这种“大人物"开炮,还是很有勇气的,很让人兴奋的,而且也说明这两个人准备的很充分,或许有好戏看了。

众人目光炯炯的看着张英豪怎么回答,好像都是一副跃跃欲试的表情,这是一种挑战权威的激动,对此,张英豪也能理解。

“呵呵,你叫我一声张老师,你自己却依旧安安稳稳的坐在凳子上,你这是对待老师的态度?这就是你对老师恭谨的态度?你的圣人之学算是学到狗肚子里面去了。”

张英豪先声夺人,一说完就压住了这两人的气势,整个课堂顿时轰然大笑,那白胡子老头顿时老脸通红,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倒是旁边的中年人有急智,顿时说道:“王老年纪大了,你就是尊老吗?咱们有事说事。”

张英豪微微转了下头,说道:“这位王老先生,你说我有违圣人之道,那么我违背了哪个圣人的道理?圣人说的哪个道理是我违背了呢?“

这时,王老先生咳嗽一声说道:“咳咳,你违背了孔圣人的道理。”

“哦,是山东的孔老二啊,那么,我违背了他说的哪些道理呢?”

听到张英豪叫孔子为孔老二,这老头又当即嘴角微颤,看来又是很不满张英豪如此蔑视圣人了,不过“大事"要紧,最后总算憋出一句:“你们讲课没有圣人之言。”

张英豪知道和这老头争执是一点用没有,立场不用,争执不会有结果,自己要说服其实是在课堂上的同学,所以张英张豪很轻松地笑着说道:“同学们,我就奇怪了,没有孔老二的话就不能教书了?那孔老二的学问哪里来的?不也是学习来的吗?所以有没有孔老二,和学习没有任何关系。对不对?”

同学们都很配合的喊声喊道:“对!“”

“在坐的同学,是党员或者入党积极分子的同志,举下手。”

这下,一大片的人呼啦啦都举起了手。

张英豪点头接着说道:“我想问一下这位王老先生,老子,荀子这些人算不算是圣人呢?”

“当然算,嗯,之少是半圣吧!“

“呵呵,道德经里面有句话叫做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我们前进党是什么人?我们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劳动人民中的一员。我们不是剥削阶级,可以靠剥削别人过活,我们是不劳动就要饿死的人...…"

听到张英豪这么说,所有听课的学生当即坐直了身体,毕竟这是在讲他们,给同志们下定语呢。

就听张英豪继续说道:“我们无产阶级做着其他阶级不愿意做的工作,本来就生活在世界的最底层。那些剥削阶级不愿意干的事情,所厌恶的事情,就丢给我们劳动人民去做,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我们劳动人民创造出了一切。难道我们不是像水—样供养着整个上层社会吗?

劳动人民劳动了几千年的劳动果实都被剥削阶级给拿走了,我们劳动人民不争,不抢,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劳作。所以我们现在的所作所为本来就已经是几于道的存在了,因为我们就是在按照圣人的标准做事,还需要什么语言去说明解释吗?“

“你,你这是强词夺理,你们到处杀地主,分他们的财产,难道还不是强盗行为吗?“

“呵呵,还说你们也是读过孔圣人书籍的人,难道不知道圣人说的:非井田,无以三王之治吗?你们这些人是一面说着这些话,一面霸占着土地剥削劳动人民。现在却又在谴责按照圣人只要做事的人,果然是说的比唱的还好听,道理都掌握在你们的手里,解释权也是你们说了算,说实话,我实在都不知道你们到底想表达什么?孔老二就是个牌位,你们想怎么供奉就怎么供奉,你们说了算。”

“圣人说........圣人说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你们这么到处杀人就是违背了圣人之道。"

“哈哈哈哈....…”

张英豪顿时大笑出声,嘲笑的意味太浓了,直笑地这王老先生胡子都翘了起来才停下来着说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我们把天下的土地都国有了,分配给天下的百姓,不就是天下为公吗?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听到张英豪居然把这段话全部背了下来,确实有点目瞪口呆。这王老头早就知道这个张主席学识渊博,但是也没有想到对孔子也学的如此之深,简直就是完全出乎了他的预料了。

张英豪可不管其他人怎么想,继续说道:“那些地主劣绅每年收租逼死多少人?官府收税害死多少人?按照王老先生的道理,地主劣绅和满清朝廷没有做到圣人之言,所以地主劣绅,满清朝廷就是无道,我们打倒地主劣绅,推翻满清朝廷在王老先生心里应该就是正义之举了,是替天行道了。”

这就完全是以彼之矛攻彼之盾了,你老王不是说圣人治世是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吗?现在地主劣绅和满清朝廷都做不到这一点,那就是无道啊,我就推翻他呀。

虽然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是听到张远豪这样曲解他的意思,这王老先生当即就气的脸色发白了,简直就是鼻子都要气歪了,肺都要气炸了。如果这些话被传了出去的话,他就是在和地主阶级作对了,那他以后还怎么活呀?

不过张英豪可没有停止的意思,继续说道:“所以我们前进党是在行大道,而你们却只是在说大道,这就是我们本质的区别。孔子还知道苛政猛于虎也。你们一个酸儒,一个地主士绅的代表,在这里跟我们劳动人民谈你们剥削阶级的道理,我们不需要你们的道理,你们是来错地方了。”

听到这些话,这―老一中简直是气坏了,当即说道:“你,你真是乱臣贼子,妖言惑众,祸乱天下。简直,简直就是巧舌如簧,强词夺理,不可理喻.....”

张英豪听了,立即又哈哈大笑道:“哈哈,我是反贼,我可不会当满清的臣子,即使是乱臣贼子他满清都不配。”

说完这一句,张英豪冷笑一声说道:“呵呵。孔老二曾经曰过: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孔子尚且还有夷狄之分,看你们脑后还有两条鞭子,我们解放区虽然不强制你们剪辫子,因为头上的辫子好剪,心里的辫子不好剪,不过,我看你们是真心给满清做奴才吧?夷狄满清推行剃发令,汉人衣冠自此断绝,你等留金钱鼠尾之辈,可知你等不肯剃发的祖上被杀了多少?亏你还自诩读圣贤书,要教我圣贤之道?给我讲圣人道理?要我是孔子,就算在棺材里只剩下骨头了,也要从坟墓里面爬出来,用一把老骨头打死你们这些个不肖子孙....”

张英豪讲到这里,突然突发奇想,是不是将来解放山东以后去考一下孔子的古?然后拿他一根骨头当做棒槌,专门用来敲打这些不肖子孙?以后谁敢曲解经典就敲打谁,看这些不肖子孙敢不敢放一个屁?

张英豪YY了一下,不过,听完张英豪的话,那白胡子的王老头却是双眼圆睁,嘴角颤动,突然脖子一歪,居然闭气昏迷了。更多书籍资源请加QQ:775111838,本书持续更新中

张英豪也不知这人是真昏迷,还是假昏迷,不过这时刚好下课钟声响起,张英豪从不拖堂,当即淡淡地说了一句:“下课。”

众人此时听得是津津有味,看着张英豪都有点诸葛亮舌辩群雄的味道了,都很是兴奋。突然又听到下课的钟声,都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

“起立。”

“同学们再见。”“老师再见。”

张英豪出到教室,就见到严复在门口等着了,张英豪也没说什么,径直向办公室走去。严复看了一眼教室,也转身离开了。

“严先生,那两个人是怎么回事?“

"主席,这两个人是刚刚招进来打算让他们教国学的老师....…”"

张英豪一听就明白了,虽然打断人说话很没礼貌,但是张英豪确实没想再听下去了,当即说道:"好了,不用解释了,本来学校的事情我也懒得过分干预,但是我还是要说,以后这样的老师就不要再招了。我们是工业大学,是学习理科的,是要做工的,不是培养夸夸其谈之辈,不培养大师,而且,培养国学大师对解放区也没用,一点用都没有,以后这样的人,我的意见就是宁缺毋滥,不要再招了。”

"好。”

严复也是聪明人,见张英豪没有追究的意思,连忙转移话题问道:"主席,你刚刚那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也。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前面的好翻译,后面的一段到底是怎么翻译的?”

“呵呵,没想到严先生也研究过道德经。不过像道德经,孙子兵法这些书,没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并且有自己的阶级立场的人确实是读不懂的,几乎就是看翻译了,根本就不懂里面真正的意思。我问一下严先生,你说上善这两个字要怎么翻译呢?“

“这个我知道,至高的善。”

”是啊,翻译是这么翻译的,那么如果老子当初写书的时候说上德若水,上义若水,上礼若水,上仁若水,上信若水。这样读起来是不是也没有问题呢?“

严复读了几遍,上仁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上义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上礼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主席,好像确实是没问题。”

”哈哈,本来就没什么问题,上善为什么要去翻译呢?就像道这个字,只要翻译了,就缺少了里面的味道。上善不要翻译,直接就是上善这个东西,他像水一样,然后老子就讲了应该怎么做: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所以这里其实就一个意思,上善几于道。上善是什么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后面的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这一句,老子是让人学习像水一样而已。反过来说,你能够像水那样,那你就是上善了。

接下来,老子就说了一些不是几于道的东西,这里就要用辩证法了。居善地,既然有善地,就有不善之地;有人心胸如渊,那么就有人心胸狭窄;给予要追求仁的名声;言语要讲究信用;政有治理的好,那么就有治理不好的人和地方;做事只要有人很厉害,那么就会有人很一般;行动有人能把握住时机,那么就有人不能把握时机,错失良机......

老子的意思就是这些都不是上善,而是"善"而已。只有不再去分辨这些东西,居就是居,没有善与不善,心就在那里,没有渊不渊。给予就是给予,没有仁与不仁。言就是言,没有信与不信,做事就是做事,不管成功还是失败。就像无产阶级一样,没有什么好去争辩的,我就做着我觉得应该做的事情,所以也就无咎了。”

“主席,你这解释真是绝无仅有,哈哈,空前绝后啊。”“哈哈,强词夺理了。不过,本来就是如此,书本上的知识是拿来用的,而不是来解释卖弄的。逐字逐句翻译的再好,也不是真正掌握了,不会用也是白瞎了。像《孙子兵法》,《道德经》这样的著作,虽然囿于孙子和老子的历史局限性,没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种说法,但是道理都是想通的,毕竟里面还有朴素唯物主义...…."

当张英豪休息好去上第二节课的时候,警卫员一脸兴奋的过来跟张英豪汇报说道:“主席,刚刚那个讨厌的白胡子老头居然送到校医室就死了。”

张英豪也不知道说什么,只能是淡淡的“哦"了一声。然后说道:“可惜了。”

“主席,你可真厉害,居然把人给骂死了。”

对此,张英豪可是不认的,当即说道:“不是被我骂死

的,或许是年纪到了,你看那王老一大把年纪,到了岁数死亡也很正常。”

不过张英豪也知道解释不清,也懒得再说,拿起课件就走出了办公室。不过这王老头死了,之前说明心里说明还是有点良知,有的礼义廉耻的嘛。

张英豪不知道,这王老头送到医院就死了,被自己给骂死的名声算是坐实了。而自己在学校骂死人的事情,瞬间就让他有了和诸葛孔明骂死王朗的名声了。更是说明了张英豪讲课内容是真理,不可辩驳性。后世在拍电视剧的时候,这一段也是反复拍摄,这王老头也算是"名传千古",不过却也是遗臭万年了。

第五百六十二章:第二更!

张英豪对于死了一个酸儒是一点都不在意的,死了个人而已,屁大点事,解放军每次开战还不知死多少人呢,哪次土改又不死人呢?不过,当张英豪走进教室就看到同学们都很是兴奋,更是有不少女学生用崇拜的眼神看着自己的时候,张英豪就知道同学们都知道并且认为是自己骂死了人的事情了。

骂死人的事情确实稀奇,但是张英豪也懒得解释,见同学们要站起来行礼,张英豪抬手压了压,示意同学们不用站起来,直接开口道:“同学们都应该看过《西游记》,或者至少听过《西游记》这本书吧?“

“看过。”

“没看完!”“知道这本书!”

“看没看过都没关系,这节课也不讲西游记。西游记这本书讲的就是唐僧师徒四人历经千辛万苦到西天取经的故事,内容不错,反过来读更好。那么,看过的同学想一下这个问题,唐僧师徒能够从西天取到真经的一个前提条件是什么?或者说唐僧师徒能取到真经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看到同学们一时沉默,张英豪也没有打算让同学们回答,等了一会才说道:“唐僧师徒能够从西天取回真经的根本原因是就是西天有真经。”

听到这出人意料的话,同学们顿觉愕然,张英豪也不管同学们的反应,当即继续说道:“如果西天都没有真经,唐僧师徒能取回真经吗?别说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就是经过九千八百难,九万八千难,西天如果没有真经,经唐僧师徒也取不回来真经,是不是这个道理?这话同意吧?“

“同意!”

听到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张英豪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是谁告诉唐僧师徒四人西天有真经的?“

“观音菩萨!“

“唐僧师徒信不信观音菩萨说的西天有真经的话?”“相信!”

张英豪听完,当即笑道:“呵呵,我们今天不讨论凭什么观世音菩萨说西天有真经就真的会有真经的问题?观世音菩萨对唐僧说西天有真经,真实不虚,对不对?那么,西天既然确定有真经,唐僧师徒也都知道,甚至得到了承诺,只要到了西天就能够取到真经,然后唐僧师徒四人果然经历千辛万苦到达西天取到了真经,这件事情说明了什么?”

“说明唐僧师徒只要不被吃掉,不放弃,到了西天就一定能够取到真经。”

“没错,这就好比我们的共产主义事业呀,马克思先生通过科学的分析已经证明了共产主义社会存在,是我们最终的发展目标。这就好像告诉了我们西天有真经是一样的道理。只要我们根据马克思主义的道理,理论结合实际,实事求是,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能够实现什么?”

“实现共产主义。”

张英豪点头继续笑着说道:“对了,最终我们是一定能够实现共产主义的。那么,我再问一下,猪八戒好吃懒做,一出事情就要分行礼散伙走人,让孙悟空回花果山做他的山大王,他自己则回高老庄娶媳妇,让沙僧回流沙河吃人,让白龙马继续回大海里面,但是猪八戒最终到了西天吗?“

“到了。”

“沙僧一副老实巴交的样子,挑着担子,任劳任怨,只会听师傅和大师兄的,他到达西天了吗?”

“到了。”

“那唐僧肉体凡胎,除了念经毫无其他本事,还柔柔弱弱,他取到真经了吗?”

“取到了。”

“所以,什么?我们在实现共产主义事业的道路上,不管什么人与我们一起前行,不管是好吃懒做,贪婪成性还是任劳任怨,只要和我们一起,都能够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所以只要我们不断前进,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社会是必然的事情,和我们的人性上这些东西有没有必然的关系?”

“没有。”

“猪八戒,唐僧和沿途妖魔鬼怪或许会拖慢去西天取经的前进的步伐,甚至诱惑他们走上错误的道路。我们也是一样,会出现各种错误,各种诱惑,但是,只要我们不断改正错误,坚持向着共产主义这个目标前进,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共产主义,这个能理解吧?”

“能。”

“哈哈,能理解就好。那么我们今天这节课就来批判一下我们的历史上的那些个圣人。山东孔老二提出了一个大同世界,这个大同世界是什么样的上节课已经说了,不外乎什么讲信修睦,克己为人这些。那么,这些东西是什么呢?是不是讲求人性,规定人行为的那些东西呢?

“是!”

“老子在道德经里面讲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呢?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理想世界,这能不能实现呢?”

“不能。”

张英豪也不评价,而是继续问道:“佛教里面的极乐世界是什么样的呢?佛经里面都有详细的描述,特别是在《无量寿经》里面有着详细的描述。但是无外乎就是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环境极尽奢华,身受诸种快乐。例如,身上有如佛之三十二相,身具五眼六神通,五官之对境非常微妙,心中舒畅清凉,在心中闻法,供养佛菩萨,即得开悟。然在该净土中,有所谓边地、疑城、胎宫等地方,极尽想象之能事,具体内容同志们自己去看看。反正就是一句话,你能想到的所有美好的,人们所有珍视的,所有需要的,所有欠缺的,在极乐世界里面都能找到,都能享受到,这样的世界能够实现吗?”

“不能!”

“既然都不能实现,那同志们想过没有,为什么这些不能实现的东西却依旧深入人心,直到现在都没有消失吗?甚至还将一直持续下去呢?”

看到同学们沉默了下来,张英豪也不会等着同学们的回答,接着说道:“那么,我们换一个角度,入世学儒,出世修道,避世礼佛。儒释道能够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是儒释道都规定和坚持着—种社会秩序。儒释道用什么来维持秩序呢?道、德、仁、义、礼、智、善、信、爱、恕,勇、严等等这些东西,也就是中国历史上一直其实都围绕着控制人性这些东西在转,通过这些规矩约束着人民,控制人民。我们之前就说过,当我们到达共产主义社会的时候,不管是好吃懒做的,还是贪得无厌,卑鄙无耻的,这些人都会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但是不管是佛教的极乐世界,儒学的大同世界,道教的小国寡民世界,甚至是西方宗教的天堂,都是在讲求只有某些人能够进入这个世界,或者告诉人应该怎么想,怎么样,怎么做才能进去这个世界。这就有问题了,世界只有一个,所以这些想象的世界就是一个有问题的世界,一个不能实现的理想世界。”

“主席的意思是这些不好吗?“

“我没有说不好,我是说我们传统的那些圣人言语,那些经典,那些规矩,已经经过了时间的检验,已经救不了中国了。而且,中国几百年一次的治乱循环也已经说明,儒释道这些传统所维持的秩序和规矩其实也根本救不了中国。但是这样规矩和秩序到底有没有用呢?这是肯定有用的,这是维持人民生活的根本,有秩序总比没有秩序强,在没有发现新的秩序之前,这些秩序就是必要的。就比如说这些儒释道的秩序适合我们的农耕社会,但是汉人用这些东西却一直统治不了草原一样,这就是秩序的不同,不能一以贯之。所以我们就要有扬弃,适应时代的就保留,不适应时代的就放弃。”

其实张英豪也知道这些话说的容易,但是做起来却是千难万难,即使再过一百年,两百年,也依旧会有人为这些旧秩序叫魂。新秩序取代旧秩序自然是痛苦无比,但是守着旧秩序不知进步只会更加地痛苦。

张英豪也不想多说这些,接着说道:“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同学们,因为历史的局限性,古代的读书人根本就没有几个会什么真正的治国理政之策。汉朝贾谊写的《过秦论》对秦朝的灭亡结论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唐朝杜牧写的《阿房宫赋》给出的解药是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唐朝的杜甫写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说安得广厦千万间.......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其他例子就不细数那么多了,但是像《过秦论》和《阿房宫赋》这样批判性的文章,把秦朝的灭亡归咎于"仁义”、“爱"这些词语,闭眼想象一下好像确实是这个道理,其实是错的离谱。而作为影响力深远的大文人,如果后面的读书人听了他们的话,看了他们的文章,还觉得有道理,是正确的,照抄照做,这不是害人吗,没有不完蛋的道理?还有杜甫,多么厉害的一个诗人,但是要他治国嘛!那就呵呵了,也不怪他会被贬了啊,好像居然不知道房屋是劳动人民一砖一瓦建设起来的,反而问:安得广厦千万间,这不是开玩笑吗?”

“主席不是说发展生产力吗?”

“没错,解决这些问题,确实发展生产力才是根本解决之道。但是生产力需要相应的生产关系,我们说的秩序,规矩,就是生产关系的内容。没有好的生产关系,生产力就得不到发展,但是如果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关系得不到调整,就会阻碍生产力的继续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关系。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儒释道需要的是一个静态的社会,不追求进步的社会,用秩序和规矩牢牢的束缚住的社会,从而达到圣人们眼中没有矛盾的理想状态....…”

“那,主席,这些文人,蒙元来了舔蒙元,满清来了跪满清,这是什么道理呢?为什么这些文人就不讲圣人之言了呢?“

张英豪听到这个问题,当即拍掌道:“哈哈,这个问题问的好,问到了事情的关键。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个富裕却被武力征服而灭亡的朝代。嗯........说征服也不是很恰当,毕竟民间的抵抗一直就没有停止过。但是元朝和满清入主中原之前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政权的汉化。嗯,其实用汉化其实并不恰当,我称之为改革从而适应农耕社会的秩序。元朝几乎完全是马背上的民族建立的,靠抢掠为生,依旧沿用了大量不适合农耕社会的制度,甚至想将整个中原变成牧场,如此不懂得建设秩序,发展生产,所以元朝统治不足百年就灭亡了。满清吸取了教训就变得聪明多了,通过杀戮统治了中国,但是也迅速建立起了适应农业社会的制度。

我们再来讲旧式读书人代表的是哪些人的利益?肯定就是地主阶级的利益。因为只有地主才能读得起书,贫民哪里请得起先生教书呢?就算是平民读书出来,他也马上就会买地变成地主阶级。而地主阶级最怕的是什么?地主阶级家财万贯,最怕的其实就是动乱,就是没有秩序。因为没有秩序,有枪有人就是草头王,地主阶级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就得不到保障。所以,谁能保障社会秩序平稳安定,谁能保障自己家的万贯家财,地主阶级就会支持谁,这是他们的利益使然,他们不会在乎是同族还是异族的这些问题。而地主阶级支持谁,那么读书人就支持谁了。至于圣人之言,正统这些东西,又哪里比得过自家的利益呢?虽然也有读书人反对满清,但是都是少数,我们说只有背叛利益的个人,没有背叛利益的阶级,就是这个道理了。

满清代表的也是地主阶级的利益,地主阶级极其代言的读书人自然需要维护满清的统治。所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满清建立起了适合农耕的社会制度,读书人自然就会主动去维护这个制度,因为这符合地主阶级的利益。所以,只讲读书人舔蒙元,跪满清是片面的,是不实事求是的,我们前进党人必须要懂得这里面的内在逻辑,知道这里面的根本还是利益。

为什么现在我们遭到地主阶级全面的反对?遭到旧式读书人全面的反对?其实也是这个道理,因为我们破坏了有利于地主阶级的秩序,甚至是强行分了地主阶级的土地,土地国有断了地主阶级的根基,说我们强取豪夺是没有错的,地主阶级就没有不恨我们,没有不想杀了我们,肯定是希望把我们除之而后快的。

但是土地革命是我们无产阶级所坚持的公平和正义,地主阶级抗议鬼叫再多也没用,我们不会改变我们政治理念。而且,我们是通过发展生产来解决问题的,不依靠地主阶级和旧式文人,所以我们可以完全不理睬地主阶级。但是,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我们不依靠地主阶级,那么我们依靠谁?因为我之前就说过,资产阶级在中国发展已经是先天的不足了,中国的资产阶级已经斗不过外国的垄断资资本主义了。所以我们不能依靠中国的资产阶级,那我们还能够要谁?所以,我们就必须创造出这个新的,一心发展生产的阶级来统治中国,这个阶级就是最具战斗力,最无私的无产级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