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之英雄时代 第25章

作者:豪圣勇贤

天应人,变夷为华,用中华之道,行华夏之法,尊张(杖)朱(熹)教,融合万民,仁宽天下,此乃中华之幸也!你一个反贼懂什么华夷大防!哪里知道大帝的圣明。”

“或许吧,实事求是,他们进了中原,我们当然可以承认他们的统治地位,也愿意承认他们是中国的一个朝代之一,这个胸怀我们前进党还是有的。不过,

你们这些儒生嘛!呵呵!

王阿姨,你看孔子有四书五经六艺,这六艺有礼、乐、射、御、书、数。你看看他们继承了什么?

一个御,一个射,那是要骑马驾车射箭的。你看看现在这些酸儒,他们哪里懂得了这个,天天之乎者也,

不知所云。孔子的目标是上马治军,下马治民,就说治民,肯定要统计调查,你看就说这个数吧,这些儒生懂吗?这也不懂,那也丢了,你指望他们是真正的孔子门徒?就是个阳货而已。”

“英豪,说重了。”

“王阿姨,一点都不重,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学就变成了儒生考取功名的工具,儒在变成工具的那一刻起,他就不是孔子的学问了,孔子的学问

也就死掉了,完蛋了。这些所谓的儒生学的仅仅定儒学,他们用这学问来求取荣华富贵,求取社会地位,

直到现在两千多年了。但是世道变了吗?

他们这一群人不事生产,他们吃百姓的,穿百姓的。结果呢?两千年来这个世道有什么变化呢?唐朝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四海无闲田,农夫尤饿死。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宋朝有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元朝有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你说让这么一群人当官,他们除了无病呻吟以外,哪里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呢?虽然这些人受限于历史的局限性,认识不足,但是也正是如此才说明这些儒生到了现在再也没有能力解决国家现在遇到的问题。如果让他们解决,按照历史经验,那就是再来一次改朝换代,他们就再换个主子而已。”

“儒学取士兴,儒消亡消吗?“

“哈哈,王阿姨总结的好。孔子通过四书五经来修身,他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是儒生通过四书五经求取富贵,至于齐家,治国,平天下嘛,哪里有当官重要。这里面的差距是不可以道理计。完全就是禁锢了思想,不然王阳明为什么对着竹子看?格什么竹子,完全就没有把孔子的学问继承下来并且发扬光大嘛,不然《乐经》怎么会失传呢?就会忽悠百姓,一直在兜圈圈,弄出些没用的玩意。”

与吴狗贼的辩论结束到现在已经过了几天了,吴狗贼的言论当时真把张英豪给气到了。如果吴熙竹私

下说饿死事小的话,张英豪还没觉得什么,但是当看一个女人这么说,那么这一句话就可能毁了一个女人

的后半生,让她思想上背负沉重的负担,这可不是张英豪乐意看到的。所以张英豪自然是对着吴熙竹就是

一顿痛骂,不骂的他狗血淋头,张英豪就觉得不舒服。即使是骂了个狗血淋头,张英豪还是郁闷了两

天,世道如此,任重道远。

张芙豪心情郁闷可以理解,不过其他的工作不会因为张英豪的心情而停下来,经过一段时间的选举,

基层政权总算是建好了。至于这些基层的能力与素质

i问题,能不能起到该有的作用,张英豪也不是很清楚。张英豪也不能期待敌人打进来检验这些人的战斗

力,所以张英豪想到这个问题以后,觉得不能一味的通过教育期待下一代。自己这一代人该努力还是要努

力,毕竟高手在民间嘛!于是就组织了一个基层人员学习班,对这些当选的村镇人员进行集中短期培训。

能够当选为村长的,至少威望、能力都不会差到哪里去。

张英豪惊喜的发现这些选出来的基层组织成员当中,确实有不少埋没的人才。不少人天生就组织能力强,能说会道,这些人如果培养成为新地区开拓的教员,却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天生的销售员嘛。所以张英豪也建议组织部对于这些考核过关的同志进行考察,如果能力足够,就不要埋没了人才,必须提拔起来让这些人干更多的工作。

选举完以后,不少部队人员就抽出身来了,于是他又再次有计划的慢慢的扩张了起来。张英豪发现如果自己不搞建设的话,确实可以在极端时间内打下一块很大的地盘。但是同时搞建设的时候,人员无法集中使用,必须四处派人去+做基层工作,力量就被分散了,各有利弊吧。

张英豪明白根基不牢,地动山摇的道理。所以他立刻下达命令暂时停下扩张,只要有需要的时候或者矛盾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才再次扩张。修炼内功,巩固根据地,自身造血往往比靠外界输血靠谱的多。

而且马上就要到了春耕春种的时候了,只要建好了水库,挖好了水塘,修好了水渠的地方,今年种地热情那是相当的高。适时停下军事行动以后,张英豪适时做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发言,党员带头,部队同志都下田的号召。

张英豪说:“我们是人民的子韦兵:就定安r人E服务。我们现在吃困难,穿困难,我们就要一手拿着

枪杆子,一手拿着锄头杆子。敌人来打我们的父老乡亲,来强夺我们的土地,我们就用枪杆子保护他们;

人民群众饿肚子,我们就用锄头杆子帮助1他杯种。我们要这田种出万亩土豆,我们要这地种出万亩

棉花,这样我们就再也不会挨饿受冻了。我们今天的付出,换回来的是父老乡亲收获的笑脸。

我们和人民群众是鱼水情,人民群众是水,我们是鱼。只有水多了,水深了,我们这些鱼儿才能长的更好,长的更大。但是我们一旦脱离群众,那就是鱼儿离开了水,我们就会变成砧板上的食物,所以我们一刻也不能没有水,不能离开水。

所以我在这里号召所有的军队同志、党员同志,留下必要的人之外全部下农村,帮助农民同志干农活,春耕春种,所有领导干部带头下地干农活。”

现在张英豪身边的同志大部分还是刚刚放下锄头不久的农民,让他们再拿起锄头去干农活那是没有一点问题的。当然了,那些觉得有问题的如果让张英豪发现了那他就真的有问题了。

张英豪知道咱们中华民族是最懂的感恩的民族,因为在中华民族的文明里面有孝悌之道,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跪乳之恩,反哺之义等等说法,无不彰显出中华文明的先进性,体现出里面的人文关怀。

中国的著作哪里会宣扬杀人放火呢?但是西方的圣经呢?这是多么伟大的书籍。但是他里面宣扬的是什么呢?上帝耶和华动辄杀人灭世,而圣经里面的英雄人物,动辄种族屠杀。为了表示自己绝对的信仰上帝,自己的孩子说献祭就献祭。这样一本著作教出来的人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呢?

比方说美利坚合众国,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忖度这个国家的,尤其是翻了历史的旧账之后。

就说这感恩节吧,感恩节的背后,是一个"简单”到鲜有人提及的故事,这一切还要从五月花号开始。

1620年9月,英国的清教徒遭到迫害。102名清教徒登上“五月花"号帆船,于12月26日到达了美国的普利茅斯港,准备开始新的生活。然而,这些移民根本不适应当地环境,第一年冬天过后,只有50人幸存。

时值寒冬,来到陌生的地方,缺衣少食,恶劣的环境正在威胁着他们的生命。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当地的印第安人为他们送去了食物、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并教会他们如何在这块土地上耕作,帮助他们建立了自己的新家园。

这一年秋天,移民们获得了大丰收,11月底,移民们请来印第安人共享玉米、南瓜、火鸡等制作成的佳肴,感谢他们的帮助,感谢上帝赐予了一个大丰收。自此,感恩节变成了美国的固定节日。

16世纪后来到美洲的欧洲殖民者带给当地印第安人是毁灭性的灾难。据统计,殖民时期,西班牙所属的领地有1300万印第安人被杀,巴西地区有大约1000万被杀,美国西进运动中又有100万左右印第安人被杀,大量印第安人被奴役甚至屠杀。

1783年,美国独立以后,对印第安人的屠杀和虐待并没有丝毫收敛。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为了开拓疆土,美国政府把印第安人驱逐出祖居地。

1830年,美国政府通过《印第安人迁移法案》,规定东部的印第安人要全部迁往密西西比河以西的为他们划定的保留地中去,实行种族隔离和迫害。这些"印第安人保留地"绝大部分是偏僻贫瘠的山地或沙漠地带。(本段资料也来自于对网络材料的综合。)

利益驱动下的无情杀戮持续了很多年,当文明的战马驰骋在辽阔壮美的平原,当文明的枪炮轰鸣着,俨然已经变成了狂欢的礼花,绝望的鲜血洒在了肥沃的土地上,这场毫无悬念的争斗从一开始就能猜得到结局。印第安人在"先进生产力"的碾压之下由这片土地的主人变成了奴隶。只可惜他们没有早一点读到"农夫与蛇"的故事。

印第安土著只能绝望地看着这群白种人在曾经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上横冲直撞着,却毫无还手之力。当白种人在抢夺来的土地上合家欢乐,举杯同庆的时候,悲惨的失去亲人的土著人唯有背井离乡,被驱赶到最贫瘠的土地上苟延残喘,继续接受奴役。西方人的强盗式思维方式,简单粗暴,然而行之有效。

张英豪语录――当你开始讨论神是否存在的时候,你就是一个渎神者!

第五十四章

西方人自诩是文明人,平时就是大谈特谈自由平等博爱,但有句古话叫做“听其言观其行”",就是说要看他们真正在做的是什么,而不是打着正义、自由、民主的普世旗号,干些卑鄙、龌龊、下流的勾当。在杀人放火之后,转身就去教堂里忏悔,上帝原谅了他。然后再去杀人放火……西方民族和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西方人的历史中,没有道德这个东西,在西方人眼中,是没有罪恶观念的,或者说人类没有权力评判世人的罪恶。因为评判他们是否有罪的权力不在人世间而在上帝的手中,所以西方人不管是奴隶贸易,三角贸易还是殖民主义或者种族屠杀。

在他们观念里面,只要能赚到大把大把的钱,就能够彰显上帝的荣光,他们就能够得到上帝的宽恕,毕竟在他们眼里,世人愚昧,都是亚当夏娃的后裔,都是有原罪的。只要能够彰显上帝的荣光,哪里需要管他人的死活。

西方人这一群刚解决好随地大小便和洗澡问题都还没几百年的人来说,通过工业革命摇身—变成了文明人之后,表面上确实有点文明人的样子,但是实际上却是对不起那一身帅气西装。

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之后,科技发展的突破点率先在西方展开,这给西方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社会财

富,因此意识形态裹挟着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在全世界大行其道。

然而,骨子里的东西还是很难改变,那就是海盗文化和强盗逻辑。英国如此,其后裔美国和澳大利亚也是如此。其实这也是一种变相的"华夷之辨"而已,只是"华"变成了洋人,“夷"变成了留着猪尾巴的清国人

而已。说的简单—点就是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怎么想象非洲人是多么愚昧落后的一样,这个时代的欧洲人

也是这么想象中国的。

不过中华民族文明了几千年,中国人的文明沉涯也不是只有几百年的西方所能够比拟的,张英豪对于教育中国人是充满信心的。当然张英豪也必须适应这

个时代的价值观,那就是巨舰大炮越大越文明。及实就是事实,舰队越大代表着物质财富就越是丰富,

仓廪实而知荣辱嘛,肯定表示更加文明。

当然,张英豪对于自己现在的这些同志有着苛刻的要求,那就是脱离了物质基础跟他们谈道德文明。张英豪对于党员同志的要求那就是这些同志的道德水平必须远远高于普通人,军队更是重中之重。文化水平不达标,但是宣传工作一刻都不能停。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为什么要立大志?就是因为大志实现不了,小志实现了也不是一般人能够获得的成就。张英豪号召同

志们到农村干活,这时我们的文艺兵工作工者当然适时的出现了,就听她们唱到:

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

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为了谁为了秋的收获,为了春回大雁归。

满腔热血唱出青春无悔,望穿天涯不知战友何时回。

你是谁,为了谁,我的战友你何时回?你是谁为了谁,我的兄弟姐妹不流泪。谁最美谁最累,我的乡亲我的战友。我的兄弟姐妹,姐~妹。

这些最朴实的农民群众面对过来帮忙的同志最开始也是极度不适的,因为以往的生活经验告诉这些农民同志,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不过在看到这些士兵干部挽起袖子,增起裤管,真心是在地里帮助他们干活以后,农民同志也很快就加入一起干活的行列。

当然也不是没有不和谐的声音,特别定那二就读了一些书,认识几个字的人。这些人继承了旧派

文人的一些观点,眼高手低,轻视劳动者,鄙视劳动,说怪话。他们这些人起到了一个很坏的用作,甚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些劳动的同志。

张英豪会同全国肃清反革命及怠工安全委员会对那些自视甚高的人,不劳动的人进行了一次大清退,狠狠的收拾了一些人。把这些新老爷给赶出了队伍,毕竟嘛,官僚主义就是这么回事,一些干部觉得自己

当权了,与众不同了,就开始抖起米,即B年生出费的劳动更加不情愿了。他们幻想着以前那些老爷的

样子,做起了新的老爷。

张英豪对于这类人没有手软的眼,我城参地—需要的是事务性公务员而不是一群大节,张央家绝刘不允许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对于队伍里的老鼠

屎,只能是发现—粒处理—粒,而且全部都要进行通报,让所有的同志学习。

当然,张英豪处理老鼠屎的同时,还要寻找那些个老鼠,这才是张英豪最应该干的事情。如果那些老鼠不挖出来,老鼠屎永远也清理不干净。所以张英豪还要带着同志们分析这件事的根源,从源头上杜绝这类事情的发生,所以对于这带坏风气的老鼠,也是发现一处处理一处。

不过官僚主义有个好处,那就是官僚们只对上级负责,不对下级和人民负责。官僚们想往上爬,就必

须做好上级部门给安排的工作,所以一旦上面下定了决心,这些官僚就会积极起来,尽可能的完成工作。

在张英豪他们处理了一些人并且接到通报后,有些人立刻就那么懂了,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当这首《为了谁》的歌开始传唱起来以后,他们干活的积极性也更高了。

对于下地干活,张英豪也不是作秀,而是实打实的干活。革命军抽走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分田分地以后,很多家庭根本就没有大型牲畜,耕田耕地就是一个大问题。还有不少弱劳动家庭,分给了她们田地,如果革命政斧不帮忙的话,她们的不少土地可能就要撂荒了,张英豪可不希望出现这样的情况。

军队和党员干部都是分组包干,一群热情似火的农村出身的年轻人在一起干活,那干活速度是相当的快。对于干活的对象,那也是有区分的,比方说军属,孤寡老人等等,这些人是都优先帮助的对象。

在一起干活是非常快就能够培养出信任这种感情的,党员、士兵、干部是不是真心在帮人干活,是不是抱着求取利益的目的,其实很容易就能够判断出来。那些村民从最初的不信任到现在看到自己的军队也不害怕了,还会亲切的打招呼,这其中的转变其实并不需要多久。

指导员和政委和宣传部门也乘机在百姓之间宣传党领导大家过好日子,人民子弟兵,鱼水情的概念,这些百姓也很轻松的就接受了这些概念。不少农民看到革命军在帮他的领居干活,也都是一脸的羡慕,当然,这些邻居也知道是什么原因,就是这领居家有人当了革命军战士。

所以在干农活的时候,就有非常多的百姓询问革命军下次招新是在什么时候,他们也打算送孩子去当革命军,这不仅能够减税,还能够减少家里的一份口粮,农忙的时候革命军也下地帮他们干活。这百姓一算,啥都不耽误,而且革命军在军营里面免费学文化,有补贴,将来出来以后还给安排工作,世上哪里去找这么好的事情?至于说打仗死人,这年代哪里不死人?哪年不死人?经常都能听到溺死孩子的事情呢,这年代人命就不值钱。

除了下地干活的同志,还有一帮人在这群人里面是最特殊的,那就是里面的一大群医生。现在军队里的医生由于有大量的尸体可供研究,他们的医术在根据地里是最高。他们这个时候也开始下乡为村民服务,接触更多的病人,提高自己的医术。

对于老百姓来说,在这个年代,生病看医生那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真到了实在挺不住的时候才会去看医生。而且病人们看的也不是西医,而是看中医。整个四川。或许只有成都和重庆才有比较正规的西医医院,农村的百姓根本就接触不到。张英豪的父亲就因为肚子痛的厉害而过世,如果是阑尾炎溃脓的话,这个病中医哪里治得好?西医就是一个小手术而已。

对于电视上面演的看到家人感冒发烧躺床上就立刻紧急坐车送医院的情况只能发生在上海等大城市的豪富人家,而且在中国至少要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才会出现这种情况。现在的农村既没有正规的西医与医院,也没有西药,有的就那么两个土郎中和一些当地的山草药。

农村的医疗条件差,不是一般的差,但是农村也非常的需要医疗服务,革命军军医下到农村提供的医疗服务也只是杯水车薪,直到张英豪下乡视察才发现这个问题,张英豪当即就找到负责管理卫生局的负责人刘庆恩同志。

刘庆恩之所以叫刘庆恩,因为他是在教会学校读过书的孤儿,洋人给他取了这个名字,他在教会学校学的就是西医。1895年成都教案受到牵连,被迫背井离乡来到重庆。但是他有感于农村医疗服务的匮乏,来到广安地区行医,被张英豪收入囊中。

“主席,你找我?“

“是啊,最近在忙什么呢?”

“哦,按照之前的规划,在编写一本《日常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的书籍,准备给学生讲课使用。”

“庆恩同志,我今天下乡的时候看到咱们的医生在农村给百姓看病,这是怎么回事啊?”

“主席,医生只有通过接触病人,通过一次次的实践才能提高自己的医术。而且让他们去耕田就浪费人才了,拿着手术刀的手去插秧是不好的。”

“握手术刀的不握杀猪刀嘛!这个道理我还是知道的!”

“哦哦,握手术刀的不握杀猪刀?对对,就是这个道理。”

“咱们四川的西医现在多吗?”“多,也不多。“

"这话怎么讲?“

"主席,你知道,西方近代医学、科学传入四川时

间可是不短了,其中传教士起了引进和传播的1作用。根据资料,早在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大王教耶环会教士利类思(葡)、安文思(意)经剑门关入川,至成都传教,并以金鸡纳霜等药物为教徒治病,在四川开创了使用西药的历史。

到了清朝,第一批基督教(新教)传教士于1877

年前后进入四川,在19世纪最后的25年里,一批又一批传教士涌入四川,美国的美以美会、浸礼会,英国的公谊会、圣公会,加拿大的英美会等接踵而至,纷

纷向四川跋涉。一时间,四川教堂林立,十字架遍设。

其中内地会的侃莫(cameron,英)、马嘉礼(J.H. McCartney,美)等人在阆中办诊所、开药

房,是基督教在四川医疗事业的起点。

1888年,英国伦敦教会派樊立德博士在重庆木牌

坊购得土地约4亩,利用旧民房改建立成500多平方米的诊所。1896年(清光绪22年),重庆私立仁济医院

正式开门营业。

1892年10月12日启尔德与史蒂文森在四圣祠北街12号开办最早的福音诊所,与启尔德刚结婚的珍妮.福勒,在他们到成都后,大约两个月,珍妮就死于霍乱。”

张英豪语录――谁也无法控制人心,只能控制利益和跟随大势!

第五十五章

听到有治病被感染而死的医生,张英豪马上就想起了《纪念白求恩》同志的文章。虽然大多数传教士都是目的不纯的来到中国,但是张英豪并不否认确实是有一些人,他们来到中国目的真的很高尚,他们就是来帮助中国人摆脱愚昧和落后的,就像有些医生,他们就是来给治病救人的,他们就是有国际主义精神。

“哦,老婆都被感染死在了我们四川啊!庆恩同志,麻烦给我介绍一下这个启尔德医生,你原来不就是在这个启尔德医生手底下工作的嘛!”

“是,主席,成都近代医学的发展,就是这个启尔德医生(O.L. Kilborn,加)在四圣祠街首开西医诊所,1892年,启尔德医生的医院建在成都东门的四圣祠街,命名为"福音医院"。医院建立之初,启尔德医生除了担任院长,还身兼医生、护士、护工等多职。然而,即使这样,医院内的工作仍谈不上忙碌。因为我们四川人对西医的认识很少,来就诊的人不多,启尔德医生的工作重点是走出医院尽力扩大影响,让人们了解西医,接受西医。

福音医院是四川地区第一家西式医院。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有少量信基督教的中国人来此看病,见识到了西医的神奇疗效。福音医院开始有了些口碑,启尔德医生也迎来了生命中的另一个同行者――启希贤医生。

启希贤是位女医生,她也是加拿大人,获得了医学博士、外科硕士和化学硕士等学位。1893年,她以医学教友志愿队队员的身份来四川创建女会和妇孺医院,相同的信念让他们在成都结成了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