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豪圣勇贤
当众人赶到夏宫的时候,沙皇尼古拉二世也已经得到了消息,此时正在座位上大发雷霆之怒。首相、外交大臣、财政大臣、陆军大臣、东正教事务管理局局长等俄罗斯帝国的高层,已经全部迅速的都再次聚集到了这里了。
“无耻,这是无耻行为!卑鄙,那些黄皮猴子真是卑鄙,他们这是已经向我们不宣而战了!可耻,非常的可耻!还击,我们必须立即还击。”
沙皇尼古拉二世一脸的怒容,他现在面如寒霜,俄罗斯帝国之前差点输了日俄战争的时候就够丢人了。而现在前进党居然对着俄国修建的中东路抢先下手了,这是把大俄罗斯帝国按在地上摩擦了,这样的事情对尼古拉二世来说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陛下,这的确是战争行为,在清国叛军不承认列强各国和清国中央政府签订的条约时,这场战争就已经不可避免了。我们现在要考虑的是清国叛军是想收回中东路还是彻底废除我们和清国中央政府签订的条约,如果那样的话,战火...…"
首相科科弗采夫的话还没有说,尼古拉二世就打断问道:“你的意思是那些黄皮猴子还敢进攻帝国领土?”
“陛下,西伯利亚大铁路还没有修通,远东能够投入的兵力十分有限,就像对日作战一样,后勤是灾难。而且,至少蒙古的刘巴领事也发来电报,清国叛军把蒙古库伦修建成了一个战争堡垒,如果清国叛军要收回清国政府割让的领土,那么他们这么做的目的就不言而喻了。”
“混蛋,如果黄皮猴子敢进攻帝国领土,我们将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战争,帝国绝不允许丢失一寸土地。”
“是的,陛下。不过,现在还有一个情况,那些清国叛军装备了不少的重炮,这是缴获日本人的,同时在对日本的战争当中,他们就已经使用过那些重炮了。”
“是的,根据我们得到的情报,清国叛军还拥有几十上百门的大口径重炮,不少重炮就是从旅顺口拆下来的!”
“混蛋,也就是说现在是黄皮猴子用俄罗斯帝国的制造的武器来打我们!荒唐,简直就是荒唐透顶! ”
不说尼古拉二世接受不了,是个人都接受不了。敌人使用自己生产的武器打自己,如果最后还输了,这真是得憋屈死呀!
“陛下可以放心,黄皮猴子想要攻下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不可能的,那里有着坚固的防御工事,没有足够的重炮,想要进攻符拉迪沃斯托克就是不自量力。不过,因为对日战争消耗了我们太多的物资,后来为了消灭国内的革命,一直没有多少补充。如果中国人采取围困的方式,海参崴最多能够坚持半年的时间。如果我们不能够及时打败清国叛军,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海参崴的守军也可能像当初旅顺口的守军一样,极有可能会向清国叛军投降...…”"
“半年的时间已经足够了,伟大的帝国军队一定能在三个月内打败那些黄皮猴子的....”
“可是,陛下,我们没钱了......."
“法国人不是答应给我们的贷款了吗?"尼古拉二世问道。
“陛下,法国暂时还没有给我们提供,他们认为我们的注意力应该集中到欧洲...…."
“混蛋,这些法国佬就只为自己考虑。哼,俄罗斯帝国决不屈服。先从我内库中借出两亿卢布,打嬴了战争,我们再让黄皮猴子赔偿二十,不,三十亿卢布!”
在尼古拉二世的固执要求之下,俄国国罗百福正式代表俄国政府向解放区政府宣战了。不过解放区政府理都不想理俄国佬那么多,现在解放区政府不是列强眼里的中国合法政府,充其量不过是中国的一个地方政府而已,并没有对外宣战的权力。当然,还有一点就是张英豪一点都不想对俄宣战,因为宣战以后就意味着以后还要宣布停战。按照张英豪心里的如意算盘,此次对俄战争也如同对日偷袭—样,双方确实都没有宣战,也没有宣布停战,但是双方在事实上确实已经停战了。日本鬼子不过鸭绿江,第五野战军进军朝鲜的部队退回以后,也没有再进攻了,双方在鸭绿江两岸暂时就这样陷入了诡异的和平之中。虽然这样的和平维持的很脆弱,随时可能打破,但是现在确实是和平了。
所以,张英豪接到所谓的宣战书以后也就没了,没有傻乎乎对俄宣战,张英豪现在并不打算和沙俄维持和平状态。但是,将来这战争打不下去了,自然就停止了,领土能收回多少就收回多少,这就是张英豪想要的效果。
第六百一十一章:
张英豪宣传这些内容,自然是要激起全民对俄罗斯帝国的愤怒,中国是一个弱国,是一个穷国,但是却是一个做了千年老大的中央大国,强烈的自尊心和大国心态是不容轻辱的,现在受到俄国如此欺负,以前人民不知道这些消息也就算了,但是现在被大肆宣传出来了,人民知道了这些条约的内容,张英豪相信任何一个自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的人,就不可能不想把这些失去的土地重新夺取回来。
前世是除了战争根本就没有其他机会了,但是在核平时代,发动战争的代价太大了,所以只能放弃了!但是,这一世给了张英豪机会,张英豪自然不允许这些土地继续被列强夺取。所以接下来张英豪就是拼命宣传满清和沙俄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为解放军进军外东北做舆论的引导。
中俄根据1898年的《旅大租地条约》,修筑了从哈尔滨经长春至大连的中东铁路支线,从而形成一条由主线和支线组成的2800余公里的“t"字形的中东铁路。这条纵横贯穿中国东北三省的铁路成为沙俄对中国东北进行经济、政治和军事侵略的工具和基地,实际上造成了沙俄控制中国东北的局面。
日俄战争当中,俄国打算采取积极主动的后退防御战
略,最终遭到惨败,被赶出了南满地区,丢失了中东铁路南段以及铁路沿线的利益。日本人在这一段铁路上呆的时间过
于短暂,第五野战军突然暴起发难以后,直接把日本赶出了东北地区,解放区政府自然名正言顺的将中东路东南段给接收了。但是,中东路的北段却还在俄国人的掌控之中,俄国人在铁路沿线,还驻防了一部分军队,这些军队就是野战军消灭的对象。
此时此刻,第五野战军的部队都经过了民族主义的相关教育,对于自己是一个中国人的认知没有了任何的疑问。所有人也都认识到外国人进中国是必须被准许的,否则就是侵略。现在战士们对于俄国人在远东犯下罄竹难书的罪行早就咬牙切齿了,特别是当知道了这些土地都是俄国人通过威胁手段从满清那里通过不平等的条约获取的以后,更是义愤填膺起来。
听完了政委和指导员的讲述这些悲惨的遭遇以后,特别是海兰泡惨案和江东六十四屯惨案,各个都悲愤莫名。其实很多人早就都知道这些事情,只不过个人力量有限,又因为清政府的漠视,对这些同胞的不在意,对于那些屠杀国人的凶手,一点反应都没有,满清又不敢发动民众。久而久之,国内的其他人,也因此而麻木了。
但是现在,重新听闻了这些惨案的经过,开始准备报仇了,无疑让第五野战军的官兵们,一个个的心中都充满了愤慨和激动,所有的士兵们听完以后眼睛都红了。
“杀死老毛子,让他们血债血偿!"一个愤怒的士兵红着眼睛怒吼道。
“杀死老毛子,血债血偿!”
其他的士兵们也都紧跟着怒火起来。要求向俄国人讨还血债的呼声,连绵不绝。在复仇的精神的作用下,第五野战军的官兵们的士气,已经提高到了顶点了。相信在这一战当中,他们将充分的将所有的战斗力都爆发出来。
不过,此次对俄作战,最先动手的不是在东北的部队,而是一个个派出的精锐小分队。沙俄宣战几天以后,东北的解放军突然没有了一点动静,但是现在沙俄却是一点都不得安宁。战争,自然是按照帝国主义最害怕的方式来进行斗争。那就是提前派特战小队、小部队渗透,他们提前偷越边防线,搞渗透、搞破坏,散布谣言,侦查俄罗斯军的动向。
俄国宣战就这样差不多过了一个星期,沙俄军队都在惊慌之中度过。虽然东北的第五野战军的主力大部队没有一点动静,但是他们内部却是事故不断,小部队的破坏性是非常大的。
实际上对于远东这些俄国人通过签订《暧挥条约》和《京城条约》夺取的土地,俄国人其实也是一直以来都是担惊受怕,小心翼翼的。他们虽然看不起中国人,但是却也十分担心中国人对他们发难。这样他们强取豪夺的土地就有可能得而复失了。所以远东地区,沙俄驻扎的军队一直都不算少,即使是到了苏联以后,都依旧是这样。
而且面对他们花费无数修建的碉堡,自然想的就是没有人能够攻破这些坚固的堡垒。沙俄军队自然也知道这些袭击他们的人是些什么人,所以也就知道了这是第五野战军的阴谋。他们自然是坚守不出,开始的两天,俄军高度紧张,不过几天时间之后,老毛子自然也就松懈了。而且看到第五野战军主力没有动静以后,面对小部队的骚扰,也就慢慢的派出兵力去消灭这些破坏分子了,否则这些疥癣之疾在关键时刻就可能会坏了大事。
张英豪为什么敢于这个时候去和俄国开战,其实除了实在不愿意让俄国拼命挖掘黑龙江地区的矿藏以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第五野战军北进,必然要和俄国打一仗,不然第五野战军在东北就会麻烦不断。打的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既然俄国现在是最虚弱的时候,那就打,即使这一战打输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积蓄力量再而已。
而且这个时代的俄罗斯可是没有后世苏联提出的大纵深战略理论,以空间换时间。大纵深理论那也是以中国和俄罗斯这样国土庞大的国家才能出现的理论。这样的理论在后世对于抗日战争的中国和抗击德国的苏联都是起着绝对重要的作用,可见这个理论是多么宝贵,而现在远东方面的俄军是大纵深部署的吗?完全就不是,而是一条一字长蛇阵。可以说只要突破了其中的几个点,那么俄国远东方面军恐怕支撑不了多久,防线就会全线崩溃。
最重要的是,在这个时代,张英豪从来就不认为外东北和外兴安岭那些地方是俄国的。那些地方现在依旧生活着为数不少的中国人,而俄国在西伯利亚大铁路没有完全修通之前,远东地区根本就没有多少俄国人。实际上俄国佬自己也知道这些土地不是俄国的,而是从清国身上抢来的。他们时时刻刻担心中国人把它再次抢回来,所以像在阿穆尔省开荒种植的时候,都不想用中国人,而是招募朝鲜人来劳作。
第五野战军作战的第一步,那就是切断西伯利亚大铁路,只要切断了西伯利亚铁路,直接影响着远东方面军调兵遣将,甚至有割裂远东方面军防线的危险。而西伯利亚大铁路如果说要破坏的话,俄国的那少数军队是根本就防御不过来,这么长的一条铁路,根本就是防不胜防,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西伯利亚大铁路被切断。
特别是俄国人,每一颗子弹都要从遥远的欧洲地区经过至少一个月时间才能运过来远东地区,就算俄国的战争底子很厚,也经不起这种漫无止境的消耗。而且自日俄战争以后,俄国在远东的物资几乎就消耗一空,虽然在与日军对峙的时候补充了一些,但是后续俄国国内要镇压革命,之后就再也没有补充过了。
俗话说的好,三天不练手生,三天不念口生。这老毛子要维持战斗力,就必须要训练,那么他们的物资自然会慢慢的消耗掉,而如果一直不练的话,那么,半年过去了,俄国人还有没有战斗力就又是另外一说了。
既然如此,刘文秀他们自然是希望特战支队的行动尽快开始,就算不能损耗俄军的物资储备,但是依旧能够给俄军制造绝大的心理冲击。因为根据刘文秀收到的汇报,铁路沿线的俄国居民现在已经开始拖家带口的往西部而去,想要返回欧洲,至少现在要远离这个可能发生战争的战争区域。
在第五野战军打算对俄军动手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准备对俄国的这条铁路动手了。特战支队第五大队大队长王友良,作从四川过来的特战队员,他是特战支队资格最老,战斗经验最丰富的大队长之一,毫无疑问接下了北上破坏俄军后勤补给的重任。
大家带着长短枪,大量的炸药以及破坏铁路的工具,穿着俄军的衣服,押着几个穿着破烂衣服的"俘虏”,再加上战马帮助,仅仅几天的时间,王友良就带着三百多部下从满洲里走出了四百多公里,到达了赤塔地区。
之所以会在这么远的地方行动,那是因为王友良一直清楚的记得司令曹强说过的一句话。俄军弹药补给先通过火车走铁路运输,然后再通过大车走官道,最后送到前线。同动辄数百辆辎重大车的车队相比,火车装的物资补给不仅多,而且非常集中,很容易攻击。想来想去,王友良最终决定,带着部队北西出袭击俄国人的铁路线。
西伯利亚大铁路,从通车开始,就把远东的资源源源不断送回俄国欧洲方向。日俄战争爆发以后,这条铁路则充当了战争帮凶的角色,把生产的弹药补给,源源不断运输到战场最前沿。
此时此刻,横在王友良面前的铁路线,就是俄国人花费巨资,千辛万苦修建起来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就在王友良马上打算寻找最佳的火车脱轨地点的时候,一阵轰鸣声忽然传到大家耳朵,紧跟着,大家脚下的土地就开始微微颤抖起来。
王友良刚刚出川的时候,是从来没有见过铁路的,但是在四川特战队培训的时候,张英豪主席专门讲了如何让火车出轨的相关课程。来到东北以后,他对这种庞然大物充满了兴趣,并且在日俄战争期间,多次让火车脱轨,从而让第五野战军捡了无数的洋落。现在听到这个声音,并且见识过火车的王友良,马上意识到一辆火车来了。
果不其然,震动不到半分钟,蒸汽火车头吐出来的浓浓黑烟就进入王友良视野。随后,拖着几节车厢的火车,带着嘈杂的轰鸣声,慢慢从大家面前的铁路线上驶过,而后又迅速消失在大家视野。
“这火车,大队长,火车这么长,而且还跑这么快,我们怎么炸毁它...…”"
刚刚成为特战队员,没有执行过相关任务的同志立即开口问道。不少同志当即就转开了头,害怕笑出声来,毕竟是自己的同志,总不能嘲笑笑他们无知吧,而且他们每一个人也是这么走过来的,知道不懂就问是特战队的传统,不懂还不问那是要害死人的。
周围几十双目光就好像商量好了一样,同时聚集到大队长王友良身上。王友良一脸自信回答:“你们放心,火车看着坚不可摧,其实想要摧毁它,非常简单,到时候你们跟着我做就行了。这个课还没有给你们上,现在直接实践一下吧。“
半个小时不到,两条铁轨就被王友良他们弄出两个大缺口。在一双双充满怀疑目光的注视下,王友良一脸自信说道:“马上撤退,退到后面的林子里。我保证,只要俄国人的火车一来,就给大家看一场好戏。”
果不其然,半个小时后就有一辆满载的火车带着轰鸣声开了过来,在众人的目光之中,火车刚刚驶到铁轨缺口除,意外就发生了。
本来沿着轨道一路行驶的火车,一失去轨道约束就失去行驶方向。在巨大惯性作用下,迅速冲出轨道。要知道,这里是山区,不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冲出铁轨的火车,刚刚走了不到二十米,一道山梁就挡在火车面前。速度并没有降低太多的火车毫无意外撞在山梁上......
伴随一声爆炸响起,受压变形的火车车头,在蒸汽和煤炭热力的作用下,直接发生爆炸。这一声爆炸刚刚响起,一连串爆炸紧跟着就在火车头位置响起。
火车头撞在山梁上停止前进,后面满载各种武器弹药的车厢,在巨大惯性作用下,毫无意外的撞上已经发生爆炸的火车头。在火车头大量燃烧煤炭的作用下,整整一车厢的弹药,直接被引爆。
这时。后面装着弹药的车厢也在惯性作用下撞上正不断发生爆炸的车厢。就这样,十几节车厢,在不断殉爆的弹药影响下,一节接着一节发生爆炸。很快,十几节车厢就被炸成废铁,熊熊大火。直接覆盖在这些车厢上。
其实也是王友良他们的幸运,俄国人自然也知道铁路的重要性,所以先前的那列火车其实就是探路的。后面这辆火车才是真正运载着重要物资的火车,因为某些原因而晚点了。如果王友良他们早到一个小时,那么他们就会把前面那列火车给弄脱轨,那么后面这列火车自然就不会发车了。而俄国本来运到远东地区不多的物资弹药现在就这么简单就毁了一火车,俄国人知道了的话不得吐血啊。
“就这么完了...…”
看着眼前让人热血沸腾的爆炸场面,几个小队长脸上纷纷露出目瞪口呆的震惊表情。
“这么多军火物资,可惜了.……”
其实大队长王友良这次也没有好到哪里去,以前让火车脱轨,可是从来没有发生过这么壮观的景象。虽然从张英豪主席那里那里学到了摧毁火车的最简单办法,但是,十几节车厢弹药先后发生爆炸的场面,他也是第一次看到。
足足过了一分钟,爆炸声还在不断响起时,王友良终于反应过来。对着部下一脸惊喜说道:“没有想到那些车厢自己就爆炸了,真是出人意料。同志们,马上撤退。用不了多久,老毛子就会过来,这段铁路被炸成这样,没有几天时间,老毛子根本没办法恢复通车....."
“不去找些物资补充一下吗?”
“不用,我们这身俄军的皮就是最好的武器,现在是安全最重要。”
几个小时后,赤塔城内的俄军终于收到了弹药补给火车被摧毁,铁路被炸断,至少十天内无法通车的消息。正在准备决战的司令官,第一反应就是不相信。再三确认这个事实后,他马上就想到这—定是那些国内的革命党所为,因为赤塔距离黑龙江有几百公里,东北的第五野战军绝对不会跑到那么远的地方去炸毁一段铁轨。
“司令,失去弹药补给,我们的物资储备一定会大受影响,现在我们的物资储备—点也不充裕,你看,我们要怎么办..…"参谋长皱着眉头小声问道。
“怎么办?立即派出军队消灭铁路沿线的革命党,否则我们将再也得不到半点补给了!“司令想也没想就说道。
“可是现在帝国已经和东北宣战了,我们再分散兵力去剿灭那些革命党,是不是得不偿失?"参谋长小心的说道。
“哼哼,这里是我俄罗斯帝国的土地,黄皮猴子敢打过来就是和帝国宣战,不死不休。你听说了黄皮猴子宣战了吗?我现在料定东北的叛军部队只敢在他们的国土上动手,绝对不敢对俄罗斯帝国的领土越雷池一步。现在不扫清那些革命党,难道让这些革命党在这里发展壮大吗?”
所以,俄军在最初坚持了两三天的高度戒备以后就立即派出了部队去搜索俄国革命党了。这么一闹,沙俄军队的警惕性立即成直线下降了......
第六百一十二章:
越是现代化的战争,越是军队后勤军火等物资的大比拼,没有了足够的后勤物资补充,甚至没有了子弹的话,步枪还没有大刀长矛好用。没有了军火物资储备的军队就是一群待宰的羔羊,甚至比一群羔羊还要柔弱,毕竟羔羊吃草就能活命而人却不行。
接到彻底切断了西伯利亚大铁路以后,刘文秀也下大了进攻的命令,各部队迅速向着既定目标的俄军所在营地发动了进攻。
位于滨江的俄国中东路管理局,第一时间就遭到了第五野战军一个营的进攻。
“上帝啊!那些黄皮猴子想干什么?“
当守卫中东路管理局的俄国卫兵看到第五野战军的士兵们端着步枪向他们冲来的时候,一个个脸色大变地大叫起来。
“砰砰......”
一轮枪声响过之后,那些个卫兵立刻倒在了血泊之中。
“冲进去,控制里面,所有的俄国人都抓起来,胆敢反抗的话,全部射杀!“还没有从政治教育中缓过神的带队营长杀气腾腾地命令道。
中东路管理局局长的办公室,局长也被突然的枪声给惊醒了。
“来人,这,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了?"局长大声问道。片刻之后,他的秘书才跑来向他报告。
“局长,大事不好了,卑鄙的清国人偷袭了我们,现在发起进攻了,卫兵被他们杀死了,我们完了.了..…"
秘书慌慌张张的报告道。
“可恶!那些黄皮猴子怎么敢这样?”
局长大怒,在他想来,第五野战军还在和满清的残余军队开战,现在绝对不敢现在挑衅俄罗斯帝国,否则那将意味着战争。所以前面第五野战军攻城的时候,他依旧淡定的在办公室里面,偶尔还看戏似的往窗外看上两眼。
但随后,办公室的大门就被撞开了。一队全副武装的士兵冲了进来,黑洞洞的枪口瞄准了办公室内的人。秘书立刻举起双手投降,没有任何的犹豫。而那个局长,则是软塌在了椅子上,眼中更是充满了绝望。
第五野战军悍然发动了进攻,直接拿俄国人部署在中东路沿线的军队开刀,这完全是打了俄国人一个措手不及。尽管,所有人都知道战争即将爆发了。但没有人认为,战争会这么快就爆发。
解决完滨城里面的老毛子,部队立即向刘文秀报告,任务已经完成。刘文秀接到报告以后,迅速下达了总攻的命令。
相关的部队早已经部署到了中东路沿线了。总攻的命令下达以后,其他部队立刻对俄国部署在铁路线附近的军队发起进攻。
“轰!轰!轰!”
—枚枚的迫击炮弹,向俄军的营地飞去。密集的炮弹,让俄军在猝不及防之下损失惨重。
俄国人根本就没有料到,第五野战军会首先向他们发起进攻,战争会来的这么快,那么突然。他们尽管知道,战争不可避免了。但是,在他们的印象当中,懦弱的中国人怎么可能敢肆无忌惮的主动对他们发起攻击呢?
同样的场景,在整个中东路沿线上演,一个接着一个的俄军军营遭到了第五野战军的猛烈进攻。俄军在没有充足准备的情况下,根本就抵挡不住第五野战军炮击之后,决死猛烈的进攻,一个个军营被攻破。大量的俄军官兵不是被打死,就是举起了双手,向第五野战军投降。
总攻的命令一下,就像热刀切黄油一样,不管是满清最后的一点顽抗的巡防营,还是老毛子的军队,都在这一次扫除当中,第五野战军开始迅速向黑龙江的其他城市进军。所到之处,巡防营自然都是望风而降,不长的时间,整个黑龙江已经落入了前进党的掌控之中了。
甚至于,俄国陆军司令部向中东路沿线部署的军队的命令,也是让他们在合适的时机将铁路炸毁。毕竟,这条铁路虽然是俄国人辛辛苦苦修建的,但是俄国人也知道这条铁路一旦被敌人控制的话,现在一旦被第五野战军利用起来的话,无疑就会给俄国陆军带来一场灾难。只不过,俄国人还没有来得及准备这一切,铁路就已经落到了第五野战军的控制之下了,即使某些路段被炸了,东北现在也有能力在短时间修好。
当刘文秀得知夺取铁路的计划成功的时候,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在他看来,中东路完好无损的拿下来,代表着第五野战军在这场战争当中已经开了一个好头了,甚至可以说已经成功了一半。接下来的战争当中,只要按照预定的计划发起进攻就可以了。外蒙或许会面临数十万俄军的猛攻。但是在东北,第五野战军已经是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了,在《杀毛令》的作用下,残余的俄军也是丧家之犬了。?
就在我第五野战军动手的时候,解放区政府中央也立即派出相关的人员去和美,英,德这些国家外交人员商谈事
情。现在这个时代的外交人员是身兼多职的,外交是他们的本职工作,但是打探情报,发展贸易也是他们的本职工作。
而现在的德国和美国,由于资本和工业产品都在寻找出路。对于贸易,自然是举双手赞成。特别是德国,前进党现在居然在东北牵制俄国,能够极大的减轻了德国西线的压力。就凭借这一点,前进党也是值得投资的对象。所以,解放区也需要争取一下列强的支持,至少要适度的分化列强。
美国佬对此自然是欢迎的,毕竟美国佬对于中国的这个巨大的消费市场早就垂涎三尺了。
美国对中国的贸易增长很快,1899年出口额比1895年增长了将近两倍。美国实业界更把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中国看作一个“潜在的市场"。代表纺织业利益的《商报》1898年1月写道,中国为美国商业提供的可能性"简直是不可估量的",它是潜在的"最大的世界市场"。
但是,欧洲列强及日本在中国抢占港口,争夺势力范围等掠夺活动,对于美国的在华利益构成了直接的威胁。一旦中国遭到瓜分,分别成为各国统治的殖民地,美国对华贸易必然受到排斥,更不用说进一步的发展。
所以,在1899年,美国政府先后向英、俄等六国政府提出在中国实行所谓“门户开放”、贸易机会均等的照会。门户开放的意思就是美国在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和已经获得的特权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
美国是一个后起的国家,军事力量还很薄弱,海军力量居世界第六或第七位,陆军正规军的法定人数仅不到六万二千人。美西战争中虽然战胜了西班牙这个衰落的老殖民主义国家,但毕竟还不是其他大国的对手,不能凭借武力来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格斗。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国内开展了蓬蓬勃勃的反战运动,抨击美国政府的对外扩张政策,使美国占有菲律宾的和约在国内和议会中也遭到强烈反对,在参议院中迟迟未能得到批准条约所必须的三分之二的多数。
1900年,帝国主义国家纷纷出兵来中国镇压义和团运动。美国担心各国乘机把势力范围变为各自的殖民地,从而使门户开放政策化为泡影,便于这年7月3日向各国发出了第二次门户开放照会,声称美国政府致力于寻求这样—种解决办法,以"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完整,保护由条约及国际法所保证于各友好国家的一切权利,保障全世界与中华帝国各部分进行同等的公平贸易的原则"。
美国这项照会并不要求各国答复。第二次门户开放照会增加了新的内容,提出了所谓“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完整"的"原则”,这同第一次门户开放照会仅仅要求贸易机会均等是不同的。但美国并没有恪守自己提出的"原则"”。
各大国对美国照会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只有意大利表示无条件接受,其余各国都作了不同程度的保留,而俄国基本上没有接受。意大利在中国没有租借地和势力范围,美国提出的要求对它有利无损。1900年1月7日,意大利政府表示“欣然赞成"美国的建议。
英国经济实力雄厚,在对华贸易中占极大优势。从这点出发,英国力图把全中国作为它的商品市场;但同时,英国在瓜分狂潮中攫取到的是对投资最具有发展前途的长江流域,不仅面积大,而且是中国人口最稠密、物产最富饶的地区。从这方面考虑,它又希望将投资与贸易加以区别。
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标志着美国侵略中国的新阶段。美国在用武力并吞菲律宾以后,又在对华关系中提出了这项政策,而且没有一个国家敢于公开反对这个政策,从而在国际上捞到了很大的虚誉,扩大了它在中国的影响。
从此,美国作为一个大国,有了它独立的对华政策,而不再追随和附和其他国家,充当次要的角色,它在列强侵华活动中的地位有了显著的提高。从此,美国更积极、更活跃地参加帝国主义大国在中国的角逐。
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要内容,美国正是利用了该政策实现了在扩张初期的首战告捷,它能够适应美国国内经济的需要,将生产的大量商品运输到中国来销售,扩大了海外市场与国家利益,虽然只是扩张的开始,但为美国今后领导与称霸世界打下基础。
美西战争胜利后,继续扩大殖民侵略范围,将目标锁定中国,但当时的中国已被瓜分,美国也因力量所限,只能同英国合伙。当之后的继续合作已经不能满足美国需求时,通过门户开放政策,使各列强在中国的利益与机会均分,扩大美国在中国的影响力,提高了国际地位,从此美国也摆脱合伙外交,不再依附任何国家,走向独立自主的侵略扩张政策。
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是美国蚕食中国的开始,第一次门户开放的照会内容是要求美国在华的贸易机会与其他列强均等,不涉及其他特权,目的就是在中国站稳脚跟,为后来的争夺打下基础。第二次门户开放的照会内容更不是为了保护中国免遭瓜分,而是美国进一步展开对华侵略,与其他列强展开势力范围的激烈争夺。
虽然维新派与革命派对门户开放政策提出反对,但面对晚清政府的国力的衰竭与人民处在战败赔款的处境,中国对于门户开放政策仍是无能为力,只能继续任由美国等西方列强的掠夺。
上一篇:人在崩铁,每月一个概念级能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