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之英雄时代 第255章

作者:豪圣勇贤

第六百一十六章:

驻防波格拉尼奇内的是俄军中将瓦西里,他是现在俄军远东军区的司令官。当然,远东总督鲁兹斯基是整个远东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鲁兹斯基总督此时坐镇海参崴,而瓦西里则亲自到了前线。

波格拉尼奇内和绥芬河是此时中俄两国各自的东方门户,相对应的贸易开放口岸。这里记载了中俄两国近百年的贸易交流史,这这地方原属中国,继1858年沙俄与清政府签订《暖晖条约》,占去黑龙江以北的广大地区,1860年11月14日签订《中俄京城条约》,占去乌苏里江以东40平方公里土地,沙俄又于1864年10月7日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约定》,再次将中国44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割占过去,边境地区就是这样划归俄国的。

当然,现在这些城市名称此时都是用俄国人命名的名字,但是在不久的将来收回这些土地以后,城市名字自然需要重新修改回来。

鉴于远东军区在短时间内无法得到兵力的补充,所以瓦西里中将认为,一旦第五野战军攻入远东的话,俄军将处于极度不利的境地。所以,瓦西里中将认为应该将第五野战军挡在边境。

瓦西里曾向鲁兹斯基总督保证道:“我们坚固的防御工事,会让那些黄皮猴子碰的头破血流的。这一点,在日在俄战争当中就已经证明过了。机枪、战壕和铁丝网组成的防御力量,是很难突破的。在日俄战争当中早就已经证明过了....…"

虽然,俄军在日俄战争当中惨败了,但是,却也让俄军获得了很多的战争经验。部署在波格拉尼奇内前线的防御阵地,就是俄军苦心构建的防御工事群。

只不过,这些老毛子在修筑防御工事的时候,明显偷奸躲懒了。上行下效,既然长官都觉得中国人不敢来,再加上物资短缺,这些沙皇的灰色牲口们自然是能够偷懒就偷懒了。对于这一点,绝大多数的军队都是差不多的表现。

这些防御工事在第五野战军猛烈的炮击中纷纷被摧毁。就算有不少的防御工事幸存了下来,但估计也很难发挥出多大的作用了。而第五野战军立即发挥穿插作战的优势,主动出击把所有的俄军一块块给分割了起来。

如果张英豪知道这种情况,他就会立即想起穿插战这三个字了。毕竟这是前世解放军轻步兵战术的巅峰,战术穿插,分割包围都是基础。太祖就说过,没有军队不怕穿插,现在的俄军更不是红俄时期的军队,没有政治委员的鼓动,是人就会害怕死亡,特别是在战场之上,所以这些军队一旦被包围,投降的几率是非常大的......

听着远处轰隆隆的炮声,瓦西里中将立即就起床了。不过,他现在依旧有些不错的心情,依旧是一丝不苟的做着自己的事情,毕竟在他看来前线已经准备的很充分了,就算是第五野战军攻了过来,也完全可以抵挡的住。但是在他还在洗漱的时候,他的副官就急匆匆的闯了进来,副官一脸惊慌的说道:“将军,中国人发起攻击了。我们在前线的防御阵地和军营,遭到了中国人上百门大炮的猛烈炮击.....我们的部队损失惨重,前线的防御阵地也被摧毁了......预计,中国步兵的进攻很快就要开始了。”

波格拉尼奇内距离前线可不远,一旦前线的防御阵地被突破之后,中国第五野战军队肯定就会杀过来了。

“什么?为什么我们的部队没有抵挡住?“

瓦西里中将目瞪口呆,感觉不可思议,完全就像听到了什么笑话—般。不过他知道副官绝对不敢开玩笑,所以连忙用毛巾将嘴角刷牙的泡沫擦掉,穿上衣服就直奔作战室。

可是,刚到作战室。坏消息就又传来了。俄军在北面的乌苏里江的防线,同样也遭到了第五野战军的猛烈炮击。俄军在焻不及防之下,损失惨重,整条防线随时都有可能被突破。

“见鬼!那些黄皮猴子的攻击力怎么会这么强大?”瓦西里中将有些难以置信,战斗才刚刚开始,俄军在前线的部队就遭受到了重创了。可见,俄国想要将这场仗打下去的话,难度不是一般的大了,获胜更是奢望了。

“给总督阁下发电报,让他尽快向我们派遣援军。否则的话,我们的防线即将全线崩溃。一旦防线崩溃。整个远东地区都有陷落的危险。"瓦西里中将知道情况紧急,当即命令道。

可惜这个时代里的俄国军队实施的就是片面的防御,没有纵深理论的支撑,全部兵力堆积在一线,只是在一线防御第五野战军或者是控制少数的堡垒,而内部和更广阔的地方其实是一片空虚了。俄国在远东人数不多,只能依靠的就是那一个个点控制着整个远东的局面,现在面对第五野战军的进攻,直接把俄国在远东力量薄弱的事实给暴露了出来。

"是,将军。"副官点了点头,立刻去发电报去了。第五野战军的猛烈炮击,步兵在炮击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进攻了。随即炮兵的炮弹开始做延伸炮击,沿着大炮开辟出来的安全通道,步兵们可以毫发未损的穿过雷区,步兵直接占领了俄军原来的阵地。

“快,快进入阵地。那些黄皮猴子就要攻进来了。”侥幸从猛烈的炮击当中生还的俄军军官们,开始催促那些俄军进入阵地。他们就像是驱赶牲口一样驱赶那些普通士兵。实际上,那些军官们,也从来就没有将俄国陆军的普通士兵当作人看,他们只不过是灰色牲口,全都是一次性的军队,是消耗品而已。

“砰!砰!砰!”

零零星星,稀稀拉拉的枪声响了起来,,俄军的步兵们趴在那被炸毁的战壕里面,向外开枪。只是,现在第五野战军的步兵有的已经从突破口攻进了俄国人的战壕里面,随即更多的部队从这些开辟出来的通道上攻了进去。

经过和日本人的战斗总结,第五野战军广大的指战员们现在都知道运动穿插的道理,只有在运动当中,才能寻找到最佳的战机。现在俄国人是一线防守,一旦有部队突破了他们的防线,那么部队就可以立即从后面进攻那些毫无准备的敌人,致使俄军全军崩溃。

俄军的步兵们实弹射击训练不足,他们的枪法实在不敢恭维。士兵们似乎只是将子弹发射出去就算是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了,至于子弹飞到哪里去了,能否击中第五野战军的官兵,那就只有靠上帝保佑了。

解放军这边确实彻底贯彻了集中火力的进攻概念,特别是把一挺挺机枪和一群神射手集中到一起使用,在没有敌人炮火威胁的情况下,简直就是人头收割机,他们就像一把烧红的尖刀一样,狠命的扎进了俄军的阵地,如同热刀切黄油一样,切开了俄军的阵地.......

“轰!轰!轰!”

俄军的射击,也会引来了第五野战军的迫击炮的还击。在距离俄军的阵地不到一公里的地方,一门门的迫击炮架设了起来,直接对躲在战壕内的俄军开火。迫击炮弯曲的弹道,可以保证炮弹直接落入战壕内,对里面的目标进行杀伤。

炮弹在战壕内爆炸,而在狭窄的战壕内,一旦炮弹在里面爆炸的话,就意味着里面的士兵不可能生还了。

“哒哒哒!”

第五野战军的重机枪也开始发出了怒吼,直接将那些从战壕内冒出头来的俄军士兵射杀。在重机枪的掩护之下,第五野战军的步兵们发起了全面的冲锋。

“我们需要炮火支援!中国人的攻击太猛烈了,我们快要抵挡不住了!”

俄军的一个团长大声的冲着电话喊道。他的一个团,两千多人,在之前的炮击当中就损失近半了。剩余的人投入到战场之后,半个小时不到的时间就被打垮了。

只不过,此刻的俄军,根本就不可能为前线提供炮火支援。俄军的炮兵阵地,在战争没有开始之前就被第五野战军的侦察兵们发现了。炮击时就成为了第五野战军的炮兵重点炮击的目标。以至于俄军的炮兵在开战之初就损失惨重,大炮更是几乎被毁的差不多了。

仅仅用了四十分钟的时间,第五野战军就突破了俄军“坚固"的防线。之后,开始一鼓作气的向波格拉尼奇内发起进攻。

与此同时,第五野战军在伯力方向的进攻和很顺利。乌苏里江并不是很宽阔,这个时候的河面也只有两三百米而已。尤其是第五野战军选择进攻的位置,更是有江心岛的地方。属于俄国的基谢列夫斯基到岛和涅韦利斯基群岛绵亘在江中,第五野战军可以利用这些岛屿来架设浮桥,大大的简便了架桥的难度。

第五野战军在一开始就动用上百门的大炮对俄军的阵地进行猛烈炮击,还处于睡梦之中的俄军在炮击之中损失惨重。随后,早已经准备好的步兵们开始乘坐小船进行抢滩登陆。在早上7点的时候,一个步兵营就顺利的登上了乌苏里江的东岸。尽管,俄军的抵抗十分激烈,但在第五野战军强悍的炮火打击之下,他们损失惨重。以至于根本就无法阻挡第五野战军的突破。

这时,在更早时间偷渡过去的特战队人员也立即从后面向着俄军的阵地开始了进攻,从俄军的后面开始向纵深发展。这大大的打掉了俄军的气势,没有人知道到底多少人过江了,是不是哪里失守了.......

第六百一十七章:

张英豪对于这种需要渡江的作战了解的并不多,甚至可以说—点都不懂。但是对于前世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的的事情,张英豪还是知道的。所以张英豪上军事课程的时候专门讲过这个渡江的问题,解放军战士必须要相信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必须要相信自己的部队冲过江去,即使在没有任何后援的情况下,也依旧能够在陌生的地域很好的生存下去......

当渡过乌苏里江的第五野战军数量越来越多,俄军在乌苏里江东岸的防御阵地最终宣告失守。建立了稳固的滩头阵地之后,第五野战军的工兵们搭建浮桥更快了。用小船固定在江面上,然后扑上木板。简易的浮桥就搭建好了。这样的浮桥,虽然不能够通过重炮,但过人和轻武器还是没有问题的。

浮桥搭建起来之后,第五野战军的士兵们快速的通过浮桥抵达了乌苏里江东岸,开始对俄军的纵深阵地发起进攻。而工兵们也在开始努力搭建更多的浮桥,最重要的是还需要搭建加固的浮桥。毕竟,集中在这个方向的还有重炮部队,如果重炮不能过江,后续的战斗就要困难无数倍了,在后续的进攻当中,这些大口径重炮肯定会派上用场的。所以必须要多搭建起几座浮桥,然后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所有的物资全部过河。

部队渡河以后,步兵战士们迅速开始以步以兵班排战术向着敌人的纵深开始穿插。从其他地方渡河的部队也迅速进攻,很快,两边的部队就碰头了。于是战士们立即向两边进攻,扩大被占领的安全通道以及扩大防御圈。

俄军的反应是比较迟钝的,直到第五野战军突破了俄军在乌苏里江东岸的防线之后,他们才从伯力方向派遣出了援军。只不过,此时第五野战军的浮桥都已经架设好了,更是在乌苏里江东岸构筑了坚固的滩头阵地,这个时代没有飞机,俄军想要将第五野战军重新赶下河去,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够眼睁睁的看着过河的第五野战军越来越多,最终被击溃。

仅仅一轮战斗,第五野战军就展现出了凌厉的攻势,轻易就突破了俄军部署在边境的防御阵地,开始向纵深发起进攻。俄军在战斗当中,损失惨重,对于他们后续的防御,此时已经变得极其不利......

战争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初战告捷以后,一份从前线司令部发回来的电报送到了刘文秀的手上。司令官赵勇报告,野战军在绥芬河和抚远方向已经分别突破了俄军的防线,攻入了被俄国人占领的土地。第五野战军的伤亡不大,现在正在向纵深进攻。俄军的抵抗,比预期中的要顽强.......但是,俄军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无法和第五野战军相比......

接到这样的电报之后,刘文秀总算是松了一口气,至少第五野战军在开局打的不错。接下来,就是第五野战军按照预定的计划,分别向海参崴和伯力推进了。并且把沿途的所有俄国人全部抓了起来,被送到后方组织劳动。本来按照刘文秀的意思,是全部赶去海参崴,用以消耗老毛子的物资储备的,但是想到这些人能够来到远东地区,可不是善类,拿起枪可能就是最好的士兵,所以最后改变了主意。不过,最后到底要怎么处理这些俄国人,最终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然了,第五野战军也不会妇人之仁,凡事抵抗的俄国人,自然是全部射杀,送他们去见上帝。

随后,源源不断的电报从东线司令部发回到参谋本部。这场战斗,也通过电报逐步的还原了。第五野战军利用强大的炮火,对俄军发起了突袭。俄军根本就没有料到第五野战军会在这个时候发起进攻,以至于触不及防之下损失惨重。接下来的战斗,也就可以预料到了。突破一点以后,俄军根本就无法阻挡第五野战军全面的进攻,他们在接下来的战斗当中,将被第五野战军打的节节败退。

俄军唯一的机会,大概就是利用早已经构筑好的那些坚固防御工事和第五野战军对抗了,也就是和第五野战军拼消耗。如果能够利用这些防御工事来让第五野战军付出惨重的代价的话,或许还能够逆转局势。不过,俄军的要塞等防御工事虽然坚固。但第五野战军的重炮部队也不是吃素的。最终的结果会是什么,也就拭目以待了......

太平洋的西海岸有这样一座城市,这座城市地理环境较为优越,有些丰富的海岸线,一面环山,三面临海,是一座优越的港口城市。在这里有些丰富的自然资源,时常又有各种鸟儿在这里聚集,因此也有了“鸟市"之称。

海参崴是在1860年的时候被沙俄给侵占了的。沙俄是资本主义列强之一。随着工业这种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原料和劳动力。这三种资源是资本主义经济得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欧洲的资本家们为了能够较多地获取这三种资源,他们决定踏出欧洲的国土,到世界其他国家去强制索取他们所需要的资源。

在美洲,他们杀死了大批的印第安人,将他们原本居住的领土侵占;在非洲,他们和当地部落的首领做交易,将大批的黑人运上货船,沦为奴隶;在东方,懦弱无能的清政府也成为他们侵略的主要对象......

在资本主义经济诞生之前,中国作为天朝上国,一直吸引着周边国家和西方的国家前来学习。可到了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的时期,这一新兴力量已经远远赶超当时的清政府,清政府发展到那一时期已经进去了老年阶段,它老迈的步伐已经跟不上那些年轻的生命了。为此,原本对清政府还怀有敬佩之心的国家,一转眼就变成了贪婪、罪恶的列强。

沙俄不甘落后于其他同样侵略清政府的列强,所以加快了蹂躏清政府的步伐。在1860年,即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沙俄和清政府了一个不平等的条约。清政府面对强敌,只好在那份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中俄京城条约》,从此以后,海参崴就落入到了沙俄的手中。

沙俄侵占了海参崴之后,在当地居住的中国人就成为了清朝的遗民,移民问题在海参崴这一个地方越来越严重,俄军开始对中国人展开一场屠杀,在俄军的强大的武力之下,大量的中国人被绞杀。然而清朝政府却再也没有能力去照拂他们,那些留着长辫子的中国人想要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自己最后的尊严,所以他们奋勇和俄军角逐和厮杀,于是乎就爆发了“海参崴起义"。

俄国人想要解决掉在俄罗斯的大量中国人,这一场绞杀,俄方取得了胜利,但是当地留着辫子的中国人还是非常多,因此他们并没有就此放下心来。在和俄军的对决之中,有不少的中国人被他们抓走,被抓走的结局可想而知,即便史料没有进行详细的记载,但是任何人都可以猜测到那些俘虏最后的命运应该是极为悲惨的。不过,有些比较幸运的中国人逃回了国内,从此捡回了一命。

张英豪知道海参崴位于穆拉维约夫―陈穆尔斯基半岛南端的金角湾,三面临海,是一个天然良港,距中国的晖春市只有约一百八十公里........

对于这个地方,张英豪很熟悉,他记得,在原世界里,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俄罗斯人为了永久性占有这块土地,竟然丧心病狂地把住在这里的原住民秘密杀了大部,其余存活下来的一些人被迁到了别处。可以这么说,在前世世界上,欠中国人血债最多的,除了小鬼子外,就是这些长着绿眼睛的老毛子了,犯下的罪行也是罄竹难书。

第六百一十八章:

符拉迪沃斯托克,曾经属于中国的海参崴,现在俄国远东总督府所在地,同时也是俄国曾经的太平洋舰队的基地之一。从满清身上得到了这个港口之后,俄国就开始在这里大兴土木,为了防止港口得而复失,俄国更是打算将整个海参崴都变成了一座要塞。虽然在得到旅顺以后暂停了一段时间的建设,但是此时的海参崴依旧是一座难以摧毁的要塞了。

远东总督府内,俄国远东总督鲁兹斯基正在大发雷霆。因为俄军苦心构筑的边境防线,居然在一个上午的时间内就被突破了口子,这让他不可置信的同时,心里自然也是非常的不满。要知道,在俄国和前进党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之后,接到了陆军部的命令之后,他就下令俄军进入了战时状态,时刻准备抵御第五野战军的进攻了。而且俄军在远东地区一直就没有停止过修筑工事,特别是是在日俄战争被按下暂停键以后,俄国也加快了构筑工事。

鲁兹斯基总督也不是傻子,经历过同日本的战争,俄军都知道黄种人也有很强的战斗力。他也是知道面对第五野战军,面对中国人的本土作战,俄军在远东地区的兵力等都完全处于劣势。在战争当中,先期最好够采取守势,然后再伺机反攻。所以他才希望能够让第五野战军在俄军坚固的防御工事面前撞的头破血流,以此来弥补武器不足和兵力不足的足劣势。

鲁兹斯基认为,或者说只要会看地图的人都知道,一旦中俄发生全面战争,真正战争的主战场将不再是是远东,而是蒙古草原。只要从欧洲调来的重兵集团能够在蒙古战场上取得胜利,就能够直接威胁到前进党统治的核心地区了。这场战争,也就可以以俄国的胜利而告终了。而在东西伯利亚方面获胜之前,远东军区必须要抵挡住第五野战军的进攻才行,否则的话,那一切就都是白忙活了。

“来人。给19步兵师,第25步兵师下命令,让他们赶去波格拉尼奇内,增援瓦西里将军。另外,告诉瓦西里将军,我不管他用什么样的方式,必须要抵挡住第五野战军的进攻,为我们争取到足够的时间。"鲁兹斯基总督严肃的命令道。

鲁兹斯基深知在西伯利亚大铁路没有修通的今天,俄国从欧洲调集军队开赴中西伯利亚,需要很长的时间。再从中

西伯利亚发起进攻,击败第五野战车在家白的原法以要坚样需要不少的时间。这就使得俄军远东军区的军队。需要坚

持更长的时间才能够看到胜利,否则的话,在没有足够军火物资的现在,俄军或许将遭遇惨败。

“是,总督阁下。"一个通讯军官当即记录了命令回答道。

随后,鲁兹斯基总督又亲自草拟了一份电报,发往圣彼得堡求援。俄军在远东地区的部队数量还是太少了,平时或许看不出什么,也感受不到,但是在战争当中就显示出来了,俄军将处于极度不利的境地。所以,他需要更多的援军,更多的火炮等技术兵器。虽然,西伯利亚大铁路还没有修通,远东军区无法从陆上获得补给。但是,前进党没有海军,这使得远东军区可能可以从海上获得补给。只不过,要从波罗的海或者黑海派遣船队运输军队和补给到海参崴,需要两个月以上的时间。但是以俄国国家力量来解决这个事情,还是可以想办法从别处获得支持的。至于远东的俄军能不能撑过一段时间,鲁兹斯基总督自然是觉得没有问题的。

俄国首都圣彼得堡,冬宫。此时的尼古拉二世已经从夏宫搬了回来,毕竟战争即将开始,他如果再住在城外的话,消息传递不便,不利于处理国事。俄国的一干大臣总不能每天都坐上马车跑几十公里去夏宫向他禀告国家大事吧。这样的话,不仅会延误战机的,在革命党刺杀成风的现在,也不利于大臣们的安全。没办法,沙皇不得不停止躲清闲,只能被迫返回冬宫坐镇了。

在第五野战军发起攻击的时候,圣彼得堡时间还是深夜十分,由于时差的关系,沙皇尼古拉二世和一干俄国政府的军政大臣们,都还在睡梦之中。也真是因为时差的关系,在这个时代想要遥控指挥作战简直就是地狱级别的难题。

双方宣战之后,俄国陆军大臣苏克霍姆利诺夫就处于高度紧张当中。只不过,第五野战军却迟迟没有发动进攻,俄国陆军也没有实力和能力主动发起进攻,这使得真正的战争并没有立刻开始。

但苏克霍姆利诺夫一直保持着警惕,生怕第五野战军会发起突然袭击。不过,苏克霍姆利诺夫毕竟年纪已经不小了,很快他就支撑不住了。就在他正处于熟睡之中时,突然而急促的敲门声却把他给惊醒了。

“发生什么事了?“苏克霍姆利诺夫问道。

“阁下,远东的战争开始了,清国军队主动发起了进攻。"门外的副官大声说道。

“见鬼!准备马车,马上去陆军部。”

苏克霍姆利诺夫一下子睡意全无。三两下穿好衣服之后,就坐上马车前往陆军部。

同时,他派人向沙皇尼古拉二世、首相科科弗采夫等人报告。

在天亮的时候,苏克霍姆利诺夫已经收到了从远东总督府发回的电报。俄军在开战之初就失利了,这让苏克霍姆利诺夫的脸色十分的难看。随后,远东总督鲁兹斯基发来的求援电报,更是让苏克霍姆利诺夫意识到了,远东的战局似乎比他预料的最糟糕情况都还要糟糕。这也就意味着,俄国陆军想要打赢这一场战争就出现了巨大的变数了。

天亮之后,苏克霍姆利诺夫前往冬宫,觐见沙皇尼古拉二世,向他禀报最新的战局。

“陛下,战争已经于今天凌晨两点开始了,中国人投入了至少十几万军队,向阿穆尔军区发起进攻。"苏克霍姆利诺夫禀告道。

尼古拉二世听了,当即就咆哮道:“混蛋,混蛋,真是不可饶恕,那些黄皮猴子居然敢进入我国领土,进攻伟大的俄罗斯帝国,这是赤裸裸的侵略,这是不可饶恕的事情.......我们是否抵挡住了那些黄皮猴子的攻势?“

虽然尼古拉二世妄想成为彼得大帝,有些刚愎自负,但他毕竟不是傻子。他也知道,远东军区的实力太弱,在这场战争当中,就像对日战争一样,恐怕形势会很不妙的。

“陛下,中国人的攻势十分强悍,他们装备了大量的重炮,我们苦心构建的防御工事在中国人的猛烈炮击之下,损毁严重,军队更是伤亡惨重。所以,无法抵挡住中国人的进攻。就在天亮的时候,中国人已经突破了我们的边境防线,正在向纵深方向进攻。远东军区正在极力阻挡中国人的进攻。"苏克霍姆利诺夫如实回答道。

当然,他把一切都归结到了第五野战军的攻击力太强悍,动用了大量的重型火炮上面。俄国陆军疏于防范,触不及防和俄军进行单线防御这些点则是只字不提。

即便是这样,沙皇尼古拉二世的脸色也已经阴沉下来了,不过更让尼古拉二世愤怒的下一个消息:“陛下,我国的债券现在在国际市场上再次暴跌,已经没有人愿意购买帝国的债券了!”

“混蛋,混蛋,告诉鲁兹斯基,一定要抵挡住那些黄皮猴子的进攻!我们必须要过得胜利。他有那么多的军队,依靠坚固的防御工事,完全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另外,我们不能够一味防御,必须要向那些黄皮猴子发起反击才行。"尼古拉二世咬牙切齿的说道。

“是,陛下!“

“陛下,我们在远东地区兵力不足,只能够被动防御。至于中西伯利亚地区,因为国内反叛者鼓动大量工人罢工,铁路运输受阻,虽然也正在集结部队,但是现在也无法发起进攻。"苏克霍姆利诺夫硬着头皮回答道。

“这我不管!怎么样去发起反击,这是你们自己的事,但是我必须要看到伟大的俄罗斯军队战胜那些黄皮猴子!”

“是,陛下!”

苏克霍姆利诺夫点了点头。毫无疑问,尼古拉二世又是脑袋一拍下了这么一个不切实际的政治命令。

“陛下,鲁兹斯基总督请求我们从海路向远东军区提供支援。他需要大量的兵员、大炮以及弹药和粮食,以便远东军区能够在战争当中坚持更长的时间。”

“两手准备,一方面,我们派出海军运输物资到远东去,这次英国佬不会再阻止我们了!另外,我们武器我们也去找英美等国购买吧,这样反而更加的方便快捷。至于军队,命令阿努钦,让他派出军队前往远东增援,后续部队再补充...…”"

“是,陛下。”

苏克霍姆利诺夫点了点头,如果能够照英美等国购买军火物资的话,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如果能够为中西伯利亚派遣━批援军过去,这无疑有利于守住远东。但是,俄国的运力本来就不足,一次也不能运输多少去远东,只能是采用添油战术。一次几千上万人而已,这又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第六百一十九章:

会议结束之后,苏克霍姆利诺夫愁眉苦脸的回到了陆军部。尼古拉二世将反击的任务丢给了他,他必须要想办法完成尼古拉二世的要求才行。否则的话,他这个陆军大臣极有可能和输掉了日俄战争的前任陆军大臣库罗帕特金和阿列克谢耶夫一样,黯然下台。

“要反击中国人,在远东方面肯定是不行的。远东的军队,后勤补给太过于困难,连防守都非常的吃力,更别说是反击了。军队一旦离开了坚固的防御阵地的话,恐怕更是会沦为中国人消灭的对象......"

苏克霍姆利诺夫也不是笨蛋,他知道现在的远东军区不可能进行反击,那唯─能够发动反击的军队,无疑就只有东西伯利亚军区或者中亚军区了。只不过,开战之前,整个东西伯利亚军区也只有几万人而已。宣战之后,现在军队的实力增加了几万人。但是,想要以数万人攻入蒙古草原,和中国军队在蒙古高原进行决战,那肯定是不行的。

但沙皇尼古拉二世要求的,仅仅是对第五野战军进行反击而已。并非是要通过这一战就打败中国军队,挽回名誉和损失,这就给了苏克霍姆利诺夫很大的回旋的余地。于是,苏克霍姆利诺夫给东西伯利亚总督阿努钦发电报,要求他派遣有力的军队向蒙古草原进攻,取得战争的局部胜利,以策应远东的东战局。

阿努钦能够成为东西伯利亚总督,一方诸侯,也不是傻子,他非常清楚现在的局势,东西伯利亚军区现在还没有完成战争准备,这个时候主动发起进攻,极有可能遭遇失败。另外,从东西伯利亚到蒙古草原,几百上千公里的距离都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在没有做好准备之前派遣军队攻进去,那和找死有什么区别?

不过,既然沙皇仅仅是希望看到英勇的俄国陆军攻入中国境内的话,想要满足这个要求那无疑是十分容易的。,伟大的俄罗斯军队只要进入蒙古,宣传得当的话,就是伟大的胜利.....

而此时此刻,在阿穆尔的一个金矿矿长也知道清国军队已经开始进攻远东地区。他也看不清楚战争的结局如何,所以他决心死守待援后,就把金矿的工头都集中了起来,一个个委任为护矿队队长的职务,更是每人发支步枪,让他们领着驻守金矿的俄军守备和警察去编组矿工,组成一支支护矿队,准备配合驻军在矿区周围修建工事,埋设炸药,阻挡中国军队的攻击,保护金矿。

这些工头绝大部分都是和老毛子流淘一气的,靠克扣矿工工资、吸矿工血汗发家的,许多人在城里都有好房,老婆孩子跟着吃香的喝辣的,过的相当的滋润。突然之间,听说第五野战军进攻远东地区,这些家伙全都慌了。他们知道一旦第五野战军占领了金矿,那些金矿矿工绝对不会绕过他们的,要知道他们这些人为了取得老毛子的信任,可是不知道残害了多少的同胞。因此,老毛子命令组织矿工护矿,这些家伙表现的很积极,领着护矿队吆三喝六的咋呼开了。

这个时候,这个金矿的矿工们实际上已经被秘密组织起来了,正准备发动起义呢!金矿是外东北大矿,矿工多,矿井多,矿工们住的窝棚也多,便于隐蔽力量、发动矿工们起来抗俄。因此。第五野战军小部队化整为零时,这里就成了重要目标。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句话是千真万确的真理。按理说,俄国人想要更多的金子,应该提高工人待遇、改善工人生活、刺激黄金产量提高才对,但俄国人现在为了利益,搞的是"人肉开采"政策,靠延长井下作业时间、压榨矿工人提高产量和利润。吃不饱穿不暖的金矿矿工,饿死了、病死了、被塌方砸死了,就会被工头扔到废弃的矿洞里,死后连张卷遗体的苇席都得不到。这样的境遇,金矿的矿工们自然是已经被压迫到了绝望的边缘,一旦出现星星之火,那么必然是燎原之势。

他们还是当初张英豪派遣特战队到东北的时候,特战五中队小队长黄金山率领全部小队在外东北的金矿上隐蔽很长一段时间了,任务就是发展组织,保护金矿,严防将来俄军狗急跳墙、炸毁矿井,在他组织下,矿工们组建了一个个武工队。

对于外东北的具体情况,他们这些特战队的同志自然是知道的。前进党发展队伍的速度是不用说的,后来有了萍乡煤矿起义的经验,经过胡松辉他们的传授,战士们自然更是知道怎么做的。

当第五野战军在这次进攻以前再次派出自己的特战小队赶来的时候,这个金矿已经发展了80名党员,组织了几个支部,每个党员都团结一批积极分子,形成了这座金矿的地下党组织。当然黄金山同志他们在这外东北隐蔽了这么长的时间,自然是不止发展了这么一个矿场的人,现在就等着"陈胜吴广”的一声怒吼了!

第五野战军特战队擅长伪装隐蔽,刘成栋见到黄金山后,帮助黄金山完善了情报体系,从金矿的党员和积极分中遴选了300人,就在废弃矿井里组织进行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金矿废弃矿井多,特战队员和武工队的同志们—人带两三个矿工党员骨干,不显山不露水,就在老毛子的眼皮底下,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以后,组建了一支我党掌握的护矿武装力量。就等主力攻击俄军时组织矿工起义,保护煤矿,解放整个远东地区。

可笑老毛子眼里只有黄金,对刘成栋、黄金山的行动一无所知,还懵懵懂懂的要组织护矿队与我军对抗,简直就不知道死吸怎么写!

其实就算第五野战军不进攻外东北地区,现在外东北地区实际上也早就已经暗潮涌动了,各地的武工队、北进先遣队各小队都在做发动武装起义的最后准备工作了......

俄国对前进党宣战,各地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就进入了倒计时。但是,发动武装起义必须把握好时机,那就是最好在主力赶到时即时举事,这样就可以事半功倍,还能避免老毛子的血腥镇压或者说是屠杀。

第五野战军此时已经突破了俄军在边境的防线,开始向纵深突入波格拉尼奇内,俄军指挥官瓦西里中将脸色阴沉的有些吓人,仅仅半天的时间,他们的防线就被突破了现在已经全面瓦解了,这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尽管,波格拉尼奇内的防御还算是坚固,但能否抵挡住第五野战军的强悍的攻击力,他一点把握都没有。他手上总共只有五万人而已,部署在边境上的那个步兵师已经被打垮了,损失惨重,在接下来的战斗当中,肯定派不上用场了。

“将军,总督阁下的电报。"一个参谋军官将电报送到了瓦西里中将的手上。

瓦西里中将看完电报之后,脸色这才好看了不少。电报中,鲁兹斯基总督告诉他,两个步兵师的援军已经从海参崴出发了。但因为铁路被第五野战军的侦查部队破坏的原因,需要三到四天才能够抵达,让他务必坚守待援。瓦西里中将此时也认为,即便第五野战军的战斗力再强,但坚持三到四天应该还是没问题的。

“命令各部,向波格拉尼奇内收缩,准备在城里迎战那些黄皮猴子!“瓦西里中将下达了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