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豪圣勇贤
俄军的散兵线继续前进,但是野战军这边已经接到了命令,全军必须沉住气,务必把俄军放近了打,乘着俄军的大意,务必全歼这股敌军,尽可能的消灭俄军的有生力量。
看着慢慢靠近的俄军,听着耳边刚刚前线汇报的微小战损,张峰对守住库伦的信心又增加了。张峰知道库伦要塞防御体系是张英豪主席亲自提出并设计的。他还记得在军校培训期间,自己就听过张英豪主席专门讲的关于要塞防御的内容,看到现在的情况,记忆再次不受控制浮现出当初听课的情景。
“我们如果进军蒙古,就必须要要懂得建立一座防御城市作为据点,否则就有失败的风险。防御不是简单的几座要塞,而是一整个体系。本人没有研究过要塞防御战,所以,只能给同志们说些零散的东西。以史为鉴,以前的要塞防御,讲的是站得高看得远。但是,时代的进步,现在的火炮技术进步飞快,炮弹轻易就能打出十公里甚至更远。立起那么一个高高的炮楼,敌人到你的射击死角甚至在你视距外射击,一通炮打过来要塞就完蛋了。而且,飞艇,飞机的出现出现了空中的侦查和打击,可以说,因为飞行器的出现,以前的堡垒要塞百分之九十都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功能.....
所以,以后的堡垒要塞,最讲究的就是一个“低"字和隐蔽性。我在地上扣一堆乌龟壳,钢筋水泥混凝土如果达到一米甚至更厚,敌人不到我们一定能杀伤的范围内,我们就不开火。这样的乌龟壳大家想想有什么办法能够攻破,而且,这样的乌龟壳相互呼应,相互支援连成体系,只要一挺重机枪一摆,那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兵力也没用。当然,这就需要我们懂得科学布置我们有火力点,这些火力点一定要梯次分布,越隐蔽越好,就像《孙子兵法》里面讲的:藏于九地之下,动于九天之上......”"
可以说张峰到达库伦以后,他就把大部分的精力用作建设这战争堡垒之上。他到库伦以后就已经在考虑这个要塞要怎么建立了。张英豪主席虽然提供了图纸资料,但是一切还要他们依靠库伦的实际情况建设。所以张峰按照张英豪的要求把库伦要塞定义成是个“低“要塞。经过这么长时间的修建,最后又是数万军队拼命的挖掘坑道,利用了携带的有限铁板,修筑了坚固的火力点和指挥点,坑道更是连接着各个阵地,防炮洞,藏兵洞,挖了一个又一个。现在,就等着前线不断的反馈,然后再在战争的空隙继续调整战壕,火力点等的布置,最终的要求就是野战军必须要学会堡垒要塞的建设。
张峰此时又突然想到张英豪主席说的关于如何打仗,他依旧记得张英豪在讲台上说的话:“小仗讲战术,大仗必须要有正确的战略,然后是知己知彼,而和知己知彼同样重要的就是实事求是。不懂得实事求是的书呆子,就是上一百年军校,分析学习多少优秀案例都没用。我们解放军打仗,不讲其他,只是分析敌我斗争形势,分析具体情况,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仅此而已..….”"
第六百六十八章:
张峰回过神来,环顾四周,俄军炮火的确摧毁了很多建筑,断壁残垣。不过,这些地面建筑也仅仅是野战军为了迷惑俄军而留下的炮击目标而已,这些建筑物里面能利用的木料砖石等早就被拆一空了。而且,俄军的大炮还不能对库伦完成全覆盖,不然那才是真的麻烦了。
俄军炮击才停止,炮击的硝烟就在慢慢的散去了,俄军组成的散兵线依旧在不停的小心推进。观察敌情的战士也立即发出信号,躲在防炮洞里面的战士们立即跑了出来,子弹上膛,准备战斗。同时,医护人员也迅速把被俄军炮击击中伤亡的战士用担架抬到后方。
一切都在悄无声息中完成,战场难得的出现一片安详的场景。俄军的进攻士兵们端着枪前进,对疑似有敌人的地方进行射击,他们开始还小心谨慎,生怕对面射出子弹,直到接近第一道战壕三十多米的时候,对面居然依旧安静如常,俄军终于放下心来,想到之前那恐怖的炮击,他们都认为敌人或许已经被全部炸死了,之前敌人已经放弃第一道战壕了,俄军都准备大摇大摆的跨过第一道战壕,宣布首战的胜利了。
躲在战壕里面的面战士们此时一动不动,完全不露头,只是静静地感受到俄军距离他们越来越近了。俄军距离战壕一百米,战士们没有接到射击的命令;五十米,没有命令;四十米,依旧没有命令;
直到三十米,依旧没有下达开枪命令。不过,此时突然传出了一声枪响,对面的一个俄军军官被爆头率,应声而倒。
张峰此时正好看着那个方向,他立即就知道这一枪是狙击手所为。张峰在心里叹息了一声,如果能够放敌人再近一点就好了。不过,张峰也没有求全责备去怪罪这位同志的意思,毕竟他不在最前线,根本没有最前线战士们所面临的压力。
敌人距离战壕只有三十米,如果让俄军快速冲锋,也就四秒就能够冲进阵地,所以此时对野战军来说,三十米已经是非常近的距离了,这是个非常危险的距离,这么近的距离,就是个娘们也能把手榴弹丢进敌军队列里面了。
“射击!”
其实,枪声就是命令,此时战士们得到命令以后,立即端枪瞄准,手指也移动到了扳机处,随即三点一线,把俄军套进了准星里面,扣动了扳机。
虽然俄军训练有素,看到己方有人倒地,附近的俄军都立即卧倒,但是依旧是迟了。三十米的距离,绝大多数俄军根本来不及倒地就被一枪撂倒了,特别是队伍里面的狙击手和神枪手们,战果更是可以用辉煌来形容,把射程内的重机枪手和军官全部射杀了。接着野战军再来一轮射击,没有了军官指挥的俄军直接被打的溃不成军,残存的俄军立即就向后跑,结果不言而喻,全部被野战军消灭,或许还有几个装死的俄军,但是此次试探性进攻,俄军可以说是全军覆没了。
人就是这么奇怪,如果俄军在野战军开枪以后立即选择冲锋进攻,必然有俄军能够冲进战壕和野战军拼刺。但是现实就是野战军开枪以后,俄军的第一反应不是进攻,而是卧倒和野战军对射,错误的选择,那么俄军的此次进攻失败就不可避免了。当然,就算是俄军突然暴起冲进了战壕和野战军拼刺刀,就算是俄军再人高马大,拼刺再厉害,他们最后的结果依旧是被野战军群殴而死,没有其他结果,除非俄军足够机灵,能够及时的举抢投降。不过,引诱俄军这么近距离才开枪的机会只有一次,以后再想这样像打靶一样射杀俄军的机会或许就不多了。
迅速解决完一波进攻的俄军,战士们还来不及打扫战场就已经在前线指战员的命令下再次躲进了防炮洞里面。因为战士们都能够想到,此时俄军军官看到己方士兵如同被屠杀的失败,必然不可置信,必然恼羞成怒,然后就必然对野战军阵地再次展开报复性炮击。此时不立即躲起来,那就必然成为炮灰了。
果不其然,俄军军官看到战果,恼羞成怒,立即命令炮兵再次开炮轰炸,炮火的密度甚至一度超过刚刚的炮击。其实这也是俄军军官的下意识反应而已,如果第一次炮击没有什么效果,那么,第二次同样的炮击就会有效果吗?当然,每个人都知道,只要炮弹足够多,足够大,没有攻不破的要塞,不过,显然进攻库伦的俄军没有这样的条件。
军队攻防战的炮击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先开炮和后开炮的区别,甚至是先开火和后开火都有区别,《孙子兵法》上说:藏于久地之下,大炮或者重机枪的火力点一旦暴露,敌人必然会想方设法给解决掉,归根结底都是先对准对方的火力点开炮战果最大。在战场上,如果一旦确定敌人的炮兵位置,那么自然是自己一方先开炮,先敌一步打掉敌人的大炮,受到的损失最小,敌人的损失最大。
如果在双方都不确定敌人的炮兵具体位置的情况下,那么,谁先开炮就是暴露了己方炮兵的位置,后开炮就相当于占据了先对准的优势。因为只要敌人先开炮,那就暴露了炮兵的位置,己方计算出敌人炮兵的位置以后,就可以直接发动炮击将敌方的炮兵阵地炸毁。而敌人再通过炮弹计算出自己炮兵的位置的时候,黄花菜都可能已经凉了。炮兵也好,重机枪手也好,他们都不是大头兵,是技术兵种,没有相应的训练和文化,根本不足以上任一旦被损失了,短期内根本没办法补充,如果炸毁了敌方的大炮或者消灭了炮兵,那么战争就算是胜利了一半了。
所以俄军的炮击刚刚逞威结束,步兵进攻的时候,野战军的炮兵也开始发威了。张峰也知道这样的机会只有一次,所以库伦里面的炮兵和大炮此时全部都集中了起来在一起来使用。俄军的炮击刚结束,炮兵们就立即进入阵地,并且做好开炮的准备。炮兵侦查兵依据俄军炮击的弹道,以及观测员得到的硝烟等数据,估算出俄军的炮兵的位置坐标。
找到了俄军的炮兵阵地的大致位置坐标之后,炮兵们立即调整好炮击参数,一声令下,两发炮弹试射,炮弹就离开了炮膛,飞向了俄军的炮兵阵地。
“咻!咻!“
当尖利的啸声出现在头顶的时候,俄军的炮兵们都脸色大变,都想拔腿就跑。此时俄军的炮兵根本看不起中国的炮兵,更是疏忽大意之下,炮兵阵地上堆满了炮弹和发射药,这个时候遭到炮击的话,后果可想而知。
“轰!轰!“
接连两枚炮弹落入了俄军的炮兵阵地上,运气很好,一枚炮弹仅仅炸飞了几名俄军炮兵,掀翻了一门76.2毫米野战炮。另外的一枚炮弹则落入了堆放在一起的炮弹当中,造成了这些炮弹的殉爆。十数枚炮弹的殉爆,可不是一件小事,直接导致整个炮兵阵地都被掀翻了。
当硝烟散去之后,整个炮兵阵地一片狼藉,到处都是被撕成了碎片的尸体,一个巨大的弹坑坐落在炮兵阵地的中央。至于那门大炮,则完全被摧毁了。大炮的炮管都在爆炸当中被拧成了麻花。
两发炮弹试射结束,弹点也在预测的位置,炮兵指挥官哪里还有废话,当即再次下达了开炮的命令,瞬间,上百们大炮齐齐发出了怒吼,炮弹划破长空向着俄军阵地而去。瞬间,俄军炮兵阵地响声一片,顿时被炸的惨不忍睹。
“见鬼,让我们的炮兵压制住那些黄皮猴子的大炮!“看到库伦的炮兵如此能忍,伊万诺维奇中将的脸色有些不太好看。他原本还以为,清国这么落后的军队不应该会有大炮或者说只有几门大炮,俄军的炮击早就摧毁了城内的大炮。然后,俄军再凭借强大的炮火直接炸开野战军的防线的。但是,才刚刚一开始,野战军的炮兵就表现出了极其隐忍和强悍的实力,这让伊万诺维奇中将发现,战局的发展似乎已经完全偏离了他的预期。
“将军,我军正在计算敌军的炮兵阵地参数。而且,敌人的大炮威力巨大,我军炮兵损失惨重。"炮兵指挥官苦着脸说道。
野战军炮兵现在采用的是自己研究出来的新型硝化甘油/棉无烟药,炮弹的射程和威力都不同程度的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和俄军的炮弹的射程和威力已经不是同日而语了。当然,此时的野战军的炮兵阵地只是受困于库伦,否则如果在野战的话,野战军的大炮位于俄军的大炮射程之外,这会让俄军的炮兵只能够干瞪眼啊!那才是真正的绝望吧!
“可恶!不惜一切,立即组织炮兵反击。”
伊万诺维奇中将不由得暗骂一声。
不过,野战军这边没有得势不饶人的想法,野战军这边的炮兵综合素质暂时比不上俄军,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炮兵在占到便宜以后,在被俄军炮兵锁定阵地坐标前,立即疏散了大炮,转移了阵地,只留下了一个个空旷的大炮阵地,然后炮兵们就开始和沙俄炮兵打起了游击战。
不过,俄军也没有再炮击多久就停了下来并且立即转移了炮兵阵地,不是伊万诺维奇中将不想继续炮击,而是巨大的损失和后勤压力让他承受不起啊!就是这短短时间遭到野战军炮击,俄军都已经损失了七十多门大炮,炮弹的损失此时更是不可计数。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恐怕要不了多久他们的大炮就会被拼光的。到时候,他们还怎么打下去啊?
炮击之后,早已经准备好了的俄军步兵再次发起了进攻。伊万诺维奇中将麾下的俄国陆军第8师对野战军的阵地发起进攻。上万俄军,犹如灰色潮水—样向野战军的阵地涌去。
此时俄军想的是重点突破的法子,或许还有试探野战军火力的原因。所以并没有全线出击,对野战军发起决战式进攻。俄军的进攻就是这么简单粗暴不怕死,士兵上战场也像牲口一样一片片的死,就如同庄稼一样,收割完一茬明年还能长出来,完全不担心。
“炮兵开火!“
看到俄军大规模的进攻,野战军的野战炮开火了。密集的炮弹,呼啸着向俄军砸去。双方的攻防此时才算是正式进入白热化阶段,前期的一些算计人心的小伎俩到现在基本已经失去了运用,此时,双方的军队正式进入血与火,肉体与意志的正面对抗。双方枪对枪,炮对炮的战斗正式打响了!
“炮击!快卧倒!“
一个俄军军官大声的吼道,并且率先卧倒在地。但其余的俄军,不少都还茫然的看着四周。俄军中数量众多的步兵普遍来源于社会中下层,很多更是由原来的农奴组成的。在加入军队之前,根本就没有受过什么教育。即便是加入了军队,相比西欧军队,也同样没有受到多少正规的军事训练,他们射击训练较差,整体素质良莠不齐,很多人不过学会了怎么开枪而已。
“轰!轰!轰!“
—枚枚从天而降的炮弹落入到人群当中,巨大的威力,直接就撕碎了那些俄军士兵,在密集的人群之中,留下一个个的空白。人类在这—刻显得是那么的脆弱,轻易就被撕碎了。一个个牛高马大的俄军士兵,现在看上去却犹如秋风中的落叶一样,轻易就被席卷到了天空中。
“上帝啊!那些黄皮猴子的炮击怎么会那么猛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伊万诺维奇中将的脸色脸色难看的要命,他麾下的这个步兵师,遭遇了上百门大炮的炮击,损失惨重,是否能够撕开野战军的防线,也就显而易见了。
“见鬼!那些黄皮猴子至少有三百到四百门的大炮!“伊万诺维奇中将十分笃定的说道。他之所以这么判断,是因为野战军的75毫米野战炮射速太快了,比俄军的76.2毫米野战炮速度要快得多。所以,他才以为野战军装备了很多的大炮。当然,这些炮弹的射速和迫击炮的射速还是没法比!
“进攻,跑快—点。见鬼,速度再快一点!“俄军的军官们催促道。
在遭遇野战军猛烈的炮击的时候,他们此时只能够拼命的进攻,只有这样才能够快—点冲出野战军的炮击范围。野战军的野战炮没有炮击多久就慢慢停了下来并且立即转移阵地,否则,一旦被俄军炮兵锁定,立即就是炮毁人亡的下场。
当俄军好不容易冲出了他们认为的炮击范围之后,这个步兵师至少付出了千人的代价。这还是因为他们进攻的队形比较稀疏的原因,否则的话,他们付出的代价将更大。
“迫击炮,开火!“
俄军还没有来得及松一口气,部署在阵地上的各种迫击炮都开火了。一个步兵团总共就装备了几十门各类口径的迫击炮,迫击炮的射速没有多快,都是一个个瞄准俄军扎堆的地方发射炮弹,其一是为了节约弹药,其二是为了锻炼炮兵。
这些迫击炮的威力虽然不如野战炮。但是,迫击炮机动灵活,一旦有需要,射速比野战炮更快,这让不少俄军好好的体验了一下什么叫做弹如雨下。
第六百六十九章:
野战军炮兵这边也完全不嫌麻烦,当然,也是幸好野战炮行军方便,大炮在一个地方开两三炮就立即转移阵地。
沙俄那边的炮兵看到野战军开炮就立即开炮压制,大炮在一个地方多开几炮是非常危险的。现在还不是决战的时候,大炮也之能和俄军打游击。
俄军也确实凶猛,他们顶着炮火,以最快的速度终于进入了四百米的距离。野战军这边为了节约弹药,只能任由俄军继续突破,很快,俄军就突破到了距离阵地只有两百米左右,这个时候,战士们面对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伤亡也越来越多。野战军这边的神枪手、狙击手就能不能沉默了,可以跑出防炮洞开始慢慢开枪扫货了。
这个时候,野战军这边虽然还优先射杀军官,但也没有故意射杀他们,,野战军这边也知道,如果射手被俄军知道了在哪里,必然要遭到炮击。在强大的炮火面前,射手的血肉之躯可是顶不住的。所以,射手们在一个地方开枪也和炮兵们一样,在没有被俄军盯上之前,开几枪就必须立即更换开枪位。
不过,此时隐蔽的火力点都还没有开火,重机枪也只是静静的等待着命令。这些火力点的开火必须必要掌握好距离,太近了很容易被敌人端掉,太远了的效果就不好。
俄军觉得对面的野战军的火力瞬间停顿下来,他们以为野战军队已经准备放弃第一道防线抵抗了,沙皇的灰色牲口们发出震天的呐喊。
“乌拉!乌拉!“
俄军越来越近,终于到了铁丝网前面了。俄军是看不起这一道细细的铁丝网的,多少人会认为这铁丝网能够拦住一支大军呢?俄军没有工具剪断铁丝网,刺刀对铁丝网没有办法,工兵铲或许可以,但面对八九根铁丝,砍断一根有何用?俄军也不肯废力气去砍断或者推倒木桩,不说木桩够大够深,手摇脚踹没有丝毫用处,刺刀也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砍断木桩。
俄军被铁丝网拦路,短时间解决不了铁丝网的问题,后面的俄军又赶着他们向前冲锋,没有办法,俄军只能从铁丝网的缺口蜂拥而进。甚至有些俄军被挤到满是倒刺的铁丝网上,铁丝直接插进肉里,其他人还在挤压他们,顿时就让他们发出惨绝人寰的大叫。
俄军在铁丝网缺口处推推操操,人挤人,指挥体系全部混乱。很多俄军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他们试图立即逃离这里,但是人群只能依据人流继续上前。
俄军端着步枪就向阵地冲了过来,看着越来越近的俄军,在毫发无伤的前线指挥所里面,指战员端着望远镜下达了命令。
“前线重火力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开火,注意自己把握战机,注意节约弹药!”
眼看着只有几十米远的俄军,隐蔽火力点的茅草被拿开。几十米的距离,这等于是看着那些俄军就像来堵枪眼的,准备射击的战士脸上顿时露出扭曲的笑容,然后就见他打开保险扣动了扳机。
面对拥挤在一起的敌人,屠杀开始了。一发子弹带着巨大的动能飞出枪口,然后轻松穿透人体,他们打断血管,击碎骨头,然后子弹从一名俄军的身体里面出来飞向另外一人的体内。飞溅的血花,残缺的肢体,白色的脑浆满地都是。
面对俄军的进攻,迎接俄国军队的则是火力点里面重机枪毫不停歇的射击,在防炮洞中的野战军普通战士也立即涌上了有些残破的阵地,用五发弹夹式步枪向俄军射击,俄军距离再近点,手榴弹也立即招呼上了。
俄军确实可以,即便遭到了意料之外的迎头痛击,沙皇
的灰色牲口们也没有崩溃,或者说他们没有崩溃的条件,因为他们已经被铁丝网困住了,后面的俄军继续想向前进攻,
左右的铁丝网让他们逃离不得。没有办法,有些俄军只能按照残酷训练之下养成的本能,硬着头皮卧倒,装弹,抬枪射击。这种勇敢真的值得称道,不过在无遮无拦的地方还这么勇敢就有点缺心眼子了。
在望远镜中,张峰看到俄军被一片片的打倒,而那些被幸运女神眷顾还卧倒在战场上的俄军们也孤零零的躺在死伤者的人堆里面,他们甚至一面哭泣着,一面继续射击,直到被战士们的子弹把他们送去见上帝。更惨的是那些试图逃离而整个人挂在铁丝网上的俄军,他们发出凄厉的惨叫。张峰想起那铁丝网的模样,顿时浑身都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光凭想象都能感到那得多疼呀!
几十上百米的距离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只需要十几秒甚至是几秒钟就能够冲过。但是,这个距离如果在战场上,或许就是遥不可及的距离了。俄军的士兵们此时根本不适应野战军的打法,他们就犹如割麦子一样,一排排的倒地不起,暂时根本就威胁不到野战军的阵地。
野战军强大的重机枪构成的交叉火力,就犹如压垮了骆驼的最后―根稻草一样,彻底的让进攻的这个俄军步兵师崩溃了。在巨大的损失面前,即便是再精锐的部队都扛不住,更何况这只是一个普通的俄军步兵师了。
俄军猛烈的攻势没有维持多久,后面的俄军也不用多久就反应了过来,他们开始疯狂的后退。除了如腊肠挂在铁丝上和倒地不起的俄军外,其他的俄军都立即顺着铁丝网的缺口往后跑。可是,重机枪有效射程达到一千米,他们又能跑到哪里去呢?野战军的火力只要跟着逃窜的俄军不停的射击就能够把俄军全部留在阵地上。
阵地上的俄军此时就觉得自己好像是被困在竹筒里面的老鼠,又像是完全被暴露在阳光之下罪恶一般,没有任何阴影可供藏身,他们只能绝望着,如同网罗里面无头苍蝇一样乱窜,但是却始终逃不出去,最后只能绝望的被野战军打死。
屠杀只有短短的半小时不到,但是战果斐然,除了最后面的一些俄军逃脱之外,冲入铁丝网内的俄军几乎没有能够逃脱这死亡之网,战场上遍地都是死伤者,更多的都是头朝外,后背朝天的尸体。
就在参谋人员大喜过望的时候,张峰放下望远镜冷静的说道:“马上让阵地上的部队撤下来,暴露的重火力点也要立即转移,俄军只怕又要炮击了!”
张峰猜的没错,或者说前线地战士们也都能想到的事实,就在兴奋无比的战士们刚撤回防炮洞里面,俄军的炮兵就又开始了猛烈的射击。此次俄军已经不再想着和野战军如同流氓的炮兵对决了,而是朝着野战军的第一道防线猛轰。特别是之前暴露的火力点,在俄军专门的炮击之下,数个本来就缺少钢筋水泥混凝土的暗堡被炸塌了。
不过,张峰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现在才战争不到一天呢,这一轮的炮火不仅没有像上一轮那样让他感到遍地都是爆炸,反倒让他感觉到对面俄军前线指挥官的歇斯底里。
第六百七十章:第一更!
现代化战争是残酷的,这样大规模的冲锋,俄军也是死伤也是一片一片的。伊万诺维奇此时整个人都有点石化了,整个人都麻了。
事实证明,在这么大的一个战场上,一次大规模的进攻损失一个旅甚至更多绝对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战场告诉了他这是事实,但是他的心里是一点都不能接受的,就算是敌人的阵地固若金汤,按照道理,这么多人一起进攻,一人一脚都能踏平敌人的阵地吧!
伊万诺维奇此时只能无望地端着望远镜看着野战军的阵地,但是自始自终,除了火力点和偶尔攒动的人头,他甚至都没有看到任何一个野战军战士完全暴露在他的望远镜里面,真是狡猾大大的!
此次进攻根据战后俄军自己统计,在战斗中有八百九十六名以上的军官和六千五百名以上士兵伤亡,占进攻总兵力的七成。而且在双方的战斗中,俄军没有多少能力把伤员接下阵地,所以死亡的官兵总数超过了五千四百人。而野战军的战后统计中,他们只阵亡两百二十八人,伤五百七十四人,再加上野战军较为完善野战军军医院,伤病基本都能得到救治,所以,八百人左右的伤亡对于位于库伦的战士们来说的确有那么一点一点影响,但是距离让这支军队彻底失去战斗力还真是远的很。
一个步兵师在短时间内就被打残了,这样的损失速度,远远超过了他们这些俄国军官的预料。俄军的进攻,前前后后加起来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但是,一个一万多人的步兵师,却在这两个小时内被打残了。全师的官兵伤亡过半,剩余的士兵也都是惊魂未定。想要将他们继续投入战场作战的话,短时间内基本是不可能了。可见,俄军发起的这—次试探性进攻,完全失败了。
伊万诺维奇此时强装镇定的说道:“看来,那些黄皮猴子比我们预料的还要难缠不少。至少,他们的火力真的如远东总督区的同僚说的那样,十分的强悍....…”"
不打无准备之仗,伊万诺维奇他们自然也从远东总督区的俄军那里得知野战军的战力十分强悍,特别是炮火和机枪火力十分强悍,运用十分灵活。最初的时候,伊万诺维奇中将还没有把这当作一回事,但是现在,他是真的再也不敢小觑了。
“眼前的这块骨头不好啃,但是,现在我们已经没有其他的办法了。我们好不容易才抵达了库伦,如果不拿下库伦的话,那我们所做出的努力就都白费了。因此,就算是付出再大的伤亡,我们也一定要拿下库伦才行。“伊万诺维奇中将说道。
俄军的伤亡确实让他很受震撼。但是,不管野战军多么强悍,也不管俄军伤亡多大,他已经没有退路了。俄国必须要打赢这场仗,俄军就必须要拿下库伦才行。否则的话,他们就输定了。
“—个小时之后,再一次的发起进攻!这一次,不仅从正面发起进攻,还要从其他三个方向同时发起进攻。我们的兵力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可以全线发起进攻,争取一举突破野战军的防线!”
伊万诺维奇中将觉得既然野战军准备充分,那么俄罗斯帝国的军队就不再单线突破,而是全面围攻,他就不相信这样还不能占领库伦。
他后面还有二十几万俄军,而库伦城,不过是几万军队而已。俄军在兵力上,占据着绝对的上风。只要四面进攻,他就不相信不能找到野战军的漏洞。只要找到漏洞,攻克库伦就指日可待了。他相信俄军只要攻进阵地,敌军必然如多米诺骨牌一般全线崩溃。
“是,将军!“
将领们都领命道,接着鱼贯而出,纷纷前去组织部队,准备再次进攻。
‘吨吨吨'的炮击结束之后,俄军再次发动了进攻,第二次进攻不过是第一次进攻的翻版而已,唯一不同就是俄军这次更顽强,坚持的更久,当然,损失也更加的惨重。
再次击退俄军又半个小时之后,俄军又再一次的发起进攻。首先依旧是铺天盖地的炮击。但是,俄军的炮击在野战军的火力压制之下,根本就没有取得多大的战果,反而损失了不少的炮兵和火炮。
俄军的炮击刚刚结束,此次超过两万俄军就从四个方向对库伦发起了进攻。即便另外三个方向炮火不足,但俄军的进攻却依旧猛烈,可以用视死如归来形容。只不过,俄军的攻击,依旧没有奏效。面对野战军以库伦为中心的环形工事,无论他们从哪个方向发起进攻,都会遭遇野战军猛烈的火力打击。
“达哒哒!“
一个重机枪火力点突然的开火,在这挺机枪的扫射之下,十多名俄军士兵应声倒地。不过,重机枪子弹必须节约,所以刚打了一会就停下了射击。
原本被压制的俄军,也趁着这个间隙,再一次的发起了进攻。不过,仅仅十几秒钟之后,重机枪手就再次扣动了扳机,再一次的开始扫射起来。俄军再次被压制住,不得不趴在地上,进退不得。
“砰!“
一声清脆的枪声响起,一个俄军少尉军官额头上出现了一个拇指大小的弹洞,整个人一下子倒地不起。而在距离他三百米远的地方,一名野战军的狙击手已经在搜寻下一个的目标了。
野战军的狙击手在战场上的价值此时展露无遗,他们两人或者三人一组,就如同死神拿着镰刀,疯狂的收割着此时还没有多少防备俄军军官,又如同幽灵一般让敌人防不胜防!此时他们为了不暴露自己,已经很少直接对普通的士兵出手了,他们射杀的对象,往往都是敌人的低级军官或者重机枪手等更有价值的目标。至于普通的士兵,还是交给普通战士来负责好了。
“哒哒哒!“
密集的子弹打在野战军的战壕掩体之上,正在用手中的步枪向俄军开火的几名士兵,连忙低下头。
“老毛子的重机枪,请求迫击炮支援,干掉这挺重机枪! “一个上士班长大吼道。
距离野战军的阵地不到四百米的地方,一挺好不容易运动上来的俄军的重机枪,正在掩体后面疯狂的开火,借着重机枪的火力的压制,俄军士兵正在猫着腰向前冲锋。
排属的60mm轻型迫击炮立即调整,瞄准了这挺重机枪。
“两发急速射,开炮!”
“通,通"两声巨响先后发出,两发炮弹快速的飞出炮口,呼啸着向这挺重机枪所在的位置飞去。此时的炮手也得到了不少的经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也算是可以指哪打哪了。
“轰!轰!“
两声爆炸声传来,第一枚的炮弹,并没有击中目标,偏离了一点。但是,四散的弹片却将俄军的重机枪手给炸死了。第二发炮弹正中目标,直接将那挺重机枪给炸成了零件。失去了重机枪的掩护之后,野战军的士兵们又可以轻易的虐杀那些冲锋的俄军士兵了。
俄军为了尽快拿下库伦的猛烈进攻,使得库伦保卫战从一开始起就进入到了高*潮。俄军从库伦的四面发起进攻,以至于野战军不得不在四周都部署军队。好在,野战军之前构建的防御工事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只需要在一个方向部署一个团,借助那些防御工事,就能够很好的抵挡住俄军的进攻了。而俄军投入进攻的军队虽然是前线野战军的好几倍,但依旧在野战军坚固的防御工事和足够的火力之下,被撞的头破血流。
不过,俄军却也将兵力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从上午进攻开始,俄军的进攻就基本没有停止过。他们有足够的部队可以轮换,以至于野战军的官兵,也不得不一直战斗下去。
双方都在调整自己的节奏,野战军更是如此,为了让战士们尽快适应战场,减少伤亡,张峰现在是敞开了弹药的供给,但此时更是要节约弹药。毕竟就算是物资储备的再多,也不能浪费物资,而是要把物资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上一篇:人在崩铁,每月一个概念级能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