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之英雄时代 第4章

作者:豪圣勇贤

张英豪在这里就秉承流水线一样的做工流程,建几栋茅草屋那不是简单的事情吗?特别是一群年轻小伙在一起干活的时候,大家在欢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就把工作干好了,几栋茅草屋不多时就建好了。

大家在山里这么长时间,现在回到家里,个个心里都非常的高兴,也感到非常的踏实。但是张英豪还是发现自己和母亲相处温馨的画面还是从张峰他们脸上看到了羡慕与苦涩。

白天大家都累了一天,现在张英豪也不打算马上采取什么行动,到了晚上就让大家早早的去睡一个好觉。

但是张英豪却是睡不着的,他已经感到了压力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都是受到利益驱使的。如果现在不给这些人一个未来,张英豪相信这些人迟早是要散伙的。现在可能他们还意识不到这一点,但是吃、穿、住就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没有本金,什么事都干不成,而且张英豪也知道没有自己的地盘自己依旧是什么都搞不好。

张英豪知道自己现在也没有能力做一些产品出来卖钱,所以只能依靠别人的能力,要想招到这样的人,必须要有自己的梧桐树,不然来了金凤凰也不会落脚,即使是临时落脚了,也是要飞走的。

想到这些问题,张英豪更是发愁自己应该如何开局,直到三更半夜没有睡着。

突然,张英豪听到外面有声音,是用脚踩在枯枝上面发出的,而且响了几声以后就没有了。由于新建的房子没有装门,所以声音特别的清晰,张英豪立刻就警觉起来了。

自己的母亲从房间里出来肯定有开门声,而张英豪之前自始自终都没听到任何声音。所以张英豪马上判断出可能有人盯自己家的捎,或者来听自己的墙角。

什么情况?

土匪进村?

有小偷?

难道是自己的回来让什么人生出了怀疑?

张英豪脑袋里转了几个圈都整理不出所以然来。想再多也没用,抓到人就行了。张英豪轻轻的叫醒两旁的人,旁边的人是李二柱和李通,也是那么久的特训,都很有警觉性。张英豪轻拍了两下,他们马上就醒了过来,他们立即就把旁边的人叫醒。

张英豪轻声说了一下情况,最后说了一句“无声活捉”。然后就猫着腰,脚尖着地,踩着战术步伐跑了出去,其他人紧随其后分散开来。

张英豪朝着刚刚发出声音的地方绕了过去,就看到一个人缩在墙角,侧耳倾听的模样。张英豪他们依旧快速的靠近,在那个人刚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已经被张英豪扑倒在地嘴巴也已经被张英豪给捂住了。众人纷纷上前来,抬着这个听墙角的人就走。很快就把这个偷墙角的人带到了藏枪的不远处。

“二癞子,你在我家墙角听什么呢?我家今天又不娶媳妇。”

这个人张英豪知道,是本村地主家里的大儿子亲信。张英豪看清这个人以后,就大概知道是什么意思了。地主家或许会怀疑张英豪通匪,其实也说不上怀疑张英豪,就是好奇心驱使派过来听墙角。而且现在是灾年,任何对地主家有威胁的的人物都是地主防备的对象,一大群年轻人自然是这些地主关注的对象。

这件事对于张英豪来说这真是瞌睡遇到了枕头。打土豪,分田地是必须的,是政治正确。既然有土豪送上门来,当然是毫不犹豫的把这土豪肉吃下去。虽然现在矛盾还没有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张英豪也打算把这个果实催熟。

既然想清楚了原委,张英豪不动声色的说:“大少爷担心什么就过来问嘛,现在是什么年景,我就是担心我妈妈才回来看看她的,我出去读书带几个朋友回来玩几天,过几天我们就走了。”

然后张英豪手指一指张峰说道:“你看,这是重庆来的少爷,我新认识的好兄弟,其他人都是他的亲兵,保护他的,你听墙角要是他们直接打死你,你都没地方说理去。大家就是来玩两天,你回去和你大少爷说我们过两天就走。”

说完张英豪就放二癞子回去了。

本来张英豪是想逼问张大地主家的情况后看看是杀还是放,但是想到现在自己这边也没有统一思想,而且这二癞子不回去回信的话,张大地主家可能就会有了防备,反而坏事。所以张英豪还是解释了一下就放了回去,避免打草惊蛇。

当这狗腿子走远了,张英豪他们就偷偷的取出枪来乘着夜色回到家里。刚一回到住的地方,王大牛首先就沉不住气急切的说:“豪哥,你们村子里的地主也这么嚣张,…”

然后就见他张了张口就没说话了,或许是因为这王大牛不知道张英豪和这张大地主家是什么关系,怕说错了话恶了兄弟们的关系。

而张英豪听到王大牛这么说就突然意识到,这群人以前手无缚鸡之力所以备受欺凌,有牢骚也不敢发出来,现在手里有枪了,杀过人了,再也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了,野心也在慢慢的增长,不过这些可能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罢了。所以一旦张英豪自己无法满足这些兄弟的心里需求,队伍也就要散了,而这些细节一旦处理不好,他们之间的隔阂就会出现了。

所以张英豪马上敏感的知道了这些人的需求,因为都是底层出生,对于这些人来说要翻身做主就要斩断过去,所以张英豪马上就说:“大牛你没说错,这张地主家确实不是好东,我家就有不少田现在已经是他家的了。我们在一起这么久了,你们还不了解我吗?我是和地主阶级势不两立的,而且你们大家都放心,你们家里的仇我都记在了心里,到时候我们在一起去报仇……”

张峰兴奋的接过话说:“豪哥你说我们要怎么做?我都听你的。”

张英豪走出门去左右看了看,确认附近没人之后,回来小声的说:“兄弟们都围过来,我跟你们说啊……”

由于张英豪也是没想到事情这么发展,但是张英豪也不是没有想过自己将要面临的状况,所以就马上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开始讲述现在自己这边面临的情况。第一就是要怎么筹钱,第二就是要怎么筹粮,第三就是要怎么搞到武器。第四就是怎么招到更多的人。

然后张英豪说:“现在就是这么一种情况,我们在一起也这么长时间了,大家也都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我虽然是骗大家上山的,但是我绝不后悔当初这么做。我是不会带着你们当土匪的,也不会带着你们像梁山好汉一样聚义的,那样对谁都没有好处......”

张英豪在很认真的说着,众人也都围在张英豪旁边认真的听了起来。

张英豪接着说道:“我们去敦煌经过西安外的时候都听说了,现在洋人已经攻打占领了皇帝住的地方,我们在去敦煌和回来的路上大家也都看到了到处是吃不上饭的人,我在训练的时候也给你们讲过一些历史,这些人吃不上饭除了抢粮食以外已经没有其它活路可以走了,就算是马上下雨,那地里也不可能马上能够长出粮食。

也就是说马上就有人造这朝廷的反了,大家或许也都听过就我们四川经常听说有人闹事造反的消息,兄弟们,如果有人来打劫我们,我们能答应吗?我们现在有了一些本领,有枪了,我们是不会再挨饿了,如果谁要是来打我的主意,我就是用枪跟他说话的。兄弟们,你们呢?”

大家都表示同意,毕竟都是干过仗的人了,心里多少明白了些什么。张英豪讲这些的时候两眼亮晶晶的,晚年的张峰回忆说当时主席在讲话的时候两眼放光。而在张英豪讲话以后,一种叫野心的东西已经在每个人心里播下了种子。

这些话张英豪在山上训练的时候从来没说过,因为张英豪知道革命是需要保密的,而且是越保密越好。现在张英豪也不可能讲革命,因为现在讲了也没用,甚至是讲的越多对于这些人来说就会越迷惑。

第八章:造反革命要分清

3681字

别人听命与你,不要觉得有什么特殊,而是你手中的某样东西是他需要的。——张英豪语录

鬼谷子曰:“说着,说之也,说之者,资之也。”意思就是说话是为了说服对方,说服对方的方法就是说的话对对方有帮助,符合对方的价值标准,如果不能切中要害,或者胡说一通还不如不说。而说话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让别人行动起来。

“张英豪,你这是打算造反?”

突然,一句非常不和谐的声音从王道士的嘴里吐了出来。张英豪面色一变,脸上顿时难看起来,没想到窗户纸居然被王道士这么轻轻松松就给捅破了。张英豪更是懊恼自己怎么这么粗心大意,屋子里面居然有一个不是自己人。

这个时候张英豪不能够直接否认眼珠一转,张英豪直接说道:“文王在酆,召太公曰:”呜呼,商王虐极,罪杀无辜,公尚助予,忧民如何?”

张英豪知道王道士能够读书识字,但是不知道王道士看没看过《六韬.发启》这个章节,但是张英豪还是直接背诵出来,看王道士的反应。

果然,王道士脸色也黑了下来,顿时不说话了。

张峰看到王道士不说话,他也不知道张英豪说的是什么意思,直接问道:“豪哥,什么意思?”

“大家有没有听过姜子牙这个名字?”

“听过。”

“没有。”

......

“这个姜子牙就是商周时代的一个丞相,商朝快要亡国的时候,周朝还没有兴起。周朝的皇帝就问姜子牙说“商纣王暴虐到了极点,肆意杀戮无辜的人,请姜子牙辅佐他。”姜子牙就说“君主应修养德性,礼贤下士,施恩惠于民众,以观察天道的吉凶。当天道还没有灾害征兆时,不可先倡导征讨。当人道没有出现祸乱时,不可先谋划兴师。必须看到既出现了天灾,又发生了人祸,才可以谋划兴师征伐;

现在的商朝,谣言四起,社会动乱不已,而纣王依然荒淫无度,这是国家覆亡的征兆,我观察他们的田地里,野草盖过了禾苗;我观察他们的大臣,奸邪之徒超过了忠直之士;我观察他们的官吏,暴虐残酷,违法乱纪。面对这种局面,他们朝廷上下依然执迷不悟。这是到了该灭亡的时候了。”

说到这里,张英豪话锋一转又说道:“大家都是穷苦出身,被地主老财、土匪恶霸弄的家破人亡,但是大家来我家的路上看到外面那些饭都吃不上人,他们中如果活不下去了会干什么,不用我说大家也都知道。”

张英豪给大家时间回忆了一下之后。

张英豪又说:“像以前的你们那样吃不饱,穿不暖的人只会越来越多,一个人吃没地方吃,住没地方住。大家都是挨过饿的,知道饿死是个什么情况。所以我们为了保护我们自己将来能够活下来,我也要保证你们都能娶上堂客(老婆的意思),我们就要有更多的人团结在一起作斗争。你们同意不同意?”

“同意!”

“豪哥,我也同意"

......

在张峰他们每个人都表示同意以后。

张英豪又才说道:“之前我就已经说了我们现在最要紧就是弄到粮食,不然我们自己没吃的,我们找过来的人也都要饿死,那么他们自然不会跟着我们。我们还要弄钱,别人有家人要养的,我们不可能全部只招收单身汉,我们不给钱也是不行的。”

看到他们都点头,张英豪把憋在心里的话总算说出来了,长长的舒了口气,最后说道:“造反,造啥子反?兄弟们,乱世是真的要来了,我们谁也逃不过去,所以我们就要有自己的军队。就像上次遇到土匪一样,如果不是我们偷袭他们,而是他们偷袭我们,可能我们就不会活在这里了,而是和那土匪一样躺在了山沟里。所以我们一定要有保护自己的力量,我们现在枪有了十多条,但是子弹就是缴获的那几百发子弹,所以我们接下来弄子弹也是我们的最重要任务之一。”

看到几人脸上面露苦笑,张英豪也知道难为他们了,毕竟以前这些人都是老实良家子,要关系没关系,要人脉没人脉,要见识没见识,他们看都没有看过甚至听都没有听过或者没有想过这些东西。

张英豪也马上意识到说太多也没用,于是就说到:“我们现在二十三个人,我们按照军队的方法编排一下。我们就先编一个缩小的排,排长管理下面的班长。班长管理下面的战士。”

然后张英豪去厨房里面捡了十多个黑炭头回来,每人手里发了一张草纸。然后说:“我们以后都是一个锅里混饭吃的人了,咱们都是好兄弟,所以我们没有什么高下之分,这排长班长以后在咱们内部可是要承担责任的,比方说有土匪来了,排长班长就要第一个冲上去。大家好好的把排长和班长的名字写好,现在有人不想当排长班长的吗?”

这时王大牛说:“豪哥,不用选,我们选你当排长!”

张英豪马上就说道:“大牛,以后我们的管理人员都是要下面选出来的,你说如果以后我们人多了,很多人连名字我们都没听过,但是他是我们自己人,让他突然来领导我们,有人不服气怎么办?再比方说我们建的这茅草屋,如果在建之前有人说不建,然后在这里争吵,那么我们现在只能睡在外面了,所以以后就不要说这些话了。”

“那要是投票以后还是有人不服怎么办?”包世林插话说道!

张英豪马上用低沉的声音说:“这就是我接下来说的纪律问题,也就是我们做事之前让支持和反对的人充分发表意见,也就是大家都要有说话的权利。然后投票,我们现在是大家都很熟悉,所以就不用发表意见,但是投票之后就要照着投票结果去做,发现有问题再改正。而不是出了问题就说怪话,说什么我早就说这样不行的话。

大家也都是刚从山上下来,最开始我们是自己试吃,后来觉得这样不行,然后大家商量一下就用小动物给我们试吃,为此还吃死了不少小动物。还有我们最开始进山的时候几乎都没有怎么训练,都是在找吃的,有了吃的以后开始训练的强度也不大,后来大家商量以后分时段训练不同的内容,再后来适应以后觉得针对性不强,然后有分组做针对性的训练,再后来有了枪以后我们又针对枪支的特点进行了训练内容的更改。

如果按照最后面的训练来看,我们前面的训练内容几乎没什么用,所以说做了决定就要做下去,总比大家争论强,过程出错或者有问题我们再调整就是了。只要我们知道错了以后经过调整,总会成功的,我们去敦煌不就是吗?走错了那么多路,最后只要不断的修正还不是到了敦煌。”

说到去敦煌大家也是一阵唏嘘,想起路上的艰辛和走错了那么多路。心里对张英豪刚刚说的又是一阵恍然大悟的模样。

由张英豪报职务和需要做的事情,大家觉得谁合适就写上名字。现在张峰他们对于军队什么的也就是一个满清时代的概念,甚至是具体概念都没有,张英豪说什么就那笔记下什么大家照做就是。

最后经过了投票,结果张英豪毫无疑义的当了排长兼任总教官和指导员,张峰当了副排长,欧阳军当了副总教官,张建平和罗泽林,李通当了班长,包世林由张英豪提议当了后勤管理员,提议胡松辉当了卫生队队长,袁克声,欧阳军和刘新生当了副班长。王大牛当了警卫队队长。

张英豪一看,每个人都是官了,这样是要出大问题的,所以马上就说张伟强,李二柱,张开担任教员,而后来进来的八个人就是学员了。

后面进来的八个人虽然进来晚,但是也是真正经历过生死的人,为人非常的机灵,对现在人手匮乏的张英豪现在来说也是弥足珍贵的人才,而且他们不是本地人,张英豪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完全不用像当地人一样用起来还有一层同乡的关系牵绊。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并不是说他们比当地人厉害,而是他们必须进行毫不妥协斗争。在古代生产力底下的情况里,去到一个新地方,不进行斗争就不能够生存下去。敢于斗争才能够在一大群当地人中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当地人就是因为顾虑重重,被同乡等等关系束缚,不敢于直面斗争,会在关键的时候妥协或者抹不开面子等问题做不到坚决的斗争。

无关生智,局外生慧。身在局中看不清事情的本来面目,局外人没有任何的利益关系,一看就知道了其中的利益关系。

就像一则故事上说的:猎人养了一只猎狗去打猎的时候总是责怪猎狗抓不到猎物。猎狗当然也是满心委屈,自己确实是尽力了啊。自己是为了温饱问题,而那兔子可是生死问题。

对待问题的态度就不一样,结果就一定不一样。就像书上说的:豺狼教育子女的话是你追不上羊群里跑的最慢的羊你就要饿死。而羊妈妈教育孩子是你如果跑不过最快的狼你就会被吃掉,还有一种说法是你跑不过最慢的那只羊你就会被吃掉。

不管是哪种想法,都在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会有一个最低标准,狼的最低标准是跑过最慢的羊,不然就是生死危机,其它的小动物也一样。那么张英豪想到了自己的最低标准是什么呢?当然是带领大家活下去。

在这个乱世而且是即将进入更乱的乱世,在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乱世,不知多少英雄豪杰埋骨于乱葬岗之中。想到这些,张英豪觉得心里特别的沉重。看到眼前这些鲜活的生命可能在哪一次战斗以后就再也看不到了。而再看到他们现在兴奋的脸,张英豪也知道总要有人去牺牲,总要有人去战斗。现在如果自己能够发展起来,那么将来的中国必将会少受几十年的苦。

前进的道路上必然是铺满了尸骸,后退的道路上是无边的血海,只有踩着尸骸往前才有出路。当然张英豪一点都不认为自己是救世主一样的人物,高喊什么我死国生的话简直就是把自己当成救世主了,这就是太高看自己了。

张英豪知道就算是他立刻暴毙身亡,中国也最多就是多受苦受难而已,决不可能真的亡国灭种。除非西方国家完全纵容几十年后的小日本对中国进行种族屠杀,或者西方国家完全失去理智在中国搞起种族大灭绝,或者西方世界和小日本联合起来搞种族灭绝的屠杀,否则也就是个日军侵华的程度。

当然有另外的穿越者就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这里就不讨论了。

第九章:招兵买马后勤难

3703字

出现意外,需要执行者坚定的态度。——张英豪语录

鲁迅杂文里写的: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才是中国的脊梁。而现在自己带领着这些人,如果做的不够好。张英豪就觉得那不是外部的问题,一定是自己的思想问题。思想方向上的错误才会导致张英豪发挥不出他的先进性,或者是张英豪自己的私心作祟,一切就让历史来证明吧!

最后张英豪语重心长而又意味深长的说:“现在大家都是官了,我们也打算开始招人了,但是我们现在没有地盘,所以大家想想接下来要怎么办?现在天马上就要亮了,我们抓紧时间再睡会。”

说完就不说话了,就走到自己的睡位上倒头就睡了,其他人被这突如其来的情况感觉非常的不适应,本来各个激情四射,怎么突然就戛然而止了?一个个面面相觑。最后还是张峰说了一句:“大家都想想,睡觉吧!”

张英豪的心里却在大喊:终于开始了。

这场会议也被历史上称为起点会议。是张英豪依靠自己的威望简单凝聚的战斗团体,后世对张英豪的研究不知凡几,也都承认这个会议是伟大的开端。这场会议以后张英豪传奇的一生也却是就此拉开了帷幕,但对于张英豪来说是,这不过是在重复历史,仅此而已。

张英豪虽然叫张峰他们睡觉,其实就是给大家知道激情冷却的时间,同时也给张英豪自己更多的思考时间。张英豪就这么轻轻的闭上眼睛,想着一些接下来必须要处理的事情。

古语说的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孙子兵法里也讲了庙算多者多胜,庙算少者少胜,何况于无算乎?张英豪必须把自己开始的一些问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给给想清楚。不然出现岔子可能是就要死人的……

张英豪作为一个现代世界过来的人,就算张英豪是农村人,也是在消灭了地主以后的人。完全对地主这类人没概念。不过经过了这半年来的接触,张英豪现在还是有所了解的了。作为中国最是保守的顽固势力代表,地主阶级不打倒就不足以调和的地步。但是具体怎么个操作,张英豪心里也没有谱。

但是现在既然是要招人,那么就要把本地的年轻人容纳进来,而且还必须招一些外面的人,不然的话就容易出事。最主要的还要把学校办起来,太祖早就说过了,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没有文化教育作为基础,就是沙滩上的城堡,做起事情来事倍功半,而且很容易就往封建军队或者军阀方向上发展,这是张英豪绝不能接受的事情。

张英豪能接受任何人的死亡,也能接受军事行动上的失败。但是他不能接受思想政治上的失败,再搞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话。当然张英豪不知道自己理解这句话对不对,反正就是那个意思吧。而且张英豪最终的目标也不是在自己国家称王称霸,他的真正目标肯定是对外而不是对内。对外如果军队没有主观能动性,没有牺牲精神,那是一定打不过武装到牙齿的帝国主义军队的。

张英豪就这样在现代与清末,现实与虚妄当中穿梭,想着想着迷迷糊糊就睡着了。

第二天,张英豪洗漱完,找到包世林就问道:“世林,我们现在还有多少钱?”

包世林回答说:“不多了,还有一百二十六两,绝大部分是从那几个清兵那里搜出来的,铜钱还有不少,暂时没有入账。”

张英豪想起自己打死的那些个清军就觉得有点无语,在去敦煌的路上,肯定不能一直背着枪,所以买了一辆鸡公车,上面放着柴草。如果是有点智慧的人,肯定也看的出来这队人不正常啊。十多个人就围着一破车走路。但是这些个清兵就这么围过来要检查,或许是也觉得这些人不正常,更多可能感觉是肥羊吧。

这些清军端着枪就这么大摇大摆的走过来搜查,张英豪都不用想,这些枪里面肯定没有子弹。看到清军过来,张英豪打了几个手势。意思是找好位子,一起动手。结果就是无一例外,在张英豪动手后的几秒钟内,就全部去见了阎王。而张英豪他们有了清兵的衣服后,就这样大摇大摆的开始行军了。

张英豪现在想起来就觉得悲哀,也就乱世到来才会有这种肆无忌惮的时候,暴力机器的沦陷就是乱世的开始。

于是,张英豪就把人都叫了过来,直接安排道:“罗泽林和包世林带上几个人去广安州城里面招人和买生活用品。数量往一百人招,招聘那些看起来比较强壮的。待遇就是之前给你们的一样,包吃包住,每月三百文。”张英豪说完,大家都笑了起来。

然后张英豪接着说道:“等下我们去张地主家拜访一下,踩踩点。同时去同村里面以招聘随从保镖的名义招人,怎么说农家子弟比较靠得住。至于其他人就上山砍柴,打猎。”

张英豪和李通以及假扮大少爷的张峰出门了。由于张英豪父亲的缘故,同村的小孩子几乎都认识几个字,而且张英豪是只要有小孩的都去拜访,女孩子也不例外,想到女孩子也要接受教育,张英豪立马就把自己的订婚对象小雪给拉了过来,开玩笑,现在不开始进行养成,不学习,以后怎么交流嘛?

张英豪也没怎么拒绝这订婚,反正自己也没有组建家庭的经验,能有一个自己培养的妻子总好过以后再找,而且自己对于女拖拉机手或者裹小脚的也没啥兴趣。

张英豪还是觉得柏拉图说的好,看中哪束麦穗就好好的呵护,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以后自己的男女同志结婚,自己是要上政治审查的,现在确定关系以后也少些麻烦。

张英豪带着张峰和雪儿就一家一家的拜访过去,告诉那些村民招人的待遇和在张英豪家里再次开课的消息。拜访到后来,由于有张英豪做示范的缘故,再加上现在旱灾严重,即使是远去重庆,大多数人家都愿意把孩子托付给张英豪。

而张英豪也来者不拒,虽然感觉自己用欺骗的手段骗取别人家的人有点卑鄙,但是张英豪更知道接下来的清末民国会是个什么样子,而四川更是印证了一句“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平蜀未平”,所以张英豪决定即使再残酷,也带上这些人往前走。

张英豪也逐渐理解到为什么说到了民国时期那些个军阀打倒了以后很快有翻身了,因为竖起招兵旗那些活不下去的人就会加入进来讨口饭吃。于是张英豪又去了附近的几个村子里面招人。张英豪没有带人去地主家里,不知道为什么张英豪对于去那地主家里心里就莫名的抗拒。

到了第二天早上,附近的村民家的孩子来的就有差不多一百八十人,而从广安州城里招来六十人。其中女孩子有六十个人。(其实在南方农村裹小脚的人还是比较少的,因为农村女的也要下地干活,上山砍柴的,一般是那些腐儒或者殷实人家就多。)

对这些年轻人登记造册,就开始了简单的训练。村里面很多人也过来看个热闹,觉得特别的新鲜,开始的时候训练内容就是站军姿,稍息立正跨立之类的。

这些孩子都是农村人,除了没接触过这些东西觉得不适应外,倒也不觉得辛苦。但是就一个向左转,向右转就要把张英豪烦死,对这个张英豪也能够理解,毕竟张英豪自己初中以前也是左右不分的,向左向右分不清,没有一点方向的概念真的很难教,张英豪看过以后就知道文化课不上是完全不行的。

慢慢的大家也都看出来了,这张峰少爷这可能是招人当兵啊,不然也不会这么训练呀,所以当天有十多个人选择了离开。张英豪也把这些人送走,来去自由,每人还给了两斤红薯,没办法,张英豪现在也不富裕啊。当天也真是把张英豪忙的脚不沾地,找吃饭的家伙,找村里人商量安排住宿,现在简单训练就交给了张峰去处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