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修道院开始的成神指南 第239章

作者:读书的人

  “那座城市里……不,这里周边,有什么比较著名的……修道院吗?”

  “啊,大人,这个你就问对人了,这座城市周边都是修道院!这边,您看这个方向虽然是看不到的,但是就这边……那边,还有那边……这周围就有三座修道院!”

  “任何人都能进城吗?”汤马士问道。

  他看到远方大路上的人流。

  在罗斯,只有基辅城及距离基辅城最近的几个集镇才有这种人流。而看起来这里只是通往罗马诸多道路中的一条而已。

  有远方来的商人、旅人,修士或者进城出售农产品的农民。但最主要的应该还是朝圣者。

  “根据教皇的要求,现在奥雷利亚诺城墙的十六座门各有不同。比方说有三座们专门为朝圣者与修士,教士们进出。其他的则任何人都可以进出。”

  “可以随便进出?”汤马士有点不太相信。

  “真正难以进出的不是罗马,是梵蒂冈城!”犹太人解释道。“自从得到罗马之后,教会在梵蒂冈高地周围建筑起高耸的城墙,只留下东侧的圣彼得广场与外界相通,圣彼得广场往西,就是圣伯多禄大教堂,也称圣彼得大教堂和梵蒂冈大殿,它的上方就是著名的西斯廷教堂,教皇英诺森八世就是在那里被有幸选出,围绕着它们的是教皇的会客厅,圣物厅,以及圣座各个官僚办公与居住的地方,可谓重中之重。进入梵蒂冈要困难得多,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进去的。通常来说,外人很难进入,除非得到邀请。”

  原来是这样……

  汤马士上辈子没去过罗马,但好歹知道教廷始终保留梵蒂冈作为最后的颜面。

  罗马是意大利的,梵蒂冈是教皇的。虽然是城中之城,却也是独立的。

  “我听说一件事情,”汤马士突然回头,看着这位应该土生土长几十年,对罗马周边外围情况了如指掌的犹太人。“在这座城市里,一百万弗罗林可以购买一个‘神启术’……不知是真是假。”

第2节 罗马城2

  “这个传说倒是真的存在。但是,”犹太人加重的语气。“真实情况是什么,没人知道。”

  他只是一个城外小村镇的小小居民。虽然也算是一个金融营业点,但实际上真正一次性能使用的资金不超过三千弗罗林。

  否则他也不用经营多个产业了不是。

  说句不客气的话,汤马士拿着一千弗罗林的凭证能直接取出钱来,拿着一万弗罗林的凭证就没办法直接取钱。想要取钱必须提前数天约定好时间,让他能从其他附近犹太人的金融营业点调集资金才行。

  这样一个人当然是没办法知道传说中的“神启术”的。

  就算知道,也是一些没有证据的传说。

  “为什么这么说?”

  “一百万弗罗林,可以购买一个神启术。而神启术则直接能让人成为护国。大人,我不想说这个故事很离谱,但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嗯,我们这个时代护国是很少的。”

  这个时代,至少官方表面上,各国都没有宣布自己拥有护国。

  但是拿出一百万弗罗林出来,那……各大国的君主要是狠狠心咬咬牙,理论上却是做得到的。

  或者超级有钱的败家子,将祖上辛辛苦苦积攒的财富一股脑变卖了,也许勉强能凑出这个数字。

  这种人虽然少,但绝对会有。

  但是偏偏没有护国……

  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矛盾……那就见仁见智了。

  也许所谓神启术压根就是一个骗局;也许是列国其实都有自己的护国,只是隐瞒不提所以压根不需要花费这个冤枉钱;也许神启术得到的护国会有很多缺陷;也许一切仅仅是因为偶然。

  “所以说,你并不相信这事?”

  “大人,当一个明智的人打算拿出一百万弗罗林的时候,”犹太人店主说道。“他必须有百分百的安全保证。”

  “说的很有道理。”汤马士赞同道。“我问一下,城里最重要的教堂……也就是西斯廷教堂,那里教士、修士们是怎么来的?”

  “您打算去那里参观朝圣?这再简单不过了。我有一个朋友,认识一位修道院院长。只要您愿意拿出一点小钱,可以让修道院院长出一份介绍信,如此一来您就可以大大方方前往西斯廷教堂参观了。您甚至可以在那边过夜!当然,整个参观过程必须在一位修士陪同下,而且……”

  “不不,你误会了。我想去那里……给自己找个职位。”

  “这个可就不好办了。”犹太人花费了一点时间了解了对方的意思。“那边上层全部都是教皇,或者起码红衣主教指定的人。而下层的修士呢,全部都是从周边修道院调过去的。您懂得,在这个年代,那些心怀歹意的人是没办法如入无人之境地随意进出教会的心脏地带的。”

  “城外的修道院吗?”

  汤马士小声的自言自语道。

  看来这边看的比较紧,不是根正苗红,不会放你进去。

  汤马士想找的那个教会收藏的秘术,估摸着十有八九就应该藏在教皇的眼皮底下。也就是说,西斯廷教堂这边。

  很多教堂和修道院都有附属图书馆,估摸着西斯廷教堂也有。

  哪怕没有,也肯定就在西斯廷教堂边上,比方说圣彼得大教堂里,或者教会的专属图书馆里。

  有一就有二,能进西斯廷教堂,就能进其他几个地方。

  虽然说教会腐败,但终究金钱不是万能的……

  “……一个修道院长恐怕没办法做这种事情,您得找一位大主教,甚至是红衣主教才行。”犹太人店主说道。“这个花费……恐怕不是一笔小费用!”

  好吧,前言收回,金钱就是万能的。

  “算了,你刚才说……修道院长?这周围几处修道院长,你都熟?”

  “不是这样的,这个周边最有名的修道院是圣西斯托修道院,那边只接纳修女。那位女修道院长,我就没有这个荣幸的。我熟悉的修道院是那边……”

  几分钟后,汤马士就明白了。

  这位犹太人店主是个小人物,他能接触的,也就是那些不出名的修道院罢了。

  罗马城郊周边,有名的大修道院虽然很多,但是寂寂无名的小小修道院却也不少。虽然基督徒都不喜欢犹太人(这一点全世界都是如此),但正如汤马士一样,他们无法拒绝犹太人提供的某些服务。

  所以双方也就有了来往。

  而犹太人却也明白这些出家人心中的贪婪——两者在这方面完全就是同一类人,只要稍加交流,自然就心知肚明。

  按照犹太人的说法,这些小修道院可以帮忙出具任何文件,无论是介绍信,还是其他什么东西,总之只要有钱,那就没什么不可以。

  当然这些小修道院出具的文件有多少效力,多少人愿意认……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汤马士于是定下了明天去修道院拜访的事情。

  只是上门拜访,所以也不花什么钱,犹太人主动愿意免费服务,帮助联络。

  当然了,上门拜访做客,也不可能空手过去,一笔捐赠肯定是少不了的。

  犹太人自己也不会吃亏,这意味着汤马士至少会在他的店里多住两天。

  同时,找个大方香客过来,修道院长也得承他几分情。

  一小会之后,汤马士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旅店最大的那个房间,现在已经被他包下来了。

  刚才和店主这一番聊天,给了汤马士不少灵感,因为了解到教会中下层的状况。

  无名之书第三册的内容,还需要修改。

  必须让其中的内容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才行,否则如何推广出去?

  于是无名之神掌握的权能之中,又多了一条:发财的机会。

  不是直接让你发财,而是让你有发财的机会。

  无名之神会给予信众发财的机会。

  当然具体怎么发财,那就不能说了。反正宗教上都是这一套,信则有,不信则无。

  说到底,东方三博士送给耶稣的礼物之中,也有黄金。

  那么掌握金钱的权柄也很正常的,对吧?

  就像男人喜欢绿茶,女人沉迷渣男,各级教士都爱钱。如果说信众的内心深处不知道,那肯定是谎言,只是对方毕竟提供了情绪价值、许诺和希望。所以人们才根本不愿细想,只求这个梦境能再长一点,只求那一丝希望存在。

  是个人都是如此。

  所以无名之书还是有很大的改进空间的。第三册弄完了,还能弄第四册呢。

  汤马士呆在罗马郊外而不是进城,是因为他有自己的计划。

  拿到那个什么秘术当然是第一目标,推广无名之书则是第二目标。

  要特别说明的是,现在汤马士的神力收入已经相当稳定。在不去教堂的前提之下,每天三到五团。第一册和第二册的潜力,估计就这么大了。

  作者有话说:

  作者的话:昨天防汛抗台,忘记更新了,今天补上

第3节 罗马城3

  在书稿上终于要完成修修改改涂涂写写,汤马士抬头,才意识到时间已经到了黄昏。

  这个时代都是天黑点起灯火蜡烛用餐,这是普遍性的习惯,汤马士也不例外。

  心中灵感已经尽数化为纸上文字,汤马士也没其他事情可做,而是站在窗户边上,欣赏远方的落日。

  这一路过来,从夏末走到了冬初。一路没有发生任何值得一提的事情。

  照理说似乎有点不可思议,但细细想来却也合情合理。

  他这一路走来,第一不赶时间,第二走的都是大路。

  中世纪虽然战争不断,但这个时代的欧洲本土,并没有爆发那种规模巨大,将数个国家席卷进去的战争。

  真正的战争……在耶路撒冷那地方呢。两个宗教中的虔诚份子,正在为神的光荣而战。大战也许没有三六九,但小战绝对天天有。

  也许正是因为不安份的家伙大都跑到那边去了,其他地方战争就少了许多,之前波西米亚两位伯爵的内战就算有这个时代有点分量的事情了。

  所以在有充裕时间的前提之下,汤马士完全有足够的余裕避开这些风险地区。

  世界很大,路也很多,没必要非往那些高风险地区凑。

  而且,大路上的安全问题也都是有一定保障的。

  商队可能要面对贪婪的领主和更加贪婪的收税官,但单人旅客却没有这个烦恼。

  这年头的国境线,没有栅栏、没有高墙更没有监控摄像头。

  商队那是受自身拖累,离不开大路,但小股旅人则完全不吃这一套。

  你敢路上设卡收费,我就敢绕路!

  因为知道自己收不到税,所以大家反而压根不提这一茬,免得损人不利己。

  所以汤马士一路可以说吃着火锅唱着歌,一路来到了罗马。

  他身上带着骑士团开给他的介绍文件。

  东正教和天主教虽然是老死不相往来的亲兄弟,但那只是表面上的态度。

  私下里,怎么着都会有交流的。

  汤马士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天主教修道院出来的,直接进了东正教的武装修士会(骑士团)。

  只要拿出文件,他们很确定梵蒂冈教廷绝对会拿汤马士当外交大使来看待。

  私下里玩什么手段不说,但表面上绝对给足够的礼遇。

  汤马士担心的正是这一点。

  人家万一有点什么警惕之心,给你悄咪咪的下点绊子,你连找人算账都不知道找谁!

  毕竟,他来这边可不是自称的“进修”“学习”,而是寻找升扬之路的台阶。

  “向日葵骑士团使者”这个身份,要作为最后的手段。

  其他方法全部行不通了,才能用这个方法。

  最好的选择,还是悄然进入,得到秘术之后悄然离开。

  除了无名之书第三册之外,不留下任何痕迹。

  汤马士打算谨慎行事。

  首先,在罗马城外暂住,完成无名之书第三册。

  利用这个时间,尽可能了解一下城中那些高层,特别是教皇和红衣主教们的情况。

  日后哪怕想送钱,也得找一个靠谱的送钱对象。

  然后,想办法找一个合适的渠道,打听这个秘术在哪里,或者说什么渠道最有可能得到它。

  最后,如果那个秘术只是被秘藏,没有受到特别关注,那就想办法买一个能接触它的相关职位,悄然将它抄录出来。

  这是他的初步计划。

  其他的就是随机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