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玄一
“行。”
阎埠贵放下水壶,赶紧回家拿钓鱼装备去了。
五分钟后。
“凡子,怎么不骑车去啊?”
阎埠贵看着姜凡拿着鱼竿鱼护,并没有推车的意思。
“还不是那破事闹的,也不知道哪个老王八蛋,在厂里说我是个败家子,弄了两辆破车回来翻新,浪费钱。
你也知道我爸和我哥,不擅长与人交际。只能用实际情况证明了,怎么着我也不能真背个败家子的名头吧,多难听啊。”
“确实,这事要是咱们院里人干的可就不地道了。”
“可不是嘛,这人一看就是没儿子,羡慕我爸有我这么个优秀的儿子。呦,一大爷,东旭哥,上班去啊?”
说着话,姜凡就看到了易中海黑着一张脸从中院出来,很显然,刚才的话他都听到了。
易中海敷衍地回了句,“嗯,上班。”头也不转地走了,连个眼神都没给两人,贾东旭紧跟其后。
“什么人啊?一点礼貌都没有。”
姜凡看着易中海的背影说道。
阎埠贵没说话,以他对易中海的了解,现在易中海杀了姜凡的心都有了,现在能回姜凡一句话,都得说易中海能忍。
事实也是如此,昨天晚上,易中海回到家,气的把茶缸子摔了又摔,其声音之响亮,阎埠贵都能听到。
姜凡自然也听到了,要不也不会跟他打招呼。
对付四合院的禽兽有很多招,最直接的,全给杀了,可这不现实,姜凡也干不出来这事。
或者只弄死老聋子,易中海,贾张氏,四合院就彻底平静了,就算是有事,也是邻居之间鸡毛蒜皮的小事。
姜凡的选择是,把日子过好,过得红红火火,气死他们。
……
“师父,昨天我妈那事,我跟您道个歉,您也知道我妈没什么文化,有很多事都不明白,您大人有大量,千万别跟她一般见识。”
上班的路上,贾东旭对着脸色铁青的易中海说道。听着贾东旭的话,易中海的脸色才稍微好看了些。
“嗯,东旭,这事师父没放在心上,你我师徒父子,不用太客气。再说了你妈是个什么样的人,我还能不知道吗?以后你多提醒她就是了。”
“我知道的,师父。昨天回家后,我已经跟我妈说过了,我妈也知道错了。”
“这才是对的,东旭。哪有当父母的不是,我和你妈也是为了你好。
本来是想着那姜凡有翻新自行车的技术,让他免费给院子里每家每户都弄一辆车,给他一个给院子里做贡献的机会。
谁知道他姜凡居然是个不识好歹的。
你看看,昨天差点把二大爷给气过去。一点都不懂得尊老爱幼,将来肯定也是个不孝顺的。东旭啊,你可不能学他啊!”
易中海苦口婆心地教导贾东旭,以姜凡为反面教材,时不时地给他灌输“尊老爱幼,孝顺老人”的思想。
贾东旭也是连连点头,表示师父说得对,自己一定会做一个孝顺的人。
……
什刹海。
“三大爷,有事说事。不过有一点,你要是也想着让我帮忙翻新自行车的话,还是免开尊口,好不容易钓次鱼,你别打扰我的心情。”
姜凡取下一条四两多重的鲫鱼,看着一脸纠结的阎埠贵说道。
“这?那我还说啥啦,钓鱼吧。”
阎埠贵心里虽然早就知道答案,可当他真听到姜凡这么说,还是有点失望。可紧接着,他又说道,“那把你的饵料借我点,你的好用。”
第十五章 陈老头上门
中午,姜凡回家的路上。
姜凡拎着半桶约莫有十斤左右的鱼回家,而阎埠贵的桶里只有七八条小鱼,约莫有一斤半的样子。
就这样,阎埠贵也是很高兴,以往他去钓鱼,能有两三条小鱼就不错了。这次借了姜凡的饵料,一次收获顶的上五六次的。
“姜凡啊,你这饵料确实好用啊。怎么配的?”
阎埠贵用的饵料都是蚯蚓,有时候也用些野草,桔梗这些偏方调和,至于效果,则没什么用处。
“牛粪煮玉米。”
姜凡随口胡扯了句,他就不信阎埠贵敢拿玉米当饵料,更不会信他一个老师真的干出来这事。
他阎埠贵要是真干出来搁院子里用牛粪煮玉米,那姜凡算他厉害!
“玉米?那可是粮食啊,这不是浪费吗?”
阎埠贵有点子心疼。
“三大爷,平常看你这么会算计,怎么这会还拎不清了呢。”
“我怎么拎不清了?”
“一棒子玉米才几个钱,你看我今天也就用了二十来颗,切碎了,能钓一上午,二十颗玉米,十斤的鱼,你就说值不值吧。”
听完姜凡的话,阎埠贵豁然开朗,“值,真值!”
看着阎埠贵开心的表情,姜凡没有说话。别管他用的是不是牛粪煮玉米,他说是就是,不信你尝尝。
至于用了牛粪煮玉米钓不上来,别问,问就是你技术不行,天气不好,钓位不佳,鱼竿不行,钩子太小,鱼线差劲!
反正跟姜凡的饵料没关系。
回到四合院,姜凡就见中院的陈老头坐在门口,好像在等什么人。
“呦,三大爷,凡子,你们这是钓鱼回来了?”
陈老头一见姜凡,立刻走了上来。
“陈大爷好,这不钓了一上午的鱼打算回家吃饭。”
姜凡礼貌性地打了个招呼,随后回到屋里把鱼递给了母亲沈月。
“这又钓这么多鲫鱼,怎么吃啊?”
沈月皱眉,她不是很喜欢吃鲫鱼,刺太多,收拾起来麻烦,还耗油。
“杆子不太行,过两天我换套好装备,钓条草鱼回来。妈,中午吃啥啊?”
姜凡早就想换鱼竿了,本来想着让父亲问问有没有人是做鱼竿的,后来来了系统,他就等着签到送了。
“杂酱面,我去收拾一下,你下午拿钱票去买块豆腐回来,晚上炖汤。还有,陈大爷好像找你有事。”
“陈大爷找我?不是找我爸?算了,我出去看看。”
姜凡洗了洗手,在衣服上擦了擦。
出了门,果然,陈老头还在前院。
“陈大爷你找我有事?”
姜凡开门见山,没有任何多余的问候。
“啊?是,有点事。”
似乎是没想到姜凡这么直接,陈老头有点猝不及防。
“姜凡,能不能去你家去说。”
陈老头看了一眼院子,现在中午,大家都在家里做饭,倒是没什么人。
“行啊,进来吧,陈大爷。”
引进门,姜凡给陈大爷倒了杯水。
“陈大爷,有什么事就说吧。不过你也知道,我就一小孩,太大的事我也做不了主。”
“没什么大事,这不是你大刚哥最近说了门亲事,已经订下来了,27号结婚。
想着咱们院里就你家有两辆自行车,所以想请你们到时候出个车去接亲,咱们一起都按规矩来。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差不了事。”
“这是好事啊,我倒是能做主。成,到时候定好了日子,你提前通知我们就行。”
听到结婚借车的事,姜凡也就直接答应下来。这个年代结婚是大事,不管怎么样忙还是要帮的。
“那就谢谢你了,姜凡。”
陈老头面上有些犹豫,看了看门外,又看着姜凡。
“怎么了,陈大爷?还有别的事?”
姜凡主动开口,这时候他也明白过来了,这又是一个跟阎埠贵一样的,想要找自己攒车的。
“姜凡,大爷想问问你,你翻新那辆自行车花了多少钱?大爷加价买回来行不行?”
陈老头像是下了莫大的决心一般,开口说出了这一句话。
“陈大爷!你可别害我!买卖可是投机倒把,还是自行车这么大的东西,要是被人抓住我可就完了。”
姜凡是万万没想到,平日里老实巴交的陈大爷居然想要从自己手里买车,而不是攒车。
“唉!姜凡,大爷不想害你,可这实在是没办法了。你大刚哥结婚,本来一切都好好的,可前几天女方那边传信说,一定要家里有一辆自行车。
大爷家里有钱,买辆车没什么问题,就是没票,黑市也跑了几趟,本来都有信了,结果昨天去的时候,黑市被扫了,就差那么一天啊!”
陈大爷说着就哭了,就差那么一点啊。前天晚上有了消息,昨天大刚高高兴兴地去找对象说这事,一定能买辆自行车。
结果到了晚上,黑市突然就被扫了,这上哪说理去啊!
孙子大刚回到家就抱着被子哭啊。全家人昨晚上都没睡好觉。
姜凡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只能说陈大刚命不好。
“陈大爷,我这自行车真不能卖,您搁院子里也住了这么多年,我不信你没看清楚院子里人都什么德行,今天我把车卖您,明个我就得进去蹲大牢。”
“唉!姜凡,是大爷想差了,今天你就当我没来过。”
听到姜凡说院子里人,陈大爷也反应过来,抹了把眼泪,“你说的对,大爷不能把你给搭进去。”
“陈大爷,没有票,您就没想过去信托商店,典当行看看?”
“信托商店是什么?典当行还能卖东西吗?”陈大爷一脸迷茫,好像姜凡在说什么胡话。
姜凡愕然,他也只是在看小说的时候知道信托商店,还真不知道信托商店是哪年成立的。
“信托商店是买卖二手货物的,跟商场差不多,不过就是里面的东西都是二手的。给钱就卖,不要票,手续也合法,我也只是听我同学说过,里面可能会有人卖自行车也说不定。东单,西四,菜市口都有,你可以去看看,问一下。”
“好,我这就去问问,谢谢你姜凡,大爷我给你鞠躬了。”
“千万别,您就别折腾我了,赶紧去问问吧,说不定晚了人家就买走了。”
陈大爷一听,也是点头,“对,我得赶紧去看看。”
说完也顾不得姜凡,风风火火的出门去了。看样子,真的担心去晚了一步买不上车。
“怎么大家都不知道有信托商店吗?”
姜凡喃喃道。
“你以为谁都能看的懂报纸吗?”
姜母沈月听了姜凡的话说道,“信托商店开门的时候也就在报纸上打了个广告,你看咱们院里的人哪一个看的懂报纸,三大爷倒是看的懂,可他也不愿意花钱买啊。
易中海可能会知道,不过他从没在院子里说过。”
第十六章 贾张氏与赵红梅的争斗
出了门的陈老头,一路走一路问,总算是来到了信托商店。
不同于光鲜亮丽的百货大楼,信托商店有点破旧,里面也有股子怪味,顾客寥寥无几,售货员也趴在桌子上一脸的困倦。
整个商店呈现的氛围,与当下时代的激情格格不入。
陈老头走进去,一眼就看到了他想要买的自行车。他双眼一亮,连忙走了过去仔细地查看一遍。
随后,他走向售货员,“同志,我想问一下,那辆自行车卖吗?”
上一篇:星穹铁道,我非常会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