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穿越三年获得巴掌之力 第2章

作者:张玄一

“叮。检测到宿主合理诉求,现在发放新手大礼包,请宿主注意查收。”

姜凡听着冰冷的机械声音,不由得说道:“自己的这个系统智能,好像不太智能的样子。算了,先开新手礼包吧,我看看怎么个事。”

“系统,打开新手大礼包。”

“新手大礼包已发送。恭喜宿主获得系统空间100×100×100(单位:米)。

恭喜宿主获得物资东北大米一百斤,精品白面一百斤,猪肉五十斤,羊肉五十斤,鸡鸭鹅各6只,已经为宿主放置系统空间。

恭喜宿主获得技能球,可获得随机精通级技能。”

冰冷的声音响过,带给姜凡的是极致的喜悦。

“我就说嘛,怎么会没有新手大礼包呢。系统空间应该是不能放置活物,农场空间就是用来生产的。不过新手大礼包居然没有给现金和票据,这倒是有点意外。

不过问题不大,以后日签会有的。系统打开技能球吧。”

姜凡查看了一下新手大礼包,没有任何出入。

“叮!恭喜宿主获得精通级技能——机械维修。”

一瞬间大量机械维修知识,涌入姜凡脑海,姜凡两眼一黑,晕了过去。

姜凡又做了一个梦,在梦中,他仿佛一个在各类机械上干了几十年的老师傅一般。对于各类机械构造,了如指掌。毫不客气的说,现在的姜凡,一眼就能看出各种机械的状态和缺陷。

一句话,姜凡的眼睛就是尺。

第三章 外出

中午,姜凡被妹妹姜玉喊醒吃饭。

“二哥,吃饭了。妈做了鸡蛋面,给你打了两个鸡蛋呢。”

姜玉现在十二岁,今年刚小学毕业,开学上红星中学。倒是跟中院傻柱的妹妹何雨水一级,不过因为何雨柱的原因,两人的关系并不好。

至于姜凡17岁初中毕业,那是因为,他上学晚,适龄年纪的时候,到处都在打仗,社会不安定,家里也没敢让他去上学。

“知道了,走,哥把鸡蛋分你一个。”姜凡摸了摸姜玉的脑袋。

“谢谢二哥。”

姜玉开心的笑了。

姜家在院子里算是比较富裕的了,姜父是六级工,一个月72.3元,姜平安是二级工,一个月38.6元,这就是110.9元了。

纯纯的高收入家庭,在这个人均月花费5元的年代,姜家绝对的高收入。

再加上,姜凡来了以后,周末去钓鱼,去山上设陷阱,时不时的也能带点肉回来。所以姜家的日子在四合院也是独一档的。

姜凡也是很庆幸上辈子跟着老舅学会了钓鱼,也没少看那些户外博主,别管真不真实,穿越了那陷阱是真的用得上啊。

尤其荒野求生,感谢贝爷,感谢德爷。

吃过饭,哄睡了姜玉,姜凡跟母亲打了个招呼,“妈,我出去一趟,你看要买点啥不?”

“正好,你去买斤肉,要肥的,要是有卖鸡的,也买一只回来,再给你爸买瓶酒回来,今天是个好日子,咱们家吃顿好的。你等着我给你拿票去。”

沈月说着,就去屋里拿钱和票了。

姜凡家在前院,正对着傻柱家就是他们家,连带着旁边的一间耳房。规模跟傻柱家一样,而且都是私房。

他们一家五人住着也很宽敞,父母一间房,姜平安自己住耳房,姜凡一间,姜玉一间。家里还有一辆自行车,平常都是姜父和姜平安上班用的。

从母亲手中接过钱和票,姜凡先去买了一瓶酒,二锅头,姜父喜欢喝这个酒。又走腿着去了附近的菜市场买了肉,鸡。

并没有选择拿系统给的物资,主要是系统的猪肉并不像现在这样肥,而鸡又比现在的大。

东西放在系统空间,姜凡就来到了图书馆。从图书馆里找了几本关于机械的书,找了个地方看了起来。

这一看就是三个小时,一直看到下午四点半。

揉了揉眼睛,姜凡不由得感叹,“现在兔子与国外的尤其鹰酱,毛熊那边的工业差距还真不是一般的大啊。这些技术在国外都是过时的,甚至淘汰多少年的。而我们现在还不能改进,甚至维修都要请别人来。”

姜凡摇了摇头,把书放回原处,又找了几本关于小家电维修的书,又想了想,又找了本川菜菜谱,拿着几本书向管理员走去。

“同志你好,我要借这几本书,这是我的借书证。”

管理员接过书本,借书证,登记过后,机械性的说了几句注意事项,就低着头看书了。

姜凡接过书,装进包里,向家的方向大步走去。路上找了个没人的胡同,把自己买的东西拿出来。

又去了供销社买了五瓶汽水,这是给母亲和妹妹喝的。

回到家门口,又聚集了一堆人,这回主角变成了姜大牛和姜平安。

“大牛,你家那二小子考上中专了,这可是大喜事啊。怎么样,你要不要摆上两桌在院子里庆祝庆祝。”

不用看,一听这声音,一听这话语,姜凡就知道这是三大爷阎埠贵说的。

阎埠贵此人说他是个算盘成精,一点错不了。对外宣称一个月工资27.5元,养活一家六口很困难。

对于这套说辞,姜凡是不信的,因为要是阎家真的这么困难的话,依照阎埠贵的个性绝对会去申请困难补助的。

要知道阎家现在还有三个孩子要上学呢,困难户家庭可是免学费的,甚至还有别的补贴啥的。这一年下来好处不少,阎埠贵没有申请,只能说他不够这个标准。

这么算下来他至少也是30元以上的工资水准。更别说他的成分划分可是小业主,家底肯定是有的。

电视剧中,第一个买自行车,后期还能拿出两千块钱给阎解成夫妻俩做生意,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月27.5元的能省下来的。

他门口种的花,电视里可说了,两盆十块钱呢。他就是抠门算计,想要占便宜的性子。常挂在嘴边的话都是“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算穷。”

也确实让他算计成了,到老了,没人愿意给他养老,父子情分算计的一滴不剩。

每个人从门口路过,只要是他看见就想薅掉好处下来。不过处处在姜凡这里碰壁,但是他却是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这不又把主意打在姜大牛身上了。

听到阎埠贵这么说,围观的人,也纷纷表态,想要让姜大牛摆上两桌。主打一个看热闹不嫌事大。

“哎呦,他三大爷,这消息你比我还灵通啊,我也想啊,摆上两桌庆祝一下,可是前两天街道办不是来宣传了,禁止铺张浪费,这怎么也不能给上面找麻烦不是。

再说了,要是摆两桌,你不也得随礼,虽然你一个月就挣那么点钱,但是凡子好歹也是你交出来的学生,你还能不随个十块八块的。”

姜大牛笑着回应,心里暗骂,这老货,还真是一点不放过占便宜的机会。

阎埠贵有些尴尬,松开了抓着自行车把的手。他想白嫖,你说随礼,还十块八块的,怎么想的。

“大牛说的也是,不能铺张浪费,这席不办,总得散点喜糖给大家乐呵乐呵不是。”

“三大爷说的是,等我们回去,就给大家散喜糖。”

姜家跟院子里的八成人关系都不好,只不过表面的和谐要维持。

姜凡从人群中走出来,对着阎埠贵回应。看着阎埠贵那瘦小的身材,又想了想贾张氏,真不知道这个年代贾张氏怎么吃的这么胖。

“凡子回来了,恭喜啊。这是买菜回来了,三大爷那还有瓶好酒,要不拿着,今晚上去……”

“行啊,大哥,听见没有,三大爷要送咱家一瓶好酒,还不赶紧去拿,怎么还能麻烦三大爷给咱送过来呢。”

姜凡打断了阎埠贵的话,进行了言语间的修辞。

“好嘞,凡子,谢谢啊,三大爷!”

姜平安大笑一声,扒开人群冲着三大爷家走了过去。

“姜平安,你别乱来。”

阎埠贵赶紧去拦着姜平安。

第四章 庆祝,各家反应

摆脱了众人,姜家父子三人回到了家里。

“回来了,来,喝点水。凡子,把肉给我,我去做饭。”

沈月接过肉和鸡,也看到了带回来的汽水,不过她不管这些,给孩子的零花钱,孩子随便怎么花,只要不去赌博干坏事就行。

再说了,姜家三个孩子都省心。

“来,凡子,你的录取通知书呢,快给爹看看,咱们老姜家也算是出了个文化人啊。”

姜父脸上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姜凡考上了中专,将来就有机会当官,光宗耀祖了这是。这不都是他这个当爹的好好培养的功劳嘛。

“桌子上就是,爸,你慢慢看。小玉,来喝汽水了。”

“谢谢二哥。”

姜玉接过汽水,美美地喝了一大口。拿着汽水就出去了,姜平安跟着姜玉一块出去了。

这是姜凡告诉大哥的,院子里,要是小玉拿好东西出去了,他们兄弟们要跟着一个出去,谁让这个院子里有个棒梗呢,尽管现在的棒梗还是个孩子。

姜父乐呵呵的看着录取通知书,脑海里已经想好了明天去厂子里怎么工友们炫耀了。

“大牛,吃了吗?”

“你怎么知道我儿子考上了中专?”

“我是问你吃了吗?”

“四九城钢铁技术学院。”

“我没问你……”

“我这个儿子,从小就聪明,上了初中,就知道钓鱼,打猎补贴家用,现在更是考了个中专。”

……

姜凡没有理会高兴的姜父,来到厨房,帮着母亲做饭。

家里唯二会做饭的人就是姜凡和姜母了。姜凡是上辈子看视频学的。

“妈,我在图书馆找了本川菜的菜谱,带了回来,没事您多看看。”

“怎么,你小子现在考上中专了,开始嫌弃你老娘我做的饭了?”

“哪能呢,我不是想着培养一下小玉吗,我上中专肯定是要住宿的,我爸和大哥也帮不上忙,有小玉帮你做饭,你也轻松点不是。”

“那倒也是,我跟小玉这么大的时候,家里的饭都是我做的。那像小玉,现在蒸馒头都不会,都是你们三个惯的。”

听着沈月的教导,姜凡还能说什么,这时候说什么都是错的,闭上了嘴,老老实实地做饭。

不一会的功夫,从前院就飘出来阵阵香气,在这个不舍得放油的年代,姜家这一顿饭,也是过年的时候才有的待遇。甚至多数人过年还吃不上这么一顿饭。

红烧肉,蘑菇炖鸡汤,回锅肉,炒鸡,炒鸡蛋,炖鱼,都是肉菜。再来两个凉菜,蒸上几个白面馒头,这日子,就是过年的标准也是高高的。

至于说举报?举报什么?人家家里有钱有票,孩子有本事吃点好的怎么了!

姜家吃的好,院子里其他人家可就遭了殃。

有的大气的,闻着味,咬咬牙,也割点肉出来做饭。

有的人家,只能闻着味,就着咸菜,啃着二合面馒头,就这,咸菜还得论根分呢。

“好了,去喊他们洗手吃饭。”

“得嘞。爸,大哥,小玉洗手吃饭。”

众人落座,姜父,姜平安,姜凡面前,各倒了二两白酒,姜母和小玉面前则是放了两瓶汽水。

“好,我说两句,今天是咱们家的大好日子,凡子考上了中专,过两年毕业就能分配工作,到时候咱们家就是三职工家庭了。这日子也是一天天好起来了。

等到凡子上学,那辆自行车就给凡子上学骑车用。平安,你没意见吧。”

“没有,爸,咱们家离工厂也近,当初要不是凡子不乐意骑车去上学,这车我都不想骑。”

姜平安点头,表示没意见。

确实是姜凡不乐意骑车去上学,学校也没多远,二八大杠死沉死沉的,完全没有后世的自行车轻便。

“嗯,我知道你没意见,但是要提前跟你说清楚。你也二十了,在以前,早就结婚生孩子了,不过现在有规定,咱们还是守着规定,二十后结婚。

现在凡子上了中专,咱们家接下来的大事就是你结婚的事,你现在说亲,也能说个更好一点的。”

姜平安是一个一米八五的大汉,提到说亲,罕见的脸红了。

“爹,我不着急。”

“我跟你说这话也不是逼你现在就结婚,你要是有相中的姑娘,说出来,我跟你妈也好看看人家姑娘是个什么样的。

要是没有,就说说喜欢什么样的,好让你妈去找个媒婆,好好地给你寻摸一个。人姑娘有工作最好,没有也没什么,咱们家也养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