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穿越三年获得巴掌之力 第40章

作者:张玄一

为了我结婚这件事,我师傅忙前忙后,那件事不是他办的,就是买缝纫机的钱他都出了一大半。

你看看我那几个师兄弟,哪有人有这样的待遇!而你呢,你把我的婚宴办成什么样子了!你考虑过我的脸面吗?

淮茹嫁进来第一天,就被你使唤着干这干那,这几年,也就生了棒梗的时候过了几天好日子。其他时间,你看看她歇过没有!

一个孕妇,不被好好照顾着,天天要出来做活,你不觉得丢人,我还嫌丢人呢!这几年来,你看她回过几次娘家?

我老丈人来,你什么态度?你嫌弃他们是农村的?可你不是吗?你不也是我爹从农村娶回家的!我小时候不也是在农村生活!”

秦淮茹在屋里听着贾东旭的话捂着嘴,眼泪忍不住掉落下来。

这么多年她一直在贾家受着委屈,幻想的城里生活根本没有想象中的好过。

要不是贾东旭一直对她不错,她真不知道能不能忍受下去。

“东旭,我秦淮茹这辈子能遇上你,真好!”

“你是在怪我吗!我当年不也是这么过来的!怎么她就矫情了!我当年怀着你的时候,我都能下地干活!怎么她就不能!”

贾张氏也生气了,想到了自己嫁给老贾的日子,老贾的妈,自己的婆婆,不也是这么刁难自己的。怎么自己当了婆婆还不能刁难儿媳妇了?那这婆婆不是白当了吗?

“因为她是我媳妇!我贾东旭不是没有能力让她过好日子!

这么多年,你自己拿着我爹的抚恤金,还有我每个月给你的养老钱,不肯撒手,自己出去吃好的,真以为我不知道吗?

不过你是我妈,我不愿意去管,可不代表我没有怨气!这么多年,我替你给别人道歉,弯腰,脸都没了!”

贾东旭长舒一口气,心里的郁郁之情散了大半。

“妈!你别忘了,我是贾家的男丁,贾家以后我说了算。不管你怎么闹,我答应了给我师傅养老送终,就会做到这一点。

你是我妈,我也会孝顺你,也会给你养老,你不用担心什么,我贾东旭不是那种忘恩负义的人。”

第六十一章 半年

不知道贾张氏是什么时候上床睡觉,贾东旭把话说完了以后就休息了。

他没有跟贾张氏说给易中海养老送终能得到什么,他怕贾张氏提前把这些东西看成是自己的,他很了解贾张氏。

自己要是告诉她以后会得到易家的存款,房子,工位。她能立马住进易家,易中海花一分钱都能被她念叨好久。

……

次日,贾东旭陪着易中海去找轧钢厂领导进行了岗位调动。

对于易中海的遭遇,陈厂长表示同情,再怎么说易中海也是厂里的大师傅,有着七级的实力,只是因为一些原因没能参加考核罢了。

对于易中海轧钢厂也是给了优待的,把他调到后勤看仓库了,当然工资肯定没这么多,一个月也就30来块钱,不过厂里给了每个月5块的补助。

当四合院的人知道了以后,震惊不已,从来没想到院子里的一大爷易中海会从六级钳工变成一个看门的。

当然刘海中是很高兴地,不过面子上还是为易中海的遭遇感到悲伤。

“老易,不管什么岗位,都要好好工作,都是为了做贡献嘛。我相信,终有一天你能治好手,重回岗位的。”

刘海中装模作样地在易中海面前说道。

易中海没有搭理他,他还在想怎么才能收贾东旭做义子,哪怕贾东旭已经答应给他养老送终,他心里还是有点不安。

倒是傻柱,知道易中海病了以后,几次三番地过来探望,让易中海感到高兴。

自从贾东旭跟贾张氏大吵一架后,贾张氏就很少在院子里折腾了,天天在家里守着棒梗。

……

转眼半年过去了,来到了58年8月份。

四合院里这半年并没有发生什么大事。

刘光齐中专毕业,在他的要求下,学校把他安排在一个离四合院很远的厂子里工作。

为了方便工作,刘光齐住在了工厂安排的宿舍,这让刘海中大为不满。

姜阳和姜岳两个人没考上中专,两人都去上了高中。

许大茂似乎是从《三十六计》中学到了一些东西,最近在谋划着给傻柱挖坑。

阎解成依旧没有找到工作,天天打零工。并且现在的他在四合院附近也没有什么好名声了。

因为沈月已经和李媒婆混熟了,李媒婆知道四合院里有不少适龄青年,就想详细了解一下。

阎家那种吃咸菜论根的作风自然也被她知道了,传到了媒婆圈子里。可以说四合院附近的媒婆都知道了阎家是个什么家风。

可以肯定的是,阎解成在这一片不好找媳妇,就是以后要是想相亲找媒婆,也得加钱。

姜凡放假也一个月了,这半年他也没闲着学习各类知识,收集物资。尤其是近一个月,他去废品收购站收了不少破铜烂铁。

他知道,马上农村就要吃大锅饭了,那么离大炼钢铁也不远了。到时候城里也逃不开这个生产任务。

这个事现在还没有什么动静,也不能交给二叔去做,以后不好解释。

而且别人不知道,他还能不知道?

现在已经传出来,亩产几千斤的粮食,几吨重的猪,一次能下几百个鸡蛋的母鸡等等,这类的消息。

有聪明人知道乡下的实际情况,已经开始存粮了。

姜家不用担心粮食的问题,不过姜凡还是准备了些连带着玉米芯一块打的玉米面。

这些都是放在明面上的,自己吃的是另一回事。

这半年系统给的东西那是五花八门,什么鬼东西都有,虽说日常物资占了多数,可给他聋老太太的裹脚布是什么破东西!

这一日下午,李媒婆上门。

“李阿姨,你来了。”

“哎,小玉,你妈在家吗?”

李大妈看着姜玉,她是越来越喜欢这个孩子了,就是可惜自己家没有合适的男娃,不然她还真想定个亲。

“在呢,妈,李阿姨来了。”

姜玉拉着李媒婆的手进了屋。

“李大姐来了,快坐。姜玉去倒茶。”

沈月拉着李媒婆坐下,又把风扇打开。一阵嗡嗡嗡声响起,阵阵凉风吹来,吹散了李媒婆额头上的汗珠。

“凉快,大妹子,还是你有福气,这风扇那是一般人能搞到的。可偏偏你家老二就能给整一个出来,真是有本事啊。”

这风扇是姜凡托二叔在废品收购站找到后翻修的,当然王忠和杨雄也学会了这技术,两个人又买了礼物过来孝敬姜凡。

“他就上了两年学,学了点本事,天天不着家的乱跑,我都管不住他了。”

沈月笑道。

“大妹子,我可不想听你显摆儿子,这一次来是为了平安来的。”

李媒婆喝了口水,说明了来意。

沈月闻言,眼睛一亮,三月份的时候,她就告诉李媒婆帮忙寻摸着给姜平安找个好姑娘。

这一找就是近半年的时间,期间倒也见过两个姑娘。可一个想要姜家找个工作给娘家。说是给姜二叔一家找了,也能给她家找一个。

另一个啥都挺好的,就是那姑娘她妈,张嘴就要188块的彩礼。说是姜家有钱,她养活闺女这么大不容易,多收点彩礼怎么了!还要姜平安结婚后分家。

姜平安当时脸都黑了,二话不说扭头就走了,结婚彩礼高点他不在乎,可要分家?没门!

李媒婆脸色也不好看,她信誓旦旦地给沈月保证这两个姑娘都是好的,家里也打听了。

可偏偏闹出这样的事,虽说沈月并不怪她,可她哪能不在意。

这一次她花了一个月的时间,专门盯着人姑娘家,就是要分析家庭情况。绝对不能再出现那种情况!

太败坏她的名声了!这是赌上职业尊严的一战!

“李大姐,你先给我说说那姑娘家的情况。”

这次李媒婆介绍的姑娘是纺织厂的工人,名字叫陈倩。今年19岁,初中学历,父母健在。

父亲陈力是纺织厂保卫科的,母亲叫牛红,在家里带孙子。

陈倩有个哥哥,叫陈东,二十四岁,是四九城火车站的司机,娶了个老婆也是火车站的卖票员,叫李佳。

两个人有个三岁的儿子,取名字叫陈胜利。

李媒婆说完,坚定地看着沈月,“大妹子,这一次我拿我当媒婆这么多年的尊严保证,他们家绝对不会像上两家那样!

我盯着他们盯了一个月。只要你开口,我立马去陈家说这事”

“大姐,你说这个干什么,你说的这姑娘我是挺满意。就是这事还得问问平安,这样,别走了,晚上就在我家吃饭。

等到平安回来以后,问问他,他要是同意,明天你去说,周末就见面。”

第六十二章 大炼钢铁的开始

姜平安对于跟陈倩相亲并不抵触,答应了这个周末去见面。

如此过了半个月,街道办王主任来到了四合院。

“阎老师,麻烦你通知一下易中海和刘海中,晚上组织一下各家开个会,我要宣读一下上面的指示。”

王副主任接替了吴主任成为了街道办主任。不过这对姜凡一家没有任何影响。

王主任并没有透露任何消息,通知了阎埠贵后就走了。

阎埠贵让几个孩子,挨家挨户地通知过去。

姜凡收到消息就知道这是要大炼钢铁了。好在这段时间,他暗中收集了不少的破铜烂铁。应付自家的出铁数量,是不成问题的。

晚上吃饭的时候,

“大哥,你和陈倩姐处的咋样?”

姜玉一句话让姜平安成了姜家中心。

只见姜平安低着头,红着脸说了句,“挺好的。”

“挺好的?就是你挺喜欢她,她也挺喜欢你喽?”

姜凡翻译道。

“平安,真的?要是觉得合适,你去问问陈倩,她要是同意,我就找你李阿姨说说上门提亲的事。”

沈月高兴地看着姜平安,她能听的出来,大儿子应该是真的很喜欢陈倩,要不就不会说“挺好的”,而是“还行”。

“那我下次见面问问?”

“问,必须问啊!这样吧,我再找我朋友给你查查。”

姜凡想到了去年王家的事,今年姜平安这两次相亲,他在学校,回来听家里人说,女方也不错,他就没再管。

谁知道,对方调查了姜家以后,居然狮子大开口。真当四九城就他们家有闺女一样。

“不用了,老二。陈叔他们都挺好的。”

姜平安赶紧摆手拒绝。

姜凡错愕,这还是他这个大哥第一次拒绝他的好意。

“不对!陈叔?哥,你见过她爹了?”

姜凡反应过来,自己这大哥学聪明了,都会谎报军情了。

一家人齐刷刷地看着姜平安,想听听他怎么解释。

姜平安开口说道,“上次去找她,正好碰到了陈叔,聊了一会,他夸我是个好小伙子,让我有空去家里吃饭。”

“傻儿子,这么大的事,你怎么不说啊!”

“我忘了。”

沈月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可没说出来。

“行了,媳妇你明天就去找李媒婆,让她给女方家里捎个信。抽个时间,咱们去一趟。指望他,还不如等老二呢!”

姜大牛大手一挥,定下了基调。

中院,因为王主任说是要传达指示,所以院子里的住户,能来的都来了,一百多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