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月寒创作
们虽然是拿钱办事,但也算是十分有契约精神,还有就是他们中可能有那么一两个,但绝大多数都是对世俗政治这些不感兴趣的“学者”,所以没又出现这种前有狼后有虎———自己请来的打手还突然撕下人皮变成食人魔的绝境。
他们确实认真的,投入到了这场战争中。
但刚刚两位数,和艾尔那很早就已经突破三位数并且还在朝着四位数迅速发展的子嗣———如果算上那些仆人、力士之类的基因之仆,早就已经达到四位数的族群来说。
还是存在那么一点实力上的差距。
哪怕艾尔的崽子只有三分之一是成熟体,拥有最基本的一级术士+灵能实力,那也还是三位数的水平。
战争的结果在艾尔看来毫无疑问,甚至懒得关心。
如果不是为了体验那种“排兵布阵”“指挥大军”大破敌人,让诸王、勋贵们跪迎的人生一大快事,艾尔可能都不会亲自去到前线。
第一二二:罗马!
这场战役最终的结果也毫无疑问,肯瑞托的国王死于乱军之中,据说其被从天而降的炽热光柱所杀,尸身体化作焦炭,最后是靠头顶上融化的金冠才确定了身份;莫利亚王狼狈逃回国都之后率众出降,摩拉瑞亚无血开城;而伊奥尼亚是一个实施双王制的国家,在出征的国王和军团覆没后,他们和莫利亚人做出了同样的选择。
凯撒率领的南方军团打穿了莫利亚的南境,朝着瑟索的西方狂飙猛进,两个月后,他们看到了风暴海,瑟索地区最西部的自然边界,如果坐船可以直接渡海前往繁荣界域的自由城邦。
而艾尔的军团也在滚雪球式的大扩军后———俘虏只要愿意为新征服者卖命,就立刻转为普通部队任用,开始朝着三国各处要地进发,很快就势如破竹的占领了组建联军的这三个国家。
其中莫利亚、伊奥尼亚的抵抗都非常轻微,战争就发生在家门口的莫利亚几乎是传檄而定武装游行,只有肯瑞托因为国王之死,其王子继位后发誓要和敌人死战到底———求仁得仁,第三子嗣居鲁士领兵攻破肯瑞托城之后,凡与王室沾亲带故的一并没入军中,尽数迁往群山之地,在群山之中建立营地专供这些人定居劳役,其族中的优质女眷则被充入宫廷之中,等待某个家伙去“临幸”。
第一百一十二章:海伦·翠叶(8)
如果能够得到艾尔青睐,甚至是成功怀上四臂者的子嗣,那她们及亲属的地位就能得到极大的改善。
整场战争用时不到三个月,“布莱奥王国”就连续夺取了整整三个王国,平均下来几乎就是由需多场“武装游行”组成的征服战争,凡人士兵根本无力抵抗由艾尔子嗣统帅,本身还有信仰、装备加成的诺曼大军。
抵抗者无一例外要遭到杀戮或是强迁往群山之地,在那里,除了极少数意志坚固者,绝大多数人最终都“发自内心”的屈服艾尔的伟力,不过好在前线大军战败之后,剩下的人已经无心也无力抵抗崛起已成定局的“法师王国”重新降临瑟索,三国领主们在大势面前纷纷选择了屈服,哪怕是在明知道艾尔会把如今在布莱奥实施的那一套放到他们头上也是如此。
毕竟布莱奥的“同行”们已经用失去一切的代价警示了诸人,抗拒是什么结果。
他们如今唯二能期望的,一是艾尔等人少折腾,只要比过去那些来“游戏”过的法师们稍好一点就够了;二是盼望着艾尔他们早点对瑟索这个穷地方失去兴趣,选择回到群山之外的“文明世界”。
艾尔的军团在征服主动向他进攻的三国之后也并未停下脚步,子嗣们率领着大军,在完成对三国的占领目标后不由分说继续朝着周边的势力进行扩张。
兽人挨一顿打———然后通过狼狐二女影响的兽人部落劝说其向诺曼臣服;绿皮被清剿,屠杀或是驱赶到文明以外的地方;而伊奥尼亚北边流行骑士文化的卡利班王国、肯瑞托以西的两个共和邦,以及分布在瑟索地上零零散散的那些自由城也都在诺曼军团大军压境之后纷纷选择了屈服。
中间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插曲:
以骑士武力闻名瑟索的卡利班王国统治者是一群武功卓越的贵族武士,以及他们推举出来的骑士王,他们认为就算是面对超凡者,不经历战斗就投降也有违自身荣耀,于是提出在边界上向法师的军队发起一次哪怕明知“必死”的挑战。
而打穿了瑟索又带着部队北上来到卡利班王国门口的凯撒很欣赏这些勇武的战士及其高贵的品德,于是自己亲自出面,连续击败了十二名大骑士之后让卡利班人心悦诚服,选择了投降。
瑟索列国整体属于一个比较均衡的态势,列国之间有强有弱,比如伊奥尼亚人口最多,而卡利班的武力最强、布莱奥则是威望最高......除非机缘巧合,否则少有出现一国遭到吞并分食的情况。
强国互相
第159章
牵制,比如布莱奥和莫利亚互相联姻又互相警惕;弱国则会抱团,比如米尔勒和阿塞尼。
三国联军在摩拉瑞亚战败之后,剩下的几个国度就已经心知肚明:他们无力抵抗法师的大军,加上法师控制下的“布莱奥王国”所表现出来的侵略性,不管法师们打算如何游戏凡世,但肯定也是奔着先“统一瑟索”来的,甚至在军团正式抵达边境线之前就有人派出了使团,表达了投诚的意愿。
而艾尔自然来者不拒。
他命令军团进驻,控制各大王国的首都、要地,要求列国王室前往卡尔维克朝见,聆听“贤者议会”的教导,开始了对瑟索群山之地正式的“法师之治”。
边境地群山和卡尔维克,同时有两座规模巨大的新王宫开始建设,战争中俘获的大量战俘为这两项工程任劳任怨,艾尔许诺他们在完成了建设之后可以重回自由人的身份。
被艾尔拉来用于顶在台前的“贤者议会”也在打完摩拉瑞亚之战后,人员扩充到了两位数,除了艾尔以外,其他成员都是有名有姓,有“学籍”“学历”在身的浮空城真传。
无一例外,全部都被“仁慈尊父”送去了一对手臂和伊尔世界所没有的灵能力量作为礼物,如今已是艾尔的直系子嗣。
这些被转化后的法师,不管过去是如何的懈怠,内向,在获得四臂之赠后无一例外,都化作了尽心尽力为族群大业服务的忠诚子嗣,他们会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一点不少的交给族群,让艾尔对伊尔世界的掌握不断深入,如今已经堪称低级法师中的“博学大师”。
然后他们会在艾尔的授意下走上台面,开始践行他的意志,成为艾尔的代行者,而艾尔则有意的将自己的存在隐在幕后,不过崇拜他人的人们会知道自己尊奉的神像名曰【圣师尊父】,而不清楚其中内情的人们则会以为这是法师们搞出来的无害图腾。
而大多数还未来完全融入四臂体系之下的子民,则会把【尊父艾尔】当做一位强大,英明的法师统治者,或是当做多位法师的融合,感恩他带来了更美好的生活。
.........
在【法师之治】拉开序幕,正式主宰了瑟索秩序之后的第一年末。
艾尔玩性大发,在卡尔维克进行大型COSPLAY活动,“登坛祭祀白塔”,宣布瑟索统一后正式立国,国号来自于他的前世,同时也是某种意义上“诺曼”在通用语中的变体:
“元老院!”
“一神教!”
“军团!”
“充沛武德!”
“大澡池子和银趴!(指艾尔日常)”
“我今天也是罗马!”
没有国王,采用共和制度(迫真),以元老院、议会和军团统帅(艾尔的子嗣们担任)为表面上的政府中枢,但本质上就是艾尔通过血脉控制的一家一姓之一言堂。
第一二三:圣女修道院
艾尔把自己的后宫打包带到了卡尔维克。
这座山中之城确实不错,为了“一己之私”,艾尔下令在山外的平原上修筑新城,准备将来把旧城的大部分都迁到平原上去,而留下来的卡尔维克则作为他的山中行宫存在。
这座城市到时会被艾尔的子嗣和后宫填满,此外就是数量庞大的,诸如“老诺曼人”,虔诚山民之类的艾尔狂热拥护者到此为他及其宫廷服务。
布莱奥的那位除了弑父以外没什么突出事迹的新王在艾尔搞出“异界罗马”之后就退位了,如今摇身一变,以旧贵族的代表人物身份依然在征服中活跃,早就被转化为艾尔子嗣的他是一面很好的旗帜,向那些没被彻底纳入四臂怀抱之下的人们宣扬法师们的包容。
除了不识时务的肯瑞托王室遭到了血洗———那位执意要为父报仇,托着整个家族差点一起陪葬的王子,新王在举家一起被迁到边境地后,被一个旁系家族的年轻男性刺杀,后者极度憎恨他,认为是他给氏族带来了如此磨难。
如果他们当时和伊奥尼亚、莫利亚的王室一样,顺滑开城投降的话,法师们本来也不会对他们怎么样,除了领地要全部交出来以外,像是伊奥尼亚和莫利亚、卡利班等国的王室,大小贵族,除了那些抵抗过诺曼大军的以外都被允许保留了财产。
同时根据身份地位和能力,还能获取在新政权中效力的机会。
反正艾尔并不怕这些人三心二意,他们要是阳奉阴违,都不需要他处理,当地的子嗣就能察觉不对,立刻一队骑兵上门全族监押。
在法师如日中天的时候,是没人还痴心妄想“逆潮流行事”谋求复辟的。
当初法师王国的主宰们玩腻了离开瑟索后,都过了整整三年的时间,各地的旧王室、统治者们才敢冒出头来,重新恢复自己对国家的统治,就是害怕法师们突然又跑回来钓鱼执法。
艾尔统一了瑟索之后除了日常的开趴造人,其他的方方面面也没闲着。
重要一点的
第160章
比如划分行政区、设立治理体制、整编军队、发展商农生产促进生产力和社会发展巴拉巴拉.....
次要一些的就比如“缇骑四出”,搜寻诸地,专门在下至乡野民间上至高门贵族中,物色那些出色的女性,其中许多人都会收到一封来自卡尔维克的“入学通知书”。
来自百合花女子学院。
这是一个有很浓厚宗教色彩的学院,它还有一个基本不分家的机构。
“圣女修道院”。
来自艾尔的恶趣味......
这里有瑟索地的名师能士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天文地理人文历史无所不有,但并不是强制读书的学堂,还有大量的课外内容、体能锻炼等等等等,为了保证学生们个人的“独特”,培养她们从学识到身体的双重提升。
据说法师们会在这里挑选表现出色的女子作为侍从——不可能是学徒,只能算“仆人”。
很多人都猜测,是的,猜测那些高高在上的“贤者”们会对这所学校里的女子做些什么有趣的事,如果只是单纯的男女之欢那就真的是———再好不过了!
能让一位法师都青睐的女性,其魅力无疑得到了浮空城の肯定。
只要不被弄得比如浑身穿孔、产奶、恶堕、触碰高潮之类的太夸张,或者被法师们公开抛弃,像是前面那个法师王国解散后,一些瑟索本地的侍奉过那些法师的女子被遣散后反而得到了贵族们的追捧。
当然,要是遇到那种性格变态,玩的很花的.......
悄无声息的死了还好。
就怕死的残忍,屈辱,非常重口味玩法,和薛西斯人宫廷喜欢搞得那套妖魔鬼怪那样,就忍不了感情上会遭受痛苦,至于脸面倒不至于蒙羞,换你家女人这样你敢反对贤者老爷?
都是凡人,就别互相伤害了。
但大部分人还是热衷于将自己家族中的年轻女性送去“入学”,当然,因为“圣女修道院”并不忌讳这些,甚至于成性可能还会得到重视和优待,比如某位在战争中失去丈夫的寡妇被选去“入学”后不久,其族中年轻后辈就得到了征召命令,被选取一地为官,或是军中为将。
第一百一十二章:海伦·翠叶(9)
所以他们也会将族中的寡居妇人———甚至通过人为制造“寡妇”或是“离异”的方式,试图去讨好如今的当权者。
上一次的法师王国也就折腾了十年不到。
这一次看起来是那些尊贵者们真的在认真的满足一个“英明的世俗统治者”心理,否则也不会大费周章彻底的统一瑟索,并且开始实行各种虽然确实打击了旧的统治阶层的利益,但有识之士都能看出———这一套确实,对一个国家的强盛很有作用的制度。
搞不好法师们离开之后,留下来的也会是一个统一的地域性强盛王国。
如果运气好,能靠一个女人攀附上法师们的脚印,那对整个家族的未来有着难以想象的好处!
直到现在,除了那些比如老诺曼人那样,狂热的尊崇艾尔的“信徒”们以外,大部分,比如卡利班、伊奥尼亚这样向法师卑躬屈膝表示臣服的旧统治阶层,其实都怀着一个想法:
那就是并不认为艾尔他们会在这里长久的待下去。
法师,超凡者,近神者。
最终必然会去追寻奥秘的......一个人摆烂可能,但是十几个法师一起摆烂,就在贫魔地新手区混了,怎么想概率也不大。
当然,如果他们真的那样做了也无所谓,反正过个一两代,法师的后裔大概率也就都是凡人了,和他们没什么本质的区别。
而如果法师们没在这里长久的待下去,就是个十二三年的,那对他们来说也不到半代人的功夫,法师们走了之后,他们失去的完全可以再慢慢重新找回来———而当前的抵抗则注定失败,所以他们如此顺畅的滑跪,艾尔干净利落的统一瑟索也就不足为奇了。
所以他们很快就“真心”的接受了艾尔的统治,反正反抗是没可能的,那不如先好好过日子,有野心的争取往上爬一爬,将来如果超凡者们离去,走之前给尽心尽力的凡人奴仆多留点骨头,就足够他们几代人受用不尽。
第一二四:鸡犬升天
对艾尔来说,他并不在意这些凡人们的看法。
只要他们现在不反对他就够了。
当然,就算是反对,那也没有任何意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力量会越来越强大,反对他的人却会越来越弱小,因为他们自身的抵抗意志也在不断的受到削弱。
那些极其敌视艾尔的人,也许他并不能靠灵能感染将其从仇人变成忠心耿耿的奴仆,但抱有这样坚定态度的人最终只会在他的治下感到越来越孤独,困难。
他的族群,他的“巢穴”具有一定程度的排异性。
会将那些迟迟无法融入巢穴的个体孤立,排斥出去,表现为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折磨
第161章
,在边境地中有一个小聚落,表面上顺服了艾尔,但暗中一直在维持着对异端神明———本地图腾的信仰。
他们会定期在私下举行集会,用亵渎代表“四臂天神”的图案、印记、诺曼产物,以及用恶毒誓言诅咒法师及其走狗的行为来表示自己对旧信仰的忠诚,同时献出血液去祭祀那尊原始图腾。
其聚落成员都是同一家族的血亲,有着高度的凝聚力,因此一直未被发现其本质。
然后在第二次三地战争开打之后,这个部落的人忽然暴雷,老人、小孩的身体集体出现了各种问题,腹泻、恶心、呕吐等等,被怀疑是食物中毒或是瘟疫的原因,甘道夫因此介入后才发现了背后的真相。
他们在过去表面上融入了皈依者社会中,但一直都是在伪装,虽然并不是全员意志坚定,极度敌视四臂者,但通过定期举行亵渎集会的方式在自己心底制造负面影响,强化对“四臂者”“天神艾尔”的敌对概念,因此免疫,或者说抵抗了艾尔的精神感染。
不过却依然在心理上普遍出现了如抑郁、自闭、易怒等情况,这即是因为长期伪装自己,处于一个一旦被发现就会面临极其可怕惩罚境地的环境中,带来的心理压抑,同时也有在形成了“族群”的地方,对那些始终没有认可自己的人产生的一种排异行为的打击作用。
而生理上则是先从那些体质较弱的人开始,使其出现水土不服等情况,甚至会逐步加重,双重层面的打击,会将那些异于族群的个体逐步排斥出族群。
这是一种四臂者族群自发的“保护机制”。
所以艾尔根本不怕自己内部有一大堆面上比谁都忠诚,暗地里阴阳人唱反调两面派的内鬼存在。
这种防御机制会确保他的治下不会出现什么内鬼,只要接受了艾尔的统治一定时间以上的,就都是“顺民”,反情报得到了极大加强,查间谍,奸细的目标主要放在那些外来者的身上就足够了。
同时也为艾尔迅速扩张起到了极大的臂助。
因为忠诚有保证。
那么能力就可以暂时先放一放了。
艾尔从攻入卡尔维克夺取王权之后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里发展到了统一瑟索的程度,论其扩张速度,就是当年阿斯塔帝国从古爱琴列邦崛起时也未曾有过。
在这过程中,艾尔提拔了大量的“老诺曼”“皈依者”治政为官,在诺曼城那边,可能原本只是一个普通农夫,只是因为为人憨厚,被认定“可靠”,稍微一做旧调查,就被安排到伊奥尼亚、莫利亚等地的某个村镇,作为治安官,护民官,或是村长。
这让整个诺曼都感受到了一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美好。
那些“暂时臣服,等待来日”的权贵野心家们,也许只是想着尽可能在当下保全自己,同时攀附“贤者议会”这颗大树,争取在它拔地而起,飞到其他地方去的时候多获取一些营养,争取到法师们的“遗产”。
但诺曼人是真的在当下就感受到了艾尔的恩泽———边境地、诺曼、德文盖尔、卡尔维克这些对艾尔印象“很深”的地方,和伊奥尼亚卡利班等新征服地有所不同。
他们同样在表面上“尊敬”其他法师,但主要的崇拜对象还是艾尔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