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臂神皇 第88章

作者:月寒创作

,卑鄙无耻的去和一群“刚刚从山上走下平原建立国家的部落野蛮人”勾结在一起,背刺了帝国的大军。

  这是放到哪个地方都不能不称一句“奇耻大辱”的仇恨。

  虽然阿岚人本身以大凌小,以强欺弱就不厚道,但不妨碍他们有这样的想法。

  叛徒在哪都只能遭到唾弃和憎恨。

  只要阿尔塔西斯九世还想要竖立自己作为万王之王沙法沙的权威,就不可能对这场发生在北疆的“大叛乱”无动于衷。

  伊斯汗法必然要再次召集大军组成军团北上,平叛,同时大概率也会来顺手把和内部叛徒勾连在一起的罗马人当做目标给讨伐了———如果平叛一切顺利,他们能赢的话。

  而艾尔哪怕是出于给瑟索罗马,自己族群的巢穴基地找一个外部屏障,也必须要帮一下叛乱五省对抗中枢。

  现在的叛乱五省中,从上到下,上中下层,从最上面的名门权贵、总督、护民官;中间的军政官,地方头面人物,再到最下级的那些个军官、乡绅,基本都是罗马的自己人,他不可能不管。

  这场突如其来的叛乱在敌人的帝国内部已经形成了一种“有一个隐藏很深很强大的反万王之王集团正在发力”的思想,他要做的其实也很简单:

  帮着五省打赢之后的平叛战争就行。

  外战失利,平叛又惨遭失败,必然会让伊斯汗法的权威遭到沉重的打击,罗马同时再策动阿岚人内部的野心家们起事作乱,推波助澜,加速“天下大乱”局面的诞生,倒是面对那些一旦乱起来,对帝国后果更加严重的地方,就算万王之王再如何执着于北方的事务,也无力再与北地诸省死磕。

  这样的话叛乱的五省就正式形成了割据自治的局面,可以作为半独立的势力参与到阿岚内部的争斗之中,艾尔的血脉也能同时在这个帝国内部进行快速的扩张繁衍,直到彻底将皮囊之下的组成全都换成自己子嗣的那天。

  所以要解决的主要就是两点:

  一个是打赢平叛战争,另一个就是确保之后伊斯汗法不和北方死磕。

  前者嘛,在如今已经有了“马甲”的情况下,还是很好处理的。

  之前瑟索罗马作为一个贫魔之地,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状态,积贫积弱的地区,一个法师坐镇一国在外界都是一种类似天朝网友嘲笑村战、弹丸小国的谈资,突然冒出来一支庞大的能够击败阿岚顾问团,还能能帮助罗马人的军队以弱胜强的强悍法师团傻子都知道有问题。

  艾尔主动打出“五省叛乱”这张牌,就是为了合理的让自己的子嗣们在战争中展现实力做铺垫。

  一群野蛮人自然不可能有资本雇佣这么多法师;但是帝国内部有叛徒,在给他们提供支持,故意坑害这支由亲王率领,皇帝调令,可以视为皇权拥护者的北征大军,那就可以解释得通了。

  而既然,这个所谓的“阴谋势力”都已经有了如此强大的力量,可以无声无息的策动北地五省一朝易帜,还冒着背负“叛国”骂名的心理负担也要对抗中枢,背刺亲王。

  那么在这场叛乱中他们出动更强的力量,也很正常嘛。

  甚至艾尔都可以直接授意子嗣们,伪造出“所谓的罗马共和国实际上是叛乱者们暗中扶持,并控制的国家”,让北地五省公开“吞并”罗马,把罗马纳入到阿岚帝国的体系内,这样罗马军团出现在南方战场也就不用担心面临引蛮族入关、和外国勾结派出干涉军的指责了。

  连雇佣军的名义都不用留,直接就是阿岚自己人出兵造反,理直气壮,怎么了?

  有罗马的狂热凡人军团,加上子嗣们伪装成的“蛮族勇士”“阴谋势力暗中吸纳雇佣的法师部队”做支持,打赢伊斯汗法的平叛大军完全不成问题。

  哪怕万王之王再料敌从宽,也不可能预料到在他眼中的这个“根深蒂固,隐藏极深”的阴谋集团,本质上是一个外域异种控制下的,有着足以灭亡拜火者帝国,席卷整个伊尔世界的入侵势力。

  他就是把北征军团的规格增加十倍,出动两千、三千、四千名法师配上更加精锐的凡人部队北上,也绝对不是如今子嗣数量已经突破百万大关的四臂罗马人的一合之敌。

  感冒了

  撑不住了,请个假,明天好点的话正常更新

  难受,想起昨年十二月放开那次了,也是一样的,从头到脚不舒服

  第一二四:钦察(回来了)

  在黑色草原的遥远北疆。

  广袤无垠的疆土上寒冷和荒芜是这里的日常。

  名为“钦察”的大草原是一片在文明世界的眼中,和“荒地”没什么区别的冻土,只因这里产出的野蛮战士而出名。

  这里也曾是一片肥沃之土,那时的气候远不如今天寒冷,也诞生过许许多多辉煌的王国,南抵风暴海,东抵浩瀚洋,西部边疆恰恰是在如今克洛诺斯帝国和乌斯里夫沙皇国的东、南疆处。

  但如今这里却

第258章

只分散聚居着大量的库什干、乌果尔人部落,以及和人类数量大差不差的兽人。

  游牧和部落是这片广袤土地上的主流,不间断的低烈度冲突和不时一场大混战是这里的主流。

  这里同时也是乌斯里夫沙皇国挑选佣兵,组建凶悍的哥萨骑手的征兵场。

  沙皇的征兵官们根据国家的需要,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来到这里,对那些名义上向乌斯里夫沙皇纳贡的部落送去征兵令———实际上是一份份雇佣合同,开始招募产自草原的优质兵源,那些跟着乌斯里夫人离开这里的战士们会给家庭留下一份相对丰厚的开拔金,然后进入属于文明人的花花世界。

  很多人离开就意味着永别,但还是有更多人最终回到了这里,有的人一贫如洗,有的人则带着大包小包的战利品衣锦还乡,成为了部族的头面人物,从此可以安享晚年.......

  总的来说,虽然没有太大的外部压力,但因为太穷,以及同样也没有一个持续的稳定环境可以支持好好的发展,所以这片广袤土地上生存的人们还是很热衷于出卖自己的武力去换取优渥生活的。

  哪怕当一个最失败的,一辈子都没抢下来什么战利品的“失败哥萨”,至少他们也已经享受过了文明世界的生活水平,而在外界所积攒下来的见识也足以让他们不管选择回归草原,还是在外面做一个“文明人”都能......

  有的选。

  ......

  一支庞大的队伍正在向着北方行进着。

  紫红色的四臂凤凰旗在骑手的队伍中猎猎飘扬,绵延数十里。

  行毡、骑队、车队、大帐.......

  看起来像是一支庞大的游牧部族正举家搬迁,向北移动?

  那些满载财物的车马队极大的拖延着队伍的平均速度,在草原上,谁都不可能带着这样的一支队伍去打仗,哪怕是得胜之后战士们劫掠来了大量的战利品,也不会以如此方式大摇大摆的在开阔地上行进。

  这支来自南方的庞大队伍对外所使用的名义叫做“龙鹰汗庭”,在了解他们的人口中被简称为“紫帐游牧”,是艾尔派遣他的子嗣们在黑色草原上建立的分支,一个庞大的,兴起于钦察东方,尚少为这里本地人们所悉知的势力。

  之前提到过,塔尔塔洛斯大陆的草原、游牧者势力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区域,西边挨着繁荣界域,东边摸着浩瀚洋,中间段就是从瑟索北方到阿岚帝国东北部阿尔泰草原的这块。

  整体上是东西强中间弱———没存在感。

  西边的乌果尔人和库什干人,一个是历史悠久的本地土著,一个是被东大陆帝国西征的时候,一路撵过来迁移到此避祸的后来者,因为靠着繁荣界域的边,勉强也能“沐浴”些许文明的光泽,东边阿尔泰草原同理,又有靠海能够进行海洋贸易,交流的便利,虽然离正经国家的样子还是有太多差距,但好歹平均水平是上去了,只有瑟索北方黑色草原这一块,因为南边文明,以前的瑟索列国不怎么发达,不能“反哺”游牧的原因,一直小猫大猫两三支,最近几百年出过最强的大势力也就一个半人马王帐,不怎么被人关注。

第一二七章:阿尔达比勒(49)

  艾尔的子嗣们打着龙鹰汗庭的旗号发起东征,势力进入阿尔泰草原的时候,那些本地势力们一开始都不屑一顾,甚至对上他们派来“互通有无,亲善交流(内部渗透)”的使者都是羞辱或是驱赶了事。

  就是因为习惯了和南边的人打,好几百年前还被东边打,就是从来没有被西方打过的阿尔泰游牧们并不认为从“西边”来的这货新秀是什么有实力的家伙。

  结果就被龙鹰汗庭的紫帐武士一路撵到了东边浩瀚洋里去,其中有不少余党南逃避难,间接的加强了阿尔泰草原的南方,也即阿岚帝国的东北疆所面临的资源矛盾和游牧势力,导致近几年来阿岚帝国的东北疆面临的游牧压力徒然增大,许多牧民马贼抱团南下进行劫掠,巴克特里亚的王公们也有不安之势,让拜火者帝国一时间面临着来自东西北三个方向的压力.......

  这支来自南方的队伍其名义上的领袖是一个名叫阿巴斯的战将,他是艾尔的第......额。

  忘了第多少了。

  反正阿巴斯并非是一位孕育之子,而是曾经也在草原上叱咤风云的一名游牧头人,被艾尔的子嗣们击败俘虏后送去君士坦丁堡,获得无上荣幸,得艾尔亲自赋血转化来的子嗣。

  他以善战和对游牧的外交能力,在攻略草原的过程中不断增长地位,得到了“龙鹰汗”的重用。

  凯撒南归之后,庞大的,光是计算疆土的话,面积已经不下拜火者阿岚帝国的紫帐汗国明面上权力是由八位各自镇守一方的“执鞭亲王”共享,各自麾下都有着两三支常备万人队的军力,加上一贯的能征善战,已经足以震慑一切觊觎这个忽然

第259章

兴起的庞大国家的敌人。

  当然,这些制度也好头衔也罢,都是设立在一个“给外人看”的合理基础上,实际上根本不影响它的本质。

  不管是贵族共和也好还是军国奴隶制也罢,只要艾尔愿意,一点五十分罗马是共和之国一点五十一分他就是罗马万王之王,五十二分罗马奉行罗马法典五十三分罗马就宣布一切法律无效进入大伙想干嘛就干嘛的无政府主义都轻轻松松。

  就是他宣布以后罗马奉行圣婚,要迎娶自己的所有女儿都是子嗣们“哦”一声,就开始尽职尽责为父亲和姐妹操办婚礼.......

  阿巴斯就是这样一位“执鞭亲王”,他此次来的目的,是在东部钦察的“野外之地”,为罗马拉人。

  撒币。

  拉人。

  把那些乌斯里夫人反正也招不完的优质炮灰带到南方去,为他们开辟一条新赛道,试试阿岚人的花花世界和西边有何不同。

  第一二五:大可汗

  钦察草原在地理上被分为东西两部,越往东边的就越“野蛮”,因此东部钦察也被称为“野人部”,这里很穷,几乎还处于原始社会,看不到一点白塔光泽照耀之下,繁荣之世的影响,部落民们甚至很多还停留在石器时代。

  寒冷、野怪,以及部落之间为了生存资源展开的冲突让这里变成了一个原始的杀场,因为太过贫瘠,以至于乌斯里夫人的征兵官都少有往这光顾。

  作为大帝国的事务官僚,征兵官们在钦察上是如同天使一般的存在,那些部族头领,酋长们都会尽可能的用厚礼来款待他们,以希望自己的部族能够在合同上得到尽可能的优待。

  不管是纯洁的少女还是成熟有风韵的草原美人他们都不会吝啬,因为只要部族存在,那么女子终会再有,不管是自己长,还是出去抢,但和沙皇国签订的哥萨合同则关系着部族的未来。

  所以征兵官是个肥差,但东部钦察野地在文明人眼中实在是太过“荒凉”,如果说在西部钦察去那些大小部族中“做客”,和蛮族女人“钻帐篷”只是一句文明人的调笑话,实际上像在西部钦察,那些的乌果尔、库什干部族平均来说穷死穷,但也没穷到在文明人的传统观念中,游牧民除了牲畜和帐篷就什么都没有的地步。

  至少乌果尔的美人是闻名全大陆的,连和钦察草原交流较少的阿岚帝国都把乌果尔女奴当做优质货品。

  如果部族面临的外部局势比较稳定,有安全的定居点、固定的产出,那么整体虽然说不上富裕,但也不会差到吃不起饭的地步,未经开发,技术水平落后的钦察草原虽然在资源产出上或许不如西边的文明世界,但因为伊尔世界在农业产出和野外资源上的普遍丰裕,填饱肚子对大多数地区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即便是在草原。

  他们愿意以血换钱更多是因为穷,以及外出作为佣兵为乌斯里夫人或是其他什么文明势力服务,是一种能有效的为自己部族获取先进技术、外部财富的手段。

  毕竟人口在草原上永远是不缺的。

  但财富、装备这些就不一样。

  在西部钦察,征兵官们会在各部族中受到优待,但到了更加荒凉,原始的东部,那里更加无有秩序,也更穷。

  即便东部的“野人”部落愿意用最高的礼节来接待乌斯里夫的贵人,也拿不出什么像样的东西。

  他们对比西边的近亲来说,就真是穷的只剩下:牲畜、帐篷以及女人了。

  所以乌斯里夫人并不怎么喜欢往东边去,尽管那些东部的“野人”哥萨往往在作战中是比西部近亲们更好,更加勇猛,也更加凶残贪婪的兵源。

  他们大多是在漫长的冲突被驱逐到东部去的失败者,本就一穷二白的他们比西方部族更难以得到来自文明的产出,因此在封闭中落后,在落后中弱小,最终退化成彻头彻尾的野人势力,只待一个极好的机会,一位英明领袖出世集结队伍西征,重新在西部故土占下一块地盘来,重新建立起和“文明”的联系才能慢慢积累复起。

  阿巴斯的北上车队长途跋涉穿过了一段很长很长的无人区荒原,途中遇到本地人的次数屈指可数,甚至因为太过封闭,这里的蛮族连通用语都遗忘了许多,原本到哪都能用的通用语在他们口中说出来就变得晦涩难懂,类似于方言一样的东西。

  紫帐罗马人费了不少劲才和他们交流上,给他们送了点小礼物,然后表示南方崛起了一位大可汗(只有这样游牧人才更能理解),愿意招揽一切投奔他的战士,甚至可以带着妇孺老幼,大可汗已经南下征服了大片文明人的领土,只要愿意去的,就可以管吃管住划分草场。

  随后就看这些人是继续跟着还是回去了,这都无所谓,阿巴斯就是要他们把消息尽可能的在广袤的钦察草原上宣传出去,“东方可汗征兵”,这对钦察草原中居住的部族来说是从未有过的经历。

  历

第260章

史上不是没有东来者大举向西抵达钦察草原的经历,不过那都是阿尔泰崛起的军阀们带部西征,去劫掠钦察,作为侵略者而来,并且已经隔得很远了。

  只靠自己人的嘴和腿,阿巴斯要完成在钦察招兵,为瑟索罗马填充人口的任务就太慢了。

  所以从一开始,北上的车队就采取了“撒币”的战术。

  他庞大的,因为负担了太多物资极大影响了速度的车队满载着各种产自东、南方文明世界的货品,如果说是用来作为贸易的话,从阿岚跑到乌斯里夫,至少也能赚取超过五倍的利润。

  如果光以价值衡量的话,这些货物如果在基辅罗斯———乌斯里夫人于钦察西部建立的大城市出售,能够获得足以武装起输完大军的金钱收入。

  但这次罗马人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做生意,赚钱,而是半卖半送。

  阿巴斯带着队伍进入东部钦察之后,因为沿途的“乐善好施”,只要愿意留下部落记号,表明来历的,就至少也能免费带回能够驮满几匹马背的“礼物”回去,既有铁锅、锤镰斧锯这类生产工具,也有盐茶绸布,炼金药剂、刀枪剑戟弓弩盾斧.......

  然后以一个优惠的价格,用南方的货物换取钦察部族手中囤积的皮毛、矿产、奴隶等一切他们愿意拿出来交换的资源。

  阿巴斯的部队一路向西,浩浩荡荡的大车队在“荒凉”但实际上并不是真的“荒凉”的大草原上行进着,就像是黑夜里的明火一样,不断吸引着来自外界的注意。

  有很多部落民哪怕只是单纯的出于好奇,也多多少少会去和这样一支看起来多半并非来进行劫掠的队伍交流一番,随后就被“惊喜”砸昏了头。

  哪怕这些自称“紫帐罗马”的人另有图谋,至少送出去的礼物是实打实的到手了。

  阿巴斯的车队会对一应部落民表示欢迎对方前来进行贸易,同时告之其:

  大可汗崛起.......

  征服南国.......

  招募勇士,拖家带口不限,去了就分金分地.......

  这些消息。

  鼓动钦察东部的野人部族向东向南,如果他们不能理解,那就直接提出要和本地的部落签订一份“哥萨合同”,去为“大可汗”服务,这就浅显易懂了,他们祖先好几代都是干这个的。

  于是很多钦察人就欢欣鼓舞的按下了手印,在部族酋长和本地有名望的头人代表的见证下,他们领走了开拔金,同时也是安家费。

  过段时间之后他们完成了对家里的安置,便会集合起来,被紫帐罗马派人领着向东去,进入到那位“大可汗”的领地为其效力。

  至于被“骗”?

  部落民虽然穷,但也不是傻子,谁有理由撒这么多钱来骗他们这些一穷二白的野人?

  阿巴斯车队所载着的物资换成佣金,都已经足够在西部钦察拉走近十支万人团了,毕竟开拔给的定金只是一部分,后续还有额定的薪水和合法劫掠的收入。

第一二七章:阿尔达比勒(50)

  如此招摇又如此令人疯狂的财富不是没有引来过本地土著的觊觎,有十几个部落组成联军,打算袭击这支冒然闯入文明荒漠的车队,哪怕打不过,只要能抢到一点战利品也是血赚。

上一篇:灵笼:我从久川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