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的老婆是李秀宁 第230章

作者:天命杨昭

纵然是名动天下的杨昭,也在他之下。

但现在,杨昭以一场大胜,万丈光耀,令他自诩25辉煌的战绩,都黯然失色。

他岂能咽得下这口气。

“父王,看来我们得调整方略了,那杨贼听闻我们夺下长安,必定会去争夺潼关,我们现在首要目标,就是拿下潼关!”

李世民一跃而起,慨然进言。

李渊也从震惊中缓过神来,忙道:“二郎言之有理,只是那裴仁基一直持观望态度,几次招降都不肯,想要拿下潼关,只怕不易。”

李世民冷笑道:“裴仁基之所以骑墙观望,无非是不能判断,谁能得天下,如今父王夺取关中,已得当年秦汉帝业之资,裴仁基应该很清楚,将来这天下,必属父王!”

李世民口口声声要夺天下,全然不把皇座上,那小皇帝杨侑放在眼里。

“所以,儿请父皇速派一员能言善辩之士,前往潼关向裴仁基陈明利害,劝他归降。

儿同时也将率一路精兵,逼近潼关,以战促降,逼那裴仁基做出抉择。”

李世民献上了计策。

李渊沉吟片刻,欣然道:“好好好,就依二郎之计,速速去办。”

李世民领了兵符,告退而去。

同时,心腹大臣刘文静,也被派往潼关,前去说降。

一番命令之后,李渊才想起,皇座上还有个小皇帝在,自己多少得给人家点面子。

李渊便一拱手,愧然道:“事出突然,臣为大隋社稷,擅自作主,还请陛下恕罪。”

“晋王也是一心为国,朕岂会怪罪晋王,快快平身。”

杨侑心中纵有千般不爽,也不敢有丝毫表露,还得把李渊夸赞一番。

李渊眼中悄然掠过一丝冷笑。

他便直起身来,笑着宽慰道:“陛下莫忧,我儿世民,有韩信之能,他此番前去,定能为陛下拿下潼关。”

“朕相信,令郎的将才,十倍于杨昭,有晋王父子在,朕就高枕无忧了。”

杨侑假意宽慰,忙又把李渊父子,一番的恭喜赞许。

李渊哈哈一笑,举杯道:“诸位不必大惊小怪,来,我们满饮此杯,继续庆贺陛下登基。”

大殿上的气氛,旋即又恢复轻松愉悦。

潼关。

天光放亮之时,一支车队,沿着东去大道,缓缓驶近潼关。

“弓弩手就位,加强戒备!”

潼关城头上,响起一声女子的清喝。

那英姿绰约,冷艳淡漠的寒衣女将,手扶银枪,屹立在城头,远远打量着渐近的车队。

女将名叫裴翠翠,乃是裴仁基长女。

裴家世代将门,家中子将无论男女,皆自小习武,裴翠翠也不例外。

当年大隋军中本无女将,自玉面罗刹李秀宁横空出世,为天子亲封为都尉之后,不少将门虎女,便纷纷效仿,投身军中。

今日恰逢裴翠翠值守,负责潼关东城的防御。

她一声令下,守军们跟老鼠见了猫似的,忙不迭的纷纷为位,不敢有半分拖拉。

裴翠翠治军严酷,性情暴躁,稍有违背者,便会遭她鞭刑惩罚,士兵们心下畏她如虎,自然不敢不利索。

“前方车队,即刻停下,再敢上前一步,弓弩射杀!”

裴翠翠大声大喝,手中银枪一招,弓弩手已弯弓搭箭。

百余辆骡车,立刻停下,不敢再近前。

“将军莫要放箭,我们是郡中例行运送粮草的车队。”

裴翠翠的警惕心稍稍消减,银枪落下,示意弓弩手收起弓弩。

“派一队人出城,查验粮草,给我搜仔细了!”裴翠翠喝道。

城门打开,三十余名守军出城,前往查验。

裴家虽然拥兵自重,但名义上还忠于洛阳的大隋朝廷,故关上一应粮草军需,都就近由弘农郡提供。

今日这队粮车的出现,比往常虽提前了几日,却也没引起裴翠翠的过多疑心,她只需查验清楚,粮车中是否藏人,想混入潼关便是。

不多时,士兵回报,粮草并无异常,里边装都只是粮食,没有藏人。

裴翠翠这才放心,下令解除警戒,令将城门大开,放粮车入城。

片刻后,一辆辆的骡车,便陆陆续续的开进了潼关。

“长安来的那个刘文静,定是想劝说父帅归顺李家,也不知父帅打算如何决定,倘若父帅真是降了李家,那这百车粮草,应该就是洛阳朝廷,给我们最后的粮857草了……”

裴翠翠心下暗暗寻思,抬头望向了洛阳方向。

“人人都说,那位唐王是不世出的少年英雄,莫非他真有三头六臂,短短半年不到,就能从一介寒门,跃升成挟握天子的权臣?

最有意思的是,他还是曾是李家的女婿,连那唐字的爵位,都是抢自于李渊。

这个人,倒是很有意思。”

裴翠翠喃喃自语,一时失神。

就在这时,城门下忽然吵闹起来,打断了她的思绪。

“怎么回事?”裴翠翠喝问道。

“启禀将军,不知是怎么回事,有几辆粮车撞在一起,把城门给堵了。”

城门堵了?

裴翠翠秀眉一皱,不知为何,心中忽然有种莫名的不好预感。

“城外有大队骑兵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