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联荣光永存 第118章

作者:号角余音

重金属炮弹如雨般砸向前方,而一旦达到一个高度就像被锁定了般,一道道精准无比的光束从地平线上闪现,被高温汽化的炮弹弥漫成一团浓的化不开的黑雾从天上盖了下来,仅仅一轮齐射,最前线的苏军战士们就已经看不见自己前方是什么状况了。

但用不着看,因为地面的震颤不会骗人——罗曼诺夫中尉背着一个大管子和自己的战友们探出头向斜坡下看去。这个反斜面的阵地的下方已经被散布开的重金属云覆盖,而他们睁大眼睛仔细看着,等待着...

一群庞大的巨兽冲出烟幕,以无可匹敌的速度冲上斜坡!

反坦克地雷轰隆炸响,过量装药甚至能把突击级冲上天去。这样的场景大家都已经看过,无需赘言,但除非苏军能布置下长达一百公里的雷区,否则只是让巨兽冲锋的矛头略有磨损罢了。

这一点中尉同样清楚不过——“AT炮,放!”

以沙袋构筑的阵地反坦克炮先一步开火,点点星火在突击级的装甲上绽放。平射火炮或许是如今最实用,也是他们手头最重的武器,与坦克炮一样的120毫米口径发射的长杆穿甲弹进行着绝望的急速射。钨芯弹对装甲厚度难以计量的突击级有怎样的效果我也做过形容,正面的阻击效果甚至还不如地雷,他们的努力也只是为侧翼的部队迂回打击争取点时间...

“自由射击!突击级会从战壕上踩过去,在坑道里躲好了,然后我们向突击级后背发起攻击,明白?”

中尉卸下背在背上的大筒子——这些东西和他们的RPG不太一样,但也是9527部队所提供。以火箭筒打击突击级一直是步兵的主要工作,但中尉一开始对此也没有抱太大希望,毕竟坦克炮都难以击杀的东西,靠一根筒子还能翻天不成?

但赠送这批武器的人非常慷慨,几乎是要多少有多少,所以他们索性就在战壕里摆满了这玩意。“泰伯利亚”火箭筒是这东西的名字,罗曼诺夫并不知道这名字的意义是什么,他打量了一眼这根一米二长沉重的玩意——

一根漆成绿色的铁家伙,有一个简易瞄准器和扳机,然后就没有了任何其他零件,说明书上也说是一次性的玩意。中尉见识过9527部队的装备,那些精良,先进,高科技的味道一丁点都没有继承到这些筒子上,有的只是廉价,便宜和漫不经心。

这不难让他得出一个结论:9527的人根本就看不起我们,我们不可能拿到他们一样的装备,在他们眼里,自己这些人的价值和这些筒子一样,不过是消耗品。

这是个令人嫉妒的现实,中尉和他们打过交道,他无数次在内心呐喊——大家不都是一个战线的吗?这个世界怎么了,为什么有力量的人都不愿意分享,有实力的国家不愿意团结?如果大家都有9527部队那样的装备,或者这群人早一点出现,beta算什么?

莫斯科不会丢掉,欧洲亚洲也不会沦陷,30亿人也不会沦为beta口粮...这些回忆带来的痛苦更甚于他被咬断的手臂,但愤恨于事无补——就像身上铁架子般的外骨骼一样,从9527手缝里露出一点,就比他们自己手头的家伙还要好许多。上战场的人没什么可挑剔的,武器或许不行,但至少他们确实提供了实在的帮助。

突击级在爬坡,AT炮还没有停止射击,但在这样的速度下他们也打不了几发炮弹了。防线即将接敌,中尉命令一声,和士兵们一起从战壕里探出脑袋,将筒子延伸出去。

打开保险,并确保后方尾焰出口没有障碍,中尉眯起眼睛从瞄准器里看了一眼算是完成了这个步骤。对突击级这种怪物瞄准没有意义,而且中尉用过无数的筒子,一次性火箭筒不存在精度可言。

扣动扳机,尾焰喷出,步兵排里二十多发火箭弹脱膛而出,混迹在无数向突击级射击的火力里如此地不起眼。但没人注意到这些弹头在撞击目标前便自行解体,内里墨绿色的液体遇到空气便开始急速挥发,体积膨胀数百倍——

没有声音...因为爆炸的一瞬间士兵们便已经被这冲击夺取了听觉,气浪从爆心席卷而来,许多人被冲击波卷走,并再也不会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二十多发液态弹头的威力叠加到一起使得当量急剧提升,刹那间,一朵蘑菇云拔地而起!方圆五百里内的气压被提升到数以百万帕,冲击波摧毁了苏军前沿阵地的全部布置,但也把向阵地猛冲而来的突击级拍成肉饼,整个前锋的攻势都为止一滞。

罗曼诺夫顶着脑震荡从地上爬起来,手头依然拿着打空的筒子。而这时,他才看到其尾部贴的标签上有这么一句话——

“不适合近距离使用。”

PS:堪察加半岛彼得罗巴普洛夫斯克港口的地形我没有乱写,火山真实存在,但我也没有去过那里,所以....

昨天下午五点回家躺下,睡到了凌晨4点,放了大家鸽子,实在很不好意思。

第九十二章·诱导,伏击——反击前的准备(跨年免费故事集)

时间:2001年四月

现在,可以对MUV战场的局势做一个简明扼要的说明,破开混乱的战局带来的迷雾,为人联的计划做一次从头到尾的梳理。

首先,人联的目标从一开始就很明确——从beta巢穴获取零号/G元素的合成方式,这个目标优先级高于对当地人的援助,甚至说,援助当地人本身就是为这个目标服务的。单个虫洞能投放的人联部队还无法支撑独立攻破巢穴,且为了不被海量beta反推到虫洞,人联急需将当地人的武装整合在自己手上先打一场防守反击。

于是就有了前面如此纷繁复杂的多线战斗,它们每一场都代表了这场战斗其中的一个方面。让我们拿出勘察加的地图,你能清晰地看见这场仗到底该怎么个打法——

北方与西西伯利亚相连的土地上横亘着海德拉要塞群以及卫军第一远征团的全部部队,以及苏军大部分的重装甲集团,凭借着与虫洞极近的距离以及工业区源源不断提供的部队支持,发生在北方的战斗规模十倍于南方,但依然坚挺地屹立不倒,并注定成为反击最有力的支持。

而南方,狭长的海岸线与埃文斯克巢穴隔海相望数十里,成为了beta零散部队渡海进攻的最佳地点。精锐的机动部队被北方战线拖住无法进行有效阻击战,导致的结果便是半岛西面被上岸的beta全数攻破,孱弱的步兵部队虽被提前撤回东岸得以保留主力,但他们现在不过是困坐孤城,形势不可不谓之为危急。

但这不代表人联在勘察加的部署已经宣告失败——从地图上可以看出,勘察加中部由连绵起伏的山脉给阻断了东西两岸,这些山脉过去妨害了交通,但也减缓了beta攻击东海岸的速度。

李曾经对beta分析了三条优势——

1.光线级打断了人类炮兵与空军的脊梁。

2.相对的数量,每个巢穴每日增兵25W,全数都是可战斗力量,极为高效。

3.不依赖补给的战略机动力,150KM疾驰的突击级和匀速80KM行进的海量战车级远超一切非飞行器载具,让人类总是猝不及防。

“我们自然应该去想如何对敌军的优势进行对抗,但从另一个层面来说,战争的胜利更多取决于对敌人劣势的地方做针对性的突破,因为beta有三优,但也一样有三劣——”

1.beta各兵种虽分工明确,并形成高低搭配,但仍旧单调,它们进化新单位的速度非常缓慢,攻击方式仍然以近战为主。

2.如兽群迁徙般的攻击战略简单直白,只是一条道走到黑的思维留下了许多可操作空间。

3.它们是可以被引诱的。

总而言之,beta就是三板斧,突击级莽,战车级海冲,光线级压阵让你失去火力优势。但换句话说,只要你能挨过去战斗的胜利便唾手可得。

但这有那么容易做到吗?

就拿阿瓦查山隘口防线来说,这里就是个路口,高低差对以投射武器为主的人类是有利的,但beta却因为防线的独特布置正在源源不断将登陆勘察加的部队都集中在一起来冲这个路口,它们浩浩荡荡,在冰雪的土地上拍成了一条长队向苏军阵地猛冲过来——人类历史上何曾有过正面挡住如此数量beta的例子?

你beta180人口带光线级,冲苏军120人口的高地怎么可能会输!光线级骑脸了怎么输?就算苏军得到了人联支援来的一批锡拉装备,攻防上有了进步,但只要beta不分兵,集合高速的突击级向前猛冲,什么防线冲不破?

毕竟我李打仗从来都是靠的智力好吗,作为专业指挥官,这种局势我会看不懂?

一如李的判断,阿瓦查山防线的第一线阵地遭到沉重的打击——不过很讽刺,这不是来自beta,而是他们自己手头的武器,或者说,人联提供的武器。

泰伯利亚蒸汽弹,作为一种效能超越温压弹的武器,它的优点来自于液泰的自我挥发与爆速20倍于梯恩梯的可怕威力,也就是说,苏军士兵手头每一枚装药不过一公斤的液泰弹头挥发引爆后都足有数吨当量的威力,不考虑其他,就算是震也能震死最大号的beta。

它被人联选中成为援助项目的原因不仅在于它可怕的威力与廉价的价格,更是在于可以从源头上控制住武器技术的流出。因为被转化后的液泰不具备生长效力,保证了不对地球产生污染,而若无人联的技术还强行尝试破解,剧毒腐蚀的溶液一旦挥发,与氧气混合产生电离作用能把任何研究机构炸上天。

不过...人联在提供装备时虽然附带了说明书,但此时的前线士兵们明显是赶鸭子上架,把液泰弹当普通火箭筒一起使用,结果就是苏军前线战士们的防线被骤然升起的蘑菇云一起摧毁!

AT炮,掩体,工事,在冲击波下一起被扫了个干干净净。被超音速爆风卷走的人活着上天,然后c裸坠地,浑身的骨头也已经和衣服一样被粉碎——尽管罗曼诺夫中尉等人靠坑道逃过一劫,但瞬时的缺氧令他们眼冒金星,昏沉地不知道东南西北。

“战况确认...”

后方的观察哨里,前线指挥的少将迟迟无法放下望远镜,他目睹了全过程,他看到了前线的惨状,但更看到了在这场有类核爆的爆炸中,洪流般的beta突击级被削去了矛头丧失了冲击力。二十几枚叠加的液泰蒸汽弹虽然没能充分反应,但纯靠堆量的冲击波对突击级那些硬壳下的躯干就像拍豆腐似的。

“泰伯利亚,泰伯利亚?!”少将呢喃着,为这破坏力而震撼,但更多的是喜悦——对方早就说了,只要战斗需要,要多少提供多少!

“管它什么意思,有了这玩意...给我命令17团的人,全力死守!把这些超级炸弹全都给我用上!”

将军的命令伴随着唾沫星子一起喷到通讯兵脸上,而与这份命令相似的,苏军前线的多个战场也都发现了新武器的强悍,曾经势不可挡的突击撞上了泰伯利亚武器组成的铜墙铁壁,令整个指挥层都为此欢欣鼓舞。

而这一切状况也都通过嫁接的通讯网络到了李手上——此时的他正在彼得罗巴普洛夫斯克城的市政大厅,即苏军的前线总指挥部里对上了一大票苏军高级将领。

不同兵种,不同单位,但共同点是他们的元帅们似乎都已经人间蒸发,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素未谋面,看起来乳臭未干的青年站在讲台上,用一根长杆指着占据整个墙面的电子地图,向一大票中将上将做着战术讲解。

这和他们愿意与否无关,因为根据委员会的命令,战场的全部指挥权都落在了这个名为“李”的人身上,而他们来这里也不是自愿——在会议室的四周,站满了穿着黑色盔甲,全副武装的奇异士兵,他们警惕地注视着在场的每一名将军,而有些人已经猜到他们的“元帅们”都到哪里去了。

“所以,要挨过beta的三板斧,就需要从它们的这三个弱点着手。”

李放下教鞭,扳起手指一条条向他们做着解释,这其中的第一条从前线的战报就已经证实了,泰伯利亚蒸汽弹区域性的大面积杀伤效果超过了一切常规武器!其直射属性不怕光线级拦截,汽化爆炸也无视了突击级的硬壳,充分证明了针对性的新式武器能发挥多大的价值。

虽然使用不当可能会反噬自身,但此时满座的白发将军们的眼光已经超越“安全性”这样的小问题,他们已经开始积极地讨论如何在前线合理地使用这一武器,载具式,地雷式,以及包括组织机动突击队抵近射击来做到对beta数量的消耗。

换言之,过去本来鸡肋的步兵们,如今也能成为战斗的可靠力量!每一名士兵,只要死之前哪怕发射一枚,战线就能维持住!

李没有急着打断这些热烈的讨论,他看了一眼电子屏幕上的标题,等候着下一个问题。

“那么,总指挥阁下。”

终于,有人愿意放下面子承认李作为苏军指挥的地位了,也许还有些不情愿,但思路已经开始跟着李走了:

“在如今西海岸已经被beta占领的当下,你所提到的诱导,让beta分兵的战略,又该如何进行?”

“这依然是个技术上的问题,和新武器一样。”李如实道,他首先表明这是苏军目前所做不到的。

“对我的部队来说,我们把这个称之为‘风筝’战术,执行它有极高的要求,这是我们两军协同作战的一部分,我也很高兴告诉大家,一支精于此道的部队已经开赴前线了。”

似乎是为了验证李的话,突然,苏军的卫星图上捕捉到一个讯号,紧接着,一份份报告被送到了这个战情室——

“什么?”

苏联的将军们有些懵逼了,不少人站起身来看着文件反复询问:“什么叫‘beta分兵了’,什么时候?!”

---

“各单位,维持离地飞行高度,前后间隔十五米,等候我的指令。”

在已经被遗弃的半岛东岸,从雪地和针叶林的上空突然飞过十几个影子——他们的速度太快,以至于肉眼都还没有看清细节,不过可以确定的是飞过去的是属于人联的部队。

但这里严格意义上来说已经是沦陷区了,一支人联的部队,还是有能力乘坐高速悬浮摩托的精锐部队出现在beta的后方干嘛?包括他们是怎么穿越山脉,怎么躲过已经遍布这块土地的beta我们都一无所知,唯有——

刚才这支悬浮摩托飞过的那片针叶林,转眼就被一头头狂奔的巨兽给瞬间踏平!是突击级,数量众多的突击级紧紧跟在悬浮摩托的等离子尾气后面,就像追骨头的狗一样穷追不舍。而悬浮摩托三三两两组成了小队突然又散开,将这支突击级军团又分割成好几只更小的队列向各自不同的地方跑去。

“秃鹫A队报告卡尼菲克将军,我们已成功将数量在一千左右的beta诱导至海岸美军防线方向。”通讯里如此汇报道,末了,似乎考虑了一下他们又加了一句,“美军有能力歼灭这个集群,大概。”

“B队报告,沿西海岸各地部署的‘暗桩’开始遭到破坏,我们已经聚集了数量在三千左右的集群,是否允许发动‘地火’?”

“C队回报...”

一个个信号借由埋藏于西海岸地下的通讯暗桩进行传递,这些都是人联早在苏军向东撤退前便做好的部署,根据战略的规划,这些都是从防守转为反击的关键,而执行这一过程的就是值得依靠的黑色守望特种部队们。

而他们在做的是一项十分危险但又匹配他们身份的工作——引诱beta。

悬浮摩托将速度飙到了155KM/H,刚好比突击级快一点,但又不算多。矢量引擎喷射的离子流几乎就在烤炙他们后面那突击级的甲壳,二者互相竞争而又互相依靠——别笑,正是因为悬浮摩托离突击级近的要贴脸,才确保了随时可能出现的光线级不敢开火误伤友军。

而悬浮摩托的后座挂着一台探测雷达,beta们为这玩意着了魔,卡尼菲克只需要从战况激烈的阿瓦查山路口飞一圈,就成功带出了几千只远离苏军防线。而他的小队也一样如法炮制,人数不过几十的黑色守望们吊着好几万只beta在冰雪大地上狼奔豕突,并前往预定地点。

这项战术十分有效,但又十分危险,驾驶员必须准确保证与身边突击级的距离。可是在黑色守望部队的努力下,原本从各地集中起来向防线靠拢的beta突然成了没头苍蝇,追着黑色守望布下的诱饵在西海岸打转,令防线压力为之一轻。

“各单位注意,‘地火’即将启动,准备迎接冲击!”

当beta已经被引到了一个足够合适的地形,那么就像人联过去在月球做过的那样——

一道闪光划破苍穹,一轮新日冉冉升起,绽放出明亮的光华!这光如此闪耀,以至于全密封的载具表层的涂漆也瞬间碳化,驾驶员只有将速度提升到极限的300KM,但就算躲过了第一波的光辐射,后续的冲击波也已排山倒海之势向卡尼菲克追过来,直到后者一个过载十G的急转弯躲进一座小山。

核爆...大气百倍地加强了核爆的威力,人类最强的武器毫无保留地展现了它的力量,随着勘察加的大地上不断闪耀起太阳的光辉,一枚枚象征beta兵力的格子被判断歼灭,从指挥屏上消失。

战争的部署在不经意间完成,而后就像一盘国际象棋般,将对方引诱至自己的节奏,然后一枚枚吃掉对方的棋子,如此井然有序,仿佛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以我们的优势去对beta的劣势,针对特定的敌人做特定的安排,无论多大的困境也要争取将战争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会议室里,李丢下教鞭,直接将前线的景象通过屏幕放送到众人面前。

“正面以新式武器争取时间,而侧击部队尽可能地削减它们的数量,此消彼长间,我们也是时候做反击的准备了。”

PS:新年好!

各位,昨天我肯定是喝了假酒,一章虽然不足以表达我的歉意,但还请大家收下。

真是愧对大家的月票推荐

从11章前,从我发生动摇开始已经过了11章。

我这11章都写的是什么玩意,我自己都不敢看。

MUV篇形同灾难,各种意义上——我曾经对大家说过有大纲的,曾经有过...

原计划的一系列与本地人的互动,都没写,因为我已经涉政警告,某一章还被驳回修改了,一些计划被腰斩。

节奏打乱,无奈,只有不断写战争场面,一直在想办法怎么把故事圆回来。

心里真的害怕,看着大家不断地投月票打赏,更是感觉受之有愧。

让大家最近看了这么多低质量内容,号角真的很抱歉,更抱歉的是我难以保证什么,我不敢说明天就能回到正轨。

这本书写了如此漫长了,难道要倒毙半路吗,我不想。

第九十五章·暗区非暗

每周一思:“确保安全的唯一方式就是消灭你的对手,需知只要有一点可能,他们也会对你这么做。”

-

永恒静默号,前进一。

就算是舰船标准巡航速度,即比较第一宇宙速度的7.9KM/S,人联的太空战舰也足以在23分钟内绕月球一圈。当战争的空间上升到宇宙三维立体的层面,旧日的战术思路对时间的考量也失去了全部的效力,摆在月面远征军部队总指挥官奥利维亚将军面前的问题就是——

当舰队与地面部队相对速度差别如此之大的情况下,如何能确保两支军队都能协同作战?

这并不是让舰队减速的问题,庞大的太空战舰对于月球来说亦是相互重力吸引的“天体”,惯性就足以让二者彼此捕获。可眼下的情况是,深入暗区的地面部队不能缺少舰队的火力支援,而舰队也需要地面部队帮他打掉那些该死的光线级,让它们不要在舰船上开出更多的窟窿了!

“永恒静默号呼叫全军,我们绕月自转周期将至,一分钟后,战区支援任务由东方山脉号接手。”

那修长如龙王鲸的战争巨兽高居头顶,好似漫步于星辰。两百多米长的身躯以极低的姿态,极快的速度穿行过纷攘的战场,但士兵们抬头看过去也只能见到那闪亮的等离子引擎绽放的,如同第二轮太阳的光辉。

舰船在行进,但是它们是按照进攻矛头的指针做横向的机动,每23分钟绕月公转一周,每一次都能莅临四大战区各三分钟。为此,四艘船依次排开轮流交换战区,以达到每个战区总能得到一艘战舰的支援。

就像一个大风车在不断地旋转,舰队以这种方式与地面部队保持一致的进军速度,奥利维亚将军尚未对这一战术做出命名,就像人联对舰队的使用一样,一切都是重头开始。虽然无法在一个战场上集中全部的舰船,但狭窄的月面似乎也没有这个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