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尸不需要休息 第124章

作者:龙榆

“不过说实话,我感觉如果是我坐在他们那个位置上也会这么做,毕竟他们已经猜到了罗晋成有开启死刑的打算,借着机会拍拍马屁也是他们的生存之道,当然有些事不能明着说出来,所以他们只能推泼助澜根本不敢站出来表达观点。”

“以他们的聪明才智,不可能会留下太明显的把柄给人抓,发生这些到也正常,不过我觉得这个联邦科学院有点意思。”

联邦科学院虽然停止了对枪手的讨论,但是接着之前的文章,他们在继续宣传基因缺陷这个概念。

而且文章中隐隐约约的能感觉到,他们在暗戳戳的指责第四代基因改造药剂存在缺陷。

对这个沉寂了三十多年突然开始活跃起来的机构,江阳有些好奇。

特别是那个看起来好像智力有问题的院长。

可是看看现在这些新发布的文章,再结合这位院长是来自罗晋成本人的研究所,似乎又有点奇怪。

罗晋成会让一个傻子作为自己研究所的副所长吗?

必然不会。

那么这位院长到底在做什么呢?

江阳把联邦科学院最近几年发表的内容全部找了出来。

不算很多。

基本上每年也就是几篇文章,而且大部分内容都很水。

唯一一篇看起来有点价值的是去年六月,联邦科学院曾经发表文章,较为详细的统计了新人类自灾变纪元115年起,到如今一百年间发生的一些变化。

虽然是一篇统计性分析,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

但是联邦科学院最大的优势就是他们掌握着整个泛亚联邦的数据。

所以这篇长到令人发指,并没有多少浏览量文章的实际含金量相当高。

这篇文章观察的个体数量,覆盖了整个泛亚联邦十六个基地市。

他们每个统计周期都会在每座基地市选择十万新生儿进行跟踪观察统计。

观察周期以十年为单位。

时间最长的观测对象是灾变纪元115年出生的新生儿。

一百年的时间里,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经历了从生到死的全过程。

不过死亡的只是少数,现如今的新人类寿命在一百一十岁到一百二十岁之间,所以观察的结果只是他们从出生到老去的过程。

十年一次,一百年的时间里观测到的总人数在一千六百万人。

如此庞大的统计数据中江阳最关注的,是文章里面提到。

在过去的一百年时间里,新人类的身体素质增长速度在逐渐放缓,而各种先天性疾病的发病频率在缓慢增加。

文章并没有给出产生变化的原因。

但是结合现在联邦科学院发布的文章,江阳十分怀疑他们的最终目的,很有可能是要摒弃已经使用了一百多年的第四代基因改造药剂。

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孙海曾经问过他:“联邦这是要开启第五代药剂的研究?”

江阳当时也这么怀疑。

但是现在情况有点不同了。

莫名出现的金属改造人似乎让新人类面前出现了一条新的道路。

然而这条路最终通向何方,没有人清楚。

只是,联邦科学院在这个时刻突然指出基因缺陷问题,而且言语中的意思似乎在说明第四代基因改造药剂存在问题,这真的很难不让江阳产生怀疑。

现在世界环境正在快速的复苏,而就在这么关键的时间节点,他们准备放弃之前的基因改造路线?

眯着眼睛想了一会,江阳问周围的丧尸们:“你们谁有联邦科学院研究员的联系方式?打听一下联邦科学院现在在搞什么鬼?”

丧尸们摇摇头。

联邦科学院曾经有跟他们关系不错的研究员。

但是那些人已经死了很多年了。

现在的这一批研究员都是新一代的新人类。

以他们对丧尸的态度,根本不可能和他们有联系。

特别是现任院长后,联邦科学院已经开启了排队养老退休模式,除了特殊情况外基本是退休一个补招一个。

稀有的名额加上稳定的工作收入更是让这些岗位抢破了头,刚好最近这些年丧尸们的理论水平逐渐超过了联邦科学院,所以面对江阳的问题还真的没人能回答。

不过好在还是有一个丧尸思考了一下说到:“额,我倒是认识一个比较年轻的,我第六次读博士的时候他在联邦农业大学当研究员,研究原生作物的,就是从灾变年代留下来的那些传统农作物种子,后来听说是调动到联邦科学院工作,不过也好多年没联系了,不知道还在不在那边。”

江阳思考了一下说到:“打个电话问一下吧,对了,你说的那人叫什么名字?”

那丧尸也是想了一下才回答到:“刘子铭。”

旁边有丧尸突然开口问:“喝旺仔牛奶的那个?”

那丧尸翻了个白眼:“那个姓李好吧,我说的这人姓刘,三十二年前在联邦农业大学工作,但是那次我六个月就毕业了,他给我邮寄过毕业证书,当时聊了几句感觉他还挺喜欢搞研究的,追着我问了不少问题,不过好像我毕业那段时间他已经准备到联邦科学院去工作了,之后我们一直没联系过。”

他拿出手机,翻了好久才在通讯记录里面找到对方的名字。

拨通电话,可是一直到通话被挂断也没有人接听。

无奈的耸了耸肩膀:“看来这家伙也不愿意跟咱们丧尸联系,我还以为他那时候愿意给我寄快递是他能接受咱们。”

江阳摇了摇头:“那就没办法了,我再想想别的办法,总感觉联邦科学院这个新院长没憋什么好屁。”

丧尸们一哄而散继续施工,而江阳也想了一会后跟着他们一块去帮忙建设工业区了。

反正如果联邦科学院真的是准备帮罗晋成推动金属改造的话,自己早晚能见到大批量的成品。

至于结果如何,到时候再说呗。

他们不知道的是,刘子铭之所以没接电话,是因为此刻的联邦科学院,正在开会。

小王坐在最前排的位置忍受着从台上飞下来的唾沫。

有时候他真的想问问这位已经快一百岁的院长,为什么在讲话的时候仍旧这么有激情。

但是从自己入职这两年的经历来看,这位院长只在讲跟研究没关系的事情上才如此的激情澎湃。

而且很神奇的一点是,自己到现在也不知道这位院长到底是研究的什么东西。

管理联邦科学院的三十年时间里,这位院长每天都无所事事的在各个楼层办公室之间闲逛,并且破天荒的开始在科学院执行严格的考勤制度。

他最擅长的事情是悄无声息的走过来,看看谁在上班时间偷偷玩手机。

或者是用手机计时功能看看谁离开岗位的时间过长。

于是经过多年的管理,现在的联邦科学院变成了定时上下班,定时开饭休息,定时发放工资,定时安排退休的“好单位”。

他们唯一的工作,就是每当罗晋成的研究所送过来新的东西,立刻组织相关专业的人手对其功能、用法、维修保养方式进行试验和总结,最后形成一份完整的说明书交给联邦理事会办公室。

于是联邦科学院就开始有传言,说是这院长是在罗晋成的研究所里表现太差被踢出来的。

同时,包括小王在内的所有人也都明白。

原来泛亚联邦最前沿的科研机构,根本就不是联邦科学院而是罗晋成所在的一号基地市研究所。

那些新奇而梦幻的产品让他们每个人都会惊叹,同时对一号研究所充满向往。

可是到现在也没人知道到底怎么才能去那地方搞研究。

所以他们也只能一边羡慕,一边继续呆在联邦科学院里。

最开始发现这里的情况时小王也想过辞职。

可是当他把想法跟家里人说了之后,他老爸千里迢迢的来到了一号基地市。

在一间隔音很好不会被外人听见声音的酒店房间里。

老爸指着他的脑袋问:“你傻啊,你知道现在工作多难找?你知道我们上班赚钱多不容易?现在有了这么个好单位你还想辞职?我看你是上学上傻了。”

小王反驳说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科学家。

然后被老爸抽了一个大嘴巴。

“你以为你有多大本事?联邦离了你就不转了是吧?别傻了,你要真有本事推动联邦科技进步,你也不至于复读两年才考上大学,还要老师帮忙才能顺利毕业。”

那时候的小王也不是孩子了。

老爸毫不留情的直说:“你自己清楚你自己有多大的本事,你都这么大了,如果真想辞职那我绝对不拦你,但是有一点,你得想办法给我证明,你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或者像你说的,你能成为那什么科学家。”

小王说不出话。

陪老爸在一号基地市玩了两天把他送到回家的车上后,小王回到了联邦科学院,然后坦然的接受了自己将在这里每天上下班,只要不犯错就可以一直呆到退休的事实。

不过他到底还是没办法忍受如此枯燥的工作。

于是他开始学习。

虽然这位院长平时总会让他们学习罗晋成的材料,但是好在总理事长工作繁忙,并不会经常发一大堆材料下来。

空闲的时间里,小王就一直在联邦科学院的图书室和资料库里面翻找自己感兴趣的资料。

每天过着如同上学一样的生活。

学习之余他还会很认真的背诵罗晋成的那些材料。

并且在知识竞赛中拿了多次三等奖。

至于为什么是三等奖?

因为在现在的联邦科学院里,就算是竞赛,也要讲究个职务高低年龄大小。

所以哪怕他背的再好。

也只能拿到三等奖。

但是他也不生气,三等奖也有十几万的奖金,可以让自己本就很丰厚的工资更上一层楼。

而且按照现在这样的规矩下去,再过些年自己年龄上去了,就可以拿二等奖了。

等什么时候自己也有了头衔或者年龄到了大部分人都要管自己叫老师的时候。

那自己就可以拿一等奖。

背那些东西对他来说基本没什么难度,只要偶尔应付一下撰写人员编出来的新词语就好了。

坐在第一排的椅子上面,小王面无表情的听着院长讲话。

照例在痛骂了一顿那个枪手之后,院长喝了口水说起了第二件事:“我听说最近有不少人对院里的管理方式和政策不满啊,大家都是同事,有什么话可以当面说出来嘛,没必要偷偷躲在房间里念叨是吧?”

小王默默地吸了一口气目不转睛的盯着前方的地板。

他知道院长说的就是住在自己楼上的刘老师。

原本以为这都过去几天了也没见什么动静,应该是已经过去了。

谁知道院长竟然会在这个时候翻旧账。

就在他专心看地板花纹的时候,台上的院长话锋一转:“最近呢,咱们联邦科学院的新住宅楼也完工了,接下来我给大伙念一下这次分到房子的人员名单。”

小王下意识的抬起头,院长平静的看了他一眼然后盯着手里的名单。

“。。。刘子铭,102栋3单元6楼西。。。”

听到刘老师的名字时小王忍不住松了口气。

看来院长只是知道了刘老师醉酒后说的那些话,并没有真的生气只是在提醒他以后注意啊。

对这位住在自己楼上,平时又总在同一个办公室的同事,小王很好奇。

因为他曾经去厕所的时候,不小心在刘老师的桌子上看到过一份很厚的论文。

论文的题目是:【改善辐射土壤中营养成分水平以及增加原生作物扛辐射能力的具体方法】

那份论文只在刘老师的桌子上出现过一次,但是小王却记忆犹新。

因为如果那个题目说的是真的,文章真的给出了具体方案的话,那对联邦的粮食作物生产绝对有巨大帮助。

一直以来,联邦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使用的,都是罗晋成提供的一种可以产生淀粉的菌类。

这种东西生长周期很短而且繁殖能力惊人。

但是,它的单位产量很低,而且产出的淀粉质量也并不算高。

只是在目前的形势下,这是联邦种植最广泛也是技术最成熟的作物。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联邦只有这一种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