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尸不需要休息 第205章

作者:龙榆

这些资料落到了刘唐手里。

联邦科学院的食堂中,年轻人和几个中年人坐在一张桌子边吃饭。

就听见其中一个小声地说:“之前四代药剂基因组留下来的资料全都被刘院长扣下了,整整三十年,没人知道他手里有这东西。”

“也就没人注意过,其实之前基因组,还剩下了这么重要的一个实验没有完成。”

“再加上这么多年没开过任何实验,现在组里必须要从头开始翻找资料,而且大家也都手生的很,短时间内根本没办法重启实验。”

“好在我们下午联系到两个老前辈,四代药剂项目组仅剩的两位成员,他们就住在一号基地市疗养院里。”

“等明天我们过去问一问,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新的想法。”

同桌的人皱着眉头问:“那你们现在是倾向于哪边?院长那文章里面说的?”

之前说话的人沉默了好一会才开口说到:“组里的几个老研究员倾向于认为,虽然杨春梅没有解释那段基因的功能用处,但是他们主观上更愿意相信,那段基因并不是什么阴谋论或者有意放进去的。”

“是它本身就不稳定,但是,那绝对是当时四代药剂要解决某个重点问题的最优解,只是因为杨春梅组长自己生病,所以才导致了进一步研究停滞。”

“再加上刘院长耽误的这些年,没有继续研究不说,原定的第五代药剂至今连影子都没有。”

喝了一口汤润润嗓子,他又说:“从我个人的态度来说,我怀疑啊,当然只是怀疑,那段基因有没有可能是杨春梅组长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放进去的东西。”

看着周围几个人,包括最边缘的年轻人都在不解的看着自己。

他思考了一下解释到:“你们也知道,杨春梅组长大概率有着严重的精神疾病,而且根据我的了解,当初四代药剂组中不只是她,还有几个主力研究员也有着各种各样的精神问题。”

“所以我猜有没有这么一种可能,就是在他们的想法中,有精神问题的人才是正常的?”

坐在他对面的中年研究员愣了一下:“你的意思是?”

说话的人点点头说到:“在精神病眼中自己才是正常人,所以她参照自己和组里其他几个优秀研究员的基因编码,把那段会导致精神问题的片段,放进了改造药剂中,然后被药剂投放到了无数人的基因里。”

正在旁听的年轻人下意识的皱起眉头。

但是看了看说话人的身份,对方现在是新组建的人类基因组项目实验员,而且自己跟他也不是很熟,贸然反对不合适。

但他还是觉得,不应该是这样的。

杨春梅的精神问题好像是在第四代基因改造药剂全面推行后才有的。

而且这只是传言。

在官方的记载或者资料中从来没提到过她有精神疾病。

从杨春梅的个人履历来看,如果她真的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那她不可能一步步走到那个位置,担任第四代基因改造药剂项目组组长这么重要的职务。

最关键的一点证据就是。

年轻人相信,罗晋成不可能让一个精神病人出现在这个位置上。

果然,就在他怀疑的时候,说话的那人自己也摇了摇头:“不过我们的都是猜测,包括我在内,大家现在还是更倾向于认可那两个老研究员的看法。”

“杨春梅应该是知道那段基因的作用,甚至我们怀疑她也知道那段基因有缺陷,只是为了完成第四代基因改造药剂,所以她把那段基因编码放进去,如此才获得了成功。”

年轻人点点头,他也这么觉得。

说话的那人停顿了片刻后说:“而且她留下来的资料里面也确实提到了,让基因研究组成员不要停下脚步,要继续研制更完善,更实用,效果更优异的第五代基因改造药剂。”

突然有人冷笑着说到:“所以其实那个时候就已经有研制第五代药剂的构想了是吧?”

看周围的人把目光转移到自己身上,他耸了耸肩膀说到:“你们也知道我是机械组的,我可以告诉各位,全自动化万能生产装备研制计划,是灾变纪元102年提出的,但是直到现在,这个项目都没有确立。”

“而得益于刘院长三十年的努力,现在我们组里的人,已经没有能力进行研究了,就算是现在开始,我们恐怕也需要至少五年时间调整,再用六到八年的时间把相关人员聚拢起来。”

话题一旦谈到刘唐身上,气氛瞬间变得压抑起来。

研究员们低下头默默地开始吃饭,而已经吃的差不多的年轻人看着沉闷的气氛。

突然小声的说到:“我今天早上的时候,去给刘院长收拾过房间,我去的时候刚好看见他拎着行李,跟着邹虎院长离开了。”

这话一说完,周围的目光全部聚集了过来。

年轻人装作很紧张的说:“我不知道怎么回事,但是刘院长临走之前让我把他的休息室也打扫干净,我上午光是垃圾就清理出一大车,已经送到垃圾点烧掉了。”

沉默的中年人们看着彼此。

那个基因组的说到:“这么说起来确实,今天下午接到通知的时候,邹虎院长直接让我们去拿资料了,而且整个过程很顺利,实验室开始运行的时候也没看见刘院长,是邹虎院长自己拿了文件盖好章给我们的。”

其他几个中年人看了看彼此小声的说:“所以,他真的已经离职了啊?”

不需要回答,他们已经知道了答案。

然后,年轻人突然感觉周围的氛围轻松起来。

就在这种愉快的气氛中吃过饭,又去食堂外面的树林里抽了一会烟之后,年轻人这才回到了自己的宿舍。

一进门,就看见江阳正坐在自己的椅子上看着电脑屏幕。

“那个,你不去吃饭吗?”

听到他的声音,江阳笑着说:“正准备去,不过看到了一点有意思的东西。”

说完他站起身来,走过年轻人身边的时候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好好看看吧,我先出去了,有什么话后面再说吧。”

看着江阳就这么大大咧咧的打开房门出去,年轻人还是不放心的跟过去。

但是等他走到门口的时候,江阳的身影已经不见了。

深吸一口气。

经过上午和中午的沟通,他对这个神出鬼没的男人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

不过双方的沟通始终很克制。

既没有深入也没有停止,就是在平等的交流着各自对于联邦,对于联邦科学院,对于当前联邦上下的问题的看法和意见。

当然,随着交谈时间加长,年轻人能说出来的东西越来越少,更多的是在请教江阳对各种问题的看法。

看着空荡荡的走廊,他关上门回到了房间里,坐在椅子上看着电脑屏幕。

江阳已经贴心的把屏幕上的内容拉

到了最上方。

和中午一样,都是联邦科学院官网上发布的消息,作者同样是还顶着联邦科学院院长头衔的刘唐。

发布时间,七点整。

年轻人看向文章的题目:

《关于辐射能量对人类基因稳定度的影响,以及由第四代基因改造药剂缺陷而产生的思考》

题目很长。

内容更长。

整篇文章长达七百多页,在开头的部分就明确指出,这篇文章,写了十年才完成。

为了让大多数人能看懂文章内容,和中午的那篇不一样,这篇文章前面的十几页是用最通俗的语言解释了文章的内容。

后面的六百多页,则是对他这些解释的学术性论述。

太复杂的东西年轻人也看不懂,所以他主要浏览的就是前面这十几页。

不过滑动界面的时候他还是注意到了。

加载界面显示,自己进门的时候,江阳正在看的,是后面的学术论证部分,根本没有浏览最前面的内容。

所以那家伙连后面的学术报告也能看得懂?

疑惑中,年轻人开始浏览最前面的简单内容。

因为都是很通俗的语言,所以没有什么阅读障碍。

文章的意思是说,由于自然环境中的辐射能量存在,并且强度高穿透性强,早就已经是人们不可能避免的现实环境。

在过去的两百多年中,受到辐射能量影响,人类的基因一直在发生着变化。

作者认为这样的基因变化速度,甚至要超过千百万年来人类自然进化的基因变化速度。

也就是说,在他看来,过去的两百多年里新人类正在以天为单位进化,时刻被动改变着自己的基因。

那么为什么新人类还活着没有死去呢?

答案就是因为基因改造药剂。

这些药剂在新人类的基因片段中插入了很多稳定的片段,保证了新人类的基因不会出现崩溃。

但它们的功能仅限于此。

新人类还是在承受着基因变化的困扰,并且基因崩溃导致的各种疾病也层出不穷。

而第四代基因改造药剂的致命缺陷,导致了狂躁症高发。

同时随着时间推移,第四代药剂的效力正在减弱。

也因此造成了各种基因疾病,遗传疾病的发病率上涨。

作者说他以他作为联邦科学院院长的经历看,第五代基因改造药剂的研制遥遥无期。

所以他说:

新人类正在遭遇严重的基因危机。

在他的判断中,这场危机带来的危害,不亚于两百多年前的丧尸出现。

“辐射能量正在摧毁我们的基因,在过去的时间中,我们用药剂来保护自己,但是现在,原本的药剂正在失效,新药剂研发还未开始,新人类将要遭遇,新一次的毁灭危机。”

年轻人下意识的咽了口唾沫。

感觉嗓子有些不舒服后,又从旁边拿了杯水。

十几页的简单论述已经到了尾声。

在最后,文章的作者刘唐提出了一个新的畅想:

那就是研制一种新的,可以保护和维持人类基因稳定,或者是可以随时修复基因缺损的东西。

“并且,在过去的工作中,我已经见到了这个东西的样子,并且已经看到了它的实践结果和优秀效能。”

“但是作为一种新技术,现在它最大的难题就在于,还没有办法量产,而新人类的危机已经迫在眉睫。”

“我希望我还能参与到实验中,为新人类解决即将盗来的灭世危机。然而,我已经太老了,我的身体和精力,不再允许我站在实验室。”

十几页简述的最后一句是:“祝我们幸运。”

后面几百页全都是学术性论证,用以作为刘唐写下这些内容的论据和理论支撑。

年轻人没去看,因为他也看不懂。

他现在迫切的希望能有个人站出来告诉自己这些东西的真假。

但是!

以过去三十年,联邦科学院的状态。

现在真的有人能站出来告诉所有人这篇文章是否可信吗?

下意识的点开网络上的评论,年轻人的心沉到了谷底。

他不知道此刻理事会办公室早就已经乱作一团。

他不知道此刻联邦其他科研机构和高校,还在紧罗密布的准备实验室,验证中午的那篇文章。

他只是清楚地看到。

由于联邦的沉默,联邦科学院的沉默。

这篇署名是联邦科学院院长刘唐的文章,已经取得了大部分民众的信任。

看着评论中那些疑惑乃至于惊恐的评论。

在这个瞬间,年轻人只觉得自己好像被一盆冷水从头泼到了脚。

他颤抖着站起身来,从自己的柜子里面翻出来一盒拆开后没动过的烟。

点燃一根后坐回椅子上。

三十年。

过去的三十年里,联邦科学院被刘唐搅成了一团粥。

一团腐朽酸臭的粥。

而刘唐自己坐在那间宽敞的书房里,靠着从地面顶到天花板的论文和书籍,精心炮制出了这样的两篇文章,看起来是打算推广某项新技术。

但问题就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