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藩镇,但是在西欧 第159章

作者:阿斯顿发

第三百六十二章 法兰克没油水可捞了

送走了鲁本阿比,冯森原本想继续批改奏本,但却没了心思,他叫来韦循之,让他找出了先前做的计划表,再一次审查起来。

这次的多瑙河贸易商路,是冯森的核心计划之一。

主要就是因为西欧这边都是穷鬼,没油水可捞了。

此时西欧贵金属的缺乏,严重影响了冯森的三角贸易和经济实力,很多预定的计划都一拖再拖。

目前萨克森的主要产品,除了西不列颠公司弄出来的大宗商品贸易之外,利润最高的就是白纸和啤酒。

白纸的话,阿拔斯已经获得了大唐的造纸工匠,能够做出质量不差的纸张,况且阿拔斯兼有海运之利。

白纸市场,冯森肯定是挤不走阿拉伯商人的,白白给人家开拓市场了。

啤酒呢,和毛呢一个样子,虽然更贵,但毕竟走的是大宗交易的路线,运输成本太高,没赚头。

况且,为了获得条顿骑士团的名号,拉拢和罗马教会的关系,冯森已经将啤酒的配方让渡了出去,说不定到时候得和教宗大人玩价格战。

运输上的劣势,注定了冯森的多瑙河贸易,必须要走少而精的路线,那就意味着必定得是奢侈品贸易,这个时代的奢侈品,什么最值钱?

看看地中海上最贵的是什么商品就知道了。

对于平民,日常的货物是饱腹的粮食和保暖的衣物,对于贵族,日常的货物是丝绸,调味料和遮狐臭的香水。

冯森要出口到拜占庭的,主要分为两类,以香水为拳头产品的薄荷精油、香囊、刺绣,以酱油为拳头产品的铁锅、黄油等。

以香水为例,一瓶香水的成本在一金币左右,而香囊的成本则在一个半索里达左右,卖出去,就是十倍乃至九倍的利润。

从拜占庭购买原材料和来自东亚中亚的商品,原材料如麝香、小茴香等香料留下,配合各种本地的鲜花来制作香水。

然后转卖回去,一来一去,被圣索菲亚大教堂和朝圣所吸走的贵金属硬通货,就会再一次流回冯森的手上。

以目前的香水工坊的产量,月产大概100瓶,去掉那些运输和各种方面的因素,每瓶的利润大约在7个索里达,那么每月就是700索里达的收入,每年就是8400索里达。

但这可不是冯森的极限,按照目前香水工坊的速度,每年大概能增产50到100瓶,如果不是香水工艺需要精细操作工,这个产量还能上升。

而且香水和香囊这种奢侈品,不管是阿拔斯的阿拉伯人,还是拜占庭的希腊贵族,都有需求,在质量碾压的情况下,赛里斯香囊,绝对是卖方市场。

在理想情况下,以目前的拜占庭和阿拉伯市场需求,到第三年,就能够达到25000索里达的收入。

说来可笑,卖给平民的毛呢量是香水的十倍百倍,贩卖了快三年,才堪堪达到2万索里达收入,而卖给贵族的香水,既不能饱腹又不能取暖,每年几百瓶的量,却能换来25000索里达的净收入。

除了坑拜占庭和阿拔斯冤大头钱的香水,冯森还能借此当一下二道贩子,比如各种蚕丝,他就没法自己生产。

冯森倒是想在萨克森养蚕,可难民们带来的蚕,基本都在短短几天内迅速病死,想要抢救都来不及。

刺绣在欧洲同样属于高档衣物,价值颇高,那些长安难民中,有不少非常厉害的给官府乃至皇室做工的绣娘,但冯森是空有人才却没有原材料。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通过这条多瑙河贸易路线,进口蚕丝,在汉堡制作高档衣物和刺绣,挂上赛里斯的牌子,卖到法兰克内地去,岂不美哉?

只是,多瑙河这条贸易路线,分为好几段,每一段都有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一段在波西米亚境内,可能遭受摩拉维亚或者索布人的侵扰。

第二段位于多瑙河上游,容易被阿瓦尔人干扰。

第三段位于多瑙河下游,巴尔干地区,这个容易被保加尔人干涉。

三道关口一卡,多大的利润都卡没了。

所以,为了商路的通畅,冯森必须得依次解决索布人和摩拉维亚人,这还算简单的,阿瓦尔人现在有哫罕部落,以后还能趁查理攻打阿瓦尔的东风。

就是这保加尔人,冯森实在是鞭长莫及,历史上的保加尔人的骚乱,直到伊琳娜去世都没解决,那要么只能等征服阿瓦尔人后,让哫罕组织一次战争,干掉保加尔人,要么就只能和他们合作了。

不过目前香水贸易的名气还不大,起码两三年内,这些人都不会来找麻烦。

在这条贸易路线铺设到君堡后,还要面临另一个问题,那就是销售渠道的问题。

君士坦丁堡本地的行会和商人可不是好惹的,所以不可避免地要和本地人合作。

目前深受伊琳娜女皇器重的塔拉西奥斯当然是一个选择,但他太代表官方了。

冯森需要的,是一个更加独立,更加渴望权势,更加有未来潜力的人合作。

于是,在博莱努斯出发前,冯森给了他一个名字:“尼基弗鲁斯”。

冯森敢说,这是一项回报非常高的投资,如果他没记错的话,他应该还在安纳托利亚的军队中任职。

作为一个最地道(真)的老安纳托利亚,说不定移民来汉堡的安纳托利亚难民中,还有这位未来皇帝的亲戚呢。

打开了这条商路,经济上带来的收入倒在其次,最重要的是政治上的收入。

要知道,此时西欧经济凋敝,得不到发展除了宗教因素,最重要的,就是货币流失造成的恶性循环。

缺乏贵金属货币的主要原因,就是阿拉伯人与拜占庭人控制了地中海,这是根本矛盾。

冯森虽然没法打通海上贸易,难道还打不通陆上的吗?

只要多瑙河贸易能走通,如此作为西欧大庄园上的一个缺口,带来的政治收益,将远高于经济收益。

要知道,后世的维也纳与奥地利就是靠着这条贸易线发展起来的。

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条贸易线上的利益,足以使沿线的贵族拧成一股绳。

要是别人,比如海德森公爵,恐怕还真没法这么玩。

但在萨克森境内,冯森拥有全权,他可以自己给自己颁发特许令来垄断香水贸易。

当然,情商还是要的,这些香水和收益,查理得有一份。

合上计划书,冯森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了好久,这才站起身对韦循之说:“走,我们去看看八旗。”

第三百六十三章 冯森表示,这纯属诬蔑!

“……到了近前,那人手里拿了木盾,可不能抽腰刀去砍,就算用刀去砍,也得记着,出七分力,留三分力,切不可砍透了。”小汉斯坐在青草地上,周围围了一圈的旗丁和包衣,既有阿伦斯堡千户所的,也有施塔德千户所的,还有马格德堡千户所的。

“韩老大,这又是为何啊?”一个旗丁问道。

小汉斯现在可是今非昔比了,此时的小汉斯已经是阿伦斯堡的权千户镇守了,还被赐姓了一个韩字。

说来也巧,他先是之前在欧波里特之战中砍了几颗脑袋,后来又在维莱蒂之战中先登,功劳勉强够了。

小汉斯本来是想脱旗入府的,但正巧阿伦斯堡的雷普千户镇守,被调到了德绍去接替了阿布,着手组建一个新的法兰克千户。

至于阿布本人,被冯森撺掇着去劫掠麦西亚了,由于阿布的治理才能不高,德绍千户所是诸多千户所里战斗力最差的,正好让雷普去雷……整治整治。

既然八旗内有地方升职,小汉斯便没去府兵那边,最终以老汉堡的身份,拿下了这个权千户的位子。

毕竟他现在去府兵,那得从头干起。

要是千户镇守职位入府,可是带一个勋位的而且有带兵的权力,更好晋升,他当然选择后者。

满面胡须的韩斯(小汉斯)哈哈一笑,从一旁的地上捡起一块临时制作的软木盾:“我给大家演示一下,你们就明白了,有谁愿意来的?”

“我。”比约恩立刻举起了手,之前那个在夏营被冯汉思打得嗷嗷直叫的少年,今年也十七岁了。

他的脸上长出了粗短的胡须,原先稚嫩的脸更是粗糙了不少,身高来到了一米七五左右,在这个时代,算是高的了。

在先前的图林根之战中,比约恩阵斩两人,攒够了功劳,便从旗人余丁升为了旗丁。

按照旗人余丁抬旗不得在本卫所的原则,比约恩被调到了北萨克森卫所的施塔德千户所。

原先的施塔德千户所牛之颢(迪克)被调去了维莱蒂当南维莱蒂卫将了,新任的施塔德千户镇守是阿布的儿子英玉,他是以先登之功从德绍千户所升上来的。

在其余几个旗丁的吆喝叫好下,比约恩上了台,他手持腰刀,腰腹缩紧,先是缓步上前,然后对准旗丁大汉的盾牌猛地劈下。

木屑横飞,刀刃甚至深入盾牌一掌深。

韩斯却是不慌不忙,轻哼一声,盾牌随手臂一拧,插入盾牌的刀刃也跟着反拧起来,连带比约恩的身体跟着一起向一边偏转。

比约恩右脚前踩,想要拔出腰刀,韩斯依旧轻松写意,左手手臂内靠,盾牌便倾斜,利用缺口和力矩又一次夹住了少年的刀,下一秒,他伸脚一踢,正中比约恩胸口。

比约恩原本就在这一拧一拽中失去了身体平衡,这一脚更是直接叫他重心不稳,身体倾倒。

但毕竟是生死场走过一遭的,比约恩反应迅速,右手在地上一撑,猛地一滚,再一次站起了身。

略带诧异地看了一眼这个少年,韩斯对下面的旗丁们笑道:“看到了吗?这要是在战场上,第一下你身体跟着偏转的时候,就已经是两把短矛加一柄斧头送过来了。

此外,这种情况下抽刀不是什么好主意,最好的方式是松手后退,你的火伴会保护你,而后方第二排的士兵也会及时填补你的空位。

你到第三排第四排后,负责携带备用兵器的后勤兵会把武器送上,实在不行,你随便找个人借一把副手武器,绝对比你突然暴毙然后露出缺口强。”

“原来如此。”

“还有这事?”

“韩老五,那你倒是说说,不用腰刀,用什么呢?”一个旗丁问道。

“长斧能勾住盾牌啊,长枪能从缝隙里刺进去啊,要是那些府兵老爷,还会用铁骨朵荡开,或者用枪花诱开。”

说到这,韩斯由衷地感叹了一声,“更有甚者,便是不管不顾,合身撞上去,那盾竟然挡不住。

而大帅更是如魔神一般,一柄陌刀一把狼牙棒,所到之处,管你什么盾牌重甲,通通就跟纸糊的一样。”

“嘿,这倒是实话,当年我和节帅打西格弗雷德的时候,你们是没看着啊,节帅手臂上那么长的一条刀痕,眨个眼的功夫就结痂了,再过个七八天,那手臂就淡淡的一条疤痕,你不仔细看都看不出来。”

“我可是亲眼所见,打欧波里特叛军的时候,节帅一个人手持陌刀,一个人就把那些文德人杀了对穿,那人头就跟波浪一样在大帅身后滚。”

“恐怖如斯!恐怖如斯!”

“犹如天父降神子,真是人间太岁神啊。”

看着好好的战术总结和战史讨论变成了对自己的个人赞扬大会,冯森真是哭笑不得。

自从发现八旗中天天鞭打自己的伪旗士道盛行后,冯森就开始注重这批旗丁的精神文明建设。

除了让这些旗丁每隔一段时间在一起讨论战史和战术外,还弄出了一个流动说书人,每隔一段时间便去各个地方说冯森版的《三国记》,算是把那些八旗内的骚动给压了下去。

不过这也带来了一个副作用,这些八旗开始搞起了拜关公以及对冯森本人的崇拜,但冯森乐见其成,只要没出乱子,他都能接受,更何况这还是好的方面。

不过现在这个场面让他到底有些脸红。

“还是看看远处的训练的旗丁子弟吧。”

“喏。”吕仁恭·休厄德马上领着冯森朝另一边走去。

在一个小池塘边,是一个大校场,近百名大小青少年正在池塘边训练。

“一,二,一,二。”

号子整齐,在教官的教训声中,新一届的旗丁子弟们排着整齐的队形,在烈日下沿着校场跑步。

另一边,一些脑袋转不过来弯的旗丁子弟还在练队形和左右转,教官们手持木棍,哪边转错了,就打哪边的屁股。

这些旗丁少年们更是有不少都被打哭了,基本都是一边哭一边练,甚至还有想逃跑的,但没有用,教官会给他拎回来,绑在特制的十字架上,继续练队列和左右转。

当年的教官很多都是孩儿军,而现在却不是了。

当年汉堡学堂第一批的孩儿军基本都毕业了,有的进了军中当孔目官,有的入了幕府当小吏,有的则进了聂隐娘的锦衣署,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这段时间以来,聂隐娘的锦衣署主外,李宝镜的审计署察内,他们手下的官吏,基本都是这群曾经的孩儿军。

他们大多孤儿出身,自小就跟着老兵和冯森身边,一起学习一起长大,忠诚度比普通官吏要高得多,手段也铁血得多,甚至有人给审计署的十三名孩儿军官吏起了个“十三太保”的外号,真是不知所云。

第三百六十四章 军机处与折冲府

莱纳河的河水翻滚向前,蜻蜓在河面上掠过,惊走一团河鲈,蔚蓝的群山送来一阵清爽的风,钻入行人的衣领中。

碧玉般的草地上,铺上了一层娇艳的鲜花地毯,星点白的银莲花,粉红色的野蔷薇,依靠在她们身边,几朵紫色的野苜宿同样在炽阳下散发着清雅的花香。

如果有一位诗人在此,恐怕要作上不少好诗,再有多愁善感的,恐怕还得葬一葬花。

只可惜,在此处美景休息的,却是一群骑着马的大老粗,别说好好赏花赏景了,直接大脚踏花乃至随地吐痰的都有。

七八个府兵们牵着马,在折冲校尉史敬奉的带领,随处找了个凉快地,就着凉水,便开始吃起午饭。

府兵们随处找了个空地,各自坐下,解开了头上的抹额,各自掏出了毛巾和水囊,擦汗的擦汗,喝水的喝水。

解开前襟,府兵露出了满是胸毛的胸口,任由穿林的凉风路过他的皮肤,缓解燥热的血肉。

他们现在的位置是汉诺威的官道,这些武夫都来自萨尔茨吉特折冲府,这次是来汉诺威,是为了采买一些物什和奴隶。

作为府兵,这些人大部分都是黑发黑眼,其中唯一一个不是金发的,估计便是布厄了,现在他的名字叫步厄。

在立下了足够的功勋后,布厄在升职与府兵间,选择了府兵,在一年的府前效力后,步厄成功通过了考核,正式成为了府兵的一员。

这时的大唐胡人不少,这些汉人府兵们虽然对布厄有些隔阂,但不至于歧视或孤立。

“史校尉,还有多久才到汉威啊?咱们从铁岭出发,快有两个时辰了吧?”步厄用毛巾擦着腋下的汗水,“天倒是不热,就是这阳光太烈了。”

由于萨尔茨吉特名字太拗口,加之本地有山又产铁,府兵们干脆给起了一个铁岭的名字,而汉威就是汉诺威,基于同样原因改的名字。

就着清水啃着麦饼,史敬奉头也不抬:“还有三个多小时的路,这阳光不算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