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仇敌成了我的道侣 第127章

作者:蓝薬

  原来他的师傅,不知在多久之前,便批修了寅剑山的剑谱,只为了让他能好好练活人剑。

  陈易吸了一口气,把剑谱牢牢收好,对周依棠又多了些愧疚。

  周依棠不去看他,而是推开了厅堂大门,鼻尖微动,嗅到了什么气味。

  剑甲面色微寒,怀疑地扫了陈易一眼,后者却跟没事人一样,大大方方地站在那里,还耸了耸肩。

  她思虑一会,毫无顾忌地走向了卧房。

  殷听雪卧在床上,琼鼻随呼吸一抬一缩,睡得正熟,而周依棠却毫不客气地摇醒了她。

  “他有没有练剑?”

  独臂女子径直问。

  “有…有…”

  殷听雪半梦半醒,迷迷糊糊道:

  “练了三四个时辰呢。”

  说完,她又阖上了眼睛,睡了过去。

  周依棠安下心来,看来这逆徒不是做做样子给她看,而是真的有在练剑。

  那气味…不过是练剑之余的享受……他正值青壮,长时间枯燥无味地练剑,偶尔享受些也正常。

  想到这里,她对方才的怀疑,多了一丝愧疚。

  …………………………

  吃过晚饭,晚上简简单单把殷听雪欺负了一回后,陈易便穿好了一袭黑色长衫,戴上了护臂,背上了剑,携好了刀。

  周依棠给的那本剑法是她特意改良过的,格外适合陈易,于是他毫不犹豫地便把五十年真气注入其中。

  而真气所余,仅剩三十年。

  不过,真元倒有三枚。

  两枚是在地宫从太华神女身上得来的,而一枚则是来自于连日连夜地欺负殷听雪。

  想到这里,陈易转过脸,含笑捏了捏小狐狸的脸蛋。

  后者睡得很死,看来今天累坏了。

  “过两天真带你去银台寺,明白吗?安分点。”

  陈易小声说着,摸了摸她的脑袋。

  比起说给她听,更像是说给自己听。

  推门而出,陈易踏出庭院,扫了眼如墨的夜色。

  再过四日,自己就要将名字写上春秋名册,眼下得趁着这段时间,赶紧办完合欢宗的事,寻到肉身舍利汤的来历。

  自己记得没错的话,这个时间点,合欢宗应该被多方暗中灭门了。

  “要出京城,到京畿之地得多加小心。”

  陈易自语一句,深吸一气。

  安南王如今大军驻扎于京城外六十里,虽有退走意向,但还未全然退走,只是走了一些精锐,而陈易不相信,一介驻扎南疆,与魔教等多方势力勾结的异姓王,手底下会没有五品以上的高手。

  简简单单带了个斗笠,陈易运起轻功,踏出了京城。

  ………………………

  阵阵冬雨洒落在京城城头,约莫十来位锦衣卫骑着马,由一位面容硬朗的武夫领在最前头,他背负一把大环斩马刀,透着凛冽血气,俨然是从尸山血海里走出的人。

  合欢宗的案子已经上报到了止戈司,于是宫里调拨锦衣卫,随着止戈司之人前往京畿之地调查。

  跟在一众锦衣卫身后,骑着马,闵宁心绪复杂。

  马一步步地往前走着,蹄声震震,闵宁脑子里面想着陈易,夜色下,愈发心不在焉。

  如今姐姐想必已然惹到了他,待时间一空,明天,或许后天,恐怕他就要去找姐姐算账,闵宁并不愿意看到这事,她和陈易还有过约定,可是…她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而今日下午本来准备寻他,只要求到他原谅,她甚至做好了慷慨赴义的准备,只是她怎么没想到,那个人竟然如此…不知廉耻!

  一气之下,她便转身离去。

  “唉…”

  闵宁叹了口气,有些后悔那时离开,以他的性子,或许她受的屈辱越多,他就越容易放过姐姐,可她始终有些…跨不过心里那道坎。

  那道坎无形,横隔在二人之间,闵宁也不确定是什么,有那道坎在,别说是少侠受辱,恐怕献身也难。

  可不献身的话,又该…如何是好?

  闵宁不由轻咬牙关。

  “闵千户。”

  前头忽然传来声音,闵宁抬头一看,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最前头的背着斩马刀的武夫。

  闵宁头一次听过此人的名声,还是从爷爷口中,天下刀客何其之多,可用斩马刀的少之又少,原因在于斩马刀乃是沙场兵器,单打独斗、巷战厮杀远没有一般阔刀好用,然而此人就是以一把斩马刀,在二十六年前名震西晋京城。

  此人名为仇罡,曾以一柄斩马刀入西晋,连败西晋潜龙榜前十上的三位六品高手,最后甚至曾与当时尚未登天下武榜的断剑客交手,与断剑客过了三招而落败,并此生引以为豪。

  哪怕当时的断剑客仍未成名,仇罡能与之过上三招,可见底蕴不低,而此人无论是放在哪里,都是一方枭雄豪杰。

  如今他效力于大虞止戈司,官居止戈司丞,至于其武道境界,传言其自名入春秋名册后便几无长进,闵宁估计他在四五之间。

  许多高手,入名册前还是武道一往无前,而一入名册之后,便如陷泥沼,止步不停,原因无他,名册的限制太大,入了名册,便受天家制约,如无天家诏令,不得擅自杀人。

  所以江湖之人,对于春秋名册,素来是又怕又敬。

  “仇大人,请问何事?”

  闵宁问道。

  仇罡扫了她一眼,沉声问:

  “听说你与那立有救驾大功的陈千户相熟?”

  “人尽皆知,不知仇大人何出此问?”

  闵宁疑惑道。

  “因为,”

  仇罡顿了顿,闪过一抹厉色,

  “我与被他所杀的白柳刀游胥相熟。”

第138章 菩萨剑

  夜色如墨,笼罩着整片京畿之地,城内宵禁,已然近乎全然暗淡了下去,城外却不尽然。

  闵宁骑着马,远远便看见一处豪华客栈,此地离合欢宗山门不过半里路程,勿用客栈内却灯火通明,人影密切。

  仇罡在最前,待接近勿用客栈还有三十来丈时,道:

  “下马。”

  锦衣卫们面面相觑,但还是照做,闵宁旋即下马,下意识将手放在绣春刀上,以备随时拔刀出鞘。

  闵宁抬头去看客栈招牌——勿用客栈,立即意识到这勿用客栈如今是勿用楼的产业,其前身本就在京畿一带赫赫有名,后面被勿用楼所收购,而因其靠近合欢宗山门的缘故,客栈内也是留宿过不知多少武林高手。

  合欢宗一个小小二流门派,能够名动天下,靠的自然不是武艺,谁人不知,合欢宗曾大搞皮肉生意,以白骨皮肉布施大虞天下高手?

  而在大虞内,合欢宗这近似邪派的宗门,之所以一直未被清剿,一是因官府担心清剿之后,引得中原武林口诛笔伐,二是因合欢宗自壮大之后一直安分守己,其麾下田庄不仅上下打点,还给国库缴纳了不少贡税。

  只是如今覆灭合欢宗的,似乎并非中原武林,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寅剑山的唐峰主绝对不是合欢宗覆灭的幕后黑手。

  仇罡在前路带队,闵宁等一众锦衣卫紧随其后,众人皆是锦衣卫中的好手,都是八品以上的功夫,一群人来到勿用客栈外面,闵宁往其中一看,里头装饰繁复、屏风清丽、偌大的勿用客栈,桌桌椅椅都坐满了人。

  西域僧团、山林武夫、青年侠侣、丐帮高手、寅剑山门人…勿用客栈里面齐聚五湖四海之人,可谓应有尽有,勿用客栈内不乏推杯换盏、称兄道弟,但气氛仍旧冷峻沉闷。

  闵宁吸了一口气,她惊愕地发现,自己的能耐,在这一众高手齐聚的勿用客栈里,委实有些不够看。

  仇罡扫了眼勿用客栈内,带着众人踏入其中。

  落座之后,闵宁稍加打听,才明白这江湖中人来此地勿用客栈,所求各异,但终归还是合欢宗,能齐聚五湖四海江湖人的,不过三种事——比武大会、武林秘籍、神兵利器。

  而合欢宗,据说凭借着其与西域若有若无的联系,意外寻得了与当今天下第一真天人齐名的“菩萨剑”无相禅师的法衣。

  昔年江湖之上,曾有二十年时间,有两人在天下南北各立天下第一,而菩萨剑无相禅师,正是北边与真天人许齐并肩而立的武道顶峰。

  二十年时间,两人只有一次交手,战于真武山之巅,无人知道具体结果如何,只知亲自主持此战的真武山掌教曾言:两人皆是半步登顶。

  只可惜十年前,无相禅师突然消失于江湖,不知所踪,江湖上无数高手寻觅其踪迹,众说纷纭,其中最为可信的,便是他已去了天竺灵山,拜于佛祖门下。

  “那法衣上,我听说记载着无量无相功,正是菩萨剑的成名功法。”

  “可不是嘛,不然合欢宗为什么要被灭门?”

  “菩萨剑真与那许齐并为天下第一,许齐可是曾在当阳湖大败那剑魔吴不逾啊!”

  “你个后生真真不懂那时江湖的风光,就跟你说句话吧:一天人一菩萨,南北分半壁,一断剑一无剑,东西不合一。后面两个,指的是断剑客和寅剑山剑甲,你应该听过,而前两个,正是真天人和菩萨剑。”

  “风雨阁出了大笔悬赏,足足两千两金子,就为了求到这件法衣。他风雨阁,真是好算盘。”

  勿用客栈之内好不热闹,闵宁却总觉有什么悬在这群好打好杀的各路江湖人头上,致使众人不敢动弹。

  她四下张望,很快就得到了答案。

  一位身着道袍,腰携长剑的妇人缓缓自勿用客栈二楼走出,其头顶寅剑山的偃月冠,不是别人,正是名面上灭门合欢宗的唐苦梅。

  仅仅一人缓步出现,便震得整座勿用客栈众武夫们,出现了那么一丝的滞涩。

  这位与剑甲同辈,虽不及前者惊才绝艳,却仍能在寅剑山开峰的妇人,即便已被山门除名,但无人胆敢小觑。

  勿用客栈之外,有一人全身夜行黑衣,头戴斗笠,背负长剑携长刀踏夜而来。

  众人的目光几乎都齐聚唐苦梅身上,无人注意到这位来客。

  还得是店小二机敏,看见就赶忙迎了上去,赔礼道歉道:

  “这位客官,满座了、满座了,也没房。”

  来客只是朝店小二出示了下令牌。

  小二瞧见,立即道:

  “原来是先生你,给你留了房,早早就留了房。”

  方才还满座的勿用客栈,此刻多出了个空房,坐得离柜台比较近,闵宁好奇地转过头去,接着瞪大眼睛。

  他蒙了面,戴着斗笠,可闵宁认得他的的身形,更认得腰间那柄无杂念。

  陈易踏入勿用客栈,扫了眼栈内众人,接着,扫到闵宁时停了一会,很快便移了过去。

  闵宁也回过头,不敢多看,她明白他这身打扮,就是非必要时不想暴露身份。

  勿用客栈内又多一人,场上武夫的注意力稍微从唐苦梅身上抽离之后,便落在了陈易的身上。

  陈易刚进门,就感受到四面八方投射而来的目光,其中凶厉,就跟杀了人祖宗十八代一眼,看来断人财路杀人父母这句话,果真没有说错。

  自己多番打听后,来到这个客栈,只因其中隐匿着一位合欢宗真传弟子。

  只是没想到,止戈司竟带锦衣卫出现在了这里,里面还有闵宁,还挺巧,而且

  陈易继续扫视之时,意外地发现,那还未谋面的师姐陆英也在这里,她就坐在临近二楼的桌子上,而在她身边的,除了一位不知深浅的高手之外,还有一位有几分颜如冠玉、身材却稍显瘦削的男子。

  陈易总觉这男子长相有几分面熟,但又跟记忆里对不太上。

  客栈内坐了不少人,陈易扫了一圈,就看见一个空位,随意就坐了下去,抬眼之时,便发现自己左手边是一个僧人,右手边是位丐帮人士。

  这僧人自西域而来,鼻高目深,身着赤色钵吒,与传说中释迦摩尼传法时的僧服是同一颜色,此僧能穿此衣,其佛法与武力,自不必多说。

  而身边的丐帮高手,则衣衫破烂,像个老乞丐,嘴里正吞咽着一根鸡腿,他见陈易瞧他,也没在意,看都没多看一眼。

  他似乎不将陈易放在眼里。

  “唐峰主,不知你还要护那位真传弟子到何时?”

  客栈众人中,一位武林中人站起身来,朗声问道。

  “我不是在护那位真传弟子,而是在护这客栈内的平头百姓。”

  二楼上,唐苦梅淡淡回答,

  “诸位高手不请自来,围了这座客栈,只为了这一真传弟子,那么这座客栈的上下的掌柜仆役、留宿客人,又该如何是好?”

  此话一出,不少人腹诽其妇人之仁,竟为了这群平头百姓的安危而坐镇客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