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仇敌成了我的道侣 第156章

作者:蓝薬

  “我会留住你。”

  殷听雪低下头,很乖地“嗯”了一声。

  他真的没有生气…

  “傻瓜。”

  陈易笑着摸了摸她的脑袋。

第174章 招揽

  藏经阁时,陈易将三枚辛辛苦苦积蓄的真元投入,还未来得及有用武之地,螣蛇便被横死当场。

  而这之后,一直都还未来得及检视长生桥。

  现在陈易屏息凝神,观察其体内的变化。

  与之前相比,真气游走的速度慢了下来,更多的窍穴被元炁所挤压,时不时便隐有灼烫之感,惹人心烦意乱。

  而更大的变化,则来自于丹田洞府。

  陈易一念生起,体内洞府丹田便浮现于意识之内,如今他洞府初开,内里元炁凝旋如气,雾霭升腾,似隐有仙境之感,这便是所谓的炼气。

  而雾霭缭绕之间,隐隐有气旋凝成大树根基,这便是人们常说的筑基。

  那时他以真元连破三境,其中两大境一小境,若论道法修为,他现在是筑基中境,而由于他是武夫,开辟的洞府远远不如一般道士,其外层笼罩着厚厚的真气,将洞府挤压。

  真气与真元争窍穴,这就是为什么道武往往不能双修的关键所在,道会抑武,武也会抑道,除了极少数的宗门,谁也不知调和之法。

  而且陈易发现,当如今自己的心境更易沉浮了。

  出家人无论是道是佛,都讲究心境二字,故此心境容易沉浮,既有利又有弊,利在于可以及时发觉,及时调理,以此不断精进,直至泰山压于顶而面不改色,看淡风起云涌,弊则在于走火入魔,曾经的天下第一吴不逾,便原是上清道之人,却走火入魔,离了长生大道,破门出教。

  不管怎样,都讲究一个“心外无法,莫向外求”。

  这让陈易想到了周依棠的那句话——意是要自己悟的。

  看着心思一变,就会微起波澜的洞府,陈易很难不沉思,自己的意到底是什么。

  想了一会,他没有答案,还是摇了摇头。

  陈易吐出一口气,拉着殷听雪,到了宗门广场附近的客栈内探听消息。

  很快他便听到,有位西域高僧在合欢宗的大雄宝殿内也破了阵,并从中取出了一尊天王像,其中有数人意欲围攻强抢,然而一位疯疯癫癫的经师却突然出面,轻而易举地便将那群人杖毙当场。

  摩挲着怀里的天王像,陈易隐隐感觉到天王像有些发烫。

  这种发烫并不正常,他向前走了两步,便发现天王像越靠近某处地方,就越是发烫,很快他便意识到,这是天王像在感应其他的天王像。

  陈易一边走,来到了客栈的中庭,内有小园林。

  而走到某一处时,天王像烫得可怕。

  他拧过头,便看见在阁楼木杆子撑着的窗户边,站着一位束发女子。

  那是位硕人。

  目如蛇瞳的束发女子居高临下直直看他,面色宁静,嘴角微起,接着朝陈易勾了勾手。

  陈易刹那明白,她的天王像也感应到了自己。

  想来也是,此人将天王像之事讲得如此清楚,手里有一尊天王像也不足为奇。

  陈易垂眸,考虑再三。

  而殷听雪似是听到什么,转过头去。

  人群之中,一位相貌平平、身姿矫健的黑衣女子无声无息间走近过来。

  陈易从小狐狸的细微反应间觉察过来,手已搭上了刀柄。

  黑衣女子眸光微变,已近到五尺距离,于她而言,这个距离一击必杀与被一击必杀是五五之间。

  “好功夫。”她缓缓道。

  陈易心境沉浮,若不是殷听雪,自己未必能察觉到此女的迫近,恐怕就算察觉,她也来到了三尺之内。

  其武道境界怕是在四品之上。

  黑衣女子缓缓道:“我家主人请您上楼一叙。”

  陈易眸子微眯:“我跟她好像没什么交情。”

  而一缕气机自身后而来,此时陈易已将刀锋抽出一寸。

  一道妩媚轻笑,走过来的红衣女子轻声道:“交情总是要叙一叙才有的,不然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陈易并不回应。

  而殷听雪有点慌,她时而看看红衣女子,又时而看看那黑衣女子,生怕她们一言不和就暴起动武。

  红衣女子见她年龄小,温和地扫了一眼后又道:

  “她对公子颇为赏识,若是可以,倒有千金买马骨之意。”

  “她来头很大?”

  红衣女子似是答非所问道,“小女来自南巍祝氏,不知公子有没有听过。”

  南巍祝氏何其有名,陈易怎没听过,其是大虞的门阀世家之一,中原改朝换代不知多久,世家大族却往往屹立不倒,南巍祝氏立于南疆,曾为被灭的南齐为官作相,直至大虞灭齐立国之时,才隐有衰落之势,纵使如此,究其底蕴,哪怕是京城内也没有可以比拟的世家。

  而且南巍祝氏不仅在官场之上,在江湖之上同样有所威名。

  与吴不逾同一时代的枪魁祝地纪,便是三十年前的祝家家主,其曾以一杆血枪杀至武榜第四,枪分六品,其枪法臻至最高的神化之境,北上游历之时,近乎破尽北胡高手,并将北胡那号称天下第一的完颜磐石生生钉死在雁翎关之上。

  世家之所以是世家,从来都不只是光靠三两文字。

  陈易的手仍然握刀,他不确定一旦牵涉进去,到底有多少麻烦之事。

  “不必强请,我下来便是。”

  楼道里传来声音,陈易抬头望去,便见硕人其颀,衣锦褧衣。

  黑衣女子把守住了大门,中庭内除了他们以外,并无别人,陈易见她们并无暴起之意,便平静了一些。

  束发女子身长八尺,手里携着被厚厚布条卷着的刀兵,她来到陈易面前。

  高出他近一个头的她,居高临下,目光审视。

  陈易看到她亲自前来,倒是意外,抱拳道:“不知夫人有何贵干?”

  “明人不说暗话,我对你颇有欣赏,何不到我府上做一供奉?”

  秦青洛方才就在观察他,见他临危不乱,心中欣赏之意更浓。

  竟然是来招揽自己的,陈易倒是有些惊异,随后便回绝道:“还是免了吧。”

  莫说他不能离开京城,单凭这她对那死在自己手里的供奉不甚在意的态度,陈易便心里多了些膈应。

  尽管这可以解释为,不计前嫌,唯才是举。

  但又一想,这样的人如此轻视前嫌,那么是否也会轻视恩义?

  狡兔死,走狗烹,陈易从不希望这事落自己头上。

  听他回绝,秦青洛也并不生气,反而道:“可若我说,我手里那尊天王像,可以让给公子你呢?”

  陈易眸子眯起,他自然想集齐四尊天王像打开药师佛塔,找到自己身上奇毒的线索,解开关于殷听雪的谜团。

  他略一琢磨,淡淡道:“招揽便免了,我不善屈居人下之事,但若是结个交情,日后彼此相帮,倒也并无不可。”

  秦青洛对此早有预料,薄唇吐字:“可。”

  一回生,二回熟,若结下交情,等他日之后,交情已深,他虽名不入王府,都已实入了王府。

  而这时,一头猎隼,盘旋于空,缓缓降落,朝秦青洛而去。

第175章 你就一定要死

  鹰隼掠空,盘旋数息之后缓缓降落,落到那座客栈中庭之内。

  如今的合欢宗已成无主之地,一间间客栈也被江湖客们挤满,然而这客栈中庭却唯有秦青洛一行人,之所以如此,原因无他,拳头大罢了。

  那黑衣女子守门,阵阵气机弥漫,中庭外的江湖客,无一人胆敢欺近。

  秦青洛稍抬手臂,猎隼便落于臂上,其高傲的头颅低垂,如臣子遇主,她随意捋了捋隼羽,从其脚边拆下信筒。

  陈易看见这一幕,有些惊奇,寻常江湖客以飞鸽传书,她却以猎隼传书。

  秦青洛摊开信纸,看罢之后,微微摇头,随后将之卷起,看向陈易道:

  “还请公子回避一二。”

  陈易自然不会推辞,他带着殷听雪,离开了中庭,回到了客栈人声嘈杂的大厅内。

  等陈易走后,一旁被唤作祝姨的红衣女子见此反倒有了分好奇。

  “来信是谁?”祝姨问道。

  “是谍子传来,那仅剩的合欢宗传人要他转告于我一事。”

  “什么事?”

  “那合欢宗传人李复,有合作之意。”秦青洛手臂一扬,猎隼便扑飞出去,落在枝叶之上,“看来东躲西藏了这么久,他也黔驴技穷了,若投奔于我,王府还能保他。”

  祝姨轻轻一笑,姿容妩媚道:“无论是谁,果真逃不出王爷的五指山。”

  秦青洛笑着应了一声,她抚摸裹着布条的刀兵,随意掀开一角,寒光便刺眼乍现,内里是一杆通体深紫的长枪。

  她道:“祝姨你贵为圣女,说这样的恭维话,若叫信众们听到,怕是以为你已一颗心都扑了给我。”

  祝姨适时露出痴痴模样道:“那又怎样呢,在谁人的眼里,你我不是一对夫妻?我不是入了你秦家族谱的王妃?”

  秦青洛笑了起来,她一硕人,笑起来并非大家闺秀的娇弱风味,也不是英气侠女的飒爽豪情,她不大笑,但也不微笑,而是恰在其中,威严隐而不露。

  笑过之后,她柔声道:“祝姨,这些年苦了你了,当年父王遭安家算计,不能人事,膝下无子,母妃想了个昏招,把我扶了上去,还要你来配合我这外甥女。”

  “我倒是乐在其中,欢喜能嫁给你这王爷,眼界阔了,见过了你,以后谁都看不上了。”祝姨嗓音丝丝妩媚。

  若不是秦青洛熟知她的性子,还真有些承受不住。

  “说回来,此次来京近乎无功而返,倒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所幸并无太多损失,”秦青洛眺望起远方的京城,淡淡道:“那个西厂千户陈易,倒真是可悲可恨。”

  “可恨我倒明白,可悲又是什么意思?”

  “可悲在他不为我所用,而是为妖后鞍前马后。”秦青洛说着,看了眼红衣女子,提起了一事,“据说,清净圣女好像…落在了他的手上。”

  红衣女子眸光刹那凌冽,全无半分妩媚可言,妖娆身段板直起来,“此话当真?”

  “大抵当真,将此话托给我的,来历极大。”

  “那他不得不死。”光明圣女平淡的话音落下,垂眸低语,“能从怨念魔主之手解脱,摆脱这无明世界,于他这种恶徒而言,也算是幸事一桩。”

  秦青洛对此并无异议,唯一要纠结的是,到底怎样让那原西厂千户人头落地。

  道不同,不相与谋。

  纵她对陈易有再多的悲不为已所用,但干大事者,最忌犹豫,最需果断,便是名为王妃的祝姨有朝一日背叛,她也会快刀斩乱麻,莫说是这一个素未谋面的眼中钉肉中刺。

  “倒是不知究竟是谁把这些话托给王爷的。”

  红衣女子轻声笑问,眼波流转。

  秦青洛正欲回答,却听见了阵阵脚步声,“她来了。”

  红衣女子转头望去,只见中庭树下,不知何时多了一位身着朴素、手持锡杖的…比丘尼。

  ……………………………

  客栈内江湖客来来往往,肆意闲谈,合欢宗宗门已空,倒也没有什么店小二,全都是自备干粮。

  而此刻正午,殷听雪已经有点饿了,她肚子微响,羞赧又不敢开口,只有时不时看陈易一两眼。

  陈易会意了,却又装作不知情的模样。

  殷听雪有些急了,强绷着小腹,伸手扯了扯陈易衣袖。

  不曾想,陈易忽然大手一探,竟直接按在了她肚子上,殷听雪一惊,肚子咕儿咕儿地响了起来,肚皮隔着衣服在他掌心微震。

  陈易调笑地看她。

  殷听雪窘得无地自容,好半晌才轻声道:“你不要这样捉弄我。”

  陈易摸了摸妾的脸颊,也不捉弄她了,从包裹里取出了馕饼,递到了她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