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仇敌成了我的道侣 第177章

作者:蓝薬

  殷听雪看了一眼,就赶忙垂下了脑袋。

  陈易捕捉到她小动作,手指摩挲起她的脊背,淡淡问道:

  “看见什么了?”

  殷听雪犹豫之后,还是回答道:

  “…我看见那个药师佛上…长着像我一样的脸,好可怕。”

  陈易闻言,目光凝重了起来。

  而殷听雪的下一句,更是让陈易手背泛汗。

  “那、那个药上菩萨像,就长得有点像娘。”

  殷听雪细声细气地补充道。

  这可是大不敬,所以她说完之后,还小声念了一句阿弥陀佛。

  陈易眉宇已凝重起来,接着二话不说,一刀斩了过去。

  佛像连同两尊菩萨像,尽数断裂,轰然地坠在地上,声响巨大。

  三尊宝相庄严的塑像已然面目全非,陈易向前走了一两步,似在确认。

  接着,他便看见佛像莲花台前的一钵水却仍然纹丝不动。

  在他投去视线之时,平静的水面兀然起波,水纹交错,浑浊不清,异样而模糊的色彩渐渐浮现。

  一张陌生的人脸呈现出来。

  “终于见面了,陈千户。”

  水面中的影像模糊不清,难以分辨。

  但陈易还是能够猜出,那是合欢宗最后一位传人,赵白。

  “佛家的八万眼之法?”

  殷惟郢看见水面中浮现的面容,诧异道。

  水面里,赵白微微颔首,像是同意了女冠的猜测。

  陈易看着水面里的赵白,摩挲起了下巴。

  先前自己,已经杀了两个合欢宗传人。

  而眼前的是合欢宗最后一位传人了。

  “你我之间,好像是敌非友。”

  无事不登三宝殿,陈易很想搞清楚他突然现身的目的。

  更何况隔着一钵水,也没办法一刀斩过去。

  水面那头的赵白笑了笑,开口道:

  “我们也可化敌为友,而且…或许我能帮到你。”

  陈易倒有些好奇问:

  “帮我什么?”

  “对付安南王。”

  赵白径直抛出了他的诱饵。

  “为什么要你帮?”

  “她受了一寸药师佛的琉璃光,永生不死,永不遭劫,而且还研习无相禅师法衣上的言语……”

  赵白似是胸有成竹,语气不急不缓。

  在他看来,陈易没有拒绝的理由。

  “她将入四品之境,而陈千户虽在围杀中得活,想必也是入了四品之境,更想必陈千户明白初入四品时的极盛之势。”

  水面里,赵白的面色看不出一丝焦躁,反而有种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淡然。

  这让陈易…有点不爽。

  既然不爽,那又何必给他好脸?白白给自己的杀人刀添堵么?

  水面里,赵白瞳孔骤缩,他看见寒得骇人的刀光铺满了整片视野,随后是咔的轰然断裂之声。

  赵白面色的一钵水搅浑了起来,待重新平静无波之时,只剩下他那已经铁青的脸。

  这千户怎么如此…

  不识好歹?!

  赵白想不明白,那姓陈名易的男子到底有什么把握,能杀得了如今的秦青洛,一言不合便将自己拒之门外,这样的人要不是个蠢材,要么就是个疯子。

  他深吸一口气,重新恢复淡然,喃喃自语道:

  “那么眼下,就只剩下那两个秃驴了。”

  如今只凭他一人之力,远远不足以破局,在万般算计,乃至仙佛的算计中求得一线生机。

  安南王看得出他故意以利诱之,只求生机,他又何尝看不出安南王看得出?

  没有人真的想做谁人的傀儡,哪怕是仙佛。

  而合欢宗自开宗立派之初,便被种种人物,埋下了不知多少草蛇灰线。

  如今全宗门的气运都聚在他的身上,所以,他要试着赌一赌,赌一条生路。

  赵白悠然起身,袖袍拂过水面。

  而后,他大步向前,按时间来算,安南王如今仍在容纳那一寸琉璃光。

  他要险中求活,做一点小小的手脚。

  “相信至慧禅师大人有大量,不会在意我这点求活的私心。”

  他要赌,赌那比丘尼为免他狗急跳墙,破坏那天大的谋划,不去遏止他这点小举动。

  换而言之,他在借那比丘尼的势。

  身不由己,所以他早早便学会寄人篱下。

  …………………………

  巨大的背光贴满金箔,但极其突兀地光华内敛,秦青洛面前这尊药师佛像仍旧毫无面容。

  净土宗里言明,药师琉璃光如来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以弘深的誓愿、无尽的功德,既能化消众生的病苦,又能消除地水火风的灾难。

  此佛誓愿不可思议,若有人身患重病,死衰相现,眷属于此人临命终时昼夜尽心供养礼拜药师佛,读诵《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四十九遍,燃四十九灯,造四十九支五色彩幡,其人得得以延生续命。

  曾有一度,北方多兴净土,南方多兴禅宗,安南王府执鞭南疆,理应亲近禅宗,然而禅宗自古以来便自言匡扶龙庭,从不行举义之事,然净土宗则常常相反,历朝历代皆有净土宗的信众举旗造反之事,还因此衍生出了白莲教一类的江湖邪派。

  秦青洛跪坐蒲团之上,药师佛眉心凝聚出一滴微不可察的纯粹光华,梵音阵阵,如唱“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圣号。

  不远处的红衣女子望见这一寸光,已然是双目骇色,只觉其与神教经文里所言的明光多么相像,她不敢多看,怕自己贪欲横生。

  一寸琉璃光缓缓下沉,当其接近时,秦青洛愈觉四周温暖异常,如同全身心被洗涤了一般。

  药师佛上,其虽浑身金箔,可随着那寸琉璃光下沉,变得更为黯淡了。

  金黄的光华转而萦绕在秦青洛的四面八方。

  安南王身前紫电轻轻颤鸣,似在恐慌,又似在兴奋。

  骤然之间,深紫的枪杆上,三道粗壮雷霆掠起,炸鸣在秦青洛身侧,电光腾起又沉下,嘶嘶嗡鸣,似在与琉璃光争锋相对。

  然而,纯粹的琉璃净光屹然不动,如同泰山压顶,电闪雷鸣似渐渐被之降伏,随着佛光的映照,三条紫雷安分下来,围绕着琉璃光舞荡。

  枪随主心,秦青洛意识逐渐模糊,竟莫名其妙地回荡起第一次持枪的画面。

  她年少第一回用枪之时,便刺死暴起杀人的刺客,寒亮的枪尖下是血淋淋的窟窿,而那一个死去的刺客,正是她的亲叔叔,一位剑痴。

  那时她便明白,枪乃百兵之王。

  连剑也要被枪所破!

  枪分六品,一曰神化、二曰通微、三曰精熟、四曰守法、五曰偏长、六曰力斗。

  秦青洛原在三四之间徘徊,如今她蒲团光耀如金莲,琉璃光萦绕,她竟隐隐体悟到了何为神化。

  神化、神化、出神入化。

  世上有几人可以将枪推入神化之境,昔年枪魁祝地纪算一位,曾经用枪,后来百兵贯通,返璞归真的真天人许齐也是一位,除此之外,古往今来便寥寥无几,秦青洛如今并未能入神化之境,可哪怕只是隐隐体悟,都对武道五品破入四品意义匪浅。

  什么是枪?

  释迦摩尼出世之时,向四方行七步,举右手而唱咏之偈句:“天上天下惟我独尊”,意即“吾为此世之最上者”。

  这便是枪!

  百兵之中最上者!

  秦青洛已抬起眼眸,蛇瞳一派金黄灿烂,药师佛已全然黯淡,她却浑身泛着淡淡光晕,如同佛家僧人证悟阿罗汉果。

  那位最后一位合欢宗传人赵白,不知何时从小门后走出,遥遥朝秦青洛拱了拱手:

  “恭祝王爷得受这一寸琉璃光。”

  “不必多礼,将法衣交予我手便是了。”

  说完,秦青洛招一招手。

  紫电如若通灵一般,掠至掌心。

  “在这之后,便该去找人…试一试枪了。”

第201章 口吐莲花

  千顷琉璃,衬出佛塔内一派静谧。

  一路上,他们也遇到了几回肉身佛,全都给陈易一刀刀给劈得粉碎。

  而殷听雪也随后念诵超度的经文。

  女冠越看就越是奇怪。

  这襄王女怎么看都不像是山上人,虽说是天耳通,但她从未正经修行过,又是如何能行超度之事的?

  难不成这同宗堂妹暗中修了佛法?怎么,她不怕陈易知道吗?

  佛家境界,众说纷纭,各宗有各宗的说法,但共通之处,是为三乘十地,所谓三乘,通俗的说法就是小乘、中乘、大乘。

  像那西域高僧,一眼便知是密宗的小乘佛法,但又似乎受中土影响,兼修了一些大乘的禅理。

  而眼前殷听雪,女冠怎么看也看不出她是三乘中的哪一乘,像是超脱三乘之外。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殷听雪小声念叨着,肉身佛内的魂魄随着少女的嗓音聚拢起来。

  魂魄逐成人形,心有戚戚,时悲时喜,见这一幕,女冠暗自咂舌:

  她不做什么法事,不拨念珠,不披袈裟,就只凭这超度经文,便将这些魂魄引入六道轮回之中。

  这不是传说中的口吐莲花、言出法随么?

  多少高僧诵了一辈子的经,坐了一辈子的禅,都做不到这一点,她在这佛塔里的能耐,若是出去被人看见,可不得让那些自以为得道的高僧破防吐血,一夜生三千烦恼丝?

  殷惟郢心念她还好没被师傅玉真元君带走,不然日后成了争道之人,日日夜夜压自己一头,那自己岂不是到老死那一天都道心晦暗。

  有一个无明已经算倒霉的了,再有一个争道之人,那自己便永无翻身之日……

  魂魄聚拢成风,朝着廊道深处掠去,陈易将这一幕看在眼里。

  殷惟郢心里对襄王女的神通惊叹,他又何尝不是。

  只不过,比起殷惟郢,他心里更多一分警惕。

  殷听雪说那药师佛上长着像她一样的脸,难不成在这佛塔里,这小狐狸已经被视作半个药师佛,或是药师佛的衣钵传人?

  再加上,那比丘尼曾要她效法释迦摩尼佛,于俗世中超脱……

  肉眼可见,又是一场仙佛谋划。

  众人继续前行,行走在光华耀眼的廊道里。

  那些魂魄所归去的道路,与他们所走的道路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