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仇敌成了我的道侣 第34章

作者:蓝薬

  “灯在你手上长明,在我手上却幻灭,你还不明白吗?于我而言,长明灯也并非长明。再长明的灯,又如何能长明过一个山上春秋?”

  陈易意识到殷惟郢所讲的是道家长生之法,问道:

  “那么…我又要如何才能过上山上春秋?”

  灯火明灭之间,他忽然意识到自身的渺小。

  殷惟郢手持拂尘,轻轻一挥,念唱道号。

  景色再度变化。

  四周茫茫然地泛起一片白色,俄而雪下,远方亭台楼阁青瓦泛白,轮廓熟悉,陈易环视四周,看见石造的菩萨像,惊觉这里正是襄王府的银台寺。

  “你若想过上山上春秋,便需要明悟,如醍醐灌顶,又如释教所说的当头棒喝。”

  殷惟郢看着那石造菩萨道。

  陈易不住问道:

  “你为什么要说释教?又为什么要带我来这里?”

  殷惟郢轻声道:

  “道藏有云:‘天界上仙皆梵语’。道理都是相通的,只不过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而我之所以带你来这里,乃是因这里是你心里最多的俗世牵挂,最大的无明之地。”

  最多的俗世牵挂,最大的无明之地…

  看着这里,陈易不自觉地想起那看似决绝、实则软弱的少女。

  上一世,她曾杀死自己,是自己仇家,这一世却被自己逼迫成妾,她不喜欢自己,也不爱自己,可纵使如此,她仍然让自己魂牵梦绕。

  陈易喃喃道:

  “你是要我…断去一切山下的关系往来?不再过问世事?”

  殷惟郢笑道:

  “你确实很有悟性。

  出家人,当如此,若不断去尘缘,那出的又是什么家?”

  陈易不住问道:

  “若我不斩断尘缘,就不能长生了?不是说仙人抚我顶…”

  殷惟郢便笑道:

  “我便是仙人,在抚顶授长生。”

  斩断尘缘,太上忘情,就是她授的长生之法。

  陈易默然无语。

  殷惟郢所展现出来的卷卷画幅,都极具一种难以言喻的宁静,这种宁静于心湖中涌起,泌满全身。

  陈易侧过眼,不自觉中,看到了那灰黑的聚宝盆。

  那仇家少女,殷听雪就是在这里,把三千两银票烧得一干二净,成了他的妾。

  即便她后来逃了,可是,她又被自己带回了。

  自己要斩断这尘缘,自己要跟这样的她……断去一切?

  “无论何种长生法门,都需要斩断尘缘,抹去一切有形而悟道,唯有太上忘情,方可三花聚顶,五气朝元。释教也说,若要一念成佛,不可一念无明。”

  随着这句话音落下,陈易感觉双脚渐渐离地,转头忽见白衣女冠已踏雾而起,她缥缥缈如敦煌飞仙,领陈易逍遥而上。

  半座大虞京城都在脚下,暮色下繁花似锦。

  看见如此景象,陈易原以为会心中一惊,然而,他并没有感受到任何波澜,他心湖竟平静如常。

  大虞京城变得渺小,身旁太华神女领他步步远离世间浮华,随着陈易离京城越来越远,大虞的时间仿佛被加快了,不可一世的繁华景象竟缓缓衰败,随后晋军围城,末代皇帝开城献降,国祚止步五百,天下重归一统。

  暮霭笼罩,京城曾历经衰败,而后迎来太平盛世,又有天下商贾云集而来,亭台楼阁于废墟中兴建,画舫雕镂再度横贯一江,人来了又去,去了又来,太阳照常落下,又照常升起,风从西来,又往东去,尽归所出之处。

  陈易看着这一幕,心中宁静得难以言喻,暮色之中,隐隐有谁敲响了洞天福地间的黄钟大吕之音。

  繁华仍是繁华,却又不再似过往,闻名遐迩的千灯庙被荒废,鲜有人知银台寺却兴盛,春秋轮转,世事无常。

  浮过夏水之头而西行兮,回首不见故都之门墙,

  唯有自己顿悟,

  与神女飘渺游若登仙兮,俗世不过蓬莱之蜃景。

  思绪落下间,时间恍惚一过如数百年,一切都陌生了,一切都不值得留念,一切都变得渺小起来,万事万物都如同蜉蝣一般,像是沧海里的一粒粟米,陈易渐渐明白何为晦朔,何为春秋,这样的日子已经到了。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陈易喃喃自语着,京城的景象被越推越远,身边唯有太华神女依旧,温柔地萦绕着他,步步登仙,仿佛只要他放下最后一丝欲念,他就将三花聚顶,五气朝元。

  无论是闵宁、闵鸣、太后…即便是殷听雪,她的姿容也渐渐远去,逝去在回忆里头,如同倒影里的烟波,难道可以捉得到么?

  正当他要阖上双眸时。

  “我是你的妾了!”

  她那姿容消逝之际,那一句话,又回荡了过来。

  幽幽跌宕,字字坎坷,如同凄切烟火般一闪而过。

  她把她托付给自己的时候,到底有多决绝?

  可以赎身的银票都投入火中了,雨巷里救她之后,她淌起了眼泪,她再怎么不喜欢自己,再怎么憎恨自己,她都是自己的了。

  她流着泪,说她不逃了,会一直伺候自己,虽然没有明说,可这就是托付!

  面对自己的要求,她总是没法拒绝,她没有退路了,她把她托付给自己了!

  自己…没法舍弃她….

  刹那恍惚袭上陈易心头。

  陈易可以抹去一切有形而悟道,一声念唱“福生无量天尊”如圣人忘情入无极大道,却抹不去她留在心头的那一点雪泥鸿爪。

第31章 是石头,还是仙?

  景象缓缓消散。

  陈易回过头去,便看见殷惟郢的姿容。

  厢房仍旧,四溢的茶香微微淡薄了些,方才所发生的一切如此真实,又犹如幻梦。

  殷惟郢端着茶杯,气定神闲地品尝茶汤。

  “看来,你已经看见仙家所见了?”

  白衣女冠悠悠问道,

  “可知晦朔,可知春秋?”

  陈易凝望着殷惟郢,没有回答,而是问道:

  “唯有太上忘情,才可以三花聚顶,五气朝元?”

  殷惟郢只是道:

  “这便是太华山的长生之法。

  闵月池,我是太华玉女,今时今日要择一金童,与我同赴山上修道。”

  陈易缓缓放下手中茶杯,起身离席。

  殷惟郢不可思议地看向他。

  不应该,不应该啊?自己明明从幻境中感受到他心境的变化。

  一个即将太上忘情,从俗世红尘中解脱出来的人,突然之间,不知为何又猛地一头栽回红尘里头。

  “斩断尘缘,太上忘情?”

  陈易冷笑地质问道:

  “殷仙姑,你修的到底是石头,还是仙?!”

  殷惟郢抖地一僵,她起先心生蔑视,可又话语在心里绕了一圈,眸里闪过骇然。

  她缓过神来,正欲辩些什么。

  陈易却厉声打断道:

  “一颗石头同样斩断尘缘,同样太上忘情,它同样可以长生不死,与其说可以,倒不如说它本身就是‘长生不死’。即便整个大虞没了,可石头还在这里。可一个人修来修去,难道为的就是把自己修成一颗石头?修成庙宇里宝相庄严的塑像?”

  “我听人说修道要旨是要与天合一,可天岂是无情?古有云:天欲义而恶不义,顺天意者,兼相爱,可见天并非无情,你却要修道把自己修得无情么?”

  “一个人修道,到底是要把自己修成仙,还是石头?!”

  话音落下,白衣女冠刹时惊怒,身侧两个纸人仕女皆是一动,厢房里瞬间杀机盎然。

  弹琴的闵鸣看着这一幕,心里不住惊道:

  他怎么敢的?

  即便听着解气,可闵鸣还是瑟瑟发抖,若是她,断然不敢这样冒犯这来头甚大的女冠,这简直是伍子胥被赐死——瞎了眼。

  “夏虫不可语冰。”

  殷惟郢怒而反笑,半晌平心静气后,眉目怨怼如冰雪化开,又是那副漠视凡俗、不动喜怒的模样,她清淡道:

  “眼下你不能领悟,我早有预料,从前我也同样不能领悟。”

  见她这样,陈易抱拳道:

  “殷仙姑,多有得罪。”

  殷惟郢笑了笑道:

  “谈不上得罪,你虽措辞激烈,但我不会将此事放在心上。”

  陈易侧过眼眸,看了看不远的面板。

  【殷惟郢负面情绪奖励三年真气。】

  不放在心上…差点信了。

  “天欲义而恶不义,顺天意者,兼相爱。”

  殷惟郢轻捧瓷杯,抿一口茶水,

  “不过是旁门左道的墨家之言。上古虽是显学,现在不过九流罢了。”

  陈易皱了皱眉头,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道:

  “若无事的话,殷仙姑请回吧,我为仙姑掌灯照亮。”

  殷惟郢衣袖轻挥,面前的茶几连同茶水尽数不见,不知被收到什么地方,陈易看着这一幕,没有说什么,却看见一旁的闵鸣惊奇非常。

  这是山上人特有的纳物手段,陈易见过,那些茶具不是突然消失,而是被收入到了“方地”之中,不过这些,闵鸣不会知道。

  缓缓把殷惟郢送出百花楼,陈易点好了灯笼,走在前面为她掌灯照亮,抬起头,发现天色已暗。

  天色昏暗,而且格外昏暗。

  不知何时,也不知为什么,方才还由有暮色的天穹倏地暗了下来,丝丝缕缕的阴煞之气蔓延起来。

  阴风忽起,本就清冷的秋夜多了几分寒凉。

  殷惟郢觉察到什么,眉头微皱,呢喃道:

  “好重的煞气…不应该啊,不是还没到荡寇除魔日吗?”

  听到白衣女冠的话,陈易的眉毛也是一挑。

  荡寇除魔日一到来,夜间的京城就会变成幽冥界,人鬼的间隔将不再清晰,到处都是魑魅魍魉。

  眼前不久前还满是繁华的大街,此刻竟有些鸦雀无声,远处江上画舫也变得模糊不清。

  陈易心里一提,也是不住困惑。

  怎么回事…不应该啊,荡寇除魔日不是在三天之后吗?怎么…提前了?剧情又发生了改变?

  经历过多次剧情发生改变,陈易早就意识到,不可以全按着之前的经验来,所以现在也是提起了警惕。

  远远地,突然听到阵阵嘈杂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