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仇敌成了我的道侣 第41章

作者:蓝薬

  千灯庙分前中后三殿,走过殿间游廊,可以看见盏盏油灯燃烧,殷听雪看到很多道家的天将,里面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眼睛长手的神仙,眼下虽是下午,可游廊里的灯火还是明亮得突出。

  在前殿中殿都拜了下,二人往后殿而去,殷听雪入门后哇了下,神台前满是长明灯,神台共九级,台后是万福天尊,殷听雪双掌合十,拜了一拜。

  拜过之后,陈易要忙正事了,他朝千灯庙的道童出示了腰牌,不久后,便来了位道士引他入到客房。

  “可是陈千户?”

  客房内,一位仙风道骨的上清道道长盘腿打坐,他是上清道的掌经长老,号飞元真人。

  这位飞元真人道法有成,据说到现在已经活了一百一十岁,可观其面貌,却像是六十出头。

  “真人,我奉天家的旨意,要调查荡寇除魔日提前到来的真相。”

  陈易直接道。

  “此事贫道在抵达京城时,便有所耳闻,路上不仅与一众门人商讨,还与寅剑山随行几位道士也讨论了一番。”

  飞元真人不紧不慢道,

  “千户可知,荡寇除魔日是怎么来的?”

  还不待陈易说话,飞元真人便先开口道:

  “太祖开国之时,攻克京城,纵兵屠城劫掠,城中平民百姓死伤过半,数十万冤魂汇聚成黑雾近乎遮天蔽日,太祖因此向上清道寻求道法,设下罗天大醮,安抚亡魂。自此以后,祈福道场便成了祖制一直流传了下来。”

  陈易微微颔首。

  飞元真人叹了口气道:

  “一年之中,除了荡寇除魔日以外,其他时候京城都与平常无二,怎么一到了荡寇除魔日,这些鬼就全冒出来了?他们是怎么冒出来的?很多人都想不明白这个问题。

  其实,答案很简单,人心皆有鬼,恶念横生,阴煞重重,人就成了鬼。”

  陈易听到之后,确认道:

  “真人是说,因为今年这几日的京城远比之前恶念横生,阴煞重重?”

  “正是此理。”

  “可是,为什么这几日会远比之前恶念横生,阴煞重重?”

  飞元真人转过头,似是眺望远方,

  “是因为…”

  ……………

  “域外天魔。”

  景仁宫内,一道姑孑然独立于虞朝太后的面前,她长发如瀑,腰配长剑,头顶莲花冠,眼眸清冷得可怕,足以让人想起雪夜的料峭春寒。

  饶是自身便有倾国倾城之容的安后,也不住为女子的美震了一震。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是这道姑身体残缺,只有右臂这一只手臂。

  “域外天魔…周真人,什么是域外天魔?”

  安后收敛心神,问道。

  “不属于这方世界,自三界之外而来的妖魔。”

  周依棠语气平淡。

  “也就是说,京城之所以恶念横生,阴煞重重,是因为这一域外天魔。”

  安后问道。

  周依棠微颔螓首,眸光下垂。

  “那这一域外天魔,到底是谁?”

  安后问道。

  周依棠眸光掠起,而后又平淡下去,淡淡道:

  “域外天魔何其多,谁又能一语道破?”

  安后面露不解,周依棠却没有再多说。

  见此,一旁陪同的女道童陆英便解释道:

  “太后陛下,域外天魔之名,不过是一统称,汉唐之时,释教东传,带来了西天佛法,其天竺妖魔也随之而来,时人将阎魔罗阇、阿修罗、迦楼罗等皆称为域外天魔。”

  准备要上推荐了,这几天看了下前文,发现节奏不够紧凑,连夜修改一下,大家可以翻看下前二十章,增加了一万字左右,有不少新情节,也做了些删减。

第39章 这不是我的招

  陈易的庭院内。

  一只飞鸽,飘飘盘旋空中。

  暮霭沉沉,京城笼罩入昏黄一派中,亭台楼阁的轮廓模糊不清了,随之一并模糊的,是人与鬼的界限。

  闵宁这会酒醒了,她晃了晃脑袋,抬手接住了鸽子。

  陈易问道:

  “是你姐姐?”

  闵宁点了头,从里面拆出纸条,看了下后递到陈易手里,

  “给你的。”

  陈易接过一看,字条上写着:京城西郊外,淮水村有妖鬼,请千户除灭,这也是林阁老的意思,勿用楼留。

  这也是林阁老的意思…看来勿用楼自从那一晚被太后敲打后,决定投靠林党。

  即便如此,这算是勿用楼给自己达成合作后,第一个请求了。

  虽然那一晚,自己除了夺走闵鸣初吻以外,什么都没有做。

  话说起来,闵宁应该不知道这件事。

  “看我干什么?”

  闵宁发觉他的视线,问道。

  陈易笑着摇了摇头,转移话题道:

  “现在,该把那一刀教给我了吧。”

  闵宁冷哼一声,抽出了腰间的无杂念。

  握住刀柄,她认真道:

  “所谓一刀有理,一是出刀时心无杂念,二是把握好运气的窍门,真气流动,该游走在哪条经脉,冲击哪条穴位发力,出刀的动作不过是招式,内里的则是真意,招式是表,如军旗迎风招展,真意是里,如同军旗下千军万马。

  速成的武功,譬如赵子龙十八枪,不重真意,只重招式,即便三四个月就能出师,但日后难以寸进,而难练的武功,比起招式,大多却更重真意,而一旦登堂入室,便是一方高手,如寅剑山周剑甲所说,‘剑中有真意,当破三百兵。’”

  陈易听着闵宁细细地讲解这一刀的原理,觉得有些啰嗦,便直接道:

  “直接说正题吧。”

  闵宁拧眉道:

  “心浮气躁,急于求成,如何能成一方高手?”

  陈易笑道:

  “我在闵少侠背后当高手就好了。”

  闵宁听到这句意味深长的话,狠狠剜了他一眼。

  “那你听好,气机流转,先沉到气海穴,上提到神阙穴,而后自手少阳三焦经这条经脉流转……”

  一边说着,闵宁双脚游弋,刀随身动,而后屏气入腹,横空一斩。

  劲风在刀光掠过后冲刷陈易的脸庞,吹得裙带飘飘。

  演练完后,闵宁收刀入鞘,翘起下巴,几分得意道:

  “来,你试试。你试试就知道多难了,这么急于求成,可不要求我再演示一遍,我看你怎么东施效颦。”

  陈易抽刀出鞘,转头看向面板,笑道:

  “确实难。”

  话音落下,陈易心念微动。

  毫不犹豫地就往里头注入了二十年真气。

  【自闵宁手中,你接触到了《摧风斩雨》,她的悟性令你大为惊骇,你也见识过此刀威力,同境中人,若非专修体魄功法,无人能接下这一刀。】

  【你花费了五年时间参悟这一刀,一遍遍地出刀收刀,你招式与闵宁一般无二,却始终做不到跟闵宁如出一辙。】

  【又过了五年,你已投入大量时间,却一无所获,不再打断修炼此刀,可你在无刀之时,反而逐渐能捕捉到其中真意。三个月后你再度持刀,果真能够摧风斩雨,与闵宁当时一般无二。】

  【又是一个五年,你时而苦修,时而懈怠,忽紧忽慢,却在这节奏之中,逐渐体悟到,这一刀中之理,并且有了比闵宁更多的领悟。】

  【第二十年,春摧风,夏斩雨,秋杀叶,冬吹雪,又是一个春,四季轮转,世事无常,此刀不再仅限于摧风斩雨,其中更有真意,你欲语却又忘语,方才明白,真意已至心扉,刀法大成。】

  【摧风斩雨(圆满至臻)】

  【真气所余:一百三十年】

  陈易握紧手中的绣春刀,身形微弓,学着闵宁一样,双脚游弋寻找气感,试着第一次出刀。

  闵宁看见这照猫画虎的一幕,老气横秋道:

  “这一刀名为‘摧风’,重得就是真意而不是招式,故此极难速成,容不得心浮气躁,我刚创此招,还未大成,等大成之后就命名为摧风斩雨,写成刀谱,想必其大成之时,纵有狂风骤雨亦能一刀斩断,斩…断……”

  轰!

  劲风骤然呼啸,如同龙跃于渊,刀光闪过时,眼前一方天地隐隐被分开一条细线,被斩开的气流化风,朝两侧撞去,一旁的水缸被撞得嗡嗡如寺庙洪钟响。

  闵少侠那一抹得意先是愕然,而后震惊地瞪大双眼,手腕下意识地按到了刀柄上。

  亲自使出这一刀,陈易收刀入鞘,满意地赞叹道:

  “这一刀不错,如果再碰到那白柳派黄六清,靠着一刀杀招,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闵宁靠着一刀能直接斩杀同境的罗刹李,而自己将这一刀臻至圆满,怕是能直接斩两个同境之人。

  闵少侠的手从刀柄上放了下来,匪夷所思道:

  “这一刀,你从哪学来的?”

  陈易看向闵宁,眨了眨眼睛道:

  “你啊,不是你教的吗?”

  闵宁瞪大眼睛道:

  “我教的?…这、这不是我那招啊?!”

  这一刀的真意何止摧风斩雨…分明比自己那一刀要高了好几层楼!

  自己出同样一刀,如何能做到这种地步。

  闵宁心里腹诽,满脑子黑线。

  看着惊愕的闵宁,陈易瞬间明白了什么,想逗逗她,好死不死拍肩笑道:

  “抱歉,我帮你练到大成了。”

  听到这话,闵宁快要气得吐血,而后先是讶异,而后震惊,最后琢磨了一下,又豁然开朗,沉默下来,无话可说。

  自己这一刀,本就是从他在雨巷中夜杀二十一中所领悟过来的。

  他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实在在正常不过了,但这短短时间就到如此地步…到底是何等的武道天赋?

  闵宁一阵苦笑,原本还想让他拜师当真传,现在看来,自己不给他当真传弟子就不错了。

  陈易看着她那垂头丧气的模样,直想发笑,不过纵使如此,心里还是没有轻视闵宁的天赋。

  自己使出这一刀靠的是外挂,闵宁靠的可是天赋。

  “好…那我们来谈谈我爷爷的事。”

  闵宁把他使出那一刀记在脑子里,接着主动转移话题道。

  “我记得,你爷爷是受相国案牵连,当时的相国是…张檐张首辅?”

  首辅也可称相国。

  “十二年前,也就是庆盈二十四年,张首辅为先帝进言长生不死之法,先帝便命我爷爷领百名锦衣卫大索天下,寻求几味长生不死的神药,当我爷爷带回神药之时,群臣却突然进谏,弹劾张首辅祸乱朝纲、贪腐成性,相国案爆发,张首辅随之败落,我爷爷也受到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