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仇敌成了我的道侣 第418章

作者:蓝薬

  “就在这儿,柔弱无骨,腰肢细嫩啊……”

  黄老大慢慢掀开帘子,单手点起了烛光。

  烛光微亮,黄老二放眼望去,僵在原地。

  满脸口水的大黑狗吐着舌头,受宠若惊地看着两人……

  “汪…”

  黄老大猪哥似地舔了舔那狗脸,道:“来,咱兄弟一起享受。”

  黄老二张了张嘴,定在原地,好半天才道:

  “狗日的老大你要日狗,你比我还重口啊!”

  黄老大愣了下,他老二从不会骗他,这时他仔细一摸,再定睛一看,

  哪是什么黑狗,

  分明就是个肌肤细嫩的黑美人!

  他怒声道:“老二你个没安好心的,想坏我兴致!你才日狗的东西!”

  “汪……”

  “美人乖,别被那腌臜玩意吓着了。”

  黄老大正说着话呢,身后忽地很久都没反应。

  他正疑惑着呢,听到一点脚步声,还有什么咚地落地声,像是个圆滚滚的玩意。

  “咋了嘛,给你骂两句不高兴……噗!”

  黄老大刚回过头,一道寒光探来,捅穿他咽喉,身躯直抖,鲜血喷溅而出,正想反击时,头颅就滚落到地上,看见自己无头的躯壳。

  血光模糊间,幻象散去,他瞧见了细长的黑狗逃命似跳出他怀抱。

  老二真没说错…

  差点就真日狗了……

  这是他最后一个念头,随后他就死了。

  两个圆滚滚的头颅坠地,都双目圆睁,死不瞑目,黄氏兄弟就这样死了,死在了清风馆,死在了他们以为最安全的地方。

  陈易随手震刀,血液嗡地迸溅出去,他纵身窜跃,瞬间落到房梁之上,衣角还沾点迸飞的血。

  之前想着回来再杀,是因没摸清这清风馆内的情况,更担心陆英的安危。

  可眼下不一样了。

  殷惟郢以幻术制服了迷魂蝶,自己在她的幻术掩护下一路潜行,将那迷魂蝶搜魂锁魄。

  这迷魂蝶是赵彦的义女,是这清风馆二把手,脑子里自然藏着整个清风馆的全景地图。

  十六处暗道,三十七处大小陷阱,哪些不过是仆役婢女,哪些则是在籍的刺客杀手,迷魂蝶知道得清清楚楚。

  而陈易从她的记忆里,发现了一件最有利的事,而这一个大虞境内的分舵,由于远离总部,里面并无安排什么阻碍道术的阵法。

  陆英则被殷惟郢带走,领去一众道士的席间。

  以上种种就意味着,他可以开杀了。

  清风馆分三层,大堂灯火通明,戏班子还在唱戏,台下却无人,因今夜清风馆给众道人包了场,而唱戏这事,无论有人没人,一开台就得唱完。

  唱的《宝剑记》,恰唱到林冲夜奔。

  “专心投水浒,回首望天朝。急走忙逃,顾不得忠和孝。”

  旦角回剑转身望窗外,

  夜色沉得像一把鞘里的刀!

  半窗明月似出鞘时的寒芒迢迢。

  他不禁微微停住,随后才唱道:

  “凉夜迢迢,凉夜迢迢,投宿休将他门户敲。”

  咚咚…

  “是谁啊?”

  清风馆的一处厢房响起敲门声,打磨匕首的砺锋阁杀手犹豫过后,还是开了房门,寒风扑面卷他发梢,眼前耸着黑影,他正想伸手一抓,冷不丁就撞见一抹寒光。

  风凉彻骨,

  刀光乍起,直贯而出,搅碎心窝,

  血热得滚烫。

  那人捅着尸体往门内一推,顺手阖上房门,轻车熟路地越过地上丝线,敲开暗门,身影没入里头。

  他滑溜地一钻,就滚到了厨房里。

  暗门里滚出团黑影,穿着白围裙的厨役们吓了一跳,还来不及尖叫,黑影闪身一跃,蜻蜓点水般点在灶台上,又是一纵,腾空直出,人又离了原来的地,厨役们眼前只剩浑浊的风线。

  而下一刻那团黑影就风似地旋到掌勺面前,后者眼睛瞪大,凭着本能用烧黑的铁勺一砸。

  那人单手食指横拨一过,铁勺落空,接着就将刀锋压去。

  寒光一过,头颅冲高而起,血溅如花。

  “吓得俺汗津津身上似汤浇,急煎煎心内似火烧。”

  戏声阵阵,他随手扯开白围裙,兜住还未落地的头颅,随意一掷,砸到暗格上,身影落地还没半炷香,就又消失不见了。

  灶火还在烧,人血溅落铁锅里,混着滚烫的葱爆羊肉滋滋冒油花。

  “叹英雄气怎消?怀揣着雪刃刀,怀揣着雪刃刀!”

  三三两两的杀手正玩牌听曲,跟着轻哼曲调,见暗门里探出刀光,却还以为是同僚,僵了僵后相视一笑。

  可不曾想下一秒…

  寒风掠过,影如刀。

  陈易自二人间纵身一穿而过,精准的刀锋教二人咽喉喷血,已至方才两丈开外,仅剩最后一个杀手已惊得双颊苍白,刀刚拔一半,当空红影盖脸,那带血的无杂念便又斩过去。

  冰冷的血线划过,骨头在刀锋下薄得似纸,武艺间的差距大得可怕,又是暗袭,杀手还击的念头刚刚升起,人就倒地放起了走马灯。

  先前两人死得更快,走马灯放过后,就盘算起了该投哪胎……

  利落,干脆,而且极快,快到一切都在一刻钟内,清风馆才刚刚沸腾,血水外冒似滚烫的红油火锅。

  陈易振开刀上之血,终于稍微停了下来,望向了赵彦所在的厢房。

  休憩半息,他侧耳听了听曲。

  “高俅啊!贼子!定把你奸臣扫!”

  …………

  另一处厢房内。

  姜尚立正襟危坐,面前立着的不是别人,正是残蛟赵彦。

  再度相见,只不过这一回姜尚立可没有上回那般潇洒,姿仪摆得极正。

  在他身前不远处,秦图被两个砺锋阁杀手压在地上,口齿不清的呜咽。

  赵彦坐着太师椅,品着熏香,慢慢道:“你这小吏说的都是真话?”

  立下心魔大誓,姜尚立难以表态,指了指自己嘴巴。

  赵彦眼睛眯成缝隙,形势波谲云诡,让他难以判断姜尚立不说话,到底是出于要挟,还是另有图谋。

  赵彦沉吟片刻道:“孤烟剑…不是他。”

  走过许多江湖,见多许多风雨,就更明白这时该抛砖引玉。

  果不其然,姜尚立眼皮撑开几分。

  得了想要的回应,赵彦继续道:“你没见过孤烟剑的真容,但我见过,而这所谓龙公子的来历我更清楚,此人根本不姓龙,姓闵,是京城来的千户。”

  姜尚立没做表态,似有疑虑。

  赵彦道:“此人刀法精深,但孤烟剑根本就不懂刀法。”

  姜尚立眼睛微眯。

  赵彦指尖摩梭着杯沿,缓缓道:“我以派我干女儿去采补他,若不成功,那便让他安然离去,再做图谋,前提是你这小吏说的是真话,那女道真是寅剑山弟子。”

  姜尚立微微颔首,认可了这番话语。

  赵彦踢了踢地上颤抖的秦图,刺客们把他放开,秦图几乎连滚带爬地溜到姜尚立身边。

  赵彦又问道:“你还有什么想法?”

  姜尚立清了清嗓子,他琢磨着心魔大誓的界限,慢慢道:“赵老板还记得我说过的…顶包之事?”

  掺着几丝苍白的眉下眼眶深陷,赵彦身子前倾:“还请讲。”

  “既然此人武功高强,趁喜鹊阁尚在,倒不如一鱼两吃,就让他来顶包那陈千户。”

  “好一个一鱼两吃,话说回来,他也是京城的千户。”赵彦琢磨后,掠起兴奋,“何其巧合,天助我也。”

  姜尚立直起身子,叹声道:“柿子,要挑软的捏啊。”

  “我赞成。”

  话音甫一落下,姜尚立和赵彦眼里都炸开一抹精光!

  四平八稳的太师椅崩碎开裂纹,赵彦骤然起身,腰间刀锋出鞘,埋鞘的唐横刀冷锋寒彻,割开昏暗的烛光,身旁三位刺客亦是随之抽刀警戒。

  姜尚立却要平淡得多,他动作不紧不慢,托起袖子朝门外拱一拱手。

  清冷月色下,门外有人岿然而立,身影被拉得极长。

  陈易双手负后,站在门外一动不动,像尊神像,他没有背剑,只是腰间携刀,赵彦眯起眼睛,疑心他手藏暗器,便将唐刀攥得更紧,横立身前。

  唐横刀身短,长两尺,宽二指,刀鞘埋柄,薄且锐利,暗沉的铜环外露,气度诡谲森寒,方便携带,入怀即可,亦能藏于袖口,为刺客杀手所爱。

  但也意味着近身搏杀,丝毫不占优势。

  赵彦摸不准陈易背手在后藏着什么。

  不过,清风馆终归是砺锋阁的场子,残蛟因陈易突兀出现的心思安定下来,语气悠然道:

  “看来龙公子都听到了?”

  陈易挑眉道:“听到一些。”

  姜尚立呼吸略微急促,眸光阴晴不定,纽扣坠到茶汤的画面还历历在目。

  而小吏秦图突逢惊变,这下尿都快吓了出来,肃杀的氛围下,急急忙忙地往后退去,心里喊了一百来遍的看不见我。

  冷月寂静,厢房不大不小,惹眼的青花瓷雕凤花瓶陈列在地,兰花成簇,枝叶悬着露珠,由小见大,这里端的是片富丽堂皇。

  见陈易仍然未动,那三位刺客已有些沉不住气,赵彦微一抬手,止住他们。

  他轻敲太师椅,不咸不淡道:“既然龙公子都已听到,那么今夜是现在走,还是把命留下?”

  伴随着指尖的敲击,暗劲涌去,本就迸出密麻裂痕的太师椅再也支撑不住,垮地塌碎下来,化作一地碎木。

  下马威。

  “当如此椅?”陈易好笑问道。

  “当如此椅。”残蛟鼻孔大张,饕餮似地吞没缕缕熏香,“今夜走,还是今夜死?”

  陈易面无表情。

  赵彦掠起一道冷笑:“若非看在那寅剑山弟子份上,今夜我与姜县令联手,你断无活路,今夜让你走,是给龙公子你一条命,又或者说…给闵千户一条命?”

  “她的命,”

  陈易慢慢道,

  “轮不到你来给。”

  赵彦略微疑惑,这人为什么要用“他”,而不是“我”,是他脑子不好使,还是说难不成他们从头到尾,就搞错了人?

  眼下并非纠结的时候,赵彦如蛟龙盯食般盯着陈易,森冷道:

  “看来今日,你是要把命留在这里了,清风馆不缺就是棺材。

  你赌我碍于寅剑山不敢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