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仇敌成了我的道侣 第442章

作者:蓝薬

  陈易搂住她双肩,狠狠在她唇上啄了一口,女冠登时面红耳赤。

  “莫名其妙就怀疑我勾搭别人,你要是再胡思乱想,今晚就绝不饶你。”

  威胁又亲昵的话音落下,殷惟郢抹了抹唇上的水渍,清声道:

  “我自不会胡乱怀疑你。”

  她见他眸光炽热,暗笑他痴情。

  还好仙姑只有她一个。

  ………

  到了晚上的时候,折腾一个时辰左右,陈易便搂着殷惟郢,谈起了今日的事。

  他总喜欢搂着自己喜欢的女子在床榻上说话,无论是殷听雪、还是殷惟郢,抑或是前世时跟周依棠。

  “你…对那黄景动了杀心?”

  殷惟郢听过之后道。

  “嗯,不过我不是喜鹊阁座主。”

  殷惟郢好奇道:“说起来,这黄景被那群谍子当狗耍,竟还能笼络到这么多人。”

  陈易道:“是因江湖讲道义吧。”

  社稷归社稷,江湖归江湖,江湖上不讲皇律,只讲道义。

  不讲明文正典,只讲人心所向。

  黄景之所以能拉拢起如此多的江湖人士助拳,与其摆布笼络人心的手段密不可分。

  “那这就是所谓的…豪侠?”女冠低低说道。

  她枕在陈易臂膀上,脖颈紧贴着。

  “豪侠…这也算是侠吗?”陈易不住道。

  “如郭解之流就是如此,少时劫盗作奸,铸钱掘冢,不可胜数。”殷惟郢道:“到了年长的时候,又折节为俭,好客厚施。”

  陈易眸光微垂,不置可否道:“那这跟董卓相似,董卓起势前,也是好客厚施,家里仅剩一头羊,也宰了宴客。”

  殷惟郢见他眉头似是微锁,倒也瞧出他一点心思。

  她不是对陈易全无观察,自地府之后,她对陈易一些事观察得越来越多,更见他先前读三侠五义,女人大多生性敏锐,而在心仪的男人身上,就更是敏锐。

  他既算她道侣,又是天眼通,就合该把些杂七杂八的心思收拢,随她修道,联袂飞升,成就山上一桩美谈,而不是游走江湖。

  殷惟郢这般想着,轻吹枕边风道:

  “侠者,盗也。”

  “盗也?”

  “劫富济贫、以武犯禁,这不是盗又是什么?”女冠顿了顿,清声道:“前者盗财,后者窃国。”

  陈易扫了她一眼,问道:“什么意思?”

  殷惟郢凑近了些,脸颊快贴到他面前:

  “我看你这半年老想所谓行侠仗义,只是侠义当真侠义?你见黄景,那些江湖人士会说他不侠义么?孑然一身,为子报仇,数十载而不悔其志,何其侠义。”

  陈易沉吟下来,默默无声。

  那些江湖人士看到的黄景,自是一番散尽千金的豪侠风范,而那些江湖人士看到的自己,则比为虎作伥好不了多少。

  见他似有动摇,殷惟郢趁热打铁道:

  “…你是被闵宁误导至深,她虽说不坏,但太天真,一门心思想话本故事,却不想想一切跟话本不一。

  俗世的侠义不过一时,山上的长生方是永恒。

  如今你我是为道侣,更应一心向道,太华山很近,过些日子,你我于山中归隐也不算晚……”

  话音刹那停住。

  夜色里,殷惟郢瞧见陈易似笑非笑,便有些发怵。

  “殷惟郢,你跟我吹枕边风呢?”

  陈易本来还听进去了几句,可听到女冠满口长生的时候,就立刻警惕起来。

  怀里的殷惟郢压低嗓音道:“倒也不是。”

  陈易捏了捏她的尖尖,她轻颤了下,整个人软在他怀里。

  “你、你…这也是为了你好……”

  “别乱给我吹枕边风。”说着,陈易肆意吻上她的唇。

  殷惟郢只能受着,身子蜷缩了下,略有失落。

  因这什么闵宁,他还是不愿跟她一道成仙么?

  …………

  陈易动了杀心,但到底杀还是不杀,则是个鸡肋般的问题。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若他真是喜鹊阁座主,自然先下手为强,动手诛杀黄景。

  只是他不是,不仅如此,跟喜鹊阁也算不上多么信任。

  其实魏无缺未尝没动过暗杀黄景的念头,然而这群江湖人士却未必这么好相与,在黄景被刺杀后,只怕会怀疑到喜鹊阁头上,彻底与喜鹊阁对立。

  更何况,黄景是为四品武夫,刺杀一事难如登天。

  至于以官府之令,将黄景就地捉拿格杀,则无过于说笑。

  哪怕按大虞律,黄景早该押送京城处斩成百上千次了。

  只是江湖讲道义,更讲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起了身,给殷惟郢煮了碗银耳羹,陈易便在大堂思索琢磨,忽然间有仆妇来报,说是东宫若疏又来了。

  只见门一大开,东宫姑娘的身影便风风火火闯入门里。

  她额上冒着汗水,见到陈易就喊道:

  “不好了,小桃姑娘、小桃姑娘她讨恤被打了!腿给打瘸了!”

  …………

  黑蠹爬在斑驳的房柱上,与大火后的灰烬混为一体,断了一条腿的小桃呆呆望着虫爬,连外面的声音都如未听闻。

  “我叫他们不要去了!叫他们不要去了,偏要去!”

  “好多人都给人打了,腿断了、手断了,那可是吃饭的活啊,师爷还给人打死了!”

  “过不了多少天,我戏班子也留不了他们,山同城穷,养不起吃白饭的伶人,散点钱各回各家吧。哎!哎!你推我做甚,别进去、别进去!”

  院子里,盖着具尸身,那是戏班子师爷的,跟小桃一样,也是后面进的戏班子,曾是个有头有面的生角,可惜后来坏了嗓子,幸在这戏班子寻到了生计,他为人很好很好,笑的时候脸上的皱纹能挤出两个笑脸。

  可他死了。

  小桃不住滚落下泪来。

  自己的腿也是断的,离死也不远了。

  门框忽动,像是大风劈头盖脸一砸,东宫若疏闯入门内,浑浑噩噩的小桃姑娘就落入她眼里。

  东宫姑娘阵阵心酸,喊声道:“小桃!”

  小桃姑娘似回过魂来,呆呆朝那望了眼,勾起个勉强的笑:“她…她去找你们了?”

  小桃姑娘口中的她自然是那随身丫鬟。

  陈易随东宫若疏身后入门,看见那苍白容颜时,心头一沉。

  分明是二八芳华,先前几日还欢欢笑笑的桃李之颜,如今却似形销骨立,小腿歪开一截包着厚缎,浓浓药味萦绕。

  “谢两位公、公子…”小桃颤着嗓音,“探望。”

  小桃已是有气无力,随二人身后入门的侍女一听到,就忍不住哭出声来,她跌倒在地。

  “小桃姐、小桃姐不让我来找公子们,可我忍不住啊。元丰楼烧了,好多人都死了,聚在一块没法,不敢朝楼主讨钱,就朝戏班子讨钱,就因为戏班子赚最多!

  戏班里几人一商量就想靠着往日交情要些抚恤,结果、结果就被打了,三个演生角都骨裂了,还有人还死了,小桃姐也瘸了条腿,以后再也跳不上戏台了!跳不上了!”

  腿瘸了。

  以后再也上不了戏台。

  东宫若疏抬手摸上那厚缎作绷带包裹的腿骨,里头被打散了,只剩发软的皮肉,她隔着都能摸到散碎的骨头,她想不到帮过自己的恩人竟会落得此等局面,小桃的身躯还因疼痛而微微抽搐。

  她看着小桃瘸掉的腿,她虽然笨,心肠却软,泪珠潸然滚落脸颊。

  “小桃姐谁人不说她好啊,公子、公子们送的三百两银子,小桃姐还可怜别人,分了出去。”侍女快扑到在病榻上,脑袋埋着。

  小桃下意识要抚她脑袋,却又牵动伤势,呜地一疼,手试了好几回都伸不过去,只能干干躺着,闭眼摇头时滑了滴泪水。

  陈易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直直立在原地。

  他本可以不来,他与这女旦说到底并无多少交情,萍水相逢,不过他乡之客。

  可他仍旧来了,是因所谓江湖道义所需,还是因关山难度,谁悲失路之人?陈易不知道,他只觉忽地心头冒起一股火,烧沸胸腔,烧得厉害。

  许久之后,陈易缓缓开口道:

  “你若不再唱戏,之后来玄府,我为你寻一处道观。”

  小桃和侍女都转过头来,呆呆地看着他。

  “是在那养好后离开,还是就地出家,都可以,山上术法多,能治得好。”

  陈易顿了顿,继续道:

  “除了打了你,还有谁?”

  “…冲子死了,他演林冲演得极好,还有贾子、小莲、小詹,他们两个给打断了手,一个也断了腿……”

  “是黄景亲自出的手?”

  “…是黄楼主……公子你问这个……”

  话音未落,陈易再看一眼,忽然转身出门。

  “你要去哪?”

  小桃抹开泪水,慌忙出声问。

  “这事不公道,

  我帮你们问个明白!”

  …………

  山同城沉下雨幕,笼罩着元丰楼。

  细雨霖霖,哭喊声、喧闹声、哗然声,吵了又吵,无数平头百姓围在楼外吵来吵去,不一会便有壮硕的仆役上来驱赶,若是不从,刀剑寒光乍现,吓得撑伞的人群退开一圈又一圈。

  楼已形销骨立,烧在墙上的分不清是鲜血还是灰烬,一众江湖高手面色泛着苍白,只见那黄景伫立楼前,似是仍心有余悸,全然想不到,那群西晋谍子竟如此胆大包天、丧心病狂。

  雨水飘忽间,一袭寿衣耸立。

  黄景整个人如崎岖奇石,直直定在元丰楼前,身侧便立着一口棺材。

  着寿衣,置棺材,这是立了死志。

  他深深吸气,细雨把他的喉咙打得粘稠。

  六阳斋公缓步上前,苍老的眉头皱在一起,看了看楼,又看了看人,不知该说什么。

  正在他准备出言宽慰时,却听一句:

  “不过一栋楼而已。”

  嗓音沉重,却又平静。

  黄景转过身来,眸里掀起重重怒焰,整个人却仍旧耸立。

  “今日让诸位见笑了!”

  他忽然抱拳,嗓音拔得极高,

  “我黄某自儿子死的那一刻起就是孤魂野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