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战略忽悠局 第15章

作者:老老王

 “见鬼了,我知道那些当兵的下等人都喜欢泡酒吧和逛妓院,但真要直接在妓院里训练新兵……”

 伯纳德听得直翻白眼,“估计只会训练出一群让人无法直视的渣滓吧?中情局究竟在想什么?”

 “那么,让现有的那半个旅的古巴雇佣兵,不去抢滩登陆,直接从关塔那摩基地出兵,如何?”

 帕特里克老爹伸手指着菲里带来的古巴地图,插嘴说,“让雇佣军背靠美军基地,随便占领一座古巴城镇,然后就可以升起旗帜,宣布成立「自由古巴政府」,邀请美军进入古巴平乱了。”

 ——虽然如今的古巴已经换了天下,但古巴岛东部的关塔那摩基地,依然在数千美军的控制之中。

 实际上,如果美军现在真的要大举入侵古巴,那么五角大楼根本不用从本土调兵,只用原本就驻扎在关塔那摩的美军,就能一路势如破竹,轻松扫荡半个古巴岛了。

 但很遗憾的是,关塔那摩的美军根本动不得,甚至就连让古巴雇佣兵使用那个基地都办不到。

 “从美军基地发动进攻?这跟直接出动美军还有什么区别?没有国会授权,军方肯定不干!

 如果这都能行的话,中情局还要用古巴雇佣军来遮遮掩掩做什么?不就是担心国际声誉吗?”

 菲里叹了口气,“当初中情局推翻危地马拉的阿本斯政府,也没有直接从危地马拉的美国大使馆里出兵,而是在边境搞了个营地,纠集了一百五十个雇佣兵,配合危地马拉的地主民团进军首都,再收买危地马拉的军官,联合起来发动的军事政变。

 现在策划进攻古巴,只要中情局不肯放弃主导权,那么也别指望外交部门和军方会精诚合作……”

 ——除了跟军方和FBI关系微妙之外,在冷战前期,中情局跟外交部门的关系也不怎么样。

 因为,在中情局成立之前,收买各国亲美派权贵和接受外国土豪的贿赂,乃是美国外交官的本职工作和特权,其中油水颇多。不少擅长搞事的大使和领事,甚至能指挥海军陆战队,展开小规模的军事行动。

 如今,进行海外活动的CIA特工,却抢了外交官的活儿,频频绕过大使馆和领事馆,背着外交系统,跟外国的实权派进行勾搭和利益交换……你让整个过程都被挤到一边去的美国外交官怎么想?

 当然,在很多年之后,外交部门和CIA终究还是完成了磨合,达成了利益分配的共识,开始狼狈为奸,联手一明一暗,一文一武,在全世界煽风点火搞破坏,广布战火骚乱于天下。

 后来,各式各样的NGO(非政府组织)也加入其中,成为了全世界的祸乱之源。

 但在1960年的眼下,这种部门间的磨合还远远没有完成。

 中情局特工们认为外交官们占着茅坑不拉屎,外交官们则觉得中情局特工要架空自己。

 再加上各种灰色收入上的争夺,导致彼此互相隐瞒消息,互相暗中拆台才是常态,精诚团结则是奇迹。

 更要命的是,按照原来的历史发展,这些矛盾在1961年的猪湾事件上来了个总爆发!

 知道内情的五角大楼在表面上听命配合,暗地里给中情局各种拆台。

 被蒙在鼓里的外交部门,则是在事发后恼羞成怒,跟中情局明着对轰、拼命阻挠。

 偏偏中情局上下从头到尾还自我感觉空前良好,以为只要占据了政治正确的高地,那么整个美国政府都得跟着自己的指挥棒来运转!哪怕是总统都不例外!

 然后,中情局就扑街了。

 “其实,想要解决「冥王星计划」的麻烦,在我看来最简单的办法,莫过于让肯尼迪总统直接搁置这个收复古巴的计划,或者干脆换掉中情局的局长和副局长,这是宪法赋予他的权力。

 既然这个曾经由尼克松推动的古巴攻略,已经搞成了一堆烂摊子,那么索性全部推倒,另起炉灶!

 政党更迭之后的新政府,自然应该有自己的新方略,而不是拿前任的方案修修补补嘛!”

 菲里对这些天一直跟着肯尼迪跑腿的议员大哥,表情郑重地如此提议说,“我知道,上个月的大选结果出来之后,杜勒斯局长和比斯尔副局长,曾经去拜见过肯尼迪先生,得到了在新政府里留任的许诺。

 但是,作为政治家,任何没有进行过利益交换的口头承诺,都是可以不用当真的。

 肯尼迪先生的父亲,当初同样收到过罗斯福总统的空头支票,跳票之后不也没怎么样嘛……”

 ——约翰·肯尼迪总统的父亲老肯尼迪,在三十年代初,曾经自掏腰包,给罗斯福鞍前马后地效力,帮助这个轮椅上的瘸子竞选总统。而罗斯福也慷慨承诺,只要一旦胜选,就让他当商务部长。

 但等到罗斯福当上总统,这个承诺却跳了票:商务部长给了其他大佬,老肯尼迪只捞了个驻英大使。

 在竞选委员会里出钱出力的「潜邸旧臣」,尚且可以如此对待。

 眼下中情局的杜勒斯局长和比斯尔副局长。不仅在大选中没站在肯尼迪这边,还在对面的尼克松手下做事。所以对于肯尼迪来说,他们不仅是「前朝旧臣」,还是「敌国降臣」。

 肯尼迪总统让他们留任,那是宽宏大量;而想要撸掉他们的官帽子,也是绝对的合情合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在美国也是一样通用的!

 然而,听了菲里的主意,他那位做议员的大哥伯纳德,却是面露难色。

 “这个……恐怕有些麻烦。肯尼迪先生最近拟定的内阁名单,在民主党高层招致了很大的争议,党内的很多人都非常不满。如果再要搁置收复古巴的行动,很可能会导致更加强烈的舆论攻讦。

 更何况,肯尼迪先生也希望能够在上任后立刻做出一番成绩,以此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就算在上任后没法打开局面,至少也比在互相拖后腿之中打败仗要强得多吧?”

 菲里撇嘴说,“等等

 ,肯尼迪先生究竟组了个什么内阁?兄长,你有名单吗?”

 伯纳德闻言迟疑了一下,但最后还是从口袋里摸出一本小小的笔记本,翻到其中一页,递了过来。

 菲里伸手接过笔记本一看,发现肯尼迪内阁名单的开头第一行,就写着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约翰·肯尼迪总统的弟弟——嗯,很正常,内举不避亲嘛。

 再看下一行,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备注是……福特汽车公司总裁?

 财政部长道格拉斯·狄龙……这不是共和党的人吗?而且还是尼克松的支持者!

 这可真是外举不避仇了!

 又看了几行,菲里已经脸色大变,不可置信地抬头问道,“为什么尽是圈外人?民主党竞选委员会里的支持者,肯尼迪先生难道一个都不打算用?”

 接着,看到大哥点头,菲里不由得顿时眼前一黑——肯尼迪居然真的搞了个「圈外人内阁」出来!

 天啊!原来这位爱尔兰裔总统不仅是白皮奥黑,甚至还想当早期懂王!

 肯尼迪先生,您还没当上总统,就跳得这么风骚?这么搞是会脑洞大开的好不好?

 作者的话:  PS:尼克松有点像是男版的杀拉里,背地里养了一大帮打手和杀手,据说肯尼迪兄弟之死都跟他有关。

 总之,尼克松这家伙,是不能当作普通政客来看待的,而更像是一个杀伐决断的黑道大佬。

 早年的基辛格,也是在尼克松办私活时出主意的智囊白纸扇,没少做各种缺德冒烟的黑活儿。

 如果换成杀拉里这种没人情味的主子,基辛格早就应该被清理门户,背后中八枪自杀了。

 第27章、盎撒国家的凯尔特人内阁

 虽然翻译过来的名称同样是内阁,但英国和日本的内阁,跟美国的内阁完全不是一回事。

 在英国和日本,内阁大臣基本都是执政党的议员,他们跟首相是同事关系,首相在组阁成功后并不能随意开除内阁大臣。相反,在首相倒台之后,接替的下一任首相,很可能就是原来的内阁成员。

 但在美国,总统真正对应的位置,不是「百官之首」的首相,而是至高无上的「君主」。

 美国内阁成员也不是总统的同事,而是总统招募雇佣的「家臣」——只不过有服务年限而已。

 从理论上来说,美国总统可以不受任何制约,独断专行地挑选自己的内阁成员,并且随时踢人换人。

 就像一家全资控股的私企老板,可以想招谁就招谁一样。

 当然,理论归理论,现实归现实,两者并不能混为一谈。

 任何一位总统的竞选得胜,都不可能只靠他个人的奋斗,而是需要整个竞选团队和幕后金主的努力。

 很显然,竞选团队和幕后金主,不可能为总统候选人做义务劳动,打白工。

 每逢大选得胜之际,就是论功行赏之时。

 而白宫内阁各位部长的职位,就是最让人垂涎的赏赐。

 因此,新总统想要拉什么人进内阁,首先要考虑政坛的利益分肥,让幕后金主和本党大佬们满意。

 然后如果内阁还有空余的位置,总统一般会把家人、亲戚和好朋友塞进去,沾沾自己的福气。

 ——政治分肥,任人唯亲,裙带政治,家族治国……这并不是从懂王川普开始的,而是一贯如此。

 但是,作为一名非常有想法的另类总统,肯尼迪先生的组阁思路也是与众不同。

 在大选得胜的第二天,整个竞选委员会弹冠相庆。等着瓜分内阁职位的时候,约翰·肯尼迪先生却宣布说,他不准备用任何内阁成员的职位,作为帮助他竞选的报酬。

 这并不是他忘恩负义,而是因为「最好的执政团队,应该是不受政治义务或竞选承诺所限制的」。

 所以,肯尼迪宣布要组建一个「开放性内阁」,抛开自己以往的人际圈子,在全国范围内选拔精英。

 于是,在当选总统的第二天,肯尼迪就煞有介事地进行了一场全国范围的大招聘,他研究了几十个人的著作和履历,派亲信去审查信息。然后亲自打电话过去交流,并且让对方前来他的办公室进行面试。

 ——呃,放在中国古代,这个大约就相当于御前的「殿试」了。甚至等级还要更高一些。

 毕竟,就算是状元郎,也没有刚一考上,就直接官居一品,去当兵部尚书和内阁首辅的啊!

 但只要通过了肯尼迪的面试,就真的可以一飞冲天!

 就这样,肯尼迪顶住了党内大佬要求分肥的压力,用一个多月时间进行筛选、考核和斟酌,最终从一堆候选人之中,删除掉只会说空话和名不副实的人,把剩下的精英塞进执政团队,搞了个「人才内阁」。

 按照肯尼迪的说法就是:“万贯家财的富豪并不能打动我,深谋远虑的智者也不会让我感到害怕!

 在我的内阁里,没有具备全国性影响力的资深政客,没有安抚政治派系

 的人事安排,没有某些利益集团的代言人,没有对于政治献金的回报——我绝不会在人事安排上投人所好,而只是关心这些人能否称职!

 我的内阁里没有派系,也没有人会搞小团体和阴谋,所有人都只想要为广泛的公众利益献身服务!”

 好吧,既然肯尼迪把自己的「人才内阁」吹得这么厉害。那么他具体找了些什么明星阵容呢?

 首先,白宫的内阁虽然有十几个位置,但最核心的阁员职位,始终只有四个:

 国防部长、司法部长、国务卿和财政部长。

 分别对应着美国的军事、法律、外交和财政。

 至于其它的阁员,严格来说都不过是锦上添花,即使搞砸了也不会闯出什么大祸。

 在这其中,约翰·肯尼迪总统举贤不避亲,让他的弟弟罗伯特·肯尼迪担任司法部长。

 ——虽然在历史上被其兄长的光芒所掩盖,但罗伯特·肯尼迪也绝非庸人,配得上司法部长的职位。

 五十年代初期,罗伯特·肯尼迪曾经给麦卡锡当过法律顾问,积累了不少履历。在麦卡锡议员倒台之后,罗伯特·肯尼迪虽然依旧坚持反苏反赤,但思想却渐渐左倾,开始追求进步思想和平权改革。

 等等,反苏反赤怎么还能左倾?

 这个,所谓「左派无限可分」,并不是所有的左派,都对苏联那一套有好感啊!

 罗伯特·肯尼迪不仅赞同民权运动,还跟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有交情,自然应该算是左派了。

 在五十年代的最后几年,罗伯特·肯尼迪以法律顾问的身份,成功地扭转了麦卡锡遗留的几个委员会的工作方向,把精力从肃清布尔什维克分子,改换到了打击美国本土的各个犯罪组织和扫黑除恶上。

 当时有极右翼势力指责罗伯特·肯尼迪一心打击犯罪的做法是「通共」,他当即反驳说,麦卡锡运动前后在美国搞了十多年,就算国内曾经有再多的苏联间谍,到现在也应该已经被清理得差不多了。

 相比于不知道藏在哪儿的苏联间谍,美国公民更厌恶那些随处可见的犯罪组织和黑恶势力!

 苏联间谍一年也未必能搞出一件大事,犯罪集团却是天天都在美国境内杀人越货,欺压良善!

 而打击犯罪总是能够赢得民心的,尤其他还重点调查那些勒索敲诈劳工的黑道家族。

 因此,罗伯特此时在美国民间的声望,并不比其兄长差多少。

 有人歌颂这两位力主改革和进步,推动美国民权运动的政坛兄弟搭档,把他们比喻为古罗马共和国的格拉古兄弟——结果不幸一语成谶,肯尼迪兄弟的命运,果然跟格拉古兄弟如出一辙。

 (格拉古兄弟,古罗马共和国末期著名改革家和民权人士,因为得罪权贵而先后遇刺身亡。)

 接下来,国防部长的职位给了罗伯特·麦克纳马拉。虽然此人也并非无名之辈,但怎么看都不像是能带兵的样子——他是从小数学拿第一的神童,当过哈佛商学院最年轻的教授,现在是福特汽车公司第一位非福特家族出身的总裁,做生意确实是一把好手,福特汽车公司在麦克纳马拉的管理下蒸蒸日上。

 ——当福特车销售不畅的时候,麦克纳马拉指出是车型设计有问题,现在男性市场已经开发得差不多了,必须深耕女性市场,搞「她经济」。而一名家庭妇女根本没必要驾驶一台两吨重的大车去超市购物。

 所以,在麦克纳马拉的主持下,福特公司推出了一系列针对女司机的瘦身版车型,果然打开了销路。

 可问题是,福特公司跟五角大楼是一回事吗?管得好汽车公司的人,就能管得好国防部?

 在普通人看来,福特汽车公司总裁和国防部长这两个职位之间,未免差距太大了,怎么也扯不上关系。

 虽然这位福特公司总裁,并不是完全没有从军的履历——在二战期间,麦克纳马拉曾经在美国空军服役过一阵子,还拿过勋章。但跟开着战斗机跟日本人拼命的老布什不同,麦克纳马拉根本没开过飞机,也没真正地打过仗,而是在后方地面上管仓库查账目,制订一下空运物资方案,也就是做做会计的活儿。

 说真的,就算是让钢铁侠当国防部长,都比用麦克纳马拉更有道理,至少钢铁侠是真的能打。

 反正,提起麦克纳马拉国防部长,菲里想到的就只有《阿甘正传》和「麦克纳马拉的傻子」。

 ——正是这位「大聪明」在日后把十万智障和残疾人丢进了越南战场,搞出无数地狱笑话。

 哎,真不知道肯尼迪总统为啥觉得他能带兵的?就因为他会做生意?

 历代日本首相也从来没觉得松下幸之助适合担任防卫厅长官,能管得好自卫队啊!

 再接下来,肯尼迪内阁的国务卿,选了迪安·腊斯克,这家伙虽然也算资深政客,早在杜鲁门总统那会儿就进过白宫。但他不仅是共和党人,而且也没有什么特别亮

 眼的政绩。

 一定要说迪安·腊斯克有什么名垂青史的地方,那大概就是他有个绰号叫做「三八线之父」。

 ——把朝鲜半岛一分为二,酿出无数血泪的北纬三十八度线,就是当时还是陆军参谋部上校参谋的腊斯克,在1945年7月10日靠着一张《国家地理杂志》里的朝鲜地图,在半小时内划分出来的。

 但这究竟是美名还是恶名,还真不好说呢!

 不过,布热津斯基博士是迪安·腊斯克的好朋友。或许,腊斯克国务卿可以去找他咨询外交问题?

 最后是财政部长道格拉斯·狄龙,这家伙倒是颇有人脉和能力,从小就是洛克菲勒三兄弟的好朋友,在华尔街的银行家之中很有脸面。过去曾经担任驻法大使和助理国务卿,被肯尼迪总统称赞为「一个能够对华尔街的某些人直呼其名的人」,「一个能够帮助国家重振疲软经济的人」。

 肯尼迪让他当自己的财政部长,确实可以称得上是慧眼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