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战略忽悠局 第16章

作者:老老王

 但问题是,狄龙可是共和党!而且在前不久的总统大选中,还参加了尼克松的竞选委员会!

 肯尼迪总统坚持不用自己竞选委员会里的民主党人,却去招募尼克松竞选委员会里的共和党人……

 底下肯定是怪话一大堆吧?

 综上所述,肯尼迪内阁四个核心政府部门的「掌门」里,居然用了两个共和党!

 再考虑到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是不关心政治的商界人士……

 ——这肯尼迪内阁,还能说是民主党内阁吗?

 ——

 除了上述四个核心阁员之外,菲里又继续看了看肯尼迪内阁其他成员的名单,发现没有录用任何一个具备全国影响力的民主党大佬,而是主要提拔了一帮出身于商界和学术界的「局外人」。

 即使夹杂了几个民主党人,也都是边缘化的无名小卒,此外还从对面的共和党招揽了不少人。

 乍一看之下,还真有点像是2016年的懂王内阁。

 但懂王川普之所以只搜罗到一批边缘化过气政客(纳瓦罗和博尔顿)和键盘政治家(班农),是因为他这个地产商参选就是玩票,侥幸当选后,在从政方面自然是天生瘸腿。

 不仅懂王自己缺乏政治经验,更没有几个政治精英追随他——实际上国会山的老爷们都讨厌他。

 偏偏懂王又心胸狭隘,傲慢拒谏,很难相处,实在不好伺候。于是除了马屁精,谁都不肯跟随他。

 但肯尼迪总统可不是没人投奔,而是肯尼迪自己对那些想要跟他混的政治精英,全都闭门不纳!

 拜托,这不是比懂王更加招人恨吗?

 一个是政客们自己不肯跟懂王混,一个是政客的热脸贴了肯尼迪的冷屁股。

 怎么看都明显是后者拉的仇恨更多啊!

 可是,肯尼迪总统为什么要这样标新立异、别出心裁呢?

 莫非,他真的是理想远大,彻底厌恶了国会山那些不懂装懂的腐朽老爷们,想要大刀阔斧地推行变革。所以宁可让党内怨声载道,承受国会山的怨恨,也要「唯才是举」,只求让「天下英雄皆入囊中」?

 如果当真是这样的话,肯尼迪总统的气度,简直都能跟唐太宗李世民相比了。

 但是,美乐宗真有这么宽宏的胸怀吗?

 于是,菲里半是纳闷,半是惊讶地赞叹了一番,表示肯尼迪总统实在是一心为国,高风亮节。

 不料,大哥伯纳德的表情却很是尴尬,半响之后,才支支吾吾地憋出一句:“那个,菲里,你知道吗?麦克纳马拉国防部长跟我们一样,也是爱尔兰人。”

 “啊,我好像听说过……”菲里眉头一皱——这里面果然有猫腻!

 “然后,腊斯克国务卿是苏格兰人,他父亲是苏格兰长老会的牧师。”

 没等菲里胡思乱想,伯纳德就继续解释道,“再接下来。财政部长道格拉斯·狄龙的父亲是犹太人,母亲是苏格兰人。但犹太人的传承是从母系来算的,所以,狄龙财政部长依旧是苏格兰裔……”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抬头望着菲里的眼睛,“现在,你明白了吗?我亲爱的弟弟?”

 “明白了!全都明白了!”菲里的嘴角不由得抽搐了两下,“肯尼迪先生还真是大胆呐!”

 ——之前已经说过,大不列颠群岛上的凯尔特人,分为苏格兰人、爱尔兰人和威尔士人三支。

 所以,从政党的角度来看,肯尼迪确实是在内阁的四个核心职位里,放了一半的共和党人。

 但从民族的角度来看,肯尼迪是把内阁的四个核心职位,分给了两个爱尔兰人和两个苏格兰人!

 ——凯尔特人大联盟了属于是!

 再看看肯尼迪内阁的其余成员,伯纳德又指出了其中的好些苏格兰人、爱尔兰人和犹太人……

 破案了!肯尼迪总统组建的确实不是民主党内阁,而是凯尔特人内阁!

 怪不得肯

 尼迪要踢开本党同僚,从社会上招人组阁呢!否则哪里凑得起那么多的凯尔特人精英?

 不得不说,这勇气数值真是堪称爆表!

 然后,让一个爱尔兰人总统和一个凯尔特人内阁,统治一个盎格鲁-撒克逊人为主体的国家……

 这真是太劲爆了!简直无异于组建一个韩国裔内阁去统治日本啊!

 所以,虽然明知道希望渺茫,但菲里还是抱着万一的想法,对伯纳德问道:“关于内阁名单背后的这个秘密,民主党内……有多少人知道?”

 对此,伯纳德用好像看白痴一样的眼神,瞟了菲里一眼,脸上满是似笑非笑的奇怪表情,“我亲爱的弟弟,这种摆在眼前的事实,怎么可能保密?媒体肯定会对每一位内阁成员上查三代的!

 最多等到这个圣诞节过去之后,整个国会山,甚至整个美国,应该就已经都传遍啦!”

 好吧,尊敬的肯尼迪总统,我已经看见你的死兆星在隐隐浮现了。

 菲里叹了口气,在心中如此想道。

 “总之,因为这份内阁名单,肯尼迪先生跟民主党各个派系全都闹得很不愉快。”

 伯纳德继续解释说,“等到他就任之后,国会山两党肯定都会想要给新政府找点茬子,让独断专行的新总统受到一点教训。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肯尼迪先生贸然停止古巴攻略,肯定会承受舆论压力。

 毕竟,尽快收复古巴,解决加勒比海后院的麻烦,是他在竞选时对公众做出的承诺。

 就像中世纪欧洲那些许诺要发动十字军的国王。如果事后破誓,一直拖着不去巴勒斯坦打仗,那么就会对内对外都没法交待,甚至有可能会被教皇革出教门——放在美国,就是遭到国会弹劾……”

 听了这话,菲里也只能在唏嘘和感叹之中,无奈地沉默了。

 作者的话:  PS:日本网民从2009年开始流行一种「伪中国语」,就是把日语句子中的片假名和平假名全去掉,只留下汉字发送出去。结果发现不仅日本人都看得懂,中国人也看得懂。于是吐槽假名就算没有好像也无所谓。

 原因是日语的电子邮件里废话很多,都是些敬语和自谦语,核心内容基本都在汉字里。

 字词不一定全都认识,但组合起来还真能读个大概。

 现在已经有日本写手用「伪中国语」写网络小说,试图同时打开中日市场……总之蛮爆笑的。

 第28章、改弦易辙的十字军……不,古巴旅!

 1960年的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古巴问题也是一个非常火爆的热点话题。

 当时为了争取选民支持,肯尼迪在演说中跟尼克松竟相加码,信誓旦旦地宣称自己一上台就会出手扫荡加勒比海,狠狠地惩罚那个欺骗了美国舆论的大胡子卡斯特罗,让美国的后花园重新飘扬起星条旗。

 那时候还不知道中情局有个「冥王星计划」的肯尼迪,甚至抓住这一点,对尼克松副总统大加攻讦,嘲讽他和艾森豪威尔总统「愚蠢而又迟钝」,才会被卡斯特罗耍得团团转,花钱资助出了一个反美政权!

 结果,等到肯尼迪当选之后,之前在竞选时的各种豪言壮语,就全都变成回旋镖,打回自己身上啦!

 全美公众都翘首以盼,等着肯尼迪发动一场扫荡加勒比海的「十字军」,消灭卡斯特罗那帮捣蛋鬼呢!

 没办法,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嘛!

 如果肯尼迪在当上总统之后,却迟迟不对古巴动手的话,那么民众的反应暂且不论,败选了的尼克松肯定会第一个跳起来嘲讽,说肯尼迪明明从自己这里继承了一支「新时代的十字军」和一个「完善周密」的作战计划,却迟迟不敢让这些自由斗士反攻古巴,消灭卡斯特罗和他的那个「捣蛋鬼俱乐部」云云。

 共和党的政客和媒体,多半也会趁机带节奏起哄,指责肯尼迪缺乏魄力,违背了竞选承诺之类。

 而肯尼迪总统届时也很难向公众解释,为什么尼克松已经招募了一群崇拜美国的「古巴自由战士」,他却将这些「自由斗士」弃之不用,不对古巴发动「帝国主义之惩戒」,反而任凭卡斯特罗政权继续坐大?

 当然,对于美国的政客来说,竞选时对公众的承诺,都是说着玩玩的,当选后并不一定需要兑现。

 美式民主运行了那么多年,政客们竞选时满嘴胡说八道,当选之后顾左右而言他,早已成了常态。

 跟懂王那样,在当选后真的一项项努力兑现承诺的政客,不说是绝无仅有吧,至少也是百中无一。

 偏偏肯尼迪在组阁时排斥了民主党大佬,也没纳用竞选委员会的干将,而是搞了个广招全国精英的「人才内阁」或者说「凯尔特人内阁」。在外人看来,就是新总统独吞了胜选的全部战利品。

 结果,他就把自己搞得几乎跟懂王一样讨人嫌,败选的共和党和一无所获的民主党,都想找他麻烦。

 ——那

 些被你刷下去了的人,或许确实腐朽无用,做不了什么事,但绝对有能力坏你的事啊!

 更何况,凯尔特人想要逆转千年的压迫,反过来凌驾于盎格鲁-撒克逊人之上,怎么可能不遭遇反弹呢?

 但是,站在爱尔兰人的立场上,想一想凯尔特人就要彻底打破自从亚瑟王时代以来,持续了千年的屈辱和束缚,在世界上最强大的撒克逊人国家成为主宰……这是何等的宏图伟业!怎样的令人目眩神迷!

 或许,肯尼迪总统已经把自己当成了现代的亚瑟王,而他的阁员们则是二十世纪的圆桌骑士吧?

 菲里如此想道。

 回归正题,在这种严重得罪了本党几乎所有派系,差不多把自己搞成了孤家寡人的情况下,肯尼迪总统不兑现承诺是不行的,整个国会山的两党议员都在盯着他,时时刻刻要找他的小辫子。

 所以,就像后世的懂王无论受到什么阻挠,都要想尽办法在南方的美墨边境修墙一样,肯尼迪在入主白宫之后,也必须尽快发动一支「自由世界十字军」,镇压古巴的反抗,确保自家后花园的安稳。

 同时,肯尼迪也需要一场战争的胜利来给国内立威,让自己想要推行的改革政令,能够被落实下去。

 否则的话,他就有可能落到跟腓特烈二世皇帝一样「赢了等于没赢」的难堪下场。

 ——十三世纪的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就是因为跟罗马教廷的关系不好。于是被教皇抓住他曾经立誓要发动十字军收复圣地耶路撒冷的把柄,日催夜催,各种舆论攻击,搞得腓特烈皇帝焦头烂额。

 偏偏这位皇帝的运气又很差,在踏上征途后,先是遇到风暴出不得海,之后又染上疟疾病倒,拖了大半年还没离开意大利,结果就遭到了教会的绝罚——革出教门,让皇帝只能顶着罪人的头衔渡海东征……

 最终造就了十字军历史上最让人哭笑不得,最缺乏虔诚和光荣的第六次十字军东征。

 虽然收复了耶路撒冷,但腓特烈二世却非但没有收获荣耀。反而饱受谴责和唾弃,弄得灰头土脸。

 如果肯尼迪在上台之后迟迟没有采取对外行动的话,恐怕也会遇到当年腓特烈二世的尴尬局面。

 可问题是,「冥王星计划」已经被心怀恶意的尼克松副总统和不负责任的中情局一干饭桶,给搞成了一副烂摊子。如果肯尼迪总统直接继承这个计划,而不是另起炉灶的话,怎么看都是前景不妙啊!

 ——被迫接盘商业对手的烂尾楼,各级高管还是对头的人,这种不靠谱的买卖如何能做?

 想到这里,菲里不仅感到心中愁肠百结:怎么又绕回来了呢?

 他在回家过圣诞之前,就开始在苦思解套之策,可惜一直不得其法。

 关键是中情局的一堆烂账得平掉,而且已经招募来的古巴旅一千五百官兵,也得有个安置的去处……

 正当他苦思冥想的时候,当议员的大哥伯纳德,还在继续指着桌上的古巴地图,滔滔不绝地爆料:“即使不考虑肯尼迪先生和新内阁的私人利益,而是完全从国家利益的立场上来看,我们也必须尽快对古巴采取行动,发动一场扫荡加勒比海的十字军。

 ——随着卡斯特罗在古巴建立的赤色政权日渐稳固,整个拉美都在变得愈发躁动不安。

 如果我们迟迟不能解决掉古巴的卡斯特罗,拉美地区就会有越来越多的「香蕉共和国」,想要以卡斯特罗为榜样,尝试着引入苏联的力量,来抗衡美利坚合众国!那样的话,整个美洲就都要乱了。”

 远的且不说,就说现在吧,多米尼加的那位「祖国恩人」特鲁希略,在遭到了美洲国家组织的集体制裁,又被我国下令断交之后,居然把电话打到了肯尼迪先生这边,想要在新总统这边争取转圜和庇护。

 但他犯的事儿实在太大,所以肯尼迪先生劝告他认清形势,交出权力,下野退休保平安。谁知特鲁希略非但不听劝告,还口出狂言,威胁说如果美国不保他,他就要学习卡斯特罗,挂起红旗去投奔苏联了!

 嘿,这个混蛋也不想想,就凭他那样烂到一塌糊涂的名声,苏联人肯收吗?”

 伯纳德如此嗤笑着说道,“克里姆林宫应该也是要点儿脸面的……”

 呃,现在的赫鲁晓夫,或许还不好说。但如果是几年后上台的「苏勋宗」勃列日涅夫,面对这种连夜绣红旗,从美帝阵营里改换门庭过来的榜样,多半是会毫不害臊地收下当狗吧?

 菲里如此想着。

 苏联在勃列日涅夫时代扶植起来的那些「革命政权」,像是埃塞俄比亚的门格斯图,索马里的巴雷,利比亚的人间之屑卡扎菲等等,比起多米尼加的「祖国恩人」特鲁希略,恐怕也好不到哪里去。

 可是为了跟美国争霸,苏联方面选择对这些家伙的斑斑劣迹视而不见,只求扩充己方阵营的实力。

 只要这些小国肯认苏联当

 大哥,那么勃列日涅夫就立刻援助打钱绝不含糊!

 实际上,到了勋宗执政的后期,美苏两家在全球争霸方面,已经差不多是一丘之貉,乌鸦别笑野猪黑,大家扶植的都是一路货色,最多就是苏联这边的盟友,论「拟人度」可能稍稍高一点罢了。

 但也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军阀和独裁者。

 否则为啥叫做「苏修社会帝国主义」呢?

 所以,走投无路的多米尼加独裁者特鲁希略,想要投奔苏联,恐怕并不能说是完全的白日梦……

 等等!我似乎发现了什么盲点?

 十字军?多米尼加?特鲁希略?苏联!!

 菲里的脑海中突然模糊地意识到了什么。于是将上述几个词语串联起来,随即就感觉眼前灵光一现。

 尤里卡!我悟了!

 下一刻,他整个人都猛地精神抖擞起来,仿佛打了十盎司鸡血似的,让坐在对面的伯纳德吓了一跳。

 “呃,菲里,你怎么了?”

 “我想到了!哥哥!十字军不一定要去收复耶路撒冷,而是可以改弦易辙去攻打君士坦丁堡!

 古巴旅同样也不一定要去古巴,而是也可以去多米尼加,讨伐想要投靠苏联的特鲁希略!

 新政府就算想要立威,也并不是一定要先拿古巴开刀,换成多米尼加的特鲁希略,也一样没问题!”

 菲里突然抓住大哥伯纳德的手,自说自话地嚷嚷道,一双眼睛亮得好像电灯泡,“哥哥,拜托了,找个机会让我跟肯尼迪先生见一面!我想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主意,希望能够得到他的支持!”

 作者的话:  PS:备注,历史上的第四次十字军,没有前往巴勒斯坦「拯救圣地」,而是在威尼斯总督的忽悠下,调转矛头攻陷了君士坦丁堡,打崩了绵延千年的东罗马帝国。

 这也是为什么P社玩家会念叨着「吊死威尼斯总督」。

 第29章、肯尼迪的未来内阁成员们

 1960年12月28日,洛杉矶,圣莫尼卡海滩,海滨大道625号

 穿着军礼服的菲里金上尉,在这座距离自家不远的海滨别墅门口跳下车,眯眼打量着铁门内的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