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战略忽悠局 第18章

作者:老老王

 他摊了摊手,“于是上面的事儿就都白忙活了,给胡志明的武器也被用来打法国人了。”

 “呃,麦卡锡议员如果还在国会山的话,或许会对这事儿抓着不放

 。但既然都已经过去十五年了,再扯这种陈年旧事就没意义了——当时我们甚至还在援助苏联呢!”

 罗伯特·肯尼迪摆了摆手,“言归正传,就算在古巴岛上真有两千五百个亲美的游击队员,再加上中情局招募的雇佣兵,加起来也只有四千人,而卡斯特罗却有三万军队。

 四千人肯定打不过三万人,对吧?”他对麦克纳马拉说。

 “如果不考虑场外因素的话,肯定是打不过的。但我还有一个疑惑。”

 麦克纳马拉看着菲里问道,“六年前,中情局只雇佣了一百五十人,就轻松推翻了危地马拉的阿本斯政府。为什么这次中情局雇佣了一千五百人,看起来却还是很难推翻古巴的卡斯特罗?”

 “危地马拉那一次,其实并没有怎么交战。而且我方投入的真实兵力也远远不止一百五十人。”

 菲里解释说,“中情局确实只雇佣了一百五十名士兵。但危地马拉的种植园主又派来了好几百名枪手,一起打着星条旗,在中情局特工的带领下向首都进军,实际上就是一次武装游行。

 因为在进军首都之前,中情局的特工就已经收买了危地马拉政府的将领,所有的政府军都造反了。

 阿本斯总统只是一个民选上台的政客,不是军阀,并没有希特勒的党卫军和冲锋队这样的私人武装,危地马拉的军队造反之后,阿本斯就没有任何力量来保卫自己,只能选择辞职下野和出国流亡。

 跟打垮一个靠着战争上台的军阀相比,推翻一个通过选举上台的政客可要容易多了。”

 “换而言之,卡斯特罗对军队的控制力很强,中情局没能策反卡斯特罗的任何主要将领?

 于是,杜勒斯局长和尼克松就决定要组建一万五千人的大军,渡海强攻古巴,结果又是资金链断裂,又是招不到人,最后准备把招募来的一千五百人丢到古巴砰碰运气?这简直就是赌徒的思维啊!”

 罗伯特·肯尼迪低头沉吟道,“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古巴行动将会是新政府上台后的第一项重大海外政策。一旦处理不好,新政府必将颜面尽失,在民众心中的形象也会立马崩塌。

 其实,这两年的美国经济很不好,社会上也是矛盾百出,美国自己的问题就够头疼了。假如有可能的话,我哥哥真的很想镇之以静。在入主白宫之后的一年之内,避免发动任何海外战争。”

 “但这是不可能的,先生。令兄在大选的时候就已经把话放了出去,承诺上任后一定会推翻卡斯特罗政权,打压苏联的嚣张气焰,斩断俄国熊伸向美洲的爪子。”

 布热津斯基博士提醒说,“如果在没有合适理由的情况下,就取消攻击古巴的秘密军事行动,必然会给共和党人留下攻击他的话柄,并且严重损害新政府在民众之中的形象。”

 ——作为一名力主推动变革的进步派总统,肯尼迪其实是很想专心于内政和改革,先把一团乱麻的国内问题给理顺了,再考虑国外的问题,而他的主要内阁成员也都秉持着类似的观点。

 但问题是,作为一个悖论,如果不能通过对外战争来赢得一场漂亮的胜利,肯尼迪政府就根本没有足够的威望来推动一场大刀阔斧的内部改革,甚至会被视为软弱的懦夫!

 ——美国从本世纪以来,就还没有在任期内不发动战争的总统!

 (二十世纪前期的美国总统们,同样在亚洲和拉美不断进行着各种军事行动。)

 所以,如果用四个字形容即将接手「冥王星计划」的肯尼迪政府,那就是「骑虎难下」。

 为此,菲里就特意献上了一副可供爬下虎背的梯子。

 ——如今的加勒比海上,除了已经投共的卡斯特罗,还有一个口嗨投共的特鲁希略哟!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暂时搁置漏洞百出的古巴攻略,改成先打多米尼加,为新总统立威呢?

 献上一顶属于胜利者的桂冠!

 顺便还能以战代练,检验一下这批古巴雇佣兵的两栖作战能力,然后及时进行查漏补缺,以免在日后更加艰难的古巴之战中出洋相。”

 ——虽然美国在冷战时期扶植了一票独裁者和军事强人。但就本心而言,白宫和国会山是更希望这些国家实行多党制和美式民主的。之所以捏着鼻子支持那些独裁者,完全是因为一时间没有更好的选择。

 这当然不是美国政府真的想要推广自身制度,实现「历史的终结」,而是有着冷酷的现实利益考量。

 因为,在那些深受美国渗透和影响的半殖民地国家里。纵然是实行了一人一票的美式民主制度。但就结果而言,与其说是民众获得了选择政府的权力,倒不如说是美国有了选择走狗的权力。

 任何一个走狗不听话,美国老大就能以很低的成本让他败选滚蛋,换另一条更听话的亲美走狗上台。

 ——在一个理想的亲美国家里,最好要有两条走狗,一条狗不老实,就可以拉另一条狗上去打擂台。

 相反,如果那些原本亲美的军阀和独裁者,由于某种不可预料的原因,突然间变得不老实不听话了,美帝老大想要换人的话。因为没有竞选制度和多党制,找不到合法的反对派,那么只能让CIA搞政变了。

 而政变这种事情,如果操作不当的话,是很容易失控的。然后一旦政变失控,折腾成了全面内战,继而让整个国家碎成一地,进入全民吃鸡模式,那么最后养蛊出来的是个什么玩意儿,就只有天晓得了。

 万一不幸搞出个赤色反美国家或宗教政权国家,出力不讨好的白宫和国会山,肯定会感到很郁闷。

 这就是为什么冷战后的美国一边与沙特王室交好,把美元绑定在沙特的石油上,一边却又念念不忘地要让沙特阿拉伯「民主化」,敦促沙特王室交出权力——因为前者是短期利益,后者是长远利益。

 不把沙特变成民主国家,美国要怎么强推一个全家都是美国人的阿拉伯妇女,去当沙特总统或首相呢?

 所以,美国一直在全世界推行民主化的口号,其本身实际上是非常真诚的,只不过背后藏着恶意罢了。

 综上所述,纵然多米尼加的独裁政权长期亲美。但为了更有效的控制该国,还是改成民主体制更好。

 更别提,多米尼加的特鲁希略在1960年可是作死无极限,犯了一大堆天条,整个拉丁美洲对他联合制裁并断交,联合国都通过了制裁他的决议,美国如果要扮演正义使者去搞他,应该不会有多少舆论压力。

 然而,听了菲里建议改打多米尼加的这番话,在座诸位未来内阁成员的表情却是十分古怪。

 沉默了半响之后,未来的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才皱眉说道,“听你的形容,似乎多米尼加很好打?

 可是,虽然多米尼加这个国家,确实是要比古巴小得多。但特鲁希略的军队,明显要比卡斯特罗的军队更加强大啊!中情局招募的半个旅连古巴都打不动,难道就打得动多米尼加?”

 ——多米尼加共和国位于古巴岛以东,与海地共和国同处于一座岛上,国土面积四万多平方公里,人口三百万。相比之下,古巴则有十一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七百万人口,大小相差甚远。

 在1960年的时间点上,虽然多米尼加的国土和人口,确实都只有古巴的一半。但从纸面上的数据来看,多米尼加独裁者特鲁希略拥有的军事力量,却远比卡斯特罗的古巴军队要强得多。

 古巴由于之前持续多年的内战,而苏联援助还没有大规模抵达的缘故。不仅经济凋敝,军队也是七零八落。除了陆军马马虎虎还算像样之外,古巴的海军目前基本约等于零,只有一些稽查走私的快艇。

 古巴空军虽有不少美式飞机,但大部分飞行员叛逃美国,零配件又断供,真正能出动的飞机很少。

 (整个古巴空军在此时只剩下了十个飞行员。)

 相比之下,已经被特鲁希略家族稳定统治了三十年的多米尼加,在军备方面就显得财大气粗了。

 「祖国恩人」特鲁希略虽然在对待民众上「拟人度」不高,各种不做人事。但在搜刮敛财方面却是得心应手,驾轻就熟,而且他也舍得大肆挥霍,在1955年搞个庆典就花了3000万美元。

 至于买军舰买飞机买坦克什么的,特鲁希略就更是舍得掏腰包了。

 眼下的多米尼加共和国,拥有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最强大的空军,装备了两百多架军用飞机,其中包括B-17飞行堡垒轰炸机、吸血鬼战斗轰炸机、A-26B入侵者轰炸机、P-51野马战斗机等等。

 同时,多米尼加还拥有中美洲最强大的海军,包括2艘F级驱逐舰、2艘花级护卫舰和3艘江河级护卫舰,以及10艘巡逻舰艇、3艘辅助舰艇和1艘训练帆船,总人数为300

 0人左右。

 即使是多米尼加的陆军,也有五万多人,是古巴陆军的将近两倍兵力。

 所以,从这些数据上来看,多米尼加的特鲁希略,分明要比古巴的卡斯特罗,更加难对付得多啊!

 2506旅的一千四百名雇佣兵,打不过卡斯特罗的三万兵马。难道就打得动特鲁希略的海陆空三军?

 但是,菲里却知道,「唯武器论」绝对要不得,古巴和多米尼加的反美政权,论强弱其实恰恰相反。

 作者的话:  PS:今日抢救结束,爷爷新冠康复,转危为安,特此加更一章,以庆贺这一劫的过去。

 明日继续双更,求收藏,求推广!

 第32章、特鲁希略就跟萨达姆一样容易推倒

 二十一世纪初,巅峰时期的美国主要打过两场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

 从纸面数据上看,萨达姆的伊拉克军队,要比阿富汗的塔利班组织强大得多。萨达姆尚且拥有一支装备了坦克、重炮和喷气式战斗机的机械化钢铁大军。而塔利班最先进的武器只有肩抗式单兵防空导弹。

 也就是说,伊拉克勉强还有一个现代化军队的架子,阿富汗却只是一伙靠宗教热情驱动的中世纪民兵。

 乍一看起来,伊拉克似乎要比阿富汗难打得多?

 ——把时间倒退回2000年,有谁觉得统治伊拉克的萨达姆,会比不上阿富汗的塔利班首领奥马尔?

 但实际的战争结果,却是恰恰相反——在举世无敌的美帝王师面前,看似还算现代化的伊拉克大军不堪一击,土崩瓦解,萨达姆家破人亡,身死刑场,其势力烟消云散,再无痕迹。

 而阿富汗的塔利班,虽然一度也被美利坚的铁拳轰然打垮,却败而不灭,硬是躲藏在山洞里蛰伏了二十年,奋战不息,最终卷土重来,让仓皇逃走的美军和伪军,在机场上演了一出「喀布尔飞人」的闹剧。

 同为美军的打击对象,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反美政权,为什么会有这样截然不同的命运?

 为什么拥有更多坦克、大炮和飞机的伊拉克,在战争中的表现,却远不如几乎只有轻步兵的阿富汗?

 原因很简单,对于拥有科技代差,能够实施降维打击的美帝王师来说,那些落后于美军至少一个时代的敌人,就算拥有再多的飞机大炮和坦克,只要一通狂轰滥炸下来,也会统统变成废铜烂铁,毫无意义。

 一个政权能否在美军的刀下幸存,真正的硬核指标其实是抗打击能力,或者说在逆风局之下的韧性。

 很显然,已经做了几十年统治者的萨达姆和他那些养尊处优的腐朽将军们,是不可能丢下自己的豪宅庄园与万贯家财,跑到沙漠和山野间去打游击的——就算他们愿意这么做,他们的手下也会自己散了。

 因为这些高高在上的统治者,跟民间底层是脱节的,他们的力量就只有手里的军队,打光就没了。

 相反,阿富汗的神学院土包子们,就没那么讲究了。他们的力量深深根植于乡间,他们的军队和平民随时可以互相转化。即使消灭了他们的首领和明面上的武装部队,也很难刨掉他们的根基。

 并且在反抗侵略者的大义旗号下,随时会有受到美军侵害的人投奔加入,让这股反美火苗永不熄灭。

 所以,美军打伊拉克,只是在打萨达姆和他的家族,伊拉克的人民对此或态度漠然,或心中暗喜。

 而美军打阿富汗,却是在打阿富汗至少一半的人民,其难度自然要高得多。

 同理,如今加勒比海上的两个刺头儿,古巴的卡斯特罗和多米尼加的特鲁希略,也是类似的情况。

 如果说特鲁希略是加勒比海上的萨达姆,那么古巴赤色政权就相当于加勒比海上的塔利班。

 特鲁希略跟萨达姆一样,空有一支看起来还不错的军队和巨额的财富,却没有深入民间的根基。

 他的手下也是一群见风使舵的奸佞之臣,擅长溜须拍马,但却根本经不起半点儿考验。

 一旦特鲁希略本人完蛋,那么依附着他的一切也会土崩瓦解。除了他的家族,没人会捍卫这个政权。

 卡斯特罗则是已经勉强动员起了一支真正的民族武装力量。虽然此时的古巴革命政权还很粗糙,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但终究是初步在古巴站稳了脚跟,拥有了深入基层的海量支持者。

 即使卡斯特罗当真不幸遇刺身死,他的同志也会继续举起红旗,把革命坚持下去。

 接下来,多米尼加的人民,对特鲁希略没有任何好感。对于他的被推翻,说不定还会拍手称快。

 ——面对强大到无可匹敌的美军,多米尼加人的战斗理由在哪里?为了保卫特鲁希略贪污的财富吗?

 就算打赢了,特鲁希略也不可能分给他们什么钱,说不定还要变本加厉地搜刮呢!

 所以,大家最多装装样子,能够朝天放三枪,就对得起那份微薄的军饷啦!

 而古巴的人民,就算在

 此时对卡斯特罗的忠心还很有限,但对美国佬的大缺大德,却是绝对的刻骨铭心——谁让美国人把古巴最好的土地都圈走了呢?这世上会有不恨地主的佃农吗?

 更别提,卡斯特罗政权刚刚做主,把美国佬强占的古巴土地,都在土改中分给了贫苦农民。

 这样一来,就足以让相当一部分在土地改革之中收益的古巴人民,自觉自愿地为卡斯特罗而战了。

 因为,在他们的认知中,这是在为自己刚分到的土地而战,这个理由足够他们为之付出性命!

 “先生们,仅仅就武器装备而言,特鲁希略的多米尼加军队,确实远远胜过古巴的卡斯特罗军队。但是,军队终究是由人组成的,而不是由武器组成的。

 我们要在战场上打败的对象,也是拿着武器的敌人,不是敌人手里的武器。”

 菲里对着一众未来的内阁成员们侃侃而谈,“很遗憾,由于联合果品公司和其它美国公司过去做出一系列糟糕行为,导致卡斯特罗率领的古巴赤色民兵在发现我军时,都会毫不犹豫扣动扳机。

 因为,只要我们一回到古巴,就会立刻没收他们的土地,把他们驱赶进贫民窟。

 虽然从美国法律的角度来看,这些古巴人是强占了我国公司的合法资产,是一群卑劣的小偷和强盗。

 但问题是,他们自己并不这么认为——想要扭转他们的认知,就得靠血与火……”

 对于这番站在美国立场上有些刺耳的「政治不正确」话语,罗伯特·肯尼迪倒是颇为赞同地点了点头——肯尼迪兄弟虽然主张要解决亲苏的古巴卡斯特罗政权。但这仅仅是出于美苏争霸的考虑罢了。

 对于古巴农民的反美情绪,肯尼迪兄弟其实是颇为同情和怜悯的。

 没办法,通常来说,庄园主对农奴的剥削,就已经够残酷了。

 但联合果品公司在中美洲做的事情,比绝大多数的封建地主还要灭绝人性。

 这个公司傍着美军的大炮和刺刀,在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各国巧夺豪取,用一美元一英亩的价格,强行圈占了大片最好的耕地,然后只开发出其中的很小一部分,种植烟草、菠萝、香蕉等经济作物。

 剩下那些未开发的土地,就这么摆在那儿。哪怕放着长杂草养虫子,也要圈起来。

 假如这些国家的人想要开垦这些荒地种庄稼,联合果品公司就会坐地起价,狠狠地敲拉美人的竹杠。

 怎么说呢?大约就跟港岛某个李黄瓜,在大陆的城市囤地,耐心等着涨价的经营策略差不多。

 更要命的是,李黄瓜在大陆屯的只是建筑用地。但联合果品公司在中美洲屯的却是大片耕地啊!

 想象一下,当一个国家饥荒爆发、天天饿死人,最肥沃的土地却被某个外国公司屯着抛荒长草……

 那么,在即将饿死的拉美农民眼里,这些屯着大片耕地不让种的美国公司,跟恶魔还有什么差别?

 反正,作为曾经在盎撒民族统治下,有过类似遭遇的爱尔兰人后裔,肯尼迪兄弟是对此身同感受。

 所以,鉴于联合果品公司一贯以来在拉美国家的大缺大德,只要是思维正常的人,都实在很难想象,古巴穷人会拿出鲜花和朗姆酒,来欢迎联合果品公司出资赞助的第2506旅雇佣兵……

 除了罗伯特·肯尼迪之外,其他三位未来阁员,对待菲里的这番话,也只是表情漠然,不置可否。

 波兰人布热津斯基博士,闻言却略微有点不悦地皱起了眉,嘴唇动了两下,似乎是想要抗议或反对。但看看别人都没开口,而罗伯特·肯尼迪似乎还有点赞同的模样,他终究还是把话给咽了回去。

 当然,菲里也没有在联合果品公司的罪孽上纠缠太久,而是话锋一转,又谈起了多米尼加。

 “与之相反,拉斐尔·特鲁希略和他的家族已经统治多米尼加三十年,多米尼加人早已厌倦了这个贪得无厌的家伙,明面上的多米尼加总统华金·巴拉格尔,也想要赶走这个架空了自己的军阀。

 现在,包括美国在内,整个南北美洲的所有国家都对多米尼加断交和封锁制裁。罗马天主教廷公开跟特鲁希略决裂,联合国也通过了针对特鲁希略的制裁令,整个世界都在喊着「特鲁希略滚蛋」!”

 菲里说道,“在这种情况下,就算多米尼加拥有再多的飞机和战舰。但又有多少勇敢的士兵,愿意顶着世界的反对和天主的谴责,为一个早已退休离职,却依旧不肯放弃权力的老混蛋,而浴血奋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