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老王
据上风。
而消极颓废也会取代积极进取,成为阿拉伯社会的思想主流……或许还会有极端宗教的提前兴起?
哎,所谓激情燃烧的岁月,其实就是人人心中憋着一口气,大家一起为了理想而奋斗。
这股子心气儿要是散了,那么,理想也就没了,大家都自顾自地苟活吧!
所以,菲里才会认为,经过这场中东战争,犹太人固然是在肉体上被打倒了,阿拉伯人却也在精神上被打倒了——没有了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就算还占着祖传的土地,那也只是在可持续败家而已。
说真的,让以色列吃一回败仗,受点儿教训,说不定对于这个国家的健康发展,还是一件好事。否则要是一点苦头都没吃过,举国上下都过于骄傲自大,不知道天高地厚,那么日后还不知道要遭啥罪呢!
相反,以色列只要戒骄戒躁,懂得量力而行,不要搞得跟个巨婴似的,以后要复兴也是有希望的。
犹太人不是总吹自己是最聪明的民族吗?最聪明的民族难道居然扛不住区区一次战败?
说穿了,不就是属于以色列的好运气,暂时用完了,接下来必须打一次逆风局嘛!
但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这世上哪有长盛不衰的国家?
国家和民族总有盛衰起落,从古至今都没有例外。
一个国家如果只会打顺风局,遇到逆风局就麻爪和嚎啕,那么国祚是决计长久不了的啊!
“弱小和无知,并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最后,菲里引用电工大刘的名言,对基辛格博士如是说,“以色列想要在中东这种四战之地生存下去,最最要不得的就是傲慢,偏偏我在大多数犹太人身上看到的品质,最多的就是傲慢啊!
当然,这里面绝对不包括您,博士,我这辈子都没见过比您更谦逊的人了。
如果您能代替梅厄夫人,成为以色列总理的话,以色列想必绝对不会走到如今这一步吧?”
“确实,傲慢是这世上最可怕的毒药!从1967年开始,以色列就盲动得太厉害了——先发制人击败阿拉伯联军,这固然不算错。但接下来妄图吞并西奈半岛,甚至切断苏伊士运河,就搞得太夸张了。
以色列才多少人口?占得住这么大的地盘吗?像这种无节制的扩张领土,是何等的愚蠢和短视?”
基辛格点头赞成说,“总之,以色列从打赢了第一次中东战争开始,就似乎忘记了自己只是一个小国。而是想要像殖民时代的欧洲大国一样肆意张扬——但问题在于,以色列真的只是一个小国……
并且,现在时代也已经变了啊!”
如此长吁短叹了一番之后,基辛格博士终于等到了尼克松总统的召见。于是,他便整理了一下衣服,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心情略带忐忑地走进了椭圆办公室的房门。
之后,足足过了一个小时,基辛格博士才阴沉着一张方脸,从椭圆办公室里出来,对等候在外面的菲里说道,“这次我们可是摊上大活儿啦!总统的最新指示,让我们去一趟纽约,把华尔街干掉!”
菲里:啊?我们?!干掉华尔街?!!(宛如被妖王命令去干掉唐僧师徒的鲶鱼精)
“是的,没错,总统就是要我们去对付华尔街!好了,不要张那么大的嘴巴,很难看。”
基辛格博士苦笑着说道:“之前我说以色列政府的战略眼光太差,充满了惊人的愚蠢和短视。但我没有想到的是,纽约的犹太人同胞,如今也是一样的愚蠢和短视啊!”
筋混凝土森林!除了遍地霓虹灯、广告牌和大屏幕之外,就再也看不到一棵树或一个花坛!这合理吗?
相比之下,中国的深圳、上海等现代化大城市,绿化覆盖率都占到了城市面积的30%到40%。
为什么纽约的曼哈顿中央商务区,绿化却做得那么差呢?
因为纽约的曼哈顿沿用了汉密尔顿在十八世纪做的城市规划,那年头别说汽车,连火车都没出现呢!
相比之下,倒是建设年代更晚,相对穷一些的布鲁克林和布朗克斯,在绿化上要比曼哈顿更好些。
然后,既然绿化带和行道树都那么稀少,街道也就变得特别窄——纽约市在规划曼哈顿街道时,连汽车都还没发明,自然不可能考虑到未来的宽度需求。所以,曼哈顿的街道基本都是单车道和单行道。
唯一比较宽的街道就是百老汇——意译为宽街,但百老汇其实也没多少宽,充其量也就是双车道吧。
更可怕的是,街道普遍狭窄倒也罢了,曼哈顿的楼房还特别的高。且不说那些举世闻名的摩天楼群,哪怕是二十世纪初建造的楼房,也有二三十层的高度——这大约就是所谓的「钢筋混凝土森林」吧?
对比一下中国上海的浦东摩天楼群,跟纽约的曼哈顿摩天楼群,就会发现后者的建筑密度要高得多。
如此的高楼窄街,结果就让行人都像在墙缝里的老鼠一样,加上四周蹒跚的流浪汉,更显几分恐怖。
无怪乎那位开创了克苏鲁神话的爱手艺大师。在来到纽约待了一阵子之后,就写出了《墙中之鼠》。
(想象一下,假如中国古代传统小村庄的紧凑格局。但每座房子都有二三十层,那将会怎样?)
反过来说,若不是曼哈顿的摩天楼都贴得这么近,蜘蛛侠彼得帕克怎么可能只靠发射蜘蛛丝就飞檐走壁呢?真要换成上海浦东摩天楼群的那种建筑距离,彼得帕克就只能把蜘蛛丝换成滑翔翼,改名飞鼠侠了。
而若是你在曼哈顿住的楼层比较低矮,那么更是会被四周高楼的影子遮蔽,几乎终年不见阳光,室内采光差得出奇,让你明明住在地上两三层楼、甚至四五层楼,却硬是活出了仿佛置身于地下室里的感觉!
除此之外,因为市区里没有绿化带,没有植物吸收噪音。于是纽约市中心的公寓楼,跟其它城市的公寓相比,那当真是特别的吵闹,以至于纽约的女孩子为了防止神经衰弱,睡觉和阅读时必须常备隔音耳罩。
没办法,实在是太吵了,如果不戴上隔音耳罩的话,娇弱的女生们就根本睡不着觉,也看不进书啊!
同理,由于缺乏绿化带,纽约市区的空气质量也非常差。不仅充斥着汽车尾气,还有毒品的臭味。
再加上纽约是海港城市,曼哈顿干脆是一个岛。众所周知,海边湿气重,纽约的纬度又高……所以冬天的纽约真是又潮湿又阴冷,让那些蜷缩在较低楼层,或者说「下巢」的人普遍罹患风湿病。
综上所述,在纽约的曼哈顿市中心,那些普通公寓的居住体验,实在是不怎么理想——阴暗潮湿、很难得才能照到太阳,每天听着嘈杂吵闹的噪音、呼吸着污浊的空气……
而且,你在纽约市区的住处,若是不幸靠近某一处垃圾堆放带,那么居住体验可就更恐怖了。
曼哈顿的居民总是把黑色垃圾袋堆在路边,往往很长时间都没人收。结果有的垃圾袋就被涨开了,黄色的黏菌之类的东西露出来,臭秽横流不忍直视不说,每逢入夜就有成千只的老鼠在墙外狂窜乱叫。
若是在这种灾难般的环境之下待得久了,真的很容易让人罹患精神衰弱。
好吧,既然在公寓里待得难受,那么出门去溜达一圈散散心如何?
但门外也是一副赛博朋克的街景:狭窄阴暗的凌乱街巷,遮天蔽日的摩天大楼、充斥全城的汽车尾气,淅淅沥沥的雨水浇灌在充斥着霓虹光影的脏乱街道上,脏水顺着管道滴落,窸窸窣窣的老鼠和蟑螂在穿行,四周则是臭气熏天的邋遢酒鬼、毒虫和流浪汉……如此街景,想来是很难让人感到心情愉悦的。
真正想要看看开阔的自然风光,放松一下心情,那就只能到远处去。
但是,你打算怎么到远处去呢?该不会是准备开车出行吧?
别忘了,纽约的街道窄得出奇,全城处处堵车,足以让缺乏耐心和时间的驾驶员堵到路怒症大爆发!
既然曼哈顿的马路上堵车堵得厉害,那么索性改骑自行车或电瓶车呢?
很遗憾,曼哈顿的绝大多数街道都没有非机动车道!骑车的人得在人行道上,跟路人抢道!
(整个曼哈顿,好像只有第五大道和第六大道有自行车道。)
且不说在人行道上骑车有多危险,遇到行人摩肩接踵的路段,这速度也根本快不起来啊。
在纽约开车和骑车都这么麻烦,但如果只靠两条腿的话,又肯定是走不出多
远的。
更何况,一路上,闷热陈腐的空气里充斥着尿骚味、屎臭味和麻草味,你寻思这不就是下巢吗?
在这么差的空气里走路远行,随时还要提防扒手和抢匪……这究竟算是散步?还是折磨?
于是,纽约市民如果想去中央公园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或者去炮台公园看看海,主要就得靠坐地铁。
而纽约的地铁……更是早已恶名在外,尤其是曼哈顿岛十几街附近那些地铁站,隔着老远就能闻到浑浊不堪的空气里弥漫着排泄物的味道,再加上热到让人窒息的气温,真是让人忍不住想要转头就跑。
——没办法,纽约的地铁太古老了,建设时根本没考虑空调系统,导致地铁站周围的土壤吸收存储了上百年的热量,成了烤箱般的巨大热库,夏季温度能升到五十摄氏度!即使现在装空调都来不及了!
然后,你顶着热风臭气,捏着鼻子钻进地铁之后,一路上的脏乱破和遍地的流浪汉都令人皱眉。
更可怕的是,由于纽约地铁最初是由许多公司同时建设经营的,堪称是重复建设和管理混乱的集大成者。时至今日,已经有很多缺乏客流的站台和隧道被废弃。但这些地下空间并没有因此而消失。
所以,跟其它的大城市不一样,纽约的地下有大量幽灵线路和幽灵车站,并且往往被流浪汉、偷渡客、犯罪团伙和变态杀人狂占据,或是堆满了垃圾,或是变成邪恶罪行的发生地,逐渐变成了纽约的都市传说。
二十一世纪的纽约人,经常把这些地下空间比作「斯卡文鼠人的地下城」和「战锤世界的底巢」。
呃?为什么不说它们是黑暗精灵的地下城?因为这些废弃地铁哪有黑暗精灵的地下城那么漂亮啊?
——每天挤着肮脏的地铁,闻着地铁口冒出来的热风臭气,看着街边的流浪汉和脚边的老鼠,听着响彻整座城市的建筑噪音,再加上因为纽约的这个恶劣环境,大家对待别人都不太友善……
如此巨大的精神压力之下,导致很多纽约市民的精神状态普遍堪忧,狂躁、忧郁、疯癫者皆有。
当然,纽约的生活也不见得就一定是那么的糟糕,关键是你得有钱有空闲,那样便能活得很棒。
你要知道,全世界日子过得最奢侈的那群人,同样也生活在纽约,很早就形成了「百万富翁大道」。
只要你能够在纽约高层公寓里拥有一个豪华大平层,最好是靠近中央公园的,就绝对会很舒服——不受遮挡的明媚阳光、赏心悦目的绿色植被、一览无余的开阔风景、再加上各种纸醉金迷的奢华享乐……
就像战锤40K世界里,那些生存在顶巢、上巢的上层贵族也生活得相当不错一样。
然而,非常遗憾的是,菲里这一次来纽约是为了执行秘密任务。所以并不能跟前几次来纽约那样,住进华尔道夫酒店或广场酒店,只能在曼哈顿下城区的「小意大利」,租了个小公寓。
于是,菲里就跟玛丽塔一起,充分体验了她少女时代在纽约住穷街小公寓的混乱治安和嘈杂生活,以及玛丽塔在少女时代也未曾体验过的超高物价。
——
“哦,如今的纽约可真是疯了,我简直不敢相信,这里是我少女时代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刚刚进门放下行李,玛丽塔就一屁股坐在了沙发上,脸色疲惫地吐槽抱怨:“一房一厅的小公寓,还不带阳台,那个意大利房东竟然向我们索要每个月1500美元的房租!还得给5000美元的押金!
拜托!放在十年前,这种档次的破房子,就连每月100美元,不,80美元都租不出去!”
菲里却没有立刻搭理她的埋怨,只是好奇的打量了一圈这套刚刚租下的小公寓。
嗯,总面积大约四十多平方米,分割为一室一厅,有独立的厕所,但没有浴室、阳台和厨房……
房子看上去挺老旧,似乎是半个世纪之前建造的,室内的地板也早已褪了色,长出了霉菌斑。但好歹墙壁和天花板似乎前两年刚刚粉刷过,整体上看着还算干净,床和桌子之类的家具也都有现成的。
唯一让菲里感到奇怪的是,这公寓为什么在窗台上安装一个钢铁狗笼?而不是把狗笼摆在墙角呢?
按照这种设计,每天晚上狗狗睡觉的时候,还得跳上窗台,或者让人抱上去,这多麻烦啊?
难道是专门为了向街坊邻居炫耀自己在公寓里养了狗?还是为了防止有贼从窗口爬进来?
“啊,这个不是狗笼,是婴儿笼!”
听了菲里指着狗笼的询问,玛丽塔看着窗台上的铁笼子,愣了愣,随即解释说。
这下轮到菲里大吃一惊了,“婴儿笼?难道纽约人是把婴儿养在狗笼里的?”
“是的,听说过去纽约和伦敦有一段时间曾经很流行这么养孩子,专家们都说笼子里养出的婴儿更健康。但在
我跟着父亲从德国搬到纽约的时候,这种育儿方式就已经过时了。”
对此,玛丽塔一脸淡定地答道,“
当然,就我所知,偶尔还是有一些老派的妇人,会把孩子塞进狗笼里,吊到窗外呼吸新鲜空气。这个婴儿笼,应该也是很多年以前遗留的老物件吧……”
——虽然按照二十一世纪的社会观念,如果有谁把孩子当狗养,显然是对孩子的极大侮辱。但事实上,把孩子塞进宠物笼子里的做法,二十世纪上半叶曾经在美英风靡一时,直到五十年代才被慢慢淘汰。
在二战前,很多有名气的美英育儿「砖家」普遍认为,只要在窗户上、阳台上或院子里安装一个婴儿笼,那么当父母有事情要忙的时候,婴儿就不用一直待在憋闷的家里,而是可以比较安全地独自待在户外,隔着笼子接触大自然的阳光和新鲜空气,又不用担心婴儿爬到什么危险的地方,或是被老鼠咬、被鸟啄……
怎么说呢,就跟日后的虎妈们各自栓一根绳子遛娃,差不多是同一个道理。
于是,那个年代的纽约家庭主妇,纷纷赶时髦地把孩子塞进了狗笼,然后挂在窗外或庭院。
这样的时尚潮流……怎么说呢?大约就跟旧中国女子的缠足裹小脚一样,让人实在无法评价。
——如果美剧《无耻之徒》里那个不负责任的小保姆黛比,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把别人家托管的孩子塞进狗笼的话,估计只要解释这是纽约最时髦的「婴儿笼」,对方家长也就会一笑置之了吧?
菲里又打量了一下窗口的婴儿笼,惊叹于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奇妙之后,才接下了玛丽塔之前的话题,“这套小公寓每个月要收1500美元的房租,这在你住纽约的那会儿,确实称得上是天价了。十年前,我在佛罗里达招募雇佣兵攻打古巴时,每个雇佣兵发了175美元的月薪,在当时就算是非常优渥的高薪了。
但是,跟1960年相比,美国的物价在十年之内涨了20倍。所以,1500美元的房租似乎也还合理。”
“一点儿也不合理!亲爱的,我知道美元这几年一直都在贬值,但现在的纽约可是战区!”
玛丽塔却振振有词地反驳说,“如今的纽约州可是叛乱州!而叛乱的国会军一边,又明显败局已定!说不定只要再过几个星期,纽约城就要像南北战争时的亚特兰大一样,被联邦军烧得一干二净了!
在这种情况下,纽约的房地产价格和房租都应该暴跌才对,怎么这公寓的房租却反而还涨了呢?
这可真是奇了怪了,哪有战区城市的房价和房租,在战火逼近时不跌反涨的道理?”
含犹量”,究竟是何等之高。
四分之一的纽约人都是犹太人!几乎碾压了其它任何一个族裔!
顺便一提,美国全境的犹太人总数是400万,其中一半住在纽约。
因此,在美国,纽约是犹太人势力最强的城市,反犹主义在纽约是最没有市场的。
时至今日,华尔街的大资本家、大金融财阀,早已跟犹太人集团的利益牢牢绑定在了一起。
很多上流豪门都通过联姻,让自己的家族染上了犹太色彩,并且自觉或不自觉地维护犹太集团利益。
——当然,这个犹太人集团是只包括上层犹太人的,那些普通犹太人也只是财阀的耗材而已。
但这并不影响掌握舆论霸权的犹太人高层,通过各种宣传和忽悠,把整个犹太人包装成「神族」,从而驱使底层犹太人为这一理想卖命——就像希特勒把整个德意志民族吹嘘为「高贵的雅利安人」一样。
总而言之,对于此时散布在全世界的犹太人来说,纽约就是他们除了以色列之外的「第二祖国」。
既然如此,当以色列的国运摇摇欲坠时,以色列的犹太人第一时间想到的逃难地点,自然就是纽约——他们中间的很多人,原本就是在二三十年之前,听了犹太复国主义团体的忽悠,怀揣着「重建圣殿」、「复兴故国」的远大理想,从纽约坐船出发移民去以色列的,迄今还保留着美以双国籍呢!
然后,倒霉小子在外面不但闯不出头,甚至还惹了祸,接下来的第一反应不就是回家躲一躲吗?
另一个更现实的原因是,那些逃出以色列废土的犹太人。除了纽约之外,也没有更合适的地方可去了。
——在石油危机爆发之后,为了避免进一步触怒阿拉伯世界,整个欧洲的所有国家都拒绝接收以色列的战争难民,而尼克松总统重建的联邦政府,也下令在内战期间,暂时停止一切接受外国移民的工作。
只有被国会军控制的纽约,目前依然对以色列的犹太人难民敞开大门,并予以各种救济和优待。
所以,逃出以色列的几十万犹太人,自然就呼啦啦地一口气涌入了纽约,并且在纽约这边刚刚落地,就毫不客气地颐指气使、要这要那,俨然是一副反客为主的嘴脸……
上一篇:无聊,我要看到血流成河!(通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