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老王
——
正当玛丽塔一边回忆自己跟菲里之前在纽约的刺激大冒险,一边翻阅着《震撼世界的48小时》时,却看到菲里一脸萎靡、低着脑袋走了过来,便丢下小册子,跳起来凑过去关心地问道:“情况怎么样?总统有没有朝你们大发雷霆吧?”
“勉强算是过关了吧!毕竟,是总统要我们把纽约搞乱,给叛军添麻烦的。
现在,不管过程怎样刺激,但任务好歹是圆满完成了。虽然附带伤害有点大,但他又能说什么呢?指责我干活太卖力?还是认为我不应该遵循命令对付叛军,而是应该帮助叛军镇压赤色分子?”
菲里叹了口气,在沙发上一屁股坐下,“所以,虽然尼克松总统的心情很糟糕,说了许多抱怨的牢骚话。但在发完牢骚之后,他还是承认了我的功劳,并且表示纽约的事情变成这个样子,也不是我能控制的。归根结底还是华尔街的那票吸血鬼们既贪得无厌,又人菜瘾大,才把纽约搞成核污染废墟的。
后来,总统要跟基辛格博士密谈一些事情,似乎是有新的事情要吩咐,就先让我出来了。”
“嗯,尼克松总统没有翻脸不认人就好。我原本还害怕他会把你推出去背黑锅呢!
但仔细想想也不可能,他如果要让你背黑锅,那就得承认是他让你去联络纽约地下势力。否则,就以你一个宇宙军司令官的空头衔,手里若是没有总统的授权书和密令,说话又有谁能听呢?”
玛丽塔拍了拍自己波涛汹涌的胸脯,长长的吐了一口气,“那么,之前说好的奖励?”
“那个已经兑现了,总统说明天就给我举办晋升仪式,让我成为正式的宇宙军少将,而不是现在的临时少将。并且,我还会成为美国第一个宇宙军少将——虽然目前整个联邦宇宙军只有我一个人。”
菲里耸耸肩,“不过,原本让我兼任的驻越美军司令官,从现在开始就被撤销了。”
“你不再兼任驻越美军司令官了?哎,真可惜,我原本还想在香港多玩几个月呢。”
玛丽塔有些遗憾地说,她对那座繁华而颇具异国情调的东方城市,还是挺留恋的。但既然丈夫已经被调职,她也只能接受现实,“总统有说让谁接任吗?要不要你再飞到香港去做交接?”
“没有谁会接我的班了,我就是最后一任驻越美军司令官。”
菲里摇摇头,“鉴于美军目前已经被完全打出了越南领土,而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也没有任何反攻的计划,尼克松总统决定撤销驻越美军司令部,单方面退出越战,跟红色越南结束战争状态。”
“这样啊?也对,都被赶到香港了,这个名不副实的驻越美军编制,也确实该撤销了。”
玛丽塔点点头,“那么
,留在香港的我军官兵该怎么安排?是像以前一样派往马来半岛吗?”
“马来半岛?不不,他们被安排直接回国!因为驻马美军司令部很快也要被撤销!
尼克松总统在停战方面的决心很大,他准备彻底退出亚洲战场,现在的美国是再也打不起仗了。”
菲里答道,“他跟我们说,亚洲的多米诺骨牌要倒下就倒下吧!就算整个东南亚都被插上红旗,如今也只能捏着鼻子认输了。因为如果继续这样拖下去的话,美国自己都要被拖到赤化了!”
——鉴于刚刚出现的纽约公社,还有一塌糊涂的经济和财政,尼克松总统的看法其实不无道理。
但问题是,像这样大踏步的战略收缩,堪称壮士断腕,势必会严重损害很多人的利益。
尼克松总统作为一个弱势总统,他有能力排除既得利益者的干扰,把停战撤军推行下去吗?
什么?旧国会已经被扫荡一空了,新国会的议员都是借着反战风潮上位的,应该不会反对撤军?
这个可不一定哦!美国的国会议员们,素来都是贪得无厌、傲慢自大的「既要又要」之辈。
就算如今的这一批新议员们,都是喊着反战口号上台的。但真正坐到了国会议员的席位上,他们的态度就很可能会变成既反战,又要求尼克松总统保住美国的海外利益,不能让美国这个世界霸主丧失威严。
总之,既然尼克松总统决心撤军,那么肯定会有很多议员哪怕只是为了唱反调,也要杯葛此事的。
“关于国会有可能阻碍总统从东南亚撤军的问题,我和基辛格博士刚刚给尼克松总统出了个主意,尼克松总统也觉得很好,准备稍微修改一下就采用。”
菲里得意地笑着炫耀说,“我们都知道,国会山的老爷们,素来都喜欢喊着各种冠冕堂皇的口号,逼着别人去战场上送死。但自己却是绝不肯流一滴血,更不肯付出任何代价的。
那么,为了防止国会阻碍停战,总统可以在国会组织一次裁决此事的投票,并且对全国进行电视直播。然后在投票前宣布:哪个州的参议员投票要求不能放弃亚洲盟国,想让美国继续打越战,就让哪个州的国民警卫队去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打仗!要死就死他那个州的选民!别的州的公民可以不用奉陪!”
呃,哪个州的参议员投票反对撤军,就让哪个州的国民警卫队去热带雨林里当炮灰?
联邦直属的美军则不奉陪,坐看他们代替自己去送死?
天啊,这是何等的狠招啊!
以当前美国的反战情绪之高涨,像这样的撤军投票,当真是想不全票通过都难!
如果真有哪位参议员,胆敢在电视机前的全国观众的注视下,投票让自己选区的国民警卫队,代表整个美国去亚洲打仗。那么,估计等不到这位勇士做完任期,他的全家就要被精神病人枪手给「天诛」了吧?
即使没被天诛,在做出如此刀口向内,专门残害自家选民的事情之后,以后的选票也肯定与其无缘了。
第513章、红旗会插到马六甲海峡吗?
又过了一会儿,基辛格博士也从椭圆办公室里出来了,他看见菲里和玛丽塔都坐在休息室里,就也走进去坐下,并且很自然地闲聊起来,说起了刚才尼克松总统吩咐的差事。
——大致来说,就是怎样在不得不放弃马来西亚的情况下,尽量继续保住新加坡,控制马六甲海峡。
“美国虽然跟英国的体量相差甚大,但本质上依旧是一个远离「世界岛」舞台核心的域外国家。
美国要维持全球霸权,依然必须像大英帝国一样,依靠海权来压制陆权国家。而想要彻底掌握全球海权,有四个必须要掌握的战略枢纽:直布罗陀海峡、苏伊士运河、马六甲海峡和巴拿马运河
目前,巴拿马运河一直在美国的绝对控制之下。虽然巴拿马当地人民一直有收回运河的呼声。但凭着美国和巴拿马之间极度悬殊的实力对比,还有巴拿马近在咫尺的距离,美国对这条运河的控制并未动摇。
直布罗陀海峡在西班牙和英国的手里。但自从1962年的《拿骚条约》之后,美国就已经控制了英国的核武库,也在实质上把英国变成了臣属——只要美英关系没有破裂,直布罗陀海峡就相当于是我们的。
(英国确实占据了直布罗陀,但西班牙控制了对岸非洲那边的休达。所以其实是两家各占海峡半边,西班牙固然封不住直布罗陀海峡。但英国同样也堵不住这条咽喉要道——否则的话,特拉法尔加海战为什么会发生在地中海?因为直布罗陀要塞的英军,没法把西法联合舰队堵在地中海门外啊。)
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之后,苏伊士运河如今是保不住了,不过还有土耳其扼守博斯普鲁斯海峡,堵住地中海和黑海之间的唯一通道。苏联就算拿到了苏伊士运河,也没有多少明显的好处。
就算不让北约军舰使用苏伊士运河,我们依然能够走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最多不过是舰队调动没有以前那么方便,对红海有可能失去控制罢了。
当然,不管怎么说,让俄国毛熊掌控了苏伊士运河,终究是一次挫折。所以,尼克松总统跟我说,美国已经在他的任上丢了苏伊士运河。接下来,最好不要再在他的剩余任期里,继续丢掉马六甲海峡。”
基辛格博士如此侃侃而谈,“总统希望我跟北京方面谈一谈,让他们不要把手伸得太远。”
“马来西亚的战局,就我所知,在今年5月的时候已经稳定了下来。”
菲里说道,“虽然美军正在撤出马来半岛,但克拉地峡已经被我们的核弹炸成了辐射污染区,越共也撤回了援军,泰共在北大年的统治同样很不稳定,当地的穆斯林武装一直在进行激烈抵抗。
马共游击队虽然在大汉山以北建立了大片根据地,还多次偷袭吉隆坡,但其攻势也已经停滞了。”
“这个我当然知道,现在的越南和泰国是雨季,根本没法向马共运输作战物资……”
基辛格博士说,“统治马来西亚的「巫统」就算表现得再烂,至少在马共囤积了足够的作战物资之前,应该是不会垮掉的。可问题是,等到明年再度开打怎么办?以目前的情况,美军是绝对不可能重返东南亚了!
尼克松总统应该也没有兴趣把剩下的洲际导弹,都浪费在马来半岛,马来西亚政府军到了今年年底,就得靠自己来抵抗马共的攻势了——而且还是马共赤色武装的核打击攻势!
白宫和五角大楼都不觉得他们的军队,已经坚强到了能够顶住原子弹的轰炸而不溃散的程度。
所以,总统让我再跑一趟北京,跟红色中国商量一下,能不能限制一下马共的扩张势头……”
“啊,博士,你想要去北京谈一谈,交流一下,避免双方产生误判,这当然是好的。
但是,如果你指望能够靠外交手段,在谈判桌上拿到战场上拿不到的东西,恐怕就属于奢望了。”
菲里摇头道,“首先,尼克松总统给不出合适的交易筹码,现在美国既不可能放弃台湾,也不可能立刻跟新中国建交,最多就是停止封锁和从台湾撤军,并且还很可能被国会杯葛而撤不动。
其次,北京那边也拉不住马共的缰绳——北京控制不了越共,更控制不了马共。所谓的社会主义大家庭,比我们这边的自由阵营还要更松散。马共就算没有了中国的援助,也还能拿到苏联的援助啊……”
说到这里,菲里也不禁有些唏嘘:美国在冷战后的胡乱撒币,固然绝大多数都是在花冤枉钱,给自己买罪受。但好歹是因为美国当时财大气粗,即使败家也还败得起(到了拜登的时候就败不起了)。
而在更早的冷战时期,中苏两国的对外援助,却往往是在自身财力都捉襟见肘的情况,打肿脸充胖子,甚至为了面子不要里子了——尤其是当时穷困的中国,很多时候简直就是乞丐和龙王比宝!
但问题是,新中国并不像大英帝国一样,有一套成熟的「理藩」策略。反倒是还带着一腔理想主义的天真浪漫,几分「天朝上国」的自大傲慢……结果就把自己搞成了舔狗和冤大头,差点沦为了笑料。
——中苏分裂对抗二十年,彼此企图争夺红色阵营的话语权,新中国为了表现慷慨。尽管自己穷得叮当响,依旧是有点儿什么好东西就都拼命送人,自己的国家都还没地铁(香港地铁不算),却还要主动帮朝鲜修地铁,无偿送给阿尔巴尼亚的援助,更是能让这个小国用无缝钢管当电线杆。
结果却是送钱再多也没用,在阿尔巴尼亚倒戈之后,整个社会主义阵营都站在了苏联那边,连朝鲜也不例外,只剩下中国孤身逆行……所以只好跟美国合作反苏了。
——
但问题是,东南亚各国的早期红色革命组织,大多都是城市里的知识分子,依托学校作为活动平台而建立起来的。让他们在城市里煽动游行、发动罢工是没问题,但要他们去乡下发动农民斗地主……呃,虽然不是完全做不到,但难度跟组织工人运动、学生游行和城市暴动相比,就完全不是同一个等级了。
总的来说,东南亚各国的赤色政党,华人的比重太高,很难真正地融入和团结土著。偏偏他们的初始实力又不够强,没办法像苏俄十月革命一样,开局就夺取首都和大城市作为根基。
一旦这些东南亚的红色革命团体,在城市里站不住脚,被迫转移到乡下,想要重走中国革命的老路,搞「农村包围城市」的话。那么他们又会发现,自己根本没法跟土著人尿到一个壶里!
中国旧社会的城里人和乡下人,已经是彼此隔阂得很厉害了。但彼此好歹还是同一个民族,说同一
种语言,有着类似的思想观念。只要革命干部肯放低身段,多下功夫,还是能够跟乡亲们打成一片的。
可是,在族群众多的东南亚,那些念书的城市革命青年跟乡下的土著农夫,往往族裔和语言都不一样,思维更是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想要发动他们闹革命,可就更是难上加难!
革命者要打阶级牌,反动派就会打民族牌和宗教牌,偏偏在实践操作中,后者往往总能胜过前者!
就像最顽强的缅共,曾经扎根缅北,背靠着中国云南的大力援助,前后挣扎折腾了几十年。虽然有过兵强马壮的繁盛时期,也出过不少的英雄豪杰。但最终还是因为娘胎里带着的病根,慢慢走向了瓦解。
甚至在散伙之后,还留下了一个名为「金三角」的病灶。直到二十一世纪还在继续困扰着中国。
当然,以上都是另一条时间线的情况。
在本位面,由于美国在东南亚比另一条时间线上更加不做人,各方面都在跟纳粹德国和大日本皇军看齐,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于是倒逼着东南亚土著的反美情绪极度高涨,乃至于主动靠拢革命势力。
因此,无论是泰共、马共还是印尼共,在本位面都更大程度地实现了本土化——虽然也因此更加不听北京和莫斯科的话,独立性变得更强。但至少是扎根了下来,能够独立展开革命事业了。
可是,现在美军撤走了,外部压力骤然消减,那么赤色分子的内部矛盾也就该爆发了。
根据菲里在香港时打听到的消息,越共已经强迫老挝把一大片土地划给越南,并且在内政外交上都接受越共的「指导」。柬埔寨的「红色高棉」也跟越共之间摩擦不断,并且试图借助泰国的力量来对抗越南。
只不过因为之前被美国核弹轰得太惨,这些争议暂时还以互相打嘴炮为主,看起来不是很严重罢了。
更何况,东南亚各国屡遭核爆,遍地废墟,到处生灵涂炭,民众也已经厌战到了极点。
印度支那半岛三国和红色泰国,如今国内都是百废待兴,同样没有多少力气出兵境外。
目前唯一还处于战争前线的马共,虽然凭着一股闯劲和美军的颓势,在最近一年里从北部边境大举出击,打下了六七万平方公里的疆土。但在缺乏强力外援的情况下,似乎也很难继续向南推进了。
而马共现在占领的土地,也是问题颇多,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消化的。
——在英国入侵之前,马来西亚从未形成过统一政权,而是跟印度半岛一样,大小土邦林立。
华人主要聚居在马来半岛南部的几个港口城市,北部乡村则基本还是土著居民的天下。
抗日战争时期,马来半岛的华人组建义勇军,为争取独立而进行了武装斗争。但在二战后,英军卷土重来,联合马来人镇压华人,并利用马共叛徒内外联手,几乎歼灭了马共武装。在此过程中,还有100万华人被集中安置到了「华人新村」以便监管——大约堪比「战略村」和「集中营」。
后来,在殖民地民族主义思潮兴起和冷战的大背景下,英国勉强撤出了马来半岛。但依然按照昔日的搅屎棍传统,扶持以往殖民时期对大英帝国非常恭顺的各州「土王(苏丹)」阶层接手了权力,组织了一个「统治者会议」来「维护宪法」,同时又竭力挑起马来人和华人之间的矛盾。
这种做法让马来半岛的社会矛盾愈加激化,几乎是遍地火药桶,使得马共有了生存空间。但另一方面,马来人与华人的民族对立,又让以华人为主的马共难以突破民族隔阂,建立跨民族的统一战线。
现在,以华人为领导核心的马共,想要在远离华人主要聚居区的马来半岛北部建立政权,跟吉隆坡政府长期对抗……基本上就跟缅共想要在缅北立足一样,光是民族、宗教和语言问题,就足以让人崩溃了。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马共也是可以逐步本土化,吸纳马来族加入一起干革命的。但这显然不是一两年就能完成的事情,而是需要很长时间的水磨工夫——到了那时,尼克松恐怕早已卸任了。
与此同时,「巫统」治下的马来西亚政府军,在屡战屡败,多次丧师失地之后,却逐渐从战争之中学习战争,慢慢地变得能打起来。在今年五月时,已经能够进行一些像样的防御战了。
按照菲里的看法,就算马共已经成了气候,根本无法剿灭。但只要美国继续保持和加大援助马来西亚政府的力度,那么让马来半岛像朝鲜半岛一样,维持一个南北对峙的局面,至少在短期内应该问题不大。
相反,若是彻底放弃马来西亚,那么连淡水都不能自给自足的新加坡,显然是无法长期独立生存的。
“所以,就算美军完全撤出马来半岛。但只要尼克松总统继续向吉隆坡的马来西亚合法政府提供军事和财政援助,并且应吉隆坡的「邀请」,
时常往马来半岛的马共根据地丢一些氢弹。
那么,吉隆坡的政府军,靠着民族主义的加成,应该还是能够顶住马共的攻势,至少坚持上几年的。
尼克松总统就可以确保在他的任期内,红旗绝对不会被插到马六甲海峡这条黄金水道上。”
菲里如此推测说,“现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尼克松总统还有没有钱打给吉隆坡?
如今的马来西亚被「赤潮」冲击得七零八落,又挨了一大堆的核弹,今年的财政和税收估计是没指望了,马来半岛各州的苏丹们虽然家财万贯,但面对国家存亡肯定一毛不拔,宁可带着积蓄跑到海外当寓公。
所以,想要马来西亚的战争继续打下去,就得靠美国输血——不出兵可以,但至少得出钱吧?
然而,眼下的国会怕是很难通过任何关于海外战争的拨款法案,而一旦向马来西亚拨款的法案被驳回,消息传到吉隆坡,那么马来西亚政府的士气就会更加涣散,原本还能撑住的战线也会变得撑不住了……”
第514章、食尸鬼总统,啃纽约的尸体
在冷战时期,美国扶持的几乎所有盟国(傀儡),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不能脱离美国的援助而独立进行战争。一旦国会山停止拨款,那么即使是原本还能维持的战局,也会瞬间崩盘,一溃千里。
为什么?因为信心崩溃了,本来以为自己背后有人。但现在美国爸爸要抛弃自己,那还折腾个啥?
菲里穿越前的那条历史线上,1975年越战尾声的南越政府,在短短不到一百天时间里的迅速崩溃,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尼克松总统在1974年下台之后,美国大大削减了对南越的财政援助的缘故。
——跟日后更丢人的阿富汗伪政权不同,南越的西贡政权,并不是在美军撤离的同时就迅速崩溃的。相反,在美军撤离的1973年春天,阮文绍领导的南越军队,还利用越共的松弛和麻痹大意,在美国撤军的同时成功地发起了一波全面反攻,夺取了大片土地,将越共根据地的版图压缩了至少30%。
接下来的1974年上半年,南越军队与越共也是互有胜负,打出的战绩不说亮眼,起码还在合格线上。
但问题是,就在南越军队艰苦鏖战的同时,美国国会却在不断削减对南越的财政支援,在1973年还给了22亿美元,到1975年的援越拨款就只剩下了7亿美元——这点钱显然不足以让70万接受美式训练的南越军队,长期维持高强度战斗,而南越本身的税收,在战火燎原之下,也收不上来多少。
所以,到了1974年底,北越发动总攻的前夕,南越军队已经是后勤濒临崩溃,飞机没有零件,坦克缺少汽油,士兵领不到子弹……貌似先进的美式现代化武器,因为没钱维护和使用,完全成了样子货。
当然,南越政府虽然没钱,但南越的地主、资本家、宗教团体和贪官权贵们,还是有不少小金库的。可是,这样一个反动政权的统治阶级,从来是只知道盘剥民脂民膏,又怎么可能拿自己的私财去救国呢?
等到1975年春天,北越发动「胡志明战役」的时候,兵穷财尽的南越政权急得像乞丐一样到处求援,美国国会却否决了白宫提出的向南越拨付9.72亿美元紧急财政援助的法案。
结果这个坏消息一传开,原本还在拆东墙补西墙、勉力维持战线的南越政权。因为深感已经被美国抛弃,于是迅速瞬间瓦解,总统带头坐飞机出奔台湾逃命,其余将领也是无心恋战,各谋出路……
原本还能再坚持一年的南越政权,就这样因为美国爸爸不肯打钱,而更加不体面地提前崩盘了。
同样的道理,在菲里穿越后的如今这条时间线上,马来西亚政府的
东姑阿都拉曼首相和他的军队虽然屡战屡败,在加强版马共武装的攻势之下兵败如山倒。但无论输了多少回,吉隆坡政权好歹还是一直在整兵再战,从未气馁,而没有就此躺平,直接来了个树倒猢狲散,在赤色分子面前束手待毙。
为什么?因为马来西亚的反动阶级,始终坚信美国爸爸不会彻底抛弃他们,所以才咬牙坚持下来。
无论他们打得多么狼狈,多么笨拙。但至少还在坚持着跟「赤匪」战斗。
上一篇:无聊,我要看到血流成河!(通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