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老王
再进一步说,难道只要民众振作起来,对国家有了信心,眼下美国面临的困局,就都能迎刃而解?
对于这个问题,黑格上校似乎表现得比菲里还要更有自信。
“如今的美国,固然是因为受到挫折,而陷入了消沉,但这只是暂时的误入歧途而已。
只要我们能够给美国公民灌输更多的爱国主义观念,让他们继续坚信自己是生活在山巅之城的天选之民,那么一切困难和危险就都不足为惧!哪怕是最穷的流浪汉,想起美国的伟大,也会骄傲地挺起胸膛!”
听了黑格上校的这番话,菲里顿时委实感觉有点儿难绷。
哪怕是最失意最落魄的老白男,只要想到媒体上宣传的美国是宇宙第一强国,就都会骄傲地挺起胸膛?
哎,像这样的话术和句式,在下一个世纪已经基本变成了侮辱和唾骂。
但在如今的冷战年代,除了那些消极厌世的嬉皮士,大多数的美国老白男貌似还真是这么想的!
他们依然坚信美国的路线是对的,认为美国有义务带领全人类走向光明——至少在一开始,美苏冷战并不是帝国主义的利益争夺,而是两大阵营为了证明谁是更好的社会制度,互相竞争谁更优秀……
美苏双方争夺的是人类文明的未来命运领导权,而不是地图上的几块土地,或者什么庸俗的实际利益。
所以,在五十年代后期,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时,整个美国在短暂的惊恐之后,便坦然地承认了落后,随后热情满满地投入太空竞赛,男人们把螺丝打得冒出火星,誓要把星条旗插上宇宙!
因为那个美利坚的黄金年代,美国男人看到的是属于自己的大房子和爱犬,走向校车的儿子和老婆怀里的女儿。所以他们的眼睛里还有光,心中还有为了国家的未来而拼命,为了子孙后代而奋斗的劲儿。
就算是到了七十年代,美国的经济已经下滑很多了,美国工人没法靠着一人工作就养活一家老小和两条狗了。但靠着贷款和超前消费,大多数有点儿本事的美国男人,暂时也还能用透支未来的办法,继续勉强保持着中产阶级的生活水平。无论背着
多少债务,至少看起来貌似还算是光鲜亮丽。
不像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老白男,一睁眼面对的就是前妻和奸夫讨要赡养费的账单,女儿断亲的消息,以及儿子变性的通知书——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心里要么只剩下颓废和麻木,全靠麻药来获得短暂的宁静;要么充斥着对国家的愤怒,毅然把枪口或车头对准了庆祝新年的人群。
没办法,人总是要为自己的生活寻找意义的,外宣的本质是内宣,首要目标是为本国失意者提供情绪价值,其次才是争夺宣传阵地。美国传统WASP媒体的宣传核心,一直是让美国受众相信自己是上帝选中进入方舟的天选之民,而方舟外面的世界,则肆虐着违背正道带来的天罚大洪水。
只要这套「山巅之国」和「天选之民」的宣传洗脑体系还能生效,族裔多样,文化多元的美国,就能保持住最起码的凝聚力,营造出一种蓬勃向上、团结爱国的前进氛围。
但反过来,如果真相已经跟宣传背离得太远,再怎样宣传洗脑都无济于事,越来越糟糕的现实生活,逐渐戳破了广大公众的美国梦,摧毁了一切舆论宣传的公信力……
那么,表面上似乎看不出什么,但真正到了临界点之后,再发作起来,就会像天崩地裂一样的可怕。
——假如美国公民每天想到的只有永远还不完的贷款,被拒的医保,出轨的老婆,变性的儿子和喊自己「生物爹」的女儿……他们心中还会有什么奋斗和爱国的热情吗?恐怕头脑里只会想着「累了,毁灭吧」!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之初,那时身心都已经在各种折腾中燃烧殆尽的中国人。
不过,中国还有悠久历史带来的民族主义作为保底,而美国一旦衰落,则是连这个保底都没有。
幸好,眼下还只是七十年代,美国的二战红利还没有吃完,祖宗积攒的老本远远没有被败干净。
尽管美国本土的去工业化和产业转移,这会儿已经搞得如火如荼,底特律和弗林特正在变成废墟,未来上演一幕幕「乡下人悲歌」的铁锈带即将成型。但至少截止到目前为止,美国依然是世界第一的工业国。
公立教育固然很一般,但至少快乐教育还没有大行其道,想要进修的美国人还能找到廉价的学习途径。
大多数美国人的观念里,此时还是更加推崇奥数冠军和手工达人,而不是选美冠军和橄榄球四分卫。
所以,在经历过黄金年代的美国人看来,眼下的糟糕日子就像过去的大萧条一样,只是暂时的困厄而已。美利坚依然是那个天下无敌的山巅之国,只要调整一下,熬过这段苦日子,接下来肯定还能扬眉吐气。
譬如苏联的加加林上了太空,美英两国依然能客气地邀请加加林前来访问,伊丽莎白女王接见他,所过之处的美英民众皆是夹道欢迎,而不是一路丢烂菜叶和臭鸡蛋,充分体现出一种强者的体面和风度。
换成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美国舆论估计只会跳着脚大骂和变着花样抹黑,并且进一步勒令屁民闭嘴。
——就像英国在2025年推出的最新言论审查条例,已经钳制言论到了胜过德国纳粹的程度:任何对英国负面事件的评论均为「危害英国民主」,任何引用外国事例评价英国新闻的家伙都是「境外干涉」。并且判刑极重,对待那些管不住嘴的人,不是警告一下或者拘留几天,而是起码也得蹲个三五年的牢房!
英国工党政府的这个态度,摆明了就是「莫谈国事」、「屁民闭嘴」!
甚至还隔空叫嚣,要求拘捕美国的马斯克。因为他在推特上发文吐槽了一堆英国的破事。
按照中国的历史经验,怎么看怎么像是西周晚期「国人暴动」的前奏:当真是搞得「道路以目」了!
西方最最引以为傲的公民人权何在?亲西方媒体吐槽了N年的言论自由又在哪里?
很显然,如此堵塞言路、强压民怨的做法,充分证明了当时的英国政府已经缺乏自信到了何等程度。
只有对自身状况毫无自信的垃圾政府,才会像这样害怕公民开口说话吧?
相比之下,如今的美国社会可是太有自信心了。哪怕越战的失败也没有立刻打垮它的脊梁。
“嗯,黑格上校,你提出的这个「异世界」伪纪录片拍摄计划非常好,我表示强烈赞成。正好,我家的黑岛工作室在特摄方面很有经验,想必能够很好地满足这方面需求,在保密性上也有保障。”
菲里又看了一遍黑格上校的计划书,最终点头如此说道,“等到尼克松总统出访回来,就可以通过基辛格博士上呈方案,并申请经费!不过,在此之前,一些前期筹备工作已经可以启动了。
我负责把这部「异世界伪纪录片」的原片拍出来,你再去联络院线,想办法多争取几块上映银幕吧。”
:俄罗斯发出一个视频,某只奶牛猫挥舞爪子击落了乌克兰无人机。
于是网民们笑谈:现在终于知道,为啥当时要制裁俄罗斯的猫了。
第556章、冷战缓和期(周末加更求票)
1971年1月3日,一个寒冷的早晨,尼克松总统被称为「76年精神」号的总统座机,在日本东京的横田基地进行了短暂的休整之后,继续向西飞过东海,出现在了亚洲大陆的上空。
喷漆成银、蓝、白三色的优雅机身,掠过混浊的黄河,继续向北飞去,然后滑翔下降。
在尼克松总统团队里,曾经在四分之一个世纪前来到中国采访的美国记者白修德,对地面上景物的变化深感惊讶:柏油路面的道路、新修的灌溉渠道、整齐的大片农田以及公路两侧的茂密树木……
“中国居然有树木!”白修德惊讶地叫道——在他的记忆里,三四十年代的华北平原都是光秃秃的。
总统的喷气机于10时30分着陆。先到一步的美国记者和电视转播技术人员,早已在机场上待命。
中方也预先做了些准备工作,撕掉了「打倒美帝国主义」的大标语,改成「全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精神抖擞的仪仗队唱着30年代的一首红军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接下来,无论心中究竟带着怎么样的真实想法。但至少在这历史性的一天,红色中国的总理在机场上友好地紧握住美国领导人的手,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都在电视上看到了这一幕。
——从此之后,美国将要彻底改变它在亚洲的外交基调,停止继续徒劳地反对红色中国了!
然后,尼克松总统的车队,驶过寂静的街道,进入了古老的城市。五个小时以后,中国主席和美国总统终于握上了手,并且双方会见的照片,在次日早晨就出现在了《人民日报》的第一版上。
嗯,这张合影照片,还出现在了不久之后的美国《时代》杂志封面上。
然而,尽管中美友好的信号,已经被释放得很明显。但双方的意见还是没有完全取得一致。
接连五天,双方团队每天对坐在一张铺着绿桌布的长桌两边,谈判四个钟头,充分而诚恳地交换了意见,最后也只是发布了一份含混的公报,大谈中美两国人民之间需要有更多的友谊。
美国从台湾撤光了美军,但没有答应停止对台军售,此外还提出了一系列零零散散的对华要求,其中不乏含有侮辱性的内容。所以中方在严词拒绝之后,也没有同意立刻恢复对美建交。
不过,这次中美高层会谈真正的重要意义,就在于总算举行了这一场会谈。
无论美国的外交官们如何满腹牢骚、暗中使绊子,尼克松总统还是打定主意要表示友好。
每天晚上,他都在人民大会堂参加持续三小时的隆重宴会,笨拙地用象牙筷子把八道菜馔对付下去,用不怎么合口味的茅台酒干杯,听着乐队演奏红色歌曲,偶尔还去观看乒乓球、羽毛球和体操表演。
总统夫人也兴致勃勃地去参观幼儿园、食堂厨房、农村公社和针灸诊所,虽然她看见针就害怕。
在北京,尼克松夫妇参观了紫禁城,攀登了具有2200年历史的中国长城。接下来,总统夫妇又继续飞往杭州。在那个被马可·波罗称之为世界最伟大的城市里游览园林,泛舟于历史悠久的西子湖上。
最后,总统一行从杭州前往上海,在那里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并且结束了他的访华行程。
尽管这场外交出访的表演成分多于实质,但美国人对此的评价依然很高。
尼克松访华期间的很多言语,都上了中美两国的杂志和报刊,有一些甚至进了课文。
比如,尼克松在紫禁城里看到皇帝的轿子,就议论说:“老坐轿子,就得不到太多的锻炼。”在长城上,他又说:“能够建造这样一道城墙的人民,肯定有一个值得骄傲的伟大的过去;有这样的过去的人民,也必定有伟大的未来。我们看着这道城墙,不禁想到我们决不要任何这类城墙存在于各国人民之间。”
当然,在杭州,他也没忘了偷偷吐槽「美丽的西湖,破烂的城市」。
跟表演多于实质的访华行程相比,接下来的尼克松访问苏联,其实有着更多的实际意义。
——自从五十年代末,莫斯科与北京之间的紧张关系就在不断加剧,到了尼克松访华的现在,苏联人更是疑心中国人和美国人没安好心。莫斯科电台大骂说,再没有比上海中美联合公报「更无耻、更虚伪」的东西了。东欧各国舆论媒体跟着苏联帮腔,北朝鲜和红色越南则保持着尴尬的沉默。
但滑稽的是,在尼克松总统紧接着的访苏行程里,却受到了远比在北京更加盛大的欢迎。
当他的「76年精神」号越过克里姆林大教堂闪闪发光的圆顶降落下来,滑行到迎候的苏维埃主席、部长会议主席和外交部长等
人近旁停下的时候,只看到无数美国星条旗在锤子镰刀旗的旁边招展。
勃列日涅夫虽然没有亲自来机场迎接,但也早已把克里姆林宫里一处原属沙皇的寓所布置就绪,准备供尼克松总统下榻。当天晚上,苏美领导人在克里姆林宫大摆鱼子酱和香槟酒的筵席。宴会、祝酒、芭蕾舞演出都极其丰盛豪华。从次日早晨开始,第一夫人出外参观苏联的学校,红场和著名的莫斯科地下铁道,国营百货商店。她丈夫的照片则被登在了《真理报》头版上。并且在一周的美苏高层会谈期间,天天如此。
当然,第一夫人的莫斯科行程,在很大程度只是用来分散新闻媒体注意力的点缀。
这场会谈的真正核心,依然是在克里姆林宫的圣·弗拉季米尔大厅的巨大镀金枝形吊灯下。
——经过一番「坦率和实事求是的」交流,两国领导人很快达成了某些共识,并且决定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内实现美苏之间的谅解,以便于两国都能腾出手来,解决一些更加迫切的麻烦和问题。
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根据租借法案借的108亿美元的债务,被尼克松总统同意全部免除。
勃列日涅夫则同意召开一次欧洲安全会议,跟美国联手削减在中欧的导弹部署数量。
——备注:除了导弹之外的步兵、坦克、空降兵等等则不在削减之列,莫斯科和华盛顿都不介意让欧洲燃烧,只要迸飞起来的火星子别冲到自己脸上就好。
另外,美苏两国还同意在宇宙探索方面进行和平合作,预订于1973年实现两国飞船的宇宙对接;同意停止骚扰对方在公海上的船只;同意两国共同研究公共卫生、癌症、心脏病和污染等问题。
在亚洲,美国已经完全退出了东南亚的地区霸权争夺,只是很卑微地希望保住新加坡和巴厘岛的军事存在;苏联则对美国的这点儿剩余利益表示尊重,并且承诺会敦促马共保持克制,不要对新加坡动手。
甚至在中东问题上,美苏也达成了共识:尼克松总统坦然承认了第四次中东战争的结果。但要求苏联保全以色列剩下的6000平方公里土地——否则这帮犹太人就全都要跑到美国来了。
勃列日涅夫则对此慷慨地做出了担保:作为插手干涉中东局势的域外大国,苏联其实也需要一个以色列这样的「异类」扎在中东的阿拉伯世界,充当搅动中东风云的楔子和抓手。
只不过,美国需要一个强横的以色列,能够威慑四方;而苏联则希望以色列弱小一点,以便于操控。
就这样,两国首脑敲定了大方向的一致,细节问题则由美国的罗杰斯国务卿和苏联的葛罗米柯外交部长去解决。然后礼宾人员则拿着蓝色和红色的皮面文件夹出场,由尼克松和勃列日涅夫在文件上签字。
尼克松总统事后在记者面前说:“
我们设计出了一份路线图。虽然不知道我们能否按这条路线走下去,但只要不是所有的苗头都不对,这宣言对于未来的意义就将是巨大的。
两大社会制度之间的分歧,现在有可能在条约中加以表现,而不必形成意识形态的圣战。
通过即将举行的欧洲安全会议,两个超级大国将会更加接近,它们之间的谅解,将在未来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世界最主要的政治现实。希望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之下,让冷战走向结束……”
总的来说,美国和苏联的这种私下勾兑,让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为之忧虑,甚至是义愤填膺。
尤其是那些靠着在冷战铁幕的边缘来回摇摆,两头吃好处的国家,比如印度和南斯拉夫,都有一种仿佛低保救济被取消的彷徨和失落。而英法德意等欧洲「自由阵营」国家,也同样不希望看到美苏握手言和。
这些老牌帝国主义国家,更希望看到美国和苏联继续「斗而不破」,从而给它们留下宽松的生存空间。
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占支配地位的两个大国想要搞交易,是没有什么外部力量能加以阻止的。
而企图阻止美苏走向缓和的鹰派内部力量。自从那艘英国护卫舰带回了《赛博朋克2077》世界的「未来资讯」之后,也都陷入了思想混乱,不得不暂时收声——在明知道「未来世界」将是德国和日本重新崛起,美国和苏联两败俱伤的情况下,还要坚持推动反苏?有没有搞错?
你是收了德国的钱还是收了日本的钱?居然还有脸说自己是爱国者?
这不就跟1941年日本飞机奇袭珍珠港之后,还要叫嚣「敌人是苏联」,反对向日本宣战一样吗?此等反苏魔怔人,不是「纳粹余孽」,就是「轴心国走狗」,是要被当场踩死并踏上一万只脚的!
很显然,不管怎样的鹰派右翼保守势力,也没法说什么「宁可美国灭亡都要坚持反苏」。
所以,在民众思潮彻底逆转的当口,他们也只能缄口不言,坐看风云变幻
。
就像二战中的美国反苏魔怔人,如果不想被扣上叛国帽子的话,也只能默认美苏结盟一样。
——因为坚持反苏而不惜勾结日本?这简直是世界上最傻逼的事情了!
当然,就算美苏勾兑,冷战进入缓和期已成定局。但欧洲盟国的观感和关系,眼下还是要维护的。
为了安抚自由阵营的各国盟友,尼克松在离开莫斯科之后,又继续造访了波恩、伦敦、布鲁塞尔、罗马和巴黎,到处拍胸脯保证美国不会放弃自己的义务,一定会继续保护欧洲的自由社会云云。
所以,在尼克松总统结束他漫长的环球访问之前,基辛格博士就已经从韩国访问归来,并且没有直接去华盛顿,而是先回到洛杉矶,一边跟菲里和黑格上校谈论他在韩国的见闻,一边欣赏菲里刚刚在家里制作出来的「伪纪录片」:一部发生在「说英语的异世界」的暗黑版《绿野仙踪》……
作者的话: PS:韩国最近的局势,就像是司马懿的高平陵之变后,曹爽已经被拘留在洛阳,但却怎么也杀不了的奇怪剧情吧?司马懿如果一次次下令杀曹爽,他的死士一次次抗命拒绝,朝廷上天天群殴,骂声不绝。
那么来回折腾几个月甚至几年,熬死了司马懿,曹爽还活着的话,曹魏这个国家会变成啥样呢?
新书构思,权臣弑君废帝搞成回合制,杀了N次皇帝也杀不死,一定会很搞笑吧?
或者仿效日本应仁之乱,弑君兵变搞成在京城打了十一年的巷战,把天下都给拖到崩溃?
再叠加一个五千龙夺嫡,八千王之乱,每个县平均有四五个皇帝争霸,应该就更有趣了。
第557章、从疯人院归来的基辛格
“哎,菲里,亚历山大,我这次去韩国可真是长见识了,那边简直就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巨型精神病院啊!那些韩国官员明明没多少本事,却比日本人还要难打交道,自尊心敏感得一塌糊涂,还老是说话不算话,跟流氓一样喜欢耍赖,每次开口总是一副全世界都欠了他们的怨妇模样。
韩国民众也都是一群天生的暴民,动不动就上街闹事,喊出各种矛盾的离谱口号,比嬉皮士还疯癫。
他们居然一会儿游行抗议美军撤出三八线是抛弃盟友,不负责任,一会儿又游行抗议美国在韩国驻军是帝国主义霸权行径,是新时代的殖民者——这到底是想要催美军撤走?还是不想让美军撤走啊?
难道是指望美国当慈善家,不驻军也不干涉韩国内政,却要慷慨解囊,无偿送钱送军械送物资吗?”
洛杉矶的帕萨迪纳,刚刚扩招了一些人手,多租了一间办公室,总算有了点儿人气的「联邦宇宙军司令部兼战略忽悠局」里,又一次风尘仆仆从亚洲赶回来的基辛格博士,一边坐在沙发上喝着咖啡,一边吐槽:“青瓦台的朴正熙总统,跟我交谈时也是说话颠三倒四,一会儿希望驻韩美军不要撤走,表示韩军自己还不能独立撑起三八线的防务,需要美军支持才能有把握对抗北方威胁,韩国政府会竭尽所能为驻韩美军提供后勤支持;一会儿又变着花样哭穷,说是韩国的财政和民生也很困难,并且最近发展重工业所以耗资巨大,偏偏还进展不顺,缺乏海外市场,希望美国能够提供更多的金融扶持和技术指导。
说来说去,还是想要向白宫索取更多的金钱和物资嘛!也不看看美国如今是一副什么样子!
我实在忍不住,讽刺了他几句,谁知这位韩国总统居然当场大怒,威胁说什么要改变对待美国的态度!
上帝啊,如今究竟是谁在祈求谁出手庇护?韩国政府以为自己是以色列吗?”
“哎,基辛格博士,朴正熙总统没有要求您跪下来向他谢罪。对于他们的民族来说,就已经是很理智的表现了。朝鲜人嘛,自古以来都是这副德行,吹牛不打草稿,行为艺术表演得比谁都夸张。”
菲里叹气说,“嘴上永远是无限忠诚,竭诚效忠,什么条件都能爽快地答应。
但真要他们做点儿什么实事,这些朝鲜棒子们,多半就会光速赖账。一旦你去责问,又鬼哭狼嚎地说自己这也有困难,那也办不到,而且全是别人的责任和过错,他们自己只有无限的忠诚和数不清的委屈。
上一篇:无聊,我要看到血流成河!(通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