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战略忽悠局 第61章

作者:老老王

 就跟《无头骑士异闻录》里面那个劝人自杀的神经病似的,而且在加拿大劝人自杀的还是官方机构。

 哎,老老王真的不想自己那么乌鸦嘴的。但我上本书里写的缺德东西,怎么就硬是逐一成真了呢?

 第95章、非同寻常的圣诞礼物(中)

 关于具体如何入侵古巴、颠覆反美的卡斯特罗政权,在肯尼迪总统的手边,目前有两份作战方案。

 一份是中情局早已拿出的「猫鼬」计划,另一份是五角大楼最近突然抛出的「北方森林」计划。

 中情局在今年夏天制订出的「猫鼬」计划,跟去年那个作废了的「冥王星」计划,大体上相差无几,都是先让第2506旅的雇佣兵,打着「自由古巴」的旗号,登陆古巴中部的特立尼达港,夺取一个稳固的桥头堡。再把中情局笼络的古巴流亡政客派过去,在这些雇佣兵打下的控制区建立一个「自由古巴政府」。

 最后,让雇佣兵一边建立防线,抵抗卡斯特罗部队的反攻,一边以「自由古巴政府」的名义,邀请美军进入古巴「协助平叛」,让五角大楼获得出兵古巴的借口——进而美帝王师大军渡海、火力清场。

 跟之前的那一份「冥王星」计划相比。如今这份「猫鼬」计划的唯一区别,就是这些古巴雇佣兵的出发地,从中美洲的危地马拉,被改为了伊斯帕尼奥拉岛上的多米尼加,并且投入的兵力也有所增加罢了。

 至于五角大楼最近突然抛出的「北方森林」计划,则感觉更像是六十多年前,引发美西战争的那场「缅因号事件」的翻版——由美军在本国领土上自导自演各种恐怖袭击?在关塔那摩和佛罗里达的制造爆炸事件?在公海上击沉古巴难民船?然后嫁祸给卡斯特罗的赤色政权,趁势推动国会投票,对古巴正式宣战?

 拜托,没搞错吧?这不过是打个小小的古巴而已,你们有必要搞得这么离谱吗?

 当年大英帝国讨伐各路土著国家,都是直接舰队上门搞炮舰外交的,可从来没搞出那么多的花活儿!

 以美国眼下的国际地位,根本没必要搞得跟纳粹德国攻打波兰一样,开战前还要自己给自己来一刀!

 仔细想想,五角大楼该不是最近这些年打着备战的借口,三天两头对本国公民出手。一会儿往旧金山喷射细菌云团,一会儿给健康人打梅毒病菌,弄到现在已经自捅一刀上瘾了吧?

 咳咳,我没当总统也就罢了,既然我已经当了总统。那么此风就万不可长,必须严厉禁止才是。

 我堂堂美帝上国,怎么能当自虐狂呢?即使军方一定要虐,也应该去虐外国人才对!

 而且,如果五角大楼自己就把事情都做完了,你让中情局花费巨资豢养的第2506旅往哪里摆?

 你们这些军校出身的家伙,分明就是为了抢功劳,都已经疯魔了吧?一点儿相忍为国的精神都没有!

 所以,对于五角大楼这份怎么看都动静太大的作战计划,肯尼迪总统当真是发自内心的反感。

 ——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在私底下向总统表示,他其实也不赞成这个计划,奈何管不住好战的将军们。

 更关键的是,如今的肯尼迪政府为了推行「新边疆」政策,已经跟国会里的诸多保守派议员搞得势同水火,很难说届时他们会不会刻意刁难搞事,为了让肯尼迪总统丢脸,而抱团投票反对向古巴宣战。

 万一对古巴宣战的流程,当真被卡在国会里通不过,肯尼迪总统岂不是就要变成全世界的笑料了?

 另一边,中情局的「猫鼬」计划,相对而言动静就小得多了,军械弹药都可以利用在多米尼加缴获的战利品,经费可以从特鲁希略这个死人头上搜刮,很大一部分伤亡也都有古巴人自己来承担。

 看看,竭力利用现有资源,充分发掘自身潜力,尽量不向上司伸手,不给上级添麻烦!

 这才叫做让领导省心的办事方式!

 虽然中

 情局本身也有不少问题,比如那位杜勒斯局长,就曾经倚老卖老,想要忽悠他这个新总统接手尼克松遗留的烂摊子,把一份已经被搞得漏洞百出、怎么看都胜算渺茫的古巴攻略给执行下去。

 但在被他狠狠敲打过之后,杜勒斯局长总算是老实了许多,没有继续装傻充愣,更不敢继续以下犯上,往总统身上甩黑锅。之后的多米尼加攻略,中情局也执行得很卖力,最后的战绩看着还算漂亮。

 尽管听说中情局的人,在战后从多米尼加刮地皮刮得挺狠,贪了不少好处,但肯尼迪总统并不想计较。

 对待听话的得力打手,他还是很宽容的。就像他从来不愿听任何人指责他弟弟罗伯特「通共」一样。

 跟五角大楼的「北方森林」计划相比,中情局这个「猫鼬」计划唯一的问题,就是必须尽快实施,容不得拖延——根据最近得到的情报,苏联人正在跟发了疯一样,慷慨地放血援助古巴各种武器装备,甚至还有大批苏军士兵不断登上古巴岛,迅速加强着卡斯特罗那个红色政权的军事力量。

 如果现在立刻出兵,那么趁着苏联军火刚刚抵达,卡斯特罗的手下还没来得及掌握T-55坦克和米格战斗机的驾驶作战方式。而进入古巴协防的苏联士兵数量也还不多,尚未彻底改变双方的实力对比状况。

 让第2506旅的古巴雇佣兵,赶紧抓住最后一点时间窗口,对古巴发起奋勇突击,或许还有胜利的希望。

 要是再等待几个月,数万苏联毛熊的灰色牲口涌入古巴岛。而卡斯特罗的军队也学会了如何使用苏联的技术装备,让数以百计的T-54坦克和米格战斗机,在西半球组成迷你版的钢铁洪流……

 那么,光凭中情局招募的不足一万雇佣兵,就实在是打不过古巴岛上的守军了。

 所以,杜勒斯局长向白宫发来一份紧急报告,要求提前启动「猫鼬」计划,让第2506旅集中现有的可战之兵,在一到两周内渡海攻击古巴,与漂洋过海而来的苏联援军进行赛跑。

 否则的话,一旦苏联援军在接下来几个月内全部抵达,卡斯特罗也在苏联援助下完成了扩军。届时古巴岛上的防御部队将会膨胀到十万甚至十五万之众,中情局手里的这点雇佣兵,就再也啃不动如此强敌了。

 到了那一步,肯尼迪政府就只能选择五角大楼的「北方森林」计划,或者说「缅因号事件」复刻版,先是自捅一刀制造借口,然后走正式宣战的路子,跟当年的美西战争一样,跟苏联在古巴大战一场。

 ——虽然还是有把握取得胜利,但动静实在太大,代价沉重,引发的国际反应更是完全没法控制。

 跟近年来美国立足于「战争小型化、快速化」的军事思想,更是背道而驰。

 鉴于中情局在多米尼加攻略之中的表现还算不错,肯尼迪总统思考片刻,决定再给中情局一次机会。

 看看这群特工能否不负自己的信任,再一次献上胜利的瑰丽花环,把帝国装饰得更加荣耀而华丽!

 不过,即使中情局辜负了自己的信任,把入侵古巴的作战给搞砸了,打了个灰头土脸的败仗,肯尼迪总统也不会放弃古巴攻略,而是只会采纳五角大楼的计划,将战争扩大化,直接出动美军跟苏联人开打!

 没办法,古巴的地理位置,对于美国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如果说拉丁美洲是美国的后花园,那么跟美国本土近在咫尺的古巴,就是后花园里最扎人的一根刺!

 不管付出什么代价,肯尼迪总统都要把古巴的麻烦给解决了!

 至于为此而跟苏联军队开战?假如战场是在加勒比海的话,肯尼迪总统还真是一点儿都不怕。

 就在并不遥远的十一年前,那个积贫积弱的红色中国,尚且有胆量跟美国领导的「联合国军」正面对阵,在他们家门口的朝鲜半岛上鏖战三年,最后迫使美国签署了建国以来第一份没有取胜的停战条约。

 如今身为世界领袖的美利坚合众国,当然也有勇气在家门口的古巴岛跟苏联人对垒厮杀,一鼓作气铲除掉大胡子卡斯特罗和他那个高调反美的捣蛋鬼俱乐部,顺便勒令俄国北极熊把爪子从加勒比海挪开!

 当然,郑重其事地向古巴宣战和出兵。对于美国这样的世界领袖而言,未免有些过于兴师动众。

 即使是十多年前的朝鲜战场上,美国也只是打着联合国的旗号行事,并没有对谁正式宣战啊。

 假如能够按照中情局的思路,以最低的代价和最小的动静来解决古巴问题,那自然是再好不过。

 所以,听着远处隐约传来的圣诞歌声,约翰·肯尼迪总统忍不住噗嗤一笑,自言自语地说道。

 “中情局的这次偷袭作战,我批准了!就当是给杜勒斯局长的一份圣诞礼物吧!”

 一边说着,他一边拿起钢笔,签字批准了中情局提前发动「猫鼬计划」的申请报告。

 然而,肯尼迪总统并不知道的是,当他在白宫的椭圆办公室里运筹帷幄,策动加勒比海又一次风云激荡的时候。身在古巴的卡斯特罗,同样也收到了一份令他兴奋的圣诞礼物——是赫鲁晓夫送的!

 ——

 当美利坚合众国上下,都沉浸于圣诞节的欢乐氛围之时,古巴岛上的人们,同样也在庆祝他们的圣诞。

 虽然革命后的古巴岛,因为美国的制裁封锁和卡斯特罗过于简单粗暴的社会主义改造,而搞得市井萧条、百业凋零,哈瓦那的商店里柜台普遍空空如也。除了食品还能保障,其余从牙膏到文具无一不缺。

 但即使日子过得再怎么窘迫,生来性格乐天的古巴人民,也还是在这个节日里,家家户户竖起小小的圣诞树,设法张罗了一桌丰盛的圣诞大餐,又凑了些礼物,大家一起吹吹打打唱唱跳跳,尽量乐呵乐呵。

 与此同时,古巴革命政府也举办了豪华的圣诞晚宴,招待远道而来的东欧客人,一派歌舞升平之象。

 ——跟以「清教徒」传统而著称的中国红色革命者不同,拉美这边的红色革命者更加浪漫和随性。

 他们固然同情底层人民的疾苦,不会在民不聊生、生灵涂炭的时候,依旧跟某些独裁者那样挥金如土、穷奢极欲。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他们同样也不会亏待自己,而是会选择及时行乐。

 然而,在这个平安夜里,古巴革命政权的实际领导者,菲德尔·卡斯特罗,却没有待在豪华的官邸里,跟各路来宾觥筹交错,而是悄悄离开首都,轻车简从地来到了古巴西北部的小城市圣克里斯托佛。

 在这里,卡斯特罗看到苏联朋友送来的圣诞礼物,以及弱小的红色古巴在美帝国主义面前的护身符:

 八具粗大硬的飞行圆筒——射程3700公里,覆盖大半个美国的R-14型中远程导弹(北约代号SS-5)!

 “太好了!这真是最棒的圣诞礼物!请务必向赫鲁晓夫同志转告我的感谢之情!”

 抚摸着苏联军官送给他留念的R-14中程导弹模型,看着前方夜幕中巍然屹立的大杀器,大胡子卡斯特罗开心得合不拢嘴,“现在,我们已经有能力让纽约和华盛顿升起蘑菇云了,是吗?”

 “报告首长,我团的导弹阵地和附属雷达阵地已经构筑完成,美国各大城市的坐标也已输入完毕,随时可以点火发射,射程基本覆盖美国本土全境,但目前我们只有常规弹头可用。”

 苏军导弹团的团长解释说,“需要等到下个月,第一批百万吨当量级的战略核弹头运抵古巴,我们才能形成对美国本土的核打击能力。”

 “虽然核弹头还没有运到,但部署在古巴各个主要港口的核地雷,目前都已经安放完毕。”

 另一位苏联顾问对卡斯特罗补充说。

 “很好,很好!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古巴人应该还能等得起!”

 卡斯特罗连连点头,他同样也很清楚,自己领导的红色古巴,乃是美国的眼中钉肉中刺。无论苏联援助古巴再多的米格战斗机、T-54坦克和蚊子级导弹艇,也无法吓阻美国入侵古巴的脚步。

 想要让傲慢的美国人彻底放弃对古巴的野心,唯一稍微靠谱的办法,就是祭出核武器!

 然而,卡斯特罗在此时并不知道的是,他已经没有一个月的时间了……

 和胡安妮塔两个同样不着片缕的女仆一起,挤挤挨挨地坐在沙发上,一边聊天,一边吃着零食看电视。

 而客厅中央的吊灯下面,还挂了一条横幅,上面赫然写着:“圣费尔南多谷避难所女子间谍学校1961年第一学期结业典礼&圣诞派对”

 当菲里和玛丽塔回来的时候,就听见了姑娘们互相嬉闹的笑声,还有电唱机里播放的圣诞乐曲。

 “欢,欢迎回家,主人!今天出去耍得开心吗?”

 小女仆胡安妮塔举着一杯兑了汽水的葡萄酒,岔开着大腿,傻兮兮地笑着问道,明显是喝多了。

 阿莱娜则默不作声地站起来走到玄关,伺候着菲里和玛丽塔脱掉衣服,又把菲里的行李箱摆到一边。

 “嗯,还不错,收到了一些好消息,另外还给你们带来了圣诞礼物。”

 菲里给自己倒了一杯香槟酒,一饮而尽,润了润喉咙,然后朗声对众女宣布说,“虽然中情局修改了「避难所女郎」的培训方式,改为跟《花花公子》杂志社合作,进行公开招募和培训,然后向富豪们的高端市场推广。所以不会再有新的学员,或者说被绑架和购买的姑娘们送到这所女子间谍学校。

 从明年开始,这里就要废校了。

 但是,即使在废校之后,你们也不会被转卖到别处,而是直接从商品清单上除名,继续在这里接受教育——我已经用内部优惠价,自掏腰包把你们买了下来,以后会对你们另有安排……”

 他一边如此向四位尼加拉瓜姑娘解释着她们未来的命运,一边转身从挂在衣架上的西装口袋里,摸出一个信封,递给刚刚又抱起莫妮卡喂奶哺乳的阿莱娜,“阿莱娜,这是你的绿卡(永久居留证),我刚刚通过局里的路子给你办了下来,绝对的真货!有了它之后,你就可以偶尔跟我一起出门玩玩了。”

 阿莱娜顿时眼神一亮,低声说了声谢谢,伸出一只手接过绿卡看了看,却发现自己赤身裸体没地方放,最后只能尴尬地把绿卡还给菲里,请主人保管。但表情上还是能看出她发自内心的愉悦。

 “呐呐!主人主人,我的圣诞礼物又是什么啊?不会没有吧?”

 看见阿莱娜的圣诞礼物竟然是绿卡,小女仆胡安妮塔立刻羡慕地叫了起来,跳到菲里身边嬉闹着。

 菲里笑着把她抱起来,捏了捏她的胸脯,又拍了拍她的小屁股,才从公文包里取出另一个信封,展示给胡安妮塔看,“圣诞快乐,胡安妮塔!我当然也给你准备了礼物!这是你的学籍卡,属于波多黎各的一所小学。虽然是局里伪造的,但在一般情况下,完全可以当作真的来用。”

 胡安妮塔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或者说懵了。直到她把小脑瓜转了好几圈,才在菲里的提示下听懂了。

 “啊?原来主人你之前许诺的,让我在美国能够上学,就是在这里听你和女主人教书啊?”

 她嘟起了小嘴,有些不满地抱怨,“然后让中情局给我办个假证?这根本就是恶作剧好不好?”

 “呵呵,小可爱,你别忘了,我们信仰的可是恶作剧之神,你被我耍了,不是很正常吗?

 我假装让你在公立小学念过书了,你假装是在公立小学里上课,这样不也挺好?”

 菲里低头咬着胡安妮塔的耳朵,如此小声嘀咕说,随即提高了音量,“更何况,我这个学校的环境虽然差了些,规模虽然小了些,但传授基础知识的教学质量,绝对不比一般的公立社区小学差哟!”

 ——嗯,虽然听着有点厚颜无耻,但菲里说他和玛丽塔搞的「五人小班」教学水平,不亚于普通的美国小学,还真不是吹牛和夸张:毕竟,美国公立小学的教学质量……基本上只能用草台班子来形容。

 这当然不是说,美国的小学教师普遍师德败坏、素质低劣,而是因为美国小学存在严重的体制问题:

 直到二十一世纪,美国的绝大多数公立小学,都还奉行着非常炸裂的「全科教师」模式。

 具体来说,就是不管每个年纪有几个班,一个老师都只带一个班,然后除了体育课之外,从语文到数学,从科学到健康卫生,从社会研究到艺术和音乐,全部的文化课程都统统要这个班主任来教!

 只有体育课是让专业的体育老师来带。但其余的文化课程,最多就是音乐课有专门的音乐老师——而这还是极少一部分上等小学才具备的条件,在大多数普通的小学,就连音乐课都是每个班主任各教各的。

 可想而知,这对于小学老师的素质,显然有着极高的要求!

 ——放到现在的中国,有哪个小学老师敢说自己除了体育课,别的什么课都能教?

 并且还不是一年教一门课,下一年更换课目。而是要同时给七门文化课备课、布置作业和批卷子!

 这得是什么样的全才神人和超级多面手啊?

 就算

 是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教授,也没有谁能一个人包圆了所有课程好不好?

 更要命的是,美国的小学教师,并不是一个多么体面的工作。反倒是以钱少事多闻名,被普遍视为苦差。再加上美国没有中国社会「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学生对待老师的态度很一般,社会地位很劝退。

 一般来说,那些成绩厉害的学霸,基本上不是去搞金融,就是投身高科技产业,还有的会去当律师。

 在美国当小学老师的人,除了极少一部分热爱教育事业的人,大多都是些不太会读书的学渣。

 所以,美国虽然确实也有一些高学历的小学教育专家。但绝大部分的美国小学教师,都不过是三年制专科学院毕业的学渣而已。一般来说,这些大专生自己的文化素质,往往也比较焚书坑儒……

 现在,你让这些自己念书时都经常挂科的家伙,突然到小学里去教书,而且是同时教七门课?

 既要会教算数,又要会玩乐器,还得能教孩子阅读和写作,甚至得传授自然科学知识?

 他们要是能有这种本事,还至于连个大学本科都考不上,只能去读大专吗?

 可想而知,这些老师能拿着教案照本宣科,就已经很敬业了。哪怕懂的还没学生多,也是常有的事。

 综上所述,按照高情商的说法,美国的小学教育模式。直到二十一世纪初,依旧跟中国和日本最偏远贫穷乡村的希望小学所见略同,基本达到了十九世纪中叶欧洲列强的水准。

 按照低情商的说法,直到二十一世纪,美国的小学还是这种草台班子,难怪识字率逐年负增长!

 反正呢,这种教学模式的炸裂程度,简直是跟把几百个赤脚医生凑到一座大楼里,就宣布这是三甲医院,把几百个做爆米花的小贩凑到一个广场上,就说这是现代化食品工厂的逻辑差不多。

 不过,还有比这更炸裂的,那就是从英国学来的「小学毕业留校任教」制度。

 大致上就是说,某所小学的优秀毕业生,可以不用升学,直接留校当小学老师,甚至当小学校长!